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学习概要
吴述伤寒杂病论
吴述伤寒杂病论导读:本文紧承上篇推送文章《無門述要》进一步阐述吴述伤寒杂病论的特点:医理上“五法合一”,诊病上“病证症有机结合,形气神一体同调”,最终实现“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中西一统”的目标。
本章内容分为三部分:1、标本聚类、抓独截断、平脉辨证,五法合一;2、病、证、症有机结合;形、气、神一体同调;3、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中西一统。
今天推送第一部分:标本聚类、抓独截断、平脉辨证,五法合一。
《吴述伤寒杂病论》的特点:标本法、聚类法、抓独法、平脉法、截断法五法合一。
标本法是讲理的,聚类法是讲法的,平脉法、抓独法、截断法是讲方和药的。
这五法是理、法、方、药一气贯通,不厌其繁、大道至简、直取其病、独处藏奸。
其中,标本法是不厌其繁;聚类法、平脉法、截断法,是大道至简;抓独法是独处藏奸,六经辨病,先病后证,法当直取其病,随证化裁。
同时,我们强调病证症有机结合,形气神一体同调。
我们主张以六经气化为基础,融通各家学说,最终实现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与中西一统。
标本聚类、抓独截断、平脉辨证,五法合一标本法,是讲理的,阐释了六经为病的原因和机理,解释了为什么六经为病会出现这些临床表现。
我们搞清机理就知道怎么去治疗,这就是标本法的实质。
聚类法是干什么呢,聚类法就告诉我们要首辨阴阳。
病是发于阳还是发于阴,再把它定在三阳或三阴的某一经。
三阳为腑多实,三阴为脏多虚。
如“恶寒发热”是太阳、“寒热往来”是少阳、“但热不寒”是阳明。
三阳病的脉是什么呢,太阳脉浮、阳明脉大、少阳脉弦。
太阴是手足自温,少阴是手足不温,到厥阴就是四肢逆冷。
所以辨病在三阳还是三阴,要先辨阴阳;辨完阴阳,再辨六经,辨病发何经,这样就可以很简单地辨出病在何经;然后再辨病属何证,辨病属何证就更简单了,三阳是在经在腑,三阴是寒化热化,此外三阳有经腑同病,三阴有寒热错杂。
比如说:太阳在经是伤寒、中风,太阳在腑是蓄水、蓄血。
这个病属何证很好辨的,在经在腑,寒化热化,大不了这个人有体质的异常,存在兼夹证而已。
伤寒杂病论讲解
《伤寒杂病论》简史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
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
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
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219年,张仲景去世。
失去了作者的庇护,《伤寒杂病论》开始了它在人世间的旅行。
在那个年代,书籍的传播只能靠一份份手抄,流传开来十分艰难。
时光到了晋朝,《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第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
这位名叫王叔和的太医令在偶然的机会中见到了这本书。
书已是断简残章,王叔和读着这本断断续续的奇书,兴奋难耐。
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
《伤寒论》著论22篇,记述了397条治法,载方113首,总计5万余字,但《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没了踪迹。
王叔和的功劳,用清代名医徐大椿的话说,就是“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王叔和与张仲景的渊源颇深,不但为他整理了医书,还为我们留下了最早的关于张仲景的文字记载。
王叔和在《脉经》序里说:“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
和鹊之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
”之后,该书逐渐在民间流传,并受到医家推崇。
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曾说:“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
”可以想像,这部奠基性、高峰性的著作让人认识了它的著作者,并把著作者推向医圣的崇高地位。
张仲景去世800年后的宋代,是《伤寒杂病论》焕发青春的一个朝代。
宋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
这本书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病的。
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之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对照,知为仲景所著,乃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金匮要略》共计25篇,载方262首。
伤寒杂病论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该课程以《伤寒杂病论》为主要教材,旨在使学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了解中医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诊疗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程,我对中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中医临床实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二、课程内容1. 伤寒杂病论概述《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全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
其中,《伤寒论》主要论述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而《金匮要略》则涉及杂病的治疗。
通过学习本课程,我了解了伤寒杂病论的成书背景、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
2. 伤寒论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论述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
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我重点掌握了以下内容:(1)伤寒病的病因:伤寒病的病因主要为外感风寒之邪,与人体正气相搏结,导致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
(2)伤寒病的病机:伤寒病的病机主要表现为正邪相争,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
具体可分为六个阶段: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3)伤寒病的诊断:伤寒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舌象、脉象等,结合中医四诊合参,进行全面分析。
(4)伤寒病的治疗:伤寒病的治疗原则为辨证论治,根据不同阶段、不同证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如太阳病阶段,可选用桂枝汤、麻黄汤等;阳明病阶段,可选用白虎汤、承气汤等。
3.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主要论述杂病的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
在学习金匮要略的过程中,我重点掌握了以下内容:(1)杂病的病因病机:杂病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包括外感、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等因素。
(2)杂病的诊断:杂病的诊断同样依据症状、舌象、脉象等,结合中医四诊合参,进行全面分析。
