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胸片的技巧

合集下载

如何读胸片课件

如何读胸片课件

9
(三)横膈(diaphragm) • 形状 • 位置:10后肋,右高
左低 • 运动:平静 1-3cm
深呼吸3-6cm • 肋膈角、心膈角
如何读胸片课件
10
(四)肺(lungs)
1、分叶与分段
左二右三
左肺:上下两叶;右肺:上中下三叶
如何读胸片课件
11
– 如果右肺中叶发生实变,脓液使肺的正常 气体密度影变得不透明,且右心缘不再显 示出清晰轮廓。
底段实变导致左如何侧读胸膈片课肌件 变模糊
12
左右下上肺肺野野外中带带
肺(lungs) 2、肺野的分区 1)横分: 2)纵分: 3)肋间隙分:
肺尖、第*前肋间等
外 带中
带内 带
如何读胸片课件
上野 中野 下野
13
肺(lungs) 3.肺门,左侧略高 4.肺纹理:血管为主
如何读胸片课件
14
如何读胸片课件
–右肺上叶与右上纵隔缘接触。 因此在右 肺上叶实变中,右上纵隔缘可能变模糊
–右肺中叶与右心缘接触。 因此在右肺中 叶实变中,右心缘变模糊
– 右肺下叶的基底段与右侧膈肌接触,因此 在右肺下叶实变中,右侧隔膜变模糊
– 舌叶是左肺上叶的一部分,并与左心缘接 触,因此在舌叶实变中,左心缘变模糊
–左肺下叶与左侧膈肌接触。 左肺下叶基
1、软组织(soft tissue) 胸锁乳突肌及锁骨上皮肤皱褶 胸大肌 乳房、乳头
如何读胸片课件
4
胸锁乳突肌及锁骨上皮肤皱褶
乳房、乳头
胸大肌
如何读胸片课件
5
2、骨骼(bones)
肋骨 锁骨 肩胛骨 胸骨、胸椎
如何读胸片课件
6
如何读胸片课件

胸部平片读片经验分享

胸部平片读片经验分享

胸部平片读片经验分享2. 胸部平片读片经验分享阅读胸片需要注意的东西有以下几个要点:•l 胸片图像的构成与原理•l 患者信息、胸片标识(后前位或前后位)、胶片质量•l 生理变异和干扰伪影•l 认识气管、骨骼、纵隔、横膈、肺纹理、肺门•l 了解胸片的基本病变↓奉献一下自己给大家参考↓DR胸片由于是放射线穿透人体后被感光原件采集到,所以它的明暗对比取决于被照射组织的密度和其它因素(如马赫效应)构成。

阅读胸片,首先需要核对患者信息,确保这张胶片上的标号和图像是一致的,然后查看图像质量是否合格(体位是否偏斜、吸气是否足够、射线量是否正常、是否有配饰干扰影)一般以双侧锁骨长度、胸锁关节位置以及横膈来快速判断是否有体位偏斜。

正常吸气相胸片,我们会在第5-7前肋看到横膈,可以快速判断吸气是否足够。

正常曝光量的胸片会在心影后方似可见椎体间隙内的软组织,它会模糊不可辨认,当过曝或低曝都会使它无法与周围区别。

举个例子:当我们确定了患者的信息、摄片条件、标号、胶片质量都没有问题,那么该患儿的诊断就呼之欲出了——镜面人(全内脏反转),剩下的只需交给CT/MRI来判断,还有个许多鉴别诊断呢哟。

然后给大家分享一下常见的变异和伪影:比如这样的肋骨、乳头影:或者是右位的主动脉弓:再或者是马赫效应——当多个结构重叠或毗邻时,阅片者可能会产生亮线或暗线的视错觉。

前者是正常的胸片,后者是纵隔气肿的患者。

除了时时需要提防的体表异物,我们还需要看一看患者胸外的变化,比如上面患者的颈部气肿,以及下面患者的肩胛骨骨折。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对胸片的生理&变异&特殊原理有了些许认识,那么我们言归正传,来看看基本的病理变化吧。

