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税收中性原则及对我国税收改革影响
我国税收政策改革的形势与趋势分析
(二)营业税:修订实施细则
改革相对较小
将纳税地点由按劳务发生地原则确定调整为 按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原则确定
删除了转贷业务差额征税的规定 删除了税目税率表中征收范围一栏,具体范 围将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外规定
(三)消费税:调整税目税率
1、新增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 筷子、实木地板税目。 2、 取消护肤护发品税目,将原属于护肤护发品征税范围 的高档护肤类化妆品列入化妆品税目。 3、增列成品油税目,汽油、柴油改为成品油税目下的子 目,并新增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燃料油、航空煤油 五个子目。 4、调整小汽车、摩托车及轮胎的税目税率。 取消小汽车税目下的小轿车、越野车、小客车子目,在 小汽车税目下分设乘用车、中轻型商用客车子目。 调整摩托车税率,将摩托车税率改为按排量分档设置。 调整汽车轮胎税率,由10%下调到3%。
改善资源税制度 完善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印花税
三、“十一五”期间我国税制改 革的要点分析
2006年1月至2010年,我国多次调整出口商品的退税政策, 逐步完善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 2006年3月到2008年11月,我国两次修订消费税暂行条例及 实施细则,相应调整了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及税率税目。 2007年1月,在合并车船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的基础 上,出台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使用税暂行条例》。 2011年2月,我国进一步改革车船税,将小汽车按照排量大 小来征税,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于2012年1 月开始实施。 2008年,我国统一了内外资企业两套所得税法,出台实施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三)税制改革(“十一五”期间10个 税制改革项目)
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
税收中性——精选推荐
1\名词解释税收中性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成为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税收中性原则的实践意义在于尽量减少税收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使市场机制和税收机制达到最优结合.税收的影响一般而言,税收对经济体系的影响是两方面的。
一是产生额外收益,即征税后,对经济的影响除了使社会承担税收负担外,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如政府对污染环境的工厂课以重税,除了课税额本身外,还可以使这些工厂减少生产或停止生产,社会用于治理污染的费用会因此减少,同时环境本身也会得到改善,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增加,产生了除税收额以外的收益。
二是产生额外损失,即课税后,经济体系除负担税收额外,还要承受其他负担。
例如,若对污染企业课以轻税,对其他企业课以重税,就会使环境污染加重,社会治理污染的费用增加,社会整体利益受到损害,课税便会产生额外损失。
税收中性强调税收对经济不发生额外的影响,经济体系仅仅承受税收负担,不再给纳税人和社会造成其他额外损失或额外收益。
其实质是,国家征税不应对市场机制产生影响,课税时,市场机制仍然是影响资源配置和纳税人决策的主要力量,税收不应成为影响资源配置和纳税人经济决策的主要因素。
相对概念实际上,税收中性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可能的。
由于税收涉及面广,渗透各方,个人或企业总要考虑各种税收的作用,税收对经济的影响不可能仅限于征税额本身而保持“中性”,必然会存在税收额之外的收益和损失。
即使是课征直接税,也有干扰市场运行的作用。
“税收中性”只是一个相对概念,通常用来表示政府利用税收干预经济的程度。
2、不影响社会经济活动按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税收。
具体讲,即征税应不影响社会资源在市场自身调节作用下形成的最佳配置。
税收中性原则在我国税法中的实践的开题报告
税收中性原则在我国税法中的实践的开题报告一、背景税收中性是税收制度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指的是税收制度应当遵循公正、公平、透明等原则,避免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或不同收入群体的税负差异,保证税收制度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我国税法中也明确规定了税收中性原则,但在实践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研究我国税收中性原则在实践中的情况,对于完善我国税收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意义1. 促进公平税收制度建设。
税收中性原则可以避免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或不同收入群体的税负差异,保证税收制度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公平税收制度的建设。
2. 推动经济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
税收中性原则有利于促进企业和个人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减少税收对经济活动的扭曲,从而实现优化资源配置。
3. 提高税收征收效率。
税收中性原则可以避免企业采取不必要的税收筹划行为,减少税务管理成本,提高税收征收效率。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我国税收中性原则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2. 分析我国税收中性原则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3. 探讨完善我国税收中性原则的措施和建议。
4. 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等方法,深入了解我国税收中性原则在实践中的具体情况。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1. 通过深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我国税收中性原则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提高税收征收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2. 在理论上丰富税收中性原则的内涵,拓宽研究视野。
3. 对于完善我国税收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结论通过对我国税收中性原则在实践中的研究,可以发现在税收制度中实现税收中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完善税收制度,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提升税收中性的实践应用,加强税收制度监管和管理,实现税收制度的公正和有效。
