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附教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附教案)
科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四上全册课件-苏教版
讲师:文小语
2020年10月16日
同步教案
同步教案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点此下载
科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1.1空气的性质
讲师:文小语
2020年10月16日
目录
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 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 (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猜出是什么?)
答案:空气
★实验1-1: 杯子入水,杯底的纸团会湿吗?
(将纸团放入杯底后,将杯子倒扣入水。)
★实验1-2:
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会吹大吗?
通过上面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 空气占据空间。
空气中有什么
实验-2:瓶子里的空气中有什么?
为了弄清“蜡烛上面罩了小杯的熄灭得快,罩了 大
杯的熄灭得慢,不罩杯的不熄灭”的原因,我们 仿
照课本第9页到第10页的要求来做个实验。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思考: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空气中有什么?)
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现象1:火焰慢慢熄灭,瓶内的水上升了。
目录
温度
物体的
程度叫温度
冷热
:只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
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1)森林有什么作用? (2)汽车尾气对人有什么危害? (3)焚烧垃圾有什么危害?
第四课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空气很重要,人、动植物离不开 空气。空气污染已威胁着人类的 生存和发展,我们要树立环境保 护意识,为净化空气做力所能及 的事。
科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新苏教版教案(精选8篇)

四年级上册科学新苏教版教案(精选8篇)

四年级上册科学新苏教版教案(精选8篇)四年级上册科学新苏教版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能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

2、能认识我们身边的导体和绝缘体。

3、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本课时的重点为能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并总结出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2、难点为判断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材料是否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三、教学准备课件、电路检测器、20种以上的材料、检测记录单。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教师出示未连接好的电路检测器,问学生这是什么?2、学生汇报。

3、让一名学生连接好电路检测器,使小灯泡发光。

4、教师介绍电路检测器,并把电线的两端包着塑料的地方连接起来,问学生小灯泡为什么不亮?学生回答。

5、教师出示一根铁棒,把它接到电路检测器中,看小灯泡是否会亮,这个实验让一名学生来做。

但这个实验在另一个有问题的电路检测器中来做,小灯泡肯定不会亮,这时让学生推测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再连接到完好的电路检测器中。

学生推测。

6、教师小结:研究中预先测试检测工具是否有问题,是实验前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

(二)新课呈现1、教师出示本课时的学习目标2、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20种材料来检测它们是否导电,但检测之前我们首先来制定一个“我们的研究计划”,(教师提醒同学们今天的研究计划不用手写,小组讨论后口述一下,研究计划就是我们怎样来检测,以及具体的人员分工。

)3、学生小组讨论研究计划,并汇报。

4、教师提醒检测的方法:预测——检测——再检测——判断,并提问学生为什么要再次检测,指名学生回答。

5、小组开始检测20种材料否导电,并做好检测记录单。

6、如果学生做的比较快,鼓励他们检测身边的材料是否导电。

7、检测完后,学生汇报检测结果,其他小组有质疑的随时提问。

其他小组汇报时说他们和汇报了的小组不一样的地方。

8、教师提问:有的小组检测了手指,小灯泡不亮,有问题吗?学生讨论回答。

9、教师讲解人体和大地以及湿抹布都是导体,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新苏教版(2020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苏教版(2020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苏教版(2020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苏教版(2020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案目录(内含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苏教版(2020)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1)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 (6)1给动物分类 (6)2鱼类 (13)3鸟类 (17)4哺乳类 (23)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 (27)5运动与位置 (27)6不同的运动 (32)7运动的快慢 (36)第三单元常见的力 (42)8力与运动 (42)9弹力 (47)10摩擦力 (52)11浮力 (59)第四单元简单电路 (65)12点亮小灯泡 (65)13导体和绝缘体 (70)14电路暗箱 (74)15生活中的电 (77)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 (83)16常见的岩石 (83)17 认识矿物 (88)18 矿物与我们的生活 (92)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98)苏教版(2020)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教材是2020年秋季的新版苏教科学教材。