•l 胸腔:透过度的变化、肺体积的变化•l 大气道:大气道的扩张与狭窄、气管瘘、气管壁的变化以及气管肿块•l 小气道:包含有较典型的马赛克征、树芽征以及免疫受损引发的出血、水肿、中毒等•l 肺实质:实变、不张、结节、肿块等•l 肺间质:包含有较典型的铺路石征、磨玻璃影、粟粒结节、囊肿等•l 大血管:肺动脉高压、肺栓塞、主动脉扩张、钙化等•l 纵隔:移位、气肿、肿块、钙化、淋巴结变化等•l 肺门:移位、肿块、钙化、淋巴结变化等•l 心脏:各房室的变化、肿物、积液、心包钙化等•l 胸膜、胸壁、肋骨及横膈:胸腔积液、气胸、胸膜钙化、胸膜肿物、胸壁软组织侵袭、肋骨破坏、肋骨骨折、膈疝、食管裂孔疝、膈下脓肿等•l 其它:肩、颈、腹、椎体和软组织的各种变化。

胸片的读片方法范文

胸片的读片方法范文

胸片的读片方法范文胸片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用来诊断和评估胸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部肿瘤、肺水肿等。

胸片读片是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进行的,以下是胸片的读片方法和步骤。

1.仔细阅读胸片信息:在进行胸片读片之前,首先仔细阅读胸片上标注的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拍摄时的位置(前后位、俯卧位等)、日期和项目描述等,确保核对正确的胸片。

2.观察胸廓:胸片读片的第一步是观察胸廓。

正常的胸廓应该对称,两侧应保持一致,如出现胸廓形态改变、变窄或扁平等异常情况,可能提示胸廓畸形或胸廓内有积液或肿块的存在。

3.区分胸膜和肺组织:胸片上肺组织呈淡白色,胸膜呈透明或稍暗色。

观察胸膜与肺组织的分界线是否清晰,如若模糊或有实质性结节,可能表示存在胸腔积液、结核球、恶性肿瘤等。

4.观察肺纹理:正常肺纹理应呈放射状排列,主支气管向两侧递减。

观察肺纹理是否增多、增粗或不对称,这些表现可能提示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栓塞、肺水肿等。

5.观察肺野密度:胸片上肺部的密度可以帮助评估病变的性质。

通常情况下,气体呈黑色,血管呈暗灰色,肺组织呈淡白色。

观察肺部密度是否均匀,如出现片状阴影或结节,可能是肿瘤、炎性病变等。

6.观察膈肌和纵隔:膈肌是胸壁和腹腔之间的重要分界线。

观察膈肌是否对称,如若有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肺部疾病、胸腔积液等。

同时,还要观察纵隔是否偏移、增宽,如若出现纵隔增宽和形态异常,可能表示纵隔病变,如肿瘤、炎症等。

7.观察肋间隙:正常情况下,肋间隙均匀,宽度一致。

观察肋间隙是否增宽或变窄,这些变化可能是胸腔积液、肺大泡、胸腔积液等引起的。

8.观察胸腔积液和肺内结节:胸腔积液和肺内结节是临床中常见的胸片发现。

胸腔积液通常为一侧或两侧胸腔内液体积聚集,观察积液程度和分布情况。

而肺内结节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和边界。

9.评估心脏和大血管:胸片还可以评估心脏和大血管的形态和位置。

观察心脏的形状、大小、位置和病变,如心脏增大、心脏肥厚、心包积液等。

胸片阅读方法指导

胸片阅读方法指导

1.1 初级读片很容易胸片异常分类:1.太白(密度增高)2.太黑(密度减低)3.太大4.位置异常观片步骤:1.检查姓名和日期2.检查X光片透照条件 3.全面浏览胸片,罗列所有异常 5.仔细检查异常部位:胸壁、胸膜、肺内、纵隔内。

