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理学家朱熹简介及著作
朱熹及其思想简介
朱熹简介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
汉族,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
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
庆元六年病逝。
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
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
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
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
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哲学思想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
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
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
②理是事物的规律。
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
“太极只是一个理字”。
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
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
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
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
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
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
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
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
简述朱熹的学术著作及主要观点
简述朱熹的学术著作及主要观点朱熹,南宋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被誉为“程朱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和著作对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简述朱熹的学术著作及其主要观点。
学术著作朱熹著作众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四书集注》和《中庸章句》,这两部著作对中国儒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至今依然占有重要地位。
除此之外,朱熹还著有《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
《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作,也是他晚年的巨著,是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的注释和解释。
在《四书集注》中,朱熹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明辨是非,切己务实”,这就是他强调的“格物致知”思想,是朱熹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庸章句》也是朱熹的重要著作,是对《中庸》的注释和解释。
在《中庸章句》中,朱熹洞悉到了“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即追求“中立、平和、安定”的境界,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心静、思虑周详、行为合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的境地。
主要观点1.理学朱熹主张“格物致知”,认为人们要以理性思考和观察来认识世界,追求真理,以理性为中心。
这体现了朱熹理学的特点,理学强调通过识知来达到真理的认识,强调理性的重要性。
2.人性本善朱熹的“人性本善”观念是他哲学思想中的重要一环,他认为人性本善,人天然具有良好的本质和品德,只是因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缺乏修养等因素,导致后天形成的恶习。
因此,朱熹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的修养,目的就在于让人们返观自照、提升修养,达到“善本之道”的境界。
3.仁爱思想仁爱思想是朱熹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仁爱”是人类最基本的品德之一,一个人要想达到道德上的完美,必须具有强烈的同情心、慈悲心和道德意识,才能达到“仁”的真正涵义。
4.忠恕之道朱熹的“忠恕之道”,则是以“忠”和“恕”为核心思想,认为要以诚信、真诚、忠诚、恕道等品德为基础,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社会的共同繁荣。
朱熹的诗词全集、诗集(37首全)
朱熹的诗词全集、诗集(37首全)[宋] 朱熹收录:37首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1《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水调歌头·富贵有馀乐》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4《水调歌头·长记与君别》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
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
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
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
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
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
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
只恐买山隐,却要练丹成。
5《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
身心无累久轻安。
著名理学家朱熹生平简介
著名理学家朱熹生平简介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宋朝朱熹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宋朝朱熹生平简介朱熹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延承各家之长,把所有学问融为一体自创一派。
凡人者,应当学习圣人的思想和行为,这是朱熹做人的准则。
他是南宋时期的人,出生于1130年,享年70岁,是福建尤溪县人。
他的父亲在没有生他之前去卜卦算前程,算命的是这样回复他的:你啊,贫富都这样,但是你生的儿子堪比孔子。
他的父亲就回去了,第二年生他的前一天家门前的两座大山起火反而呈现祥瑞之兆,便给他取名熹,意为喜火的意思。
