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述评 终极

合集下载

社交网络上的群体极化现象分析报告

社交网络上的群体极化现象分析报告

社交网络上的群体极化现象分析报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社交网络成为人们交流、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

然而,近年来,一种被称为群体极化的现象在社交网络中逐渐凸显出来。

群体极化是指人们在社交网络中趋向于与同样立场或观点的人形成信息过滤和传播的倾向,从而导致意见分歧加剧和社会分裂的现象。

本报告将围绕社交网络上的群体极化现象展开分析,并探讨其原因和影响。

一、社交网络上的群体极化现象社交网络上的群体极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信息过滤社交网络平台提供了大量信息和观点的流通渠道,然而人们往往会对信息进行主观选择和过滤,倾向于与自己立场一致的人交流和互动。

这种信息过滤的行为使得社交网络上形成了拥有相似观点的群体,而不同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对话相对较少。

2.信息传播在社交网络上,人们倾向于阅读和分享与自己立场相同的信息,并将其传播给自己的社交圈子。

这种信息传播的机制导致同一群体内的信息得以迅速传播,但也限制了与其他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理解。

3.极端化观点由于社交网络上的信息过滤和传播机制,相似观点的人往往会聚集在一起,并形成一个封闭的社交网络群体。

在这个群体中,人们更容易接触到同一立场的观点,并且这些观点往往更为极端化。

这种群体内的观点极端化现象会加强彼此的相互认同感,同时也增大了不同群体间的认知差异和对立。

二、群体极化的原因社交网络上的群体极化现象并非偶然出现,其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1.算法推荐社交网络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往往基于用户的兴趣和行为,这会导致用户更易接触到相似观点的信息。

算法推荐的存在使得用户在社交网络中很难接触到与自己立场不同的信息,从而加剧了群体极化现象。

2.社会认同感人们倾向于与自己立场相近的人交往和互动,这种社会认同感在社交网络中也得到了强化。

社交网络上的群体极化现象也反映了人们对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需求。

3.信息泛滥和验证困难在社交网络上,大量信息的泛滥使得人们难以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准确的验证。

网络传播群体极化现象研究

网络传播群体极化现象研究

网络传播群体极化现象研究摘要:近些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且为传播信息带来了很大的作用。

由于网络技术具有开放性,发散性等诸多特点,使得原本较为分散的信息逐步集结起来,由此出现了网络传播极化现象。

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之后,研究网络传播群体极化现象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因此,对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网络传播群体;现象;研究引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越发迅速。

同时,由于信息的复杂性日益增大,新时代下公民对信息的需求也就呈现出复杂性。

但网络群体的集聚,使得极化现象日趋严峻。

因此,研究网络传播群体极化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不仅可以使得传播网络信息的质量和效率都以全面提升,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此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让社会各界能够在较为良性的网络传播氛围中,正确地解读相应的信息,进而为民众高效参政议政带来一定的推动性作用。

一、新媒体时代参与极化的主要原因新媒体时代下,公民已主要采取新媒体工具对信息进行传播。

然而,新媒体也给有序参与带来一定的挑战。

这是由于公民的话语对立冲突将会导致偏激观点,进而出现秩序不佳等诸多问题,影响到公民参与的效率和质量。

如果任由其发展起来,将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因此,需要建立良性的新媒体参与环境,以便于更好地维持秩序,出现极化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第一,现实社会矛盾的存在已逐渐成为网络计划的潜在风险。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步加快,人民物质生活也逐渐富足。

但是来自于群体利益方面的问题,就会导致社会矛盾日渐突出。

突发事件的出现,让一部分人发表过激言论,试图宣泄自己的不满,就会出现极化现象。

第二,网民的从众心理、自身素养等方面的问题。

进入信息时代,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民的素质也不尽相同。

这是由于我国网民的年龄、知识存在一定的差别,就会导致网民言论行为都会存在一些偏差。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调研报告: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调研报告: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调研报告: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调研报告: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一、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大学生作为网络群体中的一部分,其在网络空间中的表达和交流方式也得到了显著的变化。

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网络群体中出现了极化现象,即意识形态观点的分化和对立。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原因、特点及其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采取相应措施应对。

三、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对不同学校的大学生群体开展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了解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意识形态倾向。

2.深度访谈:针对问卷调查结果中出现的极化现象,针对性地对一部分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以深入了解其观点及背后的原因。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极化特点: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极化体现在对一些敏感和热点问题上的观点对立,彼此分化严重,难以达成共识。

2.影响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因素:a.信息泛滥:互联网信息的爆炸式增长让大学生难以甄别真伪,容易被误导和煽动。

b.社交媒体的算法推荐:社交媒体平台倾向为用户推荐与其观点一致的内容,加剧了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极化。

c.兴趣群体的聚集:大学生往往倾向与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兴趣圈子,而这种圈子又容易形成封闭思维和固化观点。

3.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a.危害学校稳定: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观点对立可能引发冲突和矛盾,危害学校的稳定和和谐。

b.影响大学生发展:极化的网络观点会导致大学生过于偏执和固执,难以接受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影响其全面发展。

c.加剧社会分裂: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也会带动社会的分裂,增加社会的紧张程度。

五、推荐对策1.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增强他们筛选信息、辨别真伪的能力。

2.完善社交媒体监管:加强对社交媒体平台的监管,减少算法推荐对大学生网络群体的影响。

3.多元化交流渠道:鼓励大学生参与多样化的交流渠道,开拓视野,增加对不同观点的包容性。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docx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随着社会媒体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愈发明显。

所谓网络群体极化,是指网络上的人们在某个特定的议题或事件上,围绕着反对或支持的两极观点,逐渐形成严重的立场对立和敌对情绪。

本文将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定义、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网络群体极化的定义网络群体极化是指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基于其惯有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在特定的话题及环境下逐渐形成两极化、极端化的立场。

