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若干法律问题思考

合集下载

从一起雇员受害案析不真正连带责任有关问题

从一起雇员受害案析不真正连带责任有关问题

从一起雇员受害案析不真正连带责任有关问题刘勇提要:本文由一起真实案例引出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

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数个债务人基于不同发生原因而对同一债权人负有以同一给付为标的数个债务,因一债务人的履行而使全体债务均归于消灭。

它有自己的明显特征。

我国法律未对不真正连带责任作出明确规定,仅在一些单行的法律中有所涉及,但在现实生活和审判实践中,却经常可以遇到不真正连带责任的问题,它有多种形态,与连带责任、按份责任、狭义的请求权竞合、侵权行为的补充责任有相同之处,但亦有区别。

本文还对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法律效力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审判实践有所益处。

一、问题的提出——从一起雇员受害案谈起2007 年 2 月 2 日,廖某受房东李某之弟的邀请,为房东李某建房扎钢筋,工钱20 元/ 天。

当天下午,廖某具体负责将楼下的钢筋传递到楼上,在传递过程中,隔壁房屋张某家里的一根电线突然脱落,掉下时刚好触及廖某手持的钢筋,导致廖某被电击伤,共花费医疗费用30000 余元。

出事后,房东李某仅付给廖某1500 元,不愿再赔偿其他费用。

廖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张某赔偿医疗费用、误工费等共计40000 元。

就本案李某、张某的责任分配以及两人的诉讼地位问题,产生了不同意见。

意见一认为,张某、李某应承担连带责任,在本案中系共同被告。

意见二认为,张某承担直接赔偿责任,李某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廖某应首先向张某主张,在赔偿不完全时才可向李某主张。

意见三认为,李某、张某的行为构成请求权竞合,廖某只能选择其一请求给付而不能同时行使。

意见四认为,李某、张某应分别向廖某承担各自的责任,廖某既可以单独向李某或张某主张,也可以同时向两人主张,但在一人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内,另一人免予给付,只要一人给付完毕,就不能再向另一人请求赔偿,否则会重复得利 ; 在此意见下对诉讼程序的选择又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鉴于廖某请求目的客观上的一致性,应当作为共同诉讼处理,列李某、张某为共同被告; 另一种观点认为,本案不符合必要的或普通的共同诉讼的构成要件,将李某、张某列为共同被告无法律依据,廖某应选择一方起诉,在赔偿不够时可对另一方就不足部分另行起诉。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民商法中的连带责任规定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弥补债务人逃避法律责任的漏洞,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点。

本文将围绕民商法中的连带责任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一、连带责任存在的问题1. 模糊的责任界定在实际案例中,往往出现了对于连带责任的界定模糊不清的问题。

特别是在合同关系中,债务人、连带责任人和担保人之间的关系可能会随着法律实践和具体案例的发展而产生模糊。

如果债务人违约,连带责任人未能履行连带责任,担保人是否应该承担连带责任,这些都是需要明确界定的问题。

2. 降低担保人的责任程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担保人,特别是自然人作为担保人时,他们的责任程度往往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这可能是因为法律对于自然人担保的保护力度较大,但也可能因为法律对于担保责任界定的模糊,使得担保人的责任程度降低。

3. 疏于履行连带责任的问题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连带责任人存在着疏于履行连带责任的问题。

这可能是因为法律对于连带责任人的监管不够到位,或者是因为法律对于连带责任人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不够清晰。

二、对策分析1. 加强责任界定对于连带责任的界定模糊问题,可以加强法律的规定和解释,明确在不同情况下债务人、连带责任人和担保人之间的责任关系。

这可以通过相关法律的修订和完善来达成。

2. 加强对担保人的监管针对担保人责任程度降低的问题,可以加强对担保人的监管,保障担保人的合法权益的也要求担保人履行相应的责任,避免出现担保人责任程度的降低。

3. 完善连带责任人的权利和义务针对连带责任人疏于履行连带责任的问题,可以完善其权利和义务的相关规定,明确其应当承担的责任,进一步明确其在债务履行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以提高连带责任人的责任感和履行意识。

结语在民商法中,连带责任规定的实施需要不断的完善和调整。

在面对连带责任存在的问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加强对相关责任界定的监管,完善相应的法律规定,以及加强对担保人的监管等方式来解决。

浅析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连带责任在民商法实际的应用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能够有效的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法律的权威,确保法律制度的正常开展,有效的打击犯罪分子,但是在现代的法律制度运用过程中,连带责任相关的政策制度还不是特别的完善,在进行法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因此分析连带责任,促进制度的改进和完善,确保连带责任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是司法人员的主要责任。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标签:民商法;连带责任;问题及对策民商法又被分为民法与商法,而民法又包括财产法与人身法,商法又包括企业法、破产法、票据法、保险法以及证券法这几个法律文件。

