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_刘青

合集下载

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

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

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摘要】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是当下的热点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其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

在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原因方面,社会分歧、信息过滤与传播技术等因素起到关键作用。

其发展过程中,网络媒体的助长、立场偏执等因素加剧了群体之间的对立。

为了有效治理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加强信息真实性和透明度、提升网络素质与信息辨识能力是关键措施。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促进理性讨论和信息传播,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通过共同努力,建立更加和谐理性的网络舆论环境。

【关键词】网络舆论,群体极化,产生发展,治理对策,信息真实性,透明度,网络素质,信息辨识能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日益凸显,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网络舆论中出现了群体极化现象,即不同观点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日益加剧,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

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分歧加剧、信息传播渠道不畅、个人情绪引导等。

这种现象的发展过程也备受关注,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中,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大大加剧了群体极化现象的发展。

如何有效治理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加强信息真实性和透明度、提升网络素质与信息辨识能力等措施被认为是有效治理群体极化现象的对策。

通过深入研究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舆论中的挑战与机遇,推动网络舆论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

随之而来的是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日益凸显,不同群体之间的意见分歧与对立愈发严重。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研究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群体极化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过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的形成机制,从根源上寻求解决之道。

社会性突发事件中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

社会性突发事件中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
社会性突发事件中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
程子豪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中的突发事件呈明显上升趋势,伴随而来的便是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主 要涉及社会突发性事件中的瞬时性、危机性、急迫性以及传播语境中政府的策略、网络的推动和网民的素养。本文从社会性突发 事件出发,探索群体极化形成的原因,并对基本的应对之策加以总结。 关键词:社会突发性事件;网络群体体利益的纠纷等问题,各种社会性突发 事件呈明显上升态势,其所涉及的内容 关系社会的方方面面。种种迹象都表明, 社会性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危害社会稳定 的 “顽疾” 。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 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 迅速扩散,其多元化、开放化与互动性 特征,使网民参与社会事务讨论的成本 大大降低,种种意见、态度和情绪便捷 的表达,使网络舆情的形成速度以及规 模远远超过传统的舆论形成过程,从而 形成“网络极化”现象。 1 群体极化与社会性突发事件的界定 群体极化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教授凯 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 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正式提出,指 的是“团体成员一开始就有某些偏向, 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 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而突发事件一般分为两类:自然性 突发事件和社会性突发事件。前者是指 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等;后者则包 括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 事件。本文主要研究社会性突发事件, 因为这些事件都存在一定的人为原因, 与某些社会因素如监管不力、失职渎职 等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 社会性突发事件中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发生的原因 2.1 社会性突发事件特性导致群体 极化的原因 2.1.1 瞬时性:信息的片面与碎片 在社会性突发事件中,一个非常显 著的特征就是事件爆发具有瞬时性。由

网络传播群体极化现象研究

网络传播群体极化现象研究

网络传播群体极化现象研究摘要:近些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且为传播信息带来了很大的作用。

由于网络技术具有开放性,发散性等诸多特点,使得原本较为分散的信息逐步集结起来,由此出现了网络传播极化现象。

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之后,研究网络传播群体极化现象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因此,对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网络传播群体;现象;研究引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越发迅速。

同时,由于信息的复杂性日益增大,新时代下公民对信息的需求也就呈现出复杂性。

但网络群体的集聚,使得极化现象日趋严峻。

因此,研究网络传播群体极化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不仅可以使得传播网络信息的质量和效率都以全面提升,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此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让社会各界能够在较为良性的网络传播氛围中,正确地解读相应的信息,进而为民众高效参政议政带来一定的推动性作用。

一、新媒体时代参与极化的主要原因新媒体时代下,公民已主要采取新媒体工具对信息进行传播。

然而,新媒体也给有序参与带来一定的挑战。

这是由于公民的话语对立冲突将会导致偏激观点,进而出现秩序不佳等诸多问题,影响到公民参与的效率和质量。

如果任由其发展起来,将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因此,需要建立良性的新媒体参与环境,以便于更好地维持秩序,出现极化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第一,现实社会矛盾的存在已逐渐成为网络计划的潜在风险。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步加快,人民物质生活也逐渐富足。

但是来自于群体利益方面的问题,就会导致社会矛盾日渐突出。

突发事件的出现,让一部分人发表过激言论,试图宣泄自己的不满,就会出现极化现象。

第二,网民的从众心理、自身素养等方面的问题。

进入信息时代,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民的素质也不尽相同。

这是由于我国网民的年龄、知识存在一定的差别,就会导致网民言论行为都会存在一些偏差。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调研报告: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调研报告: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调研报告: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调研报告: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一、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大学生作为网络群体中的一部分,其在网络空间中的表达和交流方式也得到了显著的变化。

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网络群体中出现了极化现象,即意识形态观点的分化和对立。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原因、特点及其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采取相应措施应对。

三、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对不同学校的大学生群体开展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了解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意识形态倾向。

2.深度访谈:针对问卷调查结果中出现的极化现象,针对性地对一部分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以深入了解其观点及背后的原因。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极化特点: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极化体现在对一些敏感和热点问题上的观点对立,彼此分化严重,难以达成共识。

2.影响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因素:a.信息泛滥:互联网信息的爆炸式增长让大学生难以甄别真伪,容易被误导和煽动。

b.社交媒体的算法推荐:社交媒体平台倾向为用户推荐与其观点一致的内容,加剧了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极化。

c.兴趣群体的聚集:大学生往往倾向与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兴趣圈子,而这种圈子又容易形成封闭思维和固化观点。

