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摘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贯彻美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阅读、写作、感受和体会,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学教育教学模式
引言:语文教学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融入了施教者对人生的体验、情感、创造等。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组织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且要让美学教育深入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充分利用汉语本身的优美词韵,对课文进行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阅读、作文、感受和体会,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美学教育问题为人们所忽略。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以单一的分析串讲法把文学作品割裂开来,归纳段落大意,给出文章中心思想,领着学生在一篇篇的作品中兜圈子。
程序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
其实,语文是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我们的语言具有特色美,我们的文学具有艺术美。
语文是美,语文是文化的语文,是鲜活的生命;语文也是科学的语文,科学意义上的语言是美化生命、强健生命、表现生命的皮肤和骨骼。
学生有了爱语文之美、追求语文之美的心理,语文的学习就会变成自觉自愿学习的事情。
所以,对于教育者而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汇浓郁的美学气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行美学的艺术教育,是需要正视的问题。
当我们面临应试的压力,语文教学在痛苦和困惑的时候,当我们面临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之时,当语文的美不断流失的时候,我们不妨把美学带进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只有解放自己才能解放全体学生。
不急不躁,乘美游心。
让我们的学生逐渐优雅起来,让我们的学生逐渐崇高起来。
一、语文本身就是美
语文的美,俯拾皆是。
语文教学,路在脚下,语文学习就是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的思维过程。
语文是朦胧的美,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荡气回肠的美妙乐曲,是意蕴悠远的诗韵。
我们要深刻领悟语文之美:“渔舟唱晚”的恬静、“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不
为五斗米折腰”的正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怨无悔、“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义凛然……
二、语文与美学珠联璧合
语言文字,承载美的形象,在自然美和社会美之间,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以及每一种形态内部各个美的事物之间多相互融合渗透。
例如韩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在自然美中渗透进人的美,《洛神赋》中“若轻云之蔽月,若流风之回雪”是在人的美中渗透进自然美,形容怀素草书“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是在艺术美中渗透进自然美,“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在各种自然美之间的相互渗透。
我们教师站立讲台,畅谈、宣扬纯美语文醉人的韵律和魅力是当之无愧的本分,学习语文是激情地对美的感悟,把感悟美当作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事情。
把语文学习当作是如饥似渴地畅饮华夏文化源远流长的滋养。
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流动着美的韵律……因为语文是一种厚实的涵养,是人文的沉淀,是美的升华,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动人心魄的美!语文教学需要美学的滋润,我们要领着学生畅游在五彩缤纷的语文海洋,尽情享受荡人心魄的流动曲线,倾心触摸着热烈欢跳的至美的感觉,我们是用激情体味语文的活力与生机,体味语文的美。
语文教学是师生互动的韵律,语文教学是活化思维的韵律,学识,智慧,张扬了个性,抒写了充满生命活力的美丽。
活化“美”的思维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
美给予语文养分,为她浇水,为她施肥,让美的语文茁壮成长。
语文教学又是审美的交响乐:是诗歌的韵律美,小说的人性美,散文的天籁美,从平凡处走进极乐世界的激动美,语文让美学插上翅膀。
美学与语文结合,不仅会使学生活力、仁爱、宽容,而且不断追求崇高、不自主的优雅起来。
三、真善美是语文教学永远的追求
语文教学与美学,都是用真善美来塑造人性美。
时代是涌动激情的长江黄河,我们的教育是为这个时代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的人,那么人的美和理想有紧密地联系,课堂学习需要社会大背景的充实和洗礼,语文探究活动也需要在实践中获得启示和灵感,上层次的思想内涵、思辩能力、文化品位更是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是真真切切的对社会、对人、对自然的思考与感悟,在美的引领下,力争培养学生在崇高的理想下,不懈地勤奋追求,诚实、自信、优雅的言谈举止,增加人性的光辉。