因此,民商法在我国国民经济纠纷中有着十分重大的帮助作用。

由于民法与商法所涉猎的范围之广泛,虽在几起重大事件中有所应用,但是仍旧存在许多连带责任不清晰的现象问题,因此,需加强相关对策研究。

一、民商法以及连带责任概述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使得民商法在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中,其自身重要特点逐渐显现出来,主要就是在安全和效益两个重要的方面,同时在传统的民商法等相关制度的实施下,安全这一特点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和阶段。

就目前来看,对于民商法中的安全领域的认识度不足,同时在认识层面变的比较片面,民商法对于安全特点的定义主要就是表现在信息、交易方式以及多种可以实施的良好信用等方面,以及相关的高层领域。

社会经济推动了我国的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帮助我国的信息技术的产业变得更好、更完善,民商法在这样的基础上的演变更有良好广阔的发挥空间,在目前高水平的互联网中,民事交易的主体就是在自身意识的选择下,在互联网的大时代的催生下进行世界多个地区的不同地域的交易与合作。

共同分享有价值的信息和业务,实现良好的多种民商活动的进行和需求。

在现阶段的法律法规政策中对于连带责任并没有一个详细的解释说明,通过相关学者的研究对连带责任做简要的论述是指在相关的政策法规要求下,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责任人承担相应的责任,连带责任人所需要承担的责任是没有按照自己所占的份额进行等量化分的,也就是说连带责任人除了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之外,还要承担共同的责任,而责任人所需要承担的责任是以消除责任为主要的目的,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当财务遭到损失之后能够给予一定的赔偿。

关于我国民商法中“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困惑及立法构想

关于我国民商法中“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困惑及立法构想

关于我国民商法中“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困惑及立法构想[摘要]我国民商法法律体系中对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表述没有形成完整的立法体系,只有零散的条文分布在民商法各部分内容中,且内容表述相对模糊。

在具体的司法界定与案件审理过程中,常造成同类案件不同审判结果的不公平现象。

因此,通过不真正连带责任立法构想的讨论对民商法中不真正连带责任进行合理的解释,以促进我国民商法法律体系的完善与进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法律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关键词]民商法;不真正连带责任;立法构想“不真正连带责任”作为侵权责任的一种,在很多国家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合理的司法解释。

但我国涉及侵权责任的民商法法律体系中并没有形成完善合理的“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司法解释和法律条文。

只有零散的关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内容分散在各条文与章节中,且其对应的解释和研究均不够深入,由此造成在具体的司法界定和案件审理过程中同类案件的判决结果出现偏差或者截然不同的结果,从而造成了巨大的社会不公现象的出现。

因此,通过“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立法构想出理解“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内在含义,从而不断推动“不真正连带责任”法律的进步和完善,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法律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1 我国民商法中的“不真正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首先是由德国学者Eisele在1891年《共同连带和单纯连带》中提出的,Eisele将“不真正连带责任”定义为:多数债务人就基于不同发生原因而而然产生的同一内容的给付,给付全部履行义务,并因债务人之一的履行而使全体债务人的债务归于消灭的法律关系。

我国民商法指的是民法和商法,是包含财产法、人身法、企业法、保险法、票据法、破产法、证券法等的法律体系。

在民商法中,关于侵权责任认定及责任追究成文的主要法律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统称《侵权责任法》)。

《侵权责任法》规定了侵权的认定司法程序,明确了侵权的主体,明确了侵权责任的范围,并明确侵权责任的处罚措施,是我国进行侵权案件司法鉴定和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

小议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小议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小议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近年来,随着民商法的不断完善,民商法连带责任的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连带责任是指当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时,其他相关人员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然而,当前我国的民商法连带责任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首先,我国的民商法连带责任制度存在一定的滥用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债权人会滥用连带责任制度,将本应由债务人承担的责任全部转嫁给其他相关人员。

这种情况下,其他相关人员往往需要承担不应该由他们承担的责任,给他们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其次,现行的民商法连带责任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实践中,相关人员面对连带责任问题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此外,相关人员在承担连带责任时,也存在很多纠纷和争议,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解决。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进一步完善民商法连带责任制度,避免相关人员被滥用。

在现实生活中,债权人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合理用好连带责任制度,不得滥用。

同时,我们也需要强化对债权人的监管,确保其不会滥用连带责任制度。

其次,应该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权益保护。

在实践中,应当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知情权和申辩权的保护,确保他们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责任和权利。

最后,应当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减少相关人员之间的纠纷和争议。

在实践中,相关人员之间的纠纷和争议很多时候难以解决,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帮助相关人员快速有效地解决纠纷和争议,减少大家的负担和损失。

综上所述,民商法连带责任制度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律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并建立更加严谨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从而确保相关人员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避免不必要的经济和精神损失。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民商法连带责任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多个责任主体对同一行为或者同一对象承担共同责任的一种法律责任形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民商法连带责任问题日益凸显。