(3)杂病的治疗:杂病的治疗同样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根据不同证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三、课程心得体会1. 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水平通过学习伤寒杂病论,我对中医基础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伤寒杂病论医学
该书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隋唐以来,历代医家对其进行了 大量的研究、注解和发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伤寒学派。至今,《伤寒杂病论》 仍被公认为是一部最有影响、最有价值的医学经典著作之一。
02
伤寒病因与病理机制
外感风寒因素
风寒侵袭
风寒之邪是伤寒病的主要外因,多因气候骤变、人体防御功能减弱而致病。风 寒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引起营卫不和、肺气失宣,导致伤寒病的发生 。
伤寒杂病论医学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伤寒杂病论简介 • 伤寒病因与病理机制 • 伤寒症状与诊断方法 • 伤寒治疗方法与药物应用 • 伤寒预防措施与养生之道 • 现代医学对伤寒杂病论的认识与应用
01
伤寒杂病论简介
作者与成书背景
作者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成书背景
在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疫病流行,人民病死率很高。张仲景家族原有两百多人,不到十年,死了三分之二,其 中因患伤寒而致死的占十分之七。张仲景在这样的背景下,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最终写成了《伤 寒杂病论》这部不朽之作。
03
伤寒症状与诊断方法
典型症状表现
持续高热
伤寒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高热 ,体温可达39-40℃,常呈稽留
热型,即24小时内的体温波动 不超过1℃。
相对缓脉
与高热不相符的缓慢脉搏,是 伤寒的重要体征之一。
消化系统症状
伤寒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 腹胀、便秘或腹泻等消化系统 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表情淡漠、 反应迟钝、听力减退等神经系 统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谵妄、
01
流行病学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伤寒疫区居住或旅行史,是否接触过伤寒患者或带菌者
伤寒杂病论思想
《伤寒杂病论》性、位、量、学术思想概要四川 2012县级中医临床骨干青川县中医院苟文亮文章摘要:《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理法方药完备的中医学专著。
做为一部临床价值极高的中医经典,已为后人临床中所证实,研究《伤寒》的书籍汗牛充栋,理论众多。
《伤寒》的辨证,前人多有论述,在这里,就“性、位、量、”的辨证法,与大家共勉。
可以提纲挈领,删繁就简的理解和运用仲景的思想方法。
主题词:伤寒杂病论性位量学术思想概要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继承了《内经》等古医籍的基本理论,总结了秦汉时期人民群众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提出了以六经辨证的原则论治外感热病,以脏腑辨证的原则论治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法则,从而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被后世尊为“经典著作” 。
《伤寒杂病论》即是现今《伤寒论》《金匮要略》运用外感六经辨证论治(法思维模式;内伤杂病脏腑经络辨证论治(法思维模式;辨病结合辨证的辨证论治方法。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完备论述了伤寒外感病、内伤杂病的病因、病机、症状以及症状变化、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如果说“八纲辩证、六经辩证”是侧重于病性分析的辩证方法的话,那么“五脏”则是从病位入手, “辩方证”结合分析而确定量治疗原则的一种辩证方法。
故概括性位量学术思想为 :一、关于病性辨证病性-病-类,指病的属性分类,包括去除各种特殊情况后的伤寒与杂病各自的属性, 还包括各病往下细分出来的属性归类。
主要病性辨证方法 (六经、八纲辨证 , 各自的作用、性质和整体间的相互联系(即体系 , 进行分析研究 , 以探求对各种辨证使用方法 (辩证严谨、整体辩证、据脉论治、四诊合参、轻重缓急、明确标本。
以辨阴阳与辨标本为指导原则张仲景在自序中批评当时的一般医生, “不念思求经旨 , 以演其所知。
”可见他的著作 ,是以《内经》的理论、原则为指导的。
《内经》对诊疗疾病或辨证论治过程中 , 非常强调辨别阴阳:“阴阳者 , 天地之道也 , 万物之纲纪 , 变化之父母 , 生杀之本始 , 神明之府也 , 治病必求于本【 1】。
伤寒杂病论学习
伤寒杂病论学习对于学习伤寒,我觉得首先要把握一个纲领,也就是要知道伤寒是一部什么书。
伤寒是一部中医临床著作,就不用赘述了,有人提出,说古代的伤寒,与现今看到的病不是一回事,所谓古方今病两不相能;还有人说,伤寒只论述了“寒”邪所致的病,其它病邪,特别是“温”邪所致的病,不包括在其中。
真是这样的吗?绝对不是!以我粗浅的看法,《伤寒杂病论》是一部大匠之作,所谓大匠示人规距,不示人以巧。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书中记录的内容,是作者对临床的理解,包含了中医理论在具体的病情下各种灵活的运用,各种法则兼备,该书的分类明细,从病因上入手,分伤寒与杂病,然后再往下逐次细分,伤寒先分为太阳病、阳明病……,然后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往下再分,在各条中,仍然是这样的分类方法,太阳病中有“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再往下,桂枝汤证,则有“荣弱卫强、卫气不和与卫气不共荣气谐和”等不同的情况;阳明病中有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种种不同,等等。
阳病阴病,也有分类:“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
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
五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标本缓急同样是这种分类方法:“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全书把中医理论完整的灵活运用,目的就在于示人以规距。
下面就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肤浅看法:关于病因学说仲景说: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伤寒杂病论药物学习
伤寒杂病论药物学习依据【长沙药解】中分类。
其中如小麦粳米一类没有录入,定义依据神农本草经。
卷一:甘草【本经】味甘平。
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
久服轻身延年。
生川谷。
白术【本经】术。
味苦温。
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
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一名山蓟,生山谷。
人参【本经】味甘微寒。
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久服轻身延年。
一名人衔,一名鬼盖。
生山谷。
大枣【本经】味甘平。
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肋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久服轻身长年。
叶覆麻黄,能令出汗。
