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七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合集下载

王昌龄的从军行原文及翻译

王昌龄的从军行原文及翻译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将士豪壮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艰苦、长期基础上所发出更坚定、深沉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一个重要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豪情壮志同时,并不回避战争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大处落墨环境描写。典型环境和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宏伟壮志。
译文
青海上空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敌人誓不回还。

从军行王昌龄七首全诗鉴赏

从军行王昌龄七首全诗鉴赏
(11)龙荒:荒原。
(12)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13)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14)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 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17),
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圭寸宝剑(18),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19),山北山南总是烽如。
人依远戍须看火, 马踏深山不见踪。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
⑶独上
⑷无那
⑸新声
⑹关山
⑺撩乱
⑻关城
⑼云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W烽:指烽火台。
【译文】【其一】在 Nhomakorabea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 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
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 吹奏的是《关山月》 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其二】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 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 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 陕西)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 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 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 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精】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精】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精】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精】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七首·其四译文及注释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

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

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

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

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

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

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即玉门关。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

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

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⒂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

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⒃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

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

”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⒄胡瓶: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⒅敕:专指皇帝的诏书。

星驰: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

⒆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⒇烽:指烽火台。

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集合15篇)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集合15篇)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集合15篇)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集合15篇)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吹角动行人。

喧喧行人起。

笳悲(一作应)马嘶乱。

争渡金(一作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

战声(一作力战)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

归来献(一作报)天子。

译文阵阵号角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士兵们开始紧张地准备出发。

敌军吹响了胡笳,战马闻到战斗的气息也兴奋地嘶鸣起来,双方抢着渡黄河。

太阳落到沙漠的边陲,沙漠弥漫战战士们的厮杀声。

战士们歼灭了敌军,擒获了敌酋,把绳子套在他们颈上带回来献给天子。

注释从军行: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内容多写军旅生活之辛苦。

吹角:军中吹响的号角声。

动:惊动。

行人:征人。

喧喧:喧闹,形容人多、嘈杂。

笳(jiā):胡笳,一种管状吹奏乐器。

古时为塞北、西域一带少数民族所喜用。

黄河:水名,在唐肃州(今甘肃酒泉)附近。

黄河一作金河。

陲(chuí):边陲,边地。

系:捆绑。

名王:指匈奴首领。

赏析:秋战国以降,唐宋人才尤盛。

唐代国力昌盛,士子多出名门望族,胸怀天下志向,之于家国苍生理解,自有其高人一等的贵族气度。

诗以言志,所以唐代士子多以诗歌见长。

宋于五代黑暗后立国,内国力积贫,外有契丹威胁,内忧外患之际,宋太祖毅然杯酒释兵权,以儒生道德为重。

宋之士子大多恪尽穷理,严肃治学,所以有宋一代,理学家甚众。

唐诗宋理,皆中华瑰宝,以意气评,历代诗人难出唐人之右,唐诗之气度,唯摩诘泰然。

摩诘泼墨恬淡从容,内蕴琴画,通读一番自见其张力,见其世家、右丞气度。

现今流传之作,大抵晚年田园山水笔墨,触目皆是“舍藏”自然。

王维早期乐府多激昂豪迈,不失乖张。

此诗即是。

李氏父子马上夺江山,盛唐用兵频繁,世家子弟喜从军边境,载王颈而归,立功名于青史。

文字意气,多见边塞军旅。

乐府多歌咏之,文字冗长。

这首《从军行》短短四十字,就将青年士子跨马离家至凯旋的过程描述,此等文思触角,非寻常人可为之。

“吹角、喧喧、笳悲、争渡、日暮、战身、尽系、归来”之铺垫,通贯紧密。

《从军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从军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从军行》原文及翻译赏析《从军行》原文及翻译赏析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从军行》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参考!《从军行》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译文及注释译文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

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注释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

西京:长安。

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

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凤阙:阙名。

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

汉时匈奴的要地。

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

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赏析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首联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

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

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颔联写主帅率军辞别京城,奔赴前线作战,以排山倒海之势包围敌国城堡的过程。

一个“辞”字,显出奉旨率师远征者的严肃庄重;一个“绕”字,显见铁骑威力无穷,把敌兵团团包围。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翻译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翻译

王昌龄《从军⾏》七⾸翻译王昌龄《从军⾏》七⾸翻译 诗⼈王昌龄是著名的边塞诗⼈,其中《从军⾏》就是其代表作之⼀,以下是⼩编整理的诗⼈王昌龄《从军⾏》七⾸翻译,欢迎参考阅读!从军⾏七⾸ 从军⾏七⾸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 烽⽕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独坐⼀作:独上) 更吹羌笛关⼭⽉,⽆那⾦闺万⾥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秋⽉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莫教兵⼠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孤城遥望⽟门关。