1.2 胸片技术质量1.标准胸片为后前位片,两侧肩胛骨拉开时,胸片上见不到肩胛骨与胸廓的重叠影,正常者心影大小正常;前后位片多为坐位或卧位拍摄,X线机头在人前,X光胶片板在人背后,前后位片可见肩胛骨与胸廓重叠影,即看见明显肩胛骨白影,且正常者心影也增大。

2.吸气不足时胸片显示肺野范围小,肋骨数量少,心影变大,气管右偏。

1.21 按体位分清是后前位还是前后位:前后位时,X线机头在人前,X光胶片板在人背后,X线从人前向后射入;标准胸片是后前位片,X线机头在人背后,X光胶片板在人前,X线从人后向前射入。

其余区别见1.1.22左右方向检查胸片R、L标记,也可能标错,也可能有右位心。

1.23 旋转方向看气管位置是否偏移。

正常合格胸片气管黑影处于两锁骨端之间,锁骨端与气管间等距。

或者选择胸椎脊突作参照。

1.24 透过度及曝光度标准胸片在心影下部椎体应该隐约可见。

如果椎体太清晰则表明曝光过度,肺野太黑,对比太强,此时会遗漏低密度病灶,如果椎体完全看不见,表明曝光不足,肺野太白,对比太弱也会遗漏病灶。

1.25 吸气程度: 见2. 主要是吸气不足达不到标准,胸片质量不合格,应该重拍。

1.3观察标准胸片方法找质量好的观片灯,保持室内较暗。

将胸片由远及近慢慢观察。

1.肺野:两侧肺野黑白程度应等同,识别水平裂及位置,走行于肺门与第6肋交腋前线水平。

2.肺门:左肺门高于右肺门2.5厘米,双侧肺门应向内凹陷,位于6~8肋间。

3.心脏:心脏最大横径应小于胸廓最大横径1/2。

4.纵隔:纵隔边缘除心膈角、肺尖、右肺门稍模糊外,其余应清晰可见。

5.膈肌:右侧膈顶高于左侧3厘米,膈顶应光滑。

6.肋膈角应清楚锐利。

胸片读片技巧图片量大

胸片读片技巧图片量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标题
注意大血管的轮廓和密度,判断是 否存在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血 管性疾病。
结合临床病史和患者症状,对心脏 和大血管的异常表现进行鉴别诊断。
胸片读片的难点解析
鉴别异常征象和伪影
异常征象:识别胸片上的异常表现,如肿块、炎症等 伪影:识别胸片上的伪影,如金属异物、衣物等 鉴别要点:掌握异常征象和伪影的鉴别要点,提高诊断准确率 经验积累:通过不断实践和学习,积累经验,提高鉴别能力
判断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病灶的形态:观察病灶的形状、大小、边缘是否清晰等特征 病灶的密度:分析病灶的密度高低、均匀度等 病灶的部位:判断病灶所处的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动态观察: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的胸片,观察病灶的变化情况
结合临床资料,提高诊断准确性
了解患者病史:结合胸片图像,分析患者是否有呼吸道疾病史、胸膜疾病史等,有助于 判断病变性质和部位。

肺野透亮度: 注意肺野的透 亮度是否均匀, 有无异常增高
或减低
注意肺门和肺纹理
肺门是胸片读片的重要部位,能够反映肺部和心脏的病变情况。
肺纹理是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常见的表现,能够反映肺部血管和气管的病变 情况。
注意观察肺门和肺纹理的形态、大小、边缘和密度等特征,有助于判断病 变的性质和程度。
在胸片读片中,要注意肺门和肺纹理的异常表现,如肺门淋巴结肿大、肺 纹理增粗、模糊等,这些可能是肺癌、肺结核等疾病的重要线索。
综合分析,判断病变
综合分析:结合 患者病史、临床 表现和胸片表现, 进行综合分析, 判断病变的性质
和部位。
判断病变:通过 观察胸片上的异 常征象,如阴影、 结节、肿块等, 结合患者的症状 和体征,判断是 否存在病变以及 病变的严重程度。

