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7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导学案(优质文档)

合集下载

【优质课教案】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教案教学设计(含导学案)

【优质课教案】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教案教学设计(含导学案)

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优质课教案+导学案第9课《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运用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进行学习,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课文内容。

2、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桃花源的美。

3、体会作者通过对“桃花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寄托着作者自己理想的写作意图,认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桃花源的美。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桃花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认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教学方法】:朗读、研讨、品味、领悟【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出示资料):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过几年小官,四十一岁辞官回家后,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师: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期,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战争频发、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桃花源记。

我们现在有个成语叫“世外桃源”,就出自这篇文章,那么作者描绘的桃花源是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二、读课文。

1、读准字音:(1)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其余生听读并画读错的字。

(2)生点评,指出容易读错的字词,老师明确正确读音。

2、读出长句节奏和文言语感:(1)播放课文朗读语音,学生听读,感受并画出长句节奏。

(2)请学生画出下列句子节奏。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余人/各复延至其家(3)齐读课文,读出文言语感。

3、读懂课文(1)讨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字词,小组讨论。

(2)把全班分成两大组,相互提问。

(内容是词、句、文意理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唐诗五首》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唐诗五首》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唐诗五首》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野望》《黄鹤楼》【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内容。

3.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4.调动联想和想象,体会景物之美,体悟诗歌情景交融的境界。

【课前学习任务】1.通读五首唐诗,思考它们在诗歌体式上的共同特点。

2.结合教材的注释及工具书,尝试读懂诗歌内容。

3.结合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展开联想和想象,为每首诗歌配一幅插图。

可以自己动手绘制,也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合适的图片。

构想画面时,可以着重思考以下问题:(1)画面表现的是什么季节或时间?(2)画面上有些什么景物、人物?(3)画面的整体色调是什么样的?(4)画面的视角采取平视、仰视还是俯视?(5)诗人在画面的什么位置?他的形象如何?神情又是怎样的?【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1.朗读《野望》,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王绩生平,理解《野望》中诗人寂寞心绪的由来。

3.比较两幅插图,说说哪一幅更加贴合诗歌的意境,并说明理由。

学习任务二:1.朗读《黄鹤楼》,并比较《黄鹤楼》在诗歌体式与《野望》的不同之处。

2.比较两幅插图,说说哪一幅更加契合诗歌内容与意境,并说明理由。

【学习资源】文学教育片《唐之韵》【作业设计】1.熟读并背诵两首唐诗。

2.完善、修订自己为这两首唐诗绘制或选择的插图。

3.小结阅读和理解诗歌的方法。

第二课时《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内容。

3.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4.调动联想和想象,体会景物之美,体悟诗歌情景交融的境界。

【课前学习任务】1.根据《野望》《黄鹤楼》的学习过程,小结阅读和理解唐诗的方法。

2.借助教材注释和工具书,尝试读懂《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的内容。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1.朗读《使至塞上》,读准字音,读出韵脚,读出节奏。

部编人教版八上语文 导学案---第三单元

部编人教版八上语文 导学案---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整体学习1.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把握它们的读音和意义;积累一定数量的常用虚词和句式,把握它们的用法。

2.反复诵读,在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美丽的山川景色,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自然,融入自然。

《三峡》2课时《短文二篇》2课时《与朱元思书》1课时《唐诗五首》2课时1.主题延伸本单元所选课文大都是以抒写自然景色为内容的古代诗文,因此宜充分寻找各课的教学资源,借助图片、音像等使学生对课文有直观认识,把书面语言形象化,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古诗文教学尤其重视诵读训练,因此本单元宜以训练学生学习诵读的基本技能为主,以读代讲,从而达到理解、品读、鉴赏的目的。

落实古诗文中的词句理解依然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一个重难点,不能放松。

基于学生目前普遍对古诗文的释词译句感觉枯燥无味的情况,宜着重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胆放手让他们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自行翻译,教师无须逐字逐句讲解,避免一言堂的情况发生。

