朱熹理学与佛学心性论比较研究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明道,南宋大儒之一,是理学的代表人物。
朱熹的理学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也对现代哲学有着启迪意义。
朱熹的理学思想,以“格物致知”为核心,提出了“心即理”、“理在人心”等重要观点。
“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核心理念。
他认为,人类只有通过研究自然现象,发现其规律性和本质,才能获得知识。
朱熹倡导人们要用心去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理解事物的目的。
他认为,通过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本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抵制主观臆断,使认识达到更高层次。
对于人类的智能,朱熹认为,“心即理”,这意味着人类的智慧本质就是理性,而非靠外部的知识来增强。
因此,他提出“知行合一”:“知”和“行”都是靠本心的理性来完成的。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理学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理在人心”。
朱熹认为,理并不是某个超自然的存在,它存在于人的心中。
这个理性是人类的根本,它源自于上天的秩序和普遍规律,而不是指某个特定的神秘物质。
由此,他进一步认为,人的心是建立在自然界规律的基础上,天地万物都有一种自然的秩序和本性,而人的心灵是能够理解这些秩序的,如此就成为了人用智慧认识世界的起点。
总之,朱熹的理学思想强调了人类应通过实践去发现和认识自然现象的本质,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这种实践是融于知识中的,所以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
朱熹强调了理性的重要性,并认为人类的理智是基于自然界的秩序和规律的,依照这些规律性才能认知自然。
正是这些深厚而微妙的思想,成就了朱熹的理学思想,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思想遗产。
朱熹之学:理学抑或心学
朱熹之学:理学抑或心学作者:沈顺福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第05期〔摘要〕朱熹以为万物一体,其本便是天地之心。
天地之心在人为圣贤之心、本心、道心。
这种心中立于现实、超越于经验,不可认识,却是事物的决定者。
这种超验的、决定事物生存或存在的实体,便是理。
天地之心、圣贤之心、本心、道心是理。
这个理,儒家称之为仁。
仁便是心。
穷理传仁之学便是论心传心之学。
朱熹之学,如其说是理学,毋宁说是心学。
〔关键词〕朱熹;心;理〔中图分类号〕B2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7)05-0150-07冯友兰指出:“朱陆之不同,实非只其为学或修养方法之不同;二人之哲学,根本上实有差异之处。
……若以一、二语以表示此种差异之所在,则可谓朱子一派之学为理学,而象山一派之学,则心学也。
”〔1〕从此之后,朱熹几乎成为理学的代名词:说到朱熹,人们自然想起(狭义的)理学,反之亦然。
然而,从哲学史与朱熹哲学本身来看,这一理解可能需要重新审查。
在笔者看来,与其说朱熹是理学家,毋宁说其是心学家。
本文将对此展开讨论。
一、天地之心与天理朱熹继承了二程和张载等人的天人观,以为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曰:“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
”〔2〕我与世界万物同为一个物体。
宇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生命体。
这个生命体在其生存的过程中必定有一个决定性基础或本源,以从根本上决定这个生命体的生存性质与成长方向。
这个本源性实体、决定性基础,古人称之为“天地之心”。
①朱熹指出:“上坤下震,坤是静,震是动。
十月纯坤,当贞之时,万物收敛,寂无踪迹,到此一阳复生便是动。
然不直下‘动’字,却云‘动之端’,端又从此起。
虽动而物未生,未到大段动处。
凡发生万物,都从这里起,岂不是天地之心!”〔3〕万物之生(“动”)必定有本有源。
这个本源便是天地之心。
它具有决定性作用:“天下之物,至微至细者,亦皆有心,只是有无知觉处尔。
浅谈朱熹心性论
浅谈朱熹⼼性论2019-04-28摘要:宋代儒学家们喜欢谈⼼性,但众说纷纭。
朱熹讲⼈性问题既分别了“天命之性”和“⽓质之性”,⼜分别了“道⼼”和“⼈⼼”。
认为性⽆不善,情也应当从善。
要克服“⽓质之性”带来的不善思想和⾏为,使“⼈⼼”服从于“道⼼”。
关键词:朱熹;⼼性;理宋明理学⼜明性理之学或⼼性之学,它是⼀套理论概念,⼀套思想。
理学家所研究的都是形上学的理论,他们围绕“⽓、理、太极、⽆极、⼼”进⾏研究。
中国⾃古代以来的哲学不仅仅是推理的系统,也是⼀种修为之道。
理学家把⼼和性做成了修为的平台,作为活动的主体,⽽不是看做活动的功能。
儒家哲学极重⼼性,从孟⼦起就⼀直把“⼈性善恶”问题提到重要的位置,他建⽴的“四⼼”说把⼈的主体价值⾃觉地完全凸现出来,他的“性善”论构成了儒家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关于性的具体内容,孟⼦和朱熹具有⼀致的解释,那就是仁义礼智。
朱熹继承了⼆程“性即理也”的性论思想。
⼆程认为,“理”体现在⼈⾝上就是“性”,朱熹采取⼆程和张载的观点把“性”区分为“天命之性”和“⽓质之性”。
他认为从⼈之⽣来讲,“理”构成⼈的性,具有“天理”的⼈性叫做“天命之性”;“⽓”构成⼈的形体,“理”与“⽓”相杂的⼈性叫做“⽓质之性”。
因此说:“天下⽆⽆性之物,盖有此物,则有此性;⽆此物,则⽆此⾏。
”(《朱⼦语类》卷四)这就是朱熹所谓的“⼈⼈有⼀太极,物物有⼀太极”的本体论在⼈性论问题上的贯彻。
“天命之性”相当于“理”,“理”是没有“形影”的,它只是⼀个清静空阔的世界,所以“性”也是没有“形影”的,因此“天命之性”必须借助于“⽓质之性”,才有它安顿停留的地⽅。
但他⼜对张程的理论给予了修正,主张天命之性是纯粹⾄善的理,⽽⽓质之性则是理与⽓相互交杂⽽⾔之。
因此,天命之性纯善⽆恶,⽽⽓质之性则有善有恶,后者是恶的根源。
朱熹把⼈性区分为“天命之性”和“⽓质之性”,以为这样就最完满地解决了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性善恶问题。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1130-1200)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和发展者,在中国哲学史上地位尊崇,他的理学思想在宋元时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后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熹的理学思想集合了儒家传统和佛教的精华,对理学的发扬光大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本文就从朱熹的理学思想出发,探讨他对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影响,以及对后世思想的启示。