如何看胸片讲解范文

如何看胸片讲解范文

如何看胸片讲解范文胸片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和评估胸部内部结构,如肺部、心脏和血管等的病变。

它是通过X射线来拍摄人体胸部的影像,一般由医生或放射科专家进行解读和诊断。

在解读胸片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观察和分析。

1.图片的质量评估:首先要评估胸片的质量,检查是否有过度曝光或欠曝光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图像模糊或失真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干扰对病变的判断,因此需要确保图像质量良好。

2.评估肺部:接下来,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和评估肺部的情况。

这包括评估肺野的透明度,查看肺纹理和血管的情况,以及检查是否存在肺部病变,如结节、斑点、肿块或阴影等。

特别要注意评估两侧肺部的对称性以及是否存在积液、感染或肿瘤等病变。

3.心脏和大血管的评估:胸片还可以评估心脏和大血管的情况。

我们可以检查心脏的大小、形状和位置,观察是否存在心影增大、心包积液或心脏瓣膜的异常等情况。

此外,还可以检查大血管的走行和形态,观察是否存在主动脉瘤、肺动脉高压等问题。

4.骨骼和胸廓的评估:胸片还可以评估胸廓和骨骼的情况。

我们可以检查肋骨、胸骨和脊柱的形态和骨密度,观察是否存在骨折、畸形或肿瘤等问题。

此外,还可以检查肩胛骨和锁骨的位置和对称性,观察是否存在肋骨的骨折或胸廓畸形。

5.结论和诊断:最后,根据上述观察和评估的结果,我们需要做出一个结论和诊断。

这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如CT扫描、病理检查或临床相关资料的分析。

结论和诊断应该简练明了,清晰地描述胸片的主要病变和可能的疾病原因。

综上所述,观察和解读胸片需要关注图片质量、肺部情况、心脏和大血管、骨骼和胸廓以及结论与诊断等方面。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内容,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评估和诊断胸部疾病,为患者提供恰当的治疗和护理。

胸片的读片方法及技巧总结

胸片的读片方法及技巧总结

胸片的读片方法及技巧总结一张胸片看似简单,但是如果不按照一定的读片方法与技巧,很可能就会出现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学习胸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正位胸片的读片法首先观察胸部软组织影像,其次依次为骨骼、纵隔、肺野、肺门、肺纹理与横膈。

(一)胸部软组织影像1.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皮肤是围成人体外表的一种致密组织,在胸片上一线条状阴影。

皮下组织由脂肪组成,密度较淡,胸片表现为深灰色。

肌肉密度介于皮肤与脂肪之间,肌肉的健壮影响胸片的清楚度,通过皮下组织的厚薄可以判定其营养状况。

前部有胸大肌可使中肺野密度增高,胸锁乳突肌可使肺尖部密度降低。

2.胸部乳房及乳头:乳房与乳头的大小因人而异,一般阴影于双肺野下部呈局限性密度增高或半弧状增高阴影。

乳头较大的可呈结节状阴影,男性也可出现,勿诊断为病变。

3.胸膜的水平裂及肺尖反折伴随线:水平裂是右肺上叶与中叶之间的胸膜,在正位胸片上看为自肺门水平发出的一条细线条阴影至肺外带出消失,在侧位上看为自肺门水平发出的一条细线条阴影至胸骨。

斜裂是右肺中叶与下叶或左肺上叶与下叶之间的胸膜,一般在正位胸片上看不到,或在肺下叶看到一短而细与肺纹理走行方向不同的一条细线,侧位胸片上是位于前胸壁后2~3cm处向上斜行达肺门处或稍向上一些位置而终止。

