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合集下载

控制测量概念

控制测量概念

一、导线的布设形式
导线的布设形式: 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
3 B A 2 1 B A 5 4 1 3 B A 2 1 2 D C
附合导线
闭合导线
支导线
1、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本身存在着严密的几何条件, 具有检核作用。 多用于面积较旷阔的独立地区。
闭合导线
2、附合导线 附合导线本身具有检核作用。 多用于带状地区、公路、铁路、水利 等工程的勘测与施工。
如图,A、B、C、D是已知点,起始边的 方位角 AB ( 始 ) 和终止边的方位角 CD ( 终 ) 为已知。外业观测资料为导线边距离和各转折角。
1、计算角度闭合差:
f
A
BB
AB




3 2
2 3
4
4
CD
D
如图:以右转折角为例 计算 理 。 一般公式:
控制测量:为了保证测量成果既在精 度上符合统一要求,又能互相衔接,在进 行一个测区的测量时,必须在测区范围内 选取若干具有控制意义的点,用较严密的 方法和较精密的仪器测定其平面位置和高 程,作为进一步测量和施工放样的框架和 依据,以保证测区的整体精度。 细部测量:以控制点为基础,以比较 低的精度施测其周围的局部地形细部或放 样需要点的工作。
第七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7.1 §7.2 §7.3 控制测量概述 导线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
重难点:
1、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2、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控制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测量的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 在测量的次序上:先控制后细部; 在测量的精度上:从高级到低级。
控 制 测 量 与 细 部 测 量
Vi f n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1 1 工程测量学课后部分答案重庆大学出版社刘星吴斌主编卷子结构:名词解释5题、填空10题、(选择10题)、简答2题、计算4题(第二章1题、第三章2题、第四章1题,共35′)第一章:绪论1、什么叫水准面?它有什么特性?(P3)假想静止不动的水面延伸穿过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这个曲面称为水准面。

特性:面上任意一点的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

2、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中的作用是什么?(P3)水准面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作用:外业测量的基准面。

3、什么叫高程、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P7)高程、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简称高程。

相对高程: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4、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独立坐标系?(P6)测量学和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哪些不同?(P7) 当测量范围较小时,可以不考虑地球表面的曲率点测量的影响,把该测区的地表一小块球面当做平面看待,建立该地区的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3点不同:○1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为x 轴,竖轴为y 轴,测量中横轴为y 轴,竖轴为x 轴。

○2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象限按逆时针方向编号,测量学中坐标系象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

○3测量坐标系的坐标轴一般具有方向性:其纵轴沿南北方向(中央子午线方向)、横轴沿东西方向(赤道方向);数学坐标系对坐标轴方向没有特定要求。

5、设我国某处点A 的横坐标Y=19689513.12m ,问该点位于第几度带?A 点在中央子午线东侧还是西侧,距离中央子午线多远(即坐标值)?A 点的横坐标为Y=19689513.12m Y=19689513.12m,,由于A 点在我国,点在我国,且整数有且整数有8位,所以其坐标是按6度带投影计算而得;横坐标的前两位就是其带号,所以A 点位于第19带。

由横坐标公式Y=N*1000000+500000+Y’(N 为带号为带号),),),所以所以Y’=189513.12m,其值为正,所以在中央子午线东侧,距中央子午线为189513.12m 189513.12m。

测量学—内容大纲

测量学—内容大纲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一节 水平角测量原理
第二节 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第三节 经纬仪的使用 第四节 水平角的测量方法
第五节 垂直角的测量方法 第六节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第七节 角度测量误差与注意事项
第一节 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 第二节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第三节 已知坡度线的测设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
第一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视距测量 第三节 地形图的测绘 第四节 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第7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CASIOfx-4800P计算程序

