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剂标准
甜味剂

ADI 0-2.5mg/kg体重(FAO/WHO, 1994)。
代谢 本品不参与体内代谢,人食用0.5h 后,即可尿中出现,食用24h内,排出90%, 48h可全部排出体外,其化学结构无变化。
在美国使用糖精须在标签上注明“使用本 产品可能对健康有害,本产品含有可以导 致实验动物癌症的糖精”。2001年克林顿 废止
糖醇类——广泛采用的 优点: 1、不升高血糖 2、不引起龋齿 3、润肠通便 4、溶解吸热,入口清凉 5、甜度低,热值低,吸湿性好
⑴木糖醇
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味甜,甜度与蔗糖相 当,极易溶于水,热值与葡萄糖相同。溶于水 时吸热,食用时会在口中产生愉快的清凉感。 代谢不需要胰岛素,是糖尿病人理想的代糖品。
制法 将干燥的甘草根、茎破碎即为甘 草末,用水抽提得甘草水,将甘草水浓 缩得甘草浸膏。
毒性 甘草是中国传统使用的调味料和中草药, 在长期使用中未发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在正常 使用时是安全的。
使用
美国已将本品用于某些名牌饮料。
使用甘草甜素可以克服采用白糖所引起的发酵、 酸败等缺点,可使啤酒的发泡力增强。用于糖果、 巧克力、口香糖,兼有润喉、消炎、洁齿的功效。 用于酱油及腌制品,可以抑制盐味,增强风味; 用于面包、蛋糕、饼干等食品,具有味甜、柔软、 疏松、增泡的效果。
一种液体甜味剂, 主要是果糖与葡萄
糖的混合物
糖的加工工艺
把甘蔗或甜菜压出汁,滤去杂质,再往滤液中加适量 的石灰水,中和其中所含的酸(因为在酸性条件下蔗 糖容易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再过滤,除去沉淀, 将滤液通入二氧化碳,使石灰水沉淀成碳酸钙,再重 复过滤,所得到的滤液就是蔗糖的水溶液了.将蔗糖 水放在真空器里减压蒸发、浓缩、冷却,就有红棕色 略带粘性的结晶析出,这就是红糖.想制造白糖,须 将红糖溶于水,加入适量的骨炭或活性炭,将红糖水 中的有色物质吸附,再过滤、加热、浓缩、冷却滤液, 一种白色晶体——白糖就出现了.白糖比红糖纯得多, 但仍含有一些水分,再把白糖加热至适当温度除去水 分,就得到无色透明的块状大晶体——冰糖。
甜味剂食用量标准

甜味剂食用量标准
甜味剂的食用量标准因产品类型和生产商而异,但通常会遵循以下原则:
●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可用甜味剂代替糖,但应控制摄入量。
●甜味剂在某些产品中的最大使用量标准如下:水果罐头、果冻、冰淇淋类冷冻饮品、固体复合调味料等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65g/kg;果酱、蜜饯凉果、腌渍的蔬菜、熟制豆类最大使用量为1.0g/kg;脱壳熟制坚果与籽类最大使用量为1.2g/kg;面包、糕点最大使用量1.6g/kg;带壳熟制坚果与籽类最大使用量为6.0g/kg;凉果类、话化类、果糕类最大使用量为8.0g/kg.
请注意,这些标准仅作为-般指导,实际使用量可能会因产品类型和生产商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特定食品或甜味剂的疑问,建议咨询营养师或相关专家。
常用甜味剂标准

常用甜味剂标准
摘要:
1.甜味剂的定义与分类
2.常用甜味剂及其特点
3.甜味剂的安全性及使用标准
4.我国甜味剂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正文:
【甜味剂的定义与分类】
甜味剂,顾名思义,是一种可以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
它们在食品和饮料行业中广泛应用,以替代糖分,降低热量,满足糖尿病患者和健康意识强烈的消费者的需求。
甜味剂按照化学结构和来源可分为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剂和生物甜味剂三大类。
【常用甜味剂及其特点】
1.合成甜味剂:以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等为代表,具有甜度高、热量低、不易分解等特点。
2.天然甜味剂:来源于植物的天然甜味物质,如赤藓糖醇、木糖醇等。
它们甜度相对较低,但具有更佳的口感和健康效益,如降低口腔细菌滋生、预防龋齿等。
3.生物甜味剂:通过生物技术制得的甜味剂,如甜菊糖苷。
它们具有高甜度、低热量、安全性高等特点。
【甜味剂的安全性及使用标准】
甜味剂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其安全性的关注。
然而,大量研究和实验证明,合理使用甜味剂是安全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权威机构也对甜味剂进行了严格的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使用标准。
当然,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应关注甜味剂的使用量和种类,遵循适量原则。
【我国甜味剂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食品饮料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甜味剂行业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加强了对甜味剂安全性的研究和监管;另一方面,新型甜味剂的不断涌现,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阿斯巴甜 jecfa标准