目前中国税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目前中国税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及对策一、经济全球化要求我国税制进行调整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政策和制度带来多方面的冲击,税收制度也不例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税收政策国际化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税收制度特别是国际税收规范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自由化的步伐应该保持一致。
面对经济全球化,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同时,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的电子商务流动在全球范围迅速兴起,这些交易活动具有(参与者)边界性、数字交易的隐秘性和无纸化操作的灵活性等特征,使传统贸易形式和劳务提供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现行税收政策中,有的已无法适应这些新情况。
因此,我国税制改革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开题报告/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1.建立适应国际规范的税制结构。
适当降低流转税比重,提高所得税比重,开征社会保障税,逐步建立以增值税、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
思想汇报/sixianghuibao/2.按国际规范完善所得税制。
统一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得税制,扩大征收范围,统一规定纳税人的认定标准,适当取消或降低税前费用扣除项目或标准,规范资产的税务处理,合理选择税率,适当取消或削减所得税减免项目。
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建立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税制,拓宽税基,降低税率,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建立规范严密的个人收入监控体系,完善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制度。
开题报告/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立适应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税收政策机制,增强税收政策对国际经济的适应性。
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思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可从三个方面展开:—是对国别和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二是对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三是对产业性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
开题报告/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面对经济全球化,笔者认为税制改革应该把握两个原则:一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统一。
国际税收竞争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国际税收竞争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探讨作者:生小鸽来源:《商情》2016年第34期摘要:当代世界,随着国际资本的流动,传统的国内税收正逐步融合于世界一体化的国际税收之中,由此引发的国际税收竞争成为全球化经济中各国不可避免的事情,如何应对国际税收竞争已须提上议事日程。
讨论了国际税收竞争的影响,并对国际税收竞争提出了合理对策。
关键词:国际税收竞争影响对策一、国际税收竞争概述20 世纪 80 年代,电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使得全球市场向完全竞争的方向发展,同时,各国对金融市场与资本市场管制的逐步放松也大大加强了资本的流动性。
当政治障碍和技术难题一一得到解决之后,经济全球化就使得资本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流动性,各国利用税收手段吸引流动资本的竞争也日益加剧。
因此,国际税收竞争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国际税收竞争,是指主权国家或地区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减税乃至提供避税港等措施来吸引别国或地区税基的行为。
作为主权机关,我国的国家税务总局也对国际税收竞争进行了界定,指出国际税收竞争是各国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来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以吸引国际流动性生产要素,最终实现带动本国经济发展这个核心目标的经济和税收行为。
二、国际税收竞争的影响分析(一)正面影响1.有利于实现税收中性原则通常认为,高税率、歧视性的课税范围和不规范的税制内容等都将作用于经济,影响纳税人的决策和行为,从而破坏税收中性。
经济全球化及国际税收竞争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各国实行以扩大税基、降低税率为主要内容的税制改革,这将减少税收对经济活动的扭曲作用;而税基的扩大拓展了税收政策工具调节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歧视性课税的不足之处。
由于国际税收竞争的存在,出现了税制趋同性,这也将有利于削弱国际间税负差别,使全球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提高全球经济效率。
2.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积极参与国际税收竞争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税收优惠政策规范化:背景、基调与法律制度完善
税收优惠政策规范化:背景、基调与法律制度完善祝远石【摘要】由于缺乏法律的规范与约束,我国税收优惠政策泛滥,亟需清理与规范。
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化要以税收法定主义为基调,以法律为基本框架进行。
在规范中央层面的税收优惠政策时,应该重点清理中央财税主管部门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规范地方层面的税收优惠政策时,可以考虑授权地方在一定范围内制定税收优惠地方性法规。
清理与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应确保政府诚信,尊重税收优惠政策享受者的信赖利益,不能进行清理工作上的一刀切,但也要为信赖利益保护设立边界,以免破坏财税制度的统一,损害其他纳税人的合法利益。
要完善现有税收优惠制度,就要让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权回归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同时兼顾地方利益与实际需求。