为了全面了解作家作品,自主地查阅搜集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真正做到“立体的懂”,而不是“平面的懂”。

2.授课技巧四篇课文的安排,应各有侧重点,《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的名篇。

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欣赏之情。

这篇文章适合反复朗读,在读中感知、品味、体会。

学习字词时,注意文言知识的分类掌握,譬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齐梁时的思想家陶弘景的一封回信。

文章短小精悍,蕴涵的思想却比较深刻。

要让学生从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领悟文章,对中学生来说显得过于苛刻,所以教学上可采用以读为方法,以品为重点,以练习为手段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习,借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来完成教学任务。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十四叫三声夸克导学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十四叫三声夸克导学案苏教版

14* 叫三声夸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多层次的物质结构的分类2、学习说明文的一些基本写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品味通俗,形象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家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的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激发观察和了解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感知科学家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象的精神。

2、学习说明方法,了解多层次复杂分类。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一则关于“强子对撞试验”的新闻报道,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强子对撞的原理是将强子加速到可以与光速相比,然后引导它们撞到一起。

因为人类想知道在那么快的速度撞击下会发生什么奇异的现象。

比如:小范围的黑洞,发现新的微粒子,科学家们希望借助这台世界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揭开宇宙起源的奥秘。

二、走进作者:卞毓麟:1943年7月生,1965年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

现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教授,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版权部主任。

1999年4月起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系兼职教授,现上海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协翻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三、预习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好.奇(hào)档.案(dàng)禁.闭(jìn)模.型(mó)隧.(suì)道驱.(qū)使泄.(xiâ)气踪.(zōng)迹有缘.(yuán)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题目的含义。

3、理清文章的结构一(1—2)以礼品盒里面还有礼品盒为比喻,引出说明的话题。

二(3—21)说明物理学家在不同阶段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和认识。

三(22—26)提出物质结构研究的新问题。

五、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课文以盒子里面有盒子为比喻,来说明物质结构的特点。

【免费下载】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

【免费下载】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
第三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编写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 同的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
1、《敬畏自然》从总体上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观念。人类生态环境被破坏 的悲剧。
3、《旅鼠之谜》通过写北极旅鼠的四大谜团来给人类的大量繁殖提出警告。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特点:新课文多,以名家名篇为主,文化内涵丰富,贴近学生生活, 富有当代意识。 本册目标:培养阅读记叙文、抒情文、科学文艺作品和浅易文言文能力; 加强表达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习惯。 一、教材简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生步入成熟的阶段,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课文的 选取重在培养学生对人生的感悟与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人教版教材”内容并加上教师丰富的思想,能让处在青春期少年的学生融入自 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深邃幽远的意境,感悟作者博大精深的 内心思想、精神,感悟作者对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能培养语文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丰富浓厚的情感、理性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树立远大理想, 并结合社会生活现实,进而了解社会,了解人生,了解生活 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主题分别是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 风情为专题内容,多数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 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既注重了语文性又注重了科学性,拓宽了学科 学习和科学技术的运用。 下面按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的单元,注重学生对人生的感悟。 1、《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本文集中地体现了作 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展现作者对人生的追求。文章有两条叙事线索: 明线,以作者与藤交往的过程来组材;暗线,以作者思想感情变化来贯穿。 2、《我的母亲》是胡适自传的一个章节,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 响,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 3、《我的第一本书》(随笔)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 书对人生的意义,折射出 20 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 情以及生命乐趣。 4、《列夫托尔斯泰》(传记)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 泰的“肖像画”,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5、《再塑生命》文章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 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哑女孩和她的老师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围绕着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 为主题设计。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本单元以“、献给母亲 的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可通过“道不尽的母爱”“剪不断的‘脐带’” “多角度看母爱”“报得三春晖”等项内容,开展学习活动。 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所选的 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灵之声,而且语言优美,含有哲理,内涵丰富,很适合 诵读。 1、《雪》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 了自己的倾向。 2、《雷电颂》本诗将屈原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 了追求光明、毁灭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 千古不朽的爱国者形象。 3、《短文两篇》这两篇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成书过程、主要内容、意义及影响,学习阅读纪实作品的方法。