阿斯巴甜jecfa标准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低热量甜味剂,其国际上的食品添加物标准通常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联合专家委员会——联合国食品和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物专家委员会(JECFA)负责评估和制定。
以下是关于阿斯巴甜的JECFA标准的一些基本信息:
1.ADIs(每日容许摄入量):JECFA评估了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并确定了ADIs,即每日容许摄入量。
ADIs是以每公斤体重每天的毫克数来表示,用于衡量一个人每天可以摄入的阿斯巴甜的最大安全量。
2.最大残留限量:针对某些食品中阿斯巴甜残留的问题,JECFA通常也会制定最大残留限量,以确保食品中的阿斯巴甜含量在安全水平内。
3.规范和标准:JECFA会制定关于阿斯巴甜在食品中使用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其安全使用。
这包括阿斯巴甜在特定食品中的使用量、工艺条件等。
4.毒理学和安全性评估:JECFA进行了详细的毒理学和安全性评估,考虑了阿斯巴甜对人体的潜在危险性,并确保其在合理使用条件下是安全的。
这些标准和评估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新,因此建议查阅最新的JECFA文档或相关法规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白砂糖等级划分标准

白砂糖等级划分标准
白砂糖是日常食品中常见的甜味剂,其等级划分标准主要是按照国家标准GB/T
317-2006《白砂糖》进行的,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1. 一级白砂糖:其含有白砂糖不低于99.8%,不含任何色素、质量提高剂、防腐剂、香精药用成分等物质,且无异味。
2. 优级白砂糖:其含有白砂糖不低于99.5%,且相比一级白砂糖,在制造过程中允许使用酸性、酶法或其他适当工艺的脱色剂和去杂剂,但总使用量不超过0.1%,且不含任何非食品添加物和异味。
4. 一般白砂糖:其含有白砂糖不低于98.5%,允许少量添加食品添加剂(如焦糖色素),但添加量不得超过0.5%。
综上所述,白砂糖的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一级白砂糖、优级白砂糖、合格白砂糖和一
般白砂糖。
在选择和购买白砂糖时,应尽可能选择质量等级高、添加物和杂质含量低的产品,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品质。
甜味剂(香味剂)验收标准

甜味剂(香味剂)验收标准1.目的明确公司购进的所有甜味剂(香味剂)的质量要求,对公司购进的所有甜味剂(香味剂)进行检验、验证,确保入库甜味剂(香味剂)的质量满足规定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所用甜味剂(香味剂)的质量要求、产品分类、检验方法、包装运输要求以及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法,适用于公司采购的所有甜味剂(香味剂)的来料检验、试验和判定。
3.规范性引用文件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29924 《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GB 255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GB 1886.47 《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GB 2553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三氯蔗糖》GB 1886.37 《食品添加剂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Q/QHB 0021S 《低聚半乳糖》GB 1886.208 《食品添加剂乙基麦芽酚》4.质量要求4.1证件要求资质证明、型式检验报告、随批检验报告。
4.2质量技术指标4.2.1 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AK糖)4.2.3 三氯蔗糖4.2.5低聚半乳糖5.抽样方法同一生产日期产品为一批,同一批次至少抽一袋(桶/箱),取样量不少于检测。
6.检验方法外包装;目测。
6.2 感官质量:在自然光条件下,用目测、口尝、鼻闻的方式进行检测。
6.3 PH检测方法: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AK糖)PH检测:称取适量试液,配制成浓度为10mg/ML的溶液,用PH计测定;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PH检测:称取试样0.8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甜蜜素PH检测:称取10g样品,精确至0.01g,加无二氧化碳的水至100ML,混合均匀后用PH计测定;低聚半乳糖PH检测:用新煮沸冷却的中性蒸馏水配制干物质为30%的低聚半乳糖待测溶液,用蒸馏水冲洗电机探头,用滤纸轻轻吸干,将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调节温度调节器,使仪器指示温度与溶液温度相同,稳定后读数,精确至一位小数点。
甜味剂标准