黄沙百战穿⾦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漠风尘⽇⾊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擒吐⾕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夜取楼兰。

⽟门⼭嶂⼏千重,⼭北⼭南总是烽。

译⽂译⽂ 在烽⽕台的西边⾼⾼地耸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吹来的秋风撩起⾃⼰的战袍。

此时⼜传来⼀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的调⼦,⽆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之外的妻⼦的相思之情。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起,欲理还乱,⽆尽⽆休。

此时秋天的⽉亮⾼⾼地照着长城。

边城榆树的叶⼦早已稀疏飘落,颜⾊发黄了,傍晚时分,⼀场战⽃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

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们的⼫⾻运回故⼟安葬,不能让⼠兵们为他乡埋葬⾃⼰的战友⽽伤感痛哭。

青海湖上蒸腾⽽起的漫漫云雾,遮暗了整个祁连⼭,远远地可以望见⽟门关那座孤城。

黄沙万⾥,频繁的战⽃磨穿了战⼠们⾝上的铠甲,不将敌⼈打败绝不回还。

塞北沙漠中⼤风狂起,尘⼟飞扬,天⾊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交⽕,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捷的消息。

《从军行》原文赏析

《从军行》原文赏析

《从军行》原文赏析《从军行》原文赏析(精选11篇)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从军行》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参考!《从军行》原文赏析篇1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参考注释:①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②青海:指青海湖。

③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④穿:磨破。

⑤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⑥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译文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赏析:“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译文大漠风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中途捷报传来,敌酋已被生擒。

注释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

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

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

”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赏析这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中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

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

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

在这种情势下,唐军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

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

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

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

读者会悬想: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

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

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

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

从军行王昌龄古诗内容

从军行王昌龄古诗内容

从军行王昌龄古诗内容【作品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白话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作品赏析】古从军行七首系唐代边塞大诗人王昌龄的名作,其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堪称是名篇中的名句,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作者简介】王昌龄(西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官至秘书省校书郎。

诗人简介: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赏析: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9篇)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9篇)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9篇)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古诗简介《从军行·百战沙场碎铁衣》是李白的作品,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

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

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

翻译/译文将军戎马一生,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

这次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

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

将军急中生智,下令突围,在突围的关键时刻,将军将敌方大将一击射杀。

敌军一时陷于慌乱,将军率残部乘机杀开重围,夺路而出,一骑绝尘,千余(虚数)共拼杀而回。

注释①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应该反映但是戍边抵抗匈奴的将领)。

②呼延:匈奴贵族,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赏析/鉴赏“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作为一首边塞诗,全篇四句,没有一句描写边地风情,也没有一个字的豪言壮语,从头到尾都是叙述事情,交待过程,却让人读完以后,忍不住要掩卷沉思,实在可说是难得的上乘之作。

《从军行》的主人公显然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但第一句却只写了他身上穿的铠甲,而且是一件"碎铁衣",他长期征战在祖国边陲,多年的风餐露宿,浴血厮杀,连身上的铠甲都已经碎了,身上留下了累累的枪伤箭痕,"百战沙场碎铁衣",这是一幅具有雕像性质的饱经血与火的洗礼的铁塔般的边将形象。

虽然写的是破碎的铁衣,其实是在讴歌其铮铮铁骨。

这一句先声夺人,为全诗罩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此人戎马一生,经历过无数的死亡与冷酷,而此时此刻,又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城南已合数重围",诗歌语言极为简练准确,字字千钧,容不得任何误解与猜疑,却又让人产生无尽联想,眼下,一个久经战阵的将军,被敌人团团包围,从他那残破的铁甲,我们当然知道他是绝不可能俯首待擒、坐以待毙的;但是身处数重的包围中,面对敌众我寡,天时、地利、人和全无的困境,他又该采取什么行动呢?就在大家为他及其全军将士捏着一把汗而焦急万分之际,将军没有犹豫迟疑,也没有一言片语,只是当机立断地采取了最有效也是最正确的行动,"突营射杀呼延将",突营,就是突围,呼延,是匈奴中地位仅次于左右贤王的四大贵族之一,诗中代指敌人的中军主将。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

王昌龄《从军行》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注释是指解释字句的文字,也指用文字解释字句。

可以是文字符号图片等多种形式。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昌龄《从军行》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原文《从军行七首》王昌龄(唐)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⑵。

更吹羌笛关山月⑶,无那金闺万里愁⑷。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⑸,总是关山旧别情⑹。

撩乱边愁听不尽⑺,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⑻,日暮云沙古战场⑼。

表请回军掩尘骨⑽,莫教兵士哭龙荒⑾。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⑿,孤城遥望玉门关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⒁。

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tao)河北⒂,已报生擒吐谷(yu)浑⒃。

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⒄,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⒅,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⒆,山北山南总是烽⒇。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2、注释: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