【期刊名称】嘉应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3)012【总页数】6【关键词】税收优惠政策;税收法定主义;信赖利益保护;合理配置;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权一、规范税收优惠政策:背景梳理税收优惠政策,在广义上是指包括税收优惠法律在内的各种形式的税收优惠规定。
我国当前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律化水平不足,大量非法律形式的税收优惠规定在我国税收优惠制度的实际运行中起支配作用。
由于缺乏法律的规范与约束,我国税收优惠政策泛滥现象严重,亟需清理与规范。
“税收优惠属于课税要素中税收特别措施的范畴,通过减轻甚至免除特定纳税人群体的税收负担的制度设计来引导某区域或某行业的发展,或者保障某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1]58由于是对基准税制的偏离,税收优惠政策应该严格遵循法律的规定,纳入法治的运行框架之下。
然而,在制度历史惯性与地方(或部门)利益引力共同作用下,我国税收优惠政策一直处于监管不力、政出多门的混乱局面,税收优惠政策泛滥的情况得不到有效治理,冲击了税制的统一,违背了税收中性原则,扭曲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对财税法治与市场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税收职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
论税收的效率与公平税收是一种分配方式,也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国家征税是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在这个转移过程中,除了会给纳税人造成相当于纳税税款的负担以外,还可能对纳税人或社会带来超额负担。
所谓超额负担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发生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发生在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
税收的中性就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
税收理论认为,税收的超额负担会降低税收的效率,而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从而提高税收效率的重要途径,在于尽可能保持税收的中性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工作必须遵循公平与效率原则,而这两大原则的贯彻是在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不断对经济进行调控的过程中最终得到实现的。
一、税收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一)税收效率原则是指用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并通过税收分配促使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
现代税收理论一般把税收效率原则概括为3个方面:1、资源配置角度:税收分配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使社会从可利用的资源中获得最大利益。
2、经济运行角度:税收分配要有利于经济运行,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微观经济效益的提高。
政府征税是将私人经济部门占有和使用的资源转移给政府部门的过程。
如果税收分配不当,就会造成对市场经济的扭曲,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正确决策,给社会带来福利损失,形成所谓税收超额负担,因此,征税要遵循效率原则,使社会承受的超额负担最小,并形成较小的税收成本换取较大的所得(即效率)。
3、税务行政角度:在征税过程中征税主体支出的费用占收入的比例要尽可能地最小。
(二)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确保公平,遵循公平原则。
公平是税收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历史上,也多有强调税收公平的论述。
对斯密的税收原则以及我国税收改革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斯密的税收原则以及我国税收改革工作的几点思考作者:郑连虎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04期摘要: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的第五篇中将税收原则提高到了理论的高度,并提出税收四原则:公平原则、明确原则、便利原则、经济原则。
尽管斯密对税收原则的认识受到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局限,但如果能对其进行批判性思考,仍然可以对我国当前的税收改革工作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亚当斯密税收改革一、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1.公平原则。
斯密在书中写到,税收负担的分配应对“一切公民,都须在可能范围内,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即按照各自在国家保护下享得收入的比例,缴纳国赋,以维持政府。
”这里强调的是一种纵向的公平,即税收依负担能力,按照收入的比例课征。
斯密认为,纳税人之间税负不公平的现象,是由国家不当的税收制度造成的。
不当的税收制度会对经济带来干扰,而斯密不同意这种干扰。
作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极力主张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
他认为,政府要少干预经济,政府应仅限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
也正因此,斯密主张税收“中立”,征税尽量不使财富分配的原有比例方式变化,尽量不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2.明确原则。
斯密认为,国家不能随意改动赋税规则,课税必须通过法律明确宣示,不得随意变更。
这种宣示的内容,应尽量包含征税制度的各个方面。
在他看来,税收不明确带给公民的危害比税收不公平更大。
“赋税虽在不公平,其害民尚小。
赋税稍不确定,其害民实大。
”3.便利原则。
斯密认为,税收的征纳手续应尽量从简。
“各种赋税完纳的日期以及完纳的方法,须予纳税人以最大的便利。
”这种为纳税人考虑的便利应表现在以下方面:时间上,应在纳税人收入丰裕的时候征税;方法上,力求简便易行,不让纳税人感到手续繁琐;地点上,税务机关设在交通方便的场所;形式上,尽量采用货币形式,以免纳税人因运输实物而增加额外负担。
【精品】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税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早发起于美国的税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良好的示范作用。
工商管理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与对策