生平泽。
薏苡【本经】薏苡仁。
味甘微寒。
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
久服轻身益气。
其根下三虫,一名解蠡。
生平泽及田野。
吴茱萸【本经】味辛温。
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根杀三虫。
一名藙。
生山谷。
蜀椒【本经】味辛温。
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久服之,头不白,轻身增年,生川谷。
干姜(生姜也是这个解释)【本经】味辛温。
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
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生川谷。
半夏【本经】味辛平。
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张,咳逆肠鸣,止汗。
一名地文,一名水玉。
生川谷。
代赭石【本经】代赭。
味苦寒。
主鬼注,贼风,蛊毒,杀精物恶鬼,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
一名须丸。
生山谷。
厚朴【本经】味苦温。
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
枳实【本经】味苦寒。
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
生川泽。
栀子【本经】卮子。
味苦寒。
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炮,皶鼻,白赖,赤癞,创疡。
一名木丹。
生川谷。
瓜蒂【本经】味苦寒。
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下水,杀蛊毒,咳逆上气,及食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
《伤寒杂病论》学习方法
一、任应秋:谈谈学习《伤寒论》《伤寒论》是中医学习辨证施治较有系统的书,是后汉张仲景的杰出著作。
学习中医,必须要读《伤寒论》的重要意义,已经为大家所熟知了,但是究竟如何阅读才好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拉杂谈一下,仅供初学《伤寒论》者的参考吧。
(一)选本一般读《伤寒论》的,往往都是读注本的多,很少有从《伤寒论》白文本着手,其实这是研究伤寒论的关键问题,不应该忽略。
因为白文本是仲景《伤寒论》的基本面貌,各家注本于《伤寒论》的本来面目,或多或少都有所改变了。
当然,所谓白文本,亦只是指北宋林亿等的校刊本而言,除了林校本而外,我们不可能再看到更接近仲景原论的白文本来。
北宋刊本,亦为稀世之珍,国内还没有访到是否有这个本子的存在。
其次是明代赵开美的翻刻宋本,据《经借访古志补遗》说:“此本为仲景全书中所收,曰翻刻宋板,其字画端正,颇存宋板体貌,盖伤寒论莫善于此本。
”可惜这个刻本,亦流传甚少,不易购得。
无已,下列几个本子,还不失为《伤寒论》白文本的善本。
第一是民国元年武昌医馆列本。
其次是民国十二年恽铁樵托商务印书馆的影印本。
又其次是民国二十年上海中医书局的影印本。
这三个本子都是据赵氏翻刻本而校刊或影印的。
在古旧书店时或可以买到。
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发行的《新辑宋本伤寒论》,也是据赵刻本排印的,1959年又增附索引发行,仍不失为较好的白文本,只是删节去原本的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辨痓湿暍病脉证、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辨不可吐、辨可吐、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辨可下病脉证并治、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等十二篇,以及三阴三阳各篇篇首所列诸法条文,可以称做《伤寒论》的白文节本。
(二)选注注《伤寒论》的,从宋至今,不下四百余家,要想尽读这些注本,既不可能,亦没有这个必要。
但是较好的注本。
不仅可以帮助对《伤寒论》的理解,还足以启发我们的思路。
因此,在阅读了白文之后,选几家较好的注本来看,这是非常必要的。
伤寒杂病论讲解
伤寒杂病论讲解《伤寒杂病论讲解篇一》嘿,今天咱们就来唠唠《伤寒杂病论》这本超牛的中医典籍。
也许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就觉得高深莫测,像隔着一层浓雾,摸不着头脑。
其实啊,没那么吓人,就像你去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只要慢慢找,总能发现好东西。
我记得我刚开始接触《伤寒杂病论》的时候,就像一个迷路的小羊羔,到处乱撞。
里面那些条文,什么“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我读得是云里雾里的。
当时我就想,这都是啥呀?难道中医就是要把人搞晕吗?后来我才知道,这就像是一种特殊的密码,只要破解了,就能打开中医治病救人的大门。
你看啊,《伤寒杂病论》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医药宝库。
里面记载的那些病症和治法,就像一个个精致的小盒子。
有的盒子里装着治疗感冒发烧的妙方,就像我们现在说的,人感冒了,可能会头疼、流鼻涕、怕冷,书里就有对应的法子,就像给这种病量身定做的一样。
这里面的方子啊,那可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就好比一个久经沙场的战士,每一个都有它独特的本事。
比如说桂枝汤,那可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经典方剂。
我就想象它像一个温和的小卫士,慢慢地调节着身体的气血,把那些入侵身体的风寒邪气给赶出去。
但是呢,这书也不是那么好懂的。
有些地方可能存在争议。
比如说某些条文的解读,不同的医家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就像一群人看一幅画,有人看到的是宁静的湖泊,有人看到的是汹涌的大海。
我有时候也会很纠结,到底哪种解读才是正确的呢?也许啊,这就是中医的魅力所在吧,没有绝对的标准,就像生活一样,充满了各种可能性。
这《伤寒杂病论》在中医的历史长河里,那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对后世的影响那可太大了。
就像一棵大树,它的枝干伸展开来,荫蔽了无数的中医学习者。
我们现在很多中医看病开方,都还离不开它的影子呢。
你说这么厉害的一本书,要是我们能多懂一点,是不是就像掌握了一门超级厉害的魔法一样呢?《伤寒杂病论讲解篇二》《伤寒杂病论》啊,真的是越品越有味道,就像一坛老酒,刚开始觉得刺鼻,喝着喝着就发现那是人间至味。
《伤寒杂病论》里记录的知识
《伤寒杂病论》里记录的知识《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巨著之一,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该书总结了张仲景多年的医疗实践经验,详细记录了伤寒以及其他多种杂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知识。
这部著作对于推动中医药的发展以及帮助临床医生诊断疾病、治疗患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下面将从病因学、症状学和治疗学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伤寒杂病论》中记录的知识。
首先,病因学方面,《伤寒杂病论》指出了众多疾病的病因,其中主要包括风寒、风热、湿邪、燥邪、火毒等。
张仲景认为,人体受到外界邪气入侵,或者由于内部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疾病发生。
他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出众多疾病的致病原因,为后代医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其次,症状学方面,《伤寒杂病论》详细记录了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伤寒的症状,如发热、头痛、口渴、脉象等,并对不同阶段的病情变化进行了描述。
此外,张仲景还记录了许多其他疾病的症状特点,如不同类型的发热、腹痛、咳嗽、呕吐等,并分析了这些病症的发生机理。
