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指的是一切影响一个人现实心理活动的各种因素,包括现实作用于一个人的刺激或信息及其系统和一个人自己的心理状态、意识倾向。一个人的行为活动,是在他的外部刺激和他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以及行为方式的背景下实现的。而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班级能给他们温暖、帮助和鼓舞,激励他们不断进步,班级又像一个大熔炉,让学生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因此。班级心理环境的建设对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通常采取下列策略。

一、重视师生、生生间的交往,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是营造良好

班级心理环境的基础和前提。

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可以导致积极。健康;愉快,活跃的班级心理环境。不和谐、僵化、紧张的师生关系则容易酿成消极、沉闷紧张班级心理环境,从生生关系来看;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容易形成互相尊重、体谅、友好的风气;如果同学之间不和睦,矛盾重重,容易出现嘲讽、紧张、压抑等不健康的班级心理环境。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成为他们最信任.最亲近的知已良朋。

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或充满信任的友好关系,使师生的距离达到和谐的程度,要把教师的奉献融入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当中。

(1)抓住情感关系。教师必须以情感教育为前提,以对学生的热爱为出发点。如果在心理教育工作中,一味地阐述道理,而忽视感情的沟通,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如果师生是建立在情感关系的教育,这样效果就会截然相反。比如,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情绪往往比较高涨,容易满足,班主任应该及时跟学生分析具体情况,并提出下一个目标以做到“胜不骄”,而当学生遇到挫折,遭到挫败时,犯错误时,情绪往往比较低落,老师更应该及时与学生交谈,找出失败或犯错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并给予他们极大的鼓舞,从而激发学生的斗志,达到“败不馁”的效果,这样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将更好地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品质。

(2)转变地位关系。传统教育中师生关系,是学生依附、适应教师。也就是学生处在从属于教师的地位上,但是新型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要求老师为了学生更主动、更活泼地学习,生活、处事,应努力地适应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使师生的距离接近,成为他们最信任,最亲近的知已良朋。

2、在学生间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积极的氛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体现学生间民主和谐。具体做法:(1)在班队干部的选拔上采用选举制和聘任制。即通过全班同学选举产生主要班队委会,并规定任用期限,最后由班队委推荐其它班队干部。一般选出的班队干部应该是班集体的中坚和支柱,是集体的代表,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或是心理状态佳,学习态度端,办事能

力强,责任心强的积极分子。(2)成立班级管理委员会,监督班队干部职权的行使,每两周在班级公布情况,经过班级学生民主评议,“不合格“等级的班队干部自动退职,以便班队干部能更严格地要求自己。(3)由班队委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由全班同学讨论通过,并执行计划,组织开展班级活动。(4)由班队干部负责处理班级日常事务并制定轮流值日制,并记载班级日志。(5)评先评优要民主选举产生,凡符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的同学,都要经过全班学生选举产生。这样就使学生人人都有参与管理班级,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品质。

二、创设各种实践活动是营造良好班级德育环境的重要途径。

针对班上学生的特点,开展各类创新初中活动从形成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例如:

(1)团队精神的创新实践活动。要学生学会对人理解。尊重。宽容。在集体中做一个受欢迎的角色。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开展一些需要通过互相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动。如小组间的手抄报比赛,自由组合的课本剧的表演等等。

(2)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里的一些义务劳动,这样可以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真正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奉献精神。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形势和政策的需要,组织以一个主题的班级社会实践活动。使整个班级体的学生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受挫能力的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挑战困难,勇敢面对挫折的活动。可让学生选择自己生活当中将面临或已出现的问题提出来,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失败了怎么办?“演一演“战胜挫折“。总之,在共同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能“以人为镜“,也学会了观察、分析、评价、就能更好地创建一个健康积极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

三、维护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

首先,老师应随时了解、把握整个班级的心理环境,即从学生在班级中学习、娱乐、交流等方面进行观察、了解。其次,教师应满腔热情地激发学生共同去创建和保持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再次,班级生活中要不断消除和克服学生出现的不良心理品质。这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分析产生不良不良品质的原因,二是要消除师生,生生在认知、情感、动机、兴趣、注意、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心理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