“第7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CASIOfx-4800P计算程序

图 7-2 闭合导线略图
闭合导线计算仍然可以使用上述附和导线计算程序 DXJS 进行。某钢尺量距图根闭合导线的 数据如图 7-2 所示,运行程序 DXJS 的操作步骤如下:
按键 5 2 及 选择程序 DXJS,按键 ,屏幕提示及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
显示
按键
注释
1 P? ×××
3
输入未知点点数
2 A? ××× 3 B? ×××
导线全长闭合差 f =
f
2 x
+
f
2 y
=0.20m
∑ 导线相对闭合差 K = 1 ≈ 1 D f 3700
允许相对闭合差 K允 =1/2000
2) 程序 程序名:DXJS
P: A: B: I: J: K: L: Defm 12
P=P+2:N=0: M=A W=60 P÷3600
Lbl 0
N=N+1
161 36 38 341 36 38
输入起点坐标方位角 输入终点坐标方位角
4 I?×××
506.321
输入起点 X 坐标
5 J?××× 6 K? ×××
215.652 506.321
输入起点 Y 坐标 输入终点 X 坐标
7 L? ×××
215.652
输入终点 Y 坐标
8 C?×××
143 53 30
2 点坐标 3 点坐标 终点坐标检核
§7.3 前方交会的坐标计算
如图 7-3 所示,前方交会是分别在已知坐标点 A、B
安置经纬仪向待定点 P 观测水平角α , β 和检查角θ ,以
确定待定点 P 的坐标。为保证交会定点的精度,在选定 P
点时,应使交会角 γ 位于 30°~120°之间,最好近于 90

第七章 控制测量

第七章 控制测量

1、真子午线方向(ture meridian direction)— —地面上任一点在其真子午线处的切线方向。
2、磁子午线方向(magnetic meridian direction )——地面上任一点在其磁子午线处 的切线方向。
3、轴子午线 (坐标纵轴)方向(ordinates axis direction )——地面上任一点与其高斯平面直 角坐标系或假定坐标系的坐标纵轴平行的方向。
B
BA Y
三.方位角测量

真方位角——可用天文观测方法或用陀螺
经纬仪来测定。

磁方位角——可用罗盘仪来测定。不宜作
精密定向。

坐标方位角——由2个已知点坐标经“坐标
反算”求得。
§7.3
一、定义及分类
导线测量
1.导线的定义: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导线点)
(traverse point)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图形。
例题:方位角的推算
已知:α 12=300,各观测角β
30 12 1 95
122
2
2
130
如图,求各边坐标方位角α 23、 1 α 34、α 45、α 51。
解: α23= α
0=800 β ± 180 12 2
3
65 128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5
4
α34=
α23-β3±1800=1950
4
第七章:控制测量
§7.1 控制测量概述 一、控制测量(control survey)
1、目的与作用
为测图或工程建设的测区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
网(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和高程控
制网(vertical control network)。

测量学ppt课件

测量学ppt课件
四等
四等
一级小三角
一级导线
二级小三角
二级导线
三级导线
城市基本控制
小地区首级控制
图根控制
图根导线
图根三角
2.一等三角锁二等连续网
图 7-1
1)一等三角锁为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基础
2.传统各级平面控制网布置形式
二等连续网充填一等三角锁成为国家平面控制网的骨干。
三、四等三角网和导线网
)三、四等三角网和导线网 根据测区的需要,在二等三角网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基本 图形如下:
四.导线计算的基本公式
1.推算各边方向角:
2.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X=Dcos Y=Dsin
3.推算各点坐标 X前=X后+X Y前=Y后+Y
三个基本公式:
如图,A、B为已知导线点,1、2、3...为新建导线点。
观测了导线转折角B、1、2...
观测了导线各边长DB、D1、D2...
标准方向
O
P
P
O
真北
A
磁北
Am
坐标纵轴
1.正反方向角
二.坐标方位角
X
Y
A
B
AB
BA
AB
BA=AB180 ⁰
例1 已知 CD= 78⁰20′24″, JK=326⁰12′30 ″ , 求 DC,KJ:
解:DC=258 ⁰ 20′24″ KJ=146 ⁰ 12′30″
1.正反方向角
P1
R1
1
P2
R2
2
P3
R3
3
P4
R4
4
(1)象限角——直线与X轴的夹角,R=0 ⁰ 90 ⁰ 。
2.方向角与象限角的关系

第七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第七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布设原则:由高级到低、从整体到局部。
国家高程控制网:一、二、三、四等。
城市高程控制网:二、三、四等。 小地区高程控制网:三、四等及图根水准。
各级高程控制网均采用水准测量、高山地区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Company Logo
国家高程控制网
Company Logo
我国一等水准 网由289条路线 组成,其中284 条路线构成100 个闭合环,共 计埋设各类标 石近2万余座。 全国一等水准 网布设略图如 图所示。
附合导线
Company Logo
三、经纬仪导线测量外业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测角、量边和起始 方位角的测定。
(一)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图上初选——实地定点 —— 埋设标志
Company Logo
导线点的选择及注意问题
相邻点要通视、视野开阔、方便碎部测 量、密度均匀(相邻边长比小于三倍)、 土质坚硬、方便测角量边、能长期保存。
如果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 K K ,则可以按 允
反符号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对坐标增量闭合差进行调整。
坐标增量改正数为:
fx li Vxi l V f y l i yi l
坐标增量满足的条件:
Vx f x V y f y


