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生理习题册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什么是前期收缩?为什么在前期收缩后会出现代偿间
歇?
答案: 如果在心室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之前,心室受到一次外来刺
激,则可提前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由于期前收缩也有它自己的有效不应期。因此,在紧接期前收缩之后的一次兴奋传到
心室时, 常常正好落于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 结果不能使心室应激兴奋与收缩, 出现一
能直接导致肾排水和排 Na+增加,将过多的体液排出体外,从而使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细胞外液量减少
时,则发生相反的变化。在体液控制中,血管升压素和肾索-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重要作用。前者
通过肾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对水的重吸收,导致细胞外液量增加。
当血量增加时, 血管升压素释放减少,
使肾排水增加。 后者通过醛固酮使肾小管对 Na+的重吸收增加, 使细胞外液量和体内 Na+量增加,血压升高。
经和主动脉神经传人,使心交感、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降低,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升高,结果引起心率减
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则发生相反的效应。压力感受性反射
主要对快速血压波动起调节作用。对血压的长期稳定的调节,肾脏和体液控制十分重要。当细胞外液量增
多时,血量也增多,血量和循环系统容量之间相对关系发生改变,使动脉血压升高;而当动脉血压升高时,
时间缩短 , 这对不停地搏动的心脏和心室的充盈是不利的。
六、心房收缩对心脏射血起什么作用?
答案: 心房收缩挤入心室的血量约占心室充盈量的 1/4,因此, 心房收缩对心室 充盈起辅助作用。 此外,心室舒张末期一定的充盈量, 并使心室肌增加一定的初 长度,使肌肉收缩力量加大,从而提高心室泵血功能。如果心房收缩乏力,将会 导致静脉内血液蓄积,压力升高,不利于静脉回流,也可间接影响射血。由此可 见,心房起初级泵作用,对心脏射血和静脉回流都有积极意义
血压形成的前提。心脏的收缩做功是形成血压的能量来源。心脏收缩所释放的能量,其中一小部分赋予血
液动能以推动血液流动. 而绝大部分转变为加于大动脉 ( 弹性贮器血管 ) 壁上的压强能。 由于存在外周阻力,
心脏一次射出的血量在心椎期仅约 1/ 3流向外周,其余约 2/ 3暂时储存于弹性贮器血管内。此时加在弹性
K+ 外流
= 2 \* GB3 ② 2期(平台期):膜内电位下降速度大为减慢,基本上停滞于 0mV 左右,膜 两侧呈等电位状态。 K+ 外流、 Ca2+内流
= 3 \* GB3 ③ 3期(快速复极末期) :膜内电位由 0mV 左右较快地下降到 -90mV 。 K+ 外 流
(3)静息期: 4期,是指膜复极完毕,膜电位恢复后的时期。 流
影响因素: = 1 \* GB3 ①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 = 2 \* GB3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EFP 升高, 组织液生成增多; = 3 \* GB3 ③淋巴回流:淋巴回流减小,组织液生成增多; = 4 \* GB3 ④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组织液的生成增多
次“脱失”。 这样,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会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
称为代偿间歇。
五、 何谓心动周期?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活动是 怎样的?心律加快时,对心动周期有何影响?
答案: 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 , 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 称为 心动周期 。正常成年人心率约
为 75次 / 分 , 因此每个心动周期为 0.8 秒 . 当心房收缩时 , 心室是处于舒张状态 . 在心房进入舒