朱熹的理学思想的核心是理、气、心思的思想。
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气组成的,而气又是由理构成的,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在此基础上,朱熹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主张通过对事物本质的观察和思考,才能真正得到知识。
朱熹还特别强调了“心思”在认识和道德上的作用,认为心思是认识和道德的源泉,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反省自己的心思,使之清净无染,去糟粕留精华。
朱熹认为,人性本善。
他指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在后天的教育和修养中,可能被败坏。
要发扬光大人的本性,就需要借助于理学思想来对自己进行反省和修养。
在朱熹看来,心思的纯净是修养的重点,只有纯净的心思才能使人不为功名利禄所累,不为情欲私欲所困,从而得以达到圣人境界。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中国儒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对儒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使之得到了一次新的充实和发展。
朱熹的理学思想也对中国哲学的转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强调对事物的实际观察和思考,对中国哲学的实证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朱熹的理学思想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现代的中国政治和文化思想,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提供了理论支持。
朱熹的理学思想虽然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批评者认为,朱熹的理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非尽善尽美,他强调理学思想的纯粹性,却忽略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复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朱熹的理学思想也对中国的教育和科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中国的科技和学术发展滞后了一定的时间。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1130-1200)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也是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对理学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而持久的。
朱熹的理学思想融合了儒家传统和佛教哲学,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一环。
朱熹的理学思想强调了人的性和心的重要性。
在朱熹看来,人的性是人的本质,是人和盛天地间的联系,是人类特有的品质。
朱熹认为,人的性本善,通过修养心性,可以使心性趋于完美,使个体和谐发展。
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思想,强调通过观察事物、思考事理,从而获得知识和智慧,这也是在强调心性的修养和提升。
朱熹的理学思想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他认为,知识和行为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将知识贯彻到行动中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在朱熹看来,学问的终极目的是应用于实践中,要将所学的道理用于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中。
朱熹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这也是他对于理学思想的理解和实践。
朱熹的理学思想还强调了理和气的关系。
他认为,在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天人合一的道理,理和气是相互贯通的,是相互影响的。
朱熹主张,理是气的本体,气是理的流动形式,在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形成了共通的规律,人应当依循这些规律来修养心性,使个体得到和谐发展。
朱熹的理学思想还强调了敬天爱人的精神。
他认为,人应当尊敬天地、尊重他人,依循道义,追求真理,在此基础上实践仁爱之道。
朱熹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所恶者,其仁之不敬也”等观点,展现了他对于敬天爱人的重视和强调。
朱熹的理学思想融合了儒家传统和佛教哲学,秉承儒家的理论、实践和修养精神,倡导“格物致知”,主张“知行合一”,注重理和气的关系,强调敬天爱人的精神,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社会文化。
朱熹的理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理学发展和传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历史趣谈:朱熹的儒佛之辨 他通过批判佛学来抬高理学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朱熹的儒佛之辨他通过批判佛学来抬高理学导语:宋代士大夫的排佛兴儒运动持续时间很长,如果将朱熹等人对佛教的批评也列入其中,那么,这一时段则从北宋初年一直延续到了南宋初期,几乎与宋代士大夫的排佛兴儒运动持续时间很长,如果将朱熹等人对佛教的批评也列入其中,那么,这一时段则从北宋初年一直延续到了南宋初期,几乎与理学的形成与确立相始终。
其中,排佛思潮最为剧烈的时间当为北宋初、中期,其代表人物有所谓“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以及欧阳修、李觏等人。
不过,上述士大夫的表层批判对佛教并未形成根本性的冲击,对佛教真正提出深层批判的还是少数在学术上有造就的理学家,如张载、二程、朱熹等人。
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是辨异端、辟邪说,而且是深入到佛教思想的内部,发掘佛教本身的漏洞而予以攻击。
他们既要对佛教的批判穷深极微,又必须立足于儒家的伦理本位,阐明儒家自身的微言大义。
应该说,理学家对佛教(含道教)的批判越深入,儒学自身的优势就越明显,这是宋代理学回应佛、道二教特别是佛教挑战的一个必要环节。
本文集中探讨的是朱熹对佛教的批判。
朱熹不仅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宋代士大夫排佛思想的集大成者。