Company Logo
(三)、坐标增量的计算
坐标正算
已知A点的坐标及AB的边长及方位角,计算B点的坐标。
A、B两点的坐标增量为:
x
∆yAB
x AB xB x A S AB cos AB y AB yB y A S AB sin AB
B点的坐标为:
xB ∆xAB αAB xA

《土木工程测量》第7章教案

《土木工程测量》第7章教案


《城市测量规范》将城市水准测量分为二、三、四等。 城市首级高程控制网不应低于三等水准, 视测区需要,各等级高程控制网均可作为首级高程控制,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可代替四等 水准测量。 二、三、四等及图根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列于表7-7。


§7.2平面控制网的定向、定位与坐标正反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平面控制测量 国家平面控制网是采用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 分一、二、三、四等方法建立起来的。 主要由三角测量(triangulation)法布设, 在西部困难地区采用导线测量(traverse survey)法。 一等三角锁沿经线和纬线布设成纵横交叉的三角锁系,锁长200~250km,构成许多 锁环。 一等三角锁内由近于等边的三角形组成,边长为20~30km。 二等三角测量有两种布网形式, 一种是由纵横交叉的两条二等基本锁将一等锁环划分成4个大致相等的部分,这4个 空白部分用二等补充网填充,称纵横锁系布网方案 另一种是在一等锁环内布设全面二等三角网(triangulation network),称全面布网方案。 二等基本锁的边长为20~25km,二等网的平均边长为13km。 一等锁的两端和二等网的中间,都要测定起算边长、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 国家一、二等网合称为天文大地网(astro-geodetic network)。 我国天文大地网于1951年开始布设,1961年基本完成,1975年修补测工作全部结束, 全网约有5万个大地点。 三、四等三角网为在二等三角网内的进一步加密。 图7-1为广东省(含现在的海南省)的一等三角锁(triangulation chain)和二等三角基本锁 的布设略图。

第七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

第七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

第七章小区域控制测量一、填空题:1.控制测量分为()和(),前者即精密测定控制点的()的工作,后者即精密测定控制点的()的工作。

2.国家控制网按精度从()到()分为四个等级,依次为一等、二等、三等和四等。

3.建立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常规方法有()和();而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用()的方法建立的。

4.小区域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一般有()、()和()等;高程控制的方法一般有()和()等。

5.在面积小于()㎞2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小地区控制网。

6.经纬仪导线的布设有()、()和()三种形式。

7.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和()。

8.经纬仪测角交会法按观测和计算方法的不同分为()、()和()三种。

9.根据测区条件以及高级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和工程要求,小三角网常布布设成()、()、()和()等形式。

10.三角高程测量中,一般应进行()和()观测,可消除()和()的影响,着两项误差可简称为()。

二、计算题1.某一附合导线的外业观测成果整理如下表所示,试计算导线点1、2、3的平面坐标。

第八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一、填空题:1.地形图上的图上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的实际长度之比,称为()。

2.地形图比例尺有()、()和()三种。

3.通常情况下,将地形图按照不同的比例分为()、()和()三个等级,工程建设中常采用()。

4.地形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际距离称为()。

5.比例尺越(),表示的地物和地貌越详尽、准确,其比例尺精度值就越(),地形图精度就越()。

6.地物可分为()和()两类。

7.按照地物的特性和大小,地物符号可分为()、()、()和()四种。

8.等高线是由地面上()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9.等高距是指相临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平距是指相临两条等高线之间的()。