1、以学生的发展为教材编写的宗旨。

本教材的设计理念与国家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高度-致。

以面向儿童终身受益的学习,如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对自然的好奇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核心要素,构建大科学观统领下的主题单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活动。

2.以科学世界观作为整册教材的组织线索。

这些线索包括对科学本体的应有认知和对自然界的应有认知。

教材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螺旋上升式体现了这一组织线索,让学生在实践中建构起这样的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物质的运动和变化不仅是有规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个统一的整体。

3.强化对科学探究和二工程实践的指导。

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工程设计的步骤与要领是科学课程重要的学习内容。

为此,在每册教材的后面设有“专项学习”,将有关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含科学思维与工程思维)的指导系统化和显性化,在保证过程完整的基础上,将探究和设计要素按年级有所侧重,又螺旋上升地加以编排。

2020年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0年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对课程标准的落实科学知识:能根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

科学探究: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2.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1.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2.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共同特征。

3.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

9.1动物通过不同的器官感知环境。

1.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低年段说出生活中常见动植物的名称及主要特征,知道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一年级下册《动物与植物》)中年段1.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识别常见动物类别,描迷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描述昆虫的特征,说出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四年级下册《昆虫的一生》)3.学习和比较动物繁殖方式的不同(四年级下册《繁殖》)高年段认识微生物,了解其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

(五年级下册《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单元教学目标与要求1.能从一组动物的观察、比较中,归纳概括这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按照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并能够识别常见动物类别。

3.乐于观察小动物,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钓鱼第一课:认识鱼类- 目标:通过观察和感受,让学生初步了解鱼类的外形和特点,培养他们对鱼的兴趣。

- 教学活动:- 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看到不同种类的鱼,并询问学生对鱼的认识和了解。

- 2. 通过观察大屏幕上播放的鱼类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鱼类的生活性和特点。

- 3.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的鱼缸,让他们亲自观察和感受不同种类的鱼,并和同伴分享观察结果。

- 4. 结束课堂,布置课后作业:设计一个鱼类海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鱼。

第二课:钓鱼的基本方法- 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钓鱼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对钓鱼的兴趣,并了解到钓鱼的环保意义。

- 教学活动:- 1. 复前一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设计的鱼类海报,引发钓鱼话题。

- 2. 向学生介绍钓鱼的基本装备和工具,并讲解使用方法。

- 3. 分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钓鱼装备的分析和实际操作,体验钓鱼的过程。

- 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要保护鱼类资源?钓鱼的环保意义是什么?第三课:钓鱼的技巧和安全知识- 目标:培养学生掌握钓鱼的技巧和安全知识,增强他们参与钓鱼活动的自信心和安全意识。

- 教学活动:- 1. 复前两课的内容和研究成果,让学生回顾自己在上一课的钓鱼体验。

- 2. 向学生介绍钓鱼的常见技巧,并示范演示。

- 3. 分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钓鱼技巧的模拟操作,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

- 4. 强调钓鱼的安全知识,讲解如何避免意外和保护自己的安全。

第四课:鱼类的保护与环境保护- 目标:通过研究鱼类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 教学活动:- 1. 向学生介绍鱼类面临的威胁和环境污染的影响。

-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鱼类资源和水域环境?- 3.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活动,设计海报、标语等,传播环境保护的理念。

- 4.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新苏教版(2020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优质课教案合集

新苏教版(2020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优质课教案合集

新苏教版(2020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优质课教案合集新苏教版(2020)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优质课教案2020-12-12 1.给动物分类【课标落实】《给动物分类》一课属于生命科学领域。

科学知识:1.能够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描述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2. 知道人是脊椎动物,认识脊椎、脊椎在身体内所处位置及脊椎的作用。

3.能够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给动物进行分类。

4. 能够列举出我国特有的几种珍稀动物。

科学探究: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触摸到完整的人体脊椎。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根据材料自行设计脊椎模型,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脊椎模型的制作。