这些病症描述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辨病诊断参考。
最后,治疗学方面,《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许多疾病的治疗方法。
该书强调了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例如针对肝风上扰者,应用疏肝宽肺之药,针对病邪在中焦者,应用泻火除湿之法等。
张仲景的治疗理念以和为贵,倡导用药物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阴阳盛衰,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他还提出了不同体质、年龄、病程的患者应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这些治疗理论和经验不仅对后世医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同时也促进了中药的发展和应用。
综上所述,《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该书记录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对中医药的发展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深入学习和研究《伤寒杂病论》,可以帮助医学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临床实践经验,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
《伤寒杂病论》学习方法
一、任应秋:谈谈学习《伤寒论》(一)《伤寒论》是中医学习辨证施治较有系统的书,是后汉张仲景的杰出著作。
学习中医,必须要读《伤寒论》的重要意义,已经为大家所熟知了,但是究竟如何阅读才好?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拉杂谈一下,仅供初学《伤寒论》者的参考吧。
(一)选本一般读《伤寒论》的,往往都是读注本的多,很少有从《伤寒论》白文本着手,其实这是研究伤寒论的关键问题,不应该忽略。
因为白文本是仲景《伤寒论》的貌,各家注本于《伤寒论》的本来面目,或多或少都有所改变了。
当然,所谓白文本,亦只是指北宋林亿等的校刊本而言,除了林校本而外,我们不可能再看到更接近仲景原论的白文本来。
北宋刊本,亦为稀世之珍,国内还没有访到是否有这个本子的存在。
其次是明代赵开美的翻刻宋本,据《经借访古志补遗》说:“此本为仲景全书中所收,曰翻刻宋板,其字画端正,颇存宋板体貌,盖伤寒论莫善于此本。
”可惜这个刻本,亦流传甚少,不易购得。
无已,下列几个本子,还不失为《伤寒论》白文本的善本。
第一是民国元年武昌医馆列本。
其次是民国十二年恽铁樵托商务印书馆的影印本。
又其次是民国二十年上海中医书局的影印本。
这三个本子都是据赵氏翻刻本而校刊或影印的。
在古旧书店时或可以买到。
1955年重庆人民社发行的《新辑宋本伤寒论》,也是据赵刻本排印的,1959年又增附索引发行,仍不失为较好的白文本,只是删节去原本的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辨痓湿暍病脉证、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辨不可吐、辨可吐、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辨可下病脉证并治、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等十二篇,以及三阴三阳各篇篇首所列诸法条文,可以称做《伤寒论》的白文节本。
(二)选注注《伤寒论》的,从宋至今,不下四百余家,要想尽读这些注本,既不可能,亦没有这个必要。
但是较好的注本。
不仅可以帮助对《伤寒论》的理解,还足以启发我们的思路。
因此,在阅读了白文之后,选几家较好的注本来看,这是非常必要的。
伤寒杂病论第一篇内容
伤寒杂病论第一篇内容《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世界中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医学中必修的课程之一。
其中第一篇内容主要讲述了伤寒概述、伤寒的定义、伤寒的病理和发病机理以及伤寒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下面,我们来分步骤详细阐述一下《伤寒杂病论第一篇内容》的有关内容。
第一步:伤寒概述伤寒,又称汉阳热病,是指一种热性疾病,由温热邪毒入侵人体所致。
因以夏季多见,故又称为“夏病”。
本病之名始于东汉末年,在《黄帝内经》中仅记载了“寒热病”的一些内容,而最早明确记载伤寒的是《汉书》。
第二步:伤寒的定义伤寒是由于温热病毒所致的传染性疾病,是以发热为主要表现,伴有寒战、头痛、四肢酸痛、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第三步:伤寒的病理和发病机理伤寒是由于温热邪毒入侵人体所引起的,病毒入侵人体后,先在外周组织扩散,之后进入到肝、脾等器官,繁殖生长,释放出毒素,从而导致机体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引起发热等症状。
第四步:伤寒的症状伤寒的主要症状包括突然发热,节律性寒战,头痛、四肢酸痛、咳嗽、呕吐、腹泻等。
其中,热病表现为高热气温,反复发作,寒战不止,全身肌肉疲乏、身体无力等。
第五步:伤寒的治疗方法《伤寒杂病论》中对伤寒的治疗方法有详细的记载,主要采用汗、泻、吐、攻等中药治疗方法。
其中,汗法是通过发汗来排出体内的毒素,以达到治疗目的;泻法是通过泻下来清除体内热邪,达到清热止泻的效果;吐法是通过刺激呕吐,清除体内毒素;攻法是指用攻毒剂来消灭体内的病毒。
总之,《伤寒杂病论第一篇内容》详细记录了伤寒的概述、定义、病理和发病机理、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临床医生和中医学学生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伤寒杂病论学习概要[范文]
伤寒杂病论学习概要[范文]第一篇:伤寒杂病论学习概要[范文]《伤寒论》概要一、《伤寒杂病论》的作者《伤寒论》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因对祖国医学做出巨大贡献,而被后人尊为“医圣”。
严格地说,张仲景写的书叫《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在流传过程中不得已被分为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著作,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是公元150~219 年,是东汉南阳郡涅阳人,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
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主要是为了读他的书,对他书中方言的准确含义能够仔细的了解。
比如说,在《伤寒论》中有很多地方谈到了“桂枝不中与之也”,“柴胡不中与之也”,这个“中”和“不中”直到今天,仍然是河南地区的方言。
“中”就是“可”的意思,“不中”就是不可,“不中与之”就是不可与之,这是典型的河南当地的方言的特点。
二、《伤寒论》成书背景和流传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那是一个战争连年,天灾不断的社会。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里头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ren,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就是说不到十年的时间,这二百多口的家族,死了三分之二,这三分之二有十分之七的人是死于伤寒病,伤寒病就是指的外感病的总称,所以他本人作为一个医生,看到这种情况,又没有更多的办法来防治这些传染病来挽救这些亲人和百姓的生命,才激励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最终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这是它的社会背景。
从学术背景的角度来说,在汉代以前,医学著作分了两大门类,一类是“医经”,就是基础理论著作;一类是“经方”,就是经验用方。