2.阅读记录中国共产党及红军领袖的文字、记录中国工农红军的章节,了解中国共产党及红军领袖的特点,了解这支军队的过人之处,理解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工农红军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情况,概括“红星”精神的内涵。

【课前学习任务】通读《红星照耀中国》。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走近《红星照耀中国》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序言及目录,了解其成书过程、主要内容、意义及影响。

学习任务二:认识“红星”,感受领袖魅力1.“红星”的本体是什么?请观察本书开头作者列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思考“红星”的具体所指。

2.阅读书中记录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的相关文字,向同学们介绍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三个人物。

3.共产党领袖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请用下面的句式说说自己的看法。

读了《红星照耀中国》,我看到了那些共产党领袖的非凡魅力,他们;他们;他们……学习任务三:深入“红星”,了解中国红军请阅读书中记录中国工农红军的章节,并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说说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学习任务四:理解“红星”精神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九三八年中译本作者序言中曾经说过下面一段话,请仔细阅读这段话,并说说震撼斯诺的那种精神力量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

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

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

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学习资源】电视剧《长征》【作业设计】1.阅读第五篇“长征”,绘制长征路线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从多个方面观察景物的方法,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突出景物特征。

【课前学习任务】回顾学过的写景散文与古诗词,梳理不同作品选取的景物及表现的景物特征。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景物,山水花鸟树草等等均可,根据课上讲解,视觉感官必选,其他感官角度再选择一到两种,描写的手法至少选择两个,完成下面表格。

学习任务二:请完成任务一之后,将内容进行整合,写成一个片段。

【学习资源】郦道元《水经注》【作业设计】片段练习:请大家选择与课上练习描写景物相邻的一个景物,视觉感官必选,其他感官角度再选择一到两种,描写的手法至少选择两个,完成这个表格。

完成填写后将内容进行整合,写成一个片段。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学会设定观察点,从空间和时间等多个视角丰富观察的内容,融情于景,表现景物的特征。

【课前学习任务】片段练习:多感官多手法描写景物。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将第一课时所写的两个相邻景物的片段,按照这节课所学,按照空间或者时间顺序修改相关词句,使文辞顺畅,成为一个完整的画面描写片段。

学习任务二:白居易春游钱塘湖,写下了著名的《钱塘湖春行》,请你仿效古人,写一篇描写秋景的文章,请以《_______秋行》为题,用地名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500字。

请在课上先填写这个表格,为这篇大作文写作做准备。

建议不要面面俱到,摘取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景致来写,最多详写五个景致画面即可,其余可略写,可不写。

【学习资源】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宗璞《紫藤萝瀑布》【作业设计】白居易春游钱塘湖,写下了著名的《钱塘湖春行》,请你仿照古人,写一篇描写秋景的文章,请以《_______秋行》为题,用地名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500字。

初中语文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9日出(节选)(曹禺)公开课

初中语文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9日出(节选)(曹禺)公开课
3、抓住潜台词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
达标检测
一、选出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 )
A.仁义道德 魔鬼 呆若木鸡 规矩B.世故 警告 乞求 天地良心
C.安分首己 半饷 耐烦 裁员 D.哀痛 厉声 抽咽 恐慌
二、说话时重音不同,意思的侧重点往往也不同。请在应该重读的词语下加着重号,使括号内外的句意相吻合
(1)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太少了!)
5、读完《日出》后,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请谈谈你的看法?