朱熹从小就有过人之处,作学问总会问到根处。
四岁时指着天上的星星问他父亲星星属于哪里的?他父亲说是属于天。
他又问那么天属于哪里?他父亲蒙住了。
儿童时期有他父亲悉心教学,不过朱熹的父亲在他十岁时就过世了,把他托付给自己的朋友照顾。
他父亲的朋友对他们一家人很好,还在自己的住处旁特意为他们一家人盖了一座房子,方便照顾。
朱熹父亲朋友对他的影响不少,他接触了佛、道、儒学。
成年以后考中进士做了官,当了几年官发现目前朝廷推崇的文化使人懒惰,朱熹就弃官拜名人为师寻找超脱之道。
他办了很多的学校,同时专研学问,是第一个把四书结为一体的人。
他还创造了理学,他的理又可以解释为太极。
他还写了很多警示后人如何读书的金玉良言,这些在他的诗词中都可以看出。
朱熹有圣人之风,被称为另一个孔子。
朱熹的思想主张朱熹,生于1130年9月15日,卒于1200年4月23日,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是程朱理学的核心代表人物,曾经做过南宋的江西,福建漳州知府等官,为官清正廉明,创办白鹿书院,岳麓书院,武夷书院等,是第一个提出完整教育制度的古人,对后世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启发性。
作为程朱理学的核心代表,朱熹的思想主张可以简单归纳为道学之太极学,通过研究儒家经典,经过自己的理解发展为义理学说。
朱熹的思想主张的基础是程颢的理本论,理,即为道,太极,他认为理是世间万物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有理,都具有太极的两极性,理在逻辑上高于气,但气具有能动性,是制造万物的原料,理离不开气,它们可以通过渐变达到转化。
宋代朱熹的作品
宋代朱熹的作品
朱熹(1130-1200)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涵盖了不同的文体,包括诗歌、散文和理论著作。
以下是朱熹的一些著名作品:
1.《观书有感》:这篇散文是朱熹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对
读书的心得和体会,探讨了读书的目的和意义。
2.《秋夕》:这是一首描写秋天夜晚的诗歌,通过描绘秋夕时
的月光、虫声和丰收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家庭团圆的向往。
3.《挽歌行》:这是一首哀悼亡妻的诗歌,用朴实的语言表达
了对已故妻子的眷念和思念之情。
4.《四书章句集注》:这是朱熹对《论语》、《孟子》、《大学》
和《中庸》四书的注释和解读,是朱熹思想的重要体现,对后世的儒家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理学三字经》:这是朱熹创作的一首理学入门读物,以简
洁明快的语言和韵文形式,阐述了他的理学观点和价值观。
6.《朱子家训》:这是朱熹撰写的一本家训文集,强调家庭和
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对后世的家教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和朴素的写作风格而闻名,对中国文化和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朱熹《观书有感》读后感
朱熹《观书有感》读后感朱熹,字元晦,南宋理学家、文化大师、散文家和诗人,人称“朱子”,生于崇安(今江苏常州),卒于建炎七年(1196),享年七十八岁。
其《观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撰写的一篇散文,于元丰九年(1086年)在长沙贾之敏家中所写,讲述了朱熹在看到一些“淫书”的时候的感触和思考。
这篇文章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千字,但是却带有浓厚的哲学思辨色彩,对读者们有着深厚的启示意义。
读完这篇文章以后,我深感震撼。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书店里,都能轻易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书籍,而朱熹则是在那个没有电脑、手机、甚至是印刷机的时代,在极其有限的阅读资源中通过自身的理性思辨发现了阅读的真谛。
他在文章中提到:“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疏通经义,断通神思,参究艺业,博涉史书,经纬天地,陈化物色”等等,这些文字让我更加的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阅读。
阅读是人类的文化载体,是文明不断进步的关键。
一本好书能够开发我们的智力,提升我们的思维,开阔我们的视野,不断地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
朱熹这篇文章,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做到“熟读而精思”,怎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
读书,不是单纯地为了消磨时间,而是要认真思考,注重深度,注重理解,只有这样,在读书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最大的收获。
朱熹在文章中并不只是讲述了阅读方法,他还通过对淫书的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对于文化、社会、精神等方面的怀疑和反思。
他认为,“淫书”不仅会污染个人的心灵,还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
在今天的社会,娱乐、小说、综艺等各种热门话题层出不穷,相信许多人也很难抵御住这些“淫书”对于身体和心灵的影响。
阅读要有所选择,不仅需要挑选高质量、有营养的书籍,更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深思熟虑,保持理性。
综上所述,朱熹《观书有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是由于他对于阅读方法和内容选择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文章所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精华。
朱熹的文章
朱熹的文章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儒学家。
朱熹是南宋时期最具影响力的理学家,他致力于对儒学经典的研究和解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对经典的注疏和解释,提出了“格物致知”和“致良知”的思想。
他强调通过观察和研究世界万物,以此来获得知识和理解,进而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
朱熹的文章以其思想深刻、文笔优美而闻名。
他的作品主要包括《春秋繁露》、《四书章句集注》和《朱子语类》等。
其中,《春秋繁露》被誉为朱熹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是对《春秋》这一古代典籍的注释和解释。
通过对《春秋》的深入研究,朱熹提出了“四端”、“三纲”和“中庸之道”的思想,对后世的社会伦理和政治道德产生了重大影响。
朱熹的文章注重实用性和教育意义,他的作品普及了儒学思想,使更多的人受益。
他强调通过读书和学习来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他的作品深受当时士人和文人的喜爱,被广泛传播。
