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 现代企业理论

合集下载

第五讲新制度经济学得企业理论ppt

第五讲新制度经济学得企业理论ppt

纵向一体化可以防止市场交易中的机会主义;从而节约交易费用。 格罗斯曼(Grossman;S)和哈特(Hart;O)回答了什么条件下才会发生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发生时;谁起主导作用? 他们将企业所有权定义为“剩余控制权”;即谁对契约中不完备的地方拥有决策权; 谁就是雇主;谁就有权获得企业产生的剩余收入。 纵向一体化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但是被一体化的一方失去了对原有企业的剩余控制 权;也就损失了激励;从而带来效率损失;这就是“一体化”产生的合并费用。 纵向一体化能否发生;取决于“一体化”节约的交易费用和它所产生的合并费用的 比较;只有当前者大于后者时;纵向一体化才会发生。 结论是:应该由投资活动中最重要的一方“一体化”其它方。
第五讲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主要内容 1、科斯(R.Coase)的企业理论 2、契约理论 3、委托--代理理论 4、协作生产力理论 5、团队理论
传统微观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将企业看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主体 企业是一种生产型的组织; 企业是一个技术性的生产函数;忽视了企业的契约性质。 新古典的企业理论只是一种研究要素组合的生产理论;而不是企业理论。
2、契约理论 企业契约理论主要是在契约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的融合下发展起来的。 契约的经济意义在于:承诺是神圣的;个人独立进入交易活动的权利 是不可侵犯的。对契约的系统分析是由美国法学家以恩· 麦克内尔完 成的。按照契约的条件把契约分为:1.古典契约;2.新古典契约;3. 关系性契约。并根据契约的完备性区别了: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 企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有机组合;是人们之间交 易产权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物质资产的简单聚合。完全契约只在理想 中存在;在此基础上;企业契约理论将研究的重点瞄准了企业和市场 的关系;即企业的边界。 企业契约理论主要有两个分支: 1)资产专用性理论;2)间接定价理论;

第十二章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第十二章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i =1 n
x(a * ) ⋅ n = x(a * ) 。现 n
在的问题是,如果委托人事前就预期自己将一无所得,就没有人愿去当委托人。但 Holmstrom 证明在不确定的环境里, 这类团体激励是很有效的。 我们下面来看他的思路。 假定产出还受到外生因素 θ 的影响,故有 x = x(a,θ ) 。使用分布函数的参数化模型 (见第 8 章) ,把 x 当作随机变量。 令 F ( x, a ) 和 f ( x, a ) 分别为 x 的分布函数和分布密度, 假定 F ( x, a ) 满足一阶随机占优 条件和凸性条件(见第 8 章) 。设计如下制度 S i x , 若x ≥ x S i ( x) = S i x − k i , 若x < x
则 x ≥ x(a * ) , S i ( x) = bi , u (bi , ai* ) = bi − C i (ai ) ≤ bi − C i (ai* ) > 0 。 显然,他的最优选择是 ai* ,这样, a * 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作出其它的一些帕累托最优均衡方案。 譬如,如果所有代理人都是相同的,制度安排要求每一个代理人在开始就缴纳一个 (n − 1) 保证金,数额为 Ai = x(a * ) ,然后按 S i ( x) = x 分配。这也是打破了预算平衡的,因 n 为有
∑ S ( x) ≤ x
i =1 i
பைடு நூலகம்
n
(12.5)
再看如下分配方式: bi , 若x ≥ x(a * ) S i ( x) = * 0, 若x < x(a )
(12.6)
在这里, a * 由条件(12.4)决定,是帕累托最优努力向量。也就是说,据此方案, 若总产出大于或等于帕累托最优产出,代理人 i 得到 bi ;若总产出小于帕累托最优产出, 则代理人一无所得。 不难证明在这个分配方式中,纳什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在帕累托最优处,

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企业性质理论的文献综述(全文)

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企业性质理论的文献综述(全文)

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企业性质理论的文献综述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企业不过是投入和产出的生产函数,企业唯一的功能是根据边际替代原则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组合,从而实现最大的产量或最低的生产成本。

企业组织背后的制度因素被忽视了,因而长期以来企业理论被称为"黑箱"。

企业的契约性质第一次由科斯揭示出来,被称为开创了现代企业理论的先河。

企业不再被认为是一个生产函数,而是一系列契约的有机组合。

新制度经济学在进展过程中,形成了企业性质中不同的流派。

一、交易费用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性质理论是由科斯首先提出来的,在其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科斯提出了交易成本概念,并将之用于经济分析,将生产的制度结构纳入经济理论。