在实践中,连带责任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分析和对策探讨。

一、问题分析1.责任界定不清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在合同签订、买卖等行为中存在着不完全信息、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得责任主体在承担责任时难以界定责任的大小和范围。

导致甲方和乙方之间在合同纠纷中难以确定连带责任,给双方的权益保护带来了难度。

2.防范意识不强在商业活动中,部分企业对于合同履行中的社会责任缺乏强烈的防范意识,存在为了谋取暂时利益而忽视合同规定的情况。

这将导致在经济纠纷中,责任主体无法充分履行其应承担的连带责任,最终损害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执行难度大在执行连带责任的过程中,存在着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和执行难度大的情况。

如果有一方为了逃避连带责任而转移财产或挪用资金,让受害方难以得到合法权益的保障,这将对法律的权威造成一定的挑战。

二、对策分析1.加强法律宣传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应当加强对于连带责任承担的法律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使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合同责任的承担和法律规定,增强法律约束力。

2.完善法律法规在民商法领域,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度建设,避免法律的漏洞和模糊点,明确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和责任主体,提高法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为解决纠纷提供有力支持。

3.加强监管对于违法逃避连带责任的行为,应该严格加强相关监管力度,让其无法侥幸逃脱法律制裁。

还需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执行机制,保障权利得到保障和实际执行的顺利进行。

4.强化企业责任在商业活动中,企业应当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注重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社会责任,切实履行连带责任和法律规定,保护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5.加强协调合作在处理纠纷和执行连带责任的过程中,需要各方积极对话和加强协调合作,使得责任主体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加强执行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民商法中的连带责任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多人因某种行为或事由而应承担共同责任的一种法律规定。

连带责任强调了相关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共同承担责任的精神,但与此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就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进行研究。

连带责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模糊不清。

目前,民商法规定了一些特定情况下的连带责任,如劳动合同法中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连带责任的规定。

并没有明确规定连带责任的具体适用范围,导致相关规定应用时存在诸多争议。

在合同法中,对于债务人的连带责任,仅提到了欠款的共同债务人才适用,但并未明确其他情况下的适用范围,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清晰的情况。

连带责任的实施难度较大。

由于连带责任涉及多个责任主体,这就需要确定各个责任主体的具体责任份额。

对于责任份额的确定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争议。

在执行连带责任时也存在难以划分承责界限的问题,容易产生权益纠纷。

连带责任容易滥用。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法律对连带责任的规定不明确,导致一些主体利用法律漏洞,滥用连带责任的规定。

一些中介机构可能会将连带责任转嫁给个人或其他主体,以减轻自身责任。

这种情况下,连带责任的规定反而成为了一种帮凶关系,损害了其他责任主体的合法权益。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明确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

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类情况下的连带责任规定,避免模糊不清的情况发生。

在合同法中可以明确规定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以便在实践中减少争议。

应明确连带责任的责任份额。

可以通过加强司法实践,总结各类情形下的责任划分原则,为相关主体提供明确的指导。

也可以引入专家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从而确保责任份额划分的准确性。

加强法律监管,防止连带责任的滥用。

可以通过强化执法力度,对滥用连带责任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加大违法成本。

可以建立相应的留置措施,限制滥用连带责任的主体的行为。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民商法连带责任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多个人对同一债务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一种法律责任。

连带责任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债权人的利益,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分析和对策制定。

一、存在的问题1. 连带责任范围不明确民商法对于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出现争议。

例如在一项合同中,涉及到多个履行主体时,各方在合同解除、违约等情况下如何承担连带责任,就是一个争议的焦点。

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很容易出现不同解释,给司法实践带来一定的困扰。

2. 连带责任处罚不对等在连带责任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选择任意一方履行债务,而履行后的追偿权则需要由承担了全部债务的一方来行使。

这导致在实际操作中,承担了全部债务的一方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和压力,而其他履行主体则相对轻松。

这种处罚不对等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连带责任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3. 连带责任对被告的影响在诉讼中,债权人可以选择将多个履行主体一并诉至法庭,而被告们在实际情况中也很难争取到减免或分担责任的机会,这给被告方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对于一些无过错的被告来说,他们很难获得合理的保护,这也是一种对连带责任制度的不公平之处。

二、对策分析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明确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和具体规定,以维护所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比如可以明确规定哪些情况下可以适用连带责任,以及在具体的追偿过程中如何进行分摊和收支等具体操作,从而减少争议和误解。

2. 强化司法解释及裁判规范在司法实践中,适当加强对于连带责任的司法解释和裁判规范,以明确各方在诉讼中的权利和责任。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连带责任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规定,强调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和责任分摊原则,从而确保司法实践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3. 加强债权人的约束和监管在一些情况下,债权人对于多方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应当受到一定的约束和监管。

关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若干法律问题思考

关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若干法律问题思考

关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若干法律问题思考摘要:在对不真正连带责任概念和特征进行探究并进而挖掘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在不真正连带责任诉讼中,诉的选择及诉的合并问题以及案由确定等问题进行探析。