湖南师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 X X X X X X X X姓名:X X X专业:工商管理电子商务论文题目: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与对策指导老师:X X 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贸易形式——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起来,它正以其空前的无限的生命力推动着部门经济、区域经济、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但同时电子商务也对传统的商业经济模式和方法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对现行税收制度、税收管理模式提出了全面的挑战。
本文认真分析了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税收问题,并积极研究和提出应对电子商务的税收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税收,问题,对策一、电子商务带来的税收问题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致使税务管理部门来不及研究相应的征管对策,更没有系统的法律、法规来规X和约束企业的电子商务行为,出现了税收管理真空和缺位,导致应征的税款白白流失。
从理论上分析,从互联网上流失电子商务的税收主要有关税、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印花税等。
据测算,美国的函购公司搬迁到互联网之后,政府每年大约损失各种税收约30亿美元。
由于电子商务可以规避税收义务,大大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因此,一些企业纷纷通过上网规避税收,牟取暴利,在逃避大量税收的同时,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电子商务给现行税收带来的主要问题涉及多个方面。
1、常设机构的判断问题(1)纳税人身份及企业性质的判定问题纳税人身份判定的问题,就是税务机关应能正确判定其管辖X围内的纳税人及交易活动,这种判定是以实际的物理存在为基础,因此,在传统交易活动中,纳税人身份的判定上并不存在问题。
但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互联网上的商店不是一个实体的市场,而是一个虚拟的市场,网上的任何一种产品都是触摸不到的。
在这样的市场中,看不到传统概念中的商场、店面、销售人员,就连涉及商品的手续,包括合同、单证,甚至资金等,都以虚拟方式出现;而且,互联网的使用者具有隐匿性、流动性,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的双方,可以隐匿XX、居住地等,企业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经营地点,从一个高税率国家移至低税率国家。
论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论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子商务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迅速发展,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电子商务的独特性也给税收法律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确保税收的公平、有效和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确立合理的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制度基本原则至关重要。
一、税收法定原则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法领域的首要原则,对于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制度同样具有基石性的作用。
这一原则要求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必须基于法律的明确规定,税收要素包括纳税主体、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等都应当由法律明确设定。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由于交易的虚拟化、数字化和跨地域化,税收法定原则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税务机关可能会在征税过程中出现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到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市场竞争环境。
同时,明确的法律规定也能为纳税人提供清晰的预期,使其能够合理规划经济活动,履行纳税义务。
为了贯彻税收法定原则,在制定电子商务税收法律时,应当对电子商务交易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规范,明确哪些电子商务活动应当纳税,以及如何纳税。
同时,法律的制定应当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确保法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税收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要求相同的经济情况应当承担相同的税负,不同的经济情况应当承担不同的税负。
在电子商务领域,实现税收公平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之间可能存在税负不公平的情况。
传统企业通常需要承担较高的固定成本,如店面租金、员工工资等,并且在税务管理方面相对较为规范和严格。
而电子商务企业则可能凭借其较低的运营成本和灵活的经营模式,在税收方面获得一定的优势。
如果不对这种情况进行调整,可能会导致市场竞争的扭曲,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不同规模的电子商务企业之间也可能存在税负不公平的问题。
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往往拥有更强大的技术和资源,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税务筹划和合规管理,而小型电子商务企业可能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资源,在税收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
第9章税收原理税收原则与税收效应
社会正义原则。税收可以影响社会财富的分配,以致影响个人的社会地位 和阶级间的相互地位。税收负担应当在各个人和各个阶级之间进行公平的 分配,要通过政府征税矫正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富两极分化的流弊,缓 和阶级矛盾,达到用税收政策实行社会改革的目的。由此又可以导出,普 遍和平等两个具体原则:
普遍,税收负担应遍及社会各成员,每个公民都有纳税义务。
促进主动纳税的征税方法,即赋税应当自愿缴纳。 不得侵犯臣民合理的自由和增加对产业的压迫,赋税要不危害人民
的生活和工商业的发展,也不要不正当地限制人民的自由。
平等课税,即赋税的征收要做到公平合理。 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征收迅速,其间没有不公正之处,即赋税要
确实,须对一定的目标征收,征收的方法也要做到不易避免。
税率最适度原则。政府征税事实上是剥夺纳税人用于满足个人需要或 用于再生产的产品,所以税率越低,税负越轻,对纳税人的剥夺越少 ,对再生产的破坏作用也越小。
