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遗传学的知识点

遗传学的知识点

遗传学的知识点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生物个体间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化规律。

它涉及到基因、DNA、染色体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本文将以这些知识点为基础,介绍遗传学的相关内容。

一、基因的概念和结构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基本单位。

它由DNA分子组成,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的结构包括启动子、编码区和终止子等部分。

启动子是基因的起始位置,编码区是基因的主要部分,包含了编码蛋白质所需的信息,而终止子则是基因的结束位置。

二、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状嘧啶)组成的双螺旋结构。

DNA的功能主要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复制。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会复制自身,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细胞。

三、染色体的结构和遗传规律染色体是细胞内DNA的组织形式,它包含了许多基因。

人类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

染色体的结构分为染色质和着丝粒两部分。

遗传学的研究发现,染色体遵循着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即显性和隐性基因的遗传。

四、遗传变异和突变遗传变异是指在基因或染色体水平上的遗传信息的改变。

它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等。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等。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的部分区域发生改变,如倒位、易位等。

染色体数目变异是指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如三体综合征等。

五、遗传性疾病的研究遗传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研究遗传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性癌症等。

通过遗传学的研究,可以了解疾病的遗传方式、致病基因和相关的遗传机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六、遗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遗传工程是利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生物体进行基因改造的技术。

其中,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遗传工程方法,它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使其具有特定的性状或功能。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医学和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遗传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遗传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遗传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它对于理解生命的奥秘、生物的进化以及人类的健康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遗传学的基础知识点:一、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指生物体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目前已知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脱氧核糖核酸)。

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核苷酸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

DNA 中的碱基有四种,分别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

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这种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 DNA 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除了 DNA,在某些病毒中,遗传物质是 RNA(核糖核酸)。

RNA一般为单链结构,其碱基组成与 DNA 略有不同,用尿嘧啶(U)代替了胸腺嘧啶(T)。

二、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它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其遗传信息。

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转录是指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

翻译则是在核糖体上,以 mRNA(信使 RNA)为模板,按照密码子的规则合成多肽链,最终形成蛋白质。

基因具有突变性,突变可以是点突变(单个碱基的改变)、插入或缺失突变等。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有些突变是有害的,可能导致疾病;而有些突变则可能是中性的或有益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三、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证了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进行特殊的分裂过程,产生配子(精子和卵子),使得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当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正常水平,保证了物种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和遗传多样性。

人类体细胞中有 46 条染色体,包括 22 对常染色体和 1 对性染色体(XX 为女性,XY 为男性)。

医学遗传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遗传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遗传学重点知识总结
1. 基本概念
- 遗传学:研究基因传承和基因变异的科学
- 基因: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序列
- 染色体:细胞核中包含基因的结构
- 基因型:个体的遗传信息
- 表型:个体的可观察特征
- 突变:基因发生的改变
- 遗传变异:基因型和表型在群体中的差异
2. 遗传物质
- DNA: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
- RNA:参与基因表达的分子
- 蛋白质:由基因表达产生的功能分子
3. 遗传模式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
- X连锁遗传: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男性更容易患病
- Y连锁遗传:由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男性特有
4. 遗传疾病
- 单基因遗传疾病: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血友病等
- 多基因遗传疾病:由多个基因突变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 染色体异常疾病:由染色体结构或数量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等
5. 基因组学
- 基因组:一个个体的全部基因
- 基因组测序:对个体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 基因组变异:个体基因组中的DNA序列差异
6. 人类遗传学
- 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和研究的国际合作项目
- 单核苷酸多态性:个体基因组中单个碱基的变异,如SNP
- 遗传咨询:通过遗传学知识为个体提供遗传疾病的评估和咨询
以上是医学遗传学的一些重点知识总结,仅供参考。

如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专业遗传学医生或相关专家。

遗传学知识点

遗传学知识点

遗传学知识点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科学领域,它研究的对象是生物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遗传学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指决定个体遗传特征的物质,包括DNA和RNA。

DNA 是双螺旋结构的分子,在细胞中起着存储、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

RNA是由DNA转录而成的单链分子,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二、基因基因是指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它决定了一个个体的遗传特征。

人类基因由核苷酸序列组成,它们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编码了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的突变和重组是遗传变异的基础。

三、遗传规律遗传规律是指遗传现象中存在的一些普遍规律。

其中最著名的是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它包括显性和隐性遗传、基因分离和基因自由组合两个方面。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为后来的遗传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遗传性状遗传性状是个体所具备的遗传特征,包括形态、生理、行为等方面的特征。

遗传性状可以通过基因的表达来确定,例如眼睛的颜色、血型等。

有些遗传性状是显性的,即只需一个显性基因即可表达;而有些是隐性的,需要两个隐性基因才能表达。

五、遗传病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遗传病可以分为常染色体遗传和性染色体遗传两类。