医经包括了《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等。
从流传到今天的《黄帝内经》这一部书来看,主要是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基本的治疗原则,基本的治疗大法的著作。
由此可见“医经”是基础理论。
而“经方”,指的古代医生凭自己的经验给病人开的方,而且在经过验证是有效的,并没有太多的理论依据。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一、引言《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本医学著作,该书主要讲述了中医对于伤寒及其他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理论与经验。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伤寒杂病论》进行探讨。
二、背景伤寒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或水源传播。
在古代,伤寒病的发病率极高,治疗方法也相对有限。
张仲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伤寒杂病论,为后世的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伤寒病学说根据《伤寒杂病论》,伤寒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外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
具体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咳嗽等症状。
张仲景认为,伤寒病的治疗要点是清热解毒和调理脾胃。
他通过使用中药的配方和针灸疗法来治疗伤寒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四、治疗方法根据《伤寒杂病论》,治疗伤寒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4.1 药物治疗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详细介绍了各种中药配方的使用方法和疗效。
例如,他推荐使用麻黄汤来治疗伤寒病,这是一种由麻黄、桂枝、杏仁等药材配制而成的方剂。
此外,他还介绍了其他一些中药配方,如桂枝汤、大青龙汤等,用于治疗伤寒病不同阶段和不同病情的患者。
4.2 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张仲景还强调了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他提倡患者多休息、注意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饮食不洁等因素。
此外,他还指出针灸疗法在治疗伤寒病中的作用,例如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来改善患者的病情。
五、现代意义《伤寒杂病论》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对于现代医学研究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对于了解传染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次,中医治疗伤寒病的方法和经验可以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最后,研究《伤寒杂病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六、总结《伤寒杂病论》是一本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医学著作,它为传染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对该书内容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为现代医学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概述
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概述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医学史上的“珍宝”。
它由张仲景于东晋时期所写,历来倍受家喻户晓,是中医学的重要经典,也是中医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地基。
伤寒杂病论以太极论为基础,引用与伤寒有关的先祖著作,介绍了伤寒病因、证候和防治方法。
它分为七个部分,共计23章,内容涉及伤寒病因、证候、鉴别、对应,以及治疗方法等。
伤寒杂病论以太极论理论和治疗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以微观观乎物,以宏观诊乎病者”的观点,认为健康和疾病都是内外相生,内外相顾,各协同作用的结果,从而强调了内病外治的理念。
伤寒杂病论从新的角度,重视脏腑的功能,以脏腑为诊断病症的重点。
通过对病因论证,及时排除致病因素,以调节内 laws气血,平衡阴阳,使得三焦六腑的调节能够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伤寒杂病论被誉为中医学史上的“珍宝”,是我国传统医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技术。
它以精深透彻的理论体系,明确了伤寒病本质,同时也提出了治病的思想与方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直至今日仍然受到普遍的认可。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本书即是医圣张仲景所传世之《伤寒杂病论》。
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圭帛至宝。
以后会和大家详细来讲六经辨证《伤寒杂病论》整体以师徒问答的体例编排,这与《内经》类同。
他在病症这块是以症状罗列,可谓是症状学的鼻祖,但与今学院派的不同,学院是以症候排列。
此处差异到可以详细与大家说说,这症状排列好,还是症候排列好?如感冒按照当今的症候分型可以分为5项:①风寒感冒(葱豉汤加味或荆防败毒散加减)②风热感冒(银翘散加减)③暑湿感冒(新加香薷饮)④气虚感冒(参苏饮)⑤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按伤寒的症状体例分那可就不同了大概:①发热汗出恶风脉缓(桂枝汤)②以发热或未发热恶寒无汗体痛脉阴阳俱紧(麻黄加半夏生姜汤)③脉浮发热而渴不恶寒(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④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⑤脉浮头项强痛恶寒(有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以上也近伤寒论中头五条条文中的切记症状,伤寒论有397条之多症状有700多种,那交叉演变起来可以说方症是无穷的而症候则是固定死的套路,一个是以人身体表现为观察对象,一个是强把疾病做归属的套路。
学院若一直强调这类症候的鉴别势必难处太多复合社会需要的中医。
回头再说《伤寒杂病论》,我们应该怎么学,怎么用,抱着什么态度去读这本书?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向来被称为方书之祖,历经千年而不衰,至今仍然是中医学研究应用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医学习的必读之书。
但言辞古奥,言简意深,较难理解和掌握。
这么好的书这么难的程度我们应该怎么办?首先从经文入手,掌握条文的意思其次是掌握有方条文的处方思路再就是分析条文与条文之间的差异所在为何引起用方变化而后要掌握到方剂与方剂之间加减的问题所在,为何加一味为何减一味经典的东西就是要慢慢读慢慢体会,感觉文字的背后仲景要告诉你什么,他想通过如此严密的言语体例告诉你什么信息,再者就是不要死读书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和成就
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和成就
哎呀,你们知道《伤寒杂病论》吗?这可是中医里超级厉害的一本书呢!
