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必修三 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
地理必修3湘教版1.1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教学过程一)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我们了解哪些区域。
【学生回答】国家、省、市、县等,还有气候区。
【教师提问】世界上的区域形形色色,区域的划分大致有几种情况?【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回答【多媒体显示结论】A.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区域界线十分明确,如国家、行政区等。
B.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自然区域,界线模糊,如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等。
C.按人文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人文区域,如人口密度区、汉族区与少数民族区、吴语区与闽台语区等。
D.区域内部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具有一定吸引力或辐射范围区域。
例如:经济区、贸易区等。
E.区域内部有着共同职能的功能区。
如城市中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从地域范围(空间尺度)来说,区域的划分可根据需要,或很大、或很小。
大到大洲和大洋,小到一个具体的地方。
例如:在中国,大尺度的区域,可包括几个甚至几十个省区,如长江沿岸经济带、东部沿海经济带、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等;中等尺度的区域,可包括一两个省区及相邻的部分省区,如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也可以是一个省的部分地区,如辽中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小尺度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城市内部的一个区域,如上海的浦东开发区、塔山风景区、莱美工业区等。
好吧,让我们用一句话概括区域的概念。
板书一、区域的含义及基本特征1.概念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回忆地球分为几个热量带?怎样划分?【学生回答】中国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区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有或明确或模糊的边界。
例如,一个县的区域,一个国家,一个大洲的区域。
一个工业区的区域等等,这就是区域的有界性。
板书2、基本特征(1)有界性【教师提问】请问同学们“区域的界都是明确的”这种说法合适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教师归纳】自然带之间总有一个过渡地带。
湘教版必修三地理区域的基本含义教学计划范文:高二
湘教版必修三地理区域的基本含义教学计划范文:高
二
如果要想做出高效、实效,务必先从自身的工作计划开始。
有了计划,才不致于使自己思想迷茫。
下文为您准备了湘教版必修三地理区域的基本含义教学计划范文。
【教学设计】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本节教材内容分析
地理Ⅲ,是学生在学完地理Ⅰ和地理Ⅱ的基础上,学生结合区域的可持续
发展,将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应用于某个具体的区域中的过程,因此,地理Ⅲ是一个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着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过程。
而本课是地理Ⅲ的开篇内容,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也是全书全章的基础。
对于本节内容,课标要求学生了解区域的基本含义。
而由于目前不同的地理学家,因为考虑的侧重点不同,对区域概念所强调方面也有差异,因此,本节教材在紧扣课标的前提下,选取目前学术界对区域含义已达成共识来编写,为了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并使之符合新课程理念,教材尽量避免做过多纯理论方面的阐述,而是通过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题来开展,这样有助于激。
高中地理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 湘教版必修3
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2、提问区域大致划分为哪两个?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为主)(二)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P4“活动”1、分析图1-8,从交通运输、城市发展的角度,说明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参考答案:交通运输线路由线装逐渐变为网状,交通运输方式由早期的河运逐渐到中、晚期以陆路交通为主。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三、区域产业结构1、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以学生看书回答为主,而且要识记。
2、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采用比较法教学方法,让学生比较传统农业区、工业区、经济较达区的产业结构差异。
(参考答案:一般来说,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者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小,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则比较大。
)3、引导学生做P7页活动14、结合“活动”3阅读P6-7页的内容,讲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大致演进过程。
(三)【课堂小结】:(四)、巩固检测:1.读中国三大自然区略图,完成下列要求:(1)将三大自然区的名称填入图中适当位置。
(2)三大自然区划分的界线:AB间_____________________、BC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C间_______________。
(3)东部季风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利条件不利条件:(4)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大致以贺兰山为界,请画在图上适当的位置。
(5)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高中地理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湘教版必修3。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学校名称课例名称区域的基本含义教师姓名学段学科高中教材版本湘教版必修三章节第一章第一节年级高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区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知道区域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一般方法;2、明确区域空间结构及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际来分析区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区域的主要特征;2、如何描述区域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
教学难点:1.区域的主要特征;2.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力。
学情分析通过必修一必修二的学习,高二学生已经明确了高中地理的主干知识及知识结构,为进一步从区域的角度分析自然人文现象提供了知识基础。
同时,他们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的发展逐渐进入最佳时期。
所以本节课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培养他们综合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彻底抛弃填鸭式的授课方式,真正把时间把问题把思考还给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能力。
1.多媒体展示法: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对各类区域图片视频加以展示,(1)秦岭—淮河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2)秦岭—淮河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3)秦岭—淮河是我国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4)秦岭—淮河是我国旱田与水田的分界线(5)秦岭—淮河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与水稻主产区的分界线学生思考:区域划分目的、意义是什么?二、区域空间结构【探究活动1】阅读三个区域景观图,从地理景观、人口分布和产业活动等方面,比较分析回答:⑴区域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⑵什么是区域空间结构?⑶区域空间结构有什么特点?⑷一般可以把区域分为哪些类型?【点拨】(1)区域差异的主要表现:田园景观、城市景观;人口少而稀、人口多而密、人口密昼夜差异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高中地理 1-1区域的基本含义 教案 湘教版必修3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教材分析:“区域”是地理学最常用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其历史与地理学的历史一样久远。
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这一部分,不是讲述具体的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而是从“区域”的含义,区域间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同一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概括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并为学生学习第二部分内容打下基础。
