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4 天净沙秋思》(共17张PPT)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16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16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d4676a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d.png)
背景资料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 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 几乎一生都在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此 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 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 ·秋思》。
解读标题
从小令的标题中可以知道哪几层意思?
(1)天净沙:曲牌名。 (2)秋思:题目。 (3)秋:点明时令;思:思绪。
思考
该曲的主旨句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 景的句子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思考
马致远被称为“秋思之祖”,《天净沙 ·秋思》中,最能体现 这一点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秋思》中渲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 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 是元代的新诗体.
剧曲(杂剧)
“元曲” 散曲
套曲: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 令相联而成的组曲
小令:只有一支曲子
诗人简介
马致远(1250—1321)
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文家。 有“曲状元”之称。
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曲四大 家”。此曲被元人周德清誉为“秋思之
断肠人/ 在/ 天涯。
问题探究
1、这首小令为我们描绘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什么 特点?
枯藤 老树 昏鸦
萧瑟苍凉
小桥 流水 人家
恬静祥和
古道 西风 瘦马
破旧荒凉
2、哪句道出了游子的情怀,愁苦的氛围,烘托 这些意象与诗人的情感有何关联? “断肠人”内心的悲凉、凄切。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七年级上册语文 天净沙秋思PPT课件
![七年级上册语文 天净沙秋思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c80bb883d049649a665812.png)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绘景
秋原黄昏行旅图
(断肠)人(在天涯) --------写人 (点睛之笔)
言简意丰
多方映衬
情景交融
默写: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 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
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心 情,这两句诗是---------------,-----
-----------。 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 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 而行的句子是-------------------,--------------。本诗中即景抒情又蕴含 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
-----------------。
三、超越文本----拓展延伸
3、情景交融
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作者运用 寄情于物的写法,把天涯沦落人的凄苦 愁楚之情刻划得淋漓尽致。
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 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 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 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 人感到具体 生动。
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
古诗中写秋的诗句
7、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8、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 仲淹《渔家傲》 9、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 吴歌》 1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 牧《秋夕》 1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 甫《登高》
比
乡愁
较
余光中
小时候
后来啊
天净沙·秋思PPT课件46 北师大版 (共15张PPT)
![天净沙·秋思PPT课件46 北师大版 (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3244bcd6294dd88d1d26b1b.png)
读一读:
提 示 : 注 意 节 奏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整体把握诗意
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 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 家。荒凉的古道上萧瑟的秋风里走着 一匹瘦马。夕阳已经朝着西方落下, 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
解
题: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
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
作者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
都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被 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 一”。早年热衷于功名,却 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 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 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 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 “绝唱”,元人誉之为“秋 思之祖”。
对比阅读体会思乡之情
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 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 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 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 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
作业布置
1、背诵诗歌。 2、课后以诗歌的意境作一幅画,各自 进行交流。 3、搜集积累古诗词中思乡的诗句,下 节课交流。
游子思乡图
天净沙 · 秋思
马致远
写 景
烘 托
枯藤老树昏鸦, 苍凉 小桥流水人家, 恬静 古道西风瘦马。 荒凉 夕阳西下,
对 比 反 衬 断肠
抒
情
断肠人在天涯。
思 乡
佳句赏析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萧萧秋风中传来寒鸦的声声哀鸣,太阳已经落山了,昏鸦还 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 长途跋涉、极度疲惫的 他,眼前突然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炊烟袅袅的农家小院, 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 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 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难怪要悲痛欲断 肠了。
天净沙·秋思PPT课件28 北师大版 (共18张PPT)
![天净沙·秋思PPT课件28 北师大版 (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29abbe308a1284ac8504374.png)
枯藤老树昏鸦 夕阳西下
古 道 西 风 瘦 马
小桥 流水 人家
2007年9月12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47.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48.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49.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50.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81、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 82、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8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84、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85、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 86、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87、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88、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8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9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课件4《天净沙·秋思》课件 (共44张PPT)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课件4《天净沙·秋思》课件 (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65fa37844769eae009edf7.png)