科学态度:1.对动物的分类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2.能够自主设计制作模型并通过模型的制作与操作,总结出脊椎的作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给动物分类》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的第一课时。

本课以动物园动物的分区导入,知道不同的动物间也存在相同特征,根据不同动物的相同的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在学生心中埋下给动物分类的种子,进一步引出的科学上对动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是否有脊椎。

再通过人体脊椎的触摸认识脊椎的构造,根据构造建立模型,从模型中总结脊椎的作用。

对脊椎有完整的认识后,强化练习找动物脊椎,给动物分类。

最后列举出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动物之间可以存在某种共性,这种共性可以作为一种分类的依据,通过教材上动物园将不同的动物放置在不同的园区唤醒学生的前概念。

第二部分:动物的种类众多,学生对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也有所了解,所以对动物的分类方式可以有很多,基于此揭示科学上对动物分类的依据是:有无脊椎。

第三部分:认识脊椎。

人类也是脊椎动物,通过触摸知道脊椎的构造是一节一节的,知道完整的脊椎构造:上接颅骨、下连尾骨。

教材以脊椎模型的制作对脊椎有完整的认识,同时知道脊椎的作用。

新苏教版(2020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合集

新苏教版(2020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合集

新苏教版(2020)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优质课教案2020-12-121 给动物分类【学习目标】1.认识脊椎,知道可以根据有无脊椎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

2.能在探究中发现脊椎的形态、位置及特点。

3.乐于探究、勤于思考,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发现脊椎的作用。

4.在阅读和学习中了解我国是一个动物资源丰富的国家,同时形成爱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的责任意识;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坐、卧、立、行习惯。

【学习准备】课件、线轴(每组6个)、圆纸片(每组5张)、棉线若干、胶带、剪刀。

【学习活动】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播放动物园视频,学生观看后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教师再总结并揭示课题同时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给动物分类)二、活动探究学习新知(一)过渡:除了动物园的这些动物外,生活中还有一些常见的动物你们认识吗?(课件出示动物,师生互动说出名称。

)你们能用自己的标准将这些动物分类吗?让我们进入活动一:给动物分类。

活动一:给动物分类1.小组讨论,确定一种标准将上面的动物分类,并将对应序号填在方框中。

2.交流分类结果,并说一说分类依据。

(请同学读要求)提醒:每组1号拿出活动单,根据你们的标准将方框分成相应等分,并在其中填写序号。

1.生:小组活动2.交流展示:3.师评价小结:同时揭示科学家是按照有无脊椎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

(并板书:有无脊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4.脊椎初感知:出示一些动物图片让学生尝试指一指他们的脊椎。

5.引出人也有脊椎,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人体脊椎。

6.师生配合:演示如何摸一摸我们身体的脊椎。

7.生:小组内男生和男生,女生和女生两两之间相互摸一摸脊椎并感受它的特点。

8.交流:说说摸脊椎后的感受。

9.进而出示人体脊椎对比图,让学生认识到不良的动作习惯会造成脊椎的变形,并产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二)过渡:那脊椎为什么是一节节的呢?让我们进入活动二,一起做一个脊椎模型探究一下吧。

(2020苏教)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全册整套教案

(2020苏教)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全册整套教案

2020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套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1 给动物分类2 鱼类3 鸟类4 哺乳类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5 运动与位置6 不同的运动7 运动的快慢第三单元常见的力8 力与运动9 弹力10 摩擦力11 浮力第四单元简单电路12 点亮小灯泡13 导体和绝缘体14 电路暗箱15 生活中的电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16 常见的岩石17 认识矿物18 矿物与我们的生活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1.1《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动物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科学探索目标1、按照一定标准给动物分类。

2、摸脊椎,体验脊椎特点。

3、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

2、认识某些动物具有共同特点。

3、了解珍贵动物资源,提高保护动物意识。

重点了解某些动物的共同特征,能给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难点制作脊椎模型,探究脊椎作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播放《动物世界》片头视频,提问:你们认识哪些动物?2、进一步提问:你去过动物园吗?你喜欢的动物可能住在哪个区?展示动物园参观示意图。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园里的动物是怎么分区的?归纳:按照某种标椎分区,比如生活习性、居住环境、珍贵程度、进化程度等。