Q/3700XXX X X X X X X饲料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3700XXX 003-2011饲料添加剂甜味剂前言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三年,到期复审。
在此期间若有新的该类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则本标准自行作废,由新标准代替。
本标准由XXXXXX饲料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本标准于2011年05月06日首次发布。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添加剂 甜味剂产品的分类和代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本公司所生产的以糖精钠与载体混合而成的饲料添加剂甜味剂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1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5917.1 饲料粉碎粒度测定 两层筛筛分法 GB 10648 饲料标签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T 13079 饲料中总砷的测定 GB/T 13080 饲料中铅的测定 GB/T 13083 饲料中氟的测定 GB/T 14699.1 饲料 采样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中国兽药典》重金属检查法、砷盐检查法、水分测定法2005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产品分类及代号见表1表1 产品分类及代号4 要求4.1感官指标甜味剂为白色粉剂,色泽均匀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异臭、流动性好。
4.2 水分不得高于10%。
4.3 粉碎粒度全部通过0.18mm 分析筛。
4.4 技术指标见表2铅(以Pb 计)不得大于20mg/kg ;砷(以As 计)不得大于2mg/kg ;氟不得大于1000mg/kg ;其它卫生饲料添加剂 甜味剂指标参照GB 13078 的规定执行。
甜味剂检测标准

甜味剂检测标准(13-05-17)根据《食品添加剂手册》描述:甜味剂(Sweeteners)是指赋予食品或饲料以甜味的食物添加剂。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甜味剂很多,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
糖醇类甜味剂多由人工合成,其甜度与蔗糖差不多。
因其热值较低,或因其与葡萄糖有不同的代谢过程,尚可有某些特殊的用途。
非糖类甜味剂甜度很高,用量少,热值很小,多不参与代谢过程。
常称为非营养性或低热值甜味剂,称高甜度甜味剂,是甜味剂的重要品种。
(001发布)主要有以下几种:1、功能性单糖:高果糖浆、结晶果糖、L-糖等;2、功能性低聚糖:异麦芽酮糖、乳酮糖、棉子糖、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乳果糖、低聚乳糖、低聚异麦芽糖等;3、多元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糖醇、氢化淀粉水解物等;4、糖苷:甜菊苷、甜菊双糖苷、二氢查耳酮、甘草甜素等;5、二肽类:甜味素(阿斯巴甜)、阿力甜等;6、蛋白质:索马甜、莫奈林、奇异果素等;7、蔗糖衍生物:三氯蔗糖(又叫蔗糖精)等;8、人工合成甜味剂:糖精、甜蜜素、安塞蜜、纽甜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2009年1月刊登的一篇相关论文表示,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吃加了高效甜味剂的食品对控制体重有好处。
很多研究证明,这些甜味剂本身虽然能量很低,但是它们却会增强人的食欲,因而在食物不限量的前提下,喝添加甜味剂的饮料反而有诱发人饮食过量的危险。
因此,从长期角度来说,它们会增大肥胖的危险。
的确,有研究发现,在不控制饲料数量的情况下,用含有三氯蔗糖的饲料饲喂小鼠12周后,小鼠的体重比饲喂正常饲料的要明显地重。
也就是说,让小鼠放开来吃的话,那么三氯蔗糖令他们感觉饲料更好吃,因此胃口变得更大,身体长得更胖。
研究者建议消费者,不要把减肥的希望寄托在什么甜味剂上。
有研究者推测,实际上甜味剂是在愚弄我们的大脑和消化系统。
奶茶中甜味剂 添加标准

奶茶中甜味剂添加标准
一、甜味剂种类
在奶茶中,常用的甜味剂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等。
这些甜味剂具有不同的甜度、口感和特性,应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甜味剂。
二、甜度控制
甜度是奶茶的重要口感指标之一,过甜或过淡都会影响口感。
因此,在添加甜味剂时,应控制甜度,以达到适中的口感。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调整甜味剂的用量来控制甜度。
三、添加量标准化
为了确保奶茶的品质和口感一致性,应制定标准的甜味剂添加量。
可以根据产品的种类、品牌和目标消费者来确定标准的添加量。
同时,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确保按照标准操作。
四、避免过量添加
过量添加甜味剂会导致奶茶过于甜腻,影响口感。
因此,在添加甜味剂时,应遵循适量原则,根据产品需求和消费者口味进行调整。
同时,应关注产品的营养标签,确保产品的糖分含量在合理范围内。
五、标签标识
在产品包装上,应明确标注甜味剂的种类和添加量,以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成分和口感特点。
此外,也可以在产品介绍或宣传中说明使用的甜味剂种类和特点,以便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
总之,奶茶中甜味剂的添加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在选择甜味剂时,应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甜味剂,并控制好甜度;在添加时,应遵循适量原则和标准化操作;在标签标识上,应明确标注甜味剂的种类和添加量,以便消费者了解产品成分和口感特点。
糖精 标准