朱熹与二程、张载的辟佛有直接的承继关系,也对北宋以来的士大夫排佛思潮有过批判性的总结。
从朱熹的有关言论看,他往往是从否定佛教的角度来阐明儒学的价值,儒佛之辨是朱熹排佛的一大特色。
对于朱熹的排佛思想,以往的研究多立足于唐宋之际的儒学复兴思潮的发展大势,着力于朱熹的承“道统”、斥“异端”的现象描述,对于朱熹在排佛中一以贯之的儒佛之辨缺乏深入的分析,而且碍于朱熹在理学中的崇高地位,对其排佛思想没有从价值中立的立场进行客观的评生活常识分享。
朱熹理学的主要观点
朱熹理学的主要观点
朱熹是宋代儒学家,他提出的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代表性学派之一。
其主要观点包括:
1. 心性论:朱熹认为人的心性是纯善的,存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是与生俱来的。
他主张通过修养和学习来发掘和培养人的心性,使之得以充分发挥。
2. 大学中庸:朱熹注重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应该追求的是“道”,即天理的原则和人伦的道德规范。
他主张人应该以诚信、孝顺、仁爱等美德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 纲常定命:朱熹认为天地间有一种宇宙秩序和道德原则,称为“纲常”,它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准则和标准。
他主张人们应该按照这个纲常来定制自己的行为准则,并依此来管理社会和人伦关系。
4. 诗书礼乐:朱熹重视经史子集的研究和教育,他认为这些经典是揭示人性和人类社会的重要工具。
他强调通过诗歌、书籍、礼仪和音乐来培养人的品行和思想,使之达到教化作用。
5. 心学:朱熹提出了心学的概念,他认为人的心灵是认识和思维的根本,也是人与天地的关联。
他主张通过对心灵的探寻和理解,来认识天地之道和人生的意义。
朱熹理学与佛学心性论比较研究
表现在对心性论证的思辨结构和方法上 的相互影响, 而这种渗透又是 以佛学对理学 的影响更 为明显。
朱熹心性学说就是在融汇儒佛特别是在吸收佛教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的。
一
、
朱熹心性论 的形成过程及基本思想
朱熹早年从学于李延平 , 李延平的为学宗旨是注重修行实践 , 他引导朱熹在静 中体验未发 , 令静 即“
e t nt e r mo i h o y o
心性 论 问题 是佛 学与 理学探 讨 的基本 问题 之一 。在 心性 论上 , 熹 理学 与佛学 之 间存在 着 既 相互 朱 排斥 又相 互渗透 的关 系 。二者之 间 的相互 排斥 主要 表现 在对 心性 本 质理 解 上 的对 立 ; 互渗 透 则 主要 相
HU ANG h —u S if
( p rme to l s p y,Anh iUnv r iy De a t n fPhi o h o u iest ,H ee 3 0 9,Chia fi2 0 3 n)
Ab ta tOn t e r fmi dn t r ,Bu d im n h Ne — n u ins r t al x lsv sr c : h o y o n - a u e d h s a d Z u Xi o Co f ca im a emu u l e cu ie S y a d iv le . Th h o y o u n n t r fCo f ca im sb s d o h d a o ’o d a d e i” n n o v d et e r fh ma a u e o n u in s i a e n t e ie f’ o n vl , g wh l d h s c n e d ’u e i Bu d im o tn s’ r ”Bu d an t r .Du i gt ep a eo n l h e m e t h e p d h au e rn h h s f BigXu Eni tn n 。Z uXi g h l h tt en t r st ee s n ea d a td b id,a d t ee r ro d hs wa h tt em id ed t a h au ewa h s e c n ce ym n n h ro fBu d im st a h n wa o sd rd a a u e sc n ie e sn t r ,whc a s d t ers l o a u ea cin ihc u e h e u t fn t r sa to .Ab u h eain h po n , o tt er lt s i f o mi d n t r n m o in Z u Xia v c td t e n t r s t e e s n e a d a t d b m oi n h we e , a u ea d e t , h d o ae h au e wa h se c n ce y e t , o v r o o Bu d im d li h te o in s o l e e cu e r m ' d crn n a u eb e o e e . d h s ma ecam t a m t h u d b x l d d fo is o tiea d n t r er c v r d o t Ke r s Z u Xi oCo f ca im ;Bu d im ;t e r f n - a u e au emi dt e r ; au e ywo d : h ' Ne - n u in s s d hs h o yo mi d n t r ;n t r - n h o y n t r -
从理学到心学—王阳明对朱熹的继承与改造
从理学到心学—王阳明对朱熹的继承与改造从理学到心学—王阳明对朱熹的继承与改造朱熹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和理学家,其理学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时期长达数百年,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然而,理学思想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尤其是关于心性问题的讨论。
在这个背景下,明代的王阳明出现了,他推崇心学,并对朱熹的理学进行了一系列的继承和改造。
本文将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详细阐述王阳明如何从理学到心学,并举出五个例子证明他对朱熹思想的继承与改造。
一、理论层面:从心性讨论到心学思想朱熹的理学思想是基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解释和阐述的。
他认为,凡事都有其分寸和道理,如果能遵循天理人情,讲究个人的修养和政治伦理的正确处理,就能达到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目的,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的理学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心性的研究。
他认为,心性是指人类内在的本质,是判断是非好坏的基础。
因此,他将理性和情感作为心性的两个方面,强调感性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中庸之道和格物致知的思想。
王阳明在对朱熹思想进行批判和改造的过程中,将心性讨论拓展到了心学思想上。