肺尖部的第一、二肋下缘伴随的线条状阴影为肺尖部胸膜帽的阴影。

此三条线阴影增粗或不规则为胸膜病变的表现。

(二)胸部骨骼影像胸部骨骼前有胸骨,前上方有锁骨,后有胸椎,自后向前构成胸骨支架的12条肋骨,肋骨前端为肋软骨,与胸骨相连。

正常情况下,看不到肋软骨,但可以清楚看到骨骼的外形、骨皮质、骨髓质及骨纹理等。

如发现骨质破坏,常见为骨癌或转移癌、骨结核。

骨骼的断裂,常见于外伤性骨折。

成年后肋软骨逐渐钙化,尤其是第一、二软骨头钙化,有时片状或空洞形阴影,勿以为肺内疾病。

另外,肋骨有正常变异,应仔细辨别。

(三)纵隔阴影纵隔阴影位于胸腔的中部,两肺之间,为软组织的阴影,主要器官有心脏、大血管、气管、支气管、食管及淋巴等。

读胸片方法-附经典胸片

读胸片方法-附经典胸片

读胸片方法-附经典胸片在读胸片上(主要是正位片)有点体会想与大家分享。

要想读好胸片首先要知道正常胸片是怎样的,总的来说可以用以下的文字描述,并且看每一张片子时也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看,以便养成好的习惯。

“胸廓对称,两侧肋骨肋间隙正常;两肺纹理清晰,未见明显实质性浸润;两侧肺门纵膈未见明显异常;心脏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膈肌平滑,双侧肋膈角锐利。

”下边我具体叙述一些细节问题:1.如何数肋骨?数肋骨是看片的基础,我以下要说的很多东西都是以肋骨作为标志的。

正常胸片肋骨从后上向前下数,第一肋与锁骨围成一个类圆形的透亮区,这一部分也是肺尖所在的区域,两侧对比有利于发现肺尖的病灶。

2.如何判断肺纹理是否正常?我们知道一侧肺野从肺门到肺的外周分为三等份分别称为肺的内、中、外带,正常情况下肺内、中带有肺纹理,外带无,如果外带出现了肺纹理则有肺纹理的增多,反之内中带透亮度增加则肺纹理减少。

对肺内中外带的区分还有一个意义,那就是对肺气肿时肺压缩的判断,一般来说肺内、中、外带占肺的量分别为60%、30%、10%。

3.纵膈与肺门:肺门前方平第二到四肋间隙,后平对四到六胸椎棘突高度,在后正中线与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的垂直线上。

这有什么意义呢?举个例子:在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时,有“肺门上吊”,如果你知道了正常肺门的位置就很容易判断是否是肺门上吊。

关于纵隔主要是判断是否有移位。

以下是经典胸片正常成年人胸片(正位)正常成年人胸片(侧位)水平裂投影(侧位)支气管肺炎(正位)支气管肺炎(正位)右中叶肺脓肿(侧位)右中叶肺脓肿(正位)右上叶大叶性肺炎(侧位)右上叶大叶性肺炎双下肺支气管扩张双下肺支气管扩张右肺支气管扩张右肺支气管扩张正常支气管造影双下肺支气管扩张慢支炎、肺气肿并多发性肺大泡肺气肿慢支炎、肺气肿并左下肺感染、右肺大泡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并左侧肺大泡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原发型肺结核:左胸内淋巴结结核原发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亚性粟粒型肺结核右上肺浸润型肺结核右上肺结核瘤干酪性肺炎双肺浸润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双侧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左侧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左全肺不张(正位)左上叶肺不张(侧位)左上叶肺不张(侧位)右上叶肺不张(正位)右上叶肺不张(正位)右中叶肺不张(侧位)右中叶肺不张。