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
1、根据几次冲突学生独立找出故事情节的四部分,并用生动的语言复述四部分的故事情节。
2、从黄省三的台词中可看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从李石清的台同中可看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
3、你认为黄省三被解雇的原因是什么?他被解雇后还有没有别的生路?
凄楚( ) 咳嗽( ) 周济( )
狞笑( ) 庶务( ) 半晌( )
2、本文节选自《 》,作者是( )原名( ),现代( )家,代表作有《 》、《 》、《 》、《 》等
3、体裁填空:戏剧是一种综合的 ,他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 ,揭示 ,反映 。
4、找出:课文中围绕什么矛盾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这几个人物之间有哪几次大的冲突?
C.不敢 不肯 不能 D.不肯 不能 不敢
4李石清给黄省三指出“三条出路”,有哪三条?




应用导思:学以致用,巩固拓展
在《日出》第四幕中黄省三被迫自杀,升为银行襄理的李石清也被潘月亭无情解雇,成为又一个“黄省三”。结合课文谈谈你的感想
教 后 评 价




1.句中带括号的文字,如(想了想,翻着白眼)、(脸红,不安)等,叫 ( )

271导学案.第1辑.八年级语文.下.配SJ版

271导学案.第1辑.八年级语文.下.配SJ版

预习案 ……………………………………… 0 1 3 探究案 ……………………………………… 0 1 3 训练案 ……………………………………… 0 1 4 预习案 ……………………………………… 0 1 5 探究案 ……………………………………… 0 1 5
纪念白求恩 ………………………… 0 1 3
说 ……………………………… 0 0 7
第1 2 7 2 课 *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 0
第 5 课 * 紫藤萝瀑布 ………………………… 0 0 9
第1 3课
短文两篇 …………………………… 0 2 9
第一单元复习案 ………………………………… 0 1 1
第二单元
第6课
道德修养
第1 3 1 4 课 * 叫三声夸克 ………………………… 0
预习案 ……………………………………… 0 2 5 探究案 ……………………………………… 0 2 5 训练案 ……………………………………… 0 2 6 预习案 ……………………………………… 0 2 7 探究案 ……………………………………… 0 2 7 预习案 ……………………………………… 0 2 9 探究案 ……………………………………… 0 2 9 训练案 ……………………………………… 0 3 0 预习案 ……………………………………… 0 3 1 探究案 ……………………………………… 0 3 2 预习案 ……………………………………… 0 3 3 探究案 ……………………………………… 0 3 3 第三单元复习案 ………………………………… 0 3 5 训练案 ……………………………………… 0 3 4
*
燕 ……………………………… 0 0 1
第1 0课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导学案第【1】篇〗《跟着课文学写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源自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本单元为自然山水单元,基本都是写景的经典美文,从长江三峡高猿长啸,到苏轼与故友共赏明月淡雅;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奇异的自然山水,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遐思。

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景物,便是水到渠成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感情丰富,对待生活热情积极,审美观正在形成。

美丽的景色,漂亮的服饰,形象气质好的明星等等,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不过,他们的观察能力还不够完善,心中有景却无法表达,或是描绘的景物角度单一,缺乏生动形象的美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调动感官描写景物的方法。

2.巧用修辞,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

3.学习写景富有层次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调动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2.通过交流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读与练的过程中体会写景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写作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亲近自然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1.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2.学会在习作中灵活运用。

教法和学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以及部分,使上课环节清晰,并能营造出诗意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兴趣。

2、讨论法:采用小组交流思考的方式,进行讨论,然后部分同学回答,教师点拨。

3、引导法:以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融入课堂,教师点拨和启发。

4、下水作文法:教师下水作文,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感。

在共同习作中进行情感交流。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语⽂版⼋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出》备课教案201年—201年学年度第⼀学期201年⽉⽇第周星期教师陈吉峰科⽬语⽂班级课题⽇出教学⽬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

