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药物性皮疹的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药物性皮疹的药物

非处方药

一旦发生药物性皮疹应立即查找原因,果断停用可疑的致敏药物,多饮水或果汁。同时选用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一次12.5 毫克— 25 毫克,一日 1 次— 3 次;氯苯那敏,成人一次 2 毫克— 4 毫克,1 岁— 5 岁儿童 1 次 1 毫克— 2 毫克,6 岁— 12 岁儿童 1 次2 毫克— 4 毫克,1 日3 次— 4 次;西替利嗪,成人及12 岁以上儿童1 次10 毫克,6 岁— 12 岁儿童1 次5 毫克— 10 毫克,2 岁— 6 岁儿童1 次5 毫克,1 日1 次。

处方药

静脉滴注10 %葡萄糖500 毫升、维生素C1000 毫克,必要时给予利尿剂或泻剂;或静脉滴注10 %葡萄糖酸钙,1 次10 毫升,1 日 1 次,同时口服维生素 C ,1 次200 — 500 毫克,1 日 3 次。病情严重者,给予强的松,口服 1 日20 — 40 毫克,分 3 次— 4 次;或氢化考的松, 1 日100 — 300 毫克,加入到 5 %葡萄糖500 — 1000 毫升中进行静脉滴注。

治疗药物性皮疹药物的作用评价

盐酸异丙嗪(非那根):为组胺H 2 受体拮抗药,可对抗组胺所致的毛细血管扩张,降低血管通透性。其对治疗皮肤粘膜的变态反应效果良好,其中对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治疗效果较好;对缓解支气管平滑肌所致的喘息,作用较持久,一般可持久 6 — 12 小时。此外,本品还有明显的中枢镇静作用,能增强麻醉药、镇痛药、催眠药的药效,故常于上述药物组成制剂。

氯苯那敏(扑耳敏):为组胺H2 受体拮抗药,能与组胺竞争H2 受体而对抗组胺的过敏作用,对中枢抑制作用较弱。此外,本品可拮抗M 胆碱受体,产生抗胆碱作用。

西替利嗪(仙特敏):其抗过敏作用强而持久,具有选择性拮抗组胺受体,可抑制组胺介质的早期反应,抑制嗜酸细胞向过敏反应部位移动和对皮肤组织的浸润,从而抑制后期过敏反应,并可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及嗜酸细胞的聚集。本品对中枢无镇静作用,且吸收迅速,起效快。

治疗药物性皮疹药物的应用原则

异丙嗪的不良反应有困倦、嗜睡、口干,偶有胃肠道刺激症状。老年人多发生头晕、痴呆、低血压等症状。少数人可出现精神兴奋、失眠、心悸、头痛、耳鸣、视力模糊等症状。

异丙嗪、氯苯那敏对患有急性哮喘、幽门及十二指肠梗阻、前列腺肥大、青光眼及高血压患者慎用。孕妇在临产前 1 月— 2 月应停用; 3 个月以下婴儿也不宜使用。

氯苯那敏不良反应较轻微,主要有嗜睡、口干、多尿的症状;对癫痫患者应禁用;对 2 岁以下儿童慎用。

上述抗过敏对驾车、高空作业、从事危险机器操作应慎用。

西替利嗪对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