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与社会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走进新课程
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上册
课堂教学设计
2005.8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1课时)
一、教学设计思想
(一) 教材结构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方方面面之后,对现实社会追根寻源、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起点。
课文向学生展示了一幅人类由低级向高级进化历程的历史画卷,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人类起源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由古猿演变、进化到人类的过程。
“站立起来的祖先”概述了由猿进化到猿人的历程。
直立行走是区分人与猿的重要标志。
这一时期中国的代表是云南元谋人。
“北京人的足迹”——以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为例,描述了由猿进化到人的最后历程。
北京人能完全直立行走,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并学会使用火等。
但是,北京人还兼有猿和人的两重性。
山顶洞人是猿人向人类演变的最后阶段。
山顶洞人的体质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外型,尤其脸部和脑量等与现代人极为相似。
山顶洞人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人最终形成了。
从内容上看,本课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探索人类的起源虽然从世界范围谈起,但始终以中国早期人类起源的历程贯穿全文。
课本列举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生产状况,说明人类演进的过程。
(2)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起源的直接影响。
古猿从树上下到林间草地上生活是由于气候等环境的变化。
同样,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得以生存的条件也离不开当时的自然环境。
(3)突出了劳动对于人类形成的重要作用,直立行走、手的进化、语言的产生和人脑的形成,都离不开劳动。
从结构上看,本课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勾勒出人类由低到高的进化过程。
从一千多万年以前到一万八千年前,古猿到人类经历了由直立行走——手、脑的形成和语言产生——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群居——人工取火、氏族组织,古猿逐渐进化成远古人类的漫长过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
2、通过观察、思考,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
3、分析有关资料,理解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的重要作用。
4、收集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的资料,知道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主要区别。
2、难点:真正认识人类的起源问题。
(四)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
兼有讲述法和学生表演。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辅助课件、古猿图片、相关资料和练习。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收集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的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的资料。
二、教学流程的整体框架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提供资料,师生讨论图文并茂,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课堂反馈。
三、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导入)
[讨论]◎我从哪里来的?
◎我们的祖先从哪里来?
◎你知道几种关于“我们祖先起源”的说法?你认为哪种说法比较合理?
(阅读与想象]朗诵毛泽东《贺新郎·读史》,同时让学生观察图1—1《攀树的古猿想象图》并朗读“阅读卡”相关内容,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描述当时古猿可能的生活情况,让学生知道“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说法是科学的。
[承转] ◎人是由猿转化来的,转变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直立行走、生产劳动、火的使用)
[思考与讨论) ◎促使部分古猿直立行走,向人类演化的直接因素是什么?
[展示]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册相关内容:目前所知道的最早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的坦桑尼亚,距今377万一359万年之间,同时展示《非洲地图》,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
利用《非洲地形图》设置场景:1000多万年以前,非洲大陆东部地区形成了一条南北纵向的大裂谷,裂谷东部陆地上升。
学生思考:
◎当时的古猿生存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古猿下地后会遇上哪些原来在树上不会遇到
的问题?古猿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自身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引导学生从环境的变化角度去讨论,然后教师归纳:在地质学的第三纪中期(距今约6500万一300万年),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森林面积减少,出现了林间空地和稀树草原。
而非洲东部地区由于陆地上升,降水减少,原来茂密的森林变得稀疏起来,一部分古猿被迫从树上下到了地面活动。
下到地面的古猿随即就面临如何获取足够的食物、如何躲避猛兽等生存问题。
于是,下到地面的古猿为了适应生存环境,逐渐学会了直立行走,从而走上了向人类进化的道路。
[讨论]◎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直立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
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便逐渐形成;直立行走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的变化;直立行走还使头颅逐渐托置于脊柱正上方,促使脑的发育。