他认为作为价格机制替代物的企业,实质上是企业家与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长期契约。

在企业内部契约中,生产要素所有者为获得一定酬劳而同意在一定限度内服从具有一定强制性权威的企业家的指挥。

张五常进一步进展了科斯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出现是用资本市场代替产品市场,或一种契约方式代替另一种契约方式。

市场交易的是产品或商品,企业交易的是生产要素。

如果交易成本为零,那么两个市场是不可分割的,因为顾客向生产要素所有者支付的款项等于向产品销售者支付的款项。

而交易费用的存在是市场分离的前提。

杨小凯和黄有光在《专业化与经济组织--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一书中,通过消费者--生产者两分法、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建立了一个关于企业一般均衡契约模型。

认为作为促进劳动分工形式的企业,尽管与自给经济相比也许会使交易费用上升,但当劳动分工经济收益的增加超过交易费用的增加时,企业就会出现。

由于不同的结构会导致不同的交易效率,因此,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安排是至关重要的。

一种非对称的剩余索取权结构在改进交易效率的同时,还能幸免直接定价和贸易中交易效率最低的活动,从而促进劳动分工。

由于对治理者活动所付出的努力及其产出水平的测量要花费极高的成本,所以,治理者的剩余索取权安排是一种有效率的产权结构。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引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是一门近年来在经济学界崭露头角的学说。

其主要理论观点是,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果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些制度安排既包括市场机制,也包括非市场机制,如组织行为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并就其对当代经济的意义进行探讨。

市场的过度理论在传统经济理论中,市场机制被认为是最优的经济组织形式,可以自我调节和平衡。

然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一项挑战:市场机制会存在着许多内在局限和不足。

例如,市场会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等问题。

此外,市场机制还存在着激励和协调的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市场机制并不能完全发挥其最优性。

反思政府干预的影响然而,过度的政府干预也会使市场失去优势。

例如,政府的管制、税收和补贴政策等,会对市场机制产生负面影响。

在经济活动中,政府的干预应该是在产权保护、政府规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避免过度的政府介入。

制度的重要性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良好的经济制度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护人民权益。

制度是组织和实现市场交易的基础。

较好的制度不仅会提供稳定、透明、可预见的环境,而且还会减小市场中的信誉和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并鼓励合作与创新。

因此,对制度建设的持续投入对于提升市场自组织性和社会福利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在企业内部的应用新制度经济学在理解企业行为上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企业是一种非常规制的经济组织,由于企业股权、机制、规则等方面的不同, 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行为结果。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合理的企业安排应该尽量避免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加强高层管理和规则制定,以确保企业合法稳定地运营,降低各种不可预测风险的发生率,而且从总体上看,这种性能更优秀的企业安排还可以降低组织运营成本,提升组织执行效率。

总结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市场机制存在内在局限的理论,较为全面地评价了政府干预市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深刻分析了制度对于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果的重要影响,并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应用。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第12章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企业是一种团队生产(team product ),而“团队”(team )是指企业中的工人是一组代理人,他们独立地选择努力水平,但却生产出一个总的产出,每个代理人对产出的边际贡献是依赖于其他代理人的努力的,是不可单独观测的[1]。

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代表人物Holmstrom 提出的团队生产理论框架是下面分析的出发点。

在团队生产中,由于个人努力不可观测,将会出现个人的“搭便车”偷懒行为。

由此,应引入一个监督者(monitor ),同时为了对监督者本身要有激励,则监督者就应该是剩余索取人(residual claimant )。

这就解释了古典企业的存在原因。

但Holmstrom (1982)曾证明,对于团队生产中的偷懒问题,可通过激励机制来解决。

他认为,监督者实际上是委托人,他的作用并不是监督团队成员,而是通过剩余索取权打破了预算平衡(breaking budget )。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到的。

设有n 个代理人n i ,,2,1 =;代理人i 选择行动),0(∞=∈i i A a ,个人成本为)(i i a C ,0)('>i i a C ,0)(''>i i a C ,且0)0(=i C 。