2、把握、学习作者抓住⾊彩、形状的变化进⾏景物描写的写作⼿法。

3、理解本⽂的象征意义和作者通过细致观察⽇出景象的描绘所表达的独特感受和看法。

教学重点学习层层烘托、步歩蓄势的⼿法来突出⾼空⽇出的奇景教学难点《⽇出》的象征意义预习环节预习内容及⽅法指导1、简单介绍作者,导⼊新课。

2、⾃读课⽂,标出⾃⼰认为难读难懂的字词句,理解重点字词的意义,⼩组内部交流、互助。

本课⽣字词较多,重点字词如下:精辟(pì)????炽热(chì)??晨曦(xī)????窒息(zhì)???天穹(qióng)??⾐襟(jīn)???俯瞰(kàn)???⽆羁(jī)?矗⽴(chù)???迸射(bèng)??酣睡(hān)???黛⾊(dài)3、再读课⽂,标出带有表现事物⾊彩的句⼦,抄写⾃⼰喜欢的句⼦;总结⽂中⽤到的修辞⼿法,理解各种修辞在⽂章⾥的作⽤。

认识这些修辞⼿法并不困难,重点是让学⽣理解这些修辞⼿法的表达作⽤,体会作者的情感,并且能够⽤⾃⼰的话表达⾃⼰的理解,交流认识,完善⾃⼰的阐述内容。

4、在⾃我理解、交流认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熟读课⽂,尽可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标和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能让学⽣加深对课⽂内容和主题的理解。

在这个环节,要安排⼩组内部加强对朗读能⼒较差的同学的帮助和⿎励,在⼩组之间展开竞赛,尽快让学⽣熟读成诵。

5、布置学⽣在课下搜集有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学常识,开拓视野。

展⽰环节 1、检查对本⽂重点字词和重要⽂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字词:炽(???)热?晨xī(??)?zhì(??)息?俯kà(??)?⽆jī(??)?酣(???)睡造句:⽤上四个表现事物⾊彩的词语写⼀段话,描写秋天的景⾊。

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教学计划1. 引言1.1 概述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石之一。

《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的第三单元旨在通过对课文的解读、写作训练和口头表达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

本教学计划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文本,激发他们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的兴趣。

1.2 文章结构本教学计划分为五个核心部分:引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评价与反思。

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目标和意义,共同构成了这个全面而系统的教学计划。

1.3 目的本节课旨在帮助八年级下册语文学习者深入理解第三单元所涉及的课文,并培养他们运用所掌握知识进行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的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语言艺术的热爱和探索的欲望,促进思维方式的转变,使其不仅仅能够胜任语文课堂学习,还能在日后的生活中有效运用所学知识。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第三单元教材中的各篇阅读文本的主题、结构、内容和语言特点。

- 掌握并正确使用第三单元教材中的生字词汇和常用短语、句型。

- 学习理解和运用第三单元教材中的语法知识,如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等。

2.2 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进行文本解读,理解故事情节,并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整理。

- 能够通过阅读文本,归纳总结出作者表达观点和情感态度的方法与技巧。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语言技巧,进行写作训练,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

2.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与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于语文阅读及写作的兴趣。

- 提高学生对于美好价值观念的认知与体验,培养其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困难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 教学内容:3.1 文本解读:在这一部分,教师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并理解教材中的文本材料,培养学生对不同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 阅读 7. 大雁归来》赛课导学案_16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  阅读  7. 大雁归来》赛课导学案_16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大雁归来》是其中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文章既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散文。

文章以饱含“爱”的笔触介绍了利奥波德在沙乡观察到的春三月大雁归来时的各种情态,爱鸟之情充溢字里行间。

本文语言句句精美,知识与趣味性并重,教授课文时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目标】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主旨。

2.美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揣摩语句,体味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生珍爱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主旨。

2.难点: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情怀。

【教学方法】1.圈点勾画法。

2.朗读法。

3.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自主预习】1.熟读课文,标上段落号,掌握本文主要内容。

2.查字典解决本课中的重点词语。

3.阅读课本,用“_______”划出文中描写大雁的句子,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并思考: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个性特点?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识爱雁之人PPT展示利奥波德相关资料:1887年出生在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小镇上。