四、要善于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在语文教学中,美文千差万变,我们的教学模式就不能一成不变
教学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审美过程。
应根据每一篇美文的特
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通过课文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像说相声演小品一样,以引起学生笑声为目的。
应从课文本身出发,把学生引入崇高的美的意境,引导学生去联想,去深思,去探求,使学生在美的气氛中受到熏陶。
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学气质和儒雅的文化风度。
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得到了提升
2、在阅读中去感受美
通过富有思想感情和艺术性作品的阅读,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
由于文学作品是人对美的追求的产物,是人们审美的集中表现,是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积极反映,它比现实美更集中更典型。
例如:自然美中不仅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夔门天下雄,华山天下险,黄山天下奇,就是在同一风景区在不同的气候,时间,也会显出不同的特点。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生动的描述了洞庭湖景色的变化,霪雨时节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春和景明时节是“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入夜,则是“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这些都说明自然美是丰富多彩的。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应该把一篇美文拆解得支离破碎,而应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朗读原文,在阅读中感悟语言美,内容美。
作为教师,你的普通话应当标准流利,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或浑厚雄亮,或圆润婉转;应准确生动,表达清晰,讲解深入浅出,举一反三;风格应爽朗明快、朴实无华,或幽默风趣,诙谐生动;或清新秀雅,文采飞扬,吐珠泻玉……学生在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巧时,也从中会享受到老师滔如江海、润如温玉般的语言所带来的美感。
这样的教学效果将肯定是完美的,教师应努力在这方面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
3、在写作中创造美
学生学习了课文后不仅能随口吟诵其中的佳句,使谈吐生色,而且能信手拈来其中的名言,使文笔增辉。
更可喜的是他们产生了写作的热情,他们要用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感情,精炼的语言来反映生活了。
你看,一位同学在一次秋游后写了《金秋十月游万佛山》一文。
文中抓住万佛山的特色,用移步换景法描绘了万佛山的风光,结尾处说:“被晚霞裹着的景物比平时更有一番魅力,我仿佛觉得自己不存在了,完全溶入眼前绝妙的景色中。
远处传来牧牛人的悠扬的笛声,使奇景又成了仙境。
我回味着‘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的对联,情不自禁地喊道:‘可爱的家乡,你的前景灿烂,你的前途辉煌!’”。
一位同学暑假中跟父母去旅游,曾冒雨游览了万佛湖,回来后他写道:“晨间阴雨绵绵,浮云朵朵,给近山远水涂上了一层朦胧神奇的色彩,一丝丝清凉的风裹着团团云
雾,拌着毛毛细雨迎面而来,带走了我们旅途中的疲劳,卷走了朦胧睡意。
我们拨开云雾,一头扎了进去。
一会儿,风大些了,雾却淡了些。
站在大坝往远处看,只见云雾迷漫一片,湖面和远山形成了白色的海洋,只露出点点的山峰,它们象这‘海’中的岛屿,我这才体会‘云海’的真正含义了。
”观看得多么入微,描写得多么生动,词语选得多么准确,年轻的学子不正是用自己的心在创造美吗?
如果说应试教学让语文成为不断凋零的美丽之花,曾几何时教师“喂”得津津有味,学生却饥肠辘辘。
我们语文教师更需要把美学带进课堂: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生活的滋润,美的语文更需要生活注入鲜活的血液;生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是语文课堂蹦跳出的欢快的小河。
我们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描绘美,歌颂美。
美,是我们沉心耕耘语文这块方塘的源头活水。
她让语文教学“枝繁叶茂稻花香,蛙唱莺歌人欢笑”。
教学中的美学教育不仅能使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而且能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塑造美的心灵。
只要青少年学生勇于用21世纪的理想、道德、情操来要求自己,他们一定会成为新时代最美的人。
参考文献
[1]萧涤非等.唐诗宋词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2]吴建明.中国古代诗学原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04
[3]许定国.文学鉴赏概论.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陈铭.意与境—中国古典诗诗词美学三味.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5]陆久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贵州教育科研,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