他认为,人类是有智慧和内在本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使命,应该通过自我觉醒和内心的升华,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和境界。
他的心学思想重在探讨人类内在本质的活力和创新力,并尝试重新说明人类自主性和主体性的意义。
二、实践层面:从仁到行朱熹强调仁德的重要性,认为仁是界定人类关系的原则,是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他认为,只有通过仁德的实践和内心的升华,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他还提出了四书五经的原则,例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种极度概括和抽象的思想,让其成为儒家思想中又一经典。
王阳明在思想和实践层面上都对朱熹进行了改造,他认为人类应该在行动中实现自身价值。
他不满足于仅仅谈论仁德的理念,更注重实际行动的成效,并尝试让个人的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影响更加直接和深刻。
他把重点放在心性觉醒和内部动力的开发上,让人们更加主观和积极地去实践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宋明理学心性论与佛性论探究——以周敦颐理学思想为例
学, 性 道 微言 绝 之久 矣 。元 公 崛 起 , 二程 嗣之 , 又 复横 渠诸 大儒 辈 出 , 圣学 大 昌。故安 定 、 徂徕 卓乎 有儒 者之 距范 , 然仅 可谓 有破暗也。 ” _ 2 明 可见其 对周 敦颐 评价 之高 。蔡仁 厚先 生认 为 : “ 中国 文 化 经 两 汉 、 魏 晋、 隋 唐 而 发 展 到 北 宋, 弘扬儒 家 内生之 学 的时机业 已成熟 , 这 是历史 运会 自然 迫 至 的。所 以濂 溪 虽 然学 无 师 承 , 而 以 心态 相应 之故 , 一 出语 便 能 契合 义 理 。 ……及 运 会成 熟 , 而 有心 态 响 应 , 所 以濂 溪 面对 典籍 , 而能 ‘ 默契 道妙 ’ , 宛若 全不 费力 。 ” [ 3 ] P 1 5
想 的相互借 鉴 与融摄 。
关键词 : 周敦颐; 理学; 佛性 论
中图分 类号 : B 2 4 4 .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3— 6 6 4 4 ( 2 0 1 3 ) 0 1— 0 0 4 7— 0 4
自朱熹 作 《 伊 洛 渊 源 录》, 尊周敦颐为 “ 理 学 开山” , 周 敦 颐在宋 明理 学史 上 的地 位 逐 步 攀升 ; 而 其地 位 的获得 , 在 于奠定 宋 明理 学 的基本 理路 , “ 明天理 之 本 源 , 穷万物之始终 ” , 即 以儒 家 礼 法 为 核心 , 纳 天 道 与人 道 为 一 体 , 从“ 本然之全体” 构 筑儒 家哲学 的形 上 体 系 , 并 最终 落 实 于 人 性人 伦道 德 。另 一 方 面 , 明 儒 黄 绾 曾语 , “ 宋儒之学 , 其 入 门皆 由于 禅 。 ” …n 两宋时期 , 儒 释 道 三 教会 通 融合 , 理学 家大 多不 同程度 地受 佛教 思想 影 响 , 周敦 颐 即是其 中之 一 。鉴 于周 敦 颐在理 学史 上 的 特殊 地位 以及 与 佛 教 的密 切 关 系 , 故 对周 敦 颐及 其 与佛 教关 系的探 究 十分必 要 。笔 者试 就佛 性论 方面, 对 周敦 颐理 学 思 想 中 与佛 教 相 通 的 地方 作 相关 探析 , 以期 为理 清有 关 问题 提 供些许 参 考 。 引言
朱熹心性论是什么
朱熹心性论是什么宋朝时期,朱熹的心性论在当时和其他人的思想是不同的,尽管后来有一部分人对于朱熹的心性论提出了质疑和不同的看法,但是朱熹心性论在当时还是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可以说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起到了作用,那么朱熹心性论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朱熹心性论是什么朱熹心性论分别向人们诠释了天命和气质的不同,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之上又分别讲述了道心和人心。
在他看来人的性开始的时候没有不善良的,那么人们的感情也应当跟随本性同时从善,这也就是天命的说法,在按照天命做事情的同时也要抵抗住后期气质所带来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从而让人心可以向道心靠拢乃至重合在一起。
这是一套复杂的理论,同时也是一种思想,可以说在朱熹眼中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从儒家的角度来说一直都是十分重视心性论的,这个问题也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研究和讨论,在孟子时期人们就将这个问题放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之上,而朱熹心性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孟子相同的,而且在关于心性这个问题上,二者之间也有着相同的诠释,朱熹和孟子一样都认为仁义礼智才是最重要的核心。
总之在朱熹的心性论中认为心是十分纯粹至善的,同时心也是他所有思想的核心部分。
朱熹家训是什么朱熹家训虽然是教育自己孩子,但恐怕是我们所有为人父母都需要自己子女做的地方。
家训是这么说的:君王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他有一颗仁爱的心;臣子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他有一颗忠义的心;父亲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他慈祥;儿子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他有一颗孝顺的心;兄长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他一颗友爱的心;弟弟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他他对自己的兄长怀着恭敬的心。
身为丈夫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他和睦家庭;身为妻子之所以高贵,是因为她怀着柔和的心态周旋于家庭之中;对待长辈最可贵的是尊敬长辈;交朋友最可贵的地方是讲信义。
朱熹家训说见到年迈的老人一定要尊敬他;要爱护小孩;尊敬有品德的人;品德有问题的人一定要远离;不要说别人坏话更不要夸自己;能化解与别人之间的仇恨、也能以怨报德;做人要随遇而安;对待人小的过失能报以容忍的心;对待别人大的错误要跟他讲道理;不要因为善事小而不去做、更不要去做很小的坏事;别人做了坏事不要到处宣扬、要赞扬别人做的好事。
心与理,知与行———比较视角下的朱子与阳明
2020-0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心与理,知与行———比较视角下的朱子与阳明曾奕(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与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都是新儒学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人物,朱陆之辩引发的理学与心学的论争也构成了宋明哲学发展的一条主线。