记),(),,(1i i n a a a a a -== 为行动向量,其中),,,,,(111n i i i a a a a a +--=。

生产函数为)(a x x =,且)(a x 是严格递增的可微凹函数,0)0(=x 。

制度安排x 在n 个代理人之间分配,记)(x S i 为代理人i 的所得份额。

设代理人是风险中性的,故效用函数为)()(),(i i i i i i a C x S a S u -=[2]。

现在的问题是:是否存在一种制度安排,使在纳什均衡下的分配是一个帕累托最优的分配。

为此,我们先看在预算平衡时的情形,此时对任意产出x 有∑==ni ix x S 1)( (12.1) 在式(12.1)两边对x 求导:∑==ni ix S 1'1)( (12.2) 代理人i 将选择i a 最大化其效用)()(i i i i a C x S U -=一阶条件为:)()('''i i i i a C x x S =,n i ,,1 = (12.3) 但是,帕累托最优的行动向量*a 应满足:⎥⎦⎤⎢⎣⎡-=∑=n i i i a a C a x rg a a 1*)()(max一阶条件为)(''i i i a C x =,n i ,,1 = (12.4) 由式(12.3)和(12.4),如果纳什均衡又是帕累托最优的,则必有1'=i S (n i ,,1 =),但这与预算平衡约束式(12.2)矛盾。

新制度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ppt 39页)

新制度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ppt 39页)
• 在企业理论的早期文献中,经济学家就是 以剩余索取权来定义企业所有权的,后来 也有学者将企业所有权定义为“剩余控制 权”,意指在企业合约中所未明确的状态 出现时的相机处理权(决策权)
第二节 企业产权理论
剩余收益权和剩余控制权的特性 ------状态依赖
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权的对应 在现代企业中,股东负责提供非人力资
第一节 企业的性质
对企业性质的不同解释
(一)威廉姆森对科斯企业理论的发展:资 产专用性(Assets specificity) 市场作为一种交易的协调机制或规制结 构,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不确定 性和小数目条件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就会失 灵,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选择能够节约交 易费用的非市场制度来替代市场机制。于 是企业组织作为一种等级制度就应运而生。 因为,企业组织具有节约交易费用的目的 和作用。
第二节 企业产权理论
• 风险分担 风险意味着单一业主企业的规模会受到个 财财富的限制,如果企业要超出这些限制 进一步发展,合伙企业的发展就成为了必 要。 合伙企业可能会降低监督成本,同样可以 降低风险承担成本。因此,这两种可能的 效率收益的总额必须和由于分享剩余产权 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权衡
第二节 企业产权理论
独立董事的职能
• 独立董事应当履行监督职能,类似于监事会,而 监事会的职能我国的公司法已有明文规定。照此 说法,既然职能已经重合,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就 可互相取代,新颁布的公司法就只好在第一百二 十三条规定: “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具体办法 由国务院规定。” 明智地选择了 “回避”。
• 独立董事应扮演“仲裁人”角色
(a)
(b)
利 润


m

m

U

[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比较分析]制度经济学和新结构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比较分析]制度经济学和新结构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比较分析]制度经济学和新结构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新结构经济学都是对马克思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和补充的学派。

它们都强调了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制度的良好性对经济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这两种学派在对企业理论的分析和解释上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制度经济学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企业的存在和发展。

它认为企业是一种由社会制度约束下的组织形式,企业的出现是为了在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制度经济学强调企业如何利用制度规则和权力关系来获取和分配资源,并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企业能够成功而另一些则失败。

它将企业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制度安排,分析了企业内部合作和治理的机制,包括所有权权益、契约设计、合作协调等。

同时,制度经济学还关注企业与其他制度环境的互动关系,例如政府的政策和法律规定等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因此,制度经济学强调了企业的制度环境与市场环境的互动作用。

相比之下,新结构经济学则从市场的角度分析企业的行为和性质。

它认为企业是一种市场现象,是为了最大化利润而存在的。

新结构经济学关注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和市场机制,并强调企业如何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效率提高来获取市场份额。

新结构经济学重点分析企业的市场结构和行为,包括垄断力量、创新能力、市场竞争等,认为市场结构和市场力量是决定企业行为和性质的关键因素。

因此,新结构经济学强调了企业的市场环境与制度环境的互动作用。

此外,制度经济学和新结构经济学在企业内部和外部机制的分析上也有所不同。

制度经济学强调企业内部的治理机制和组织形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它关注企业的所有权结构、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权力关系、合作协调等内部机制,认为这些内部机制决定了企业的决策和绩效。