10.山谷的等高线凸向()处,山脊的等高线凸向()处。

11.在同一幅图内,等高线密集表示(),等高线稀疏表示(),等高线平距相等表示()。

12.等高线有()、()、()和()四种。

小地区控制测量

小地区控制测量

二、国家控制网
平面:国家平面控制网由一、二、三、四等三角网 (triangulation network)组成。
高程: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由一、二、三、四等水准 网(leveling network)组成。
国家控制网的特点:高级点逐级控制低级点。
图形1:国家一、二等平面控制网布置形式
一等三角网
二等三角网
3.支导线(open traverse) 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2个,仅作补点使用。
图形:导线的布设形式
附合导线
闭合导线
支导线
单结点导线(导线网)
三、导线的外业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2.测水平角 3、量水平边长 4、测连接角、连接边
要求:
相邻导线点要通视 便于量距、架设仪器 具有控制意义 边长符合规范规定(特别注意避免短边)
点 号
观测角

正 数
坐标方位 角
距离
坐标增量 改正后的
△x
△ y
△x
△ y
坐标值
x
y
1
2 107 48 30 +13 125 30 00 105.22 53 18 43 80.18
3 73 00 20 +12 4 89 33 50 +12 306 19 15 129.34
215 53 17 78.16 1 89 36 30 +13
2
125 30 00
-61.10 +47.90 +76.61 -63.32
500.00 500.00
∑ 359 59 10 +50
392.90 +0.09
f 3595910 3600000 50 f容 60 4 120

小地区控制测量(7)

小地区控制测量(7)

导线转折角0 ,1 ,5;
导线各边长SB1,S12,……,S51。
1
一、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
2.附合导线
B
1
SB1 S12
AB B 1
(XB,YB)
A
2 S23
2
布设在两个已知点之间的导线,
称为附合导线。它有3个检核条件:
一个坐标方位角条件和两个坐标
增量条件。 C CD
3 S34 4 S4C
C
D
3
4 (XC,YC)
y
2 AB
tan AB
y AB x AB
x
YAB
B
XAB AB
DAB
A
0
y
1
三、导线坐标计算中的基本公式
3.坐标反算——根据两个已知点的坐标反算 边长和方位角
αAB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x
(1)计算: xAB xB xA yAB yB yA
(2)计算: AB锐
arctan
y AB x AB
1
二、国家控制网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国家控制网.它是全国各 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也为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了解地壳水平形变和垂直形变的大小及趋势,为地震预测 提供形变信息等服务。
平面:国家平面控制网由一、二、三、四等三角网组成。 高程: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由一、二、三、四等水准网组成。 国家控制网的特点:高级点逐级控制低级点。
1
三、导线坐标计算中的基本公式
1.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前 后 左 180
前 后 右 180
✓注意:若计算出的方位角>360°,则减去360°; 若为负值,则加上360°。
1
三、导线坐标计算中的基本公式

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3311603【英文译名】:Surveying【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学分数】:4.5【总学时数】:72【实践学时】:12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测量学》是环资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属工程技术基础课。

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常规测绘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学生通过对该课的学习,为学习后继专业课建立必要的测绘理论基础,也为学生获取地理信息中最重要的地表信息数据打下一定的实践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学习后续课程的必要知识。

2.掌握常规测量仪器原理和使用,测量成果的处理,图的绘制。

3.能在小地区内进行控制测量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后继课程:数字化测图电子地图原理与应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摄影测量城市地籍与地籍测量测量实习数字高程模型四、课程内容测量学是研究整个地球的形状及大小和确定地球表面点位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是一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述测量学的基础知识、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应用及施工测量等。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本课程的内容有较系统的认识,掌握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熟练判读地形图,能运用各种测量方法进行生产实际中的测量工作。

本课程教学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基本情况,讲述的内容包括:测量学的概念,测绘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研究内容,本门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本门课程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介绍本门课程的教学组织、教学安排和学习方法。

重点:测量学的概念第二章测量学的基本知识3本章讲授的主要内容有:地球形状大小和测量坐标系的概念;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地形图的认识;测图原理与测量工作概述。

重点:地球形状大小和测量坐标系的概念,测图原理与测量工作概述第三章水准测量本章讲授的主要内容有:高程测量概述,水准测量原理(重点);水准测量仪器与工具;连续水准测量,普通水准测量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重点);自动安平水准仪和精密水准仪,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水准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

小地区控制测量习题及答案

小地区控制测量习题及答案

小地区控制测量1.绘制地形图和施工放样为什么要先建立控制网? (2)2.导线有哪几种布设形式?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2)3.选定导线点应注意哪些问题? (2)4.导线坐标计算时应满足哪些几何条件?闭合导线与附合导线在计算中有哪些异同点? (2)5.设有闭合导线1-2-3-4-5-1,其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如下表,试求各导线点的坐标。