在比较视角下考察两人的认识论、本体论和工夫论后发现,朱熹强调心统性情和已发未发,主张格物致知和主敬涵养的工夫论;阳明强调本心即理和发明本心,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工夫论。
阳明沿着朱子的路径开出了自己的心学思想,二者尽管在心与理、知与行上有所差异,但都以回归性理为方向,不能将他们置于割裂和对立的立场,而应在比较的视角下中综合把握和考量。
关键词:朱熹;王阳明;心即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中图分类号:B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6-0003-02一、本体论的比较:外在的“理”与内生的“心”(一)朱子的“理”“理”是程朱理学讨论的核心概念,也是朱熹本人重点论述的内容。
可以说,朱子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一个“理本位”的体系,“理”是万事万物的本原和根据、世界的主宰和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存在。
现当代诸多学者都对朱熹的本体论发表过自己的见解。
冯友兰曾这样论述朱熹的本体论:“盖朱子以心乃理与气合而生之具体物,与抽象之理,完全不在同一世界之内。
心中之理,即所谓性;心中虽有理而心非理。
故依朱子之系统,实只能言性即理,不能言心即理也。
”在他看来,心与理分属两个不同世界,心是形而下的实在的具体存在,而理是形而上的超越的概念存在,所以二者无法等同,不能承认“心即理”。
陈来质疑冯友兰观点的可靠性,认为用“形上形下”来分析朱熹的心性论有待商榷。
吕思勉认为朱熹持有的是所谓“性即理”和“心统性情”的本体论:“朱子谓‘性即理’而已。
惟其谓性即理,而心统性情也,故所谓性者,虽纯粹至善。
”朱熹的“理”是一种本原性的依据,先于世界万物而存在,是万事万物依据的对象,不依靠别的东西就能独立存在。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2019-08-31[摘要]朱熹的理学思想代表着儒学发展的最⾼成就。
他把理与⽓两个单个的哲学范畴结合在⼀起,发展为⼀对相对的范畴;改变了传统儒学知⼈⽽不知天的弊病。
在理⽓宇宙论的基础上对儒家的性善论进⾏了卓有成效的重新建构,把⼈性区分为“天命之性”和“⽓质之性”,⼈们应该通过格物致知,向天理归附。
以天理的⽆上⾄尊和⼈与天理的紧密统⼀为“存天理,灭⼈欲”进⾏了论证。
同时,也为维护整个封建制度和价值体系提供了依据。
本⽂拟就朱熹理学思想的体系做⼀简要、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朱熹;理学;儒教;存天理;格物致知朱熹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集⼤成者,他的理学思想代表着儒学发展的最⾼成就。
要了解中国的传统⽂化,必须了解朱熹和他的理学思想。
⼀朱熹⽣于1130年,卒于1200年,祖籍江西婺源,⽣长于福建,以后长期在福建讲学,所以他的学派⼜被称为“闽学”。
他19岁中进⼠,后拜名儒李侗为师。
确⽴了理学的思想基础,并⾛上独⽴探索哲学的道路。
在37岁时,他第⼀次产⽣了⾃⼰的以《中庸》为基础的哲学思想(丙戍之悟),40岁时⼜有已丑之悟,对前⼀次提出的哲学思想提出否定,从⽽建⽴了⾃⼰的哲学体系。
朱熹是孔⼦以后,中国历史上博学众家的学者之⼀。
前⼈称他百家诸⼦,佛⽼异端,以及天⽂之志律历兵志,⽆所不究。
他长期担任地⽅官,每到⼀地,即随政兴学,门⼈弟⼦遍布天下。
朱熹的著作之丰,是空前的。
他汇集编定了⼆程的《语录》,注释了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和《通书》,注释了张载的《西铭》,并著写了《周易本义》和《易学启蒙》来发展邵雍、程颐的易学思想,他精⼼编成《四书》的《集注》和《或问》,使四书系统的哲学获得新的形态和新的⽣命。
朱熹史有《纲⽬》之编,诗有《集传》之作,刊物《孝经》,订定《⼩学》主持编撰礼书,指导集体《尚书》。
古⼈赞他“致⼴⼤,尽精微,综罗百代”确⾮过誉之词。
朱熹也是孔⼦以后,在我国封建时代影响最深远的思想家,古⼈称“周东迁⽽夫⼦出,宋南渡⽽⽂公⽣”(1)。
论朱熹的思想研究总结
论朱熹的思想研究总结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析齐,南宋官员、哲学家、文化名人,为中国儒学思想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被誉为宋代理性学派的创立者,对后世影响深远。
朱熹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哲学、教育、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其学说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对朱熹的思想进行研究,并总结出相关观点。
朱熹的思想主要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
他认为“心学”即为理学的核心,并强调心性修养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性即理”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与宇宙的道理是一致的。
他认为人性本善,人的道德行为往往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通过修养心性可以使人恢复本性的善良。
朱熹的教育思想强调以“格物致知”为核心的教育方式。
他认为学习的前提是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本质,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实践来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他主张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他主张以学问来治学,注重知行合一的原则,强调学以致用。
朱熹的政治思想主张“民本”的政治理念。
他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民众的稳定和幸福。
他强调君主应本着“仁政”,即以道德为根本的政治理念来治国。
他主张君主应以身作则,以德服人,通过以身作则,使民众跟随君主的道德标准来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他反对以权谋私,主张政府官员应以公正和正义为准则进行治理。
朱熹的文化思想主张“经世致用”的实践主义。
他认为学问应该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问来指导实践,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社会和人民面临的实际问题。
他主张学问要立足于社会现实,以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为目标。
他认为学问应该造福于人民,注重实际效果而不是虚无的理论。
