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4-3-6社会生活与文化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5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5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5篇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能力。

那么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哪些教案会比较好呢?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1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程标准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1、进入历史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和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2、认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二、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2、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3、掌握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4、知道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及含义;过程与方法: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回顾香港和澳门的问题的由来,提高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回顾香港和澳门的问题的由来,提高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三、重点与难点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收集相关音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1、回顾历史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2、了解香港和澳门区旗和区徽的寓意;五、教学方法教师教法:活动法;谈话法学生学法:探究性学习;一、“一国两制”的构想课堂讨论:1、“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2、在这一构想的指导下,我国顺利地解决了哪两个地区问题?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984 中英联合声明 1987 中葡联合声明课堂活动:1、齐唱“七子之歌”;说说七子是哪七个地方;2、你能准确说出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日子吗?3、介绍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和区徽的含义4、观看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记实片5、讨论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2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程标准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3-6 社会生活与文化

4-3-6 社会生活与文化

二、宋元文化——宋词元曲
◆宋代文人的特点: 渗透着浓郁的文人气息。多才多艺,情趣风雅, 注重哲学思考和内心修养。
内心修养:
宋代的文人非常偏爱梅、兰、竹、菊 梅、兰、竹、菊都是雅致俊逸、品性高洁的 植物,正是宋代文人信念、情趣的最佳象征 和寄托物,被誉为“花中四君子”。
注重哲学思考: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入九天。
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 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 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 怀。结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2、元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 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 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 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 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 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 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
豪迈奔放、雄浑壮观 《念奴娇•赤壁怀古》
慷慨激昂、气势雄壮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 《如梦令》
苏轼像
“三苏祠”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 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江月。

八年级历史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包括生活用品、交通工具、通信手段等方面的变化。

(2)掌握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如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分析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社会生活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变化,适应新时代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2)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2. 教学难点:(1)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分析。

(2)社会生活变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2)学生分享自己对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认识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包括生活用品、交通工具、通信手段等方面的变化。

(2)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讲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2)教师通过举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生活变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4. 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生活变化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2)学生反思自己对社会生活变化的认识,提出今后要关注和适应社会变化的决心。

四、课后作业:2. 分析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并结合自身实例,谈谈对社会生活变化的认识和体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社会生活变化原因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社会生活变化对个人和社会影响的认识。

4. 学生对新时代生活的适应能力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变化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八年级历史《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上册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上册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

(2)掌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就。

(3)学会分析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2)运用比较法,分析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生活的差异。

(3)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事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

(2)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变化、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就。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改革开放政策对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

(2)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改革开放前后的图片,如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引发学生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注意到身边的生活有哪些变化吗?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2)分组讨论,分析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生活的差异。

3. 课堂讲解:(1)讲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就。

(2)分析改革开放政策对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

4. 案例分析:(1)选取改革开放以来的典型事例,如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等,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

(2)让学生结合案例,谈谈自己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及其原因。

四、作业布置:1. 结合教材,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2. 选取一个典型事例,分析改革开放政策对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第4单元 第3课 第6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第4单元 第3课 第6课时

第3课《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第六课时社会生活与文化【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介绍,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初步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宋词、元曲的鉴赏,培养审美感,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感受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体会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领先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宋元时期传统生活方式的形成;宋词元曲。

【难点】宋元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形成原因。

【自主学习】1.宋元时期有哪些传统节日?2.瓦子是什么?出现于何时?3.宋元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各是什么?【新课导入】(材料式导入)如今,春晚已成为新的文化传统,走进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成为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你知道过春节的习俗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去感受宋元时期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社会生活1.出示材料,思考:(1)材料说明了谁的地位的提升?材料:(宋)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拜读。

其戒有三:一保全柴家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

——王夫之《宋论》答案提示:文人。

(2)阅读教材P111阅读卡,宋代农民的地有何变化?答案提示:宋代的自耕农、佃农的身份比以往有所提高。

(3)下面两段材料又说明了什么?材料一:宋徽宗时,京师富商张家娶了三十多个宗室女。

宋徽宗的郑皇后、宋高宗的吴皇后都是出自商人之家。

材料二:宋朝规定,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考中就能做官。

答案提示:宋代商人地位提高,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2.另外宋朝的日常生活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阅读教材P111第2段,进行归纳。

答案提示:城市居民的活动不再受坊、市分割和“日落闭市”等时间、空间的限制;逢年过节吃饺子,燃放烟花爆竹;使用桌、椅、凳等高起高坐的家具。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教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教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教案第一章:走进历史与社会教学目标:1. 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历史与社会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2. 掌握历史与社会学习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分析、综合、比较等。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课程介绍: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定义、目标、内容和方法。