关键词:不真正连带债务连带责任债务人债权人一、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界定不真正连带责任又称不真正连带债务,依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史尚宽先生主张:“不真正连带债务谓数债务人基于不同之发生原因,对于债务人负以同一给付为标的之数个债务,依一债务人之完全履行,其他债务因目的之达到而消灭之法律关系”。

侵权责任法中的不真正连带责任突破了传统理论中不真正连带责任多基于偶然性因素而产生、各个责任人因自己的行为各负其责的特点,而是直接依据法律的规定产生,以法定性为其基本特征:一是归责的法定性。

侵权责任法中不真正连带责任的产生并不是因责任人各自的行为造成了同一损害,而是直接依法律的规定使相关责任人各负同一内容的给付。

二是责任主体的法定性。

侵权责任法上不真正连带责任条款界定了责任主体的范围,并设置了终局责任人,排除了法院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可能。

这也与一般偶发性的不真正连带责任可由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并不相同。

二、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形态现实生活中,不真正连带责任,依产生原因的不同,归纳为以下几种形态较为科学:1、因数个独立的侵权行为偶然竞合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

2、因一人的债务不履行行为与他人的债务不履行行为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

3、因一人的侵权行为与他人的债务不履行行为竞合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

4、因一人合同上的损害赔偿债务与他人的债务不履行竞合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

三、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终局责任人所谓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终局责任人是指在不真正连带责任中最终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人。

产生终局责任人的主要原因是因加害行为之间在客观上存在关联性,而非加害人主观意志的关联,也就是说由于终局责任人的加害行为导致了另一义务主体的加害行为的发生。

在存在终局责任人的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中,我们不能理解为由于终局责任人的存在就可以免除其他责任人的赔偿义务,而应理解为承担了赔偿责任的其他责任人有权要求终局责任人对其损失进行赔偿。

小议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小议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小议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在民商法中,连带责任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多个责任人对同一义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确保其能够得到合法的权益。

在实践中,民商法中的连带责任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连带责任会让责任人之间承担过大的风险。

在民商法中,当主债务人无力承担债务时,债权人可以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这就意味着即使其他责任人没有直接导致债务发生,他们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会让责任人感受到不公平,因为他们可能会被迫为他人的过失承担责任。

连带责任容易导致债务追偿难题。

当债权人需要向多个责任人追偿时,可能会面临很多问题,如责任人间的分配问题、追偿机制的不完善等。

这就会给债权人带来很大的困扰,可能会导致债权人无法获得合法的权益。

连带责任也可能会对企业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企业承担连带责任后,可能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信用受损等问题。

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还可能导致企业倒闭,给企业主带来巨大的损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要加强连带责任的限制。

可以通过明确责任人的范围、限制追偿金额等方式,避免过度追责。

在确定连带责任时,要更加注重事实和证据的确切性,避免不当的连带责任产生。

要完善债务追偿机制。

可以建立更加高效的债务追偿程序,明确各个责任人的追偿责任和方式,并加强监督和执行力度,确保债权人能够顺利实现债权。

要注重企业经营环境的保护。

在应对企业连带责任时,应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社会责任、市场竞争等因素,避免因连带责任导致企业经营困难。

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提高企业的自律能力,降低企业承担连带责任的风险。

还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连带责任制度方面的做法,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连带责任制度。

民商法中的连带责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连带责任的限制、完善债务追偿机制、注重企业经营环境的保护以及借鉴国际经验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连带责任制度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小议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小议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小议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民商法连带责任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法律规定多个人对同一债务承担责任的一种规定。

在社会生活中,连带责任的适用常常涉及到甲乙丙三方之间的关系,如担保责任、赔偿责任等。

现实中在连带责任的适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加以解决。

接下来,本文将围绕着小议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展开讨论。

一、问题分析1. 法律规定不明确当前我国《民法总则》中对连带责任的规定并不十分明确。

在具体适用过程中,容易因为条文解释不明确而产生争议,给法律实施带来困难。

需要对相关法律条文进行解释和修订,以使其更加明确和具体。

2. 财产保障不足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被连带责任人的财产不足以承担责任,往往会导致实际权利人难以获得应有的赔偿或补偿。

这也就需要对财产保障机制进行完善,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3. 忽视特殊情况有时候被连带责任人面临的情况可能有特殊性,对其采取普遍的连带责任可能会带来不公平的结果。

在法律规定的也需要考虑个案的具体情况,确保连带责任的适用不会对特殊情况造成伤害。

二、解决措施1. 完善法律规定在修订相关法律条文时,需要对连带责任的适用条件、范围以及具体责任进行明确规定,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和误解。

