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经方应用笔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經期感冒多用小柴胡湯(熱入血室)
(可加薑、棗或桂枝)
經期若腹痛甚,可加桂枝和白芍,即為柴胡桂枝湯
9. 嘔吐者,湯液要濃縮(去藥渣再煎)
10. 煎藥不便,可用小柴胡沖劑兩包,但含糖量較大,糖尿病禁。
二、 葛根湯
1. 發熱性疾病,病毒性感冒
(往來寒熱)
2. 以發熱、汗微出、不退為特徵(症狀較多樣、複雜)
3. 恢復期一般較久
4. 此種感冒較易轉移,誘發他症(肺炎、心肌炎….)
5. 欲退燒,柴胡用量要加大,可用到30~45g,至少20g(初劑大汗,脈靜身涼為安)
紫蘇葉-功效偏重於發汗
紫蘇子-功效偏重於通便
紫蘇梗-功效偏重於理氣、寬中
適用於感染不明顯、患者精神緊張、對外界環境過敏或飲食過多即感不適
3. 加梔子6~12g、連翹15~30g、重用黃芩可至30g(也可加桔梗):治療咳痰黃稠、久治不愈、瀰泛性支氣管炎
李時珍~骨蒸發熱、吐痰→黃芩→清肺熱
4. 加【梔子6~12g、連翹15~30g、黃芩6~12g】→(清熱、除煩):治療胸悶、咽痛、煩痛者、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伴有焦慮、失眠、胸悶、出汗
(從溫病,葉天士先生的經驗)
三、 麻杏石甘湯
經方:麻黃4兩 杏仁50個 甘草2兩 石膏半斤
黃煌方:生麻黃5~10g 杏仁10~20個 生甘草3~6g 生石膏12~30g
濃糖湯
02咳喘方
咳喘方
呼吸道:
1. 急性支氣管炎:咳嗽為主(一周~半個月)、聲音嘶啞、咽乾、發燒
2. 慢性支氣管炎:咳嗽、咳痰、氣喘,時間超過3個月、連續兩年發作(冬季好發)
3. 支氣管哮喘:為多發病、常見病。發作前,鼻癢,打噴嚏,接下來就痰咳不清、胸悶、呼吸有聲,白天較沒事,多為清晨2點~3點發作
6/劑
1. 此方適用於支氣管哮喘見有胸脇苦滿、按之心下滿痛、便秘者
(按之心下滿痛,用大柴胡湯效果很好)
2. 此方加黃連(即大柴胡湯+三黃瀉心湯):適用於支氣管哮喘伴有感染、吐黃痰、煩躁、熱甚厥盛
三黃瀉心湯(大黃、黃芩、黃連)→天然抗生素,抗血栓
3. 本方患者面色多青白或青灰色,絕少面紅光亮者
4. 體弱、心悸、喘促者,去麻黃,加茯苓10~20g、山萸肉(固托、斂肺)10~20g:治療支氣管哮喘持續狀態、肺心病、肺氣腫
5. 乾薑、細辛、五味子是本方基礎
6. 細辛用量要到位,所謂細辛不過錢,是指吞食細辛生粉情況下,而湯藥細辛用量可為3~10g,若擔心細辛用量,可少量逐漸增加。
5. 此方適用於充實性的熱性體質→大多體格壯實、中/老年人居多、上腹部脹痛、按之尤甚,輕者輕微不適,按之有抵抗感,多伴有嗳氣、噁心、嘔吐,大多伴有高血壓、肥胖、膽囊炎、膽石症
03高血壓
高血壓
→心梗塞、腦溢血(中風),若中風不死→半身不遂
用中藥治療或預防高血壓的優勢:
黃煌方:10~20g 10~20g 黨蔘 生甘草 薑制半夏 乾薑 大棗
劑:3~5 6~12g 3~6g 6~12g 6~12g (小)15~30枚
價:5.5/劑 3~6片 (大)6~12枚
4. 本方去石膏,名三拗湯→平喘基本方
三拗湯加薏仁→麻杏薏甘湯
三拗湯加桂枝→麻黃湯(無汗而喘)
省中所使用的“肺寧合劑”即麻杏石甘湯
四、 小青龍湯
經方:麻黃3兩 桂枝3兩 細辛3兩 乾薑3兩 甘草3兩 芍藥3兩 五味子半斤
半夏半斤
4. 麻黃含興奮劑成分,運動員賽前禁用(藥檢陽性)
(桂枝可緩解) 凡體型瘦弱,面白多汗,體弱多病,慎用/禁用。
5. 天然之提神、抗疲勞藥(感冒後之嗜睡,易疲倦可用)
6. 可用於醒酒
7. 加川芎(6~12g)、辛夷花(5~10g) 可治鼻炎、鼻塞、鼻竇炎
原方:黃連3兩 黃芩2兩 黃柏2兩 梔子14枚
黃煌方:黃連5~10g 黃芩10~20g 黃柏5~10g 梔子6~12g 乾薑3~10g 紅棗10~30g
(加入乾薑、紅棗,會比較顧胃,而且比較好吃)
1. 本方多用於原發性高血壓,見以下症狀:
頭痛、眩暈、煩躁、易怒、失眠、心悸、舌紅口乾者
五、 大柴胡湯
經方:柴胡半斤 黃芩3兩 半夏半升 枳實4枚 芍藥3兩 大黃2兩 生薑5兩
大棗12枚
黃煌方:柴胡6~20g 黃芩6~20g 薑制半夏6~12g 枳殼10~20g 白芍/赤芍10~20g
制大黃6~12g 乾薑5~10g 大棗15~30g
經方:麻黃6兩 桂枝2兩 甘草2兩 杏仁40枚 生薑3兩 大棗12枚 石膏如雞子大
黃煌方:生麻黃10~20g 肉桂3~6g/桂枝5~10g 生甘草5~10g 杏仁10~20g
生薑15~30g/乾薑6~12g 大棗10枚 生石膏10~30g
1. 體格壯實,高熱無汗,煩躁
3. 此方加黃連3~6g、全栝樓15~30g(即大柴胡湯+小陷胸湯):治療胸痛、上脘痛、痰黃、便秘
栝樓皮:化痰
栝樓仁:通便
4. 此方加桂枝6~12g/肉桂5~10g、茯苓10~20g、丹皮6~12g、桃仁10~15g(即大柴胡湯+桂枝茯苓丸):適用於支氣管哮喘反覆發作,見有舌色暗、唇色紫、皮膚乾燥、煩躁不安、少腹疼痛
南京中醫藥大學黃煌教授經方應用筆記
南京中醫藥大學黃煌教授經方應用筆記
(2011-10-02 15:37:14)
转载▼
01感冒方
感冒(傷風),寒流感
一、 小柴胡湯
經方:柴胡半斤(8兩) 黃芩3兩 人蔘3兩 甘草3兩 半夏半升 生薑3兩 大棗12枚
(2) 消化道症狀:腹脹、噁心、嘔吐、不思飲食
(3) 失眠、多夢、心悸、眩暈
一般都與小柴胡湯或梔子厚朴湯(梔子、厚朴、枳實)相配伍
2. 加桔梗6~12g、甘草3~6g(即桔梗湯:專治咽中痛):適用於咽癢、咽中痛、咽乾、咳嗽
3. 加枳殼10~20g、白芍10~20g、桔梗6~12g(《金匱》排膿散→吸濕排液):治療痰喘、咳嗽、氣喘、吐痰不爽、腹脹、便秘、支氣管哮喘
8. 加大黃(制,5~10g) 治感冒紅眼,結膜炎,眼垢多
大便秘結吸道症狀,感染 → 風熱感
V.S.