观看视频,回答看图回答交流从视频和旅游等方面入手,让学生知道动物的种类很多,应该进行分类。

讲授新课一、给动物分类1、你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提示:首先确定分类标准。

把分类情况记录下来。

小组内确定标准给动物分类给动物分类需要一定标准。

按不同标准会有不同分类。

2、生物学家是怎么给动物分类的呢?明确: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具有脊椎的动物叫脊椎动物。

没有脊椎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3、展示脊椎图片,让学生辨认脊椎。

4、常见的脊椎动物有哪些?5、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哪些?二、摸脊椎活动1、活动要求:两位同学互相合作,摸摸对方的脊椎是什么样的。

2020年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020年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020年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3、加热和冷却〖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会做加热糖的实验,观察糖的形态变化;●会做加热铁垫圈的实验,能利用器具观察到铁垫圈的体积变化;●会做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2、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知道固体、液体、气体基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知道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许多事;●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意识到每一项科技发明都是科学家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的结果;●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好处。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产生变化。

2、难点:发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砂糖、易拉罐底、蜡烛、火柴、玻璃片、固体体胀演示器、烧瓶、橡胶塞、玻璃管、气球、水槽、冷热水。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话题“聚集”讨论:加热和冷却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你为什么这样想?理由是什么?二、认识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创设情景:一块糖,加热后会有什么变化,冷却呢?提出实验的要求:①先将蜡烛点着。

②将装有糖的锅放在蜡烛上。

在觉得可以作画的时候画出你们小组心中的画。

③注意分工合作,不要烫到手。

教师巡视学生做实验,并给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并请各小组说出是在糖什么状态下开始作画的。

提问:有哪些物体加热和冷却后会产生相似的变化。

请每人写在活动记录本上,并猜想描述出这个物体在加热和冷却后整个状态的变化,并回家做实验加以验证。

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加热和冷却对固体体积的影响提问:一些看不出变化的物体比如小铁圈,在受热以后会发生变化吗?看书上21页实验进行讨论。

师演示固体体胀演示器。

小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引导学生利用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二、认识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提问:水和空气在加热和冷却后会有铁垫圈这样类似的变化吗?指导学生设计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可以仔细看书上的方法)。

2020年秋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0年秋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五单元 岩石与矿物................................................78 16 常见的岩石...................................................78 17 认识矿物 ....................................................83 18 矿物与我们的生活 ............................................87
第一单元 动物大家族
1 给动物分类
教学目标 1、懂得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 无脊椎动物。并引导学生根据是否有脊椎这一标准给动物分类。 2、引导学生通过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动,探究脊椎的特 点,研究脊椎的作用。 3、能够根据脊椎动物的特点,找出一些动物的脊椎。 4、知道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 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脊椎动物,通过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动研究脊 椎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脊椎动物的特点,能够学会给动物分类,画出脊椎动物的 脊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些动物的图片、做脊椎模型的一些材料、学生 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本第 1 页上的小诗。 遥远的天空中, 举行着一场飞行赛。
猜猜,谁的耐力最强?
茂密的雨林里, 举行着一场音乐会。 猜猜,谁的歌喉最美?
广阔的草原上, 举行着一场运动会。 猜猜,谁的速度最大? …… 2、学生自有读一读这首小诗,猜一猜,飞行赛中谁的耐力最 强?音乐会中谁的歌喉最美?草原的运动会上,谁的速度最快?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描述的是动物王国中的情景,三个小节 分别描述了飞行的动物、昆虫、草原上的动物三大类。对于动物, 我们有哪些了解呢?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究动物大家族的秘密。这节课,我们 先来学会给动物分类。 4、板书课题:1 给动物分类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认识动物园中的动物 1、出示课本第 2 页的上面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动 物园中的动物有哪些?他们分别住在哪个区? 预设: 食肉动物区——老虎、狮子、熊、狼 灵长类区——猩猩、猴子