节约征收费用原则。税收征收费用对人民是一种负担,对国家也没有 益处,应节省征收费用。该原则要求一方面尽量减少纳税人负担烦扰 ,另一方面也不给国库增加困难。
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 状况相适应,各个纳税人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是相对于纳税人的 纳税条件而言的。
横向公平。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即 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而不应是专断的或有差别的。又称横 的公平,或水平公平。
纵向公平。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即 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又称纵的公平,或垂直公平。
• 税务官吏过多,这些官吏,不但要耗费大部分税款贪污中饱,而且为得
到额外收人而另征附加赋税;
• 税收妨碍了生产活动,使可供纳税的资源缩减乃至消失;
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
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10-2316:53在当代社会里,制定一个良好税制,应符合公平、效率、稳定、确实、便利、节省等要求。
其中,税收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两项最基本的原则。
一税收公平原则(一)税收公平的意义在当代经济学家看来,税收公平原则是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最重要或首要的原则。
一方面,税收的公平性对于维持税收制度的正常运转必不可少。
例如,要是纳税人如实申报并依法纳税,必须使其相信税收是公平征收的,对每一个纳税人都是公平的。
如果人们看到与他们富裕程度相同甚至远比他们富裕的邻人少缴很多税甚至享受免税待遇,如果人们认为现实税制存在着偷漏税或避税的现象,纳税人的信心就要下降,纳税人很可能会因此而千方百计地逃税以至抗税。
另一方面,税收矫正收入分配不均或悬殊差距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避免爆发革命或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也正是自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以来的许多经济学家都将“公平”“平等”原则置于税收诸原则之首的原因所在。
那么,税收公平的含义是什么?又怎样才能使税收对所有纳税人都作到公正对待呢?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一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即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这称作“横向公平”(亦称作“横的公平”或“水平公平”)。
二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即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这称作“纵向公平”(亦称作“纵的公平”或“垂直公平”)。
可见,公平是相对于纳税人的纳税条件来说的,而不是税收本身的绝对负担问题。
或者说,税收公平问题不能孤立地看税负本身,而要联系纳税人的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
税收负担要和纳税人的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适应。
(二)衡量税收公平标准如何确定纳税人的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问题,实质上是衡量税负公平标准的选择问题。
税收中性:一个理论经济学的分析
税收中性:一个理论经济学的分析简介税收中性是一个理论经济学概念,指的是税收政策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应该是中性的,即不应该对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产生显著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经济学的角度对税收中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经济发展和福利的影响。
1. 税收中性的概念税收中性是指税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不应该改变个体和企业的资源配置决策。
税收中性的理论基础是税收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产生成本,从而影响他们的决策。
为了实现税收中性,税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无偏性原则:税收政策应该对所有个体和企业采取公平、一致的方式征税,不歧视不同的经济主体。
•效率原则:税收政策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对经济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产生显著影响。
2. 税收中性的经济理论基础税收中性的经济理论基础可以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
2.1 供给理论税收对供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成本方面。
税收对企业的直接成本增加,会导致企业降低生产量或提高产品价格。
这种影响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效率分配受到扭曲,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2.2 需求理论税收对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人消费和投资方面。
税收对个人消费收入的抽取可能会导致个体减少消费支出,从而影响整体需求。
税收对投资收益的抽取可能会降低个体对投资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
3. 税收中性的经济影响税收中性的税收政策具有以下经济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税收中性的税收政策可以避免对资源的歧视性分配,使资源能够以最佳的效率进行配置。
这将最大程度地促进经济增长。
•消费者福利的提高:税收中性的税收政策可以减少对个人收入的抽取,从而增加个体可支配收入。
这将促进个人消费和提高生活水平。
•企业发展的促进:税收中性的税收政策可以减少对企业生产成本的负担,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就业增长。
4. 税收中性的政策建议为了实现税收中性,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政策措施:•简化税收制度:简化税收制度可以降低税收的复杂性和成本,提高税收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资源税_税率(2篇)
第1篇一、引言资源税是国家对自然资源开采、利用、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征收的一种税收,旨在调节资源收益,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资源税税率是资源税制度的核心内容,关系到资源税收的公平性和效率。
本文将分析资源税税率的内涵、确定原则、国内外资源税税率现状以及我国资源税税率改革方向。
二、资源税税率的内涵资源税税率是指资源税的计税依据与应纳税额之间的比例关系。
