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夸张和想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夸张和想象
公元七四四年(即天宝三年),李白因遭权贵谗言诋毁,被唐玄宗赐金还放。离开长安后,在山东盘桓的日子里,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第二年,他将只身自东鲁南游吴越。临行前,便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情况的诗章,以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故题为《梦游天姥吟留别》,亦作《别东鲁诸公》。
济苍生,安社稷,本是诗人的凌云之志,即使落得出翰林的悲凉结局,也没有彻底放弃初衷。面对黑暗的现实,他只得重新编织自己的理想花环,以表明具有更高更远的追求。诗的主体——梦游天姥山的幻境,惝恍莫测、缤纷多采,正是这颗美好心灵的自我写照。面对黑暗的现实,诗人一腔愤怒,满腹离愁,汇成诗末激越的呼声,象喷泉,象烈火冲天而起,矛头直指最高封建统治。于是,便形成了全诗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诗人凭借他的伟大天才,通过高度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巧妙地将二者融为一体,天衣无缝,这不能不叫后来者叹为观止了。因此,夸张和想象是这首诗最主要的特点,是构成这首诗浪漫主义风格最根本的要素。
极尽夸张之能事,给现实中的天姥山涂抹一层神奇的色彩。所谓夸张,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廓大事物的特征,把话说得张皇铺饰,以增强表达效果。天姥山虽为越东灵秀之地,但比之五岳诸峰,仍有明显的小巫见大巫之别。为了重塑天姥形象,诗人竟以“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的以宾衬主的手法极力描写之,让夸张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形式表达得恰到好处。首先是直接描写。五岳誉满天下,该是够雄伟的,然而诗人连用“连、“横”、“拔”、“掩”四个动词,渲染天姥与碧天相接,其高耸挺拔之气势越过五岳、遮掩赤城,绝非他山可比拟。接着是间接描写天姥。天台已是一万八千丈,这当然够高大的了。诗人却还要以“倒”、“倾”两个动词,极力抑低之,使得天台自惭形秽,不得不乖乖地向着东南倾斜,甘愿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以此衬托天姥威武雄奇的形象。于是,“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这才有了注脚。诗人借“海客”之口,把传说中虚无漂渺的瀛洲和现实中实实在在的天姥相提并论,使得天姥大有瀛洲之风貌,又远远不同瀛洲那样可闻不可及的“信难求”,从而很自然地给天姥涂抹了一层神奇的色彩。诗人笔下的天姥形象不再是现实生活的天姥形象,而是理想化的天姥形象,初具浪漫情调的天姥形象。这难道不得益于极力的渲染、高度的夸张吗?
驾驭想象之骏马,把理想中的乐土描绘得绚丽多姿。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
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材料经过加工改造所形成的。诗中那理想化的天姥,那自由化的王国,正是诗人丰富想象的结晶。如果说开篇八句对现实天姥的渲染、夸张,使得天姥形象初具浪漫情调,那么诗的主体部分则是进一步借助丰富的想象,对梦游幻境的记述、向往自由的描绘,完成对天姥浪漫主义典型艺术形象的塑造。在诗人看来,现实中的自由王国、理想乐土“信难求”,倒是烟雾缭绕、时隐时现的天姥“或可赌”。诗人满怀极大的兴致,披星戴月,羽化般飘然飞越澄澈的镜湖。在天姥山麓又效仿谢灵运,脚穿特制木屐,沿着前贤的足迹,一步一步向上攀登。首先领略的是半壁奇观:在天姥山腰,不仅看到了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还听到了神话传说中天鸡的啼鸣,真是见奇景,闻异声。诗人深感梦幻中的天姥较之现实中的天姥更为神奇雄峻,喜悦心情和浓郁游兴更是有增无减了。他从清晨到黄昏,两脚不停,登上山顶,接着一幅奇景舒展开来:熊在咆哮,龙在长吟,震荡岩石山泉,使深林战栗,叫层巅震惊。“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进一步勾画出了天气突变,彤云密布,骤雨即至的景象。忽然,电闪雷鸣,丘峦坍塌,訇然巨响,洞天石门从中打开。紧接着诗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乐土出现了:天空广阔无际,望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阙楼台熠熠生辉。那彩虹作衣风伯为马的,是云中君纷纷降临;那老虎弹瑟鸾鸟驾辇的,是密密麻麻的仙人排列登场。诗人挥动他那如椽之笔,从洞天内的建筑陈设,仙人们的衣着行止、鸟兽类的吹打驾御三个方面来描绘这理想的乐土、仙家的聚会,欢迎“谪仙”莅临的盛典。在这里,才有富丽堂皇、光明一片;在这里,才有相敬相爱、雍雍穆穆;在这里,才有自由可讲,公理可循。此时此刻,诗人完全陶醉于这洞天奇遇所带来的暂时欢娱之中了。梦境是美好的,现实是丑恶的,两者反差鲜明,却又水乳交溶。现实愈黑暗,迫使诗人愈要追求光明;梦境愈美好,则显示现实的更加丑恶。诗人之所以殚精谒虑展开想象的翅膀,从现实入奇梦、观奇景、得奇遇,然后倏忽惊悸而重新跌落现实的黑暗深渊,无疑是对光明的向往,对黑暗的诅咒,对丑恶的鞭笞,对权贵的憎恨。
总之,高度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是《梦游天姥吟留别》最突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