常染色体遗传包括显性遗传、隐性遗传和连锁遗传等,而性染色体遗传则包括X连锁和Y连锁遗传。

六、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指利用遗传学知识进行人为的基因操作。

它可以用于治疗遗传病、改良农作物、开发新药等方面。

基因工程的应用是遗传学在实践中的重要体现,有着广阔的前景。

七、进化与遗传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变异和适应的过程。

遗传是进化的基础,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物种才能不断适应环境。

遗传学研究了进化的遗传基础和遗传机制。

综上所述,遗传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领域,它研究的是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

遗传学的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个体遗传特征的形成原理和遗传病的发生机制。

同时,基因工程等应用也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福祉。

遗传学基础知识点

遗传学基础知识点

遗传学基础知识点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间遗传信息的传递、表现和变异。

在遗传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基础知识点是必须要掌握的。

本文将围绕这些基础知识点展开讨论。

1. 遗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是指携带遗传信息的生物分子,主要包括DNA和RNA。

DNA是双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胞嘧啶)组成,形成基因和染色体。

RNA则在蛋白质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2. 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一系列遗传定律,包括隔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性联和定律。

这些定律揭示了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

3. 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是通过DNA分子进行的。

DNA分子在细胞分裂时复制,通过核糖体和tRNA、mRNA参与蛋白质合成,从而实现基因的表达。

4. 遗传性状的表现遗传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在有性繁殖中通过配子随机组合形成。

一对等位基因可以表现为显性和隐性,而性状的表现受到基因型和环境的影响。

5. 遗传变异基因在不同个体间可以发生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互作和基因重组等。

这种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可以导致个体的遗传多样性。

6. 遗传病与遗传咨询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囊性纤维化等。

遗传咨询是通过遗传学知识对个体的遗传信息进行评估和风险预测,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通过对上述基础知识点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遗传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生物学学科,为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的遗传学学习有所帮助。

大一遗传学知识点汇总

大一遗传学知识点汇总

大一遗传学知识点汇总遗传学是研究遗传规律和遗传现象的科学,它在生物学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

下面将对大一遗传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汇总。

一、基本概念1. 遗传学的定义:研究性状在遗传上的规律传递和遗传变异的科学。

2. 基因: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携带着遗传信息。

3. 染色体:细胞中储存基因的结构,人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

4. 纯合和杂合:个体基因型中是否存在相同的等位基因决定了其纯合或杂合状态。

二、遗传规律1. 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单因素遗传定律、二因素遗传定律和多因素遗传定律。

2. 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决定了个体的表型,表型结果受到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3. 显性和隐性:显性基因表现在个体的表型上,而隐性基因只有在纯合状态下才会表现出来。

三、遗传变异1. 突变:某个或某些基因发生突然而明显的变化,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

2. 染色体畸变:由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变异,如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等。

3. 基因重组:染色体上的互换和基因间的重组,使得基因搭配产生新的组合。

四、遗传疾病1. 单基因遗传病:由单一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疾病,如先天性遗传性失明、脊髓性肌萎缩症等。

2. 多因素遗传病: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遗传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3. 染色体异常病:由于染色体畸变引起的遗传疾病,如唐氏综合征、克氏综合征等。

五、遗传工程和基因编辑1. 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用于扩增DNA片段。

2. 基因工程: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来实现特定的目的,如基因克隆、重组DNA技术等。

3. 基因编辑:通过CRISPR-Cas9技术等手段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精确编辑。

六、人类遗传学1. 人类遗传特点:人类遗传物质与其他生物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2. 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解析出人类基因组的组成和功能,对人类遗传学的研究有重要影响。

3. 遗传咨询:通过遗传咨询师向个体提供有关遗传疾病风险和生育选择等方面的专业建议。

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遗传学知识点总结一、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1. DNA的结构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组成的长链分子。

DNA的结构包括磷酸基团、脱氧核糖糖分子和碱基,其中碱基包括腺嘌呤(Adenine)、鸟嘌呤(Guanine)、胸腺嘧啶(Thymine)和鸟嘧啶(Cytosine)。

2. DNA的功能DNA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其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存储、复制、传递和表达。

DNA通过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转录和翻译来表达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体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3. RNA的结构与功能RNA是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其结构与DNA类似,但在碱基配对中胸腺嘧啶被尿嘧啶(Uracil)代替。

RNA主要包括mRNA、tRNA和rRNA等,具有遗传信息传递和调控蛋白质合成的功能。

二、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1. 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的传递是指生物体将DNA携带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其中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有丝分裂是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其目的是细胞增殖;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的有丝分裂,其目的是产生生殖细胞。

2. 遗传信息的表达遗传信息的表达是指DNA携带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表达为蛋白质的过程。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大部分功能酶和结构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控制着生物体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三、遗传变异与突变1.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体在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过程中发生的基因型、表现型及遗传频率的变化。

遗传变异是生物种群适应环境变化及进化的基础。

2. 突变突变是指生物体的DNA分子发生的永久性的基因突变,其结果是导致个体遗传信息的改变,从而影响表型的性状。

突变是造成遗传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遗传疾病1. 遗传疾病的分类遗传疾病是由单基因或多基因遗传缺陷引起的一类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细胞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等。