3.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a.危害学校稳定: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观点对立可能引发冲突和矛盾,危害学校的稳定和和谐。

b.影响大学生发展:极化的网络观点会导致大学生过于偏执和固执,难以接受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影响其全面发展。

c.加剧社会分裂: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也会带动社会的分裂,增加社会的紧张程度。

五、推荐对策1.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增强他们筛选信息、辨别真伪的能力。

2.完善社交媒体监管:加强对社交媒体平台的监管,减少算法推荐对大学生网络群体的影响。

3.多元化交流渠道:鼓励大学生参与多样化的交流渠道,开拓视野,增加对不同观点的包容性。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docx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随着社会媒体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愈发明显。

所谓网络群体极化,是指网络上的人们在某个特定的议题或事件上,围绕着反对或支持的两极观点,逐渐形成严重的立场对立和敌对情绪。

本文将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定义、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网络群体极化的定义网络群体极化是指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基于其惯有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在特定的话题及环境下逐渐形成两极化、极端化的立场。

常见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包括但不限于:社群分裂,言语暴力,恶意攻击和污名化等。

二、网络群体极化的影响因素1.社交网络使用行为:多次的与同一立场的人互动,影响了人们对其他观点的理解和接受度,倾向于接纳一定的信息和观点,进而深化个人立场。

2.信息过载:人们进入过多的信息噪声或者信源的偏颇导致了定向的信息获取,最终加重了个人对同一立场观点的信任度。

3.认知偏差:对不同信源的信息评价和讨论会因人们先验的基础知识和情感偏见而存在偏差,提高了定向和极端信仰的可能性,加速了群体之间的对立。

三、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方法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问卷调查、网络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

其中网络分析可以用于研究网络社区的形成和稳定性分析,包括社交网络、微博网络、新闻网络等。

而社会网络分析则可以用于研究网络中的影响者和指示者,以及群体之间的联系和信任度等。

四、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结论1.社交网络使用行为与网络群体极化存在密切关系。

同一立场的人们在一个相对闭环的社交网络内互动,相信分享同样立场的提供的信息,加深他们对同一立场观点的信仰。

2.不加限制的场景下,信息过载对网络群体极化的产生影响较大。

由于信息过剩,人们趋向于接受过去的信息,而不是采纳新的、与自己立场不同的、更准确的信息。

3.不同个体的认知偏差和价值观决定了群体之间的异化和极化。

仅靠简单信息的推送制动不能根治群体极化现象。

综上所述,网络群体极化是网络空间中的重要现象,其对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极化”现象研究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极化”现象研究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极化”现象研究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渠道。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作为民主政治发展新载体的同时,也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挑战。

本文结合台州五所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情况,认为当前台州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状况良好,但在网络政治参与中普遍存在着从众心理、责任分散以及破窗效应等问题,容易出现“群体极化”现象。

因此,本文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大力宣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良好的政治参与氛围和网络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引导,发扬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社会正能量。

标签: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群体极化;现象网络政治参与是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形式,是公民以网络为载体和途径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表达政治主张意愿和利益诉求,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决定和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行为。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政治参与,是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文化冲突依旧存在,面对这样的信息化社会大环境,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念和参与行为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同时,由于网络本身所固有的广泛、互动等特性,使网民的政治参与以群体主体的形式出现,并且在网络政治参与中表现出“群体极化”现象。

换言之,原来群体支持的意见,经讨论后会变得更为支持;而原来群体反对的意见,讨论后反对的程度也会变得更强,最终使群体的意见出现极端化。

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特殊群体,是一个集独立性和依赖性为一体的矛盾体,其新鲜感和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易受网上舆论引导和影响,从而引发大学生网络舆情。

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群体极化”现象进行研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发挥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社会正能量。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极化现象1.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诸多病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逐渐增强,网络政治参与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

面向群体极化的网络舆情演化研究

面向群体极化的网络舆情演化研究

面向群体极化的网络舆情演化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表达观点、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

然而,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也使得网络舆情演化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群体极化现象便是其中之一。

群体极化,指的是在群体决策或讨论中,个体意见趋向于群体内更极端的立场,从而导致群体决策偏离理性、客观的状态。

这一现象不仅可能影响公众对事件的正确认知,还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研究面向群体极化的网络舆情演化过程,探讨其产生机制、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以期为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对网络舆情演化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明确群体极化现象在网络舆情演化中的具体表现。

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对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

本文还将从信息传播、用户心理、社会环境等多角度探讨影响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因素,并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

针对群体极化现象,本文将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政府、企业等相关机构在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网络舆情演化的内在规律,为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我们也期待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相关学科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网络舆情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文献综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公众意见、塑造社会价值观的重要力量。

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中,群体极化现象尤为引人注目,它描述了群体决策过程中个体意见向群体内极端立场靠拢的趋势。

因此,对于群体极化的网络舆情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群体极化现象进行了深入探索。

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群体极化对社会共识形成和群体行为的影响,例如法国社会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提出,群体决策往往倾向于极端立场,导致群体极化现象。

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则侧重于探讨群体极化产生的心理机制,如从众心理、权威效应等。