也需要考虑到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保障法律的适用性和公正性。

2. 健全财产保障机制针对被连带责任人财产不足的情况,可以建立相应的财产保障机制,如责任保险、责任保函等,以确保权利人能够获得相应的赔偿。

也可以对不履行连带责任的相关行为进行相应的追责和处罚。

民商法连带责任在适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通过完善法律规定、健全财产保障机制以及强化个案审查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希望在未来的法律实施中,能够更加科学、公正地适用连带责任,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民商法中的连带责任是指多个人对同一债务承担责任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连带责任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连带责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1.法律界定不明确在实际操作中,连带责任的界定会产生争议,这主要是因为法律对连带责任的定义并不明确。

在实际中,人们往往无法确定是否与他人共同承担责任。

2.合同订立不规范很多情况下,连带责任的存在是由于合同的订立不规范,没有对权利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

这就会导致在合同履行中产生争议,难以确定谁应该承担责任。

3.难以确定赔偿金额在实际中,连带责任涉及到的赔偿金额往往难以确定。

尤其是当多个被告对同一项损害责任连带时,在限定时间内承担连带责任的数额更是难以确定。

二、对策分析1.完善法律法规为了解决连带责任的问题,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连带责任的界定和计算方法。

同时还要明确承担连带责任所需要满足的条件和限制,以保证连带责任的合理性。

2.加强合同管理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应该加强规范化管理,明确各方权利义务,防止合同履行中出现争议。

特别是对于涉及到连带责任的合同,应该在合同中明确相关的责任和义务。

3.推动审判机制改革为了提高连带责任的审判效率和公正性,需要推动审判机制的改革。

特别是在涉及到赔偿金额的计算和分配时,需要加强相关制度的规范和完善。

总之,连带责任在民商法中的应用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和改进。

只有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合同管理以及推动审判机制改革等措施,才能更好地解决连带责任存在的问题。

关于我国民商法中“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困惑及立法构想

关于我国民商法中“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困惑及立法构想
经济与法
— 一
关于我国民商法中 “ 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困惑及立法构想
黄 云发
( 4 0 1 5 2 4 重庆人 文科技 学院 重庆 )
摘 要 :我 国 民商 法 体 系 内 ,有 关 不真 正 连 带 责任 的现 有 从 现 有 状态 看 ,不 真正 范 畴 的 连带 责 任 还很 难 被 类 为 同 表 述 还 没 能确 立 完备 的体 系 。关 于这 类 责任 , 民商 法 只拟 定 了 定 义 ,缺 失 同 一 内涵 。 考量 立 法 视 角 ,不 真 正这 类 的 责任 应 零 散 布设 的各 类 条 文 , 内涵 也很 含 糊 ,使 得 审理 案件 时, 同类 被 解析 为: 多 重 的债务人 , 出于 偶然 成 因彼此 都应 偿付 某一赔 偿 。 案 件 常 常 不 能获 取 同等 的评 判 结果 ,带 来 了不 公 正。 为 此 ,有 他 们 彼 此 之 间 ,应履 行 自带 的 职责 。某 一 主体 若经 由 了这样 的 必 要 明 晰这 类 责 任 应有 的立 法构 架 ,适 当 予 以注释 。 解析 现 有 流程 , 已经偿 付债 务 , 那 么余 留下来 的债 务 主体依 循 给定 的法规 , 困惑 ,才 能完善体 系, 以弥补现 有 立法 的不足 。 则 可获 取抗 辩 ,可对 抗请 求权 。依 照 侵权法 规来 处理 关联 着 的 关键 词 : 民商法 ;不 真正连 带责任 ; 困惑 ;立法构 想 若 干侵 权 。这就 涵盖 了请 求权 必要 的竞 合 ,概念 更 为完整 。

第三 ,给付 目标等 同。连带责任之 内,债权人承受着 的给 付郜为同一 ;各个债务主体 ,清偿职责也应被看成 同一。履行 某 一 责任 ,全 部 责任 灭 失 。不 会 区分 比值 ,也不 区分 金 额 ,并 小 彼此分 摊 。 二 、现有疑难 困惑 ( 一 )如 何 列 出被 告 某一侵权发生 ,债权人可否把这一范畴的债务人都拟定成 共同被告 ,然后予 以起诉?考量责任内涵,可得这一结论 :如 果 一 人 清偿 ,则 承担 着 的共 有债 务 就 会 灭失 。为 此 ,无需 同时 赔 偿 。真 正 去起 诉 时 ,侵 害 人 可 否 被划 归 为 同一 的这 种 被 告? 应 当共 同起诉 ,或者 分别起 诉 ?这就 带来 争 执 。 ( 二 )如何真 正清偿 案 件 被 判 决后 ,谁 来 真 正 清 偿 ?审 判 中的 疑难 ,是谁 真 正 去 偿 付设 定 好 的赔 偿 。从 民 法视 角 看 ,侵 权 人 应 能彼 此 独 立 , 有 同一职 责 。应 当 明晰 的是 :只要一 人清 偿 ,即可全 部消 灭 , 不会细分份额。那么在审判 时,怎么去选 出最适 宜的偿付者?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民商法连带责任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多人承担同一义务或多人享有同一权利的责任关系。

