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化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脊椎动物化石

一、潜山龟化石

1971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华南红层队在潜山县黄铺区韩花屋发现3件龟化石,在杨小屋发现1件龟化石。此后,又在潜山县棋盘乡黄鹤塘水库、古井乡五畈村张冲、痘姆乡汪岭、潘铺乡彭岭、青楼乡进土、余井乡万丰等地先后发现10多件龟化石标本。经专家们的研究,确认潜山境内所发现的龟化石,属古新世晚期,距今约6千万年,是龟科新种,定名为“潜山安徽龟”。

据文献记载,龟鳖类从三迭纪元颚龟开始,延续至今,前后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但是在这段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早、中侏罗世的记录相当少,古新世也较贫乏,迄今所知,中国龟化石已记述12属,其中有6个是现生属,化石多产自北方。古新世龟鳖类记录只有2科3属5种。其中就包括了“潜山安徽龟”。潜山县境内发现的龟化石,不仅数量多,而且大都完整,石化程度高,实为罕见。标本现藏中国科学院和潜山县文物管理所。

二、淮河古象门齿化石

淮河古象门齿化石,长约3.2米,齿根部直径约34厘米,重约200公斤,外表呈灰色,断面骨质白间黑,较硬,石化程度较高,保存完整。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和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鉴定,为淮河古象门齿。淮河古象是生活在更新世晚期的动物,距今一、二十万年。这根象牙化石完好无缺,形态巨大,尚属少见,为研究古象的生态及古气候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标本。

1976年初在凤台县尚塘乡境内茨淮新河工地出土,是在距地表8米深处发现的。现藏蚌埠市博物馆。

三、淮河古象头骨化石

淮河古象头骨化石,保存较为完整,除象牙骨鞘的前缘、颧弓以及左枕骨髁缺损外,基本完好,也未变形。面部长约76厘米,宽约78厘米。头骨高约77.5厘米,前后厚约53.5厘米。经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常务理事李凤麟研究,淮河古象头骨化石属长鼻目、真象科的诺氏古菱齿象。从该标本所附的上臼齿M5判断,为一接近成年的个体(成年为M6)。此外,标本的特殊之处是其一对象牙齿槽明显小于国内已发现的标本,横截面直径为左竖8.5厘米、横7厘米,右竖9厘米、横6.5厘米。根据真象类雌雄双形:象牙雄粗大,雌纤小的一般规律,本标本应为一雌象头骨化石,这是至今国内首次发现的有关诺氏象雌性个体的标本,对于诺氏象系统生物学特征的确定有重要意义。参考安徽省水文地质一队的钻井资料,标本所产地层属晚更新世,距今约3~5万年。当时的淮北地区是杂生灌木的草原,气候温湿,与诺氏象生活在一起的还有鹿类、野猪、马、鸵鸟等。

1977年涡阳县茨淮店集乡农民挖井时出土,当时被埋于淡黄色细砂中,现藏阜阳市博物馆。

四、原始牛头骨化石

原始牛头骨化石,时代为新生代早期。化石通宽171厘米,头骨上下长63厘米,两眼间宽29厘米,角为向上弯曲的圆柱形,每角长107厘米,保存基本完整。

1957年阜阳地区蒙城县建涡河闸时于闸基出土。它为研究皖北地区的古地理地貌、生态资源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现藏阜阳市博物馆。

五、东方剑齿象臼齿化石

东方剑齿象臼齿化石,和县猿人动物群中的一种。属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长鼻目,剑齿象亚科,剑齿象属。化石标本有左下乳臼齿1枚,残缺,仅存外侧后端3个齿脊的一半,土黄色。齿冠残长3.2厘米,残宽2.5厘米,高2厘米,齿根残高1.5厘米。齿冠侧面呈锯齿形,横脊上乳突排列紧密。嚼面第1齿脊无磨蚀现象,第2齿脊磨蚀较少,第3齿脊磨蚀较多。

1980年10~11月,在和县陶店乡汪家山北坡龙潭洞遗址的第四化石层位出土,地质时代属新生代第四纪中更新世。现藏和县文物管理所。

六、额鼻角犀化石

额鼻角犀化石,和县猿人动物群中的一种。属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奇蹄目,额鼻角犀亚科,额鼻角犀属。化石标本有右上第三前臼齿1枚,较完整,近长方形,粗壮而硕大,齿冠乳黄色,近长方形,长6.3厘米,宽4.5厘米,高2.5厘米,珐琅质光洁平滑。嚼面磨蚀较多,呈弧形内凹,凹面中有一“S”形沟槽和2个椭圆形小孔;齿根土黄色,共4个,颊侧2齿根残缺。舌侧2齿根相连完整,下端分叉,呈圆锥形,长6.7厘米,宽4.2厘米,高4.7厘米。