常见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包括但不限于:社群分裂,言语暴力,恶意攻击和污名化等。

二、网络群体极化的影响因素1.社交网络使用行为:多次的与同一立场的人互动,影响了人们对其他观点的理解和接受度,倾向于接纳一定的信息和观点,进而深化个人立场。

2.信息过载:人们进入过多的信息噪声或者信源的偏颇导致了定向的信息获取,最终加重了个人对同一立场观点的信任度。

3.认知偏差:对不同信源的信息评价和讨论会因人们先验的基础知识和情感偏见而存在偏差,提高了定向和极端信仰的可能性,加速了群体之间的对立。

三、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方法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问卷调查、网络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

其中网络分析可以用于研究网络社区的形成和稳定性分析,包括社交网络、微博网络、新闻网络等。

而社会网络分析则可以用于研究网络中的影响者和指示者,以及群体之间的联系和信任度等。

四、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结论1.社交网络使用行为与网络群体极化存在密切关系。

同一立场的人们在一个相对闭环的社交网络内互动,相信分享同样立场的提供的信息,加深他们对同一立场观点的信仰。

2.不加限制的场景下,信息过载对网络群体极化的产生影响较大。

由于信息过剩,人们趋向于接受过去的信息,而不是采纳新的、与自己立场不同的、更准确的信息。

3.不同个体的认知偏差和价值观决定了群体之间的异化和极化。

仅靠简单信息的推送制动不能根治群体极化现象。

综上所述,网络群体极化是网络空间中的重要现象,其对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及治理研究

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及治理研究

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及治理研究网络群体极化是指网络上的群体在某一特定问题上持不同立场的现象。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群体极化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和治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过滤气泡效应社交媒体平台往往会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和行为习惯给用户推荐内容,这就导致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信息较为单一、局限。

这种过滤气泡效应会加剧群体之间的隔阂,使得用户更加倾向于相信自己所在群体的观点。

2.社交认同性群体成员之间彼此认同,且在意见上趋向一致,这对于决定一个人对某一问题的态度和立场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网络中,人们可以迅速建立起认同感,这种认同感甚至会影响人们的决策,并倾向于支持自己所在群体的看法。

3.鲸鱼效应鲸鱼效应指少数人的言行能够影响大多数人的想法和行动,这种现象在社交媒体上尤为常见。

一些所谓的“大V”在网络中拥有很高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他们发表的言论能够引起广泛关注,从而激起群体间的争议,并进一步加剧了群体间的分化。

1.扩大信息来源建议用户在网络上尽可能多地关注不同群体的内容,多方面获取信息。

同时,网络平台应该尽可能消除过滤气泡效应,使用户能够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信息。

2.减少认知错误互联网上信息的“海量”特点让用户容易陷入“群体谬误”,从而导致思考和行为出现错误。

为了减少这种错误,需要在网络平台上加强对信息的筛选和发现,提高用户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强化社交责任网络平台应该加强社交责任的强制执行,鼓励用户发表具有同情心、包容性和相互尊重的言论,提高用户交流的道德水平。

同时,平台应该加强对恶意用户和低素质用户的管控,确保网络空间的规范化和良性发展。

结语:网络群体极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

加强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和治理研究,对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和建设良好的社会网络空间至关重要。

网民“群体极化”抱团捆绑扎堆现象分析及应对研究

网民“群体极化”抱团捆绑扎堆现象分析及应对研究

网民“群体极化”现象分析及应对研究(文章由专做互联网大数据搜集分析的捷讯安网络舆情监测云平台搜集整理)网络的飞速发展,使网络舆论的作用日益凸显。

但由于网络特性及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网络舆论的主体——网民极易出现“群体极化”的现象。

若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控制,就很容易导致一些极端行为的发生。

因此,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等加强对网民“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对于管理网络舆情风险工作而言,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

一、“网络群体”及“群体极化”释义1.网络群体网络群体与现实生活中的群体不一样,研究网络群体的时候应当注意界定“群体”一词时依据的标准,根据社会学的一些知识,可大概归纳出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一是必须有一个共同议题。

即所有成员都在谈论这个议题,在舆论形成过程中允许发生议题的深化,而成员内部并不要求必须达到完全一致,只要求基本观点一致即可,但是不排除在议题深化的过程中部分成员退出或不再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排除会有新的成员不断加入。

二是注意研究群体的数目。

即多少人才算得上是群体,这个目前并无准确定义。

一般而言,群体的下限是2至3人,但这样的圈子影响力是极小的。

“500转入刑”的规定,或可作为官方定义的以危害性为标准的群体人数下限。

三是注意研究群体的传播学方面的因素。

即从传播学角度,这个群体的传播目的和传播手段是什么,这是与群体性质有关系的。

即群体是以何种性质存在的,比如是以民间还是官方的性质,以商业的盈利还是非盈利性质,自发的与被强制的,等等。

四是注意研究群体的存在时间以及活动类型和活动强度、活动时间,这是在互联网上是否称之为群体的重要判别标准。

五是在议题讨论过程中有无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六是应该注意研究群体的最终走向,是最终走向解体,或是与官方意见达成一致,还是一直保留下来成为一种民间申诉权利代表机构。

2.群体极化“群体极化”,即是指团队成员一开始就有某种意见偏向,在商议之后,人们朝着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网络群体极化理论研究进展评述