网络群体极化理论研究进展评述

网络群体极化理论研究进展评述

网络群体极化理论研究进展评述作者:董青秀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5期摘要:本文针对网络群体极化的现有研究,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深度广度方面进行了综合性评述,并进一步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对此,笔者综合国内外文献,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和可取方式,给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此理论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道德绑架;舆情网络群体极化(Network Group polarization)2003年由美国教授凯斯·桑斯坦提出,“群体极化一定会发生在网络之中……人们可以在网络之中无障碍、高频率的进行交流沟通,很难听到跟自己观点不同的意见……原来无既定想法的人,因为他们所见不同,最后会各自走向极端,造成分裂的结果,或者铸成大错并带来混乱。

”本文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一、研究方法针对此问题,当下大部分学者侧重于定性研究,或从相关理论寻求合理性解释,或结合典型性热点事件具体分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一小部分学者使用计算机和数学的方法获取大规模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如龚艳萍、马艳玲《不同情绪对网络群体极化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或者对网络群体行为进行仿真,通过对模型仿真的结果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如王飞等《网络舆情中群体极化现象的动力机制仿真和调控策略研究》。

然而,总体来说,对于网络群体行为,目前结合传播学或社会学相关理论的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的或者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较少。

事实上,对于此类互联网相关问题,使用传统问卷或样本统计方法比较低效。

互联网本身给予了相关研究大数据研究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如前述龚艳萍等研究所用到的python爬取数据、LIWC文本分类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数据量,喂给模型更多的信息,使得研究结果更具准确性。

因此,现阶段对于网络群体极化理论在研究方法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二、研究内容首先,从研究对象来看,现阶段关于网络群体极化存在两大主要问题。

一方面,没有将网络群体按特征细化,大多将网络群体泛化为一个整体,却忽视了网民这一对象的多样性与特殊性。

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

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

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指的是在网络上,不同的群体因为观点、立场、利益等不同而形成对立甚至敌对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网络舆论中十分常见,不仅造成了用户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会对社会舆论和公共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理解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并进行有效的治理对策,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1. 信息过载与筛选偏好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愈加多样和方便,但同时也面临着信息的过载。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采取筛选偏好,选择符合自己立场和观点的信息,而忽视或排斥与之相悖的信息。

这就造成了不同群体之间信息的割裂与对立,从而加剧了群体极化现象。

2. 社交网络算法与数据分析社交网络平台借助算法和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兴趣,为其推送更符合其习惯和喜好的信息内容。

这种个性化的推送往往会加剧用户信息的碎片化和单一化,使得用户更容易沉浸于自己狭隘的信息范畴中,进而导致群体之间的观点和立场的差异进一步加深。

3. 情绪化倾向和信息碎片化网络舆论中,人们更容易受到情绪化倾向的影响,容易被一些煽动性、极端化的言论所左右,而忽视了理性思考和客观评价。

由于信息碎片化的特点,人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很难对其进行系统性、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容易滋生出偏激的言论和观点。

以上几点是导致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其根源可以归结为信息过载、社交网络算法的影响、情绪化倾向和信息碎片化。

在此基础上,群体极化现象得以不断发展与蔓延。

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对立矛盾逐渐加剧不同群体之间因为信息碎片化和情绪化倾向而导致的对立矛盾,将在网络舆论中逐渐加剧。

这种对立矛盾表现为言辞激烈、立场偏激,甚至演变成网络暴力,造成网络社会的分裂和纷争。

2. 兴趣聚焦导致的信息孤岛化网络舆论中,由于社交网络算法和数据分析的影响,人们更容易沉浸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信息范畴,形成信息孤岛化现象。

简述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简述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简述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作者:刘超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17期摘要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对某个观点或某件事情的看法,网民可以自由发表评论。

但因为网络呈现无中心、发散式、多向度的特点,造成网络把关人的缺失,信息流向和舆论强度的多元化局面等问题。

总之群体极化在网络上发生的机率大大增加了。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危害措施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Network Group Polarization PhenomenonLIU Chao(News and Promulgate,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0)AbstractInternet is an open platform, where netizens can make comments on some ideas or issues free. However, Internet takes on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centric, emanative and polydirectional, which results in lacking of gate-keepers, and diverse situations. In sum, group polarization on the Internet is increasing.Key wordsinternet; group polarization; perniciousness; measure1 群体极化及其影响1961年,詹姆斯·斯通研究群体决策时发现,如果一开始群体内成员比较保守的话,经过群体讨论后,决策变得更加保守。

相反,如果个人意见趋向冒险,那么讨论后的群体决策会更加冒险,这种现象被成为群体极化现象。

对群体极化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要从两个方面看:从正面看,群体极化让许多重要的理念得以实现,特别是争取公民权利方面,如美国反奴隶制运动。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作者:周田溆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5期【摘要】本文对近几年国内网络集体群化现象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认为“现状、诱因和引导”是网络群体极化研究的主题。

由于网络给舆论主体提供了一个新型的交流平台,群内同质化、群际异质化的特点促使了网民的聚集,同时也导致网民群体出现极化倾向。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全媒体公民新闻在网络这一开放的领域里,网民们对某个观点或某件事情可以自由发表评论。

但网络无中心、发散式、多向度的特点,也带来网络把关人缺失、信息流向和舆论多元化等诸多问题。

群体极化在网络上发生的机率大大增加,不断发生的群体极化事件使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国内关于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研究者对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其特征予以关注,如何控制其未来走向以及其对公民社会体系构建的影响成为研究的热点。