资源税税率分为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形式。
1. 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是指以资源税计税依据的一定比例征收的税率。
比例税率适用于资源价格波动较大、税源分散、难以确定计税依据的情况。
2. 定额税率:定额税率是指按资源产量或销售量征收的固定税额。
定额税率适用于资源价格稳定、税源集中、便于计税的情况。
三、资源税税率的确定原则1. 公平原则:资源税税率应体现公平,即资源开采者应按照资源价值的一定比例缴纳资源税,不得对资源价值较高的企业征收过重的税负。
2. 效率原则:资源税税率应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稳定原则:资源税税率应保持相对稳定,避免频繁调整导致税收政策不稳定。
4. 实际原则:资源税税率应结合我国资源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经验,科学合理确定。
四、国内外资源税税率现状1. 国外资源税税率现状(1)美国:美国资源税税率较高,一般在5%至20%之间。
美国资源税税率根据资源种类、产量和价格等因素进行调整。
(2)加拿大:加拿大资源税税率分为联邦和省级,税率在5%至20%之间。
加拿大资源税税率根据资源种类、产量和价格等因素进行调整。
(3)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资源税税率较高,一般在30%至40%之间。
澳大利亚资源税税率根据资源种类、产量和价格等因素进行调整。
2. 国内资源税税率现状我国资源税税率分为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形式。
比例税率一般在2%至12%之间,定额税率一般在0.5元至10元/吨之间。
我国资源税税率根据资源种类、开采难度、资源价值等因素进行调整。
税收职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
税收职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税收职能是指税收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其具体表现则为税收的作用。
税收作为政府的一种分配行为,在性质上属于经济活动中的分配范畴,因此,税收的职能作用,也只能从税收与经济的关系中来考察。
一、税收与经济的关系税收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越发展,税收越重要。
税收与经济的紧密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经济决定税收和税收对经济的反作用。
经济决定税收,这是前提。
经济是税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税收分配的范围和程度,并从根本上决定新税种的产生、发展和更替。
商品生产、贸易的发展和繁荣,使商品课税成为可能,而跨国经济的发展又促使税收分配范围的国际延伸,国际税收也随之产生和发展。
不仅如此,不同税种的构成、不同税制模式的选择,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如今,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知识经济发展迅速,这些无疑都预示着税制将随经济的发展而面临新的创新和发展。
税收依赖于经济,只是一个方面。
从税收研究角度讲,更重要的还在于另一方面,即税收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随着税收分配的广度和深度的增加,税收职能也随之拓展,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和作用也不断扩大。
这主要表现在税收的财政地位的不断提高和税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的日益加强。
正因为如此,税收也随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
二、税收筹集国家财政收入的职能筹集国家财政收入是税收的首要职能,有的将其简称为税收的财政职能或财政收入职能。
由于税收分配是一种无偿分配,税收收入又具有及时、充裕、稳定、可靠的特点,因此,税收一直都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特别是在现代经济中,绝大多数国家的财政收入的80%以上都是通过税收筹集的。
税收的财政职能决定了税收在财政中的重要地位。
税收与财政同属于分配范畴。
虽然税收是财政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财政分配关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这种独特的地位,不仅表现在税收具有独特的调控功能,而且税收活动对财政的意义重大。
论税收中性原则及对我国税收改革的影响
论税收中性原则及对我国税收改革的影响作者:肖晶马铮来源:《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2013年第06期摘要:税收中性是一项古老的税收原则,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具体分析税收中性原则的产生、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如何将该原则恰当的运用到我国的税法改革中。
关键词:税收中性;税制改革;税收次优原则一、税收中性的阐述19世纪末,税收中性原则首先由英国新古典学派的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正式提出。
他利用供需曲线和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指出税收可能给纳税人带来“额外负担”,影响市场机制运行的“中性”。
从那时起,税收中性就在肯定、否定中不断经历着税收制度发展、经济环境变迁的考验。
我们试图给税收中性一个准确定位的概念。
我们比较认同刘大洪教授的观点,税收中性原则的基本涵义应该是:税收不应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决策,不应扭曲资源配置格局;税收不应给纳税人产生额外负担,以促使社会经济效率水平和福利水平的增长;维护国内税负公平及国际税收公平,税收不能扭曲和破坏平等竞争的外部条件。
1总之,税收中性原则就是要研究税收体制中具有刺激经济、社会发展的正效应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效应,利用各种税收政策工具将这种正效应发挥到极致,同时将负效应即额外负担减少至最小,即注意减少税收对经济的干预作用。
“度”,尽量压低因征税而使纳税人或社会承受的超额负担“量”。
二、影响税收中性的因素(1)税负重,税种繁多,使纳税主体承担了超额负担。
我国现行的税制模式是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为主的双主体模式,整体税负重,税种繁多,纳税主体承担了大量的超额负担,违背了税收中性原则。
而且在所得税种企业所得税所占的比例相当大,这也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经济选择。
生产环节税征得过多,会对企业生产有抑制作用。
再分配环节的税是起到公平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收入分配差距却逐步拉大。
在这种情况下,加大对高收入者征税,有利于税收中性,也有利于控制贫富差距加大。
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
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10-2316:53在当代社会里,制定一个良好税制,应符合公平、效率、稳定、确实、便利、节省等要求。
其中,税收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两项最基本的原则。