连带责任制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但其适用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问题分析1.法律适用不够明确在实际案例中,由于法律对于连带责任的适用条款不够明确,使得法院在处理相关案件时存在较大的裁量空间,容易导致判决结果的不确定性,给当事人带来一定的困扰。

2.责任认定困难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多方参与或多方涉及的案件较为复杂,责任的认定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

特别是在商业合同、债务纠纷等案件中,当事人的责任界定不清晰,容易导致争议和纠纷的加剧。

3.执行难度大相关法律规定的执行程序繁琐,对于连带责任的实际执行存在一定的困难。

特别是在债务追偿、损害赔偿等方面,当事人常常面临执行难的情况,影响了法律的有效执行。

4.法律环境欠缺统一规范在我国,现行的民商法中关于连带责任的规定分散在多个法律条款中,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和不统一现象,导致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给法律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对策分析1.明确法律适用条款建议在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定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明确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法院处理该类案件的标准和程序,避免了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可预测性。

2.建立责任认定标准在相关法律中建立清晰的责任认定标准,明确各方当事人在不同情况下的责任范围和界定,避免责任认定的模糊和困难,减少相关案件的争议和纠纷。

3.简化执行程序建议在相关法律中适当简化连带责任的执行程序,减少繁琐的操作程序和文件要求,提高当事人的执行效率,增强法律实施的可行性。

三、结论在现代社会中,民商法中的连带责任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适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合理的对策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明确法律适用条款、建立责任认定标准、简化执行程序以及完善法律规范等举措,可以有效提高法律的适用效果和效力,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民商法中的连带责任是指在特定情形下,债务人和其他责任人对债权人承担相同的或相当的责任。

在实际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中,连带责任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及时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本文将围绕民商法中存在的连带责任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连带责任存在的问题
1. 法律不明确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相关法律条文对连带责任并不是很清晰,导致执行时容易产生模糊地带,给债权人和其他责任人带来不确定性,甚至可能引发纠纷。

比如在债务人出现违约行为时,其他责任人的连带责任如何产生、如何承担等问题都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

2. 诉讼成本较高
在诉讼中,如果涉及到多个责任人的连带责任问题,可能会导致诉讼费用增加、审理时间延长等问题。

特别是在跨地区、跨国家的诉讼中,由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法律环境不同,导致诉讼成本更高。

3. 公平性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导致某些责任人承担了过多的连带责任,而另一些责任人则承担较轻的连带责任,这种情况下,会引发公平性的质疑,容易引发纠纷和争议。

三、结语
在民商法中,连带责任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针对连带责任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优化法律规定、提高司法效率、着重保障公平性,以期达到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更好的法律实施效果。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及时修正和完善相关法律条文,有效解决连带责任存在的问题,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民商法中的连带责任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责任,它是指当事人之间因共同行为或共同目的而引发的法律责任。

在实际应用中,连带责任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急需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本文将就民商法中连带责任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研究。

一、连带责任存在的问题1. 相互之间责任不清晰在实际中,由于共同行为人之间责任分担规则不明确,往往导致责任界定模糊、难以判断。

当两个人共同进行一项商业活动时,如果其中一个人违约,另一个人是否应该承担连带责任,以及承担多少责任,便成为一个争议的焦点。

2. 对弱势当事人的保护不足在连带责任的情况下,往往强势一方会借助连带责任的约束力来压制弱势一方,导致弱势当事人的权益受损。

这种情况下,连带责任成为对弱势当事人不利的工具,而非保护其权益的手段。

3. 社会公平性问题连带责任往往会导致个别责任人承担了远远超过其实际过错的责任,造成不公平现象。

因为某些情况下,法律规定的连带责任数量并不符合实际情况,造成对责任人不公平的对待。

4. 法律适用不规范目前对连带责任的法律适用并不规范,导致在实践中很难有效管理这些责任,甚至出现了滥用连带责任的情况,从而损害了公平和正义。

1. 健全责任分担规则在连带责任的适用中,有必要对责任分担规则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对于在共同行为中存在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责任分担规则,确保责任的确定更加清晰和合理。

2. 强化对弱势当事人的保护为了保护弱势当事人的权益,可以在法律中设立特别的保护措施,使得弱势当事人在连带责任情况下能够得到更多的保护。

可以在法律中规定,在连带责任下,弱势一方享有更多的权益保障。

3. 设立支付能力评估机制为了避免对弱势当事人的过度压力,可以建立支付能力评估机制,通过评估当事人的支付能力确定其承担责任的范围。

这样既可以保证对弱势一方不会承担过多的责任,也能保证对强势一方不会过度躲避责任。

4. 加强法律监管和司法审查对于连带责任的适用,需要加强法律监管和司法审查,防止利用连带责任规定进行恶意诉讼,以及保障所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不真正连带责任纠纷几点理解