他的教育理念也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倡“诚信笃实”、“格物致知”的学习方法,强调实践和实践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朱熹的文章集思想、文学和教育于一体,他的作品深刻而实用,对后世的儒学发展和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他被尊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简述朱熹的学术著作及主要观点
朱熹的学术著作及主要观点一、朱熹的学术著作简介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北宋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是宋代理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朱熹的学术著作丰富多样,包括注释大量儒家经典、著述理学思想的著作以及散文等。
朱熹以其《周易》、《四书章句集释》和《大学章句》等注释著作最为著名,对经典的注释不断加工细化,并融入自己的理学思想。
朱熹所著的《四书章句集释》是他在经典注释方面的巅峰之作,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进行逐篇解释和评注,形成了独特的理学体系。
此外,朱熹还著有《道德经章句》、《尚书章句》、《史记集解》、《春秋左氏传正义》等丰富的著述,涵盖了儒家经典和史书的注释和研究,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二、朱熹的主要观点朱熹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经典的注释和解释中,下面我们来介绍几个朱熹主要观点的要点。
1. 大学之道,修身为本朱熹认为,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人的修身,人的修身需要遵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止于至善”的原则。
他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通过实践来增长知识和提升人性的品质。
他认为只有先求自己的道德自律,才能影响家庭、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2. 诚信与人性的正本朱熹强调“诚信”作为人的基本道德品质,是人性的正本。
他认为“诚”是一种内心纯洁无私的态度,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感受和理解的基础。
在经典的解释中,他注重对经文中“诚”字的解读,将其作为个体修身和社会治理的关键要素。
3. 理学的核心观点:理即事理朱熹对理学的发展给予了重要贡献,并形成了其核心观点:“理即事理”。
理学强调通过“理”来认识和处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朱熹认为只有理解“事理”,才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和道理。
朱熹重视实践,认为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实践是人认识和实现道德的基本途径。
他主张将理学思想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将道德理论融入社会实践。
4. 敬畏天命与道德修养朱熹注重对天命的敬畏和顺从,认为天命是人所不能抗拒和改变的,但同时强调个体要通过道德修养,以符合天命的要求。
简述朱熹的学术著作及主要观点
简述朱熹的学术著作及主要观点朱熹简介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梁谷,是南宋文学家、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
他是中国南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也是中国理学学派的代表人物。
朱熹在哲学、教育、文学、政治等领域都有重要贡献。
他的理论体系以程朱理学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新的学说,被称为“朱子学派”。
他的理论对中国千余年的哲学发展有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宋明理学中,朱熹的理论被奉为正统。
朱熹的学术著作朱熹的学术著作较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包括《尔雅》、《春秋公羊传》、《四书集注》等。
《尔雅》《尔雅》是朱熹从《广韵》整理而成的一本词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词典之一。
《尔雅》收集了许多词语和成语,里面还有一些注解,对于古代人们的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春秋公羊传》《春秋公羊传》是朱熹所注的《春秋左传》和《春秋公羊传》之一。
《春秋公羊传》是春秋时期公羊高和羊舌氏的世系和历史记载,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
朱熹在注释中,对各种古代人物、事件作了详尽的注解,使得整个《春秋公羊传》呈现出一种非常清晰、严谨的学术风格。
《四书集注》《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一部著作集,主要注释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这些著作都是儒家经典。
这部作品被誉为地位崇高的注疏体著作之一,对于中国古代儒学思想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其中,朱熹对“诚”、“道”、“天”等概念作了重要的阐释,在后来的理学派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朱熹的主要观点思想体系朱熹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其理论体系上,这个理论体系是他从程颐、周敦颐等人的理论基础之上再加入自己的思考所形成的。
他在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等领域都作出了很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和理论。
他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大学之道等,在他的著作《四书集注》中有所体现。
教育理念朱熹是中国古代教育家之一,他提出的教育理念围绕着“治学”、“尊师”、“格物致知”等理念。
朱熹简介
朱熹简介导读: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砖,号晦庵。
南宋人。
宋代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理学的集大成者,诗人、哲学家。
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婺源县),生于福建南剑(今福建南坪)龙溪县。
主要著作有《伊洛渊源录》、《四书章句集注》、《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纲目》、《楚辞集注》、《诗集传》,《周易本义》及后人编纂的《朱子语类》、《朱文公集》等。
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即“天理”。
只有去发现(格物穷理)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
而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欲”。
因此,他提出“存在理,灭人欲”。
这就是朱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核心。