医学影像-胸片读片技巧_图片量大

医学影像-胸片读片技巧_图片量大
Ø 支气管扩张:“双轨征”、“指套征” Ø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垂柳征” Ø 肺水肿:Kerley线 Ø 间质性肺炎:网格影、磨玻璃影 Ø 肺纤维化:胸膜下分布网格影 Ø 肺大疱:薄壁囊
线状影——基本征象
支气管扩张
线状影——基本征象
慢性纤维空洞型 肺结核
线状影——基本征象
A: Long wavy lines in upper and mid lung field B: 2-3 cm long pleural based in bases perpendicular to lateral chest C: Fine reticular lines
左膈
定位
p 人为划分:一侧肺野纵行分为3等分,称为内、中、外带; 在第2、4前肋下缘画水平线,将肺野分为上、中、下3野。 有助于描述病变位置,但无肺叶含义。
p 按肺叶定位
右肺: 1. 识别斜裂:如果病变在斜裂后方,无论位置多高,病变也一定在下叶 2. 如果病变在斜裂前方,识别水平裂。如果在水平裂下方,定位在中叶;
Ø 阻塞性肺不张:气管阻塞, 完全阻塞时肺泡内气体18~24h可被吸收
Ø 被动性肺不张:气胸、胸腔积液压迫; 疼痛、神经病变→胸廓运动↓
Ø 粘连性肺不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如ARDS Ø 瘢痕性肺不张:瘢痕收缩→肺含气量↓
肺内病变——线
p 组成结构:支气管、血管、淋巴管、肺间质 p 影像表现:线、条索、网格、囊 p 基本病变
p 体位 p 旋转:气管居中、锁骨头至脊突的距离左右相等。
该距离较短的一侧肺较白。
体位旋转
摄片质量
p 体位 p 旋转 p 强度:透过气管能看清第1~4胸椎,下部胸椎与心脏
重叠,隐约可见。

《读胸片技巧》课件

《读胸片技巧》课件

4 胸膜
详细解析胸膜的解剖结构和在胸片中的显示。
异常胸片的判读方法
1 肺实质病变
详细描述不同类型的肺实质病变在胸片中的 影像特征和诊断要点。
2 肺间质病变
解析胸片中常见的肺间质病变的形态和定性 诊断。
3 肺腺瘤
探讨肺腺瘤的影像学特征和与其他肺部病变 的鉴别方法。
4 结节性病变
了解造成结节性病变的各种原因及其在胸片 中的显示特征。
《读胸片技巧》PPT课件
欢迎来到《读胸片技巧》PPT课件!本课程将带您深入了解胸片解读的技巧和 窍门。
胸部解剖学基础
1 肺部结构
了解肺部组织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2 肋骨与胸腔
掌握肋骨与胸腔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胸部影像中的表现。
3 心脏位置
了解心脏在胸片中的定位和解读方法。
胸片技术的相关参数
1 曝光参数
肺气肿和肺大疱的识别
1 肺气肿鉴别
详细解释肺气肿的影像学特征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方法。
2 肺大疱检测
了解肺大疱在胸片中的呈现方式和正确的检测方法。
3 肺功能损害
探讨肺气肿和肺大疱对肺功能的影响和诊断依据。
胸膜粘连和胸腔积液的标识
1 胸膜粘连类型
解剖不同类型的胸膜粘连 及其在胸片中的显示和鉴 别方法。
3 病毒感染
了解病毒感染在胸片上的 显现方式和与其他呼吸道 疾病的区别。
肺癌的影像表现
1 肺癌类型
详细描述不同类型肺癌的影像学特征和与其他肺部病变的区别。
2 淋巴结转移
探讨肺癌淋巴结转移在胸片中的表现和鉴别方法。
3 远处转移
了解肺癌远处转移在胸片上的影像学特征和常见转移部位。
临床诊断与胸部影像的关系