探究目标•了解区域的含义。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2课时)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2课时)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4课时)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4课时)备课笔记:教学内容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举例说出区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通过相关资料,说明区域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读图分析法,阅读和分析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区域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等相关概念。
2、角色扮演法,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高山地区等的旅行,描述在不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说出到上述地区旅行应携带的主要生活用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分析区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2、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与人共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空间结构及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划分及其演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区域的主要特征知识引导:过去我们在初中学过国家和地区、各种地形区和气候区、农业区和工业区等等,这些区域形形色色,大小不一,那么,什么是区域,区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1、概念师生讨论:区域的基本类型有哪些?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国家、行政区自然区域: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人文区域: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牧业区结论: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地理必修3湘教版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教学过程二)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教学过程二】【新课导入】利用Google Earth软件分别展示:地球、中国、浙江、台州、椒江等行政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新疆塔里木盆地等地形区导入区域概念的讲解。
一、区域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多媒体显示:长江中下游平原、塔里木盆地、两幅景观图;提供表格从地形、面积地表特征。
学生讨论后,填写表格(从具体的区域入手让学生理解“区域”的含义,了解区域划分的依据、不同尺度、区内共同特征)。
师生讨论表格内容,得出结论学生完成表格填写后,就下面的问题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1)长江中下游平原、塔里木盆地这两个区域是根据以地形为主的自然条件进行划分的。
(2)再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政区图、干湿区图,引出根据不同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各类区域。
(3)不同的区域存在差异,同一区域内部有相似性。
(4)引导学生对区域界线的思考:有的区域有明确的界线,有的区域界线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区。
明确区域虽有界线,但区域是开放的。
有关区域的特征,应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特征:(1)整体性。
从区域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阐述。
(2)差异性。
任何下一个区域都有各自的特性,都有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典型特征。
(3)开放性。
任何下一个区域都还是,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都必须与其他区域发生联系。
下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地区。
活动一:根据课前要求,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和高山地区等地的旅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家乡与上述四地区在自然景观方面的差异。
多媒体显示乡村与城市景观图,讨论两个区域的景观差异之后过渡到区域空间结构的分析。
二、区域空间结构通过分析城市和乡村景观图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差异,结合教材文字说明,把握区域空间结构的含义及类型。
补充说明:区域安危冷暖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化妆师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形式。
3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湘教版必修3)
3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湘教版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区域的概念,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2)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3)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性(3)了解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2)通过对有关区域差异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的能力(1)通过乡土知识教育,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区域的主要特征;(2)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力;(3)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差异;(4)区域产业结构的划分及其演进。
难点: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及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力。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区域的主要特征”设计两个活动:活动一: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不同区域的典型图片包括自然区、经济区、居住区等,学生结合教材分组探究,围绕以下问题:图中所示哪些为区域,什么叫区域,区域有什么特征?大概用10分钟时间。
随后小组代表自由发言。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楚以下几个方面:1.世界上的区域形形色色,区域的划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人为划分的管理区域,区域界线十分明确,如国家、行政区等。
(2)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自然区域,如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等;按人文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人文区域,如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等,界线模糊。
2.从地域范围(空间尺度)来说,区域的划分可根据需要,或很大,或很小。
大到大洲和大洋,小到一个具体的地方,象一个城市内部的一个区域,如上海的浦东开发区。
3.强调区域的三方面特征:(1)整体性。
区域是各地理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2)差异性。
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
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区域的基本概念,理解区域的特征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我国不同区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区域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区域的概念与特征2. 区域的分类3. 我国主要地理区域的特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区域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
2. 难点:我国主要地理区域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区域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主要地理区域的特征。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区域,为什么需要对地理空间进行划分。
2. 新课导入:讲解区域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主要地理区域的特征。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的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对区域的基本含义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1. 让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观察和分析不同区域的特征。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亲身感受不同区域的氛围。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区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七、教学资源:1. 地图:提供各种类型的区域地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区域概念。