(2)6.根据图中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计算1、2、3点的坐标。

(5)7. 前方交会观测数据如图,已知,xA=1112.342m,yA=351.727m,xB=659.232m,yB=355.537m, (10)8.距离交会观测数据如图,已知,xA=1223.453m,yA=462.838m,xB=770.343m,yB=466.648m, (12)9.用三、四等水准测量建立高程控制网时,怎样观测、纪录与计算? (14)10.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三角高程测量?如何观测、纪录与计算? (16)1.绘制地形图和施工放样为什么要先建立控制网?测绘工作应遵循先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

有了控制网,就有了基准点,绘制地形图和施工放样根据控制网内的控制点进行测绘及放样。

2.导线有哪几种布设形式?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导线测量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和支导线闭合导线:起讫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多用于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区。

附合导线:在两个已知点之间布设导线,多用于带状地区及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的勘测与施工。

支导线:一个已知点及方向,布置导线。

点数不宜超过 2 个,一般仅作补点使用。

3.选定导线点应注意哪些问题?选点原则:既要便于导线本身的测量,又要便于测量碎部,并应保证各项技术要求得到满足。

相邻点间通视好,便于测角、测距点位土质坚硬,便于安放仪器、保存标志。

便于测绘地形和地物导线的边长应大致相等,一般为50-400m导线点应选在便于观测和不易被破坏的地方。

导线点有足够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7小地区控制测量

7小地区控制测量

一、单项选择题1.由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到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

A、方位角B、坐标方位角C、磁方位角D、真方位角2.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

A、0°~207°B、-90°~90°C、0°~360°D、-180°~180°3.测量工作中常用()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A、水平角B、方位角C、竖直角D、磁方位角4.已知A、B两点的边长为188.43m,方位角为146°07´0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A、-156.433mB、105.176mC、105.046mD、-156.345m5.设A、B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A、-170.92mB、170.92mC、104. 30mD、-104.30m6.设A、B距离为12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y坐标增量为()。

A、-102.630mB、62.629mC、102.630mD、-62.629m7.设A、B为平面控制点,已知:aAB=26°37´,xB=287.36,yB=364.25,待测点P的坐标xP=30362,yP=338.28,设在B点安置仪器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计算的测设数据β为()。

A.95°26´04"B、105°26´04"C、115°26´04"D、125°26´04"8.已知线段A、B的两端点坐标,可计算tanαAB=△y/△x,R=arctan△y/△x,R>0,若使αAB=R+180,则()。

A、△x>0, △y>0B、△x<0, △y>0C、△x<0, △y<0D、△x>0, △y<09.直线段的方位角是()。

地籍测量第七章界址点测量

地籍测量第七章界址点测量

01

02
界址点中误差计算公式:
7.4 勘界测绘
一、勘界测绘,即行政勘界的概念 二、勘界测绘的内容 1、埋设和测定界桩 2、标绘边界线 3、签定边界协议书 三、技术问题 1、地形图补调精度要求 2、界桩点坐标测定要求 3、界桩方位物测定要求
边界协议书附图的绘制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1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街坊内部隐蔽界址点确需用支导线法测定时, 必须往返测距离取中数, 其总长不超过100m , 图根点至界址点不超过3条边, 特别困难时, 支导线边长不超过150m , 边数放宽至5条。在图根或图根以上控制点, 支一站可用作一类界址点的测定, 支两站只可用作二类界址点的测定。
边界线走向和界桩位置说明(两界桩为一自然段)
2. 界址点施测的要求
当界址点多于6 个时或每测15~ 20 个界址点, 应以定向点检查仪器是否扭动。
水平角借助于精度不低J 6 级经纬仪方向观测法一测回, 定向边应长于测定边, 多于3 个方向时应归零, 归零差应小于24″, 对中误差不大于3 mm。
01
04
02
03
用经鉴定过的钢尺量距短于一尺段时,两次丈量不大于1 cm , 当距离超过一尺段时, 两次丈量不大于2 cm。
界址点施测的要求
7.3 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
一、准备工作
资料准备 2、野外踏勘 资料整理 4、误差表准备 界址点位的资料准备 在土地权属调查时所填写的地籍调查表中详细地说明了界址点实地位置的情况,并丈量了大量的界址边长,草编了宗地号,详细绘有宗地草图。这些资料都是进行界址点测量所必需的。
用测距仪测距时, 两次读数, 一次记录,两次读数较差不超过2 cm; 当使用全站仪测定墙面、房角上的界址点时, 要仔细的对中反光镜, 限制反光镜旋转角在25°~ 30°之间。使用测距仪或全站仪测量距离, 均应加入反光镜安置中心到界址点间的距离的改正。