[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图1—3《猿“手”与人手比较图》,并思考:◎你能看出猿“手”与人手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猿“手”同攀援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小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地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
而人手经过长期劳动,大拇指增长,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制掌关节,大鱼际肌群发达,因此大拇指能够同其他四指灵活对握,做出猿类不能做的精细而多样的动作。
[模仿]要求学生尝试不用大拇指去拿文具或书写,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进一步了解上面的问题。
[思考]◎从猿“手”到人手演变过程中,是什么因素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是什么因素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了解“劳动”在这两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劳动改造了手,促使古猿手脚分工、直立行走;劳动过程中促成语言的产生;劳动过程中促进了人脑的形成与发展等等。
最后,提醒学生:劳动虽然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劳动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唯一的、绝对的,其他还有如环境、气候等因素。
[承转]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从某种角度讲是“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改造了人”。
而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就是制造工具。
[体验与思考]◎找一找身边的学习工具等,想想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想一想古人类的常用工具会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结合图1—4《史前人类打制的石器》,同时展示反映史前人类用过的打制石器图片或幻灯片等,教师提示:人类使用这种简单而粗糙的石器的历史长达二三百万年。
称为旧石器时代。
[总结]引导学生观察图1—2《从古猿到人类的形态变化》,可让学生模仿图中的四种形态,通过观察、思考、体验来了解身体重心的高低与行走、活动稳定性及视野范围等的关系,从而得出:直立行走并能制造使用工具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这一时期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代表是云南元谋人。
引导学生读图1—5《古人类分布略图》,找到元谋人所处位置。
[承转]到目前为止,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东部,那么是否就说明了我们人类就此一个祖先,或者说人类发源地就此一处呢? (引导学生观察图1—5《古人类分布略图》,让学生了解人类起源的多源性。
)
[观察与思考]让学生根据图1—5《古人类分布略图》思考:
◎古人类主要生活在哪些区域?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亚、非、欧等地区。
让学生对照地图册,查阅图中地名所在国家,进而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相对有适宜的温度、降水,并能够提供相当数量的适合人生存、发展的食物等。
(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人类起源、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直接关系。
)
由分析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特征,引出今天的北京一带当时的自然条件状况:距今70万一2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一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并分布着茂密的森林、草原和湖泊,由此引出“北京人”的内容。
思考讨论:
◎1. 北京人化石出土的地点?
◎2. 北京人生活的时代?
◎3. 北京人已经具备的劳动技能有哪些?
◎4. 北京人的生产关系怎样?
(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图1—6《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同时展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图,比较观察大猩猩、北京人、现代人的头骨形状并思考北京人的头骨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北京人的头部仍然保留了不少猿的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突出,鼻子宽扁,嘴部向前,没有下颌,牙齿粗大。
头盖骨比现代人厚,脑容量比现代人少。
从外貌体征看:北京人和现代人还有很大差距,还保留猿的体征。
但是北京人已经开始象现代人一样直立行走了。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图1一?《北京人围猎肿骨鹿想象图》,组织学生讨论:
◎从这幅想象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有关北京人生活、生产状况的信息?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北京人十几个或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过着群居的生活,这与当时的环境密不可分,一两个人难以抵挡猛兽的侵害,简单的经济状况又难以维持上百人的生活,所以只能是十几个或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并且全体人员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果实。
(2)北京入主要依靠采集和猎取小动物为生,如小鹿等。
图中正在被北京人猎杀的是肿骨鹿,这一方面说明了肿骨鹿是北京人的主要食物来源;另一方面,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京人当时的生存环境:当时北京人生活的周口店一带森林密布,气候比较温暖、湿润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然条件与人类形成的关系。
(3)北京人主要使用打制石器、木棍等简单的工具,同时北京人已经懂得使用火。
[承转]让学生观察图1—5《古人类分布略图》,从而了解,在北京人遗址的同一地区,又发现了重要的古人类的遗址——山顶洞人遗址。
[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图1—9《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并思考讨论:◎1. 山顶洞人化石出土地点在哪里?
◎2. 山顶洞人生活的大约年代?
◎3. 山顶洞人人的生产状况有什么重大改变?