总体来说,朱熹的思想强调以心性修养和实践为核心的教育方式,注重以仁政为根本的政治理念,提倡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主义文化思想。
他的思想不仅对中国的思想史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虽然朱熹的思想有其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但其对于教育、政治和文化领域的思考和探索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
心性论视域下朱熹“致知”理境探析
朱熹在《 大 学 章句 》 “ 格 物致 知 ” 补 传 中就 说 : “ 人
心 之灵 莫不 有知 。 ” [ 2 1 6 - 7 在《 大 学或 问》 中也说 : “ 人 莫 不有 知 。 ” _ 2 _ 5 “这里 所谓 的“ 知” 实从人 心 的角度
来 论说 “ 良知 ” 。同时 , 朱熹在《 孟子集注・ 尽 心章
句 上》 对孟子“ 尽 其 心者 , 知其 性 也 。知其 性 , 则知 而且 . ‘ 穷得 物 理尽 后 我之 知识 亦 无 不尽 处 ’ 。” _ 4 _ 实 际上 . 就“ 格物 与致 知是 同一 过程 而 言 , 格 物 的
说. “ 致知” 之 论 乃朱 子 论 心 学工 夫 最 为关 切 的方 面, 指 出: “ 悬 举 知识 之 追 寻 一 项 . 奉 为 心 学 主 要
所 由, 乃 出于天 , 不 系于人 。 ” [ 2 ] 4 3 o 朱熹所 注 与孟 子
的原 意 基本 上 是一 致 的 , 即“ 良知 ” 乃是 一 种 先 天 的本 然 之“ 知” , 也 即如孟 子所 谓 不 必 思 虑 而 能 知
种 不 必 经过 思 虑 的 “ 本 然 之知 ” 来解 释孔 子 的 “ 生
说 的理境 作 一探 讨 。
朱 熹“ 致知 ” 说 的涵 义
而知 之 者 ” 。 同时 , 在 朱熹 那 里 , “ 良知 ” 原 是 人 生
来 即秉 自于 “ 天” 的, 是天所赋 、 天所 贯 注 于人 心 而为 人 心所 本具 的知 觉之 能 。 因此 , “ 良知 ” 说 在
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doc
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教学目标1.识记: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三教合一;宋朝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陆王心学。
2.理解:(1)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儒学面临严重挑战,由于儒学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
同时,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使儒学在融合中得到发展。
(2)儒学在两宋时期汲取了佛、道有益的内容。
形成了理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这其中“二程一朱”起了决定性作用.(3)儒学到明朝中期,又发展为心学,它受佛教禅宗影晌较大,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
3.运用:理解儒学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面临挑战与融合的史实,分析程额、程颐、朱熹理学创立过程,理解其主要思想内涵和影晌,探究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佛、道盛行,儒学面临严重的挑战,但儒学汲取佛道的精神,自身也有了充足的发展,一方面说明儒学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儒学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时代发展。
重点:掌握并分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
难点:理解理学与心学的主要内涵,辨析其精华与糟粕,评价其历史影响。
课前自主学习三教合•'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①一一和②一一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三教合一”,以③——为主,调和并吸收④一和⑤一的理论。
3.唐朝:⑥一一,尊道、礼佛、崇儒;⑦一一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1.背景:(1)儒家学者展开复兴①——、抨击②一一的活动。
(2)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③一一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又叫④——o2.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1)程额、程颐(合称⑤一一):⑥一一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即理学的核心;天理与伦理道德相结合;提出⑦“一一”的认知论。
(2)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天理“三纲五常”,“存天理,灭欲”;认为⑧“一一”是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3.评价: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言行。
陆九渊“心学”和朱熹“理学”的区别在哪里?朱陆的“鹅湖之会”
陆九渊“心学”和朱熹“理学”的区别在哪里?朱陆的“鹅湖之会”陆九渊的思想接近程颢,偏重在心性的修养,他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过于“支离破碎”。
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其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重视持敬的内省工夫。
即是所谓的“尊德性”。
朱熹言“理”,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理”,则更偏重于人生伦理,明代王阳明赞赏陆九渊的学说,使得陆九渊的“心学”得以发扬,因此学界称之为“陆王”学派,实际上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陆九渊与朱熹同时,两人都是理学家。
陆学直接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心学”,认为“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
他认为人们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永恒不变的,仁义礼智信等也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不是外铄的。
学的目的就在于穷此理,尽此心。