网络群体极化理论研究进展评述

网络群体极化理论研究进展评述作者:董青秀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5期摘要:本文针对网络群体极化的现有研究,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深度广度方面进行了综合性评述,并进一步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对此,笔者综合国内外文献,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和可取方式,给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此理论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道德绑架;舆情网络群体极化(Network Group polarization)2003年由美国教授凯斯·桑斯坦提出,“群体极化一定会发生在网络之中……人们可以在网络之中无障碍、高频率的进行交流沟通,很难听到跟自己观点不同的意见……原来无既定想法的人,因为他们所见不同,最后会各自走向极端,造成分裂的结果,或者铸成大错并带来混乱。

”本文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一、研究方法针对此问题,当下大部分学者侧重于定性研究,或从相关理论寻求合理性解释,或结合典型性热点事件具体分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一小部分学者使用计算机和数学的方法获取大规模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如龚艳萍、马艳玲《不同情绪对网络群体极化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或者对网络群体行为进行仿真,通过对模型仿真的结果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如王飞等《网络舆情中群体极化现象的动力机制仿真和调控策略研究》。

然而,总体来说,对于网络群体行为,目前结合传播学或社会学相关理论的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的或者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较少。

事实上,对于此类互联网相关问题,使用传统问卷或样本统计方法比较低效。

互联网本身给予了相关研究大数据研究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如前述龚艳萍等研究所用到的python爬取数据、LIWC文本分类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数据量,喂给模型更多的信息,使得研究结果更具准确性。

因此,现阶段对于网络群体极化理论在研究方法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二、研究内容首先,从研究对象来看,现阶段关于网络群体极化存在两大主要问题。

一方面,没有将网络群体按特征细化,大多将网络群体泛化为一个整体,却忽视了网民这一对象的多样性与特殊性。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作者:周田溆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5期【摘要】本文对近几年国内网络集体群化现象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认为“现状、诱因和引导”是网络群体极化研究的主题。

由于网络给舆论主体提供了一个新型的交流平台,群内同质化、群际异质化的特点促使了网民的聚集,同时也导致网民群体出现极化倾向。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全媒体公民新闻在网络这一开放的领域里,网民们对某个观点或某件事情可以自由发表评论。

但网络无中心、发散式、多向度的特点,也带来网络把关人缺失、信息流向和舆论多元化等诸多问题。

群体极化在网络上发生的机率大大增加,不断发生的群体极化事件使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国内关于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研究者对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其特征予以关注,如何控制其未来走向以及其对公民社会体系构建的影响成为研究的热点。

二是研究者采取实证方法对群体极化进行研究已经比较常见。

三是在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的环境下,群体极化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一、网络群体极化原因研究——群体心理与去个性化1961年James stone在验证群体决策时发现:“如果一开始群体内成员意见比较保守的话,经群体讨论后,决策会变得更加保守;相反,如果个人意见趋于冒险的话,那么讨论后的群体决策就会更趋于冒险,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现象’”。

具体来说,网友的选择性行为使他们很容易发现与自己见解相似的讨论,造成群体极化现象;存在文本偏见的新闻或帖子由于其本身的某种倾向,不仅引来持相同或类似观点的网友发表意见,而且吸引更多不了解情况的网友关注并同意该观点,加强了群体极化;网络匿名状态下的群体心理,在讨论层层展开的过程中,这种激烈的情绪和观点不断复制,传染给其他成员,造成态度极化。

在理论研究方面,有研究者将网络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机制归纳为——“沉默的螺旋”机制、协同过滤机制和群体感染机制。

具体来说,“沉默的螺旋”机制指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调研报告: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调研报告: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调研报告: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标题: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调研报告: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摘要:本调查报告是对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进行的一项研究,旨在了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现状和原因,以及采取适当措施应对这一现象。

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我们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极化原因、影响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

结果表明,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的普及,意识形态冲突的加剧以及大学生自身心理状态等因素,都对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极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引言:1.1 背景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要力量之一,在网络时代深受网络信息的影响,意识形态的多样性也随之增强。

然而,随着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出现,意识形态冲突与对立现象也逐渐增多,引起人们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关注。

1.2 研究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为高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议。

二、研究方法:本调研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个案分析、访谈等。

通过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程度、网络使用情况、信息获取途径等进行综合分析,以科学客观的态度探讨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原因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

三、调研结果分析:3.1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原因(1)网络媒体的影响:网络媒体的普及,导致信息来源单一,易造成思维定势,加剧群体极化。

(2)社交平台的作用:社交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表达意见的渠道,但也可能加剧意识形态冲突,并强化群体极化现象。

(3)意识形态冲突的加剧:社会问题和价值观之间的分化,引发了大学生的矛盾和对立。

3.2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影响(1)社交关系受影响:群体极化使得大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受到限制。

(2)学习氛围下降:意识形态极化会导致学习氛围的下降,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3)心理问题增加:大学生群体极化可能造成心理问题的增多,如焦虑、抑郁等。

3.3 解决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建议(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辨识能力,增强其信息判断能力。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_刘青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_刘青

2013 年 5 月第 3 期May 2013No.3北京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Police College【社会治安】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刘 青(北京警察学院,北京 102202)摘 要: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网络极化现象的相关研究文献及成果进行归纳和整理,总结出从传播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不同角度分析网络群体极化这一现象的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综述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58(2013)03-0056-04网络群体极化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的复杂问题。

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发现研究群体极化的学术论文有一定的数量,但是有关网络群体极化的学术论文却很少。

在已出版的著作中,也没有把网络群体极化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单列出来系统地加以研究,只是涉及了其中的一部分问题。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发散性、快捷性、自由性的特点,网络信息存在着信息来源多元化和缺少把关人等特点,使得过去不容易集合起来的个体在网络中变得更容易聚集。

在经历了近年来由网络舆情引起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后,研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网络群体极化的概念研究关于群体极化概念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詹姆斯·莫斯托纳提出的“冒险转移”。