医学遗传知识点总结

医学遗传知识点总结

医学遗传知识点总结一、基因和染色体1. 基因的概念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的分子单位,它携带着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是DNA分子中的一段序列,通过编码蛋白质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2. 染色体的概念染色体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它携带着基因,与遗传性状的表现密切相关。

在人类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性染色体决定了个体的性别,其余22对为常染色体。

3.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变化的现象,它是遗传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缺失突变、插入突变等多种类型,导致了基因功能的改变,进而影响了生物体的性状。

二、遗传病的类型及病因1. 单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一基因突变所导致的疾病,其遗传规律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囊性纤维化、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等。

这类遗传病的发生与家族史密切相关,患者的家庭成员易受到影响。

2. 多因素遗传病多因素遗传病是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疾病。

这类遗传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不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胎儿期的发育环境、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

例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都是多因素遗传病。

3. 染色体异常疾病染色体异常疾病是由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异常所导致的疾病,常见的有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克莱因费尔特病等。

这类疾病通常伴随着严重的身体和智力发育异常,对患者的生活和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医学遗传学的诊断方法1. 家族史调查家族史调查是对患者家庭成员的遗传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遗传风险。

通过分析家族史,可以发现患者是否存在遗传性疾病,以及该疾病是否具有家族聚集性。

2. 分子遗传学诊断分子遗传学诊断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患者的基因进行检测,以发现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

常见的分子遗传学诊断方法包括PCR技术、基因测序技术、DNA微阵列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准确地检测出基因的突变信息。

遗传遗传知识点总结

遗传遗传知识点总结

遗传遗传知识点总结一、基本遗传知识1. 遗传物质: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携带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DNA是由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它决定了生物的遗传性状。

2. 基因:基因是DNA分子上特定的DNA序列,负责携带和表达一个或多个特定的遗传特征。

3.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由于基因重组、突变等原因,导致新的遗传信息出现的现象。

4. 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物质的传递是指遗传信息从父母传递给子代的过程。

在有性生殖中,DNA通过卵子和精子传递给下一代。

5. 遗传学定律:孟德尔定律是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包括显性隐性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这些定律总结了基因的遗传规律,对后世的遗传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功能1. DNA的结构:DNA的结构为双螺旋结构,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不同的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组成。

2. DNA的功能:DNA的主要功能是存储遗传信息,并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这种转录和翻译过程被称为中心法则。

三、遗传变异与突变1. 遗传变异的原因:遗传变异可以由自然选择、基因重组、突变等多种原因引起。

2. 突变:突变是指遗传物质的变化,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等。

突变可能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从而影响生物的表型特征。

3. 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生物个体之间遗传差异的存在。

这种多样性是基因重组和突变等遗传变异的结果。

四、遗传测定与遗传连锁1. 遗传测定:遗传测定是指通过基因型(allele组合)来推测个体表型的方法。

常用的遗传测定方法有孟德尔方格、3:1比例检验、卡方检验等。

2. 遗传连锁:遗传连锁是指两个或多个基因由于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而具有一定联系,它们的分离程度远小于因出现在不同染色体上而易于分离的基因。

遗传连锁吻合性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或多个基因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连锁图谱来描述。

五、基因组学和人类遗传学1. 基因组学:基因组学是对整个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包括基因组测序、基因组比较、功能基因组学等。

完整版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完整版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完整版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整理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变异和表达。

常见的遗传学知识点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结构和功能、染色体遗传、基因表达和调控等。

一、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是现代遗传学的基础,包括三个基本定律。

1.显性和隐性遗传定律显性和隐性是指两个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孟德尔发现,如果一个个体有两个相同的基因表现型,它就是显性的;如果两个基因不同,则表现为隐性特征,不表达。

2.分离定律分离定律是指在杂合子生殖过程中,两个基因的亚型在生殖细胞中是随机分离的,每个细胞只包含一个亚型,这样每个后代都有一半携带一个亚型,一半携带另一个亚型。

3.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配子形成过程中,两个基因的不同亚型是随机组合的,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基因型组合。

二、基因结构和功能基因是指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主要分为DNA和RNA 两种。

基因包括以下几种结构和功能:1.基因的结构基因通常由DNA序列编码,基因组成的DNA序列是由四个核苷酸(A、T、C、G)组成的,其中序列的排列方式决定了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

2.基因的功能基因具有不同的功能,包括编码蛋白质、调控基因表达、储存信息等。

3.基因的表达基因表达是指基因转录为RNA,然后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

基因表达可以在转录、剪切、转运、翻译以及后期修饰等环节中进行调控。

三、染色体遗传染色体是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复制的结构,染色体遗传主要研究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变异。

1.染色体结构染色体结构主要包括染色体的形态、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的组成等。

2.遗传变异在染色体遗传中,遗传变异是指基因或染色体的序列、结构或数目的改变。

最常见的遗传变异包括核型异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和单基因突变等。

四、基因表达和调控生物内部的基因表达和调控对于遗传学来说至关重要,它们包括:1.基因表达基因表达是指基因转录为RNA,然后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

