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AECT1994教育技术定义(P6)

2.学习风格(P62):对学习者感觉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性。具有一下各个特征:第一,学习策略、学习方式或者学习倾向在学习风格中占有核心地位。第二,具有稳定性。第三,具有个别差异性和独特性。

3.认知策略(P69)

4.教学目标(P70):就是指通过教学后,学习者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的预期的变化。

5.教学设计(P57):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6.先行组织者(P47)

7.教学媒体及其两个基本要素(P90)

8.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二是儿童可能达到的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能够达到的完成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9.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者是否理解要学习的材料,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他认为要使学生的学习有价值,学习材料应该尽可能有意义。有意义学习必须符合两个标准:新的符号或者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果中的有关概念具有实质性的联系;新旧知识具有非人为的联系,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奥苏贝尔将有意义学习由简到繁分为:表征性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10信息技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11.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进教育现代化,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

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13.学习资源: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人力与非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信息、资料、设备、人员、场所等。在课堂教学中所利用的学习资源也称教学资源。

14.教师专业化: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15.学习环境: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及群体学习的全部外在因素。在学校教育中,学习环境主要包括校园、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教学软件平台、学习工具、各种学习资源等硬软件物质条件,以及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等精神因素。此外,家庭和社区通常被认为是学生的校外学习环境。

16.绩效技术:绩效是指人们在工作场所中通过一定的活动完成任务所形成的业绩或成果。绩效技术是指应用系统方法,通过对目标和行为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以达到工作业绩最大化的技术。

17.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由教学原则指导,借助教学手段(工具、媒体或设备)而进行的师生相互的活动。

18.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标准,运用一切有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

简答题(40分)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其代表人物有哪些?(P29-35)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其代表人物有哪些?(P35-40)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其代表人物有哪些?(P40-43)

4.简述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对学习的解释存在哪些差异?

5.简述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内容?(P46-47)

6.简述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的内容?(P58-59)

7.简答学习风格的类型都有哪些?(P62-64)

9.举例说明用ABCD方法表述教学目标?“ABCD”分别代表什么含义(P74)

10.简答教学评价的功能?(P81-82)

11. 教育传播效果的优化原理有哪些?

答:

(1)共同经验原理。教师与学生沟通必须建立在双方共同的经验范围内,教师必须用学生经验范围能理解的比喻,引导他们进入新的领域。

(2)抽象层次原理。教育传播中的内容必须在学生能够明白的抽象范围中,要在这个范围内的各个抽象层次上下移动,也就是要将抽象的知识和具体的事物结合起来,实现抽象——具体——抽象的循环。(3)重复作用原理。在不同场合、用不同方式重复呈现一个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达到更好的教育传播效果。

(4)信息来源原理。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树立学生认可的形象和权威,建立与学生平等友好的关系,教师选择的教材、资料要准确可靠真实,这样可以增强教育传播效果。

(5)最小代价与媒体选择原理。选择媒体时,要选择那些用代价最小但能取得最大报酬的媒体。

12. 什么是程序教学?编制程序的基本原则都有哪些?

答: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方式,它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校问题,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呈现给学生,学生回答后及时得到反馈。

(1)小步子原则,把学习内容分解成许多片段知识,按照难度逐渐增加排成序列,学生循序渐进学习。(2)积极反应原则,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作出积极的反应。

(3)及时反馈原则,对学生的反应要及时强化,使其得到反馈信息。

(4)自定步调原则,学生根据自己的速度和能力进行学习,以适合个别差异。

(5)低错误率原则,是学生尽可能每次都作出正确的反应,是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

13. 简述加涅的“九五矩阵”内容。

答:“九五矩阵”把学习结果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

把教学事件分为九大事件:引起注意、告诉目标、回忆先前知识、呈现学习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发行为、提供反馈、评价行为、增强记忆促进迁移。

14. 简述皮亚杰儿童发生认知论。

答: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设计两个基本过程: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认知结构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适应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的重组和改造,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为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顺应是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