静景与动景相映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 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 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 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 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 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 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 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 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 见苍凉;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写景
游子 思乡
烘 托
图
抒情
枯藤老树昏鸦, 苍凉
小桥流水人家, 恬静
古道西风瘦马。 荒凉
夕阳西下,
思
断肠人在天涯。 乡
对 比 反 衬 断肠
自由谈
可以围绕这首小 令的意境、写法作点 赏析。
教师小结
学习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 歌及背诵。 二、理解《天净沙 *秋思》所描写 的景物和思想感情。 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的感情。
理由。
比
乡愁
较
余光中
小时候
后来啊
阅
乡愁是一枚 乡愁是一方
读
小小的邮票 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 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 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课后习题
1. 有感情的朗诵本诗,并细细体 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意蕴。
2. 关于思乡主题的诗句: 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 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静夜诗》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 《渡荆门送别》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 《次北固山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止劳作,从田间,从作坊归家歇息的时候。连乌 鸦也在此时纷纷回飞,到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寻 找自己的窝巢。小桥流水边上的人家,也飘出了 袅袅炊烟,等待劳累了一天的家人回到温馨宁静 的家。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 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 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 泊在荒远的他乡,难怪要悲痛欲断肠了。这两句 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 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前面的 景物都是为末句作了铺垫。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4天净沙秋思共17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4天净沙秋思共17](https://img.taocdn.com/s3/m/3085a4f658fb770bf68a5598.png)
联想 断肠人为何漂泊天涯?请你展开联想,演绎一段故事。
想象的空间:改写小令为情景交融的散文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 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 的游子将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4 天净沙秋思》(共17
学习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及背诵。 二、理解《天净沙 .秋思》所描写的景物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小曲所展示的画面。
解题:天净沙,曲牌名。 秋思,秋天的思念,曲的题目。
作者名片: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
细读课文,说说新的理解和感悟
枯藤老树昏鸦
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 (归巢的)乌鸦。
首句写秋末之景,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 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 意。
小 桥 流 水 人 家
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 次句推出一幅优雅恬静的画面,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他人有家而我独无,又增一分思乡之情。
七、课外拓展(思乡主题的诗句)
1、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静夜诗》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渡荆门送别》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次北固山下》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灏《黄河楼》
2、结构图解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写景
新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件:第4课《天净沙秋思》(共53张PPT)
![新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件:第4课《天净沙秋思》(共5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943cd4de80d4d8d05a4f9f.png)
心用 目自 中己 的的 《语 秋言 思描 》述
你
拓展延伸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 8、 “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 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 以乐景写悲景,反村离人思乡的愁绪。 • 9、 小令描写的景物带有鲜明的时令特征,如与“秋”、“夕阳”
相照应的景物就有枯藤、昏鸦。 • 10、 写出两句连贯的,且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
种含义的诗句。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1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小令中起何作用?从中可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比较比 较两首 诗有何 异同?
这首散曲
描绘了一幅绝
主
妙的深秋晚景 图,真切地表
题 现出天涯沦落
人的孤寂愁苦、
思念家乡的思
想感情。
《天净沙 秋思》简析
前三句全属写景,但又句句写出游子的客愁和乡思。“枯 藤”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哀鸣, 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 “小桥”一句推出一幅幽雅恬静的画面,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 照,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 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 孤苦寂寞的心情。以上为第一层。
第4课《天净沙·秋思》课件(共1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天净沙·秋思》课件(共1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f1f7bc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7.png)
深入文本,潜心思考
1.这首曲子的题目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2.小令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3.本曲在描写景物上有什么特点? 4.在表现手法上它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5.在思想上它对我有什么启发与教育呢?
合作探究
1.小令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2.本曲在描写景物上有什么特点? 3.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4.在思想上它对我有什么启发与教育呢?
作者解说
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 ,字千里,晚号东篱 ,大都( 今北京)人,著名戏曲家、杂 剧家,有"曲状元"之称,与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 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年少时非常好学上进,品学兼优,是家 族的骄傲。青年时期志向远大,总想报效祖国 ,建功立业,但怀才不遇,仕途不幸,他经历 了蒙古时代的后期及元政权统治的前期,由于 当时政治腐败,社会黑暗,未曾担任显赫官职 ,所以其政治抱负一直没能实现。
生不逢时,马致远一生郁郁不得志,漂泊无依。 这在《天净沙·秋思》里才有感而发。在官场 生涯里,他看透了世俗的可悲以及人生的耻辱 ,带着对政治的各种愤懑,五十岁的时候,辞 官归隐。
活动一:读与学
一、老师读的时候,学生一边听,注意语 气、语速、语调、停顿、节奏,一边在书 上标划,圈点生字词、让你眼前一亮的句 子。
合作探究
由下到上 由近到远 由景到人 情景交融
合作探究问题三
3.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值得 借鉴的地方?