二是研究者采取实证方法对群体极化进行研究已经比较常见。

三是在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的环境下,群体极化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一、网络群体极化原因研究——群体心理与去个性化1961年James stone在验证群体决策时发现:“如果一开始群体内成员意见比较保守的话,经群体讨论后,决策会变得更加保守;相反,如果个人意见趋于冒险的话,那么讨论后的群体决策就会更趋于冒险,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现象’”。

具体来说,网友的选择性行为使他们很容易发现与自己见解相似的讨论,造成群体极化现象;存在文本偏见的新闻或帖子由于其本身的某种倾向,不仅引来持相同或类似观点的网友发表意见,而且吸引更多不了解情况的网友关注并同意该观点,加强了群体极化;网络匿名状态下的群体心理,在讨论层层展开的过程中,这种激烈的情绪和观点不断复制,传染给其他成员,造成态度极化。

在理论研究方面,有研究者将网络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机制归纳为——“沉默的螺旋”机制、协同过滤机制和群体感染机制。

具体来说,“沉默的螺旋”机制指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及理性应对措施探讨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及理性应对措施探讨
实 体 空 间 中 一 个 个 分 散 的 个 体 在 互 联 网 这 个虚 拟 空 间 中 很 网站 、 政府 管理部 门的相 关举措 说 明 “ 网络群体极 化” 在我
容 易被 聚 集起 来。近 年来 , 大 量网络 事件 在 互联 网空 间爆 国逐 渐 受 到重 视 。 发。面对 频发 的群 体事件及 网络 暴力 , 美 国学者 卡特 ・ 桑斯 “ 极 化”的概念 源 自政治 科学领域 , 意 指个体 民众对于 坦认为, 网络与极端 行为有 紧密的联系。川此后, 国内外均有 特 定 话 题 、政 策 的 立 场 被 他 们 所 属 的 党 派 的 理 念 所 限 制 , 特 学者就 网络群体极化效 应进行探讨。
网上 搜 索 , 仅有2 4 9 0条结 果 , 但 近 五年 论 文 数 量 呈 显 著上 升 的趋 势 。
华南理 工 大学 的苏宏元教 授在 《 网络传播 学导论》中提
作 用 。无论 是 尼 泊 尔 地 震 、英 国 脱 欧 、 2 0 1 6美 国 大 选 这 种 本 到 ,“ 中 国 网 民 群 体 极 化 倾 向 相 当严 重 , 主 要 体 现 在 两 个 方
总体 来说 , 境 内学界 对互联 网群体 极 化 的研 究相 对偏 少。2 0 1 7年3月, 笔者以 “ 互联 网+群体极化 ” 为关键词在知


引言
( 一 )“ 群 体 极 化 ”现 象 的研 究 价 值 探讨 近几 年来, 互 联 网在 国 内 外 各 种 大 事件 中都 发 挥 了重 要
( 二) 研 究 现 状 及 文 献 综述
定群体 的意识形态分歧 日趋 严重 。
美国哲学 家卡斯 ・ 桑 斯坦将 群体 极化定 义为:“ 参与协 而这 极 “ 群体 极化 ” 的 概 念 首 先 由美 国 哲 学 家 卡斯 ・ 桑 斯 坦 提 商 的成 员 在 群 体 讨 论 结 束 后 的观 点 会 变 得更 加 极 端 , 出, 并将 研 究的视 角转入到 互联 向 方 向往 往 和 参 与 群 体 讨 论 之前 一 致 。” 他 认 网群体 极化 ” , 桑斯 坦首先普及了 “ 信息 回音 室”的概 念 : 互 为群 体极 化产生的原 因主要有 二: 其一 , 在 大部 分参与者都 联 网科技 的发 展、“ 私 人定 制”的流行 使得 我 们更容 易 “ 过 持类似观 点的 “ 小团体”中, 网民倾 向于对符合他们观点的、 滤” 掉不 感兴趣 的信息 , 在 “ 信 息回音室 ” 中, 我 们 以为 自己 “ 可信 的” 的论点进行积极 的回应, 从而不符合 这些参 与者 的观点是主流 , 实际上这是一种假 象。 ’ 观点的论点就 显得更 为 “ 不可信 ” 其二 ,“ 沉默 的螺旋 ” 效 桑斯 坦认 为, 这种 “ 私人定制” 会使得用户无形 中加强了 应使然。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简析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简析
时 。 不 能 忽 视 网络 传 播 带 来 的 问 题 和负 又 面 影 响 。 络新 闻的 传 播 和接 收 方 式决 定 网 了它相 对 的 自由特 性 , 可 能像 传 统 媒 体 不 那 样 有 着严 格 的筛 选 , 样 使 得 网络 上 信 这 息 和 知 识 无 限制 的增 长 , 量 相 似 、 用 大 无
跨一 步 。 ③ “ 爸是 李刚 ” ”在 我 事件 中 , 大 绝
多数 网友对 “ 我爸是李 刚” 这句话倾 向于
理解 为 “ 二 代 ”在行 凶后 的 嚣 张 跋 扈 和 官
地 , 天涯 、 在 猫扑等各 大网站 出现 网友有
组 织 地 反 对 S pr u i 及 粉 丝 的 活 动 , ue n r J o 并 攻 击 多 家 韩 国 网站 和 明星 贴 吧 , 其 瘫 置 痪 。而 在 凤 凰 网 对 网 友 的 调 查 中 ,7 0 5 5 76 人约 9.2 2 %视其 为 爱 国行 为 ,只 有 不 到
改 进 和完 善 。 ■ 参 考 文 献
作 为信息来源 ,受众在 网络上可 以多角
度 、 层 次 、 大 限度 地 了 解 一 个 新 闻 事 多 最
分 的信息 导致受 众不能 区分哪些是 主要 的, 有价值的 , 准确的信息 , 容易导致受众
盲从。
实包含的信 息, 从而实现新 闻价值的最大
有 两 个 解 释 。“ 一 个 解 释 强调 说 服 争 辩 第
家萨拉凯 ・ 拉尔在研究中发现群 体极 化现
象 不 仅存 在 于现 实 中 , 而且 同样 存 在 于 网
络中。
的角 色。 ‘ … 如果 团体 成员 已经倾 向于某 个方向 , 他们就会在这个方向提供更多的