糖精标准糖精是一种常用的甜味剂,其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性质:糖精的化学名为邻苯甲酰磺酰亚胺(Saccharin),通常呈现为白色结晶性粉末,难溶于水。
它的甜度大约是蔗糖的300到500倍,但不含卡路里。
2. 感官特性:虽然糖精具有高甜度,但在食用时可能会在舌头上留下轻微的苦味和金属味。
3. 安全性:糖精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其使用量和适用范围受到食品安全法规的限制。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糖精的使用有不同的标准和规定。
4. 应用范围:糖精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作为低热量甜味剂,尤其适用于糖尿病人或需要控制糖分摄入的人群中。
5. 质量控制:在食品生产中,糖精的使用需要符合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一致性。
6. 标签标识:在含有糖精的产品包装上,通常需要按照相关法规标注“含有糖精”或“甜味剂”等字样,以便消费者识别。
7. 最大使用限量:食品安全机构通常会规定糖精在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限量(Maximum Permissible Levels, MPLs),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8. 检测方法:为了确保糖精的使用符合标准,食品检测实验室会采用特定的检测方法来测定食品中的糖精含量。
9. 国际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联合组成的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也会对糖精等食品添加剂进行评估,并制定推荐的日常摄入量(ADI)。
总之,糖精的使用标准包括了化学性质、感官特性、安全性、应用范围、质量控制、标签标识、最大使用限量以及检测方法等多个方面,这些标准确保了糖精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使用糖精时,生产商和消费者都应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甜味剂食用量标准

甜味剂食用量标准摘要:I.引言- 介绍甜味剂食用量标准的重要性II.甜味剂的定义和分类- 甜味剂的定义- 甜味剂的分类III.甜味剂食用量标准的发展历程- 我国甜味剂食用量标准的发展历程- 国际上甜味剂食用量标准的发展历程IV.甜味剂食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 科学性和实用性- 保护消费者健康- 促进食品工业发展V.甜味剂食用量标准的具体规定- 我国甜味剂食用量标准的具体规定- 国际上甜味剂食用量标准的具体规定VI.甜味剂食用量标准的重要性- 对消费者的保护- 对食品工业的促进VII.结论- 总结甜味剂食用量标准的重要性正文:甜味剂食用量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甜味剂是一种能够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可以用来替代糖分,降低食品的热量。
然而,如果甜味剂的使用量超过了一定的标准,就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制定甜味剂食用量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甜味剂的定义是指能够赋予食品甜味,并且能够被人体代谢的物质。
根据化学结构和来源,甜味剂可以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
天然甜味剂来源于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或微生物,如蜂蜜、枫糖浆、甜菊糖等;人工甜味剂则是通过化学合成或生物技术制备的,如糖精钠、阿斯巴甜、纽甜等。
甜味剂食用量标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
当时,人们开始大量使用糖精钠等人工甜味剂,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研究,导致人们对其安全性产生了疑虑。
此后,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甜味剂的安全性和重要性,并开始制定相关的食用量标准。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甜味剂食用量标准,同时也参与了国际上的甜味剂食用量标准的制定。
甜味剂食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和实用性、保护消费者健康和促进食品工业发展。
科学性和实用性是指标准应该基于科学研究的成果,同时也要考虑到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保护消费者健康是指标准应该确保甜味剂的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促进食品工业发展是指标准应该鼓励创新,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
白砂糖标准