他指出,如果群体中大多数人倾向于谨慎,那么经过讨论之后的群体意见会更为谨慎;如果群体中大多数人倾向于冒险,那么经过讨论之后的群体意见会更趋于冒险。

在此基础上,法国心理学家塞奇·莫斯科维奇最早提出了“群体极化”一词,他认为群体极化是一种意见在从多数意见中脱颖而出并逐渐极化的过程。

并且在《群氓的时代》中,他论述了群体极化是如何发生作用的,认为:“当个人聚集在一起时,一个群体就诞生了。

他们糅杂、融合、聚变,获得一种共有的、窒息自我的本能。

他们屈从于集体的意志,而他们自己的意志则默默无闻。

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及治理研究

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及治理研究

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及治理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群体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途径。

网络群体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网络群体的极化现象。

网络群体极化指的是在网络上形成的两个相对立的观点或阵营,它们往往以激烈、对立的方式争论,难以达成共识。

在面对网络群体极化问题时,我们需要进行相关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网络群体极化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外两个层面。

内因主要是个体的认知偏见和信息过滤算法的作用。

个体在获取和传递信息时,往往会有一定的认知偏见,倾向选择与自己观点相符的信息,而忽视相反的观点。

而信息过滤算法则会根据个体的历史行为和兴趣给予其相似的信息推荐,使得个体更加偏向于自己已有的观点。

外因方面,网络社交平台的算法和用户自由选择也会对网络群体极化产生影响。

算法会根据用户的点击和分享行为给予其相似观点的推荐,用户也倾向于与自己持相似观点的人交流。

网络群体极化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网络群体极化容易造成信息的不对称。

在网络极化现象中,不同阵营的观点往往会被夸大宣传,给人一种认为某一方观点占据绝对多数的错觉。

这可能导致信息的不平衡和错误传播。

网络群体极化也容易破坏社会的凝聚力和信任。

一些极化现象反映了社会对某些问题的分歧和矛盾,这种分歧和矛盾容易扩大,导致社会的分裂和对立。

网络群体极化也容易导致个体的认知偏见加深和思维的固化。

个体在与相似观点的人交流中,可能会加深对自己观点的坚持,并对不同观点持怀疑甚至排斥的态度。

为了解决网络群体极化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对个体的认知偏见进行引导和调整。

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培养个体辨别信息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理性和客观的思维方式。

网络社交平台应该优化自己的算法,减少给用户的推荐信息中的极化倾向,提供更加多样化和客观的观点。

应该鼓励用户与不同观点的人交流,提供互相理解和共识的机会。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网络群体形成理性、开放和包容的氛围。

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和对策分析--以人肉搜索为例

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和对策分析--以人肉搜索为例

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和对策分析--以人肉搜索为例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现象指的是在网络上存在着两个极端立场的群体,他们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和对立,并容易形成排斥和敌对情绪。

这种现象的形成有多种可能的原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 情感化表达:网络上容易发生情感化表达的现象,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距离,人们往往更容易表现出自己的情感面,而不顾及实际情况和事实真相。

2. 信息冲击: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其中包含了各种观点、数据、消息等等,这些信息的数量和速度对于一般网民来说难以消化,容易导致信息过载,从而形成“信息筛选”的倾向。

3. 社交网络:社交媒体使得人们更容易形成类似于小圈子或社群的社交模式,由于社群内成员大多是同质化的,容易产生思维惯性和在群体中的自我验证偏差,进而形成体系内逐渐极端化的观点。

以人肉搜索为例,其本质是由无关人员在网络上追逐寻找某个目标的过程,往往容易造成对目标个人的侵权和隐私泄露,甚至还可能未经事实核实达成错误结论和误导他人。

这种现象往往会引发大量网民的热议和分立,形成两个群体之间的对立。

为了应对网络舆论极化的现象,以下是一些不同的对策:1. 增加网络知识普及率:通过针对网民的网络知识普及宣传,提高网民对于网络安全、信息真实性和保护个人隐私等问题的关注和认识,减少信息过载和舆论极化。

2. 强化网络监管机制:采用更督促力度的监管机制,例如相关法律与规范,明确网民的责任和权利,规范网络社区,对于未经证实的舆论传播,能够及时阻止和打击。

3. 搭建多元化的舆论平台:在网络上鼓励多种观点的流通和交流,让不同观点的人民能够进行有建设性的互动与讨论,而不是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两个立场对立的群体。

总之,面对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现象,需要从多种方面出发,加强安全教育、改进监管制度,并加强多元化的舆论平台建设。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及理性应对措施探讨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及理性应对措施探讨
实 体 空 间 中 一 个 个 分 散 的 个 体 在 互 联 网 这 个虚 拟 空 间 中 很 网站 、 政府 管理部 门的相 关举措 说 明 “ 网络群体极 化” 在我
容 易被 聚 集起 来。近 年来 , 大 量网络 事件 在 互联 网空 间爆 国逐 渐 受 到重 视 。 发。面对 频发 的群 体事件及 网络 暴力 , 美 国学者 卡特 ・ 桑斯 “ 极 化”的概念 源 自政治 科学领域 , 意 指个体 民众对于 坦认为, 网络与极端 行为有 紧密的联系。川此后, 国内外均有 特 定 话 题 、政 策 的 立 场 被 他 们 所 属 的 党 派 的 理 念 所 限 制 , 特 学者就 网络群体极化效 应进行探讨。
网上 搜 索 , 仅有2 4 9 0条结 果 , 但 近 五年 论 文 数 量 呈 显 著上 升 的趋 势 。
华南理 工 大学 的苏宏元教 授在 《 网络传播 学导论》中提
作 用 。无论 是 尼 泊 尔 地 震 、英 国 脱 欧 、 2 0 1 6美 国 大 选 这 种 本 到 ,“ 中 国 网 民 群 体 极 化 倾 向 相 当严 重 , 主 要 体 现 在 两 个 方
总体 来说 , 境 内学界 对互联 网群体 极 化 的研 究相 对偏 少。2 0 1 7年3月, 笔者以 “ 互联 网+群体极化 ” 为关键词在知