2020年秋(新教材)完整版 苏教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全套课件精品课件

2020年秋(新教材)完整版 苏教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全套课件精品课件

宽尾凤蝶是凤蝶科,宽尾凤蝶属昆虫。翅展115-130毫米。体、翅黑色,翅面散
生黄色鳞片。宽尾凤蝶一般在林缘及开阔地活动,喜欢滑翔飞行,飞行时后翅不扇 动。喜欢访花与吸水,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 广西。
这些动物都是我国的珍稀动物,他们都是脊 椎动物吗?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了解这些动物的名称及特点,再看一看他们是否有脊椎,然后 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我国的动物资源
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 家之一。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拥有哪些野生动物吗?
鹦鹉螺,属于底栖动物,平时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层用腕部缓慢地匍匐而行。整个
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此得名“鹦鹉螺”。通常夜间活跃,日 间则在海洋底质上歇息,以触手握在底质岩石上。生活在海洋表层一直到600米深, 适应不同深度的压力。鹦鹉螺是肉食性动物,食物主要是小鱼、软体动物、底栖的 甲壳类、特别以小蟹为多。
它们都是脊椎动物吗?
朱鹮
东北虎
鹦鹉螺
宽尾凤蝶
保护动物资源
谢谢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 动物大家族
1.给动物分类
新课导入
猜一猜,飞行赛中谁的耐力最强? 音乐会中谁的歌喉最美?草原的运动会 上,谁的速度最快?
认识动物园中的动物
想一想,动物园中的动物有哪些?他们分别住在哪个区?
第一单元 动物大家族 1 给动物分类 2 鱼类 3 鸟类 4 哺乳类
第二单元 物体的运动 5 运动与位置 6 不同的运动 7 运动的快慢
第三单元 常见的力 8 力与运动 9 弹力 10 摩擦力 11 浮力
第四单元 简单电路 12 点亮小灯泡 13 导体和绝缘体 14 电路暗箱 15 生活中的电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必备8篇)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必备8篇)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必备8篇)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并能结合实际辨认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用简单电路检验某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和归纳概括能力(归纳概括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

3、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教学准备1、电池、小电珠、导线及各种可以用来检验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材料。

(既有导体,又有绝缘体)2、钳子、螺丝刀、灯头、插头、插座等实物。

3、钥匙、橡皮、塑料尺、铅笔、纸等。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导入新课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建立导体、绝缘体概念。

2、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向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连接简单电路的方法,在连接电路时,为什么总要先把导线两端的橡胶皮或塑料皮剥掉或把油漆刮掉后才连接呢?2、学生回答3、学生观察:看课本第22页上图,提问:(1)这些导线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铜、铝等)(2))这些导线中的表层和内芯在电路中分别起什么作用?(1)讲解: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电流容易从铜、铝等金属物体中通过,这种现象叫导电,这些物体叫导体。

电流不容易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

(板书课题)(2)判断下列物体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将实验结果分别填写在第23页的表格中。

(4)讲述:绝缘体是指不容易导电的物体,而不是“不能导电”的物体。

因为有些绝缘体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导电,如干木材是绝缘体,而湿木头就是导体;空气在通常情况下是绝缘体,而在高压下则可以导电,变成导体了。

(1)(出示实物或图)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物体吗?(2)讨论:这些电器的各部分哪些是用导体材料做成的?哪些是用绝缘材料做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3)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插座中的铜片是导体,胶木外壳是绝缘体。

胶木外壳是为了防止其他物体与插座中铜片接触而发生漏电事故。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0新版)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0新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1.给动物分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动物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科学探索目标]1、按照一定标准给动物分类。