遗传学的知识点

遗传学的知识点

遗传学的知识点遗传学是研究遗传规律和遗传现象的学科,它探究了基因在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中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遗传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基因与遗传物质基因是指控制遗传特征的单位,它位于染色体上。

人类的细胞核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性染色体决定了性别,其他22对称为常染色体。

基因是在染色体上的一段DNA序列,它编码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在有性生殖中,父母双方各自贡献一半的基因给子代。

二、遗传规律1.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对豌豆的实验揭示了显性和隐性遗传因子的存在。

孟德尔发现,如果两个显性因子或两个隐性因子分别由父母亲传递给子代,子代表现出显性特征。

如果一个显性因子和一个隐性因子组合在一起,子代表现出显性特征。

2. 遗传连锁遗传连锁指的是某些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而很少发生重新组合的现象。

这是由于在同一染色体内,基因间距离较近,发生交换的概率较低。

3. 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是指染色体的结构或数量发生改变。

其中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是唐氏综合症,患者有额外的21号染色体。

三、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指的是遗传物质中的基因序列发生变化。

常见的基因突变形式包括点突变(单个碱基的改变),插入突变(新的碱基插入到DNA序列中)和缺失突变(DNA序列中的一部分丢失)等。

四、遗传病遗传病是由异常基因导致的疾病。

常见的遗传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囊性纤维化、血友病等。

一些遗传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如果父母携带异常基因,子女患病的概率会增加。

五、遗传工程遗传工程是应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技术对生物进行基因改造的过程。

通过遗传工程,科学家能够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中,从而赋予其新的性状或改善原有性状。

六、基因组学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组的学科,它包括对生物体所有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研究。

基因组学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基因的组织和功能,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基础。

总结:遗传学是一门探究遗传规律和遗传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基因与遗传物质、遗传规律、基因突变、遗传病等多个知识点。

(完整版)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整理)3篇

(完整版)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整理)3篇

(完整版)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基因、DNA和染色体1.基因:指遗传信息在染色体上的基本单位,是控制个体形态、结构、功能以及遗传特征的遗传物质。

2.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大分子聚合物,包含四种碱基,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胞嘧啶(C),这四种碱基的不同排列组合构成了不同的基因。

3.染色体:指遗传信息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被观察和测定的可见的结构,是由DNA、蛋白质等构成的细胞核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类体细胞中通常有46条染色体(23对),其中一对性染色体决定个体的性别。

4.基因表达:指基因信息从DNA转录成RNA再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是生物体表现出各种形态、性状和生理功能的基础。

5.突变:指基因的突发性的基因变异,可导致个体的遗传特征发生变化,阳性突变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遗传规律1.孟德尔遗传规律:指在同种基因型的个体之间产生的后代,表现出明显的分离和随机性。

2.随机吸配规律:指不论个体(除果蝇外),只要其一对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相互独立,其分离组合在后代的频率和概率不受影响而呈随机排列的规律。

3.连锁和基因重组:指一对染色体上的多个基因位点由于位置的接近而具有连锁性,但两个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重组作用会破坏连锁基因,从而形成新的联合和分离组合。

4.多因素遗传规律:指人类遗传性状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表现受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

5.基因剪接:指在转录过程中RNA前体在剪接过程中剪下不必要的外显子以及与此同时,选择性的保留某些外显子与内含子并将其接合在一起,形成成熟RNA的过程。

(三)遗传学应用1.遗传学诊断:利用遗传学原理对个体遗传信息进行检测和分析,以确定某些遗传性状或疾病的遗传方式和危险程度。

2.基因治疗:指通过利用细胞和基因工程技术,将正常基因导入患者体内来代替缺少或异常的基因,以治疗某些遗传性疾病。

3.基因编辑:指使用CRISPR/Cas9等技术对人类基因进行修饰和编辑,可用于去除病原体基因、纠正遗传缺陷等。

有关遗传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遗传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遗传的知识点总结遗传学的基本概念1. 基因:是控制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基本单位。

基因由DNA组成,是细胞内的功能性DNA片段,负责编码生物个体的遗传特征。

2. 染色体:染色体是基因的携带者,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人类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遗传信息。

3. 遗传物质:指DNA和RNA,是生命体遗传信息的传递者。

遗传规律1.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统计定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 确定遗传规律:染色体对基因的定位和分离规律。

例如,性连锁遗传,杂合子的分离和重组等规律。

3. 随机性:遗传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随机性,例如基因重组的概率,基因突变的出现等。

遗传变异1. 突变:指染色体结构或基因序列的突然改变,是生物进化和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

2. 重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导致新的基因组合产生。

3. 杂合子形成:由两个不同亲本的基因组合而成的个体称为杂合子,杂合子的出现增加了遗传物质的多样性。

应用遗传学的领域1. 生物育种:利用遗传学的知识进行植物和动物的育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医学遗传学:研究人类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基因与疾病的关系,进行遗传病的诊断和预防。