一税收公平原则(一)税收公平的意义在当代经济学家看来,税收公平原则是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最重要或首要的原则。
一方面,税收的公平性对于维持税收制度的正常运转必不可少。
例如,要是纳税人如实申报并依法纳税,必须使其相信税收是公平征收的,对每一个纳税人都是公平的。
如果人们看到与他们富裕程度相同甚至远比他们富裕的邻人少缴很多税甚至享受免税待遇,如果人们认为现实税制存在着偷漏税或避税的现象,纳税人的信心就要下降,纳税人很可能会因此而千方百计地逃税以至抗税。
另一方面,税收矫正收入分配不均或悬殊差距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避免爆发革命或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也正是自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以来的许多经济学家都将“公平”“平等”原则置于税收诸原则之首的原因所在。
那么,税收公平的含义是什么?又怎样才能使税收对所有纳税人都作到公正对待呢?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一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即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这称作“横向公平”(亦称作“横的公平”或“水平公平”)。
二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即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这称作“纵向公平”(亦称作“纵的公平”或“垂直公平”)。
可见,公平是相对于纳税人的纳税条件来说的,而不是税收本身的绝对负担问题。
或者说,税收公平问题不能孤立地看税负本身,而要联系纳税人的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
税收负担要和纳税人的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适应。
(二)衡量税收公平标准如何确定纳税人的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问题,实质上是衡量税负公平标准的选择问题。
税收中性理论下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税收政策选择
务 ,每年组织几次重点企业 、重点产 品的推介 和宣传 促销活 动 。加强 中小企业 网站建设 , 及时 向县域经 济发布 国家产业政 策、 产业发展方 向、 经济结构调整方 向等指导性信息 。 ( 作者单位 : 辽东学院工商管理 学院)
在第二位 ,政府对纳 税人在 国外 已纳税部分采取抵 免法 以消 除国际重复征税。作为在母 国税收基础 上参与竞争的抵 免法 , 设工业 园区。六是加 大对 园区建设的政策力度 。 引导工业企业
引起的税负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抵 销了其在两地所享受 的投 资 环境上 的好坏 , 并且 对实行税收饶让 的投 资国而言 , 不影响 并 规划 , 在规划 的指导下对企业 进行合理 的布局。对征用土地的 县 域工业 , 区分不 同的情 况 , 少企业 的前期 费用 , 要 减 扶持企 业 尽 决实现效益 , 回报社会 。 四是建立县域工业发展基金。 、 市 县( ) 区 财政每年拿 出部分专项资金 , 建立市 、 ( ) 县 区 两级县 域 工业发展基金 ,主要用于支持 高新 技术项 目或农业产业化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om
晒 囡 圜
_ I 謦
税 收 中性 理论 下我 国企 业对外投 资的 税 收政 策选择
邓 满 源
一
、
国 际税 收 中性 理 论
当国外税率低于本 国税率 时 ,企业 的国外所得 与国内所得同
税收 中性是指税收应 当不扭 曲或尽可 能少地扭 曲市场机 制作用 。税收的经济效率 主要体现在税 收中性 , 国际资本流 在 动方面 , 收中性 应该体现 为税 收不影响资本 的跨 国流动 , 税 以 便使资源能够配置到使用效率较高 的国家。 税收中性理论有一定 的合理性和特别 的理论 价值。但实 际上 , 国情况存 在差异 , 各 完全 的税 收 中性并 不存在 , 只是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税收中性原则及对我国税收改革的影响
摘要:税收中性是一项古老的税收原则,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具体分析税收中性原则的产生、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如何将该原则恰当的运用到我国的税法改革中。
关键词:税收中性;税制改革;税收次优原则
一、税收中性的阐述
19世纪末,税收中性原则首先由英国新古典学派的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正式提出。
他利用供需曲线和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指出税收可能给纳税人带来“额外负担”,影响市场机制运行的“中性”。
从那时起,税收中性就在肯定、否定中不断经历着税收制度发展、经济环境变迁的考验。
我们试图给税收中性一个准确定位的概念。
我们比较认同刘大洪教授的观点,税收中性原则的基本涵义应该是:税收不应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决策,不应扭曲资源配置格局;税收不应给纳税人产生额外负担,以促使社会经济效率水平和福利水平的增长;维护国内税负公平及国际税收公平,税收不能扭曲和破坏平等竞争的外部条件。
1
总之,税收中性原则就是要研究税收体制中具有刺激经济、社会发展的正效应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效应,利用各种税收政策工具将这种正效应发挥到极致,同时将负效应即额外负担减少至最小,即注意减少税收对经济的干预作用。
“度”,尽量压低因征税而使纳税人或社会承受的超额负担“量”。
二、影响税收中性的因素
(1)税负重,税种繁多,使纳税主体承担了超额负担。
我国现行的税制模式是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为主的双主体模式,整体税负重,税种繁多,纳税主体承担了大量的超额负担,违背了税收中性原则。
而且在所得税种企业所得税所占的比例相当大,这也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经济选择。
生产环节税征得过多,会对企业生产有抑制作用。
再分配环节的税是起到公平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收入分配差距却逐步拉大。
在这种情况下,加大对高收入者征税,有利于税收中性,也有利于控制贫富差距加大。
(2)重复征税,严重影响了税收中性。
例如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重复征税。
个人所得税中由于费用扣除项目及其标准不够合理,不能完整体现设定基本费用扣除以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的作用。
对劳务报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的费用扣除,实行按次定额或定率扣除法,并未切实考虑所得产生期间相应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类型及数额,难以准确贯彻对净所得征税的原则,容易导致重复课税。
(3)因经济行为不同而税负不同。
我国现行房产税法规定,企业自用的房产按照房产原值扣除10%-30%之后的房产余值每年按1.2%的税率计征,而出租房产则按照租金收入的12%计征。
这种规定导致了两种税负不公状况的产生:(1)处于城市繁华地段的老房产,由于其建造较早,因此账面原值较低,但由于其所处地段较好,若出租则其承担的房产税一般远远高于自用所承担的房产税,有时两者甚至相差几十倍。
