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苏教版).doc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第一单元:测量【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五册课本1-14页教学内容【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及质量单位吨。
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及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校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主要特点有: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情感与态度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
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比较丰富的。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课题一毫米、分米的认识【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会用他们作单位进行测量。
情感与态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内容】:课本2、3、4页【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上)。
要达到目标,还要靠大家自学,请看自学指导。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标题: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所表示的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分数。
3.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意义2. 分数的读写方法3. 分数的简单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分数的读写方法,分数的简单计算。
2. 教学难点:分数的意义,分数的读写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理解分数的意义。
2.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分数的简单计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实例,如“一块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引出分数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分数的意义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观察、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即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2)分数的读写方法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读写规则。
(3)分数的简单计算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分数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分数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进行巩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和书写规范。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分数的意义”。
分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于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精品导学案教案小学优秀完整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一、情况分析(一)班级情况分析: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千米和吨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导学案第【1】篇〗课题:比较几分之几的大小第 4 课时总计第节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掌握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
2.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体会比较的方法,培养数感。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18.初步认识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19.掌握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比较下面分数的大小,并说清比较的方法。
○○○○○○小结:同分子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
二、探究新知1.直观比较,初步感知。
(1)出示图,填出合适的数,说说这样填的理由。
(2)从图上看,和这两个分数哪个大,哪个小?(3)谁能说说﹤的理由。
2.迁移拓展,掌握方法。
(1)独立完成例6第二部分。
(2)你是怎样涂的?为什么这样涂?(3)和分别是由几个组成的?(4)这两个分数哪个大?3.运用发现,当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93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重点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4.对比发现,总结方法这些分数的大小,我们是怎样比较的?分母相同的分数,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分子越大表示取得的份数越多,这个分数就越大。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对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梳理,有效地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整理,并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填空,说说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样想的。
2.比较下面分数的大小,并说清比较的方法。
○○○○○○3.完成练习二十第7题。
谁吃的最多?谁的最少?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用这个分数表示,是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的。
四、全课总结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教后思考:〖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导学案第【2】篇〗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优秀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方面:(1)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及对分数单位的理解;(2)能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两种方法: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看分母,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供参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导学案江苏名校西大吴小学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一)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积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接近整十、整百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整十数、整百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验算。
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的大小的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千克和克的认识,相关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间隔排列现象中的规律。
(二)图形与几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有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三)综合和实践周长是多少多彩的“分数条”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联系对四则运算的已有的认识及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估算和笔算。
联系对四则运算意义及相关的数量关系的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与“倍”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和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增强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日常生活经验,认识千克和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学会解决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了解生活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3、联系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千克和克的认识,以及“动手做”和综合实践,尝试从多少、长短、轻重等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逐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上数学二单元导学案.千克和克的换算
课题:千克和克的换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班级:小组:学习小主人: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很轻的质量观念。
2.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学习流程
1. 称比较重的物品,常用“”来作单位,用字母表示。
2. 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来作单位,用字母表示。
例3.一袋盐重500克,2袋盐重多少克?称一称,你发现了什么?
