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同一价值表现的两 极,一方面,它们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不可分 离的,缺少任何一极,商品的价值就无法表现,商 品价值也就没有了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它们又是 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同一个商品在同一价值表 现中,不能同时具有两种形式即相对价值形式和等 价形式,而且在上述价值关系中,处于两极的商品 的位置是不能互换的。
2.它本身所包含的内在矛盾是以后整个发展过程中一 切矛盾的萌芽。 商品内部孕育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 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都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商 品使用价值的价值的内在矛盾推动着商品进入交换 过程,并引起价值形式的发展,从而产生货币。货 币在一定形式下转化为资本。随着资本的出现,就 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矛盾,即劳动过程与价 值增值过程的矛盾。随着资本积累、积聚和集中, 这一矛盾又发展为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占有之间 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发达的经济制度,包含在 商品内部的矛盾贯穿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 而且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这些矛盾越加 剧,暴露的越彻底。所以说,商品包含着资本主义 一切矛盾的胚胎。
(此处的“财富”实来自百度文库上是指使用价值,泛指所有的自然物)
• 抽象劳动 •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 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括任何一 个自然物质的原子。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 别。(需要注意的是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抽象劳动不等于价值,抽象
劳动只有凝结到商品中才能形成价值。)
成员介绍
提纲
一、马克思将商品作为资本论第一 章的原因 二、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与 价值 三、商品的价值形式与交换价值 四、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一、马克思将商品作为资本论第一章的 原因
逻辑起点,简要概念
逻辑起点是科学理论大厦的基点,如果作为一 门科学理论的逻辑起点的基本概念根据不足,理 论的根基必然不牢固,一旦这种概念被推翻,整 个理论大厦就会倒塌。
3.它必须与研究对象的历史起点相一致。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也就是说,商品必须是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历史起点。商品作为《资本论》 的逻辑起点,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 原则
二、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 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要从商品分 析开始。商品的出现,要比资本主义早得 多。但是,只有到了资本主义时期,商品 才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资本主义社会 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 • 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这个复杂机体的“细 胞形式”或“元素形式”。因此,弄清楚 商品这个东西,是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及其 运动规律的基础。
三个主要特征
1.它必须是整个研究对象中最简单,最 基本,最普遍的东西。 2.它本身所包含的内在矛盾是以后整个 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萌芽。 3.它必须与研究对象的历史起点相一致。 (它是指逻辑起点)
商品符合这三个特征的表现
1.它必须是整个研究对象中最简单、最基本、最普遍 的东西。 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最基本、最简单、最抽象 的经济范畴。这是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 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 不仅劳动产品成为商品,土地和劳动力等也成为商 品。。例如,不懂得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 形式和价值规律,就不能揭示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 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从而也就不可能揭露剩余价值 的秘密。因此,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就要从商品这一 最简单、最基本、最普遍的东西出发。
• 1、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首先是一种用来满 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是一种有用物。作 为一种有用物,它的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属 性,就成为商品的使用价值。
• 2、商品的价值 商品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 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 劳动)。抽象的人类劳动,摸不着看不见, 象一个“幽灵般”的东西,但它是客观存在 的。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社会内容。商 品的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 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关系或比例。商品的 另一种属性是价值,不是交换价值,交换价 值不过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参考书目
• • • • 《资本论 》马克思 恩格斯 《资本论学习与研究 》马家驹 《资本论讲解》 俞明仁 《资本论》大纲 漆琪生
谢 谢
商品神秘性的来源
• 劳动产品一旦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神秘的色彩。商品是 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它是使用价 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就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说,不论从它所 用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个角度,还是从它作为人类劳动的 产品这个角度来考察,都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它们都不 过是人们通过自己的具体劳动改变自然的结果。就商品的 价值来说,从质的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从量的 方面看,是用劳动力耗费的持续时间即劳动量来计算,这 也没有神秘的性质。可是,当劳动产品一旦采取了商品这 个形态,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就取得了社会劳动的形 式。商品的神秘性正是从这里产生的。 • 作为私人劳动,生产纯属生产者的私事,生产什么,生产 多少,由生产者自己作出决定,而作为社会劳动,生产者 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必须是社会的使用价值。他们生产的劳 动产品,是用来满足别人的需要,同时,通过交换,他又 得到其他生产者的劳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 50斤谷/3件上衣/2把刀=1盎司黄金