2. 学习方法指导:如何观察历史与社会现象、分析问题、综合信息、进行比较等。

3. 思维能力的培养: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和培养方法。

教学活动: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历史与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兴趣。

2. 讲座:教师讲解课程介绍、学习方法指导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现实生活中的历史与社会现象,运用观察、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进行研究。

4. 思维训练:教师给出思维题目,学生进行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训练。

作业与评估:1. 学生完成小组讨论报告,展示对历史与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2. 学生提交思维训练作业,展示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二章:人类社会的形成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 掌握人类社会形成的原因和条件,包括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自身的特点等。

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人类社会的起源: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和原因。

2. 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

3. 人类社会的形成条件: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自身的特点等。

教学活动: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引发学生对人类社会形成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人类社会的起源、发展和形成条件。

3. 综合分析:学生对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和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思考人类社会的形成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作业与评估:1. 学生完成对人类社会形成的综合分析报告,展示对人类社会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4.3.6社会生活与文化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4.3.6社会生活与文化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4.3.6 社会生活与文化 教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4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第3子目社会生活与文化。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相关知识。
八、典型例题讲解
1. 例题一: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主要变化。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 衣:从单调到丰富多彩。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穿着比较单调,以蓝色、黑色等深色衣物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时尚、个性化的服装,衣着打扮更加丰富多彩。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知识的掌握情况。
- 政策支持:政府对文化事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 科技进步: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科技的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5. 例题五:预测未来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的趋势。
答案:未来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的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教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教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史实和社会现象,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社会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1课: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第2课:夏商西周的更替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2. 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史第4课: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第5课: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第6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3. 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7课:北洋政府与军阀割据第8课:国民政府的成立与抗日战争第9课:国共内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驱动法: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与测试评价:定期布置历史作业和进行测试,检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组织学生参加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收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教材2. 辅助资料:历史故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教学设备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2周)第1课: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1课时)第2课:夏商西周的更替(1课时)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1课时)2. 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史(3周)第4课: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2课时)第5课: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2课时)第6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课时)3. 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3周)第7课:北洋政府与军阀割据(2课时)第8课:国民政府的成立与抗日战争(2课时)第9课:国共内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课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时刻和转折点2. 教学难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近代史上不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现代史中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八、教学步骤与课堂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历史故事、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走进社会1.1 认识社会【学习目标】理解社会的概念及其基本构成。

掌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教学内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教学活动】1. 导入: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社会的理解和感受。

2. 讲解:教师介绍社会的定义、特征及其发展过程。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社会实例,理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4. 小组讨论:探讨社会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与作用。

【作业布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对社会的一个观察。

1.2 社会生活【学习目标】理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学会在社会生活中与人相处。

【教学内容】社会生活的形式与内容社会生活中的交往与互动【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社会生活场景。

2. 讲解:教师介绍社会生活的各种形式及其意义。

3. 角色扮演:学生模拟不同的社会生活场景,体验交往与互动。

4. 小组分享:交流在社会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

【作业布置】记录自己一天的社会生活,分析其中的交往与互动。

第二章:人类文明的开端2.1 人类的形成【学习目标】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掌握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教学内容】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人类的进化过程。

2. 讲解:教师介绍人类的起源、进化以及文明的发展。

3. 资料分析:学生分析人类文明发展的关键因素。

4. 小组讨论:探讨人类文明的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作业布置】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文明发展的资料,进行阅读理解。

2.2 古代文明【学习目标】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学会分析古代文明兴衰的原因。

【教学内容】古代文明的代表及其特点古代文明的兴衰与影响【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古代文明的代表。

2. 讲解:教师介绍古代文明的特点、兴衰及其影响。

3. 案例分析:学生分析古代文明兴衰的原因。

4. 小组讨论:探讨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作业布置】选择一个古代文明进行研究,了解其特点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4-3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7份打包)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4-3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7份打包)
学生在知识方面,对于宋元时期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对于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的内在联系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深化。学生在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针对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现象,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学生在素质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兴趣,学习态度积极。然而,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存在一定差距。在行为习惯方面,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分享观点;但也有部分学生较为内向,课堂参与度不高,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应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对于内向的学生,教师应多给予关注和鼓励,引导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述,向学生传授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宋元时期的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现象及其对文明发展的贡献。对于这一时期的具体历史事件,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通过制作宋代的文化工艺品,如瓷器、剪纸等,来体验当时的文化特色。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书籍:《宋元时期的文化交流》、《宋元社会历史研究》等,这些书籍能提供更深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现象分析。
(2)学术论文: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学术论文,以拓宽视野,提高学术素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上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上全册教案