(2)处于稍偏远地段的新房产,由于其造价
较高,则自用该房产会较出租该房产承担更多的房产税。
由此可见,现行房产税的规定常常导致同一房产仅仅由于自用或出租的经济
行为不同而承担不同的税收负担。
三、我国确立税收中性原则的必要性
1.“中性税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市场具有很强的资源配置功能,但市场不是万能的,总会存在缺陷,税收调控就是市场失灵情况下税收政策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较1994年已有很大程度的发展,因此它就内在的要求税收更多地体现中性。
2.“中性税制”符合我国税制改革的实际情况
总结我国税改实践,不难发现,最初的“放权让利”政策安排,已经在实际上为中性税收的推出作了必要的铺垫。
1994年的税改无论从指导思想还是具体政策(如增值税范围的扩大及中外两套个人所得税的调整等)上看,都是真正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中性税收政策安排。
因此,我国税改的方向实质上也是呈中性化的。
3.“中性税制”是顺应国际税制改革潮流的需要
首先,通过考察西方税收的实践,可以发现其经历了税收中性—税收调控(非中性)—税收相对中性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清楚地显示出其税制呈现中性化演进的趋势。
其次,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世界性税制改革浪潮中,都以“降低税率,减少优惠,扩大税基,严格管理”为共同选择,通过税收中性化来达到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增长。
最有说服力的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浓厚
中性色彩的增值税取代销售税以及对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采
取某种一体化的措施1。
四、用税收中性原则指导我国的税法改革
(1)低税率,宽税基。
首先,低税率。
税收的额外负担与税率差别状况有正向关系,税率差异幅度越大,导致的额外负担就越大,反之税率差异幅度越小,导致的额外负担也就越小。
商品税使用的比例税率,由于单一,不会扭曲商品价格,因此也就不会发生效率损失,而差别比例税率,则会影响商品价格,影响商品与商品之间的比例关系,产生超额负担。
所得税的累进税率主要是为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水平,抵制资本过度集中,缩小贫富差距而设计的,但由于累进税率结果,改变了纳税人税后收入的差别,使勤勉所得课以重税,往往会导致资源的不合理流动,造成社会的效率损失。
因此,在税制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产生超额负担的税率因素,尽量避免使用差别比例税率,在累进税率使用的计税基数上,注意勤勉所得与非勤勉所得的区分。
其次,宽税基。
降低税率必须和拓宽税基相结合,税收的额外负担与税基大小呈反向关系,征税范围扩大,税基拓宽,外负担就会减少;反之,缩小征税范围与税基,则会增加税收额外负担。
因此,一种税制的设计应该将所有可能的经济主体纳入征收范围,避免对一部分商品或收入征税,而对另一部分商品或收入免税“。
1
(2)轻税负,简税种,避免重复征税。
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税制设计尤其是具体各税种的设定应充分从纳税人角度出发,尽量
使纳税人的违约成本(偷逃税款的成本)不小于其所纳税款与纳税费用之和,即建立的税制本身是一个纳税人只有选择合法纳税才能使其收益最大化的税制,从而促使纳税人自愿纳税。
对于纳税人来说,其目标是如何使自己在最小被查获的情况下(成本最小),获取最多的偷逃税款(抛开个人觉悟等因素,而单纯从经济人的角度来分析)。
纳税人偷逃税的净收益等于其偷逃税的收入减去偷逃税的真实成本。
当偷逃税的边际净收益为零时,即偷逃税的边际收入等于偷逃税的边际成本时,纳税人的偷逃税净收益最大。
假定偷逃税的处罚成本是固定的,纳税人偷逃税被查获的可能性就主要决定于征管方的征管力度,而在一定时期内征管效率是有限的,那么,通过减轻税负、简化税种设置来约束纳税人依法纳税而不去偷逃税款则是税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3)少减免,无歧视。
税收优惠对享受减免税优惠措施的纳税人来说,会减轻其税收负担,但是对未享受减免税优惠措施的纳税人来说,就会造成实际税负不公平。
由于不同的税收待遇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税后净所得的多少,从而造成了资本流向和经济活动不是根据市场规律的客观要求确定,而是受税收待遇的驱使,干扰了正常的投资决策和经济选择。
因此,减免税优惠的范围和程度体现了税收非中性化的范围和程度。
我国1994年进行的税收法律制度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上缴税收减免管理权限,取消旧体制下的困难性、临时性税收减免和各种不规范、不平等的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税法、公平税负。
但是改革的同时,国家又决定适当延长原体制下的一些财税优惠政策,并且很长时间内不予取消,此外,由于1994年税制本身设计上有不完善,在运行中也出现了企业之间税负畸高畸低的现象,国家考虑一些企业的困难,又对一些特殊行业或企业出台了很多过渡性的税收优惠政策。
1税收优惠应当限定在对特定纳税人照顾和鼓励的范畴,应充分考虑税收调控的局限性,对于应由财政支出解决的问题和那些税收优惠鼓励作用不明显的领域和问题,不能使用税收优惠手段,应从长期发展、税制规范的角度,建立制度性、规范性的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税收政策机制和调控机制,避免临时性、短期性手段运用过多,更不应将临时性调控政策固化在税制中。
1
为了充分发挥税收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完善税收制度,必须对我国现行税法进行新一轮的改革。
在我国新一轮税法改革中,必须重视税收中性原则,以税收中性原则为指导,充分体现税收中性原则,适当坚持税收调控,渐进改革现行税法中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使中国的税法不断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剑文主编.财税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守文著.税法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吕忠梅,刘大洪著.经济法的法学与法经济学分析[m].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
[4]李勇.对税收相对中性原则的进一步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5]贾晓琴.税收中性与现行税制的完善[j].山西财税,2010(03)
[6]邓文勇.新一轮税制改革应强调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结合[j].税务研究,2007(09)
[7]杨志宏.构建我国中性税制的设想[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5(05)
作者简介:
肖晶(1990-),女,汉族,甘肃白银人,兰州商学院(甘肃兰州 730020)法学院,经济法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法。
马铮(1987-),男,汉族,甘肃会宁人,兰州商学院(甘肃兰州 730020)法学院,经济法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为财税金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