引言
( 一 )“ 群 体 极 化 ”现 象 的研 究 价 值 探讨 近几 年来, 互 联 网在 国 内 外 各 种 大 事件 中都 发 挥 了重 要
( 二) 研 究 现 状 及 文 献 综述
定群体 的意识形态分歧 日趋 严重 。
美国哲学 家卡斯 ・ 桑 斯坦将 群体 极化定 义为:“ 参与协 而这 极 “ 群体 极化 ” 的 概 念 首 先 由美 国 哲 学 家 卡斯 ・ 桑 斯 坦 提 商 的成 员 在 群 体 讨 论 结 束 后 的观 点 会 变 得更 加 极 端 , 出, 并将 研 究的视 角转入到 互联 向 方 向往 往 和 参 与 群 体 讨 论 之前 一 致 。” 他 认 网群体 极化 ” , 桑斯 坦首先普及了 “ 信息 回音 室”的概 念 : 互 为群 体极 化产生的原 因主要有 二: 其一 , 在 大部 分参与者都 联 网科技 的发 展、“ 私 人定 制”的流行 使得 我 们更容 易 “ 过 持类似观 点的 “ 小团体”中, 网民倾 向于对符合他们观点的、 滤” 掉不 感兴趣 的信息 , 在 “ 信 息回音室 ” 中, 我 们 以为 自己 “ 可信 的” 的论点进行积极 的回应, 从而不符合 这些参 与者 的观点是主流 , 实际上这是一种假 象。 ’ 观点的论点就 显得更 为 “ 不可信 ” 其二 ,“ 沉默 的螺旋 ” 效 桑斯 坦认 为, 这种 “ 私人定制” 会使得用户无形 中加强了 应使然。

群体极化研究评述

群体极化研究评述

群体极化研究评述作者:张宗贺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27期【摘要】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是1961年詹尼斯·斯托纳在 1961 年在做群体决策的实验中偶然意识到的现象。

文章就群体极化的界定、群体极化会造成的影响和群体极化形成的原因三个大的方面对群体极化的前人研究进行系统评述。

【关键词】群体极化;评述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是1961年詹尼斯·斯托纳在做群体决策的实验中偶然意识到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

他在实验中发现当一个群体在进行决策讨论时,总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要么会更加保守,要么会更加激进。

也就是说,与单个人独自进行的决策相比,群体在讨论时做出的决策更加极端。

之后凯斯·桑斯坦继续对群体极化现象进行研究,并首次对群体极化现象作了科学的定义。

他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写到:“群体极化的定义及其简单:团体成员以开始既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也就是说群体极化现象是指群体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间的相互作用而得到加强,使群体中的一种观点朝着更加极端的方向转移,即原来保守的观点会变得更加保守,原来激进的观点会更加冒险的现象。

一、群体极化产生的影响(一)在决策上,群体极化导致群体决策更加冒险一个群体中人们在阐述论点、进行逻辑论时,一些成员变得具有防御性。

当他们面对其他人的挑衅时,态度会变得更为固执甚至走向极端。

在某些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保守一端;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群体的决策往往会偏向冒险的一端,相比较于成员个人所做的决策,群体决策更倾向于冒更大的风险。

而这种偏向冒险的倾向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与成员个人的单独去做决策的情况相比较,在群体中,群体成员更愿意用组织的资源去冒险。

同时,风险决策虽然可能会有较高的回报,但是一旦决策失败的话,就意味着会给群体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但即使如此,群体的决策还是会倾向于用组织的资源去冒险,也就是群体讨论通常会使群体成员们更加提倡冒险行为。

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及治理研究

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及治理研究

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及治理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群体的规模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然而,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也在不断加剧。

网络群体极化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兴趣、价值观和态度的人们形成了一个集体,并对与其不同的人、群体或观点持有反对态度的现象。

网络群体极化不仅会导致网络空间中信息的单一化,更会引发社会恶性事件,严重危害社会稳定。

网络群体极化的形成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方面因素。

首先,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个体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选择加入自己兴趣或价值观相同的群体,并与其他群体相互对抗,从而形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其次,社会心理因素也是造成网络群体极化的重要原因。

人类天生有将自己归为一群体并排斥他者的心理趋向,这种心理因素在网络空间中也得到了体现,更加剧了网络群体极化的发生。

此外,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也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利用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进行选举操纵,商业利用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进行市场划分等。

网络群体的极化现象应得到有效的治理。

为此,必须从多个层面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建立合适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空间,加强对虚假信息的监管,严格打击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其次,互联网企业应该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建立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加强对网络言论的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工干预等方式,防止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发生。

最后,个体也应该自觉遵守网络礼仪,摒弃不良的网络行为,积极发声,推动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

总之,网络群体极化是网络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正确看待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有效治理,是保证网络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

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述评终极

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述评终极

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述评摘要:随着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网络群体”这一名词开始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群体行为容易产生极化性事件,在网络社会的条件下,这一现象更加明显。

然而,网络群体极化的现象越来越多,但相关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研究方法单一和理论构建不完善等问题。

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对现有研究的进步性与不足之处进行评析,并对笔者关于网络群体极化中的社会心理学这一研究前景作出阐释。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群体价值取向,群体性事件,研究述评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社会化的特征促使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极化性事件与价值取向“移植”于虚拟的网络社会中,虚拟的网络也成为人们“本性表达与释放”1的社会平台。