2、摸脊椎,体验脊椎特点。

3、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

2、认识某些动物具有共同特点。

3、了解珍贵动物资源,提高保护动物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某些动物的共同特征,能给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教学难点】制作脊椎模型,探究脊椎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动物世界》片头视频,提问:你们认识哪些动物?2、进一步提问:你去过动物园吗?你喜欢的动物可能住在哪个区?展示动物园参观示意图。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园里的动物是怎么分区的?二、讲授新课(一)给动物分类1、你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提示:首先确定分类标准。

把分类情况记录下来。

2、生物学家是怎么给动物分类的呢?明确: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具有脊椎的动物叫脊椎动物。

没有脊椎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3、展示脊椎图片,让学生辨认脊椎。

4、常见的脊椎动物有哪些?5、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哪些?(二)摸脊椎活动1、活动要求:两位同学互相合作,摸摸对方的脊椎是什么样的。

每人体验一次。

提示:首先找准脊椎位置。

2、体验交流:脊椎是高等动物的特征。

脊椎摸上去是一节一节的。

3、思考:脊椎连接起来有什么作用?(三)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做脊椎模型1、准备材料:线轴 6 个、圆纸片 5 张、棉线、胶带、剪刀。

2、制作步骤①在圆纸片的中心位置打孔②在相邻线轴之间垫一张圆纸片,用棉线把这些线轴和圆纸片穿起来③拉直棉线,用胶带将两端的线头固定住3、试一试①将脊椎模型立在桌面上,让上面的线轴向一侧倾斜。

②让上面的线轴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研讨1、脊椎有什么作用?明确:脊柱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新苏教版(2020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新苏教版(2020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新苏教版(2020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新苏教版(2020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教案目录(内含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教学计划 (2)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 (7)1给动物分类 (7)2鱼类 (14)3鸟类 (18)4哺乳类 (24)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 (28)5运动与位置 (28)6不同的运动 (33)7运动的快慢 (37)第三单元常见的力 (43)8力与运动 (43)9弹力 (48)10摩擦力 (53)11浮力 (60)第四单元简单电路 (66)12点亮小灯泡 (66)13导体和绝缘体 (71)14电路暗箱 (75)15生活中的电 (78)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 (84)16常见的岩石 (84)17 认识矿物 (89)18 矿物与我们的生活 (93)单元知识点整理 (99)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 (99)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 (104)第三单元常见的力 (107)第四单元简单电路 (111)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 (114)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119)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1给动物分类教学目标1、懂得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并引导学生根据是否有脊椎这一标准给动物分类。

2、引导学生通过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动,探究脊椎的特点,研究脊椎的作用。

3、能够根据脊椎动物的特点,找出一些动物的脊椎。

4、知道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脊椎动物,通过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动研究脊椎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脊椎动物的特点,能够学会给动物分类,画出脊椎动物的脊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动物的图片、做脊椎模型的一些材料、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本第1页上的小诗。

遥远的天空中,举行着一场飞行赛。

猜猜,谁的耐力最强?茂密的雨林里,举行着一场音乐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对课程标准的落实科学知识:能根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

科学探究: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2.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1.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2.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共同特征。

3.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

9.1动物通过不同的器官感知环境。

1.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低年段说出生活中常见动植物的名称及主要特征,知道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一年级下册《动物与植物》)中年段1.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识别常见动物类别,描迷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描述昆虫的特征,说出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四年级下册《昆虫的一生》)3.学习和比较动物繁殖方式的不同(四年级下册《繁殖》)高年段认识微生物,了解其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

(五年级下册《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单元教学目标与要求1.能从一组动物的观察、比较中,归纳概括这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按照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并能够识别常见动物类别。

3.乐于观察小动物,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4.能列举出一些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观察与描述仍然是这一组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搜集证据、处理信息的探究方法。

这一部分的教学要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够提供学生多种形式的观察对象。

如:活体动物、标本、视频、图片等。

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如:体内有脊椎,鳃盖下有鳃等无法用眼睛直接观察到。

可以提供相关图片、标本、视频等资料进行观察。

在观察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表达和交流,让学生用较为清晰的语言有条理的描述动物的特征,并引导学生概括出共同特征。