长大后,考入耶鲁大学林业系。

大学毕业后,研究从小就喜欢的土壤、森林和野生动物。

46岁,成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管理系的教授。

48岁,买下威斯康星湖畔一个被遗弃的沙子农场,带着家人,一住就是十几年。

在这里,他亲自栽种了上千株松树,希望能够恢复农场的生态平衡;在这里,他每天观察和记录着动植物们的繁衍与生长,思考着土地的命运……学生阅读以上文字,初谈对利奥波德的认识,初步感知他对生态及自然的关注。

二、速读课文,寻观雁之得知识竞答:快速阅读课文,看看作者介绍了大雁的哪些生活习性?教师出示课件:(1)大雁归来的季节是________。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时 学习《关雎》导学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时 学习《关雎》导学案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交流点拨】雎鸠鸟关关地叫着,在河中央的小洲上。姑娘美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荇菜长短不齐,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姑娘美丽又善良,从早到晚追求她。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思念绵绵不断,翻来覆去,不能安睡。荇菜长短不齐,在船的左右两边采。姑娘美丽又可爱,弹奏琴瑟来亲近她。荇菜长短不齐,在船的左右两边挑选。姑娘美丽又可爱,敲钟击鼓让她快乐。
左右流之(古义:捞取。今义:流出。)
3.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诗经》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风”“雅”“颂”三大类。
《诗经》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真的表现,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其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
《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附:板书设计】
关雎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桃花源记》第1-3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桃花源记》第1-3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桃花源记》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

2.诵读课文,熟悉内容。

3.疏通文章第 1、2 段文意。

【学习准备】准备好课本、笔记本。

边观看边记录。

【学习方式和环节】听课学习,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诵读课文→记录词语、句子的意思→诵读课文、查找遗漏→总结学习内容。

【作业设计】一、文学常识填空。

《桃花源记》作者是时期的,他是公认的第一位的诗人。

我们在八年级上学期学过他的诗歌作品。

二、解释加点的字词。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落英:缤纷:3.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仿佛: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俨然:属: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东晋陶渊明田园《饮酒》(其五)二、1. 缘:沿着2.鲜美:新鲜美好落英:落花缤纷:繁多的样子3.穷:尽4.仿佛:隐隐约约5.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三、1.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

2.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从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敞亮。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一二三单元复习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一二三单元复习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一二三单元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民俗的内容与文化特质。

2、训练筛选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

【学习时间】一节课一、什么是民俗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

二、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

科学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包括自然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

集中表现在:主张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发展的动力;重视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作为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倡导科学无国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不承认终极真理;主张科学的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态度,不迷信权威;提倡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

三、什么是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中要利用低碳的科技创新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因此低碳生活是我国提倡生活方式之一。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

四、说明文分类(一)事物说明文(八上)17中国石拱桥, 18苏州园林,19蝉,20梦回繁华。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9.三峡主备人:万【古诗阅读】杳杳寒山道(唐)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注】寒山,生卒年不详,唐贞观时代的诗僧。

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就写刻在山石竹木之上。

1.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诗描写的景物有:寒山道、冷涧滨、啾啾鸟、淅淅风、纷纷雪。

B.本诗描写的景物,用一个字概括其特点是:寒或冷。

C.诗中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是:“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抒写了诗人的孤寂情怀。

D.本诗表现作者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表达了他归隐山林的志向。

2.整首诗中叠词的使用有何特点和作用?这首诗使用叠词的特点很富于变化:“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又有长短的区别。

八组叠词,各具情状。

作用:①叠词使用,增强了诗的音乐美。

借助于音节的复沓,使人读起来感到和谐贯串,把本来分散的山水、风、雪、境、情,组织成一个整体,回环往复。

②诗中的叠词,大都带有一种幽冷寂寥的感情色彩。

叠词使用,使诗笼罩着一层浓烈的气氛,表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第一课时【预学】(一)目标导引:1.在反复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达到熟读成诵。