1980年10~11月,在和县陶店乡汪家山北坡龙潭洞遗址的第四化石层位出土,地质时代属新生代第四纪中更新世。现藏和县文物管理所。

七、野牛臼齿化石

野牛臼齿化石,和县猿人动物群中的一种。属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偶蹄目,牛亚科,野牛属。化石标本有左下第三臼齿1枚,齿根残缺。高齿冠,乳白色,冠长3.2厘米、宽2.2厘米、高5.8厘米。齿冠内侧面为波浪状隆起,且构成相互平行的五隆四沟;外侧面有高而粗的齿柱,齿柱两侧呈半圆形隆起,嚼面近半圆形,有4条褶皱,3条向外,1条向内,齿尖锋利,磨蚀较少。齿根残高1.5厘米,土黄色。

1980年10~11月,在和县陶店乡汪家山北坡龙潭洞遗址的第四化石层位出土,地质时代属新生代第四纪中更新世。现藏和县文物管理所。

八、犀牛头骨化石

犀牛头骨化石,更新世晚期哺乳类动物化石。出土于怀宁县月山镇黄岭村洞山。该山海拨100米,基本由石炭系岩组成。在山的东北直坡一个连着裂隙袋状形的溶洞里,堆积了含有犀牛化石的沉积物。

1984年10月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土。已出的化石可能是3个个体,其特征是:头低长,鼻骨向前游离伸出,具有一个角,但角由发结成,不能保存,仅头部可见痕迹。头骨里上下牙床齿列也较完全,但门齿、犬齿已退化,前臼齿臼齿化,臼齿为嵴形齿,上臼齿内谷构成“”形,下臼齿构成“E”形,由两个新月形构成,体大而壮,四肢短而粗。据初步研究该化石的时代为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0万年。

九、肿骨鹿化石

肿骨鹿化石,和县猿人动物群中的一种。属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偶蹄目,鹿亚科,大角鹿属。化石标本有右角基部1段、左上颌骨和左下颌骨各1具。右角主枝上缺,粗壮,灰黄色,向后近成水平伸展,基端角节部外凸,角节有隆脊和乳突,残长17.5厘米。角基部横切面呈椭圆形,圆径7.5~8.5厘米。主枝横切面呈扁圆形,圆径4.5~6.5厘米;左上颌骨土黄色,前、后残缺,具牙床和颚骨。面近水平,三角形,颚骨前窄后宽,骨壁前薄后厚,颚骨上有一长卵形鼻窝。牙床外侧面呈长方形,微向前上斜,残长13厘米,宽0.7~2厘米,高3厘米。牙床上附有臼齿3枚(M1~M3),齿粗壮,齿冠较低,珐琅质粗糙,外肋较强,附尖和齿带发育,嚼面近方形,有曲折式绉皱;左下颌骨前后残缺,土黄色,粗壮肿厚,前细后粗,表面光滑,横切面呈椭圆形,前圆径3~3.7厘米,后圆径3~4.2厘米,残长10厘米。颌骨牙床上附有臼齿3枚(M1~M3),其中第1臼齿齿冠断失,齿长大于齿宽,高齿冠,齿柱较发育,嚼面有褶皱。

1980年10~11月,在和县陶店乡汪家山北坡龙潭洞遗址的第四化石层位出土,地质时代属新生代第四纪中更新世。现藏和县文物管理所。

十、葛氏斑鹿化石

葛氏斑鹿化石,和县猿人动物群中的一种。属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偶蹄目,鹿亚科,斑鹿亚属。化石标本有右角基部1段,色灰黄,由部分头顶骨和主枝构成,残长20厘米。头顶骨和角柄表面光洁,角柄与角节部紧连,角节上有一圆乳状突起,横切面呈圆形,圆径4厘米。角节以上为主枝,第一眉枝在分叉处断缺。角节部以上和主枝表面粗糙,有许多乳瘤和较深的纵沟。

1980年10~11月,在和县陶店乡汪家山北坡龙潭洞遗址的第四化石层位出土,地质时代属新生代第四纪中更新世。现藏和县文物管理所。

十一、大熊猫化石

大熊猫化石,和县猿人动物群中的一种。属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食肉目,小猫熊亚科,大熊猫属。化石标本有右下颌体1具。上附右下第四前臼齿各1枚。下颌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