而新结构经济学则更关注企业与市场的互动机制。

它认为市场竞争可以刺激企业改善效率和创新能力,并通过市场机制来约束企业的行为。

因此,新结构经济学更强调企业与市场的关系,而不是企业内部的组织和治理。

第10章:企业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北大第一版)

第10章:企业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北大第一版)

• 上述三种权力都内在地具有普遍性、 排他性、可交易性、可分割性、行为 性等产权的基本属性。 • 但是关于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却存在不 同的认识:传统产权经济学将所有权 定义为剩余索取权,产权学派则将所 有权定义为剩余控制权,罗伯茨则主 张用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统一 来定义企业所有权。

根据科斯定理,在正交易费用的世 界中,产权的配臵是非常重要的。企 业作为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契约联结, 其产权配臵的核心是确定企业的所有 权归属。
二、企业的委托——代理的问题
• (一)代理成本
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冲突所导致 的效率损失以及为协调这种冲突所付 出的成本就是代理成本。 简言之,代理成本是现代公司制企 业“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费用, 是一种特殊的交易费用。
(二)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 最优的激励机制设计需要考虑委托 人和代理人双方利益, 满足三个条件 : 参与约束 激励相容约束 效用最大化
• 假设某种类型代理人的概率用其占总 代理人的比例来表示:
• 假设委托人是风险中性的,实现期望 利润最大化:
• 上述条件分别为(IC1)、(PC1)、 (IC2) 、(PC2),根据的基本关系并同 样假设参与约束起作用,则上述约束 条件可简化为:
• 解此最优化问题可得相应的努力水平 和工资值:
1、资本雇佣劳动
无论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还是西 方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理 论,都不约而同先验性地给定资本主 义企业是“资本家”的企业,“资本 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企业的逻辑起 点。
2、劳动雇佣资本
• 对“劳动雇佣资本”持肯定态度的 稀有文献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汉斯曼 (Hansman)从交易费用经济学角度 提出的LMF在特定条件下有效率的观 点。汉斯曼得出的结论是出于节约集 体决策成本的需要,LMF即使存在, 也只适合较小的规模。

新制度经济学第七章 企业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第七章 企业理论

有控制权而无索取权;有索取权而无控制权
(二)企业产权配置 1.资本雇佣劳动 马克思的解释: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资本家 与劳动者的非平等地位决定了资本对劳动的雇佣 新古典的解释:资本比劳动更加稀缺

奈特的解释:雇主是风险中性者,雇员是风险规避者,雇 员将“风险佣金”支付给雇主,而自愿获得小于期望收入 的确定性等价工资,从而资本家获得剩余索取者。 哈特的解释:非人力资产是企业的基本特征,所以企业的 所有权应赋予物质资产所有者,并通过物质资产实现对人 力资产的控制。 张维迎的解释:企业家能力的甄别,具有足量个人资产的 人才能被信赖为合格的企业家,因为资本可以传递有关经 营能力的信息,在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只有资本家才能充 当企业家,只有资本雇佣劳动才能保证只有合格的人才被 选为企业家;相反,劳动雇佣资本,则企业家或经营者市 场上将会被东郭先生所充斥。

三、国有企业产权与产权改革 (一)国有企业产权 1.国有企业“国家利益至上论” 2.国有企业产权“虚置” 3.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错配 经理人用于控制权但并没有索取权 (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1.从战略上收缩国有企业 2.建立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的机制 3.建立合理的产权流转机制

(6)结论 在非对称信息市场中,商品质量依赖于价格,是为“便 宜没好货”的经济学解释;非对称信息导致市场上买主 和卖主的数量要比完全信息结构下少得多,甚至非常少, 因而交易市场的运行是低效率的;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劣币驱逐良币,劣才驱逐良才。 这就是“分不出好歹”的经济学。

(二)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

(二)企业的边界

等同于对企业规模的分析,唯一取决于生产的技术 水平,企业的最优规模将由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 低点决定。

企业理论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

企业理论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

企业理论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在企业理论研究方面的差异与共性。

我们将概述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两者在企业理论研究中的不同侧重点和核心理论。

我们将比较两种理论在企业性质、企业制度、企业行为以及企业与市场关系等方面的理解。

我们将总结两种理论在企业理论研究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以期为企业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在概述过程中,我们将遵循客观、准确、全面的原则,力求展示两种理论的精华和特色。