白砂糖标准简介白砂糖是一种常见而受欢迎的食品甜味剂。
其在烹饪和烘焙中广泛使用,也常作为咖啡和茶的调味品。
白砂糖的质量以及标准化是确保其在市场上的品质和可靠性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白砂糖的标准,包括其外观、化学成分、生产工艺等方面的要求。
外观要求白砂糖的外观是消费者直接感知和识别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白砂糖外观的一些要求:•颗粒状:白砂糖应呈现出均匀细小的晶体颗粒,不应有明显的结块或颗粒不均匀的现象。
•颜色:白砂糖应呈现出明亮的白色,不应带有杂质或发黄现象。
•透明度:白砂糖应具有良好的透明度,不应存在浑浊或不纯净的现象。
化学成分要求白砂糖的化学成分也是判断其品质和标准的关键要素。
以下是白砂糖化学成分的一些要求:•蔗糖含量: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标准白砂糖应具有高蔗糖含量,通常不低于99.5%。
•水分含量:白砂糖的水分含量应低于0.5%。
过高的水分含量可能导致白砂糖易吸湿结块,影响质量和保存期限。
•杂质含量:白砂糖应不含任何有害物质或可见的杂质。
常见的杂质包括沙子、纸屑等。
标准白砂糖的杂质含量应小于0.02%。
•灰分含量:白砂糖的灰分含量是指燃烧后残留下的无机物质。
标准白砂糖的灰分含量应小于0.05%。
生产工艺要求白砂糖的生产工艺是确保其质量和标准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白砂糖生产工艺的一些要求:•脱色:白砂糖通常通过脱色工艺来提高其色泽。
常用的脱色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过滤等。
标准白砂糖的脱色效果应达到要求,不应具有明显的色泽问题。
•脱水:白砂糖生产中的脱水过程是关键步骤之一。
标准白砂糖应通过适当的脱水工艺,控制水分含量在合理范围内。
•精炼:白砂糖的精炼是指去除其余杂质和不纯物质的过程。
精炼过程应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并确保白砂糖的纯度和质量。
标准化和监管要求为了确保市场上的白砂糖品质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标准化和监管非常重要。
以下是白砂糖的标准化和监管要求的一些方面:•国家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白砂糖标准,通常由食品监管机构制定和发布。
赤藓糖醇的添加量标准

赤藓糖醇的添加量标准赤藓糖醇是一种常见的非营养性甜味剂,常用于食品及饮料工业中,以提供甜味而不增加卡路里的摄入。
赤藓糖醇在市场上有多种品牌和形式,例如粉末、晶体和液体。
对于赤藓糖醇的添加量,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标准,以下将详细介绍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
1.欧洲联盟:欧洲联盟对赤藓糖醇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建议,赤藓糖醇的每日摄入量(ADI)为甜味剂的每公斤体重不超过2.5毫克。
这意味着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人每天可摄入150毫克的赤藓糖醇。
欧洲联盟对于赤藓糖醇的最大使用浓度(ML)ranges from 5 to 10 percent。
2.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将赤藓糖醇列为食品添加剂。
根据FDA的规定,赤藓糖醇的每日摄入量(ADI)为甜味剂的每公斤体重不超过5毫克。
类似于欧洲联盟,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人每天可摄入300毫克的赤藓糖醇。
此外,FDA还规定在食品中含有赤藓糖醇时必须在标签上明确声明。
3.中国:中国国家标准(GB)中对赤藓糖醇的添加量也有规定。
根据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赤藓糖醇可以在可可粉、咖啡、罐装果汁、饮料和奶制品等食品中使用,但其使用量不得超过相应食品标准中规定的加工用规范。
不同的食品中对赤藓糖醇的最大使用浓度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罐装果汁为0.25%,饮料为0.7%,奶制品为0.5%等。
4.日本:日本的赤藓糖醇使用量标准参考了国际上的相关规定。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颁布的《食品添加物使用标准》,赤藓糖醇可以在多种食品中使用,包括饮料、调味料、糖果和甜味药片等。
然而,日本对赤藓糖醇的使用量没有明确的限制,而是根据具体食品的加工工艺和安全性来定。
总体来说,赤藓糖醇的添加量标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略有差异,但大部分标准都基于甜味剂的每公斤体重所限制的每日摄入量。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保护消费者免受过量赤藓糖醇摄入的风险,并确保赤藓糖醇在食品中的使用是安全的。
常用甜味剂标准

常用甜味剂标准
常用甜味剂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纯度要求:甜味剂需要具备一定的纯度,通常要求在99%以上。
2.味道要求:甜味剂的味道需要符合所需的甜度,一般以甜度与蔗糖相比进行评估和标准化。
3.溶解性要求:甜味剂需要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以确保其均匀分布在食品中,并提供均一的甜味。
4.稳定性要求:甜味剂需要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受温度、光照、氧气等因素的影响。
5.安全性要求:甜味剂需要通过安全性评估,确保其在食品中的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常用的甜味剂如蔗糖、果糖、麦芽糖、葡萄糖等都有相应的标准和规定。
此外,也有一些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如阿斯巴甜、糖精、糖醇等,也有自己的标准和规定。
白砂糖执行标准