朱熹的一生志在树立理学,使之成为统治思想。
但因理学初出,影响不深。
同时,朱熹在官场上因品性耿直而得罪权臣,致使朱熹晚年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
父亲朱松是岳飞、秦桧同时人,曾得充福建政和县尉小官,携全家赴任,后调任尤溪县尉。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于尤溪,降世不久,其父升任朝廷秘书省正字职,但因反对秦桧主和,被逐出朝廷。
朱松回到福建建阳家中。
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松十分热衷道学,与当地道学家交往甚密。
朱熹随父在建阳度过了他的童年,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
4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
”朱熹则问:“天上有何物?”其父大惊。
8岁时他便能读懂《》,在书题字自勉曰:“苦不如此,便不成人。
”绍兴十七年(1147年),18岁的的朱熹参加涔¤础,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
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绍兴十八年(1148年),19岁的朱熹考中进士,开始仕途生涯。
绍兴二十年(1150年),20岁的朱熹,在中进士不久回故乡扫墓,表达对家乡的怀念。
30岁,朱熹拜著名道学家、程颐的再传弟子李侗为师,从此,朱熹潜心道学,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
春日朱熹知识点
春日朱熹知识点朱熹,字元晦,号春日,北宋理学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他的理学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朱熹的生平背景、理学思想、主要著作以及影响等方面逐步介绍他的知识点。
一、生平背景朱熹于1130年出生于今天的中国江苏省淮安市。
他少年时代在家乡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展示出了卓越的才智。
后来,他前往京城(今天的北京)进一步深造,并广泛学习了儒家经典文化。
二、理学思想朱熹是理学的代表人物,他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
他主张重视内心修养,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社会和谐。
他提出了“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的观点,认为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来获取知识,并通过真诚和正直的心态来实现自我完善。
三、主要著作朱熹著作丰富,其中最重要的著作包括《四书集注》和《春秋大义》。
《四书集注》是他对《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等经典著作的注释和解释,对于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春秋大义》是他对《春秋》经典的研究和阐释,对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影响朱熹的理学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儒家学者和中国社会。
他的理学思想成为后来儒家学者的重要基础,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的著作被广泛研究和传播,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理学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他的生平背景、理学思想、主要著作以及影响等方面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他的思想理念至今仍然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积极的启示和影响。
朱熹的诗词全集
朱熹的诗词全集
摘要:
一、朱熹简介
二、朱熹的诗词创作背景
三、朱熹的诗词特点
四、朱熹诗词的影响和传承
五、总结
正文:
朱熹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他的诗词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朱熹的诗词创作背景主要集中在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动荡、文化多元、思想碰撞的时期。
朱熹的诗词作品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人生感悟、政治理念以及对历史、社会、自然的观察和思考。
朱熹的诗词特点在于他运用了传统的诗歌形式和技巧,表达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感悟。
他的诗歌作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朱熹的诗词作品对中国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被后世广泛传承和弘扬,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熹的简介以及作品
朱熹的简介以及作品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也是儒学的转折点。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朱熹的简介以及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朱熹的个人简介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江西婺源(今属江西上饶市)人,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父亲朱松是岳飞、秦桧同时人,曾得充福建政和县尉小官,携全家赴任,后调任尤溪县尉。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降世不久,其父升任朝廷秘书省正字职,但因反对秦桧主和,被逐出朝廷。
朱松回到福建建阳家中。
朱熹随父在建阳度过了他的童年。
侨寓建阳(今属福建)。
曾任秘阁修撰等职。
主张抗金,并强调备战。
被主和派韩侂胄等目为“伪学”。
平生广注儒学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均有贡献。
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颢、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起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
其学认为:理、气不能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又断言:“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
”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
教学授徒五十馀年,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朱文公文集》卷十四《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二》)。