3. 法医遗传学:利用DNA鉴定技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身份鉴定,进行亲子关系的鉴定等。

4. 进化遗传学:研究物种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遗传学的发展趋势1. 基因工程: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基因的修饰和操纵,生产优良的转基因生物。

2. 基因组学:研究生物的全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揭示基因组的结构和组织特征。

3. 个性化医学:根据个体的基因信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

4. 环境遗传学:研究环境因素对遗传变异的影响,揭示环境和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总之,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遗传学将为人类生活和健康带来更多好处。

高中生物遗传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的知识点总结遗传学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生物体性状的传递和变异规律。

以下是高中生物遗传的知识点总结:1. 遗传的物质基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为双螺旋。

-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定序列,负责编码生物体的特定性状。

- 染色体是DNA和相关蛋白质的复合体,存在于细胞的核中。

2. 孟德尔遗传定律- 孟德尔通过豌豆植物的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分离定律: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一个性状的两个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分离,每个配子只含有一个等位基因。

- 自由组合定律:不同性状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它们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独立的。

3. 遗传的模式- 显性和隐性:显性基因在杂合子中能够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则不能。

- 等位基因: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形式的基因。

- 纯合子和杂合子:纯合子指两个等位基因相同的个体,杂合子则是指两个等位基因不同的个体。

4. 性别遗传-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人类中女性为XX,男性为XY。

- 性别连锁遗传:某些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5. 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可能导致新的性状出现。

- 基因重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父母的基因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型。

6. 人类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如遗传性肌营养不良。

- 多基因遗传病:由多个基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遗传病,如高血压、糖尿病。

-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由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如唐氏综合症。

7. 遗传学的应用- 基因治疗:通过改变或替换异常基因来治疗遗传病。

- 遗传工程:通过人工手段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如转基因技术。

8. 遗传咨询- 遗传咨询旨在帮助个体和家庭了解遗传病的风险,并提供相关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9. 遗传学实验技术- PCR技术:用于快速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技术。

- DNA测序:确定DNA分子中精确的核苷酸序列。

遗传学知识点归纳

遗传学知识点归纳

遗传学知识点归纳1. 遗传学的定义和重要性遗传学是一门研究基因传递、变异和表达的学科。

它对于了解生物的遗传信息、进化和疾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 基因和染色体- 基因是DNA上编码蛋白质的一段序列。

它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 染色体是细胞中DNA的结构,它携带着大量的基因。

- 人类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母的配对染色体。

3. 遗传性状的传递- 隐性和显性遗传性状:显性遗传性状会在个体表现出来,而隐性遗传性状需要两个基因都是隐性才会表现。

- 遗传物质传递:通过配子传递遗传物质,孩子将从父母那里继承一部分基因。

- 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是个体基因的组合,而表型是基因型的外显结果。

4.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孟德尔通过了解豌豆植物的遗传特性,发现了遗传定律,例如:隐性和显性遗传特征的传递。

- 孟德尔的定律包括: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自我交叉定律。

5. 遗传突变和变异- 遗传突变是DNA序列发生的突然改变,可以导致基因的功能改变。

- 变异是基因的序列变化,它可以是无害的,也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

6. 遗传病和遗传咨询- 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例如,先天性心脏病和遗传性癌症。

- 遗传咨询是通过遗传学知识来帮助个人和家庭了解遗传疾病的概率、遗传风险评估和生育决策。

7. 遗传技术和基因工程- 遗传技术包括遗传工程和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

- 基因工程用于生产转基因作物、制造人类蛋白质和治疗遗传性疾病。

以上是对遗传学知识点的简要归纳,遗传学作为生物科学的重要分支,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质量具有深远的影响。

遗传的知识点总结

遗传的知识点总结

遗传的知识点总结1. 基因: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性质和功能性质。

基因分为等位基因和基因座位,等位基因是指在同一基因位点上的不同分子形式,基因座位是指染色体上遗传信息的位置。

基因是由DNA编码的,编码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2. 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内的细胞器,其中包含了大部分的遗传信息,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人类的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其余22对是体染色体。

染色体中包含了基因和非基因序列,基因位于染色体的染色质上。

3.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有DNA和RNA两种,DNA是携带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主要分子,RNA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DNA和RNA都包含了磷酸骨架和碱基对,碱基对的配对规则是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鸟嘌呤(G)与胞嘧啶(C)。

4. 遗传信息传递:遗传信息的传递是生物个体遗传特征的基础,它包括了DNA的复制、RNA的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DNA的复制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在细胞分裂中,DNA能够准确复制并传递给下一代细胞。

RNA的转录是指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被转录成RNA分子的过程,而RNA的翻译是指mRNA上的遗传信息被翻译成蛋白质分子的过程。

5. 遗传规律:遗传学包括了孟德尔遗传定律、连锁性、隐性性和显性性等遗传规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指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的遗传规律,包括了显性性、隐性性、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等。