土木工程测量 第七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讲解

土木工程测量 第七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讲解
于研究地球大小、海洋平均海水变化等 三、四等水准网:进一步加密,为地形测图和工
程建设提供高程控制点。
城市和工程高程控制网
城市和工程高程控制网是以国家水准网为基础建 立的,其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以此为二、 三、四、五等。
各等均可采用水准测量法,四等以下可采用电磁 波测距和三角高程法,五等还可采用GPS拟合高程 测量法。
平面控制测量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
一、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 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称为 导
线。这些控制点,称为导线点。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 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值;根据起算数据,推 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用经纬仪测量转折角,用钢尺测定边长的导线,称为 经纬仪导线;若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导线边长,则称为 电磁波测距导线。 导线测量是建立小地区平面控制网常用的一种方法, 特别是地物分布较复杂的建筑区、视线障碍较多的隐 蔽区和带状地区,多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根据测区 的不同情况和要求, 导线可布设成下列三种形式: 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三种。
对于独立地区周围无高级控制点时,可假定某点坐标,用罗盘仪 测定起始边的磁方位角作为起算数据。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一)几个基本公式 1、坐标方位角(grid bearing)的推算(回顾)
前 后 左 180 或: 前 后 右 180
注意:若计算出的方位角>360°,则减去360°; 若为负值,则加上360°。
平面控制测量
三角测量 最传统,它是将各控制点组成互相连接的一系列三角形,这些三 角形构成的控制网称为三角锁,是三角网的一种类型。所有三角 形的顶点称为三角点。测量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全部三角形内角, 根据起算点的坐标与起算边的方位角,推算全部边长与方位角, 从而计算出各点的坐标,这项工作称为三角测量。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将各控制点组成连续的折线或多边形这种图形构成的 控制网称为导线网,也称导线,转折点(控制点)称为导线点。 测量相邻导线边之间的水平角与导线边长,根据起算点的平面坐 标和起算边方位角,计算各导线点坐标,这项工作称为导线测量。

控制测量 小地区控制测量[知识荟萃]

控制测量 小地区控制测量[知识荟萃]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衡量导线的精度,即 :
K fD
1
1 ≤1/2000
D D / f D N
一般要求,K值不应超过1/2000,困难地区不应
超过1/1000。
行业重点
44
(2)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
若K<1/2000(图根级),则将fx、fy以相反符号,按边
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去。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
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和其
他计算均与闭合导线相同。行业重点
53
附和导线坐标增量示意图
行业重点
54
➢导线全长闭合差 f D :
fD
f
2 x
f
2 y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K (relative length closing error of traverse):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衡量导线的精度,即 :
第六章
小地区控 制测量
行业重点
1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 小地区控制测量的方法。了解 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知识。
实验内容:
导线测量
行业重点
2
重点、难点:
❖坐标正反算 ❖坐标方位角及其推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行业重点
3
控制测量(control survey)
❖ 1.目的与作用
※为测图或工程建设的测区建立统一的平 面控制网(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和高程控制网(vertical control network)。
※控制误差的积累。
※作为进行各种细部测量的基准
行业重点
4
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 碎部”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小地区控制测量§7.1 控制测量概述在测区范围内选定若干具有控制意义的点,组成控制网,用比较精确的方法测出其平面位置与高程,这项工作称为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和三维控制测量。

建立控制网的作用为:⑴控制网是进行各项测量工作的基础。

⑵控制网具有控制全局的作用。

⑶控制网具有限制测量误差的传递和积累的作用。

控制网根据精度不同,划分成不同的等级。

在小范围内(一般面积在15km2以下)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小地区控制网。

一、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的方法有三角测量、导线测量、三边测量、边角测量和GPS测量。

1. 国家基本控制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为国家控制网,它是各种比例尺测图和工程建设的基本控制,也是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的依据。