《伤寒杂病论》就像是一个装满了神奇宝贝的大箱子,里面有好多治病的绝招。
它把各种各样的病症和治疗方法都写得清清楚楚。
比如说,它讲了外感病,就像有一阵冷风吹过来,把人吹生病了。
这时候该咋办?书里就有办法!还讲了好多内科病,像肚子疼啦、咳嗽啦、头疼啦,反正各种让人不舒服的毛病,它都有应对的法子。
想象一下,你的身体就像一个大大的城堡,病毒和细菌就是来攻城的坏蛋。
《伤寒杂病论》呢,就是给我们的城堡准备的超级防御手册!它告诉我们怎么布置防线,怎么打败那些坏蛋。
这里面的方子,那可都是宝贝呀!医生们拿着这些方子,就像拿着神奇的武器,能把病给赶跑。
有一次,我邻居家的叔叔生病了,老是发烧,浑身没劲儿。
去看了中医,医生就是按照《伤寒杂病论》里的法子给他治病的。
没过几天,叔叔就又能活蹦乱跳地去上班啦!
还有啊,它可不只是告诉我们怎么治病,还告诉我们怎么预防生病呢!就好像在天气变冷之前,我们提前穿上厚衣服,这样就不容易感冒啦。
你们说,这么厉害的一本书,难道不是中医的大宝藏吗?它传承了这么多年,帮助了无数的人恢复健康,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和珍惜吗?我觉得呀,《伤寒杂病论》就是中医世界里的一颗璀璨明星,永远照亮着我们健康的道路!。
《伤寒杂病论》主要内容是什么?
《伤寒杂病论》主要内容是什么?《伤寒杂病论》共16卷,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该书流传至宋代,后由林亿等人整理校定为现存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在中药方剂方面,《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去重复,两书实收方剂269首,使用药物达214种,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
《伤寒杂病论》系统总结了汉朝以前的医学理论和临证经验,记载了对疾病的各种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治疗各种传染病和杂病的药方,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该书把病症分成若干条目,每条先介绍临床表现,然后根据辨证分析,定为某种病症,最后根据病症提出治法与药方。
《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一书中综合论述传染病、流行病理论与治疗规律的重要部分,共10卷。
《伤寒论》在大量治疗传染病、流行病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其发病因素、临床症状病候表现、治疗过程与癒后等等之共性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综合分析,从而创造性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学说,即将当时几乎年年常发的许多热性病,按其发病初期、中期、末期不一样的临床表现,以及不一样治疗的反应与结果,分为辨太阳病、辨阳明病、辨少阳病、辨太阴病、辨少阴病、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此即历代所称的“辨伤寒六经病”,由此构成了该书的主体内容。
有的学者视六经病为六个征候群以帮助学者学习理解。
实际上,太阳病所论基本上是综合论述了许多传染性或流行性疾病初发的症状、征候表现,以及切脉等四诊之要点和治疗之原则方法等。
在这些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张仲景以其渊博的学识,以及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依据各种传染病、流行病与不一样病人体质等不一样反应所表现的千变万化的征候,作出了颇富科学思想的综合、分析、论述和预见性结论。
与此同时,张仲景还以“平脉法”、“辨脉法”、“伤寒例”(一说为王叔和整理时所加),集中论述了伤寒的切脉与切脉诊断等问题。
《伤寒论》的理论体系即六经病证的辨证论治体系。
它以六经辨证为纲,方剂辨证为法,对六经传变过程中之征候、脉象等各阶段的审证、辨脉、论治的结果,给予遣方、用药等,进行了有规律性的论述。
《伤寒杂病论》(大纲)
《伤寒杂病论》(大纲)
《伤寒杂病论》总论
张仲景,河南南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汲取内经理法,《汤液经法》和《神农本草经》等经典古籍,融理法方药、针灸膏摩、导引吐纳等为一炉,进而创立了《伤寒杂病论》的经方辨治体系。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伤寒杂病论》曾一度被迫分割成两部分,隐而不显,秘而不传,而且出现了残缺,令后世误解《伤寒杂病论》等于《伤寒论》,进而认为其用药温燥,无辛凉之法,使经方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辅行诀》言:“外感天行,经方之药,有二旦、六(四)神、大小等汤。
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故现多认为《伤寒杂病论》的经方辨治体系是在《汤液经法》二旦、四神基础上论广而来的一套圆融理法,但其亦使《伤寒杂病论》狭义为《伤寒论》。
然《伤寒论》不能代替《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也不能代表《伤寒杂病论》,二者只有融和在一起,且补全所失,才能避免偏颇,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方大道”,实现“病、脉、证”并治。
故本已分割开来,传有缺失,再孤立起来,别为两门,必产生流弊;近年,山东名医许家栋从《千金》《外台》《小品》等汉唐医籍中挖掘出阴旦法、前胡法等,补全了一部分《伤寒论》,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伤寒杂病论》的经方辨治体系。
但任何一本书都应当有它的纲目,而《伤寒杂病论》的纲领或总论大纲应当说就是藏于《金匮要略》的“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其亦可为《伤寒杂病论》的“总论”,它明确了疾病的发病原因、传变条件、传变规律;并提出了养慎预防、治未病以及诊断治疗的大纲大法、病脉证治;虽有部分
内容,被疑为后世所加,但内容很少,且医家对此已有探讨和分析,故不必苛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概要一、《伤寒杂病论》的作者《伤寒论》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因对祖国医学做出巨大贡献,而被后人尊为“医圣”。