我们也将注意避免过于复杂的术语和模型,以使得本文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够深化对企业理论的认识,推动两种理论在企业研究领域的融合与发展,为企业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更为丰富和深入的指导。

二、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概述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是建立在其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马克思认为,企业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体现,是资本家为了实现剩余价值的手段。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企业被视为一个生产过程的组织者,它通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对工人的雇佣,将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生产出商品。

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分配。

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这部分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企业是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工具,资本家通过组织生产、管理工人、销售商品等方式,实现剩余价值的最大化。

马克思经济学还强调了企业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不仅是生产单位,也是社会关系的载体。

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阶段。

马克思通过对企业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矛盾,为理解企业的本质和作用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还涉及了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问题。

在资本主义企业中,资本家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他们通过制定规章制度、监督生产过程、分配剩余价值等方式,对企业的运营进行管理和控制。

现代企业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一.关于企业的本质和起源(一)新制度经济学观点(1)产权学派:企业作为一种“契约关系”①基本观点西方经济学中的产权是私有产权,“个人使用资源的权利叫做产权:。

美国经济学家阿门·A·艾尔奇安(Alchian,Amen)和哈罗德·德姆塞茨(Demsetz,Harad))是产权学派的代表,他们合写的《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1972)和德姆塞茨的《所有权、管理权和企业》(1998)是这个学派企业理论的代表作。

科斯(Coase,Ronald)的产权理论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他们主张把企业理论建立在产权理论上,而不同意科斯和威廉姆森(Williamson,Oliver)等人把企业理论建立在交易费用理论之上。

科斯的产权理论研究私人财产权,其观点是:只要产权明晰,交易成本为零,不论产权开始时如何分配,有关当事人都可以通过谈判和协商来消除有害的外部影响,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就是所谓的科斯定理。

产权学派把企业定义为契约网络或契约联结点。

艾尔奇安和德姆塞茨的企业理论是建立在所谓的团队生产((Team Production)理论基础上的。

团队生产是一种合作性的生产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使用几种类型的资源;(2)其产品不是每参与合作的资源的分产出之和,由一个追加的因素创造了团队组织问题;(3)团队生产所使用的所有资源不属于一个人。

如果通过团队生产所获得的产出大于团队生产成员的分产出加上组织约束团队生产成员的成本,就会使用团队生产。

团队生产一方面会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又会产生偷懒,降低效率。

因此,需要某人专门作为监督者来检查队员的投入绩效,以减少偷懒。

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享有剩余权利的人进行监督,“企业的形成存在两个必要条件:(1)通过团队导向的生产可能提高生产率,它所使用的生产技术,在直接衡量合作性投入之间通过简单的市场交换更难对付的偷懒者予以限制;(2)通过观察或确定投入的行为来估计边际生产率是经济的。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案例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案例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案例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简称NIE)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经济学分支,它针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不足和局限,试图通过对制度变量的研究来解释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市场的运作。

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NIE理论强调市场本身作为一个制度并非自然存在,而是通过人们的行为和互动构建起来的。

NIE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市场之外的非市场制度,比如公司、法律和政治制度等。

NIE理论认为这些制度对于市场的发展和运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NIE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1.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指进行经济交换所需要的各种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成本、执行成本等。

NIE理论认为,这些成本会影响交易的性质和方式,从而影响市场的运作。

2.契约理论:契约理论是NIE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的是约束各方行为的契约,从而使市场更有效地规范和约束各方行为。

3.制度设计:制度设计是NIE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关注的是如何设计一系列包括市场,公司和政府等在内的制度框架,来解决市场发展和运作中的问题。

NIE理论认为,市场是存在欠缺的,包括信息不对称、不完备和拍卖制度的不完美等问题。

公司则通过公司内部制度来解决这些问题,如通过合约来规范员工行为、专门化分工来创造效率、公司治理机制来保护股东权益等。

政府作为一个重要的制度,负责市场的监管和规范,不断完善市场在法律和政治制度上的规范。

二、新制度经济学案例1.契约理论在高频交易中的应用在交易市场上,高频交易是一种相对较新的交易方式。

这种交易方式通过计算机算法和快速数据传输,可以在毫秒级别内完成交易。

然而,在进行高频交易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的问题,许多交易者并不愿意进行高频交易。