动物学中关于几类动物共同特征的描述高度概括且比较抽象,其中有些表述方式中年级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如:鱼类的共同特征是:以鳃呼吸、用鳍运动和以颌取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

这样的表述方式显然不适合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所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同时也要注意表述的科学性。

如“鱼有鳃有鳍”、“鱼生活在水里”、“用可以上下开合的嘴巴吃东西”、“鱼类的体温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等。

课时安排1给动物分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脊椎的作用是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科学探索目标1、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2、摸一摸脊椎,体验脊椎的特点。

3、通过做脊椎模型活动,研究脊椎的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

2、认识某些动物具有共同特点。

3、了解我国的珍稀动物资源,提高保护动物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某些动物的共同特征,能按一定的标准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教学难点制作脊椎模型,探究脊椎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动物的图片、做脊椎模型的一些材料、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身边有很多动物,我们还从电视、网络、书本上认识了很多动物,那么你们认识哪些动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动物。

2、教师进一步提问:你去过动物园吗?你喜欢的动物可能住在哪个区?展示课本第2页的动物园参观示意图。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园里的动物是怎么分区的?全班交流,归纳:按照某种标椎分区,比如生活习性、居住环境、珍贵程度、进化程度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动物分类。

板书课题:1.给动物分类二、学习新课活动一:给动物分类1、出示课本第2页下面一幅图,引导:你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教师提示:要想给这些动物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

学生试着给这些动物分类,并把分类情况记录下来。

预设:按照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树上爬的进行分类。

2、生物学家是怎么给动物分类的呢?明确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有脊椎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椎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3、展示脊椎图片,让学生辨认脊椎4、常见的脊椎动物有哪些?5、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哪些?活动二:摸脊椎,了解脊椎的特点1、活动要求:两位同学互相合作,摸摸对方的脊椎是什么样的。

每人体验一次。

教师提示:要想摸脊椎,了解脊椎的特点,首先要找准脊椎位置。

2、体验交流:脊椎是高等动物的特征。

脊椎棋上去是一节一节的。

3、思考:脊椎连接起来有什么作用?活动三: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一)做脊椎模型1、准备材料:线轴6个、圆纸片5张、棉线、胶带、剪刀等。

2、制作步骤①在圆纸片的中心位置打孔。

②在相邻线轴之间垫一张圆纸片,用棉线把这些线轴和圆纸片穿起来。

③拉直棉线,用胶带将两端的线头固定住。

3、试一试①将脊椎模型立在桌面上,让上面的线抽向一侧倾斜,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②让上面的线轴向不同的方向倾斜,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二)研讨1、脊椎有什么作用?明确脊椎的作用:脊椎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2、如果脊椎不是一节一节的,而是一根,那我们的身体会是什么样的情况?预设:如果脊椎不是一节一节的,而是一根,那我们的身体就不能自由活动了。

三、练习1、出示学生活动手册上的第一题作业,引导学生找找这些动物的脊椎,并用彩色笔描绘出来。

2、出示学生活动手册上的第二题作业,引导学生像生物学家一样,将这些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四、拓展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儒猫、东北虎、扬子鳄等提问:它们都是脊椎动物吗?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脊椎是高等动物的特征,它能使身体自由活动。

生物科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把动物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需要爱护它。

六、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2.鱼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鱼类是脊椎动物,了解鱼类的共同特点。

2、鳃和鳍是鱼的重要器官。

科学探索目标1、观察鱼是怎么游泳的,进而探究鳍的运动作用2、通过实验,了解水进出鱼身体的情况,探究鱼的呼吸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鱼的种类非常多,占脊椎动物的大多数。

2、培养小组合作探究精神,懂得科学实验要适应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知道鳃和鳍是鱼的重要器官,通过实验探究鳃和鳍的作用。

教学难点实验观察鱼的运动及其呼吸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鱼类的图片、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知道水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鱼类,大家知道吗?鱼类占脊椎动物的一半以上。