白砂糖执行标准
白砂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原料,也是烹饪和烘焙中常用的甜味剂。
为了确保生产的白砂糖符合卫生安全、质量稳定的要求,制定了白砂糖的执行标准。
本文将对白砂糖执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主要内容和相关要求。
一、外观要求。
白砂糖应呈白色,无杂质、异物和霉斑。
颗粒大小均匀,不应有结块和结晶。
二、理化指标。
1. 水分含量,白砂糖水分含量不得高于0.06%。
2. 灰分含量,白砂糖灰分含量不得高于0.04%。
3. PH值,白砂糖PH值应在5.5-7.0之间。
4. 可溶性固体含量,白砂糖可溶性固体含量不得低于99.5%。
5. 色度,白砂糖色度不得高于45ICUMSA。
三、化学指标。
白砂糖中不得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四、微生物指标。
白砂糖中不得含有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
五、贮存要求。
白砂糖应贮存在通风、干燥、清洁的环境中,远离有害气体和异味。
六、包装标识。
白砂糖包装上应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产品批号等信息,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七、质量控制。
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原料采购、生产工艺、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以上即是白砂糖执行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相关要求。
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执行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稳定,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白砂糖产品。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白砂糖产品的监督检查,确保市场上的白砂糖产品符合标准要求,保障公众健康。
鼠李糖脂甜味剂标准

4.结果判定:如果感官、纯度、比旋度、水份、灼烧残渣、砷和重金属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应重新
取样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仍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七、包装、标识、贮存、运输
1.包装:鼠李糖脂应采用密封性良好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防止受潮和污染。
外包装应标明产品名
称、生产厂家名称、地址、生产日期、批号等信息。
2.标识:鼠李糖脂的标签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厂家名称、地址等信息,并按照GB 2760
的规定标注使用范围和用量。
3.贮存:鼠李糖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仓库内,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堆放时应保持通风良好,避
免接触氧化剂和还原剂。
山梨糖醇液的限量标准