葛根湯: 無汗,肌肉痛 → 風寒感
三、 大青龍湯
經方:葛根4兩 麻黃3兩 桂枝2兩 芍藥2兩 甘草3兩 生薑3兩 大棗12枚
黃煌方:葛根12~30g 生麻黃5~12g 肉桂3~6g 白芍(解痙止痛)/赤芍(去瘀)10~15g
生甘草3~10g 生薑10~20g/乾薑5~10g 大棗15~30枚(小)/5~10枚(大)
推薦方:
一、 小柴胡湯
經方:柴胡半斤(8兩) 黃芩3兩 人蔘3兩 甘草3兩 半夏半升 生薑3兩 大棗12枚
黃煌方:柴胡6~12g 黃芩6~12g 薑制半夏6~12g 黨參6~12g 生薑6~12g/3~6片/乾薑3~6g
紅棗6~12枚
3~5劑 1.5/劑
1. 本方主治熱喘,由下列三條可確定是熱喘:
(1) 汗出而喘
(2) 口渴不惡寒
(3) 痰、唾、涕黏稠
2. 適用於本方者大多身體狀況好,皮膚較粗糙,面部或眼瞼可見輕度浮腫
3. 臨床上加連翹15~30g、梔子6~12g、黃芩6~12g、桔梗6~12g:適用於治療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伴感染、黃痰、熱症,大葉性/病毒性/痲疹性肺炎
1. 可以調整體質(中風患者大多是熱性體)
2. 可以改善症狀(如:頭痛、頭昏、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等)
3. 可以控制和防止疾病的發展
正常人血壓:90~140
高血壓患者:95~160
一、 黃連解毒湯(唐朝藥方,外台祕要)
黃煌方:薑制半夏10~20g 厚朴10~15g 茯苓10~20g 乾薑3~6g 蘇梗10~15g
5~7劑 3.7/劑
1. 本方對咽喉異物感為特徵的咳喘病有效(婦人咽中如有炙癵)
(1) 能降低咽喉黏膜的敏感度,且能消除咳嗽氣喘患者的腹脹(因厚朴、蘇梗可以理氣)
劑量:3-5 價:3/劑 (明通治傷風顆粒)
1. 惡寒無汗,體格壯實,頭痛身重者。
→體力勞動者,青壯年,酒客,肌肉結實,膚黑,皮膚乾,咽不紅,無感染者。
2. 肌肉酸痛、關節痛、頭項強痛、項背強几几
3. 此乃溫和之發汗解表劑,服後覆取(蓋被)微似汗
2. 發汗退熱的峻劑,得汗即止,勿再服
3. 脈微弱,汗出惡風者 禁 ← 產婦,老年人,心功能不全,失眠,
(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 低血糖,高血壓,肺結核
4. 誤服麻黃過量 → 虛脫 ←───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
心悸 救治 生薑,紅棗,紅糖 混
4. 加乾薑6~12g、五味子5~10g:適用於感冒後,久咳不愈,吐白痰,且用抗生素無效者
再加(防風、連翹、生石膏)→慢性支氣管炎、過敏
支氣管患者有一特點,稍遇風寒,咳嗽即來
5. 凡治療咳嗽氣喘,柴胡不須大劑量
二、 半夏厚朴湯
經方:半夏一升 厚朴3兩 茯苓4兩 生薑5兩 乾蘇葉2兩
6. 加連翹(30~50g)可治淋巴腫、咽痛
連翹:瘡家要藥,證:汗出而煩,淋巴結腫大,(瘰癘),燒不退
由小柴胡湯加減成[柴胡,甘草,黃芩,連翹]
7. 加桔梗(6~12g),生石膏(10~20g) 治扁桃體炎、紅腫。
利咽 清熱
1. 小柴胡湯是呼吸道疾病的常用方。只要病人的重要臟器(如:心、腎…)沒有受損,都可以考慮使用小柴胡湯,而後再慢慢仔細研究
2. 【加半夏厚朴湯(半夏、茯苓10~20g、紫蘇梗、厚朴6~12g)】→稱為柴朴湯:治療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亦可治重症支氣管哮喘(激素依賴型)
黃煌方:生麻黃6~12g 桂枝6~12g/肉桂5~10g 乾薑6~12g 生甘草6~12g 白芍6~12g
五味子6~12g 薑制半夏6~12g
3~5劑 5/劑
1. 主治寒喘,以惡寒、口不渴,痰、唾、涕清稀量多
2. 外寒內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