网络群体极化、网络群体性事件以及社会热点问题之间的关联十分密切,将社会热点问题搬到网络上便被迅速地传播与放大,由于社会矛盾的冲突与碰撞,就会引起事件的相关人员和非相关人员的集体关注,并试图以群体行为和极化的价值取向来影响事件发展的走向,随着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群体极化”现象越来越多。

比如在国内, 2009年上海“错钓案”、2013年陕西交通执法人员带名表事件、2015年99%访民“精神病”说、2016雷洋案以及八达岭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等。

在国外,2011年“阿拉伯之春”事件、2014年“冰桶挑战”事件等。

2005年到2016年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发展趋势笔者自注在查阅和了解国内外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之后,笔者发现随着网络社会化的发1宋嘉庚:《网络群体极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大学,2010年,第7页。

1 / 9展,网络群体性事件引发的群体极端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如上曲线图所示。

在国内,从2008年“贵州瓮安事件”开始,网络群体极化开始缓慢出现在网络社会中,从2012年开始,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开始迅速增长,到2016年,网络群体极化事件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爆裂式的开始传播发展,长了10倍左右。

最新-网络传播的群体极化现象综述 精品

最新-网络传播的群体极化现象综述 精品

网络传播的群体极化现象综述摘要网络几乎具备传统社会的一切要素。

传统社会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在网络中广泛存在且具有新的特点。

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特点剖析入手,分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几种类型产生原因一是网络本身的特点,它是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二是外在力量,它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起推动作用。

并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虚拟性;互动性;超越空间;;;网络媒体从诞生之日起,就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与行为方式。

如果说网络10时代,信息是网络传播者编辑、定制并向受众传播的话,20时代每个网民则成了网络内容的供应者、参与者。

网民通过积极主动的出击,在网上攻城掠寨,建立起自己的家园和话语空间。

网络媒体的个性化特征被技术进步催化后,在网上建立家园与话语空间的同质性群体广泛形成。

这些同质性群体形成诸多利益共同体,当其利益受到侵害时,这个共同体就易形成一种群体极化现象,共同反击并争取他们应得之利益。

一、群体极化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极化最早是由詹姆斯·斯通于1961年发现群体讨论时的现象而提出的,含义是指在群体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群体极化现象和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1895年出版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所描述的群体无意识有异曲同工之妙。

斯通用三大理论支持他的观点一是群体决策规则,他认为人们在团体中作冒险决定将觉得较自在,因为其行动之责任已分散至所有成员;二是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一种想要被群体所接受及喜爱的需求,将使个体顺从群体之一般意见;三是讯息影响论,由于这些讯息倾向于支持成员的最初观点,人们会听到更多支持其主张的理由,群体可使成员确信其原来之观点,因此导致更加极端之意见。

斯通发现这种现象时,网络还未诞生。

对照斯通的观点,网络难以符合他的三大支撑观点。

事实上,网络上存在更多的非理性偏执行动。

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及治理研究

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及治理研究

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及治理研究
现代社会发展,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央、地方、家庭甚至个人,得以以更自由和高效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产生了网络群体。

网络群体受到了明显的极化影响,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非正常社会问题,使得极化在社会中显得尤为突出。

网络群体的极化主要源于信息结构的不均,人们会 fixer 在同样的信息圈之中,从而导致社会秩序的改变。

在开放的网络群体中,紧密的观点倾向有可能出现极化现象,而这种极端的观点得以提升,也容易影响到其他参与者,从而导致社会极化现象的非常容易形成。

要有效控制网络群体中的极化状况,首先需要建立不受个体国家、宗教和政治所限制的沟通平台,确保所有参与者均可以获得客观和公正的信息,从而保持信息流动和立场更加中立,并且以真实而非极端的观点来交流和讨论。

同时,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方法来消除思想失衡的情况,实施专业的全球信息推送系统,改正极化现象,使网络群体改善思想倾向,实现社会的更加和谐。

此外,政府也应该加强对网络群体的治理力度,建立适当的管制机制和法律法规,监控和打击网络无道的行为,坚持道德审美教育,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防止过度极化现象的出现。

网络群体极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必须引起重视。

只有深刻理解其产生的原因和潜在的危害,才能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阻止极化的加剧,使社会更加和谐、安宁。

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及治理研究

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及治理研究

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及治理研究网络群体极化是指在网络空间中,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在某一议题或观点上持有极端的意见和立场,并且互相排斥、对立。

网络群体极化是信息爆炸、社交网络快速发展等因素导致的一个现象,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广泛性,对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网络群体极化的机制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信息过滤算法和推荐系统的运作,使得用户只接触到与自己观点相符的内容,形成“信息狭隘化”,加剧了群体之间的对立。

网络匿名性使得用户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极端观点,同时也使得网络上的讨论更加激烈和偏激。

社交媒体等平台的群体化特征和传播机制,也是网络极化的推手。

心理学因素如陷阱思维和群体认同,以及社会因素如经济不平等和种族隔离等,也会影响网络群体极化的发生和发展。

针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理。

政府和社交媒体平台应加强监管,遏制网络谣言和假新闻的传播,加强对有害信息的过滤。

教育机构应注重网络素养的培养,加强对网络媒体的解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高群众的信息辨别能力。

社会各界应加强互联网伦理建设,倡导理性讨论和多元声音,减少极端观点的传播。

加强社会信任和彼此理解也是减少极化现象的重要途径。

在治理网络群体极化过程中,需要注意平衡多种利益和原则。

一方面,要保障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避免对异议声音的打压和封锁。

要设立相应的法律和规范,来限制网络暴力和仇恨言论,并保护人们的人格尊严。

要建立和完善有序的网络空间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网络极化问题。

网络群体极化是一个复杂的现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进行治理。

通过加强监管、培养网络素养、倡导理性讨论等措施,可以减少网络群体极化的发生和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网络社会。