意象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 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 术形象。
马致远在曲中密集地排列众多的意 象表情达意。既是他断肠人生活的 真实写照,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 悲凉的载体。
合作探究问题四
二、自己试着读课文,尽量模仿老师读的 样子,然后琢磨琢磨老师为什么这样读, 遇到疑惑不解的地方做一下标记。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1张PPT).ppt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1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b7cb488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8.png)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识记其中生字词,正确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正确译讲诗文。(重点)
2、品析重点诗句,体会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重.难点)
了解感知
1、结合课下注释掌握诗歌文学常识。
马致远,字 千里,号 东篱 ,元代大都 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 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 有文场曲“状元 ”之称。杂《剧汉宫有秋》 、《青衫泪》
深入学习
理解课文内容,赏析名句,体会作者 思想感情。
1这首小令写了几种景物?描绘了一幅怎 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 桥、流水、人家、古 道、西风、瘦马、夕阳
这首小令描绘 了一幅绝妙的 深秋晚景图, 真切地表现出 天涯沦落人的 孤寂愁苦之情 。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2 赏析“枯藤老树昏鸦”一句。
“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的秋景, 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昏 鸦”的出现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和悲凉气 氛。
3 “断肠人在天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句为全篇的主旨句、诗眼。
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道出了天 涯游子之悲。“断肠”一词为全篇主旨所在, 形象地表现了思乡的程度,是千古传诵的 佳句。
等十五种,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一 卷。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 “秋思之祖”。
写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 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 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 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也在羁旅途中, 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 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氛,
新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第四课天净沙秋思(共20张PPT)
![新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第四课天净沙秋思(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ce82c136137ee06eef918b9.png)
文本欣赏
初读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正逐渐沉到地平线下去,此时,正是人们 停止劳作,从田间、街坊归家歇息的时候。连 乌鸦也在此时纷纷回飞,到枯藤缠绕的老树上, 寻找自己的窝巢。小桥流水边上的人家,也飘 出了袅袅炊烟,等待劳累了一天的家人回到温 馨宁静的家。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 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 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 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难怪要悲痛欲 断肠了。
理解词意
[枯藤] [昏鸦]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断肠人]
干枯的枝蔓
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住户、农家。 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 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骨如柴的马
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 天涯、极度悲伤、流落他乡的旅人, 因为思乡而愁肠寸断
[天涯] 天边,极远的地方,相对于故乡较远的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第4课《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2张ppt)
![第4课《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aeb723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e.png)
第4课《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2张ppt)(共22张PPT)同样的秋天,不同的感受。
看过了曹操的秋天,让我们走进马致远的秋天——《天净沙·秋思》4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2、展开想象,感受诗歌描绘的画面。
3、结合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知识卡片元曲.小令“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
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 是元代的新诗体。
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散曲分为套数和小令。
《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此曲是元代小令中的名篇。
(小学课文:《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朗读活动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诵读诗歌,把握字形,读准节奏。
朗读活动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诵读诗歌,把握重音,读出感情。
朗读活动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诵读诗歌,读清层次。
说读活动枯藤:干枯的藤蔓人家:农家。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悲伤、流落他乡的旅人,因为思乡而愁肠寸断结合解释,读懂意思说读活动参考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农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品读活动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栖昏鸦,小桥流水傍人家。
古道西风行瘦马,夕阳西下走天涯。
男女比读,体会原诗特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PPT课件33 北师大版 (共22张PPT)
![天净沙·秋思PPT课件33 北师大版 (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58cfa9165ce05087732131e.png)
返回
作者简介
作者马致远,元 代戏曲家,有 “曲状元”之称。 这首散曲是他的 代表作,描写景 物意境优美,语 言凝练,是一首 需要反复吟咏、 细细品味的佳作。
返回
作 者 简 介 散 曲 简 介
马致远:
号东篱,字千里,元代 著名散曲家。被称为 “秋思之祖”。
天净沙 散曲曲牌名。
散曲是元代新诗体,分小 令和套数(又叫“散套”、 “套曲”)。
划 分 节 奏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 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 乌鸦,小桥下,流水潺 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 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 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 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 涯。
藤 树 鸦 桥 水 家 道 风 马
深秋晚景图
无限悲秋
思考问题:
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手法 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正面: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侧面:小桥流水人家
对比手法
诗的写作手法
描写
借景抒情
抒情
归纳主旨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
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孤 寂凄苦语 秋言 思描 》述 你