连锁性是指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连锁,隐性性和显性性是指基因表现的两种状态。

6.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体中个体性状的差异,包括了基因型的差异和表现型的差异。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通过遗传变异,生物体可以经过自然选择和适应环境,从而逐渐形成适应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7. 遗传疾病:遗传学研究了许多遗传疾病的遗传机制,包括了单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病和多基因遗传病等。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如囊性纤维化、地中海贫血等;染色体异常病是由染色体的结构或数字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唐氏综合征、克氏综合征等;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个基因的遗传变异引起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遗传学 知识点总结

遗传学 知识点总结

遗传学知识点总结1.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一门生物学科学。

它是研究生物的遗传现象、遗传规律及其内在机理的学科。

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生物体内的基因,而基因是操纵着生物体发育和遗传特性的物质基础。

遗传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基因的特性、遗传的契约、遗传变异、遗传的规律、遗传的机理和遗传的应用。

2. 遗传变异在所有的生物体中,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

遗传变异是指种群内个体之间的遗传性差异。

在多种多样的生物性命中,遗传变异是生物种群规模维系的前提条件。

遗传变异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基因型的变异,即单个基因型的变异;另一种是表现型的变异,即个体的外部表现差异。

在生物体繁殖过程中,遗传变异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它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基础。

遗传变异对群体遗传学和进化遗传学都是非常重要的。

3. 基因传递基因传递是指基因在生物体繁殖过程中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在有世代繁殖的生物体中,基因在个体繁殖过程中,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并在后代中表现出来。

基因传递遵循一定的遗传规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再组合规律,从而揭示了基因的遗传规律。

基因传递不仅有助于解释基因在生物体中的传递方式,还有助于解释基因在群体中的遗传分布规律。

因此,基因传递是遗传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4.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一种通过技术手段对生物体进行基因改造的方法。

通过基因工程,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宿主生物体中,并使之表达。

基因工程已经在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上,基因工程可以通过转基因作物等手段,提高植物的抗病性、耐旱性和抗虫性,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在医学上,基因工程可以通过基因治疗等手段,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

在环境保护方面,基因工程可以通过生物技术净化污染环境。

基因工程是遗传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5. 群体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是研究种群内个体之间遗传关系的一门学科。

(完整版)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完整版)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完整版)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整理)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遗传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和遗传变异规律。

下面将介绍一些遗传学的基本知识点。

1.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是生物体中控制遗传性状的基本单位。

在细胞核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一条由DNA组成的长链,携带着生物体所有的遗传信息。

人类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

每条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基因数目和位点,基因位于染色体的特定区域,称为基因座。

2.基因型和表型一个生物体的基因型是指其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合情况。

而表型则是指基因型所决定的外表现形式。

例如,人眼睛颜色的基因型可能是BB、Bb或bb,而表型则是指眼睛的实际颜色。

3.等位基因和显性隐性基因有不同的形式,称为等位基因。

一个基因座上可以存在两个相同或不同的等位基因。

如果两个等位基因对表型的影响相同,则称其遗传方式为显性。

否则,其遗传方式为隐性。

例如,人类中黑眼睛的等位基因为显性,而蓝眼睛的等位基因为隐性。

4.遗传规律遗传规律是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著名的遗传学家门德尔发现了自然选择和基因遗传的基本原则,创立了遗传学的基础。

其中,最为重要的遗传规律有三条,分别是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显性与隐性规律。

5.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个体间或群体内遗传组成差异的存在。

遗传变异并不一定表明遗传缺陷或疾病,有些变异可能使个体更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例如,一些人拥有对疾病的抗性等特殊遗传优势。

6.突变和突变模型突变是指DNA序列的改变,可导致基因表达发生异常,进而影响表型。

突变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也可以是受到化学物质、放射线等影响引起的。

突变模型则是一种定量描述突变率的数学模型,可以用于研究群体间遗传变异的规律。

7.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是遗传学应用的主要领域。

遗传工程通常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基因组修饰,用于改良或创造新的品种,以满足人类需求。

而生物技术则是指利用生物体特殊的生理、代谢或分子机制进行研究或应用的技术,例如基因片段克隆、DNA测序、酶学和生物反应器工程等领域。

遗传所有知识点总结

遗传所有知识点总结

遗传所有知识点总结一、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在遗传学中,遗传物质是一个基础性概念,它是生物体内决定遗传特性的物质基础。

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是遗传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我们知道,DNA是所有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它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构成的双螺旋结构。

DNA 分子的功能主要包括储存遗传信息、复制遗传信息、传递遗传信息和表达遗传信息。

RNA 也是一种重要的遗传物质,其主要功能是协助DNA进行基因表达。

此外,蛋白质也是遗传物质的一部分,它是细胞功能和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遗传变异与基因突变遗传变异是不同个体间遗传特点的差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基础。

基因突变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的一种重要方式,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基因突变可分为点突变、片段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等多种类型。

基因突变的产生与维持是遗传变异的重要原因,它对生物体的适应性和进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元。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是遗传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遗传学中,我们常常将基因分为等位基因、基因座和基因频率等多个概念来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的功能主要包括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三个方面。