人难免受物欲的蒙蔽,受了蒙蔽,心就不灵,理就不明,必须通过师友讲学,切磋琢磨,鞭策自己,以恢复心的本然。
修养功夫在于求诸内,存心养心。
具体方法是切己体察﹐求其放心﹐明义利之辨。
自称这种方法为“简易功夫”﹐是“立乎其大者”﹐是“知本”﹐是“明本心”。
至于读书﹐则最重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要求联系日用事物讽咏自得﹐反对习注疏章句之学﹐场屋之文﹐以谋求利禄。
他和朱熹常相辩难。
他们二人有两次会讲颇具影响﹐第一次是在淳熙二年(1175)“鹅湖之会”(鹅湖书院旧地﹐在今江西铅山县)﹐朱主张先博览而后归之于约﹐以陆的教法太简易﹐陆主张先发明人的本心而后使之博览﹐以朱的教法为支离。
第二次是在淳熙八年(1181)﹐朱请陆登白鹿洞书院讲堂﹐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朱则认为切中学者隐微深固之疾﹐当共守勿忘。
朱熹晚年曾劝学者兼取两家之长﹐并对陆表示敬意。
有人曾劝陆九渊著书﹐他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学为明代王守仁(阳明)所发展﹐世称“陆王学派”﹐著有《象山全集》行世。
儒佛交融与朱熹心性论的形成
作者: 李作勋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210093
出版物刊名: 贵州社会科学
页码: 27-32页
主题词: 儒佛交融;心性论;朱熹;中国哲学史;儒佛关系;佛教中国化;宋明理学;儒道思想;《弘明集》;中国社会
摘要: <正>心性论是理学的主题。
而宋代理学心性论的形成渊源则要追溯到佛教传入以后儒佛关系的演变过程,儒佛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外来佛教在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的影响下,为适应中国社会的思维方式而不断改变自己,这即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而正是这种中国化了的佛教,又对中国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仅从儒佛关系的角度,分析佛教哲学在传统儒学影响下逐渐心注化的历程,以及由此产生对宋明理学的影响,并探讨朱嘉既吸收佛学的理论精华又超越佛学建立心胜论的理论过程。
从本体论看朱熹对佛学思想的吸收与融会
天 中 学 刊
J o u r n a l o f T i a n z h o n g
、 , 0 1 . 3 O No . 6
De c .2 01 5
从 本体论看朱熹对佛学思想 的吸收与融会
高 建 立
( 商丘 师范学院 法学院 ,河南 商丘 4 7 6 0 0 0)
摘
要 :朱熹作 为程 朱理 学派最杰 出的代表 , 在 中国传 统思想文化 史上 的地位不 言而喻 。朱熹 一生与佛教 有密
切 关 系。年 少时曾大量 涉猎佛 学典籍 ,并与佛 教界僧人过往 甚 密,至晚年仍研 究佛 学不辍 。尽 管他一 生站在 维 护儒 家道 统的 立场 上对佛教进行 了猛 烈批判 ,但其 思想发展 仍深深烙 上 了佛 学印迹 。他和 两宋 时期 的理 学 家一 样 ,以 “ 明排佛 学、暗窃佛 学” 的方式 ,对佛 学思想进行 了吸 收和融会 ,特 别是 在本体论上 ,把 佛教 “ 佛 性”
熹哲学与佛教的关系,学界也有研究 ,如 《 理学与 隋唐时期 的儒佛道三教并立 ,是对儒学改造的 佛学 》 《 程朱理学与佛学》 等。以上这些多是从宏观 最好契机。在这一时期 ,尽管佛道发展势头超过儒 但无 论 统治 者 的取士制 度 ( 科举 ) , 还 是 国家 的 方面做系统研究 ,在理学体系构建的具体方面的研 学 ,
究 ,尚有 欠 缺 。因此 ,笔 者试 以本体 论 为视 角 ,尝 治 国方 略 ,依 然采 取 的是 以儒家 思想 为主 的治世 方 试 对佛 学 与朱熹 哲 学之 间 的关 系进 行探 讨 ,以期 对 略 ,所以这一时期 的儒学尽管发展缓慢 ,但其对社
理学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
一
会发展所发挥 的作用依然非常重要。但就儒学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第5期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 l.24No.5 2010年10月JOU RNAL OF H EFEI U NIVE RSIT Y OF T ECH NOLOGY(Social S ciences)Oct.2010朱熹理学与佛学心性论比较研究黄世福(安徽大学哲学系,合肥 230039)摘 要:在心性论上,朱熹理学与佛学之间存在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渗透的关系。
儒佛在心性论上的根本不同是儒家以 善恶 论人性,而佛教以 清净 论佛性。
朱熹丙戌之悟期间的观点是 性体心用 说,佛教在理论上的错误主要在于误心为性,导致 作用是性 。
在心性情关系上,朱熹主张性体情用,而佛教最终走向是去情复性。
关键词:朱熹理学;佛学;心性论;性体心用;性体情用中图分类号:B244.7;B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3634(2010)05 0006 05Com parative St udy betw een the Buddhism and Zhu Xi'sN eo Confucianism on T heory of M ind N atureH U ANG Shi fu(Departmen t of Philos ophy,An hui University,H efei230039,China)Abstract:On theory of m ind nature,Buddhism and Zhu Xi's Neo Co nfucianism are mutually exclusive and inv olved.T he theory o f hum an nature of Co nfucianism is based on the idea of"g ood and evil", w hile Buddhism co ntends"pure"Buddha natur e.Dur ing the phase of Bing Xu Enlightenm ent,Zhu Xi held that the nature w as the essence and acted by mind,and the error of Buddhism w as that the mind w as considered as nature,w hich caused the result o f nature as action.Abo ut the relatio nship of m ind, natur e and emotion,Zhu Xi advocated the nature w as the essence and acted by em otion,how ev er, Buddhism made claim that em otion should be ex cluded from it's doctrine and natur e be recovered.Key words:Zhu Xi's Neo Confucianism;Buddhism;theo ry of mind nature;nature m ind theory;natur e em otion theory心性论问题是佛学与理学探讨的基本问题之一。