比 较 阅 读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 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 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 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 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七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二单元4《[越调]天净沙 秋思》北师大(通用)
![七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二单元4《[越调]天净沙 秋思》北师大(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3738d33968011ca30091ed.png)
下
载
观
看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5/122021/5/122021/5/125/12/2021 7:29:03 A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2021/5/122021/5/122021/5/12May-2112-May-21
•
MOMODA POWERPOINT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5/122021/5/122021/5/12Wednesday, May 12, 2021
•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2021年5月2021/5/122021/5/122021/5/125/12/2021
• • •
感 谢 您 的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2021/5/122021/5/12May 12, 2021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2021/5/122021/5/122021/5/122021/5/12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2021/5/122021/5/12Wednesday, May 12,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021/5/122021/5/122021/5/122来自21/5/125/12/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Lo意re揉m i捏psu。m2d0ol2o1r s年it a5m月et1, 2co日ns星ect期etu三r a2di0p2is1ci/n5g/e1l2it.2F0u2s1ce/5id/1ur2n2a0b2la1n/d5it/,1e2leifend nulla ac, fringilla
•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2021/5/122021/5/122021/5/12Wednesday, May 12, 2021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天净沙·秋思》课件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天净沙·秋思》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e9c92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7.png)
马致远
·
教学目标
一、了解元曲这一文学体裁及作者。 二、了解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文中所创设的意境。 三、体会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四、熟读并背诵全诗。
文史知识
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 的文学体裁:汉赋、唐诗、宋词、 元曲、明清小说。分别代表着一个 时代文学作品的最高成绩。
古道 西风 瘦马
作业
①背诵并默写本首小令 ②将这首小令改写成一首
现代散文
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 天涯、极度悲伤、流落他乡的旅人, 因为思乡而愁肠寸断
[天涯] 天边,极远的地方,相对于故乡较远的
地方
整体把握诗意: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 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的溪 水边住着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 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 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 慢慢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 天涯。
研读赏析
1、清人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
情语”。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
情感,这首小令中都写了哪些景
致?选出对你感触最深的景致,
采用“读了
一句使我感
触最深,因为
”的句式
谈谈自己的感受。
细细品味枯藤老树昏鸦
枯,枯萎。 老,僵老。 枯、老,象征迟暮。
乌鸦,凄凉、哀怨、不祥
之象征,往往与生离死别结下 不解之缘。
此曲是元代小令中的名篇,被称为 “秋思之祖”。
作者简介: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
代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 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 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有 文场“曲状元”之称。杂剧有 《汉宫秋》、《荐福碑》、 《青衫泪》等十五种,散曲有 辑本《东篱乐府》一卷。因为 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 之祖”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38a169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4.png)
作者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 曲作家、散曲家“元曲四大家”之一。曾任江浙行省官吏, 不久退隐田园,写出许多“叹世”之作。
著有《汉宫秋》《青衫泪》《黄梁梦》等杂剧共15种, 与并写有小令、套数二白余首,后经人辑入《东篱乐府》。
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最 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 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 “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音”。
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 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 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小桥”、“流水”、“人家”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营 造温馨宁静氛围,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游子的孤独、凄凉、思乡 之情。
“古道西风瘦马”,与前二句相呼应。其实“马”旨在衬托人, 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
新课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秋季往往 能引发诗人的很多情思。“停车坐爱枫 林晚,霜叶红月二月花”是在描写秋天 的美丽;“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 织女星”是在诉说秋天的浪漫。那在游 子马致远心中,秋天又给他一种怎样的 感受呢?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小令。 2.联系曲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秋思意 境,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感悟诗人的思乡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初读课文
Hale Waihona Puke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
⑴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黄 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 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 此指漂泊天涯、极度悲伤、流落他乡 的游子,因为思乡而愁肠寸断。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4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2张PPT).ppt
![4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2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88e4286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0.png)
思考探究
《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 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中,面对此情此景,会 有怎样的感受?
[参考答案] 这首散曲的语言富有特点,基本上是名词的连排(只有
最后一句的“在”例外),如同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现,关联看 似松散,实则紧凑,内涵丰富。这些意象的共同之处在于衰败、 荒凉,缺乏生气、活力,作者由此写出了“断肠”的凄切心情。
品一品
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 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这 些景物都是扣着什么来写的?