为了解决这种限制,交易者开始使用契约来规范交易行为。

这些契约可以规定交易者之间的义务和责任,从而创造更公平和透明的市场。

2.制度设计在中国三农政策中的应用中国的三农政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涉及到土地流转、农业保险、农村金融等方面。

现代企业理论新制度经济学讲义

现代企业理论新制度经济学讲义

制度的基本内涵

股权分散化的集中

型企业
单一所有者企业



特许经营

平等型合资企业
企业集团
单一所有权分散型公司
产业区
服务契约
现货契约
单一所有者控股公司
利润分配权集中
制度经济学
交易成本理论、产权及 合约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关于激励 与监督
制度变迁

二、现代企业理论介绍
• 回答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 -------企业为什么存在,涉及企业的性质, 企业的边界大小等问题
• 前者提出了被后人概括为“交易成本”的 概念,并用它分析了企业与市场的差别与 联系;
• 后者则强调了“产权”在经济问题中的重 要地位。这些概念和理论,不仅已被经济 学家们普遍接受,而且在此基础上,发展 起了“产权学派”和“交易成本经济学”, 并以它们为主要内容,形成了现代的“新 制度经济学”
1、介绍科斯的社会成本理论:
人们权衡
企业内部关系
组织成本
(外延性定义)
信息成 本
激励监 督成本
企业组织的费用
决策失误造成的费用 下级向上级传 输信息的费用 (影响费用) 腐败造成的费 用
企业存在的几种理论:
1、纵向联合理论 探讨企业扩大的因 素。指企业将许多纵向生产阶段(原 料、加工、组装到市场销售的各个阶 段)化成企业的一部分-----资产专用 性、技术专用性为其原因。
资 产 专 用 性
• 产权判给谁就意味着谁的财富的增加,因 此在界定产权过程中一定存在着大量的利 益冲突,而保护产权则需要形成相应的法 律细则并建立起权威的执法机构。
• 科斯定理也表明了产权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既然产权不清就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解决问题, 那么显然,明确界定产权就构成了市场交易的 先决条件。

新制度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比,强调了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果的影响。

现代企业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企业的产生、组织形式以及在市场中的行为和决策。

本文将重点讨论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应用。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行为和经济制度是相互作用的,而传统经济学将经济行为看作是与经济制度相对独立的个体行为。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了制度对经济行为的约束和指导,并认为经济行为的效果是制度设计和演化的结果。

新制度经济学还从制度设计和演化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合作、契约、交易成本、权力和组织等问题。

现代企业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分析如何选择和设计企业的组织形式、决策机制和激励方法,以及它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现代企业理论强调了企业内部的权力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企业和市场之间的边界问题。

在现代企业理论中,最重要的观点之一是企业作为一种治理结构的存在。

企业与市场不同,它是一个集中控制和协调资源的组织,通过内部决策和合作实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企业内部的权力关系和信息流动对于企业的效率和绩效至关重要,因此现代企业理论强调了企业内部的机制设计,例如职权分配、激励合同、信息披露和内部控制等。

另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

传统上,人们倾向于将经济活动视为在市场上自由选择的结果,但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市场并不是无成本的,它存在着交易成本,包括成本、信息获取成本、沟通成本、合约成本和执法成本等。

企业的产生和存在正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内部组织和协作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因此,企业和市场之间的选择是一个权衡和调整的过程,取决于交易的特性和交易成本的相对大小。

此外,现代企业理论还研究了激励问题,即如何激励员工和管理者实现企业的目标。

传统上,人们认为货币激励是最重要的激励手段,但现代企业理论认识到,金钱并不是唯一的激励方式,其他非经济因素如社会地位、工作满足感和自我实现等也可以起到激励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企业治理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企业治理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企业治理理论【摘要】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摒弃了传统的制度是外生变量的假设,力图利用西方新古典经济学去分析制度的构成、运行和演化,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由于制度经济学应用的广泛性和深入性,难以对其做到面面俱到的分析,本文将只通过该理论对公司委托代理关系和企业治理结构作初步探讨,并给出相应结论和解决途径。

【关键词】制度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企业治理根据新制度经济学观点,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是多种参与者通过各种契约而自愿结合的组织,每个参与者通过提供一种或多种生产要素,获得对企业特定形式的索取。

其中,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利害关系,使企业协调、高效运转,是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也是企业治理结构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治理结构的选择对所有形式的企业都是重要的,对公司制企业特别是股东分散的公司尤为重要。