你们见过哪些鱼呢?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各种各样的鱼。

板书课题:2.鱼类二、学习新课活动一:认识各种各样的鱼1、教师展示课本第6页鳜鱼、黑鱼、花鲤鱼、鲫鱼四种鱼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提问鱼的名称,并说一说这几种鱼的相关知识。

2、引导:这些鱼有什么共同特点?活成活动手册任务全班交流,归纳:A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B头骨与躯椎间缺乏颈部,头部不能灵活转动。

C体形多呈流线型.在水中游泳减少水的阻力。

D以鳃进行呼吸,靠口的开关,鳃弧的张缩一促使水的通入与流出。

E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

F身体颜色是背深腹浅,有保护作用。

G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

3、还有一种鱼,也是脊椎动物,是软骨的。

例如鳗鱼、鳐、河豚等。

中朝边境的鸭绿江有一种特产——面条鱼,就是一种软骨的脊椎动物。

活动二:探究鱼的鳃和鳍1、鳃和鳍是鱼类的重要器官,有鳃和鳍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出示课本第7页的鱼的外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鱼的外形,并标出鳃和鳍。

2、观察鱼的鳍都生长在哪些部位?3、观察鱼鳃有什么特点?预设:丝状,红色(充满毛细血管)4、引导学生猜测鱼的鳃和鳍各有什么作用?猜测并归纳:鰓:呼吸鳍:运动活动三:实验、观察(一)观察鱼是怎么游动的1、观察要求①鱼游动时各部位的鳍是怎么动的?②前进时哪些鳍在动?③拐弯时哪些鳍在动?2、观察发现鱼游动时,不是一种鳍在运动,而是多个鳍相互作用。

鱼前进时尾鳍摆动,鱼拐弯时胸鳍摆动。

结论:鳍是鱼的运动器官。

(二)研究水进出鱼身体的情况1、实验材料:水槽、鯽鱼、小烧杯、红色液体、滴管、水等。

2、实验步骤和方法①把鱼放在一个狭小的水槽里。

②在一个小烧杯里装上清水,用红色食用色素把清水调成红色液体。

③用滴管吸取少量红色液体,滴到鱼嘴前方。

④观察红色液体是从鱼的什么部位流出来的。

3、温馨提示①鱼停在水中不动时实验现象比较明显,所以要尽量将鱼控制在比较狭窄的空间里。

②使用颜色较深的红色液体,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实验效果。

4、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观察。

5、全班交流你观察到什么现象?预设:鱼的口部和鰓盖的交替开闭,红色液体从鱼的口中进入,再从鱼的鰓下流出来。

6、讨论:红色液体为什么从鱼嘴中进入,从鰓盖后流出来?预设:水进入鱼的口腔后与鰓丝接触,鰓丝中充满毛细血管,吸收水中的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然后由鰓孔排到外面,完成鱼的呼吸作用。

7、鱼是怎么呼吸的?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鱼类的共同特征,知道鰓和鳍是鱼的重要器官。

在科学探究中,通过观察和实验验证鰓的呼吸作用和鳍的运动作用,激发我们对鱼的研究兴趣。

四、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3.鸟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认识到鸟类是脊椎动物。

2、鸟类具有共同特征。

3、鸟的羽毛适应飞行需求,具有保温作用4、鸟喙的形状与取食有着密切关系。

5、鸟足的形状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需要。

科学探索目标1、观察鸟的图片,认识鸟类,寻找鸟类共同特点。

2、通过资料、实验、观察,了解鸟羽的特点,探究其作用3、观察鸟喙和鸟足的不同特点,探究其是怎样适应环境的需求的。

科学态度目标1、养成细心观察、小组合作的良好习惯。

2、认识到鸟类的外形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护鸟类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1、识别鸟类,了解鸟类共同特点2、了解鸟的羽毛、鸟喙和鸟足的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鸟的外形特点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动物的图片、鸽子的羽毛学生活动手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