山梨糖醇液的限量标准如下:
1. 允许使用的范围比较广泛,在饮料、糖果、糕点、蜜饯、冷饮等食品中可以作为甜味剂使用。
2. 每天的允许摄入量(adi)标准不同,饮料、冷饮、糕点是5~12克/天,糖果中是
3.5克/天。
这主要是因为不同食品中添加的山梨糖醇液浓度不一样,以及山梨糖醇液自身具有的特性决定的。
浓度高的一些产品有可能摄入量就会偏高。
此外,山梨糖醇液在食品中用作保湿性配料,可以有效地降低食品中水分的表面张力,促使食品中水分子扩散,起到增稠效果。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增加其摄入量。
3. 在山梨糖醇液的使用时,应该避免与氧化物、乌洛托品、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水杨酸等接触,这些可能会影响产品的物理性质和质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和替代糖精的使用,以提高产品的口感和质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不能随意添加。
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和使用。
如果您有使用山梨糖醇液的相关需求,建议您咨询专业的食品添加剂供应商或相关专家,以确保您的使用符合安全和合规的要求。
此外,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遵守国家标准和规范。
因此,对于山梨糖醇液的使用,具体的使用标准和限量可能需要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确认和了解。
如果您有相关需求,建议您咨询相关专业机构或政府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3700XXX X X X X X X饲料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3700XXX 003-2011
饲料添加剂甜味剂
前言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三年,到期复审。
在此期间若有新的该类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则本标准自行作废,由新标准代替。
本标准由XXXXXX饲料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本标准于2011年05月06日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添加剂 甜味剂产品的分类和代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本公司所生产的以糖精钠与载体混合而成的饲料添加剂甜味剂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1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5917.1 饲料粉碎粒度测定 两层筛筛分法 GB 10648 饲料标签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3079 饲料中总砷的测定 GB/T 13080 饲料中铅的测定 GB/T 13083 饲料中氟的测定 GB/T 14699.1 饲料 采样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中国兽药典》重金属检查法、砷盐检查法、水分测定法
2005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产品分类及代号见表1
表1 产品分类及代号
4 要求
4.1
感官指标
甜味剂为白色粉剂,色泽均匀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异臭、流动性好。
4.2 水分
不得高于10%。
4.3 粉碎粒度
全部通过0.18mm 分析筛。
4.4 技术指标见表2
铅(以Pb 计)不得大于20mg/kg ;砷(以As 计)不得大于2mg/kg ;氟不得大于1000mg/kg ;其它卫生
饲料添加剂 甜味剂
指标参照GB 13078 的规定执行。
4.6 净含量要求
符合标识标注,偏差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之规定。
5 抽样
5.1 组批
原料不变,同一配方同一工艺同一生产日连续生产的产品为一个批次。
5.2 抽样
按照GB/T 14699.1的规定执行。
6 试验方法
6.1 感官指标
将样品放置在白瓷盘内,在非直射日光、光线充足、无异味的环境中,用眼观的方法观察其色泽、是否有霉变、结块及异物。
用鼻嗅的方法检查其气味。
6.2 粉碎粒度
按GB/T 5917.1的规定执行。
6.3 水分
样品温度由60℃逐步升到105℃,然后按《中国兽药典》的规定执行。
6.4 总砷
方法1:按GB/T 13079的规定执行(仲裁法)。
方法2:按《中国兽药典》的规定执行。
6.5 铅
方法1:按GB/T 13080的规定执行(仲裁法)。
方法2:按《中国兽药典》的规定执行。
6.6 氟
按GB/T 13083的规定执行。
6.7 卫生指标
按GB 13078的规定执行。
6.8 糖精钠
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
6.9 净含量检验
按JJF 1070的规定执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 出厂检验
产品交货时应对外包装、标签、感官、水分、粉碎粒度、糖精钠含量等进行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抽样按本标准5.1、5.2方法执行。
出厂检验由本企业化验室进行,需有正式检验报告。
7.3 型式检验
7.3.1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
7.3.2 型式检验每年进行一次。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型式检验:
a)正式生产后,原料配方改变;
b)正式生产后,工艺设备有较大改进;
c)正式生产的产品停产3个月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e)产品批准文号的发放和到期复审时。
7.3.3 型式检验由本企业化验室或委托法定检验机构检验。
7.4 判定规则
各项指标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判定产品合格。
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规则要求,判定产品不合格。
各项技术指标中的极限数值采用修约值比较法。
7.5 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中有一项指标不合格时,再从双倍量的包装中抽取样品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
若仍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6 经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签发“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7.7 若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争议时,可由双方协商,或选定法定饲料质检机构按照本标准进行检验和判定,予以仲裁。
8 标签
8.1 外包装袋上标明:
a)产品名称、分类代号和适用的生长期;
b)商标;
c)包装净重;
d)产品标准编号;
e)产品批准文号;
f)生产许可证号;
g)制造厂名、厂址、电话。
8.2 包装封口处内有标签一张或包装上印刷标签,标签应符合GB 10648的要求。
9 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包装
必须符合保质、保量、运输安全的要求,要密封整洁,标签应固定在包装袋口明显处或直接印刷在包装袋上,以便查看并防止脱落。
9.2 运输
运输过程应避免雨雪浸湿,受热受潮。
搬运装卸时小心轻放。
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
9.3 贮存
存放阴凉、通风、干燥处,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混合存放。
9.4 保质期
在符合运输、贮存条件下,自生产之日起原包装产品保质期24个月。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糖精钠含量的测定
本方法采用非水滴定法测定糖精钠的含量,适用于糖精钠含量的测定。
A.1 试剂和溶液
A.1.1 冰醋酸。
A.1.2 高氯酸滴定液 c(HClO4)=0.1mol/L
按GB/T601-2002配制、标定。
A.1.3 结晶紫指示液
取结晶紫0.5g,加冰醋酸100mL使溶解,即得。
A.1.4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A.2 仪器
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
A.3 测定
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糖精钠0.2g,精确至0.0002g),加冰醋酸20mL溶解后,过滤,取滤液,加甲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每毫升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52mg的糖精钠。
A.4 计算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糖精钠含量X按式(1)计算:
(V1- V)×C×0.2052×100
X = (1)
m
式中:
X---糖精钠含量,%;
C----高氯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2052----每1mL 1mol/L的高氯酸相当于糖精钠的质量,g;
m----样品质量,g;
V1----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 ----空白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取两次平行测定的结果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