严格地说,张仲景写的书叫《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在流传过程中不得已被分为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著作,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是公元150~219年,是东汉南阳郡涅阳人,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
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主要是为了读他的书,对他书中方言的准确含义能够仔细的了解。
比如说,在《伤寒论》中有很多地方谈到了“桂枝不中与之也”,“柴胡不中与之也”,这个“中”和“不中”直到今天,仍然是河南地区的方言。
“中”就是“可”的意思,“不中”就是不可,“不中与之”就是不可与之,这是典型的河南当地的方言的特点。
二、《伤寒论》成书背景和流传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那是一个战争连年,天灾不断的社会。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里头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ren,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就是说不到十年的时间,这二百多口的家族,死了三分之二,这三分之二有十分之七的人是死于伤寒病,伤寒病就是指的外感病的总称,所以他本人作为一个医生,看到这种情况,又没有更多的办法来防治这些传染病来挽救这些亲人和百姓的生命,才激励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最终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这是它的社会背景。
从学术背景的角度来说,在汉代以前,医学著作分了两大门类,一类是“医经”,就是基础理论著作;一类是“经方”,就是经验用方。
医经包括了《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等。
从流传到今天的《黄帝内经》这一部书来看,主要是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基本的治疗原则,基本的治疗大法的著作。
由此可见“医经”是基础理论。
而“经方”,指的古代医生凭自己的经验给病人开的方,而且在经过验证是有效的,并没有太多的理论依据。
张仲景就把这两家结合起来,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有理论、有治则治法、有方子、有药物组成辨证论治体系。
这就是他的学术背景。
张仲景把汉代以前的“医经”和“经方”两家熔为一炉,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证论治体系,从而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伤寒论的流传,第一个把《伤寒杂病论》整理成《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的是晋朝的太医令王叔和。
第一次校定、刻印、刊行《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的是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的林亿、孙奇、高保衡。
能够使我们今天看到宋版《伤寒论》那就归功于明代的赵开美,他在万历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刻了《仲景全书》,《仲景全书》里包含了有四部著作,第一部就是翻刻宋版《伤寒论》,第二部是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那么第三部是宋云公的《伤寒类证》,第四部是《金匮要略》。
现在我们学习的版本是赵开美复刻的《伤寒论》,全书共分为10卷,22篇,398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3个。
三、《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伤寒”的含义在古代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伤寒”的含义是指一切外感病的总称。
这里所说的外感病是指风、寒、暑、湿、燥、火,乃至包括疫疠之气等。
狭义的概念是人体感受风寒邪气。
《伤寒论》的内容:伤寒论总共10卷22篇。
第一篇是辨脉篇,第二篇平脉篇。
主要讲辨别常脉、病脉,第三篇是《伤寒例》,这篇内容是张仲景对外感热病的认识的总论。
第四篇是《痉湿暍》。
痉病是角弓反张、四肢抽搐、牙关紧急的抽风一类病;湿病是感受外来的湿邪所导致的病;暍病就是中暑,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这四篇内容我们的教材里没有。
我们现在主要学习中间10篇,内容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太阳病篇分了上中下三篇,然后是辨阳明病、辨少阳病、辨太阴病、辨少阴病、辨厥阴病,然后“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这10篇内容叫做“六经病证篇”。
后面还有8篇,第十五篇是“辨可发汗证脉证并治篇”,第十六篇是“不可汗篇”,讲的是禁用发汗的条文。
第十七是“汗后”,讲的是发汗以后造成的各种坏病、变证,以及治疗怎么样进行救治。
第十八篇是“可吐”,第十九篇是“不可吐”,第二十是“可下”,第二十一是“不可下”,第二十二是“汗吐下后”。
这就是《伤寒论》10卷22篇的全部内容。
另外,从理、法、方、药的角度来谈《伤寒论》的内容。
在《伤寒论》中,它涉及到了外感病的辨证论治,也涉及到了杂病的辨证论治。
但是无论是外感病的辨证论治,还是杂病的辨证论治,它都贯穿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这种方式,在理论上他主要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
在张仲景之前,中医学的著作分了两大类,一类是基础理论的著作,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把它叫做“医经”。
另外一类是经验用方的著作,《汉书·艺文志》把它叫做“经方”。
基础理论的《医经》缺乏临床的实际治疗,而经验用方又缺少理论的指导。
只有到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辨外感病,在《金匮要略》里用脏腑经络辨证的方法来辨杂病,这种辨证方法是在理论指导下,先辨证,然后据证立法,最后方随法出,这就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诊疗体系。