不真正连带责任纠纷几点理解

不真正连带责任纠纷几点理解昨天看了北京市一中院王国庆庭长的一篇关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文章。

整篇写的十分深刻,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做了比较充分的讲解和论述,同时兼顾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贯通,点出了司法实践上处理的一些问题。

本人获益良多,鉴于能力有限,不能将该篇文章的内涵完全理解并转述给各位,但也想根据自己的理解跟大家简单分享。

法条聚焦:《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条规定: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三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

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民法典》第四十四条:“因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四条:“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

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三条:“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

污染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条:“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

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民商法中的连带责任是指多个责任主体对同一个义务承担共同的责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连带责任在商业活动中越来越普遍。

然而,连带责任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问题一:连带责任不公平连带责任制度下,多个责任主体承担同等的责任,其中一些人可能并没有实际参与到引起损害的行为中。

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会因为受连带责任而承担不应承担的责任,而另一些人因为没有被追究连带责任而逃避了应承担的责任。

应对措施:在实施连带责任制度时,应根据责任主体的实际作用以及损失的大小确定各自的责任承担比例,避免存在不公平的情况。

问题二:连带责任制度适用范围不清在商业活动中,责任主体往往会涉及多方,且在具体情况下责任的承担范围也不尽相同。

如果连带责任制度适用范围不清,就会导致责任主体找不到承担责任的准确位置,或者出现重复追究责任的情况。

应该加强立法,明确连带责任制度的适用范围,制定明确的责任分配规则。

在具体案件中,可以通过调查和证据收集,确定各方责任主体的实际责任,避免存在责任承担错位的情况。

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下,关于连带责任制度的规则并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如连带债务的终止、债权人对于共同债务人的优先权处理等。

如果相关规则不完善,可能会导致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规定连带责任制度适用的具体规则,更好地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此外,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该综合考虑当事人之间的实际情况和利益平衡原则,做出公正的裁判。

总之,连带责任制度是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实际操作中,各主体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出现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应该不断完善和优化连带责任制度,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重构不真正连带责任制度修改原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重构不真正连带责任制度修改原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重构不真正连带责任制度,修改原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错误:为了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如何对不真正连带制度作进一步完善,对原有法律中存在的种种错误以及不妥之处进行修正:在产品责任中,我们应该规定产品生产者与产品经营着对受害人承担的是不真正连带责任而非连带责任;首先,对于产品安全中存在的责任问题,应该通过规定让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来给予受害人以更多的权利与补偿。

在安全保障义务人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第三人侵权场合,安全保障义务人和第三人对受害人承担的是不真正连带责任而非补充责任;其次,如若在应尽安全保障义务的义务人由于失职而发生事故的第三场合,不管是安全保障义务人还是第三人都应对受害人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而不应仅仅是承担补充责任!在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第三人侵权的场合,相关教育机构承担和第三人对受害人承担的是不真正连带责任而非补充责任。

再次,如果是在如校园、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存在第三人侵权事件的场合,无论是相关教育机构还是第三人都应对受害人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而不是仅仅承担补充责任。

关于对一名不真正连带责任人起诉后再对其他不真正连带责任人起诉的,诉讼时效从第一个诉讼法律文书生效之日开始计算,以免权利人没有提起共同诉讼而丧失对其他不真正连带责任人的赔偿请求权。

如果同时对多名不真正连带责任人进行起诉,为了避免由于权利人没有提起共同诉讼而失去对其他不真正连带责任人的赔偿请求权,应规定在第一个诉讼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就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对于不真正连带责任诉讼,如果债权人起诉两个以上的债务人,人民法院可以以普通共同诉讼合并审理。

对于不真正连带责任诉讼,若债权人同时起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债务人,人民法院可以通过普通共同诉讼的方式来接受审理。

在不真正连带责任中,当债权人对其中一人提出履行请求时,对其他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在不真正连带责任制度中,如果有债权人对债务人中的一人提出履行请求,并不会因此而对其他债务人的权利产生任何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若干法律问题思考
摘要:在对不真正连带责任概念和特征进行探究并进而挖掘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在不真正连带责任诉讼中,诉的选择及诉的合并问题以及案由确定等问题进行探析。

关键词:不真正连带债务连带责任债务人债权人
一、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界定
不真正连带责任又称不真正连带债务,依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史尚宽先生主张:“不真正连带债务谓数债务人基于不同之发生原因,对于债务人负以同一给付为标的之数个债务,依一债务人之完全履行,其他债务因目的之达到而消灭之法律关系”。

侵权责任法中的不真正连带责任突破了传统理论中不真正连带责任多基于偶然性
因素而产生、各个责任人因自己的行为各负其责的特点,而是直接依据法律的规定产生,以法定性为其基本特征:一是归责的法定性。