2. 图片:收集不同区域的图片,展示其特色和风貌。
3. 视频资料:播放有关不同区域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区域特征。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区域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
2. 第3-4课时:分析我国主要地理区域的特征。
3. 第5-6课时: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观察、分析和体验不同区域的特征。
4. 第7-8课时:开展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区域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以及我国主要地理区域的特征。
湘教版必修3地理:1.1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
区域的基本含义
【学习目标】
1 •掌握区域的概念和特征,区域空间结构、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通过对教材中探究活动的分析,学习差异的比较方法,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
3 •培养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中探究活动的分析,学习差异的比较方法,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区域的概念和区域的主要基本特征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
(1)画关系图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3)画关系图理解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关系和区别
(三)区域的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的概念、划分和主要影响因素
(2)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2)。
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
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区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区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区域的发展和变化。
二、教学内容1. 区域的概念: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等。
2. 区域的特征:具有一定的范围、特定的属性、相互联系等。
3. 区域的发展和变化: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可持续发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区域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发展变化。
2. 教学难点:区域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区域的概念和特征。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区域的发展和变化。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提问“什么是区域?”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 讲解区域的概念和特征:讲解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等概念,阐述区域的特征。
3. 分析区域的发展和变化:介绍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讲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区域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发展和变化的原因。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区域的认知方法和分析技巧。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活动1. 让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识别不同类型的区域。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分析区域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3. 开展区域比较研究,让学生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和联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区域概念和特征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合作意识。
八、教学资源1. 地图和图片:用于展示不同类型的区域。
2. 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区域的发展和变化。
3. 实地考察工具:如测量工具、记录表格等。
九、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从周围环境中发现和分析区域问题。
区域的基本含义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湘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的主要特征。
2.理解区域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
3.利用相关图表、数据资料,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变化。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1.区域的概念:通常指一定的①地域空间。
2.主要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②界线。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③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④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⑤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⑥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二、区域空间结构1.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⑦相对位置关系和⑧空间分布形式。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⑨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⑩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⑪对外联系等。
3.区域空间结构分类(1)从总体上看,一个区域可划分为⑫乡村地域和⑬城镇地域。
(2)从空间分布形式看,区域是汇集⑭工业、⑮农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三、区域产业结构1.概念:产业结构指⑯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第一产业指⑰农业包括种植业⑱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指⑲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如⑳服务业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21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22劳动力素质等。
3.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指三次产业占○23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24就业比重以及○25内部构成等。
探究点一区域的主要特征【探究材料】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北方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描述中国的不同地区。
而不同的省级行政单位或同一个省级行政单位内部的不同地区,其称谓也不同,如山东与山西,江苏省的“苏南”“苏北”,四川省的“川东”“川西”,这些都是区域概念的缩影。
《区域的基本含义》教学设计
湘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设计思想】在高中地理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牢牢抓住地理新课程要走向生活、面向学生,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实现以学生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育理念。
笔者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活的区域,教学中采用情境-自主-探究-构建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区域现象的基础上,运用地理思维归纳区域主要特征,探究区域空间结构以及差异性的原因等,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地理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2、【教材分析】一、《课程标准》与《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分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教学内容提出:举例说明区域的主要特征,活动建议为--结合当地或某个熟悉的区域的情况,说明区域的主要特征。
由此可以看出课程标准试图在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使学生建立区域的概念以及区域的特征。