采用一、二、三和四等三角测量方法。

在特殊困难地区可用精密导线测量方法布设。

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布设了GPS控制网。

2. 工程控制网为工程建设布设的控制网称为工程控制网。

国家控制网建立后,为满足各种工程建设的需要,又逐级建立工程控制网。

主要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三边测量和GPS测量的方法。

工程控制网也可以分级布设。

3. 图根控制为测图的需要而进行的最基础的控制测量称为图根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所建立的直接用于测图的控制点称为图根控制点,简称图根点。

图根控制是直接为地形测图而建立的,是在高级控制点间加密的。

主要采用图根导线测量、全站仪极坐标法、边角交会和GPS测量等方法。

二、高程控制测量1. 国家水准测量分为一、二、三、四等水准网。

2. 工程高程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的高程控制分为二、三、四、五等水准测量。

也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或GPS测量。

3. 图根高程控制测量图根高程控制,可采用图根水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等。

§7.2 导线测量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的要求选定一系列点,将相邻点连成一系列折线,测出各折线边长和转折角、连接角,根据起始数据,推算出各点的平面坐标。

导线测量适应于带状地区及通视条件较差的城镇建筑区、隐蔽区。

一、导线的布设形式1.闭合导线从一高级边AB(或高级点B)开始,经过一系列导线点,最后仍回到起始点B。

2.附合导线从一条高级边AB开始,经过一系列导线点,将其附合到另一条高级边CD上。

3.支导线从一条高级边AB开始,经过1~2个导线点,最后既不闭合也附合到另外高级边上。

支导线只能在困难地区用于布设图根导线。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选点:⑴相邻点通视,便于测角、量边;⑵点位应选在土质坚硬处,便于安置仪器及保存标志;⑶点位周围视野开阔,便于碎部测量;⑷导线边长大致相等;⑸密度适当,分布合理,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导线点选定后,应建立点的标志。

导线点应统一编号,并做点之记。

如下图:2.量边对图根导线,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仪单向施测;当用钢尺往返测时,其相对误差应小于1/3000。

3.水平角观测导线的水平角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回法施测,测出左侧角或右侧角。

导线应与附近高级点连测(连接角、连接边),取得起始坐标和起始方位角。

若测区或附近没有高级点,可用罗盘仪测定一条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一点的坐标,作为起始数据,这时通常布设成闭合导线。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的内业计算应在规定的表格中进行,以便于检核。

1.闭合导线的计算⑴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理测理测=+++ββββββββ∑-∑=⋅-∑⋅⋅⋅=∑f n n180221若容ββf f ≤,则进行角度闭合差调整:反符号平均分配。

改正数βV 为:⑵方位角的推算180180+-=-+=右后前左后前对右侧角:对左侧角:βααβαα计算值若大于等于360°,则减去360°,若是负值,则加上360°。

⑶坐标增量的计算ijij ij ij ij ij D y D x ααsin cos =∆=∆⑷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测测理理测测所以y f x f y x y y y y x x x x y x n n ∆∑=∆∑==∆∑=∆∑∆+⋅⋅⋅+∆+∆=∆∑∆+⋅⋅⋅+∆+∆=∆∑002121nf V ββ-=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若容T T ≤,则进行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反符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改正后,f x =f y =0 ⑸导线点坐标的计算iji j ij i j x y y x x x ∆+=∆+=2.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程序与闭合导线基本相同。

由于导线形式不同,仅角度闭合差及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有所不同。

⑴角度闭合差的计算理测终始右理始终左理对右侧角:对左侧角:ββααβααββ∑-∑=⋅+-=∑⋅+-=∑f n n180180⑵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始终测理测始终测理测始终理始终理y y y y y f x x x x x f y y y x x x y x --∆∑=∆∑-∆∑=--∆∑=∆∑-∆∑=-=∆∑-=∆∑3.支导线的计算支导线计算不需进行闭合差的调整,直接求出坐标即可。

22yx f f f +=fDf T =∑=1ijyyij ijxxij D Df V D D f V ⋅∑-=⋅∑-=∆∆§7.3 交会定点与极坐标法定点当导线点和其它控制点的密度不能满足测图或放样的要求时,需要加密控制点,常用方法是交会定点及极坐标法定点。