◎4. 山顶洞人的生产关系的状况如何?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山顶洞人在工具制作等方面,已掌握磨制与钻孔的技术。
引导学生观察图l一10《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同时展示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的一些钻孔装饰物的图片或幻灯片。
(2)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
让学生想象并描述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情景,并思考:人工取火比使用天然火进步在哪里?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随着磨制技术与钻孔技术的出现与成熟,原始人已经能够钻木取火或击燧取火,即人类可以随时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从而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的创造。
所以,恩格斯说:“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类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
(3)山顶洞人的社会组织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即山顶洞人的生活群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每一氏族都有共同的祖先。
氏族的出现与当时的原始人类经济生活的改善有直接的关系。
则基本上和现代人一样。
[讨论]◎1.说一说远古人类可能用什么方法摩擦生火?
2.人工取火与利用天然火相比,有哪些好处?
3.火的使用作用是什么?
(该问题尽量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开放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
)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火的使用,可以烧烤肉食,利于消化,能增强人的体质;火堆能够帮助人们御寒,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火也是重要的武器,能增强人类围歼或抵御野兽的
能力;火的使用,促进了人们对工具的改进和创制等等。
所以火的使用,给原始人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由于环境等的变化,古猿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劳动等因素的作用下,逐渐进化到了人类的过程。
(1)直立行走并能制造、使用工具是区分人与猿的重要标志,这一时期中国的代表是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
(2)距今70万一20万年前的北京人是原始人,但还保留着某些猿类的特征,属于猿人阶段。
猿人是最早的人类。
(3)距今18000年的山顶洞人的体貌特征已基本上和现代人关系形成的氏族。
(课外活动)
1. 完成教材第9页的《自我测评》
2. 劳动是人的产生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劳动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3.如有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古人类遗址博物馆。
◎问题研讨
由于这部分内容历史久远,资料少,再现难,鉴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对一些问题解释的通俗化。
如“现代猿类为什么不能变成人”,可以理解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祖先虽然都是古猿,但其发展就像树枝分杈那样,古猿的一支进化为人类,另一支发展为现代类人猿,他们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进化了很长的时间,不仅已不可能走到一起,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与现代类人猿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现代类人猿已不可能进化为人。
其次要尽可能向学生提供熟悉的文物资料、图片或实物,给学生以贴近感,容易再现与体验感受。
还要注意把握史料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可提供有关最新考古发现的信息,但要避免猎奇、求异,误导学生。
第二课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2课时)
本课知识结构:
本课通过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展示了新石器时代世界不同地区先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既包括他们丰富的物质世界,也有他们多彩的精神家园。
教师应通过勾画先民的生产、生活轨迹,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几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石镰和陶器 先民的生产活动
①基本概念:原始农业、畜牧业、生产工具、磨制石器、定居生活、农业村落、精神家园;
②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
③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距今的年代、生活的地区、生活的环境、生活和生产方式;④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艺术、初步的科学知识、宗教信仰、图腾崇拜)。
2.能力目标:
①能大致描述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社会生活变化的基本线索,明确农耕、畜牧、定居是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
②能初步比较我国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类型。
③通过对比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房屋,了解自然环境因素、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对人类生活以及历史进程的影响,感悟并思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知道历史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④能够从岩画、器物等反映人类早期文化成就的实物资料中观察先民的精神世界。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对出土文物图片的分析,体会史前时代的历史是先民不断努力创造的,从中体会到我们的先民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②通过小口尖底瓶的汲水实验,培养同学们动手能力、勇于探究的精神以及对先民的敬慕之情,激发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①教学重点:通过实物资料了解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②教学难点: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几种基本观点[“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理解与分析。
三、教学建议
①教师尽可能多的向学生提供各种文字、图片、实物、影音资料。
如果可以不妨让学生课后也去收集资料,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收集资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科学的利用网络资源。
②充分利用地图,将历史与地理结合,置中国史于全球史的大背景中,体现社会学科对综合的追求。
③以各种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通过秋游的形式带学生参观河姆渡遗址。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用陶塤吹奏的乐曲《楚歌》。
[师问]请大家猜一猜这首优美的乐曲是用什么乐器吹奏的?