而这种观点在后来的区域发展阶段、差异与联系的学习中将不断的被强化。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要求: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一般方法,明确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过程。
还提出了教学建议和活动建议: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不同区域的典型图片或影像资料,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归纳区域的四个主要特征;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法,分析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等。
二、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课内容节选自湘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中的第一、二部分。
必修一和必修二教材使学生从总体上理解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必修三则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引导下,将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应用于某个具体的区域中。
从理论到实践,意味着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本课内容为区域的基本特征和空间结构,通过学习初步让学生掌握区域的基础知识、学习区域的一般方法和能力,为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提供理论和学习能力支持。
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
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区域的基本含义和特征;2. 掌握区域的划分标准和方法;3. 能够分析和解释不同区域的形成和演变。
二、教学内容1. 区域的基本含义2. 区域的划分标准和方法3. 区域的形成和演变三、教学过程1. 导入(15分钟)教师通过给学生展示一张地理图,让学生观察和思考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并引导学生讨论地理区域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区域的基本含义,包括物质区域和功能区域两个方面。
物质区域是指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地理、自然、经济、文化等特征的地区,例如行政区域、自然地理区域;功能区域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其特殊功能或特定活动的集中而形成的区域,例如城市经济圈、农牧交错区等。
同时,讲解区域的划分标准和方法,包括地理条件、经济条件、文化条件、行政区域等。
3. 案例分析(3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典型的区域案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例如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区域特征和经济发展;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差异和发展现状;西部大开发和东部地区的区域差距如何缩小等。
学生可自由发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4. 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强调区域的定义、划分标准和方法以及区域的形成和演变的重要性和影响。
四、板书设计区域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物质区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地理、自然、经济、文化等特征的地区;- 功能区域:由于特殊功能或特定活动的集中而形成的区域。
区域的划分标准和方法:- 地理条件;- 经济条件;- 文化条件;- 行政区域。
区域的形成和演变:- 物质区域的形成和演变;- 功能区域的形成和演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讲解和案例分析等不同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区域的基本含义和特征,了解了区域的划分标准和方法,并学会分析和解释不同区域的形成和演变。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实际问题中,培养了他们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
湘教版地理必修3《区域的基本含义》word教案
课题项目与程序一、教材剖析二、学情剖析三、教课目的四、要点、难点五、方式、手段六、教课过程一 .1 地区的基本含义课型新授环境与设备教室多媒体分析与设计个案“地区”是地理学最常用的基本观点之一,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地区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其历史与地理学的历史同样长远。
在“地区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这一部分,不是叙述详细的某一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而是从“地区”的含义,地区间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同一地区在不一样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家产转移和资源跨地区分配对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归纳地区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并为学生学习第二部分内容打下基础。
学生已经对地区有了初步的小结,本节的要点应当放在怎样让学生的认识提高上一、知识与技术1.认识地区的观点和基本特点:2.认识地区空间构造的观点及种类,理解地区空间构造变化的原由:3.认识地区家产构造的观点及其影响因素,知道我国三次家产的区分:4.理解地区家产构造不一样发展阶段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阅读和剖析有关图表,培育学生的读图能力2.经过对有关地区差别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形成地区差别的原由,培育学生的综合剖析的能力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乡土知识教育,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2.在研究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教课要点1.地区的基本特点2.地区空间构造变化的原由3.不一样发展水平阶段的地区家产构造特点教课难点不一样发展水平阶段的地区家产构造特点事例教课法读图剖析法教课内容与师生活动一.导入组织教课情境导入知识指引:过去我们在初中学过国家和地区、各样地形区随和候区、农业区和工业区等等,这些地区林林总总,大小不一,那么,什么是地区,地区的内容睁开主要特点是什么呢?教师指引1. 观点学生活动师生议论:地区的基本种类有哪些?检测反应课人为划定的管理地区:国家、行政区堂小结自然地区: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部署作业人文地区: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牧业区预习教案结论:地区是指必定的地区空间。
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
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教案:区域的基本含义教学目标:1.理解区域的基本概念和含义,并能区分不同类型的区域。
2.了解区域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3.掌握区域划分的方法和工具,能够进行简单的区域划分和研究。
教学内容:1.区域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区域的类型和特征3.区域的划分和研究方法4.区域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和意义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即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提问:你们对地理学中的“区域”一词有什么了解?请举例说明。
二、概念解释和讲解(20分钟)1.讲解区域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区域是指地理空间中具有一定特征的一块地区。
-区域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划分,比如地理特征、人文特征等。
2.介绍区域的类型和特征。
-功能区域:以其中一中心点为核心,辐射特定功能的地区,如市中心商业区、港口区等。
-自然区域:以自然特征为依据划分的区域,如气候带、植被带等。
-文化区域:以人文特征为依据划分的区域,如语言区、宗教区等。
-经济区域:以经济特征为依据划分的区域,如工业区、农业区等。
-行政区域:以行政管理为依据划分的区域,如市、县、省等。
三、划分和研究方法(30分钟)1.介绍区域的划分方法。
-形态划分:根据区域特征的空间分布形态进行划分,如界线划分、格网划分等。
-功能划分:根据区域内不同功能需求的差异进行划分,如农业区、工业区、居民区等。
-层次划分:根据区域内不同等级的特征进行划分,如城市等级划分、行政区域划分等。
2.讲解区域研究的方法。
-实地调查:通过走访和观察的方式获得地理信息。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处理相关数据进行区域研究。
-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研究区域的变化规律和可能的结果。
四、区域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和意义(20分钟)1.介绍区域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为地理研究提供基本单位和研究对象。
-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区域规划和管理依据。
-为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基础。
2.引导学生思考区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意义。