同时,基因的表达调控也是基因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生物体内部各种生命过程的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遗传性状的表现规律在遗传学中,遗传性状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生物体的某一特征。

遗传性状的表现规律是遗传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

遗传性状的表现规律主要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连锁不平衡和多基因遗传等多个方面。

孟德尔遗传规律是遗传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它包括单基因纯合子表现为分离等位基因、单基因杂合子表现为互补等位基因、两个或多个基因同时表现等多个重要观点,对于人们理解遗传规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遗传发育与遗传进化在生物体的生存过程中,遗传发育与遗传进化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遗传: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

2变异: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个体之间的差异。

3遗传与变异二者关系:遗传与变异是生物进化中的一对矛盾,生物体不断产生变异,又不断地通过遗传把变异保存下来,从而形成进化,遗传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而变异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

4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异同点;相同之处:同是把遗传物质准确的传给子细胞的过程。

不同之处:《1》有丝分裂:(1)目的增大营养体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生物从生到死,除了性母细胞之外,都在进行有丝分裂,各种器官内都可进行。

(2)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分裂一次,(3)一个细胞产生两个子细胞,并且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4)中期:以染色体为单位排列在赤道板上,不发生联会,不产生交换,(5)后期以染色体为单位向两极移动,不出现减半的现象,<2>减数分裂:(1)目的:形成配子,产生母细胞,而且只有性母细胞成熟时才可进行的分裂方式,(2)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只分裂一次(3)一个母细胞产生四个子细胞,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n(4)中期;以二价体为单位排列于赤道板两侧,产生联会,并发生交换(5)后期I:以染色体为单位向两极移动,2n→n 根本原因是以染色体为单位向两极移动,同源染色体被分开,出现减半现象。

5果实直感;在种皮或果皮的组织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基因的影响而表现出父本的某些形状,这种现象称为果实直感6胚乳直感:在死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7双受精:花粉管和两个精子一起进入胚囊,接着营养核解体,一个精核与卵细胞融合为合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核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胚乳核,将来发育成胚乳8配子的形成过程;9几种主要作物的染色体:10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后,F1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的现象。

即外显率为100%11不完全显性:又称半显性,杂合体的表型介于纯合体显性与纯合体隐性之间。

12共显性: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或叫并显性。

13ABO血型的遗传:ABO血型中O基因为隐性基因,A和B为显性基因。

这就是说,当O基因与A或B基因组合在一起时,只显示A或B基因的性状,即A型或B型;而A和B又互为显性基因,当A和B基因组合在一起时,同时显示A和B基因的性状,即AB型;只有当O基因与O基因相结合时,才产生O血型。

ABO血型共有6种基因型,由于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表现型仅仅为四种:O、A、B和AB四种血型。

父母的血型与子女的血型可能并不一致,或同一对父母的兄弟姐妹的血型不相同,这是正常的现象,是ABO血型遗传的现象。

ABO血型的遗传规律是:父母的一方是O型时不会产生AB型的子女;父母的一方是AB型时不会出现O型的子女;父母的血型为O型与AB型的配合时,子女的血型不是A型就是B 型,子女不会与父母任何一方的血型相同。

14遗传因子的分离假说:P60(1_5)15上位性:在群体遗传学和数量遗传学中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效应为非相加性时,常统称之为上位性。

也就是位于不同座位上的基因间的非相加性相互作用。

16显性上位:一种对显性基因的产物抑制另一种显性基因的产物,只有在上位基因不存在时,被遮盖的基因才能表达。

17隐性上位;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性作用18配子:指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由生殖系统所产生的成熟性细胞。

19基因型又称遗传型,基因型是指生物的遗传型,即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

是生物体从它的亲本获得全部基因的总和。

20表现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特征的总和(及书后的计算题)21连锁遗传:连锁遗传是指2个或2个以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遗传中结合在一起的频率大于按独立分配规律所期望的频率的现象。

22完全连锁: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不能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F1只产生两种亲型配子,其自交或测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均为亲本组合。

23不完全连锁:F1可产生多种配子,后代出现新性状的组合,但新组合较理论数为少。

非等位基因完全连锁的情形少见,一般是不完全连锁。

24相引相:两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相应节段的交换。

25相斥相:即连锁遗传中把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联系在一起向后代传递。

26伴性遗传:遗传学上,将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

又称性连锁(遗传)或性环连27交换值与基因间距离的关系;28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理;(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是呈直线关系的(2)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上的位置是对称的,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它们必然会处在不同位置上(3)在减数分裂的前期I(偶线期),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相对基因也要配对(4)再粗线期发生交换,首先是连锁基因间相对的某一部分发生断裂,进行交换,而后又重新结合起来,染色体交换,基因也随之交换,从而改变原来的连锁关系(5)由于基因的交换产生了四种基因组合不同的染色单体,其中有两种为亲本组合,两种为新组合,经减数分裂形成四种不同的基因组合的配子,四个染色单体分别进入四个配子中去。