由于在公司制企业中,公司治理结构最基本的问题是委托—代理关系问题,因此,本文中关于公司治理的探讨基本是围绕如何解决委托—代理问题而展开的。

一、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委托—代理关系无处不在,它存在于任何包含有两个及其以上经济主体的组织和合作努力中。

许多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只要一个经济主体的结果依赖于另一个或多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委托—代理关系就产生了,采取行动的一方为代理人,受影响的一方为委托人。

需要说明的是,在多层次委托—代理中,除了最末端的之外,每个个体一般既是委托人又是代理人。

具体到我国国有企业而言,全国人大作为全体人民的代表委托国务院管理运营国有企业,国务院又委托给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又委托给企业经理人,经理人再在企业内部进一步委托部门经理、员工等……可见,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也是多层次的,而且也有其客观必然性,由于国有企业众多,委托人知识、能力、精力等方面的约束,将企业委托给代理人进行经营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

一、企业本质与边界
❖ “管理倾向的第二个方面就更要不得了。那是指 动用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去追求次要目标的战略倾 向。……金钱在企业中的激励作用不如它在市场 上的作用强,也就是说起支配作用的是政治博弈 和政治偏好。结果在管理中就会更加普遍地采用 “b)宽容:“也正是由于人们认识到,他们的 行为受到按规矩办事这一内部规范的保护,才有 可能钻内部组织的空子,尽量作出最低的业绩; 而有些人这样做也确实能如愿以偿。”“市场所 能调动的经营者的超常努力,在内部组织里也就 无从谈起了。”
企业就可能出现。” ❖ C、“企业主必须以较低成本行使职能,……如
果做不到这一点,他可以回到公开市场上去。”
一、企业本质与边界
❖ (5)企业边界:边际相等的点 ❖ A、“首先,随着企业规模变大,在企业主的职
能上,可能存在收益递减,就是说,在企业内组 织更多交易,成本可能会上升。自然,有一个点 必须被达到,那就是说,在企业内增加一项交易 的组织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这项交易的成 本,或等于由另一企业主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
一、企业本质与边界
❖ C、企业的核心内容:非人力资产 ❖ (a)“企业1兼并企业2要有经济意义,企业2就
必须要有除工人人力资本之外的某种价值来源, 也就是说,某种粘结物,以拴住它的工人。…… 企业的非人力资产,就代表这种把企业联结在一 起的粘结物,不管它是什么。”
一、企业本质与边界
❖ (b)“对于非人力资产的控制,将导致对于人 力资产的控制。”
一、企业本质与边界
❖ (一)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企业 ❖ 1、企业本质 ❖ (1)向市场提供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 ❖ (2)目标:利润最大化 ❖ (3)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转换器
一、企业本质与边界
❖ 2、企业边界 ❖ (1)企业边界等同于企业规模 ❖ (2)企业规模取决于生产的技术水平

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的企业理论的对比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的企业理论的对比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的企业理论的对比研究内容摘要:企业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发展企业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认为,对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过分批评或过分肯定马克思的企业理论都有失偏颇,应将二者与目前实际相联系。

关键词:企业理论交易费用企业规模资本积累企业理论是一门研究企业产生的原因及其演变规律、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运作以及组织的经济学意义的学问,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和马克思企业理论概括的基础上加以比较,并简述了笔者对企业理论的评价。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科斯、威廉姆森等。

科斯认为,实践中的经济运行与新古典理论不相符。

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和流动是由企业家的指令配置的,并且价格配置对资源配置起着很大作用。

因而要引入组织概念,重视企业家和经理人的作用,将价格机制、组织、企业家和经理人员四者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统一起来。

在此基础上,科斯用交易费用来解释企业产生的原因和企业的规模。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他认为,市场中的每一笔交易都要进行谈判和签约,都需要时间和费用,这就形成了市场的交易成本。

市场有专门的信息机构以降低交易成本,但不可能消除它。

而人们都有降低交易成本的愿望,这样企业(组织)就可能成为市场交易的替代物出现。

同时,企业内部还存在着管理成本,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流动,组织内的交易费用是逐渐增加的。

组织内部交易的空间发生变化,交易的差异性也会发生变化。

而企业决策失误也是有成本的,当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企业就会成为节约成本的组织而出现。

企业成本的节约可以推动企业的合并,合并后的企业组织管理成本应该相应降低,由此而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大。