在心性论上,朱熹理学与佛学之间存在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渗透的关系。
二者之间的相互排斥主要表现在对心性本质理解上的对立;相互渗透则主要表现在对心性论证的思辨结构和方法上的相互影响,而这种渗透又是以佛学对理学的影响更为明显。
朱熹心性学说就是在融汇儒佛特别是在吸收佛教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一、朱熹心性论的形成过程及基本思想朱熹早年从学于李延平,李延平的为学宗旨是注重修行实践,他引导朱熹在静中体验未发,即 令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未发时作何气象 ,[1]322这种 体验未发 是佛教修行过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收稿日期:2010 05 21基本方法。
尽管朱熹为此作了很大努力,但他始终没能体验到其中的真谛,这才促使他有随后的丙戌、己丑两次中和之悟,从而开始走上了在哲理上探求心性情关系的理论思辨之路。
乾道二年(1166年)丙戌,朱熹37岁时,提出了 性体心用 的观点,学界称之为 中和旧说 (丙戌之悟)。
这意味着朱熹已经从注重实践体认功夫转向心性哲学的理论思考。
心性分为体用,性是心之体,心是性之用,心与性之间的关系非常难辨,在此问题上朱子学与禅学以及陆学十分相似。
但是,朱熹很快意识到了这种理论的重大缺陷 可能导致 知觉是性 。
所以在40岁以后,他引入 情 的概念来重新建构、完善心性理论,指出心体流行可分为未发、已发两种状态,未发指性之静,已发指情之动,性情之间其实是一种体用关系,二者统一于心,性为心之体,情为心之用。
学界称之为 中和新说 (己丑之悟)。
己丑之悟的基本思想代表了朱熹心性论的成熟。
在 知言疑义 中,朱熹又进一步提出了 心统性情 与 心主性情 等思想,至此,朱熹心性论的基本思想达到其成熟形态。
心统性情的第一层含义是心兼性情或心包性情。
朱熹说: 性,其理;情,其用。
心者,兼性情而言;兼性情而言者,包括乎性情也。
[2]475 心是包得这两个物事。
性是心之体,情是心之用 。
[2]2867 仁、义、礼、智,性也,体也;恻隐、羞恶、辞逊、是非,情也,用也;统性情、该体用者,心也。
[3]2660从心的形而上的超越的层面上说是性,从心的形而下的作用上说是情,性是心之体,情乃心之用,心则是包括这体用的总体,性情也是这一总体的不同方面。
性情之间既然是体用关系,那么二者应该是相互依存、不可相无,若舍去情,只能是有体而无用之学,无用之体也就不成其为体 这也正是释老之学流弊的真实写照。
正因为如此,朱熹批判李翱的 灭情复性 之论乃释老之言,可谓击中要害。
心统性情的第二层含义是心主性情,即心对性情具有主宰作用。
朱熹说: 性者心之理也;情者,心之用也;心者,性情之主也。
[3]3254 性,本体也,其用情也;心则统性情,该动静而为之主宰也 [4]3584。
心对于情的主宰作用既指心对情感的主导作用,又指心对情欲及各种非道德观念的约束和控制;心对于性的主宰作用需要从未发时的主敬工夫来看。
按照朱熹的意思,情之未发则为性,此时心中浑具天理,为了保持心之未发的 中 的状态不受侵扰,使天性不昏,必须有所主宰、有所涵养, 未感物时,若无主宰,则亦不能安其静,只此便自昏了天性,不待交物之引然后差也。
不能慎独,则虽事物未至,固已纷纶胶扰,无复未发之时。
[5]1979未发之时,须时时提撕此心,使注意力有所集中而不弛散,保持心境平静。
心在未发时的这种主敬提撕保证性不受干扰,朱熹称之为心对性的主宰作用。
这可以说是一种心性修养方法,朱熹所谓心主乎性决不意味着心能主宰天地之理、天地万物。
朱熹心性论将心与性情区分开来,重点突出了主体心的作用,心主宰性情。
一方面,心的管理和控制,可以避免各种情欲及非道德观念的出现;另一方面,性情之间又是体用关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情的合理性,从而避免了绝对的禁欲主义思想,这与儒学的传统又是相一致的。
朱熹以体用、静动、未发已发、心包性情、心主性情等范畴详尽地阐述了心性情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心性理论的系统性和完善性达到了宋代理学的顶峰。
二、人性本质的异与同儒佛在心性论上的根本不同是儒家以 善恶 论人性,而佛教以 清净 论佛性。
比如,禅宗五祖弘忍说: 既体知众生佛性本来清净,如云底日,但了然守真心,妄念云尽,慧日即现 譬如磨镜,尘尽明自然现。
六祖慧能又说: 世人性本清净 , 一切法尽在自性。
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象森罗,一时皆现。
世人性净,犹如清天,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
[6]21-22禅宗认为,人的自性好比太阳和镜子,本来是清净无杂染的。
当人的清净本性被各种意见、邪念掩蔽时,就如同太阳被云雾掩盖,镜子被尘垢蒙蔽一样,就会表现出种种恶;这时,只要人们潜心修行,吹散了 云雾 ,磨去了 尘垢 ,人的清净本性便自然会显露出来。
在这个问题上,华严宗持有类似的观点。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说: 虽复随缘成于染净,而恒不失7第5期 黄世福:朱熹理学与佛学心性论比较研究自性清净。
只由不失自性清净,故能随缘成染净也。
犹如明镜现于染净,虽现染净,而恒不失镜之明净。
只由不失镜明净故,方能现染净之相。
以现染净,知镜明净;以镜明净,知现染净。
是故二义唯是一性,虽现净法,不增镜明;虽现染法,不污镜净。
非直不污,亦乃由此,反现镜之明净,真如亦尔。
华严宗这里所讲的 真如 是指佛性,也可以说是人性。
人性清净如明镜,即使受到污染而形成染与净、恶与善等种种现象,也不会影响自性清净。
如果再对禅宗及华严清净本性作进一步分析,则其本质应是 空 。
这个观点,黄檗希运禅师在其 传心法要 钟陵录 中就有明确的阐述。
他说: 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象无音声。
正因为人性本质是 空 ,所以它无所谓善恶;正因为 空 ,这种绝对清净的本性才是一种 至善 之性。
在人性的本质上,朱熹与佛学的理解是对立的。
朱熹说: 儒释言性异处,只是释言空,儒言实;释言无,儒言有。
[2]3015 性则纯是善底 [2]83, 性是实理,仁义礼智皆具 [2]83。
可见,朱熹所理解的性是 实 ,而佛教的性是 空 ;朱熹的性是 纯善 ,而佛教的性则无善无恶;朱熹所讲的善指的是 天理 ,即仁义礼智信,而佛教所理解的 至善 乃是指人性的绝对清净。
朱熹与佛教对人性本质的理解虽异,然而朱熹理学关于人性如何由固有的善转化为各种善恶的表现,是沿用了佛教的净染说及其思辨方法。
在人性问题上,朱熹认为 天地之性 即是 天理 ,是纯善的。
然而 人性本善而已,才堕入气质中,便薰染得不好了。
虽薰染得不好,然本性却依旧在此。
[2]2432现实的人性就是 气质之性 。
气质之性是天地之性的转化形态,指受到气质薰染的性理之性,天地之性是气质之性的本体状态。
朱熹强调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不可分,因而人的固有善性在 薰染 过程中受到蒙蔽是不可避免的。
朱熹的人性论是在继承佛教唯心主义佛性论的基础上对哲学史上人性学说争论的总结。
朱熹认为, 孟子 性善 ,是论性不论气;荀扬异说,是论气则昧了性。
[2]1388孟子的性善是指天命之性而言,但孟子不知人还有气质之性,所以不能很好地解释恶的来源问题;荀子的性恶,扬雄的性善恶混,韩愈的 性三品 说,实际上都是指气质之性而言,但他们不知天命之性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