新课教学过程出示半坡人的房屋复原图出示半坡出土的石斧、渔钩和纺轮图出示人面鱼纹彩陶盆思考:1、半坡人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2能看出半坡居民的生产活动有哪些吗?思考:体现了半坡居民在哪些方面的艺术创造?小组讨论: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异同及造成的原因,制作比较表格。

“半坡”以学生阅读探究了解为主。

学会运用列表比较的方法。

例题与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磨制石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磨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B、打制石器尽管比磨制石器落后,但打制石器比磨制石器更耐用C、磨制石器相对于打制石器来说,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D、以打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2、考古学家在约旦河谷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村落距今大约多少年()A、一万年B、九千年C、七千年D、五六千年3、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先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是()A、水稻B、粟C、玉米D、小麦4、人面鱼纹彩陶盆出土于下列哪个村落遗址()A、古代西亚村落遗址B、西安半坡村遗址C、余姚河姆渡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5、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距今约()A、一万年B、九千年C、七千年D、五六千年6、圆形尖顶的地穴式房屋是下列哪种先民的住宅()A、半坡先民B、河姆渡先民C、泰国的先民D、大汶口先民7、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出现于()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奴隶社会D、封建社会8、记述特洛伊战争的古希腊文献是()A、《圣经》B、《吉尔伽美什史诗》C、《荷马史诗》D、《被缚的普罗米修斯》9、相传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的是()A、A、黄帝B、炎帝C、女娲D、大禹10、“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十年,终于制服洪水的是()A、尧B、舜C、禹D、汤二、读图题15、观察下列各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说说哪些是打制石器,哪些是磨制石器?打制石器有:磨制石器有:(2)、说说为什么磨制石器比打制石器更有利于远古人类的生活和生产?16、阅读下列两幅图,回答相关问题。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人类文明的开端1.1 人类的形成学习目标: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掌握人类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内容: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进化、人类的形成。

1.2 古代文明的发展学习目标: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掌握古代文明的成就。

教学内容: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第二章:封建社会的兴衰2.1 封建社会的形成学习目标:了解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掌握封建社会的特点。

教学内容:封建社会的形成、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2.2 封建社会的兴盛与衰落学习目标:了解封建社会的兴盛与衰落过程,掌握封建社会的成就和问题。

教学内容:封建社会的兴盛、封建社会的衰落、封建社会的遗产。

第三章:近代社会的变革3.1 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学习目标: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过程,掌握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

教学内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

3.2 工业革命与社会变革学习目标:了解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掌握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变革。

教学内容:工业革命的起源、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变革。

第四章:现代社会的挑战4.1 世界大战与和平运动学习目标:了解世界大战的影响,掌握和平运动的发展。

教学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平运动的发展。

4.2 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学习目标:了解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掌握科技革命带来的发展。

教学内容:科技革命的起源、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发展。

第五章: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5.1 全球化的发展学习目标:了解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掌握全球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全球化的起源、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5.2 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挑战与机遇学习目标: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挑战,掌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教学内容: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挑战、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6.1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影响学习目标: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掌握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教案5篇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

因此,平时,我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教案1北方的民族大融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层层设问启发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突破对重难点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历史价值观。

[重点难点]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如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方法]讨论-引导-活动探究法[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公元420年开始,我国南方经历了哪几个朝代?都城在哪?历总称什么?二、导入新课北魏统治北方时期,民族融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其原因是什么呢?历的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就要解答这些问题。

三、探讨新课:提问:淝水之战以后,北方处于什么状态?设问:结束北方混乱局面的是哪一政权呢?(学生答)正是鲜卑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北魏政权。

1、你知道吗,北方是怎样统一和融合的?下面大家阅读课文,分组解决以下问题,并且每个学习小组还可以围绕主题提出你们更感兴趣的问题来共同探讨解决?(时间五分钟) 鲜卑族是如何兴起的?北魏政权是何是建立的?北魏是怎样统一北方的?是在何时?结合课文的图文资料谈一谈这种变化对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哪些影响和冲击。