最新-网络传播的群体极化现象综述 精品

最新-网络传播的群体极化现象综述 精品

网络传播的群体极化现象综述摘要网络几乎具备传统社会的一切要素。

传统社会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在网络中广泛存在且具有新的特点。

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特点剖析入手,分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几种类型产生原因一是网络本身的特点,它是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二是外在力量,它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起推动作用。

并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虚拟性;互动性;超越空间;;;网络媒体从诞生之日起,就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与行为方式。

如果说网络10时代,信息是网络传播者编辑、定制并向受众传播的话,20时代每个网民则成了网络内容的供应者、参与者。

网民通过积极主动的出击,在网上攻城掠寨,建立起自己的家园和话语空间。

网络媒体的个性化特征被技术进步催化后,在网上建立家园与话语空间的同质性群体广泛形成。

这些同质性群体形成诸多利益共同体,当其利益受到侵害时,这个共同体就易形成一种群体极化现象,共同反击并争取他们应得之利益。

一、群体极化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极化最早是由詹姆斯·斯通于1961年发现群体讨论时的现象而提出的,含义是指在群体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群体极化现象和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1895年出版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所描述的群体无意识有异曲同工之妙。

斯通用三大理论支持他的观点一是群体决策规则,他认为人们在团体中作冒险决定将觉得较自在,因为其行动之责任已分散至所有成员;二是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一种想要被群体所接受及喜爱的需求,将使个体顺从群体之一般意见;三是讯息影响论,由于这些讯息倾向于支持成员的最初观点,人们会听到更多支持其主张的理由,群体可使成员确信其原来之观点,因此导致更加极端之意见。

斯通发现这种现象时,网络还未诞生。

对照斯通的观点,网络难以符合他的三大支撑观点。

事实上,网络上存在更多的非理性偏执行动。

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现象的分析与引导

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现象的分析与引导
关键 词 : 网络舆论 ; 群 体极 化现 象; 引导 ; 正能 量 中 图分 类 号 :G 2 0 6 文献 标 志 码 :A ’ 文章 编 号 :1 6 7 4 — 8 8 8 3( 2 0 1 5 )1 4 — 0 2 8 6 — 0 2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 , 公众对特定的社会公 共 事务 , 公 开 表达 的 , 基本 一致 的意 见或 态度 。反 映在 互联 网上 , 网络 舆 情 即是 在互 联 网 这一 样一 个 媒介 中体 现 出来 的社 情 民意 , 它不 是个 别 网民 的个别 意见 , 而 是 网民作 为一 个整体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与一见的综合状况。… “ 群体极 化”这一概念是 由凯斯・ 桑斯坦在其著作 《 网络共和国 》


群体化现象 , 形成群体化意见 。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现象的
发 生 主要 有 以下几 点原 因 : ( 一) 信 息的碎 片化表 达形 成 一致 意见 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现象初期体现为各种信息的碎片化 表达 , 这些意见大多在论坛 、 贴吧 、 朋友圈、 微博等小众圈
子形成 , 通过各种碎片化的传播暴露出各种社会问题 , 各个 网络主体根据 自身取向选择符合 自身认知习惯 的意见 , 进 行再传播。庆安枪击案在发生之后便有网民在各种社交媒 体上对 民警开枪进行质疑, 也有网民以社会安全加 以概括 “ 挺警” 。这些言论伴随着互联 网裂变式 的传播形成各种独
民拥有完全的信息加工能力 , 各个网络平台具有不可替代 的开放性 , 任何网民只需要注册账号即可进行公开信息传 播, 信息的裂变式传播加速了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 公开化 的匿名传播使各种意见得 以表达 , 一方 面显示 出意见交流 的平等性和多元化; 另一方面也造成网络舆论 中部分网民 缺乏社会责任感 , 不 良虚假信息很容易传播。

社会热点事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探究

社会热点事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探究

社会热点事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探究作者:朱恺丽马立军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15期摘要: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群体极化”现象也出现在虚拟的网络空间。

由于“群体极化”现象总是与社会热点事件、群体性事件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密切相关,在当前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的背景下,现实社会中的热点事件很容易在网络空间形成“极化”,这种现象亟待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5-0053-01网络群体极化,从字面意思解释,就是在网络空间中发生的群体极化现象。