胸片读片技巧PPT课件

胸片读片技巧PPT课件

线状影——基本征象
病毒性肺炎
癌性淋巴管炎
线状影——基本征象
肺纤维化
线状影——基本征象
肺大疱
肺内病变——点
肿块:直径>3cm的类圆形 结节:周围有正常肺组织包绕的直径<3cm
类圆形影。
小结节:结节直径<1cm 粟粒性结节:难以计数的直径在1~3mm的微小结节
肿块:可见于肿瘤、结核、真菌、血管炎、炎症 结节:可见于肿瘤、结核、过敏性肺炎、 DPB 、
矽肺、结节病等。
孤立结节、肿块
提示恶性的征象: 分叶、毛刺、密度不均、胸膜凹陷、血管聚集
提示良性的征象: 边缘光滑、密度均匀、钙化灶、卫星灶
孤立结节、肿块
肺癌
分叶征 毛刺征 胸膜尾征
孤立结节、肿块
结核球
错构瘤 “爆米花”样钙化
多发结节
粟粒性肺结核
结节病
转移瘤
肺内病变——空洞
薄壁空洞:境界清晰、内壁光滑,常见于结核 厚壁空洞:壁厚>3mm,边境欠清,内壁凹凸
胸片de读片技巧
读片步骤
Step 1:发现病变 Step 2:解剖定位 Step 3:推测病理 Step 4:探讨病因
具体步骤
核查姓名、日期 检查摄片质量及左右方向 全面预览,用心罗列你所发现的异常 仔细观察病变部位的特点,定位、推测病
理类型 结合病史给出可能的诊断
位置异常 大小异常
肺门病变
右上叶切除
结节病
左肺门 肿物
胸部病变基本X-ray表现
肺内病变
肺容积改变 透亮度改变
胸膜病变 纵隔、肺门病变 骨骼、软组织病变
骨骼、软组织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暗盒 CASSETTE
优点:射线较透视少;
有永久记录,便于复 查。