2、北魏政权为什么要迁都呢?想一想孝文帝的大臣们会同意迁都吗?假如不同意,动动脑筋想一想孝文帝会用什么理由来说服的大臣?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你以旅游者的身份谈一谈哪里都发生了那些巨大的变化?3、孝文帝的改革措施A:政府规定,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严禁-;B: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C: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并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话、改穿汉服,提倡同汉族通婚。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三课第六课时 社会生活与文化 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三课第六课时  社会生活与文化  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第三课第六课时社会生活与文化教学设计
课题
《社会生活与文化》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在感受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体会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首诗反映了人们正在庆祝什么节日?2、诗中说到过年的哪些风俗?
温故知新,不断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习惯,掌握更多学习历史的方法。
讲授新课
一、宋代各阶层的状况
统治阶级:皇室、官僚、地主
被统治阶级:士、农、工、商
1、士
宋朝科举取士
两宋三百年间,共取士约11万人。初期进士每年二三十人,宋真宗景德三年(1005年),一榜取士达3000多巨大变化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宋代的瓦子有什么特点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瓦舍出现的原因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这首诗歌中提到北宋时期的三种过年习俗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宋词元曲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宋代文人的特点说一说你的体验和感受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课堂小结
结合PPT,总结这课主要内容,列个提纲。
结合教师的提点,回顾重要知识点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查漏补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生活与文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文化娱乐活动以及节庆风俗等方面。

通过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理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问题探究、讨论交流,提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沟通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感受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过程中,体会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领先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宋元时期传统生活方式的形成以及盛极一时的宋词元曲
2.教学难点: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前面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你对宋代(元代)的总体印象。

”展示课题,直观浏览宋元生活场景图片;阅读教材P111,了解宋元社会生活概况,并概括出教材讲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1、社会阶层2、日常生活3、节日活动4、都市娱乐。


(二)宋元社会生活。

讨论探究案例:
(三)故事A :南宋绍兴府有一个老员外庆祝六十寿辰,四个女婿都来贺寿。

酒席宴上,四个女婿以桌上酒菜为题,劝说老员外去自己家里住。

大女婿摇头晃脑地说:“壶之中有酒泱泱,碟中有菜乎香香;老泰山者,东床再生父母也……”二女婿说:“大壶里倒酒你喝酒,大碗里盛饭你吃饭,吃不饱你再吃我带来的大鸡蛋!”三女婿说:“白瓷碗里盛鱼虾,青瓷盘里装西瓜,装不下还有我烧的大青花。

”四女婿说:“一壶老酒三贯三,满桌饭菜三两三,半斤八两一边多,大家吃酒我买单。

”请从四位女婿的话中,分析他们分别属于士、农、工、商中的哪一类。

老员外会喜欢哪一个女婿,为什么呢?
故事B :老员外喜欢大女婿,二女婿不服气,说:“爹,吃完饭,先接你老到俺们城外赵家庄住几天,你老看俺乡村好,你老就住,你老看俺乡村不好,你老就走,咋样?”日月穿梭,光阴如箭,转眼到了年底:老员外和众人要向二女婿告辞,回家过年,二女婿死活不答应,非要大伙在赵家庄过年。

大年初一早上,老员外和众人被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吵醒,起来一看,门外到处在放炮,二女婿正站在门口帖对联,边大声吟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边向爹拜年。

故事反映了农村哪些风俗
习惯?
故事C :老员外听罢,笑着说“这乡下过年果然很热闹。

”二女婿插嘴说:“老员外,你老要住到五月单五,七月初七……还有热闹可看呢!”老员外问二女婿怎么个热闹法。

同学们,谁能替二女婿回答这个问题呢?
故事D :老员外打算在赵家庄长住下去,可其他三个女婿就是不答应,非要老员外跟他们到都城临安住些日子再做决定,老员外拗不过这三个人,只好跟着他们到了临安。

到了临安一看,果然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不同凡响。

那临安有什么热闹?
总结:(结合图片放映)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数里。

(——吴自牧《梦梁录》)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绘宋朝的生活:“当时,欧洲国王的生活水准仅仅相当于洛阳的一位马夫。

(三)宋元文化。

学生阅读教材P112—113:概括宋元文化的成就;宋代文化及文人的特点;宋元戏曲发展背景及概况。

通过朗读和分析名词名曲等,体验宋词元曲。

(四)共同关注。

回顾课题,“请分别用一词概括宋元生活生活、文化的总体概况。


思考探究:宋代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宋元朝时期人们的世俗生活会如此丰富多彩?
(五)结束语。

远处传来铿锵豪放的大江东去,关汉卿悲愤欲绝的演绎着千古奇冤,寻寻觅觅时,断肠人已在天涯!当风花雪月的文化走进下里巴人的世俗生活时,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着中国文明一步一步向前发展。

我们今天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包括今天我们坐在这宽敞的教室里学习,都得益于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支撑着民族伟大而坚强的集体灵魂。

四.课后评析:
本课用故事串联宋元社会生活的教学、用朗读等方式感受宋词元曲的成就,通过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了宋元的社会生活与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