除了具有现实群体极化现象的特征之外,它也被赋予了很多网络媒介独有的属性。

现实中的群体通常以血缘、区域等进行划分,而网络群体则以“互联网”作为连接点。

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台计算机,人们就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并加入这个群体。

网络突破了时间、空间、地理、年龄、民族、种族等因素的限制,与现实群体相比,网络群体声势浩大,群体成员的来源广泛,结构复杂。

一、网络群体极化带来的价值(一)释放网民情绪互联网发展的今天,信息洪流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面对这些信息的时候,人们有独立的思考和认识,而面对他们,人们更需要空间去表达自己的看法。

特别是当面对一些触碰社会安全、公众利益、道德底线的问题时,网民更会做到感同身受,愿意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放在网上,释放自己曾经在相似事件上的抱怨和压力情绪。

(二)倒推事件发展具备开放式传播特点的微博成为越来越多普通网友自我发声和维权的首选平台,“丽江毁容门”被曝出到舆论爆发,再到倒逼政府微博回应,从而解决线下实际问题,充分说明微博已经成为大事件发酵的重要平台,也成为民众和政府的发声渠道。

民有所呼,官有所应,并推动和公开事件的解决和落实,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微博扮演着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角色。

?倓(三)引起社会反省在“辱母杀人案中”,除了对当事人于欢判决结果的热议,随着事件的发展,媒体和网友的视角越来越多地放在了事件背后的导火索——民间借贷乱象。

最新-网络传播的群体极化现象综述 精品

最新-网络传播的群体极化现象综述 精品

网络传播的群体极化现象综述摘要网络几乎具备传统社会的一切要素。

传统社会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在网络中广泛存在且具有新的特点。

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特点剖析入手,分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几种类型产生原因一是网络本身的特点,它是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二是外在力量,它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起推动作用。

并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虚拟性;互动性;超越空间;;;网络媒体从诞生之日起,就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与行为方式。

如果说网络10时代,信息是网络传播者编辑、定制并向受众传播的话,20时代每个网民则成了网络内容的供应者、参与者。

网民通过积极主动的出击,在网上攻城掠寨,建立起自己的家园和话语空间。

网络媒体的个性化特征被技术进步催化后,在网上建立家园与话语空间的同质性群体广泛形成。

这些同质性群体形成诸多利益共同体,当其利益受到侵害时,这个共同体就易形成一种群体极化现象,共同反击并争取他们应得之利益。

一、群体极化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极化最早是由詹姆斯·斯通于1961年发现群体讨论时的现象而提出的,含义是指在群体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群体极化现象和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1895年出版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所描述的群体无意识有异曲同工之妙。

斯通用三大理论支持他的观点一是群体决策规则,他认为人们在团体中作冒险决定将觉得较自在,因为其行动之责任已分散至所有成员;二是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一种想要被群体所接受及喜爱的需求,将使个体顺从群体之一般意见;三是讯息影响论,由于这些讯息倾向于支持成员的最初观点,人们会听到更多支持其主张的理由,群体可使成员确信其原来之观点,因此导致更加极端之意见。

斯通发现这种现象时,网络还未诞生。

对照斯通的观点,网络难以符合他的三大支撑观点。

事实上,网络上存在更多的非理性偏执行动。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_刘青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_刘青

2013 年 5 月第 3 期May 2013No.3北京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Police College【社会治安】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刘 青(北京警察学院,北京 102202)摘 要: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网络极化现象的相关研究文献及成果进行归纳和整理,总结出从传播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不同角度分析网络群体极化这一现象的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综述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58(2013)03-0056-04网络群体极化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的复杂问题。

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发现研究群体极化的学术论文有一定的数量,但是有关网络群体极化的学术论文却很少。

在已出版的著作中,也没有把网络群体极化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单列出来系统地加以研究,只是涉及了其中的一部分问题。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发散性、快捷性、自由性的特点,网络信息存在着信息来源多元化和缺少把关人等特点,使得过去不容易集合起来的个体在网络中变得更容易聚集。

在经历了近年来由网络舆情引起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后,研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网络群体极化的概念研究关于群体极化概念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詹姆斯·莫斯托纳提出的“冒险转移”。

他指出,如果群体中大多数人倾向于谨慎,那么经过讨论之后的群体意见会更为谨慎;如果群体中大多数人倾向于冒险,那么经过讨论之后的群体意见会更趋于冒险。

在此基础上,法国心理学家塞奇·莫斯科维奇最早提出了“群体极化”一词,他认为群体极化是一种意见在从多数意见中脱颖而出并逐渐极化的过程。

并且在《群氓的时代》中,他论述了群体极化是如何发生作用的,认为:“当个人聚集在一起时,一个群体就诞生了。

他们糅杂、融合、聚变,获得一种共有的、窒息自我的本能。

他们屈从于集体的意志,而他们自己的意志则默默无闻。

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述评终极

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述评终极

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述评摘要:随着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网络群体”这一名词开始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群体行为容易产生极化性事件,在网络社会的条件下,这一现象更加明显。

然而,网络群体极化的现象越来越多,但相关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研究方法单一和理论构建不完善等问题。

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对现有研究的进步性与不足之处进行评析,并对笔者关于网络群体极化中的社会心理学这一研究前景作出阐释。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群体价值取向,群体性事件,研究述评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社会化的特征促使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极化性事件与价值取向“移植”于虚拟的网络社会中,虚拟的网络也成为人们“本性表达与释放”1的社会平台。