企业规模的大小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大小,如果追加交易由市场完成,企业规模不变;如果追加交易由企业完成,则企业规模扩大。

第三章 现代企业理论(一)

第三章 现代企业理论(一)

7
2.企业的规模决定
“企业的引入基本上是由于市场运行成本的存在。一个与此相关问题是(远 非奈特教授所提出的垄断问题) ,既然通过组织能消除一定的成本, 而且 事实上减少了生产成本,那么为什么市场交易仍然存在呢?为什么所有生产 不由一个大企业去进行呢?” 奈特认为,由于垄断收益的激励,企业的规模有无限扩大的倾向,但随着企 业规模的扩大,存在着一些使企业效率下降的力量,前者会被后者抵消,所 以企业规模没有无限扩大。 科斯指出,企业组织也是有成本的,体现在: A.”当企业的规模扩大时,企业家的收益可能会减少“。
9
二、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
• 威廉姆森对交易费用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并用资产专用性解释企 业的形成以及企业的规模。 • 威廉姆森在他的两部专著《市场与等级结构》和《资本主义的经 济组织》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交易费用,分析了交易费用产生和增大
的原因,从而也说明了企业存在的根源。
1、交易费用的产生原因
他对企业出现原因的解释根本上是与科斯一致的,即降低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来自于人性因素与交易环境因素交互影响下所产生的市场失 灵现象,造成交易困难所致(Williamson, 1975)。威廉姆森指出六项交易 成本来源:
上运作,从而提高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5
• 由此可见,企业生产的原因在于市场交易费用大于企业组织费用即企 业内部的交易费用,企业的产生取代了市场上价格机制对生产要素的 调节,而代之以企业内部的组织协调,也就是说企业是价格机制的替
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transaction cost
•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又称交易费用,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 德〃科斯提出。他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认为交易成本是“通过价格 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 “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及利用价格机制存在 的其他方面的成本。 • 所谓交易成本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 交易所支付的成本,也即人—人关系成本。它与一般的生产成本(人— 自然界关系成本)是对应概念。从本质上说,有人类交往互换活动,就 会有交易成本,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 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论点在于对企业的本质加以解释。由于经济体系中 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能之运作,产生了专业分工的现象;但是 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从而形成企业机制,它是人类追 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 由于交易成本泛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发生而 形成的成本,因此很难进行明确的界定与列举,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 不同种类的交易成本。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 第4章 企业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 第4章   企业理论

3、不公开招股公司
不公开招股是指不向企业外部无关的人进行公开招 股,也就是说,公司股份的持有者为公司内部及其 相关者,如管理者以及与管理者、所有者有各种关 系的人,包括亲戚朋友。
4、公开招股公司
这种公司形式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形式,它 的优势在于鼓励大规模的风险投资,企业可以通过 上市在证券市场上获得大量的资金。
2、最优融资结构理论
怎样安排控制权更有利于收益最大化?
最优的控制权结构为:如果货币收益(或企业家的私人收 益)与总收益之间是单调递增关系,那么资本家(或企业 家)单边控制总是可以实现社会最优效率;如果货币收益 或私人收益与总收益之间不存在单调递增关系,那么控制 权的相机配置将是最优解,即企业家在企业经营状态好时 获得控制权,反之资本家获得控制权。
3、第三层委托代理问题:董事会与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 关系。
董事会比一般地股东更清楚企业的经营状况,掌握着绝大 部分的股东权利,于是就有可能通过剥夺中小股东的利益 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四、缓解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
1、声誉机制 重复博弈导致代理人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而不会做出损 害委托方的短视行为。 2、权利的安排 让管理者拥有一定的公司股份,从而使管理者的利益与企 业的利益绑在一起。 3、变革企业 虚拟企业,即企业把许多业务外包,而自己只保留核心业 务。
纵向一体化和多元化企业显然是在充分地利用企业内部的 资源,或者外部资源内部化;非一体化和专业化企业则相 反。它们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的资源,这也得益于外部资源 成本更低。由内部能力向外部能力转变,这就是新经济的 特征——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的专业化和非一体化。
二、生活中的委托代理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往往掌握着全面的信息,而委 托人则缺乏信息。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问题源自于委托方 和代理方的信息不对称,即代理人比委托方拥有更多的信 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一种风险,即地阿里人利用自己 的信息优势做出有利于自己而侵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