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社会学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妄想性鼓动者
总统暗杀、妄想驱使
( 四 ) 攻 击 行 为 保 持 调 整 机 制
实物报酬
外部强化
攻击行为 有利后果
社会赠予 排除痛苦 被害人痛苦 榜样受奖、尝试模仿 榜样受难、避而远之
替代强化
奖惩榜样 影响学生
道德标准评价体系
自我强化
评价调整 自我奖惩
外界反馈进行修正 灵魂深处良心拷问
七、学者评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二、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
阿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
1.学术生涯:出生在加拿大。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获 学士学位美国爱荷华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哲学博 士学位。 2.教学生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行为科学高 级研究中心研究员;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3.特殊荣誉: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加利福 利亚心理学会杰出科学成就奖;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4.主要著作: 《攻击行为:社会学习分析》(1973)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 (1977) ............
(一)医学意义:诞生了模仿学习疗法,有利于治 疗恐惧心理疾病。 (二)教育学意义:指出了榜样示范活动的内在规 律,科学理论引导优化教学活动。 (三) 传媒学意义:注重高尚理念引导,减少渲染 暴力场面。 (四)心理学意义:融合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 优点,有利于预测人的行为轨迹。
(五)犯罪行为本身具有高度危险,不能通过精密 实验再现过程。班杜拉的深入研究攻击行为(包括犯罪) 由获得机制、启动机制和保持调整机制构成。着重从观 察学习、榜样示范和自我调节、替代强化内外两个层面 来探究人的行为轨迹,对研究犯罪现象发生与探究犯罪 原因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版权所有 翻版不究
九、参考资料
• 百度文库 • 《攻击行为:社会学习分析》-班杜拉 • 《社会学习理论》
The end,thank you!
• (一)美国犯罪学家西格尔(.J.Siegel) 1989年认为,社会学习理论 发现了四种导致暴力的因素(情绪唤起、攻击技能、预期结果和价值 观念)。这些知识为我们系统研究犯罪行为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预 防犯罪对策,建立有价值的理论体系有重要的意义。
• (二)莫尔(Mowrer)认为,观察者仅仅通过看到模型的奖励就可 以学会这个模型的反应。
三、相关书籍
《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
作 者:(美)班杜拉 林颖等译 著,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历史 意义,堪称是学习心理学发展史 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标志着学习 理论的参照点由行为、认知、情 感或环境等单一方面向三者综合 的转变,改变了传统学习理论重 个体轻社会、重直接经验轻间接 经验、强调单向决定作用而忽视 人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交互作 用的思想倾向。
• 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
榜 样 行 为 表 现
1 注 意 过 程
2 保 留 过 程
3 再 生 过 程
4 动 机 过 程
经 模 仿 学 得 行 为
注意过程:引起兴趣、激发注意 观察者的心理特征 榜样的活动特征 观察者与榜样的关系特征 保持过程:符号形式、长时记忆 表象记忆系统 言语编码系统 再现过程: 记忆动作、应用实践 动作认识组织 表现实践行为 自我练习调整 动机过程: 应用与否在于动机 家庭成员 社区成员 大众传媒
暴力殴打事件
厌恶性鼓动者
( 三 ) 激励性鼓动者 攻 击 通过学习习得攻击 行 为 具体情境如何诱发 示范性鼓动者 启 动 机 制 训导性鼓动者
言语威胁侮辱 生活条件恶化 目标行为受阻 谋财害命、拦路抢劫 积极预期 、铤而走险 示范暗示 抑制解除 情绪唤起
个体意识、社会权威 扭曲权威、残忍命令
精神病人、古怪信念
第一阶段: 甲组:一个男子在打玩具娃娃,糖果奖励。结果: 儿童模仿录像,去打玩具。
乙组:同样男子在打玩具娃娃,暴力惩罚。结果 儿童害怕惩罚,不打玩具。 你能从这个事件中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奖励榜样、模仿榜样行为、惩罚榜样、避 免榜样行为。
第二阶段: 甲组、乙组:鼓励两组 儿童模仿男子去打玩具 娃娃,并用糖果诱惑他 们。结果:他们争先恐 后击打玩具。 你能从这个事件中得出 什么结论? 结论:观看录像、模仿 习得、攻击行为、条件 激发。
《人性辉煌之路 班杜拉的 社会学习理论》(2001/2)
作 者: 高申春
出 版 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本书为介绍二十世纪心理 学家班杜拉生平及思想的导 论性著作。
四、社会学习理论的来源
行为主义理论 (外在因素)
继承批判
认知主义理论 (内在因素)
吸收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仍然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稳健派行为主义者)
五、社会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 交互决定论 人的行为受心理和环境的两种因素影响,行为(B)、心 理(P)和环境(E)三者之间相互连接,交互作用决定 人的行为取向。 P
期望与价值 观影响行为 种族、身高、性別等生 理特征与社会属性,引 发不同环境反应
不受环境影响之 行为,改变个人 印象
差别的社会待遇影 响个体的自我概念
• (三)伯尔拉(Y.Berra)也赞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并说: “靠看,你能观察许多事物”。 • (四)尼尔茨(M.T.Nietzel)1979年曾说:他们(班杜拉等)对犯罪 行为的分析主要是将几个简单原则应用于复杂的现象。他们既没有解 释犯罪行为的普遍性,也没有解释年龄和性别的差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八、原创评论
一、概述
创立: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多拉德
(J.Dollard,1900-?)和米勒 (N.E.Miller,1909-?)最早对社 会学习进行系统研究。于1941 年首创社会学习理论。
发展:罗特(J.B.Rotter)和班
杜拉对此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继承并发展社会学习理论。当今 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代表, 成为现代人格心理学发展中的一 大流派。班杜拉着眼于观察学习 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 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 互作用。
B
E
被引起的环境事 件可改变活动的 方向或強度
行为引发的 环境事件
六、社会学习理论之犯罪学角度
(一)犯罪视角:人类的攻击行为是一种习得的社会行为。
攻击行为
个体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 个体攻击行为的启动机制 个体攻击行为的保持机制 攻击行为的自我调节机制
(二)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
观察学习(间接学习) 两种途径 亲历学习(直接学习)
犯罪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目录
• • • • • • • (一)概述 (二)代表人物 (三)相关书籍 (四)社会学习理论的来源 (五)社会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六)社会学习理论之犯罪学角度 (七)评价
班杜拉的儿童玩偶实验
前提:两组儿童观看暴力视频之后给予不同的对待。 目的:研究榜样对人的影响。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