29三点测定:::就是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同时确定三对等位基因(即三个基因位点)30广义遗传力:指遗传变异占表现型总变异的百分数,或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百分数。

用h2b表示。

31狭义遗传力:指遗传变异中属于基因加性作用的变异占表型变异的百分数32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每个数量性状是由许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每个基因的单独作用较小,与环境影响造成的表型差异差不多大小,因此,各种基因型所表现的差异就成为连续的数量了。

33杂种优势:杂合体在一种或多种性状上优于两个亲本的现象。

34近亲繁殖;指由有近亲关系的个体相互交配或配子的结合35纯系学说及其评价;内容:在自花授粉的天然混杂全体中,可分离出许多基因型纯和体系,在混杂的群体中选择有效而纯系的内部个体差异,只是环境的影响。

基因型是相同的,所以纯系内选择无效。

评价:(不全)(一).纯系说的主要贡献 1.区分了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指出在育种工作中选择遗传变异的重要性2.明确了在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混杂群体内进行单株选择是有效的,但是3.明确了基因型和表现性的概念。

少36可否在推广多年的小麦品种当中进行单株选择;是37杂种优势的特点:38基因突变;基因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的基因形成对性关系。

39基因突变的特征;具有重演性,可逆性,多方向性,有害性,平行性及一般特征。

40可遗传变异的来源: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自由组合与交换)C.染色体变异突变:1点突变(基因突变)2染色体变异(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4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种类:a缺失b重复c易位d倒位。

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异主要有4种:1.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例如,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因为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得名。

猫叫综合征患者的两眼距离较远,耳位低下,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存在严重的智力障碍;果蝇的缺刻翅的形成也是由于一段染色体缺失造成的2.重复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果蝇的棒眼现象就是X染色体上的部分重复引起的3.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重新排列如女性习惯性流产(第9号染色体长臂倒置)4.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如惯性粒白血病(第14号与第22号染色体部分易位,夜来香也经常发生这样的变异42主要的细胞学鉴定方法及主要的遗传学效应;43同源多倍体:染色体已经复制而细胞质不分割可形成同源多倍体,未减数的配子结合44异源多倍体:是指加倍的染色体组来源于不同的物种。

它可以通过不同种、属间个体杂交的杂种后代经过自然或人为地使体细胞染色体加倍而得到;也可以由于杂种不正常的45整倍体;是指生物基因组中整套单倍体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46非整倍体:是指生物基因组增加或减少一条或多条染色体,而不是整套染色体的变化47非整倍体的染色体数目;48单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后,在一个世代中即可出现纯合的二倍体(一般情况下为纯合,但在亲本为多倍体情况下,得到的单倍体植株加倍后,子代可能为杂合。

)[1],从中选出的优良纯合系后代不分离,表现整齐一致,可缩短育种年限。

单倍体植株中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虽经染色体加倍,但由于没有显性基因的掩盖而容易显现。

这对诱变育种和突变遗传研究很有好处。

在诱导频率较高时,单倍体能在植株上较充分地显现重组的配子类型,可提供新的遗传资源和选择材料49整倍体在育中上的应用:50作为遗传物质的必备条件;1.在细胞的繁殖过程中能精确地复制自己2.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在一定情况下,能发生遗传变异3.具有携带生物一切的必要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4.遗传信息可以进行转录和翻译,在细胞分裂时,他可以把遗传信息有规律的分配到子细胞中。

51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直按证据与间按证据52细胞核遗传:由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及核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又称核遗传。

53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54母性影响:子代受到母本核基因型的影响而表现母本核基因型所决定的性状的现象。

55雄性不育;是指雌雄器官发育不良,失去生殖能力,导致不育的特性。

56“三系”的基因型;57哪种雄性不育型可实现三系:58其它的为何不能实现“三系”;59细胞质遗传的原因;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②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不均等分配60细胞质遗传的特点:1.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2.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3.通过连续回交能将母本的核基因几乎全部置换掉,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所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

4.有附加体和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于病毒的转导或感染。

61孟德尔群体;是指具有共同的基因库,并由有性交配个体所组成的繁殖群体。

孟德尔群体是以有性繁殖为前提的,因而其对象具有二倍体的染色体数,并限于进行有性繁殖的高等生物。

完全无性繁殖的生物体不发生孟德尔分离现象,通过无性繁殖形成的无性繁殖系或无性繁殖系群,其基因的分配规律不能用孟德尔的方法进行研究和鉴别,所以这些纯系不能算作孟德尔群体。

对于单倍体的微生物等原核生物一般也不称为孟德尔群体。

61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突变(提供材料)自然选择(在进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隔离(物种形成的先决条件63群体的遗传组成及其影响因素;64哈德---魏伯格定律内容及应用:规律:又称为平衡定律,在一个不发生突变、迁移和选择的无限大的随机交配的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组频率在一代一代的繁殖传代中保持不变,即在没有进化影响下当基因一代一代传递时,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