治理网络群体极化也需要平衡多种利益和原则,确保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的有效保护社会成员的权益和尊严。

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

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

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网络舆论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意见、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在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群体极化是指在网络舆论中,两个或多个群体由于意见不合而逐渐形成对立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网络舆论的秩序,也对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围绕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以及治理对策展开讨论。

一、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1. 社会分裂与利益冲突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往往源于社会的分裂与利益冲突。

在当前社会,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文化冲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存在巨大差异,这导致了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随着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这些矛盾与冲突被放大并在网络舆论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从而加剧了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

2. 网络信息泛滥与引导网络信息泛滥与引导也是导致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在网络时代,随着各种媒体的兴起,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大大增加,同时大量的信息也容易受到人为引导和操控。

一些媒体和组织利用网络平台对信息进行筛选、编辑、引导,有意识地放大矛盾与冲突,从而制造舆论热点,激化群体之间的对立与分裂,促成了群体极化现象的加剧。

1. 虚拟社交平台的迅猛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互联网的普及,各种虚拟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迅速崛起。

这些平台为人们提供了表达意见、进行互动交流的便利渠道。

在这些平台上,各种观点和信息交织在一起,造成了信息过载和认知负荷,容易引发群体的极化现象。

2. 算法推送与信息茧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个性化算法推送已经成为各大社交平台的标配功能。

这种算法会根据用户的喜好和点击记录,为用户量身定制信息流,使得用户只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这种信息茧房的存在,使得不同群体之间的信息孤岛更加严重,容易导致群体观点的极化。

1. 完善网络法律法规针对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可以通过完善网络法律法规来加强治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述评摘要:随着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网络群体”这一名词开始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群体行为容易产生极化性事件,在网络社会的条件下,这一现象更加明显。

然而,网络群体极化的现象越来越多,但相关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研究方法单一和理论构建不完善等问题。

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对现有研究的进步性与不足之处进行评析,并对笔者关于网络群体极化中的社会心理学这一研究前景作出阐释。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群体价值取向,群体性事件,研究述评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社会化的特征促使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极化性事件与价值取向“移植”于虚拟的网络社会中,虚拟的网络也成为人们“本性表达与释放”1的社会平台。

网络群体极化、网络群体性事件以及社会热点问题之间的关联十分密切,将社会热点问题搬到网络上便被迅速地传播与放大,由于社会矛盾的冲突与碰撞,就会引起事件的相关人员和非相关人员的集体关注,并试图以群体行为和极化的价值取向来影响事件发展的走向,随着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群体极化”现象越来越多。

比如在国内,2009年上海“错钓案”、2013年陕西交通执法人员带名表事件、2015年99%访民“精神病”说、2016雷洋案以及八达岭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等。

在国外,2011年“阿拉伯之春”事件、2014年“冰桶挑战”事件等。

2005年到2016年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发展趋势笔者自注在查阅和了解国内外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之后,笔者发现随着网络社会化的发1宋嘉庚:《网络群体极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大学,2010年,第7页。

展,网络群体性事件引发的群体极端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如上曲线图所示。

在国内,从2008年“贵州瓮安事件”开始,网络群体极化开始缓慢出现在网络社会中,从2012年开始,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开始迅速增长,到2016年,网络群体极化事件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爆裂式的开始传播发展,长了10倍左右。

反观国外,主要以欧美国家为例,从2005年到2016年群体极化现象的数量和增长速度一直低于中国。

在图表中,笔者根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网民网络从众化心理和暗性心理,对未来群体极化现象做出大胆预测,国内外大大小小群体极化现象将以波动上升的形式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群体极化”这一概念最先是由美国学者凯斯·R·詹姆斯提出的,说明网络群体极化在国外早有事例,但是国外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并不是很多。

相反的是,国内关于此类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网络群体极化的现象远远多于国外。

关于这一现象的原因,笔者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第一,从政治角度来看,国外民主化程度高,人民在现实中有较多政治权利去表达自我对社会事务的不满甚至有权利去干涉相关事务的处理;而在中国,人民由于难以通过一些渠道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利益诉求和价值输出,就只能寻求网络的平台去表达意愿。

第二,从社会大众心理与文化传统来讲,中国人民的社会心理从现实逐渐过渡到网络,网络有其特有的模糊性和责任轻化性,人们便将自己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极端心理付诸网络表达;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原因,国外这种现象就相对较少,他们更倾向于面对面的发表言论、解决事物。

一、网络群体极化现有的研究情况(一)国外网络群体极化研究的基本状况据笔者在检索国外论文的网站“ProQuest”(欧美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搜索的情况来看,以“Network Group Polarization”(网络群体极化)为关键词所检索到的论文有59篇,其中题目中含有“Network Group Polarization”的论文只有4篇。

而且这是在模糊词条中搜索到的数据。

从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来看,最早开始将“群体极化”与“网络社会化”结合在一起的是美国学者凯斯·R·詹姆斯,在2003年,其著作《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出版,书中第一次对互网络环境下的群体性事件和极端化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初步探讨了群体极化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自此以后,国外对群体极化的研究开始慢慢起步。

(二)国内网络群体极化研究的基本状况据笔者在中国知网上的搜索情况来看,截止2016年12月13日,以“网络群体极化”为关键词检索到的文章有1961篇。

论文题目中含有“网络群体极化”的文章有532篇。

其中,所搜的文章包括从2005年到2016年10月发表的期刊论文、本科生以及硕博士论文。

其中,符合本研究的期刊论文有126篇左右。

在中国,最早将“网络社会化”和“群体极化”联系在一起的是郭光华在2004年著的《论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但文章仅仅立足于舆论主体,并未从网民大众化的角度进行研究,所以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从2004年到2012年,关于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有了较快的发展,所能找到的期刊论文已有110篇左右。