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湘教版必修3)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区域的概念,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2)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3)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性;(4)了解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1)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水平.(2)通过对相关区域差异的比较,使学生理解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的水平。
(3)通过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和高山地区的旅行,展开研究性活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和制作PPT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乡土知识教育,对学生实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
(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区域的含义和主要特征是重点;2、区域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概念及影响因素为难点。
三、教学方法比较法、多媒体演示、逻辑推理法四、授课过程(一)、前言介绍地理三是在学习了地理一和地理二,基本了解了地理环境的组成、地理环境对人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人地环境协调发展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如何应用地理原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本书共分三章,其中第二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核心内容。
而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是学习第二章的基础。
(二)、新课导入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四个不同区域(撒哈拉沙漠、亚马逊平原、东非高原、喜马拉雅山),引入新课。
(三)、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区域介绍,归纳总结区域的特征。
区域主要特征(1)具有一定的界线。
(2)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四)、区域的空间结构1、提问学生什么是区域空间结构?答: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或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2、有哪些影响因素?答: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水准、对外联系3、提问区域大致划分为哪两个?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区别:从地域范围上看,乡村地域比城镇地域要大得多,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头作用。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1.1 区域的基本含义-湘教版
地理必修三单元一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一单元区域地理与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一、教材分析“区域”是地理学最常用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其历史与地理学的历史一样久远。
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这一部分,不是讲述具体的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而是从“区域”的含义,区域间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同一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概括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并为学生学习第二部分内容打下基础。
二、课标解读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 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及类型,理解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3. 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知道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4. 理解区域产业结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2. 通过对有关区域差异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乡土知识教育,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三、学科素养1.通过路区域图分析,渗透对学生地进空间观念的培养;2.图文材料探究环节,体现学生人地关实证意识;3.通过区域发展事物分析,渗透人地观的培养。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区域有了初步的小结,本节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让学生的认识提高上四、设计理念案例教学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法,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及类型,理解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原,使学生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的能力,和正确的人地关。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高中地理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 湘教版必修3
三 维 目 标
教师活动 (投影图片)山西地形图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 地理
设计意 图 激发学 生学习 积极性
教学反馈
第 一 层 次 教 学
导
坐标为北纬 34°34'~40°43'、东经 110°14 ' ~114°33'。东西宽约 290 公里,南北长约 55 0 公里,全省总面积 15.63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 国总面积的 1.6% 。 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山区、 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 1 000 米至 2000 米之间。 山西外缘有山脉环绕,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 季短而炎热多雨, 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季风气侯 区。平均降水量为 400 到 650 毫米。年平均气温 3 ~14℃,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也大。主要 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玉米、豆类和薯类;经 济作物有棉花、烟叶、甜菜、胡麻、油菜籽等。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其中以煤、 铝土、 铁等为最。 旅游资源丰富,历史古迹、风景名胜较多。较著 名的有云冈石窟、 五台山寺群、 晋祠、 应县木塔、 永乐宫、悬空寺、壶口瀑布、解州关帝庙、洪洞 大槐树等。 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应该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区 域的地理特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本节课的 学习。
1、利用书本已知知 识自主解答投影出 的问题。 2、 同桌间合作交流, 共同解决问题中存 在的疑难 3、教师适时点拨
让学生 对课本 知识有 基本了 解和简 单分析 应用, 让 学生体 会到获 得知识 的快乐。
知识 反馈
请你阅读 4—5 页活动,结合问题 1、 先独立完成, 然后合 2, 思考该活动主要考查什么, 试着做出 作交流, 共同解决疑 解释。 难。 教师适时点拨 (投影)合作探究 完成课本 2—3 页活动 1、2、 3 完成课本 7 页活动 1、2、3 1、学生合作讨论 完成 2、教师点拨,出 示参考答案 开放性题目,让学 生学会应用所学知 识, 分析实际问题, 提高分析、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课教案纸
【探究活动】阅读三个区域景观图,从地理景观、人口分布和产业活动等方面,
比较分析回答:
⑴区域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⑵什么是区域空间结构?
⑶区域空间结构有什么特点?
⑷一般可以把区域分为哪些类型?
【点拨】(1)区域差异的主要表现:田园景观、城市景观;人口少而稀、人口多而密、人口密昼夜差异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2)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或: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3)区域空间结构的特点: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工业、商业和城市为点状,交通通讯为线状和网络状,农业空间为面状。
(4)区域分类:乡村和城市区域。
【问题探究】阅读某一区域的发展变化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⑴说出该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特点。
⑵分析该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
【点拨】(1)早期:交通方式单一,线路较少,城市区域狭小;中期:交通交织成网,城市区域扩大;晚期:交通网络密集,线路四通八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3)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小结】思考、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