12. 收缩压 : 收缩压就是当人的心脏收缩时,动脉内的压力最高,此时内壁的压力称
为收缩压,亦称高压。
13. 舒张压: 舒张压就是当人的 心脏 舒张时, 动脉血管 弹性回缩时,产生的压力称为
舒张压,又叫 低压 。
14. 有效滤过压: 指促进超滤的动力和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
有效滤过压 =
(毛细血管血压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 静水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
M 受体结合,导致心律减慢。心房肌不应期缩短,房
室传导速度减慢。以上作用分别称为负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
十五、试述人体动脉血压是如何保持稳定的?
答案: 动脉血压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②心脏的收缩做功;⑧外周阻力;④
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在相对封闭的心血管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形成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这是
③动 - 静脉短路,对体温调节有一定作用
十一、微循环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十二、简述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有①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②心肌收缩力量;
③体位改变;④骨骼肌的挤压作用;⑤呼吸运动
十三、试述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答 :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的。其生成量主要取决于有效滤过压
始至 复极 到膜电位 -60mV 这一段时间。
0期去极化开
17. 等长自身调节 :通过心肌细胞本身力学活动的强度和速度发生变化,使心脏搏
出量和搏功发生改变,称为等长自身调节。
18. 异长自身调节: 即心脏前负荷 (心肌初长度 )对搏出量的影响。搏出量与前负荷
有关,在 一定限度内前负荷增加→搏出量增加。可见,心肌的收缩强度和速度是通过 改变心肌的初长来实现的,故称为异长自身调节。
答案: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肌收缩力、静脉回心血量(前负荷) 、动脉压(后负荷)和
心率
九、试述动脉血压形成原理及影响因素。
答案 : 形成:
= 1 \* GB3 ①循环系统内的血液充盈:前提条件 = 2 \* GB3 ②心脏射血和循环系统的外周阻力 = 3 \* GB3 ③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 影响因素 : = 1 \* GB3 ①心脏搏出量:收缩期动脉血压变化明显,收缩压的高低反映搏出量的多 少 = 2 \* GB3 ②心率:心率增快时,脉压减小。 = 3 \* GB3 ③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增强时,脉压增大。舒张压的高低反映外周阻力的 大小 = 4 \* GB3 ④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动脉硬化,作用减弱,脉压增大。 = 5 \* GB3 ⑤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循环血量减少,血管容量不变,脉压 下降。
张期后 , 心室即进入收缩 , 称为心室收缩期 . 随后即进入心室舒张期 . 在心室舒张期前一段时
间, 心房已处于舒张状态 , 故心房与心室有一段共同舒张的时间称为全心舒张期
. 心动周期时
间的长短随心率的快慢而缩短或延长 . 当心事加快时 , 心动周期持续时间缩短 , 收缩期和舒张
期均相应缩短 , 但舒张期缩短的比例较大 . 因此 , 心率增快时 , 心肌工作的时间相对延长 , 休息
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因素有 ( 1)解剖因素: 心肌细胞的直径是决定传导性的主要解剖因素,
直径小的细胞电阻大,传导速度慢;反之,则传导速度快。
( 2)生理因素:①动作电位 0期
去极化速度和幅度: 0期去极速度愈快、幅度愈大,局部电流形成速度快、局部电流大,电
流扩布的距离也愈大,兴奋传导快。②邻近部位阈电位水平:邻近部位阈电位水平下移, 静息电位 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变小,从静息电位到达阈电位的时间缩短,邻近部位易发生 兴奋,则兴奋传导快;阈电位水平上移,则兴奋传导慢
表现在小剂量肾上腺素作用于骨骼肌、肝脏、冠状血管
β2受体,使血管舒张 (常以此效应为主 )。
作用于皮肤及内脏血管 α受体,使血管收缩。肾上腺素收缩、 舒张血管的作用, 使总外周阻力增
加不明显。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 α受体,对 β受体作用小,故对体内大多数血管有明显收缩作
Na+、 Ca2+外流、 K+ 内
பைடு நூலகம்
二、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有何特征?简述窦房结自律性的发 生机制。
三、 试述正常心脏内兴奋的传导途径及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 因素。
答案: 传导途径 :
正常心脏兴奋由窦房结产生后,一方面 经过心房肌传导到左右心房,另一方面是经过某些部位的心房肌构成的“优势传导通路”传导, 即窦房结 心房肌 房室交界 房室束 左、右束支 蒲肯野纤维 心室肌
19. 心血管中枢: 心血管中枢是指产生和控制 心血管反射 的 神经元 集中的部位。分
布在从大脑皮层到脊髓的各级中枢,形成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复杂网络。
20. 动脉压力感受性发射: 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当动脉血压
升高时,这一反射过程引起的效应是使血压下降,故又称减压反射。
简答题
一、简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8. 房室延搁: 兴奋在房室交界处的缓慢传播而至耗时较长的现象称为房室延搁。
9. 微循环: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
质交换的场所。
10. 心输出量: 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
11. 血压: 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贮器血管壁上的压强升高,血管壁扩张。血管壁的扩张变形一方面缓冲血压的升高,另一方面将这部分能
量转变为势能贮存起来。在心舒期,心脏停止射血,扩张变形的弹性贮器血管壁依其弹性回缩力回位,储
存于血管壁的势能释放出来, 以维持心舒期的动脉血压, 并推动血液继续流向外周。 人体动脉血压的稳定,
主要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的调节实现。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经窦神
十四、试述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的作用及其机制。
答案:( 1)心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的轴突组成心脏神经丛。轴突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心
肌细胞膜上 β 受体结合,导致心律加快,房室交界兴奋传导加快,心房和心室收缩力量加强。 这些作用分别叫正性变时作用、正性变传导作用、正性变力作用。
( 2 )迷走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与
答案:(1)去极化过程:动作电位 0期,膜内电位由静息状态下的 -90mV 迅速上升到
+30mV ,构成动作电位的升支。 Na+内流
(2)复极化过程:
= 1 \* GB3 ① 1期(快速复极初期) :膜内电位由 +30mV 迅速下降到 0mV 左右, 0期和 1
期的膜电位变化速度都很快,形成锋电位。
生理学习题册答案大全
生理学 学习指导答案 第四章 血液循环
名词解释:
1. 心动周期: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2. 全心舒张期: 心室舒张期的前 0.4s,心房也处于舒张状态,这一时期称为全心舒
张期。
3. 每搏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指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 4. 每分输出量: 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 又称心输出量。 5. 心指数: 心指数是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6. 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量的百分比 。 7. 窦性节律 :窦房结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由窦房结控制的心跳节律称为窦性节律。
当血量增加时,醛固酮释放减少,使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减少,肾排水也增加

十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心血管作用有何异同?
答案: 肾上腺素能与 α、 β1和 β2受体结合,特别是对 β受体的作用远远大于去甲肾上腺素,因
此,对心脏兴奋 β1受体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多。对外周血管的作用,
十、微循环有哪些结构组成?有那几条路?各有何生理功 能?
答案: . 微循环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构成 : 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
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

它的血流通路有 :
①直捷通路,其作用是使一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经静脉回流心脏。
②迂回通路,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七、 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是怎样产生的 意义?
?各有何特点?有何
答案: 第一心音发生于心缩初期,标志心室收缩开始,是由于心室肌收缩,房室瓣突然关
闭及随后射血入动脉等引起的振动而形成。 第二心音发生于心舒期开始, 由于动脉瓣迅速关 闭,血流冲击大动脉根部及心室内壁振动而形成。
八、简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
15. 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 CVP) 是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通过
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置管测得,它反映右房压,是临床观察血液动力学的主要指标
之一,它受右心泵血功能、循环血容量及体循环静脉系统
血管 紧张度 3个因素影响。
16. 有效不应期: 以心室肌肉为例,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是指心室肌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