500+500=(克)
我发现2袋盐重1千克,所以
1千克=克
1.填空
()大约重1克()大约重1千克
3千克=()克 5000克=()千克
7千克500克=()克 23千克-15千克=()千克
1、请写出5种能用千克做单位的物品。
2、请写出5种能用克做单位的物品。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教案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课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2.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X|k |B| 1 . c|O |m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根据搜集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二、自主探究谈话: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现在我们先来一起解决其中的两个问题。
1.解决“小女孩要跑多少米”的问题⑴问:求小女孩要跑多少米怎样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算式。
⑵谈话: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怎样计算400×2,结果是多少?再在小组里交流。
⑶班级交流。
谈话:谁来给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学生说出算法,教师板书。
2.尝试解决“小男孩要跑多少米”的问题⑴问:怎样列式?⑵谈话: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结果是多少?⑶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⑷班级交流,总结算法。
3.小结,问:观察上面两题的乘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揭示课题。
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地算,再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算法上的联系,从而促进算法的有效迁移。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回答,再移动卡片,学生抢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每组的三道题之间的联系。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观察图意,搜集信息,明确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苏教版)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6= 7×8= 9×= 6×6= 2×9= 4×8= 7×7= 6×3= 4×7= 3×= 8×8= ×2=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
(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20×3=()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2×3=6,20×3=60(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2)教学过程同上。
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2) 【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5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2)导学案-2021-2022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从条件出发,寻找规律”的思想2.能够运用“从条件出发,寻找规律”的策略解决数学问题3.能够通过练习,提高“从条件出发,寻找规律”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从条件出发,寻找规律”的思想2.能够运用“从条件出发,寻找规律”的策略解决数学问题难点:1.能够通过练习,提高“从条件出发,寻找规律”的能力三、教学准备1.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本2.教学范例、练习题、试卷四、教学过程1. 导入和引入通过导入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课程知识,跟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启发学生“从条件出发,寻找规律”的思想。
2. 教学讲解2.1 “从条件出发,寻找规律”是什么?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例子(例如:小兔问路,数的规律),讲解“从条件出发,寻找规律”的思想,帮助学生理解这种思考方式。
2.2 运用“从条件出发,寻找规律”的策略解决数学问题在教学讲解中,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例子和丰富的语境,让学生运用上述策略解决数学问题,并帮助学生总结规律,提高“从条件出发,寻找规律”的能力。
3. 练习在教学中,让学生尝试用“从条件出发,寻找规律”这个策略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例如:填空、分析、总结和应用问题。
同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综合应用在教学的最后,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应用和总结,使学生发现该策略在复杂问题中的实际应用,同时还可以检测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课后作业安排学生查阅有关小学三年级数学课程的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数学知识,练习做更多的数学题目,借助“从条件出发,寻找规律”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自行创新,运用策略解决更多问题。
六、教学反思“从条件出发,寻找规律”这个策略在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轻松地解决数学问题,更可以让学生发现知识的规律,拓展思维的广度,提高数学运用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苏教版)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6=7×8=9×=6×6=2×9=4×8=7×7=6×3=4×7=3×=8×8=×2=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
(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20×3=()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2×3=6,20×3=60(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2)教学过程同上。
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2.3千克和克 练习五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2.3千克和克练习五|苏教版一、教材内容概述在三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中,第二章节“认识质量”中,探讨了质量的基本概念和称量单位,其中重点讲解了千克和克的概念与区别。
练习五是该章节的最后一道习题,旨在巩固和提高学生对千克和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二、知识概念讲解1. 千克和克的概念与区别千克(kg)是国际计量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1千克等于1000克;克是质量的计量单位之一,是千克的一千分之一,通常用于表示质量较小的物品。
两者的关系是:1千克=1000克。
2. 单位换算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经常需要用到单位换算。
其中,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是很常见的。
需要注意的是,换算时需要根据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常用的换算方式如下:1千克 = 1000克1克 = 0.001千克三、练习题解答1. 题目描述求下列各物品的质量,单位为千克或克。
(1)一盒饼干,重230克;(2)一只小狗,重8千克;(3)三个苹果,共重540克。
2. 解答思路对于本题,需要根据题目所给的单位,将不同的物品质量进行换算,最终统一为千克或克来表示。
下面,我们分别对三个小题进行解答。
(1)一盒饼干,重230克;按照题目所给的质量单位,饼干的质量为230克。
因此,我们需要将克转换为千克。
根据上述的单位换算方式,可以得出:1千克 = 1000克 1克 = 0.001千克将230克转换为千克,可以得出:230克 = 0.23千克因此,一盒饼干的质量为0.23千克。