侵权责任法中不真正连带责任的产生并不是因责任人各自的行为
造成了同一损害,而是直接依法律的规定使相关责任人各负同一内容的给付。

二是责任主体的法定性。

侵权责任法上不真正连带责任条款界定了责任主体的范围,并设置了终局责任人,排除了法院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可能。

这也与一般偶发性的不真正连带责任可由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并不相同。

二、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形态
现实生活中,不真正连带责任,依产生原因的不同,归纳为以下几种形态较为科学:
1、因数个独立的侵权行为偶然竞合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

2、因一人的债务不履行行为与他人的债务不履行行为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

3、因一人的侵权行为与他人的债务不履行行为竞合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

4、因一人合同上的损害赔偿债务与他人的债务不履行竞合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

三、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终局责任人
所谓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终局责任人是指在不真正连带责任中最终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人。

产生终局责任人的主要原因是因加害行为之间在客观上存在关联性,而非加害人主观意志的关联,也就是说由于终局责任人的加害行为导致了另一义务主体的加害行为的发生。

在存在终局责任人的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中,我们不能理解为由于终局责任人的存在就可以免除其他责任人的赔偿义务,而应理解为承担了赔偿责任的其他责任人有权要求终局责任人对其损失进行赔偿。

并非所有的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中都有终局责任人。

四、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第一、与连带责任的区别
不真正连带债务与连带债务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发生原因不同。

连带债务的是基于同一事实产生的,一般是由于共同侵权行为或是同一合同不履行行为。

债务人的连带关系存在于债务履行的时期,并且贯穿始终。

在债务履行过程中,没有连带关系,仅是基于
偶然因素各债务人联系到一起;其次,法律要求不同。

连带责任往往由法律明文规定或基于当事人约定,不真正连带责任大都是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的归纳和总结,法律较少有明文规定。

再次,内部求偿关系不同。

连带债务中,各债务人没有按份给付的责任,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债务人向债权人清偿全部债务后,不得向其他债务人追偿。

第二、与补充责任的区别
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补充责任区别在于,不真正连带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任一债务人请求。

每个债务人都有给付全部债务的义务。

而补充责任的履行则有严格顺序,债权人首先应请求第一顺序债务人请求履行债务。

同时二顺序债务人则处于备用状态,当第一顺序请求权得到实现,第二顺序请求权就归于消灭。

如第一顺序请求权没能实现,则债权人可以向第二顺序债务人请求,以实现债权。

五、不真正连带责任诉讼中被告责任的确定
关于不真正连带责任诉讼中被告责任的确定是在实践中非常紧迫的问题,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大多将不真正连带责任简单的视为连带责任而审理,从而导致了法律关系的错误,由此做出的判决是值得商榷的。

因此,研究不真正连带责任诉讼中被告责任的确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从司法审判实践来看,关于不真正连带责任诉讼中被告责任的确定是基于受害人诉权行使的结果,主要有以下两种做法:1.受害人选择责任人之一为被告提起诉讼由于不真正连带责任人对受害人均负独立的全额赔偿责任,受害人有权选择其
一来主张自己的权利,只要受害人符合起诉的条件,符合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法院就应该予以受理2.受害人将所有的责任人列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对于受害人而言,为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的权会尽可能多地在诉讼中列举被告,这是受害人普遍存在的诉讼心理。

这会给审判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存在终局责任人的案件中,往往会判决让终局责任人承担全部赔偿义务而免除非终局责任人
的赔偿责任,这种判法值得商榷。

六、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案由的确定问题
不真正连带债务案件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的案由,在权利人向法院合并起诉的时候,就会涉及到案由的确定,那么两个不同的民事法律关系究竟是用其中一个案由,还是两个案由同时运用?这在司法实践中运用的非常混乱,有的是在其中任选一个,有的是合并使用。

笔者认为,案由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确定:首先,弄清案由的含义,为克服审判人员在确定案由过程中的随意性和混乱性,规范使用案由,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10月30 日颁布了《关于印发(试行)》的通知,该通知指出,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的案由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当事人诉争的法律关系及其争议,因此,审判人员在确定案件案由时,必须要从这两个内容入手:首先,找准相对应的案由种类;其次,遵循案由确定的基本原则。

一是要体现民商法的核心以及民事诉讼法的目的,坚持私法自治原则,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二是要准确把握案件的法律关系,要正确区分构成民事法律关系内容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准确归纳出案件的争议焦点,为正
确确定案由提供最重要的依据,三是确定案由既要讲求原则性,也要讲究灵活性。

因此,对于涉及不真正连带债务案件的案由,应依具体案件所涉及的相关不同的法律关系综合确定,如果债权人单独起诉一个债务人,则以债权人与该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确定案由:如果债权人起诉全部债务人,则分别列出各个法律关系,可以定为租赁合同与侵权赔偿纠纷。

参考文献:
[1]史尚宽著.《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 版,第672 页
[2]王利明著.《违约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修订版,第693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