2.积累文言词汇,整体感知课文。

(二)预学检测(请先预习课文再完成以下检测题)1.结合注释、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处(quē)重岩叠嶂..(diézhàng)隐天蔽.日(bì)曦.月(xī)襄.陵(xiāng líng)沿溯.(sù)素湍.(tuān)飞漱.(shù)长啸.(xiào)属.引(zhǔ)绝巘.(yăn )2.结合注释、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重点字词的意思:略无阙..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处()()自非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 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123456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学案答案:二、活动过程活动三古诗中的豪情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秋瑾《对酒》古诗中的思乡(亲)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7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

辛弃疾《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活动四(一)色彩: 1、青 2、青、白 3. 白、绿、红 4 紫、红5、青青6、碧、红(二)植物: 1、桂 2、菊 3、松 4、桃 5、烟柳 6、红杏(三)动物: 1、鸟 2、鱼 3、燕 4、蚕 5、蜻蜓(四)地名 1、洛阳 2、白帝 3、三秦 4、姑苏 5、扬州(五)成语①不拘一格②怒发冲冠③青梅竹马④心有灵犀⑤山重水复、柳暗花明⑥剪烛西窗⑦老骥伏枥⑧悲欢离合活动五1.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还可以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追求;幸福是“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三、学以致用综合学习一(1). 妙趣横生演古诗别出心裁品古诗(争先恐后接古诗、浓浓画意配古诗、妙笔生花改古诗……)(2)思乡集(3)有的澎湃激昂、有的含苞待放(4)这句诗蕴含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年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壮志豪情8(5) A 、D(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020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件-第三单元-11.《核舟记》导学案

2020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件-第三单元-11.《核舟记》导学案

核舟记【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课文。

2、学习本文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难点:学习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聪明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化。

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微雕。

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

今天我们学习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罔()膝()褶()髻()倚()戌()篆()八分有()奇()诎右臂支船()2、解释通假字(1 )左手倚一衡木()(2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3)诎右臂支船()(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5)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3、一词多义(1)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其人视端容寂()(2)奇明有奇巧人()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3)为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中轩敞者为舱()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3、理清文章的结构,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三、合作探究1、第2 段介绍“核舟”体积时,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意在表现什么?2、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什么?3、从作者对佛印的神态、动作的刻画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4、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5、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6、你从第3、5 段中的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7、文中最后一段运用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8、从全文看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9、在第6 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对船上的事物进行不厌其烦的点数和说明?四、布置习题:1.仿照本文作法,选取家中的某一工艺品,作简要的介绍,完成在自写本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NO.1)
9.桃花源记(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2、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课文思路,掌握课文内容。

德育目标:
这类课文大多表现仁人志士的高洁情操和高雅志趣。

教学中,可以通过品味语言、讨论探究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熏陶渐染,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情操。

一、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陶渊明,又名,字,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别号。

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施展,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的传世美谈。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

代表作《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

2、文体常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多用来记载事物,有的还会在记载事物的同时,发表议论和感慨。

二、【自主学习】
1、梳理并掌握下列词语。

(1)扫清障碍,给加点字注音。

豁.然()刘子骥.()俨.然()
垂髫.()诣.太守()阡陌
..()()(2)找出课文中的的通假字并解释。

(3) 找出本课的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并解释其古义和今义。

(4)一词多义:
①舍:便舍.船()屋舍.俨然()
②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志:处处志.之()寻向所志.()
2、小组合作借助课下注释翻译全文。

三、【合作探究】
1、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请找出相关的词语。

2、根据此线索课文可以划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四、【当堂检测】
1、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渔人甚异之.
C.闻之.,欣然规往 D.具答之.
2、下面各项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上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桃花源的美丽景色。

(80字左右)
桃花源诗
陶渊明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NO.2)
9.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析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理解作者的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