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

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

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

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

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

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即玉门关。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

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

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15篇)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15篇)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15篇)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古诗简介《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

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第六首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

全组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

翻译/译文其一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其二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

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其三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

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王昌龄诗《从军行》全文翻译赏析

王昌龄诗《从军行》全文翻译赏析

王昌龄诗《从军行》全文翻译赏析王昌龄诗《从军行》全文翻译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王昌龄诗《从军行》全文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从军行(其五)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诗鉴赏这首诗描写的是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歌颂了他们奋勇杀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

这首诗气魄宏大,热情洋溢,一扫边塞诗凄婉悲凉的一贯风格。

诗的一、二句“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采用倒装的句式,描绘了戍边部队奉命开拔及行军途中的情景。

“红旗”代指戍边部队;“半卷”既表现军旗的舞姿,又传达出了戍边壮士奔赴前线时斗志昂扬的高涨士气。

浩浩荡荡的部队如湍急的铁流挺进在无边的瀚海之中,使得征途上空烟尘滚滚,遮天蔽日,阳光也仿佛骤然变得昏暗。

“日色昏”三字,借光线之弱渲染出了千军万马急速突进时气宇轩昂的气概和景象。

从这人急马疾的后续部队脚下所溅起的“风尘”之中,我们是可以想象到前线敌人之强大和战斗之激烈、待援。

而将士的步伐愈快,就愈显示出他们那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三、四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是写急行军途中,忽然传来前方部队报捷的喜讯。

“夜战”二字含蕴无穷,它告诉我们:生擒敌酋的胜利来之不易。

沙漠中的夜战,既要克服瞬息万变的恶劣气候给将士带来的困难,又要不顾白天行军的鞍马劳顿,没有深广的谋略和敢于拼搏的精神,就难以克敌制胜。

从诗歌结尾的捷报中,我们可以听出后续部队将士乍闻喜讯、喜出望外的纵情欢呼声,敌酋垂头丧气的抽泣声,先头部队在浴血奋战时惊心动魄的呐喊声同时也更能体会出先头部队将士们大智大勇、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显着特色是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诗的第一句写部队急行军时的情景,但诗人只写了漫漫政途上的滚滚风尘,并没有直接写人。

《从军行》原文及翻译

《从军行》原文及翻译

《从军行》原文及翻译
导读:一、《从军行》原文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二、《从军行》原文翻译
在玉门关从军,曾在金微山击破匈奴,驱逐胡虏。

边塞上吹奏了一曲《梅花落》,这是战士们在庆祝战争的胜利。

鼓声在大漠荒海上鸣起,士兵们的英勇豪气可以充斥在云间。

只愿能亲取单于的首级,直驱入铁关靖虏安边。

三、《从军行》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从军行》原文注释及简析

《从军行》原文注释及简析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词释义】
青海:地名,在今青海湖。

雪山:指祁连山,常年积雪。

玉门关:在今甘肃玉门,是唐代的边疆重镇。

破:击败。

楼兰:汉代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鄯善东南一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勾结匈奴,多次杀害汉朝使臣。

这里借指侵扰唐朝西北地区的敌人。

【古诗今译】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名句赏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前两句描写了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蔽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

这里用了一个“暗”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云块的广大、云层的厚重,从而隐喻着边疆生活的艰苦和战场拼杀的凶险。

守卫边疆的将士挺立在孤城上,警惕地遥望着四周。

一个“孤”字衬托
出形势的严峻和将士的英勇。

后两句具体地写出战士们的险恶处境,仅仅战场的风沙已经足以穿透将士的铠甲,而无数次战斗中,敌人刀剑不是更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吗?但是,为了国宝,他们早已奋不顾身,实践着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誓言。

诗中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并且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衬托的手法,达到了十分动人的艺术境界。

王昌龄《从军行》诗词鉴赏

王昌龄《从军行》诗词鉴赏

王昌龄《从军行》诗词鉴赏王昌龄《从军行》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

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王昌龄《从军行》译文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王昌龄《从军行》赏析王昌龄的诗,以七绝最佳。

明代王世贞认为盛唐七绝,只有他可与李白争胜,列为“神品”。

《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叙述征戍之事。

王昌龄的《从军行》共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

前两句描写景物,交代背景。

上句点出地点“青海”,写出景物:万里浓云笼罩得雪山晦暗无光。

景物中透露出战云密布,战斗频繁而激烈。

下句写军队驻守的是一座远离祖国的孤城,将士时时回首远望玉门关,玉门关内就是祖国和家乡,写出将士爱国爱乡的思想情感。

这些描写都是为了烘托下面的抒情。

下面两句抒发将士的壮志情怀。

前句说在沙漠里已身经百战,磨破了身上的军衣;后句说不消灭敌人绝不生还。

“穿”,磨破的意思;“楼兰”,西域古国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

汉武帝时,楼兰阻挡通往西域的道路,袭击汉朝使臣。

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大将军霍光派遣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楼兰王。