四、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人 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 盖,从而使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 似乎它具有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 秘力量。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这种神 秘性比喻为拜物教,称之为商品拜物 教。
货币形式
• 当某些金属取得了固定的担当一般等价物的独 占权时,一般价值形式就发展成了货币形式。 货币的产生是商品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贵金 属以它特殊的自然属性取得其他作为等价物的 商品,固定充当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材料。货 币的产生是商品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货币是 一种特殊的商品。(马思克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 等价形式是指处于价值形式公式右端(20码麻布=1 件上衣),以自身的自然形态来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 商品,亦即两个商品进行交换的价值关系中作为价 值表现材料的商品,也就是叫等价物的那个商品。 所以,“一个商品的等价形式就是它能与另一个商品 直接交换的形式,它有以下特征:第一,它的使用价 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第二,它的具体劳动成为 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第三,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 会形式的劳动。
• 劳动二重性理论正确地解释了价值和价值量、价值本质 和价值形态、以及商品货币关系,从而创立了剩余价值 学说;科学地说明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等,它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理论的枢纽。
三、商品的价值形式与交换价值
• 价值表现得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马克思用 以下公式分析了这两极:20码麻布=1件上衣。在上 述价值关系中,公式两端的商品的地位是不同的。公式 左端的商品麻布起主动作用,麻布通过与上衣相交换, 使自身价值通过上衣的使用价值而相对地表现出来,麻 布是主动地要表现自己价值的商品,就处于相对价值形 式上。公式右端的商品上衣起被动作用,上衣作为表现 麻布的价值的材料,起着等价物的作用,就处于等价形 式上。由此可见,相对价值形式是指处于价值形式公式 左端,其价值由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即等价物)来相 对表现的那个商品,亦即两个商品进行交换的价值关系 中需要由另一个商品来表现其价值的商品。所以,一个 商品的相对价值形式就是它的价值要由与之相交换的另 一个商品来相对表现的形式。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 其价值的质和量都只能通过等价形式的商品相对地表现 出来,而不能自己表现自己,这就是它的特点。
一般价值形式
• 一般价值形式,指各种商品的价值,统一地表现在 惟一的商品上,这个商品成为一切商品价值的一般 等价物。 • 用公式表示为:30斤谷子/2把斧子/18尺布/5斤茶叶 /一定量的其他商品=1头羊 • 在一定的范围内价值表现形式统一了,在一定程度 上克服了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方便了现实的交换。 但处于等价形式的一般等价物受它的自然属性的制 约,加上价值表现形式只是在局部范围的统一,仍 未完全解决交易过程中在价值表现上的矛盾。 •
劳动的二重性
• 劳动的二重性指体现在商品中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具体劳动 • 创造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生产商品的各种各样的具体劳 动的总和,具体劳动虽然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 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 价值的源泉 。(正象威廉· 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 2、扩大的价值形式 • 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以一 系列其他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 • Z量商品A=U量商品B 20码麻布=1件上衣 • 或=V量商品C 或=10磅茶 • =W量商品D =40磅咖啡 • =X量商品E =2盎司黄金 • 与简单价值形式相比,价值表现的范围扩 大了,但就全体商品来说,价值的表现形 式不统一,不能解决交易过程中价值表现 不统一的矛盾。
• 3、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定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 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 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制造某种使用价值 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价值的比例,就是 生产这两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 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 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商品生产者相互隔开, 他们彼此独立经营,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商品生 产者无法精确了解社会的供求状况,社会需要什么、 需要多少,他并不清楚;对于他的私人劳动能否得 到社会承认,他是没有把握的。 • 如果自己的商品卖不出去,或是只卖出一部分,他 就要面临亏损、破产的危险。商品的命运支配和决 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本来由商品生产者的双手 生产出来的东西,倒成了统治着商品生产者的力量。 在市场盲目的自发势力作用之下,商品与商品相互 交换的关系掩盖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商 品拜物教就由此出现了。所以,在以私有制商品经 济为基础的社会里,商品拜物教的产生是同人们盲 目地受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的支配分不开的。劳动 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的性质, 商品就从一个普通的可以感觉的物变成了一个可感 觉而又超感觉的物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