网络群体极化、网络群体性事件以及社会热点问题之间的关联十分密切,将社会热点问题搬到网络上便被迅速地传播与放大,由于社会矛盾的冲突与碰撞,就会引起事件的相关人员和非相关人员的集体关注,并试图以群体行为和极化的价值取向来影响事件发展的走向,随着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群体极化”现象越来越多。

比如在国内, 2009年上海“错钓案”、2013年陕西交通执法人员带名表事件、2015年99%访民“精神病”说、2016雷洋案以及八达岭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等。

在国外,2011年“阿拉伯之春”事件、2014年“冰桶挑战”事件等。

2005年到2016年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发展趋势笔者自注在查阅和了解国内外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之后,笔者发现随着网络社会化的发1宋嘉庚:《网络群体极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大学,2010年,第7页。

1 / 9展,网络群体性事件引发的群体极端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如上曲线图所示。

在国内,从2008年“贵州瓮安事件”开始,网络群体极化开始缓慢出现在网络社会中,从2012年开始,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开始迅速增长,到2016年,网络群体极化事件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爆裂式的开始传播发展,长了10倍左右。

群体极化研究综述

群体极化研究综述

群体极化研究综述
罗海洪
【期刊名称】《商情》
【年(卷),期】2012(000)017
【摘要】本文拟在通过对关于群体极化现象的文献的研究,站在理论的高度全面深刻地总结思考群体极化的成因、影响因素和模式、相关模型及应对策略。

为下一步关于高校群体极化课题的研究提供强大的理论借鉴。

【总页数】2页(P114-115)
【作者】罗海洪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1.1
【相关文献】
1.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 [J], 刘青
2.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 [J], 龚艳萍;陈胜
3.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 [J], 周田溆
4.信息茧房、乌合之众与舆论偏向--社会热点事件中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动因分析[J], 范红梅;孙愈中
5.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多重因素及破解路径 [J], 徐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 年 5 月第 3 期May 2013No.3北京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Police College【社会治安】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综述*刘 青(北京警察学院,北京 102202)摘 要: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网络极化现象的相关研究文献及成果进行归纳和整理,总结出从传播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不同角度分析网络群体极化这一现象的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综述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58(2013)03-0056-04网络群体极化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的复杂问题。

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发现研究群体极化的学术论文有一定的数量,但是有关网络群体极化的学术论文却很少。

在已出版的著作中,也没有把网络群体极化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单列出来系统地加以研究,只是涉及了其中的一部分问题。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发散性、快捷性、自由性的特点,网络信息存在着信息来源多元化和缺少把关人等特点,使得过去不容易集合起来的个体在网络中变得更容易聚集。

在经历了近年来由网络舆情引起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后,研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网络群体极化的概念研究关于群体极化概念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詹姆斯·莫斯托纳提出的“冒险转移”。

他指出,如果群体中大多数人倾向于谨慎,那么经过讨论之后的群体意见会更为谨慎;如果群体中大多数人倾向于冒险,那么经过讨论之后的群体意见会更趋于冒险。

在此基础上,法国心理学家塞奇·莫斯科维奇最早提出了“群体极化”一词,他认为群体极化是一种意见在从多数意见中脱颖而出并逐渐极化的过程。

并且在《群氓的时代》中,他论述了群体极化是如何发生作用的,认为:“当个人聚集在一起时,一个群体就诞生了。

他们糅杂、融合、聚变,获得一种共有的、窒息自我的本能。

他们屈从于集体的意志,而他们自己的意志则默默无闻。

”[1]关于“群体极化”最经典的定义则是由芝加哥大学法学教授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提出,在该书中,他列举了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印度等几十个国家的案例,总结得出“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2],他把这一现象定义为“群体极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行为也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倪建均在《高校BBS网络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机制分析与防范对策》中指出了网民的特点:“网民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倾向更加明显,网络群体中人们常常倾向于夸大意见群体的力量,从而实现自我肯定,导致一些情绪性舆论在网络中不断地弥漫和扩散。

”[3]2010年,美国学者萨利塔和博伊德通过对Twitter上近三万条关于George Tiller医生的信息进行了分析,证实了群体极化现象在互联网中也是存在的。

美国的心理学家萨拉·凯拉尔在《互联网心理学》一书中对网络中的心理和现实中的心理进行对比后指出:群体极化现象不仅存在于现实中,而且同样存在于网络中。

他通过研究证明:“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突出,大约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两倍多。

”[4]桑斯坦也通过对60个政治网站的随机研究发现: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

而临时组成的松散群体在经过讨论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

从而证明了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比现实中更加复杂、更加突出。

二、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原因研究关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原因的研究起步较晚,不同学科都从自己的角度寻求产生群体极化现象的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传播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角度。

收稿日期:2013-05-01作者简介:刘青(1986-),女,北京警察学院基础理论教研部教师。

*本文系北京警察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心理机制分析及对策研究”的成果之一。

(一)传播学角度从传播学角度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研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新特点和网络新的传播规律。

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便捷性、时效性等特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加上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现状,使现今网络舆情的传播变得越来越复杂。

网络使民众的言论更加自由方便,促进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但是也容易导致极化现象的产生。

从传播学角度研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 文化传播的角度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研究群体极化,主要从文化在网络这种媒体中传播的特点来进行研究。

文化具有传递性,可以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进行传播。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传播模式,互联网的传播有其自身的特点。