(2)一只小狗,重8千克;按照题目所给的质量单位,小狗的质量为8千克。
因此,不需要进行单位换算,小狗的质量即为8千克。
(3)三个苹果,共重540克。
题目中给出的是三个苹果的总重量,因此需要将质量单位从克转换为千克。
同样,可以根据上述的换算方式得出:1千克 = 1000克 1克 = 0.001千克将540克转换为千克,可以得出:540克 = 0.54千克因此,三个苹果的质量为0.54千克。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课题一: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
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估测方法。
一、自主学习我能填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2、我知道1米=()厘米3、我能填:2米=()厘米300厘米=()米5米=()厘米认识毫米: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厚大约是()厘米。
2、我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厚是()厘米。
3、读教材第3页,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作单位。
4、完在教材第3页的“做一做”。
探究1毫米的长度1、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1小格就是1(),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得出1厘米=()毫米。
2、体验1毫米的长度(1)拿出1张IC卡,估一估,厚度大约为。
(2)量一量,IC卡的厚度是(3)比一比,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IC卡,然后抽出。
(食指和拇指间的宽度就是1毫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4、我知道生活中这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教材第5页第2题。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橡皮擦长5()(2)教室长10()(3)玻璃厚5()(4)铁皮厚2()※3、怎样比较准确地知道多少张纸的厚度是半毫米?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最新 苏教版三上数学导学案
小学三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学习内容 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 (第1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课本例题,自主探索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计算方法;2、应用所学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预习作业1、8÷2= 9÷3= 36÷6= 40÷8=2、用竖式计算。
58÷7= 80÷9= 58÷8=3、40里面有( )十,把40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个十,是( )。
4、预习课本第1页的例题,完成剩余部分。
5、试着在书上做第2页的题目。
6、想想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是怎么计算的。
学 习 过 程一、预习导学1、口算4÷2= 6÷3= 8÷4= 9÷3=40÷2= 60÷2= 80÷4= 90÷3=2、242 484 864 953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学习引导(1)1、两个男孩一共买了40枝铅笔,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你是怎么想的?你能列出算式吗?2、40÷2你是怎么算出结果的,能说一说吗?学习引导 (二)1、两个女孩一共买了46枝铅笔,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你是怎么想的?你能列出算式吗?如何口算46÷2(三)展示交流1、学生代表说出自己口算40÷2的思考过程。
2、练一练20÷2= 60÷3= 80÷2= 90÷9=3、小组汇报是怎样口算46÷2的?4、练一练24÷2= 69÷3= 84÷2= 69÷3=三、学习板块(一)合作探究学习引导(1)1、你会用竖式计算46÷2吗?2、在小组里说说怎样列竖式?列竖式要注意一些什么?3、自己在本子上用竖式做一做,再想一想先把商上哪一位,为什么?(二)展示交流1、展示学生做正确竖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苏教版)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4×8= 7×7= 6×3= 4×7= 3×5=8×8= 5×2=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
(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20×3=(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2)教学过程同上。
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
2×3= 20×3= 200×3=(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教学例2(8)出示例2情景图。
(9)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29×6≈(10)鼓励学生根据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估算这道题。
3456789101113141516171819202223242019-09-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8×8= 5×2=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
(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20×3=(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2)教学过程同上。
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
2×3= 20×3= 200×3=(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教学例2(8)出示例2情景图。
(9)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29×6≈(10)鼓励学生根据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估算这道题。
3456789101113141516171819202223242019-09-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8×8= 5×2=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
(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20×3=(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2)教学过程同上。
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
2×3= 20×3= 200×3=(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教学例2(8)出示例2情景图。
(9)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29×6≈(10)鼓励学生根据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估算这道题。
3456789101113141516171819202223242019-09-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8×8= 5×2=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
(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20×3=(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2)教学过程同上。
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
2×3= 20×3= 200×3=(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教学例2(8)出示例2情景图。
(9)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29×6≈(10)鼓励学生根据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估算这道题。
3456789101113141516171819202223242019-09-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