(陶塤xun:这是新时期时代远古先民发明的乐器。
)
[展示] 陶塤图片
[师述]可见,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已比较丰富了,与北京人、山顶洞人相比,当时人们的生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一起来学习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二)讲授新课
[活动] 出示现在的农作物、家畜和它们在自然界的远亲图片。
请同学们辨认并寻找出他们的亲戚
[师述]这些农作物和家畜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讨论]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是如何产生的呢?(原始农业是从采集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始畜牧业是从打猎中产生的)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推动了原始社会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使农业村落的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
)
[出示]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图(结合图例仔细观察思考)
[师问]在世界农业、畜牧业起源时期,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整体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世界农业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西亚、中美洲和欧洲。
亚欧大陆是最主要的农业和畜牧业起源地,其中西亚和中国是最为典型的。
)
[师述]伴随着农耕畜牧的出现,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出现了新石器。
[出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文物图
[师问]1.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有哪些区别?(引导学生回答出打制石器只需将石块打制成所需的形状,比较粗糙;而磨制石器是在打制石器的基础上,在砺石上加水夹砂磨光,出现锋利的刃部,比较光滑。
显而易见,这种石器比打制石器进步得多,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2.当时出现了哪些主要磨制石器工具?有什么作用?(石镰、石刀、石斧、石铲、石磨盘等,用于收割庄稼、开垦耕地、加工谷物等)
3.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何主要区别?(旧:采集狩猎为生;新:靠人工种植的粮食和饲养的家畜为生,出现了定居)
[师述]当时除了磨制石器工具,人们还发明了陶器
[出示]陶器文物图
[师问]这些陶器有什么用?(引导学生回答出可以存放东西、舀水、煮东西等。
)
[师述]从这些陶器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出现了原始的手工业。
[过渡]有了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人们就可以告别以前的穴居和到处漂泊的生活,开始走向定居生活,并且出现了古老的村落。
[出示]古代世界地图
[猜一猜]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哪里?(西亚地区,考古学家在约旦河谷发现了一个9000年前的农业村落,有数以百计的用泥砖砌成的房屋。
)为什么?(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
[出示]古代西亚村落想象图
[师问]1.这个村落有有哪些部分构成?(引导学生回答出村落由长方形厚厚的石墙、生活区、生产区组成。
))
2. 人们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人们在村落内外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
)主要驯养了哪些动物?(猪牛羊等)
3.从图中可以看出他们使用怎样的家具和生活用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出当时人们的家具比较简陋,只有简单的石台,地上铺草作为床,他们使用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
)
4.村落居民与外界怎样沟通往来?(他们的村落围墙有大门,可以走出村落放牧牛羊、获取村落所需要的东西;有时他们也用特制的梯子翻过围墙。
)
5.厚厚的石墙是用来干什么的?(引导学生回答出石墙是用来防御凶猛的野兽、防御外部入侵、保护自己的。
)
[过渡]在中国也发现了类似的农业村落,他们是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
[出示]中国境内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图
[师问]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分别位于什么位置?距今多少年?
(河姆渡氏族距今约 7000年,生活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今天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半坡氏族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
)
[师述]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都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的考古学家在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发掘出土了许许多多的文物,从这些出土的文物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时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课程标准:
1-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1-2列举环境变化的实例,说明历史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要求:
1、能大致描述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社会生活变化的基本线索,明确农耕、畜牧、定居是人类在
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
2、能够从岩画、器物等反映人类早期文化成就的实物资料中观察先民的精神世界。
3、能初步比较我国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类型。
4、感悟、思考人与自然的联系,知道历史上人类活动与自然活动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1)通过实物资料了解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难点: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几种基本观点[“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理解与分析。
教学过程:
[出示]半坡人的房屋复原图
[师问]半坡人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遗址处于黄河流域,冬季比较寒冷,夏季炎热,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凉。
)
[出示]半坡出土的石斧、渔钩和纺轮图
[师问]能看出半坡居民的生产活动有哪些吗?(制作磨制石器、从事渔猎和原始的纺织业)[出示]人面鱼纹彩陶盆
[师问]体现了半坡居民在哪些方面的艺术创造?(在陶器的造型与色彩的搭配、图案的绘制等方面)
[出示]、河姆渡居民房屋示意图。
[师问]1、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干栏式建筑,以木结构为主。
当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这种房屋利于通风防潮。
)
[出示]“稻谷遗存”图
[师问]我们可以看出河姆渡居民主要以什么为食?从中反映出什么?(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