又提出对自然变化的科学见解,如关于阴阳二气的宇宙演化说,如从高山上残留的螺蚌壳论证地质变迁(原为海洋)说等。
其学说在明清两代被确立为儒学正宗,并影响至日本等国,如日本德川时代,“朱子学”颇为流行。
其博览和慎思精神,对后世学者影响至深。
所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所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
绍兴十七年秋中举人,次年春登进士,先后被授予左迪功郎、武学博士、朝奉郎、朝散郎,历任泉州同安主簿、秘书省秘书郎、知南康军、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直秘阁、薄提刑、江东提刑、秘阁修撰、江东转运使、漳州知府、湖南转运副使、潭州知府、湖南安抚、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等职。
朱子家训百科
朱子家训百科《朱子家训》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家庭教育著作,又称《朱子治家格言》。
它由南宋理学家朱熹所著,是一部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理念和道德规范的作品。
以下是关于《朱子家训》的详细介绍:一、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熹被誉为“程朱理学”的代表,他的学术成就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二、内容概述《朱子家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朱熹亲自撰写的家训,另一部分是他整理的古代格言。
家训部分共分为二十七条,涵盖了家庭教育中的各个方面,包括孝道、尊长、教子、修身、齐家等。
这些家训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朱熹对于家庭伦理和道德教育的看法。
三、主要内容1. 孝道:朱熹强调孝道是家庭伦理的核心,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
他提出“孝当竭力,忠当竭诚”的口号,认为孝顺父母是为人子女的根本道德。
2. 尊长:朱熹主张子女应尊敬长辈,遵循传统的尊卑秩序。
他提倡“尊其所闻,行其所知”的态度,鼓励子女虚心倾听长辈的教诲,并付诸实践。
3. 教子:朱熹主张教育子女应因材施教,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
他认为教育应结合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培养子女的品德和才能。
4. 修身:朱熹强调修身是齐家的前提,家庭成员应自觉修养品德,以身作则。
他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认为个人的品德修养是国家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5. 家庭伦理:朱熹主张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他提倡“和为贵”的家庭氛围,鼓励家庭成员相互支持、携手合作,共同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四、影响与价值《朱子家训》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文献之一,对后世家庭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教育理念和道德规范,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孝道、尊长、教子、修身等家庭伦理观念。
《朱子家训》的价值在于:1. 传承文化:它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教育理念,为后世家庭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朱熹朱子家训时间
朱熹朱子家训时间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理学家,被尊为"朱子"。
他的思想影响深远,被誉为“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的著作包括《朱子语类》、《四书章句集注》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朱熹的《朱子家训》是他对子女的教诲,内容包括孝道、礼仪、学习方法、做人原则等方面。
这部作品大约成书于南宋宝祐年间,也就是1253年到1258年。
朱熹本人在1259年去世,所以《朱子家训》应该是他晚年的作品。
《朱子家训》是中国传统家训中的名篇,它所倡导的道德观念和人格理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的内容涵盖了从个人修养到家庭管理,再到社会责任的各个层面。
在《朱子家训》中,朱熹首先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他认为孝是为人之本,是所有道德行为的基础。
他说:“孝者,事亲以忠,奉亲以敬,使亲无忧为孝矣。
”这是对孝道的高度概括,强调了忠诚、尊敬和无忧这三个方面。
在礼仪方面,朱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礼仪是社会秩序的保障,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礼仪,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他说:“礼者,人情之极也,事之大者也。
故君子必慎其所以事人,而恭其所以立也。
”在学习方法上,朱熹主张反复读书,并通过思考理解其中的道理。
他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到则思,眼到则看,口到则读。
三到既备,然后可以读书。
”在做人原则上,朱熹强调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他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人格的基础。
他说:“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
”朱熹的《朱子家训》反映了他的道德理想和人格追求,是中国古代家训文化的瑰宝。
它的内容丰富,涵盖了人生的各个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朱熹的作品介绍
朱熹的作品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为宋代理学大家、思想家、文学家,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之一。
他的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哲学、文学、历史等多个领域,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朱熹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四书集解》,这是他最为著名的著作之一。
《四书集解》是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详细解释和注释,包括了朱熹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这部作品凝聚了朱熹一生的智慧和学识,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
朱熹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是《朱子语类》,这是他的文集作品,包括了他的讲义、书信和随笔等多种文体。