前者描绘了一幅凄凉深秋晚景图; 后者描绘了温馨恬静的景象; 情。
赏一赏 1.诗人为什么要写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
以乐景写哀情, 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和思乡。
元曲 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杂剧
和散曲两部分。
散曲 金元时期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新诗
体,用于写景、叙事、抒情。包括小令和散套两 部分。小令是单个的曲子,跟现代的歌词大致相 近,是按曲调创作的,每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 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都不相同。课文中所选的 元曲,就属于这种形式。
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
译 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 文 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形容悲伤到极点。Biblioteka 天边,指远离家 乡的地方。
译 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文
诗词品读
“枯”“老”“昏”等词营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气氛,
色彩之妙:“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几个词,色彩明丽,景色清和,烘托出诗人的愉悦心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课外拓展(思乡主题的诗句)
1、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静夜诗》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渡荆门送别》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次北固山下》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灏《黄河楼》
抒发感情。“断肠”的愁苦、 “天涯”的遥远,点明了这首 小令的主题。
段解: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 游子之悲。“断肠”一语,为 全篇主旨所在。
再读课文,总体把握 1、归纳主题: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抒发 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里思念故乡、倦于 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
2、结构图解
} 天净沙.
这首散曲选自《全元散曲》。马致远少年时热衷功名,
但由于元统治者执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 一生几乎都过着漂泊无定、困窘潦倒的羁旅生活。这首小 令正是他一生真实而生动的写照。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了解常识: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 说。分别代表着那个时代文学作品 的最高成就。
“曲”分 类
。2021年3月18日星期四2021/3/182021/3/182021/3/18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82021/3/18March 18, 2021
杂剧 散曲
散套: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 小令:只有一支曲子
听读课文, 说原初体 验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哪些诗句最能打动你的心扉?哪些诗句 最能扣动你的心弦?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细读课文,说说新的理解和感悟
枯藤老树昏鸦
秋思 张籍
枫桥夜泊 张继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比照
马致远《天净沙》 其二:
平沙细草斑斑, 曲溪流水潺潺, 塞上清秋早寒。 一声新雁, 黄云红叶青山。
其三:
西风塞上胡笳, 月明马上琵琶, 那底昭君恨多。 李陵台下. 淡烟衰草黄沙。
{ 秋思
{ } 孤寂愁苦
{ 羁旅之思
枯藤-老树-昏鸦 静(写景触情) 秋思悲凉
写
景
小桥-流水-人家 动 孤苦思乡) 惆怅之情
古道-西风-瘦马(游子惨状)
写景铺垫间、环境)
情
断肠人——在天涯 (点明主旨)
背诵
旁涉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 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 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霄别梦寒。
❖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182021/3/182021/3/182021/3/18
谢谢观看
枯藤(缠绕的)老 树(栖息着)黄昏 (归巢的)乌鸦。
首句写秋末之景, 渲染出一种萧瑟 荒凉的意境,含 蓄地表示出游子 无家可归之意。
小 桥 流 水 人 家
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 次句推出一幅优雅恬静的画面,与前句形成鲜 明的对比,但他人有家而我独无,又增一分思 乡之情。
古道西风瘦马 (荒凉的)古道(上萧瑟的)秋风 (里行着一匹)瘦马。
古道荒凉,西风起而一年将尽,马也 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此句从侧面写 出了游子在客途中孤苦寂寞的心情。
以上几句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 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 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已经朝着)西方落下, (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 在天涯!(“西”名词作状语, “向西”) 上句点明时间,并照应上文的 “昏”。下句卒章显志,正面
7、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11:58:13 A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82021/3/182021/3/18Mar-2118-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8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8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联想
断肠人为何漂泊天涯?请你展 开联想,演绎一段故事。
想象的空间:改写小令为情景交融的散文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 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 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 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 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 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 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 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 中来,肝肠寸断。
天净沙•秋思
学习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 歌及背诵。 二、理解《天净沙 .秋思》所描写 的景物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小曲所展 示的画面。
解题:天净沙,曲牌名。 秋思,秋天的思念,曲的题目。
作者名片: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
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合称“元曲四大 家”。 他的杂剧代表作是《汉宫秋》,后人将其散曲辑 为《东篱乐府》,其中《天净沙.秋思》和《夜行 船.秋思》尤为著名。 背景资料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