这里借用典故,“破楼兰”即消灭敌人的意思。

全诗通过远征将士的抒情,表达了将士热爱祖国、奋不顾身的战斗精神。

诗中先写景物,暗喻战争的残酷频繁和将士的爱国爱乡,以烘托下文。

接着以直言抒情写出了将士英勇无畏,百战不疲,誓灭敌人的爱国豪壮情怀,把全诗推向高潮,唱出了爱国主义的战歌,给人们以鼓舞和力量。

从军行王昌龄原文与翻译

从军行王昌龄原文与翻译

从军行王昌龄原文与翻译从军行王昌龄原文与翻译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军行王昌龄原文与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从军行作者: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

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翻译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赏析第一二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

这很奇怪。

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第三四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 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

从军行七首原文、翻译及赏析、朗读

从军行七首原文、翻译及赏析、朗读

从军行七首原文、翻译及赏析、朗读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

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

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虽然物质远不如巡逻,开门巡逻,位置在巡逻。

授予处理,并把它放在下面,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它与巡逻队死亡,这是成功的。

城陷失守,和巡逻队送死不一样。

两家人的孩子,聪明绝顶,不敢通知二爸,以为巡逻到死也要被抓,躲得远远的,怕死,对贼听天由命。

如果你是真心的,怕死的话,又何必守着国土的大小,吃着自己爱吃的肉,以此来抗贼不投降呢?守时者,外无蚂蚁,欲忠者,国主耳,贼言国灭。

远视帮不上忙,但贼会造福大众,必信其言;不在外面等,还是会坚持。

人会互相吃,会做。

虽然傻子也能知道几天后的死亡。

远不是怕死,很清楚!乌托邦里的坏人都死了,还羞于一个人生活?连傻子都不忍心做,唉!而称其为远贤而作恶?发言者还说,远方和巡逻队分城,城的陷落是从远方开始的。

批评距离和孩子的看法没什么不同。

人在弥留之际,必有先患其病者;如果你牵着绳子拒绝它,它一定在某个地方。

观者见之,尤是,不可理喻!一个小人的好谈吐,对一个成年人的美丽不满意,太可惜了!如走马观花,远有成就,那么卓卓,犹不得自由,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初二公守时,明知道人民子弟兵不救,弃城而退?如果留不住,在别处躲避又有什么用?没救了又穷,让它饿着。

虽然你想去,但你不会到达那里。

二公之贤者,其言之精也!守一城,守天下,以千军万马,战百万日,掩江淮,遏其势,天下不亡,谁干谁干!当是,为生存而弃城者,不能数一二;擅长强兵坐观的人会和谐相处。

我没有追究这一点,而是指责这两位公职人员誓死捍卫自己。

我也看到他们把自己比作反抗军,设置淫秽的词语来帮助他们进攻。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15篇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15篇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15篇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译文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

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注释①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②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

西京:长安。

③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

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阙名。

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④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

汉时匈奴的要地。

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

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⑤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⑥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赏析: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

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

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

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第四句“铁骑绕龙城”,说明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

“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军行七首原文|翻译及赏析鉴赏《从军行七首》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一组边塞,载于《全》卷一百四十三。

【其一】组诗第一首,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

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

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

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

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

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

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

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

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

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

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月。

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像亲人在呼唤,又像是游子的叹息。

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

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

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十分巧妙、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

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

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

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

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其二】第二首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

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

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

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

既然是换新声,应该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

但是,总是关山旧别情。

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

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没有一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的。

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

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

《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

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

次句强调别情之旧,但这乐曲也并不是太乏味。

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

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

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

听不尽三字,或是怨,或是叹,或是赞,意味深长。

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

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

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

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

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

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

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对此可以有多种理解:无限的乡愁,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

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

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

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其三】第三首诗通过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惨烈,也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诗的开头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次句暗示有不少战士在这场战斗中为国捐躯。

后两句写将军上表请求把战死的将士们尸骨运回安葬,表明了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此诗以旷远苍茫的荒野战场作为背景,黄叶暮云等边塞景象更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荒凉,给人以满目萧然、凄凉悲怆之感。

最后两句感情真挚,沉痛,更增悲怆之气。

全诗读来颇令人感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一支部队有这样体恤、爱护士卒的统帅,士卒没有不卖命的道路,由此亦可以想象这支部队战斗力量的强大。

【其四】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

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

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

这很奇怪。

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

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

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

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

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其五】读过《》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

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

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字,笔墨非常简练,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

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

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

王昌龄《从军行》组诗第五首,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中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

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

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

在这种情势下,唐军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

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

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

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

读者会悬想: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

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

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

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

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

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

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

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