这里的“法”,包括治则和治法。
从治则来看,伤寒是一个外感病,外感病就涉及到正气和邪气之间的关系,《伤寒论》从头至尾贯穿了扶正祛邪的原则。
扶正是为了祛邪,祛邪是为了扶正。
后世医家把它总结为“扶阳气、保卫气、存津液”。
在治法上,临床上所谓的八法就是从《伤寒论》中总结归纳出来的:1.汗法治疗邪在体表,具有发汗的代表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葛根汤。
2.吐法,吐法可以治疗许多复杂的疑难病证。
吐法的代表方瓜蒂散就是出自《伤寒论》。
3.下法,代表方三承气汤,是泄下燥热;桃核承气汤是泻热逐瘀;抵挡汤是破血逐瘀,;茵陈蒿汤,是利湿、泻热、退黄,麻子仁丸的润下,蜜煎方、土瓜根方的导下,大陷胸汤的泻热逐水,都属于下法。
4.和法,主要治疗枢机不利的证候。
代表方是柴胡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这是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枢机的。
还有一组代表方,就是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这是和解中焦半上半下之枢机的。
5.温法的代表方理中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这一类具有助阳、祛寒作用的方剂。
6.清法的代表方,栀子豉汤,清宣膈中的郁热;白虎汤,辛寒折热,清中焦之热;黄芩汤可清少阳胆热,治疗胆热内迫肠道的热利。
7.7.补法的代表方,炙甘草汤,治疗气血两虚,心脏失养,脉搏不续的脉结代、心动悸。
小建中汤,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作用,可以治疗心中悸而烦,又可以治疗气血两虚,腹部筋脉失养的腹中拘急疼痛。
8.消法,抵当丸,具有化瘀缓消的作用,用于治疗太阳蓄血证。
在药物学上,《伤寒论》用药不多,一共才76味。
但这些药在炮制上都非常严格,比如,麻黄要去节。
麻黄节和麻黄根是敛汗的,而麻黄是发汗的。
麻黄汤用麻黄要取的是发汗的作用,所以要把麻黄节去掉。
总之,《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这就使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在中医临床医学上确立下来,并且作为中医的特色之一,一直沿用到今天。
在方剂学上,它所记述的大量复方选药精当,组方严谨,药量精确,疗效可靠,是方剂学发展的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众方之祖”。
因此,《伤寒论》的问世就为中医临证医学的发展树立了里程碑,并且也是《中医药剂学》、《中医方剂学》、《中医护理学》等等,多学科发展的基础。
四、关于六经辨证首先是三xx:六经辩证是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三阴三阳辩证的一个简称。
三阴三阳就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不是生理的,而是病理的。
自然界既然有阴阳二气的变化,也有阴阳气多少这种量的变化,所以在《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是用来来命名人体的脏府经络的。
比如说在《黄帝内经》里,我们叫做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府。
但在《伤寒论》中,说阳明就是阳明病,说太阳就是太阳病,是个病理的概念。
既然是病理的概念,就涉及到病变部位、病变性质以及病变发展的趋势。
拿太阳病来说,仲景收集大量病例,经过研究比较总结,认为它的病变的部位,在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府,发生在体表,是体表的阳气被寒邪所伤,因此归纳为太阳病。
所以太阳病病位涉及到足太阳经,足太阳府,涉及到膀胱,涉及到体表,体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伤。
病性是阳证;病势是阳证的初起。
内经认为太阳的阳气量最大,从正气的角度来说,它的阳气的量是最大的;但从邪气的角度来说,它却是阴寒邪气,它是寒邪,是风寒邪气,邪气的性质是属于阴性的。
而一个病证的阴阳属性,决定一个病证的阴阳属性,既考虑它正气的因素,也要考虑到邪气的因素。
正气是阳气,邪气是阴寒邪气,阴阳相叠加,从病证的角度来说,它就不是阳证里最厉害的,充其量算是阳证的初起。
同理可以解释其他。
其次,六经辩证和其它辩证的其它关系。
中医学发展到今天,辩证方法很多,八纲辩证、脏腑经络辩证、气血津液辩证、病因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等等,其中八纲辩证是辩证的一个大的纲领,它是从六经辩证中归纳提取出来的一种辩证的方法和思路。
从六经辩证来说,太阳病多表证,阳明病和三阴病多里证,这就是表里的分证。
从六经辩证来说,三阳病多阳证,三阴病多阴证,这就是分阴阳。
从六经辩证的角度,三阳病多实证,比如说太阳膀胱蓄血蓄水是实证,阳明腑实是实证;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多虚寒证,这就是分实虚,另外也辨别了寒与热,所以八纲辩证是后世医家从六经辩证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分证的大的纲领。
后世的脏腑辩证,把脏腑可能出现的寒热虚实,种种证候都罗列来,当然,《伤寒论》中涉及到脏腑病证的,也可以归属于脏腑辩证中的一项内容,比如说膀胱的病证,膀胱气化不利表现为小便不利、小便少,少腹苦里急,引水消渴等。
后世医家就把膀胱气化不利的气分证,归类到太阳膀胱的蓄水证中。
又比如说,表寒化热,循经入里,和血结于膀胱,表现了少腹硬满,或者少腹急结,其人如狂,或者其人发狂,这在《伤寒论》中叫做太阳蓄血证,那么在膀胱脏腑经络辩证的膀胱腑证中也可以把膀胱蓄血证列属于脏腑辩证中的膀胱病证的一个血热互结。
所以脏腑辩证和六经辩证之间是这样互补的关系,六经辩证的经络辩证为后世的经络辩证提供了资料;六经辩证中的脏腑辩证为后世的脏腑辩证提供了基本的资料,但是两者不能够完全代替。
五、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要求第一,我们要学习《伤寒论》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
就是要把伤寒论的理、法、方、药掌握好。
第二,是学习辨证用方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训词、释句、弄通本意。
《伤寒论》毕竟是一千八百年前的人所写的一部著作,所以在语言的含义上,有许多就发生了变化。
如果不明白它的本义,在读的时候就容易发生一些误会或者是笑话。
其次,要熟读默记,娴熟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