周青的《网络文化传播方式中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与思考》,从文化传播尤其是互联网文化传播的新特点的角度来总结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的原因。

他认为:“基于WEB2.0下网络文化传播方式中的群内同质、群际异质现象造成的主流价值观的难以形成和不同观点的不可调和是造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5]李熠煌和熊恩涛的《网络人肉搜索引擎中的群体极化效应分析》,则从人肉搜索这个特殊的网络文化传播角度去研究群体极化。

该文认为:网络人肉搜索引擎是近年来网络参与的特殊现象,是网络环境下群体参与的扩大化。

[6]该文用群体极化理论对网络人肉搜索引擎的形成、产生机制及其后果进行分析,指出应该从规范群体效应的角度出发,对网络中的人工搜索行为予以规范。

2. 网络传播自身特点的角度相较于现实中的群体极化现象而言,网络上的群体极化现象有其自身的特点。

研究者们认为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互动是网络舆论的一个主要特点。

社会现实是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土壤,许多网上舆论的形成是从传统媒体开始的,但同时网上舆论的扩散与传播影响着电视媒体、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导向。

叶宁玉、王鑫的文章《从若干公共事件剖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中也指出:网络群体极化虽然可以起到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但是如果发展不当,容易形成一种“多数人的暴政”。

[7]这种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导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首先,“网络把关人”的缺失以及互联网自身的匿名性,网络把关很难实现。

互联网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其传播方式具有发散式和多向性的特点,使得互联网上的信息过滤极为复杂,同时互联网缺少统一的“网络把关人”,每一个网民都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是发出者,网民个体身份具有模糊性,难以确定网络上每条信息的真实性。

其次,网络媒体的“小众化”趋势[8]。

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的发展,一些小众媒体和网络社区的作用开始突显。

这些网络社区中的群体有相同的兴趣和爱好,共同的观点,对待同一件事情更容易引起共鸣,容易产生群体极化的现象。

再次,起作用的还有协同过滤机制,网民会根据自己的社会经济环境、兴趣爱好等因素对网上的海量信息进行过滤,选择与自己的意见想法类同的信息进行关注,这就客观上使其本身持有的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超链接”也是一种网络协同过滤机制,一般网站都会选择与自己内容相关,观点具有一致性的网站作为超链接,“就某种程度而言,这种缺乏竞争观点的信息揭露,将无可避免地导致群体极化”。

[9]3. 舆论传播的角度从舆论传播的角度研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主要是研究网络上舆论的形成以及传播的过程。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角度:首先,学术界对于舆论传播模型的研究,主要借鉴了病毒传播的几个主要模型,比如说典型的SIR模型、SIS模型等[10]。

再次,从网络舆论形成和传播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

从网络群体极化事件的参与者进行分析,研究对我国网络社区网民进行统计后得出网络群体极化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是:男性,年龄介于18至35岁之间,主要的职业是普通职员和学生,网龄一般在五年以上。

[11]较长时间的网龄使他们能够在网上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而这个年龄段和较高受教育水平也决定了他们对于各种网上的舆论有着自己的观点。

对网络群体极化事件的主要内容进行统计发现,网上舆论集中的事件主要有政治类事件、社会民生类事件和娱乐新闻类事件。

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平台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猫扑、豆瓣、新浪微博、视频分享网站、贴吧等都是高发地带。

这类网站主要是一些网络社区,具有自由对话的平台和信息的互动平台等特点。

最后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舆论传播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网络舆论的主要传播模式。

1963年德国学者马莱茨克提出大众传播场模式,他认为受社会环境因素、群众舆论反映、媒介组织的约束等因素的影响,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磁场”中进行。

[12]美国传播学者R.E.希伯特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波纹中心模式,他认为:传播过程如同投石在水池中产生的现象——石子激起波纹,波纹向外扩散,到池边时又朝中心进行反向波动。

在网络群体极化事件中,一个新闻事件吸引了网民的注意力,一石激起千层浪,信息向波纹一样进行传递,引发关注,同时网民的反应和观点也会对事件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心理学角度目前,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主要是分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心理根源。

1. 从众心理的影响从众心理是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到群体的直接或隐含的引导与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

其本质是个体受到某种社会影响力作用之后,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反应。

在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的过程中,从众心理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莫阿施的著名的群体压力测试,在群体的压力下,人们会在判断上不自觉地与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和看法保持一致,因而导致判断上的错误。

肖浩、王勇在《我国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一文中指出:“群体极化事件的主要心理特征就是人员的从众效应。

人们对于自己不熟悉、不了解、没有把握的事情,在特殊情境下容易采取从众行为。

多数人参加的行为本身就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和说服力。

”[13]群体中的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典型心理。

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沉默的螺旋”机制。

1974年伊丽莎白·莫诺依曼在对德国议会选举的长期跟踪研究的基础上,在《传播学刊》上发表论文《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并且首次提出“沉默的螺旋”这一概念,并在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对该理论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总结。

[14]她指出人类具有类似动物一样的对孤立的恐惧,并且提出了沉默螺旋的五个假设:(1)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个人产生孤独感;(2)个人经常恐惧孤独;(3)对孤独的恐惧感使个人不断地估计社会接受的观念是什么;(4)估计的结果影响了个人在公开场合的行为,特别是公开表达观念还是隐藏起自己的观念;(5)这个假定与上述四个假定均有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