一、测角交会1.前方交会通过观测三角形的内角来求P点的坐标,需有另一个三角形作检核。

计算通常用余切公式,见P.130。

两套坐标满足要求,取平均值。

2.侧方交会3.后方交会后方交会要注意危险圆问题,如下图:二、测边交会通过观测三角形的边长来求P 点的坐标,同样需有另一个三角形作检核,符合要求取平均值。

二、全站仪极坐标法通过用全站仪测角和测边,按极坐标法确定图根点的坐标。

P 计算公式为:)s i n ()c o s (βαβα++=++=AB A P AB A P D y y D x x§7.4 三角高程控制测量一、三角高程测量原理h=Dtg α+i —l二、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的影响地球曲率差改正:R D f 221=大气折光差改正:R D K RD f 22222-=-='K 为折光系数。

在0.10~0.16之间,通常取0.14。

两差改正为:RDf RD K f f f 222143.02)1(=-=+=即: 当D 不大于400m 可不必考虑两差改正。

当仅从A 点向B 点观测时,称为单向观测;如果不仅从A 点向B 点观测,而且也从B 点向A 点观测,则称为对向观测。

通过对向观测,可以消除地球曲率差及大气折光差对高差的影响,故通常应采用对向观测。

§7. 5 全球定位系统(GPS)一、各种定位系统简介●美国的GPS系统,1973年开始研制,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布设完成。

●俄罗斯的CLONASS(格洛纳斯)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建设,1995年组网投入运行,并在不断布网建设中。

●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Galileo Positioning System),2010年1月7日,欧盟委员会称,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将从2014年起投入运营。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

2000年-2012年,中国已成功发射了16 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第16颗为2012年10月25日发射)。

2011年12月27日起,我国正式宣布开始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试运行服务。

2012年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覆盖亚太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

2013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

2020年左右将建成由30余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覆盖全球的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2010年9月11日,日本用H2A火箭发射了日本首颗准天顶卫星“导”号,其主要功能是与GPS定位系统配合,在日本山区和高楼密集区域增强定位精度。

将在2020年前建立由4颗准天顶卫星组成的“准天顶卫星系统”,以提高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日本的定位精度。

未来还计划使准天顶卫星达到7颗,建成日本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

“准天顶卫星系统”属于兼具导航定位、移动通信和广播功能的卫星系统。

准天顶卫星定位功能可分为GPS的补充和加强两种情况。

所谓补充就像是单纯地增加GPS卫星数量,提供与GPS一样的无偿服务。

而加强部分则表示通过修正GPS信息提高精度,提供精度高于普通GPS有偿定位服务的功能。

二、G PS定位原理通过GPS仪接受GPS卫星信号,测定测站至卫星的距离,即通过后方交会来确定测站点的位置。

三、GPS的组成1.GPS卫星共24颗,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平均高度为20200km,一般情况下可接收4~11颗。

2.地面监控系统由5个地面站组成,其中包括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5个监测站。

分别位于美国本土、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岛屿上。

3.用户接收机GPS仪(GPS接收机)分静态和动态(称为RTK)。

静态GPS仪主要用于控制测量、变形观测等动态GPS仪(RTK)可用于碎部测量、施工放样、动态跟踪等。

四、GPS的特点1.定位精度高2.观测时间短3.操作简便4.全天候作业5.观测点间无需通视6.提供三维坐标五、GPS定位的坐标系统采用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统,即WGS-84。

其地球椭球参数为:a=6378137m f=1/298.257223563根据需要,各坐标系之间坐标可以转换。

六、GPS定位的方法GPS测量主要利用GPS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再经过GPS后处理软件计算处理,得出地面点的位置坐标。

1.按接收机在作业中所处的状态划分(1)静态定位(2)动态定位2.按参考点的不同位置划分(1)绝对定位利用单台接收机在待测点上接收GPS卫星信号,计算出其坐标。

由于受到卫星轨道偏差、卫星钟差、卫星信号传播误差及接收机本身误差,单点定位精度较低,一般为5-10米,主要用于飞机、车船等。

(2)相对定位利用2台或2台以上接收机同步接收GPS卫星信号,可以有效地消除或测量学第七章小地区控制测量赵良荣减弱卫星轨道偏差、卫星钟差、卫星信号传播误差等的影响,测定观测点间得相对位置,从而求出待测点坐标。

相对定位精度较高,可达毫米级。

七、G PS测量的实施1.GPS网的技术设计2.选点与建立标志3.观测八、G PS测量注意事项1.GPS观测点应避开高压线、变压器、电视发射塔、微波中继站,避免电磁波干扰。

2.GPS观测点应避开大面积水域,避免因信号反射产生多路径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