在《朱子语类》中,朱熹对诗词、文学、历史等多个领域都有涉猎,展现了他的博学多才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朱熹还著有《春秋左传集解》、《程颢程颐小学》等多部哲学和教育理论著作,这些作品都反映了他对儒家思想的深入思考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关怀。
除了哲学和文学作品外,朱熹还有很多历史作品,如《日知录》、《金石录》等,记录了他对历史事件和文物的考证和研究,对后人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朱熹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对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后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思想和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传播和研究,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璀璨之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共479字】第二篇示例: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汉族,哲学家,思想家,儒学大家,宋代理学代表人物。
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理学家”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对后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朱熹的作品涉及哲学、教育、文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以下将从朱熹的不同领域的代表作品入手,介绍其作品的特点和价值。
从朱熹的哲学著作方面来看,他的著作主要以《四书集注》、《朱子语类》等为代表。
朱熹简介_朱熹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
朱熹简介_朱熹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朱熹(1130915~120039)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
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
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的诗全集:《春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朱熹。
其古诗全文如下: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翻译】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观书有感》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朱熹。
其古诗全文如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翻译】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偶成》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朱熹。
其古诗全文如下: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悟叶已秋声。
【翻译】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每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观书有感其二》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朱熹。
古诗词全文如下: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翻译】昨天晚上,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a/zhuxihtm。
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
《劝学诗》作者为宋代文学家朱熹。
其古诗全文如下: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翻译】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南宋理学家朱熹简介及著作
南宋理学家朱熹简介及著作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南宋理学家朱熹简介及著作,欢迎阅读。
朱熹简介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1]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作朱子现存著作共25种,600余卷,总字数在20xx万字左右。
主要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楚辞集注辨正》《韩文考异》《参同契考异》《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等。
《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阂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朱熹的诗《春日》《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司马光好学》《读书要三到》《偶成》《劝学诗》《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鹧鸪天·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归日以呈茂献待郎,当发一笑》《菩萨蛮·回文》《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满江红·刘知郡生朝》《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忆秦娥·雪、梅二阕怀张敬夫》《忆秦娥》《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鹧鸪天·江槛》《浣溪沙·次秀野酴醿韵》《水调歌头·不见严夫子》《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南乡子·次张安国韵》《水调歌头·富贵有馀乐》《西江月·堂下水浮新绿》《好事近》《鹧鸪天》朱熹人物评价清康熙称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朱熹的经典诗歌代表作
朱熹的经典诗歌代表作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明道,南宋诗人、理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汉文帝朱元璋的高祖父。
朱熹所作的经典诗歌代表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极具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令人瞩目。