到2016年12月,相关研究的论文在质和量上均有很大的提高。

综合而谈,从上述统计可见,在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中,国内外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较少,研究思路的明晰、理论框架的构建和研究方法都还很单一,大多数都是根据网络群体性事件所引发的极端思维或行为的现象来进行描述性和定性的分析。

由于网络群体极化多源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和舆论的引导,所以大多数研究都从网络舆论的角度来对该问题进行描述性和梳理性的定性分析。

不过,随着网络群体极化的现象和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定量研究也开始逐渐出现。

在2010年,乐媛、杨伯淑所著的《网络极化现象研究》、2011年张志平、张晓鹏著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天涯论坛为例》以及具有最新研究成果意义的2015年霍凤宁、禹婷婷和孙宝文著的《网络群体极化的判定、测量与干预策略研究》中,都是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网络群体极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在《网络群体极化的判定、测量与干预策略研究》中,以发生在新浪微博上的“取缔余额宝”事件为例,文章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信息经济学等相关知识,从虚拟社区群体极化的判定方法、极化程度的测量方法以及多途径的干预方法三方面入手,对目前较为普遍存在的虚拟社区群体极化现象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和科学的研究。

2文章首先对虚拟网络生活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其次对该分析数据进行判定和测量,研究方法结合了经济学的数据分析法,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2霍凤宁:《网络群体极化的判定、测量与干预策略研究》,载《电子政务杂志》,2015(10)。

二、网络群体极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一)网络群体极化的含义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外对网络群体极化的含义还是主要以国外学者的研究定义为主,我们的研究方法虽有创新之处,但仍在西方学者的研究体系之内,这也说明我国关于网络群体研究尚在起步阶段,不过这也意味着我国在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中有很大的潜力和突破创新性。

在1961年,美国学者詹姆斯·斯通在证明群体决策时发现,群体决策的结果依赖于群体刚开始的价值取向。

“如果一开始群体决策中成员的意见较为冒进,那么在讨论之后,最终的群体意见将会是冒进的”3,这便是群体极化的最先提出。

而真正提出网络群体极化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凯斯·R·桑坦斯,在其著作《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中,提出网络群体极化这一思想。

他认为,在网络环境中,由于其隐蔽性和缺少责任分担性,群体性事件极端化的发生频率要远高于现实生活。

桑坦斯主要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对网络群体极化的因素进行心理学方面的剖析,除客观的网络轻责性之外,主要因素还是网络群体的从众心理、群体思维特性和对权威报道的服从心理。

在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过程中,网民们通过facebook、微博等国内外网络媒体进行着频繁而长久的交流,尤其是志同道合的群体之间取得了高度的价值认同之后,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表现出一致的极端性,并试图通过这种极端性来影响大众心理或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走向。

目前,我国学者对网络群体极化的概念鉴定大致有以下三种:1、规模性的网络群体影响事件发展走向不同于原有形态的行为是网络群体极化。

42、网络群体极化是指,网民在刚开始讨论某一件事情时就有某种偏向,最终继续沿着这一方向形成极端的思维或行动。

53、还有学者认为网络群体极化就是网络群体情绪的极端化表现,在事件爆发后,网民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功能,以群体情绪化的表达来引导舆论走向的过程。

6以上三种对网络群体极化的定义各有侧重,其中都主要围绕“群体”和“极端思维”为主要内容,都抓住了群体性事件、网络社会化以及极端化这三个组成网络群体极化必不可少的因素。

3戴笑慧:《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简析》,2012年3月8日,/view/2f5b8dddce2f0066f533225b.html,2016年12月13日。

4焦德武:《试论网络传播中的群体极化现象》,载《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10(9)。

5王邈等:《网络群体极化及其心战功能》,载《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8)6田学敏:《网络群极化中舆论主体正义感和非理性的博弈》,2011(4)但是,在笔者看来,学者们对网络群体极化的鉴定缺少一个至关重要的判断,那就是,在网络环境下,群体是否为现实生活中的群体,影响群体极化的因素是否与现实生活相同。

首先,网络背景下的群体要根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分类而进行不同的判定。

当网民所面对的事件是校园暴力时,参与这一事件讨论的可能就囿于专注教育领域问题的群体,他们对事件就有比较合理的判断;当网民面对的事件是电子竞技入驻高校这一话题时,群体又变成了竞技选手和关注这一领域的青年群体。

所以,在网络环境中,群体并不是现实生活中所言的所有人,能对事件发展产生极端化影响的是对这一领域有权威说服力的群体形成的最终观点。

而且网民群体并不能够涵盖现实社会中的群体,对群体性事件的评判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再者说,当人们参与到网络社会中,原有的价值取向和心理情绪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存在着吸引注意力、煽风点火不怕事大。

盲目从众的心理来发表极端性的言论,这也是网络群体极化概念中应该包含的关键词。

在笔者看来,网络群体极化就是在特定的网络范围中,群体性事件在媒体的迅速传播下受不同价值取向的网民的趋同与冲突影响,最终呈现出极端化的事态走向的过程。

(二)网络群体极化的原动力及形成因素在现有的研究中,网络群体的形成因素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实社会以及社会群体及其心理。

首先,互联网是网络群体极化产生的技术条件。

7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利益诉求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的平台表达出来,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方式具有虚拟性、匿名性和全球性等特性,而且就目前的网络管理现状来看,网络信息的监管和惩罚还未完全落实。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的言论不需要或者很少承担责任,这样就很容易激发人们内心深处追求关注度的心理,网络所提供的社交平台便成为网络群体极化的物质载体,对促成“网络群体极化”起到了巨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