首先,朱熹的《观书有感》是其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读书的时候体会到的深刻感受。
诗歌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为开篇,将诗人在庭院中看到的景象描写得细致入微,让人身临其境。
接着,诗人描写了自己在读书的时候所体会到的感受:“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和情感。
最后,诗人以“红楼梦里说颦儿,弦歌一曲听孙绰”的句子为结尾,充分展现了其才华和对经典文学的敬爱之情。
其次,朱熹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歌以工整、平和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凉爽,读来让人感到格外舒适。
诗人的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秋夜中的寂静和凉爽,令人不由得感叹。
此外,诗人还在诗句中抒发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最后,朱熹的《杂诗》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这篇诗歌由十首诗组成,诗歌内容多样,题材广泛,表现出了诗人丰富的思想和才华。
其中,其中“登高”、“新年即事”、“晓江南”、“靖康耻”、“荅苏东坡见赠”、以及“江城子”等诗,都表现出了诗人对社会、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关注和思考。
诗歌中的“靖康耻”更是表达了诗人“报国救民”的信念和决心,充分展现了其爱国精神和担当精神。
总之,朱熹的经典诗歌代表作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宝贵文化遗产。
这些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够启迪人们的思维和情感,引领人们向更为美好的社会和文化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宋理学家朱熹简介及著作
导读:朱熹简介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1]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作
朱子现存著作共25种,600余卷,总字数在2000万字左右。
主要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楚辞集注辨正》《韩文考异》《参同契考异》《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等。
《文集》一百卷,
《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阂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朱熹的诗
《春日》《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司马光好学》《读书要三到》《偶成》《劝学诗》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鹧鸪天·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归日以呈茂献待郎,当发一笑》《菩萨蛮·回文》《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
《满江红·刘知郡生朝》《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忆秦娥·雪、梅二阕怀张敬夫》《忆秦娥》《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
《鹧鸪天·江槛》《浣溪沙·次秀野酴醿韵》《水调歌头·不见严夫子》《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南乡子·次张安国韵》《水调歌头·富贵有馀乐》
《西江月·堂下水浮新绿》《好事近》《鹧鸪天》
朱熹人物评价
清康熙称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16]
朱熹学生黄囗在(《朱子行状》):道之正统,待人而传……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
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不朽者,垂万世名。
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南宋词人陆游: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
路修齿耄,神往形留。
公殁不亡,尚其来享。
清初江藩:晦翁是宗孔嗣孟,集诸儒之大成者也。
朱熹典故
少有大志
朱熹出身于儒学世家,他的父亲朱松对朱熹的教育十分认真。
《宋史》本传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上何物’?”这个传说,说明朱熹自幼就是一个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人。
由于朱松是在二程理学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儒生,他对儿子的要求自然是按照儒家学做圣贤的目标去实行。
据《朱子年谱》中记载,朱熹在10岁时就“厉志圣贤之学”,每天如痴如迷地攻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他自己回忆说:“某十岁时,读《孟子》,至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
从此,便立志要做圣人。
以后他又教育学生说:“凡人须以圣人为己任”。
[9] 连环巧问
朱熹自幼受教于父,聪明过人,想象力强。
四岁时,其父朱松指日示曰:“此日也。
”朱熹问:“日何所附?”朱松回答说:“附于天?”朱熹又追问道:“天何所附?”一席话问的朱松惊讶不已。
[22] 为官正直,体察民情
公元1167年秋天,福建崇安发生大水灾,朝廷派他前往视察灾
情,他曾遍访于崇安各山谷之间。
在视察中,朱熹发现“肉食者漠然无意于民,直难与图事”(《文集》卷10)。
他说:“若此学不明,天下事决无可为之理”(同上)。
由于灾情严重,粮食无收,地方官不认真救济,到次年青黄不接之时,就在崇安发生了饥民暴动。
这时,朱熹与知县诸葛廷瑞共同发起,要求地方豪富,用藏粟赈救饥民,他又请求朝廷以“六百斛赈济”,这才平息了饥民的暴动。
由此,朱熹便想出了建立“社仓”的办法,并建议朝廷广为推行,作为解决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的口粮问题的机构。
他规定“社仓”的任务,是在青黄不接之时贷谷给农民,一般取息20%,这就可以不向豪民高利贷粮,若发生小饥,息利可以减半,若发生大饥、则可免除利息。
当然设立社仓的最大好处可以防止农民暴动。
为此,朱熹于公元1171年在其家乡首创“五夫社仓”,作为试点,并上疏朝廷,建议按其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
由于此法对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不利,因而未能广为推行,只有极少地方,如福建建阳和浙江金华等地实行了这个措施。
【南宋理学家朱熹简介及著作】
1.朱熹《春日》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2.南宋诗人陆游简介及代表作
3.南宋诗人叶绍翁简介及代表作
4.南宋诗人杨万里简介及其代表作
5.南宋诗人赵师秀简介及代表作
6.执著作文
7.著作中的“团结”
8.朱熹集理学之大成
上文是关于南宋理学家朱熹简介及著作,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