正常胸片:
正常男性正位片
正常女性正位片
侧位胸片(左侧位)
X-ray
暗盒 CASSETTE
缺点: 不能动态观察。
正常侧位片
胸部前凸位片:
摄影目的:
观察肺尖的病变及叶间积液或肺中叶不张的病 变情况。
摄影体位:
病人双足分开面向球管立于摄影架前30cm处, 身体后仰,背靠暗盒,身体冠状面与暗盒呈 45°角,双肘内旋弯曲,双肩向前伸。
中 心 线:
胸骨柄下缘,头向5~10°角,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胸部前弓位片:
床边胸片:
床边胸片是指可以在病人床边或病房内进行的检查。这种方法的“可选取性和 床边监测性”已得到了医疗过程中的共识。床边胸片病人大多为危重患者,故其诊 断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床边胸片在对患者的诊断、疗效、新病变的发现等方面有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
肺门
肺门前方平第二到四肋间隙,后平对 四到六胸椎棘突高度,在后正中线与肩胛 骨内侧缘连线中点的垂直线上。
肺门是血管、气管和淋巴管出入的地方, 形成团块状密度增高的阴影,向外密度逐 渐变淡,一般不超过内带。
肺门有固定的形态,左肺门比右肺门高 1~2cm,血管粗细均称。
D(Diaphragm) 膈肌、肋膈角、膈下
总结
THE END
肺的淋巴引流
肺的淋巴循环非常丰富,肺淋巴管网分为三组.酃胸膜淋巴管网、血管周围淋巴管网和支气管周围 淋巴管网。肺的淋巴引流分为深浅两层:胸膜淋巴管网,属于浅层,分布于胸膜内,在胸膜中再汇 集成几支主要淋巴管,引流人支气管肺淋巴结(即肺门淋巴结);血管周围淋巴管网和支气管周围 淋巴管网属于深层,首先在肺泡管周围形成淋巴管丛,并汇集成几支淋巴管,这几支淋巴管包绕于 支气管、肺动脉和肺静脉的外周,最后引流至支气管肺淋巴结。深浅两层淋巴管之间有吻合支。两 肺淋巴引流到纵隔淋巴结的分布,有一大致的范围,每侧肺均可分为上、中、下三区,这种分区与 肺叶的划分是不一致的(如图)。
任何原因引起支气管壁增粗,均可使肺纹理增强。肺纹理的走行代表代表肺 叶及肺段的解剖学结构。肺纹理纤细是由肺泡增大或肺气肿引起。
肺野从肺门到肺的外周分为三等份分别称为肺的内、中、外带,正常情况下 肺内中带有肺纹理,外带无,如果外带出现了肺纹理则有肺纹理的增多,反 之内中带透亮度增加则肺纹理减少。
对肺内中外带的区分还有一个意义,那就是对肺气肿时肺压缩的判断,一般 来说肺内中外带占肺的量分别为60%、30%、10%。
心脏右缘上部为上腔静脉和升主动脉组成的突起为 第一弓,第二弓为右心房;左缘自上向下主动脉弓 为第一弓,肺动脉段为第二弓,左心耳为较小的第 三弓,左心室为第四弓。
中纵隔
气管 食管
前纵隔 心大血管
后纵隔
上纵隔 第4胸椎
中纵隔 第8胸椎
下纵隔
纵隔
当纵隔、心脏出现病变时,纵隔阴影增大,突起增多,或局部密度增高。由 于心脏阴影占纵隔阴影比例较大,常遮盖肺后部与纵隔内的病变,所以怀疑 纵隔病变,一定注意拍摄一张侧位胸片,区分病变部位。 在侧位上不能显示纵隔上口大下口小,但可以清楚看到心脏、大血管和气管。 心脏和大血管位于纵隔内,气管自前上方向后下方插入纵隔,各肺叶、段支 气管亦可显示。 纵隔分区较正位明显,可以分为上、中、下和后纵隔四个部分。当纵隔发生 淋巴结肿大或肿瘤时,侧位可以较好的显示,纵隔增宽侧位不能显示。
B(Bone)胸部骨骼
前有胸骨,前上方有锁骨,后有胸椎,自后向前构成胸骨支架的12条肋骨, 肋骨前端为肋软骨,与胸骨相连。 正常情况下,看不到肋软骨,但可以清楚看到骨骼的形状、骨皮质、骨髓质 及骨纹理等。 如发现骨质破坏,常见为骨癌或转移癌、骨结核。 骨骼的断裂,常见于外伤性骨折。 成年后肋软骨逐渐钙化,尤其是第一、二软骨头钙化,有时形成片状或空洞 形阴影,勿认为肺内疾病。另外,肋骨有正常变异,应仔细辨别。
如何数肋骨?
数肋骨是看片的基础,正常胸片肋骨 从后上向前下数,第一肋与锁骨围 成一个类圆形的透亮区,这一部分 也是肺尖所在的区域,两侧对比有 利于发现肺尖的病灶。
C(Cardiac)心脏、纵隔、肺门
心脏: 心脏后对五到八胸椎,前对二到六肋骨。 主动脉结就是主动脉弓由右转向左出突出于胸骨左缘的地方,它平对左胸第 二肋软骨。肺动脉段位于主动脉结下方,对判断肺动脉高压很有意义。 心影的最外缘在膈平面以上称心尖上翘,代表右心室肥厚;反之心影的最外 缘在膈平面以下称心尖下移,代表左心室肥厚。 关于侧位片:心前三角变小则右心室大;心后三角大则左心室大。
读胸片的经验总结
JELLYYO
胸片摄影的简介
骨 钙化灶
凝固血 血液 肝 肌肉 肾 脑脊液
脂肪 气体
(1)X线透过高密度 组织时-吸收多-剩余 少-X线感光少-定影后 Ag少-白色。
(2)X线透过低密度 组织时-吸收少-剩余多 -X线感光多-定影后Ag 多-黑色。
正位胸片(后前位) Frontal view
方法二: X线穿过人体,远离胶片的物体放大倍数大于贴近胶片的物体,而物体被放大以后,显示
就会模糊。 依次看来,心脏显示模糊的时候,就是右侧位片;反之,心脏显示清楚,就是左侧位片。
左侧位片
右侧位片
读片的顺序和技巧
养成读片顺序:
(1)报告书写顺序:“胸廓对称,两侧肋骨肋间隙正常;两肺纹理清晰,未 见明显实质性浸润;两侧肺门纵膈未见明显异常;心脏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 膈肌平滑,双侧肋膈角锐利。” (2)ABCDE顺序:
纵隔
纵隔影位于胸腔的中部,两肺之间,为软组织的阴 影,主要器官有心脏、大血管、气管、支气管、食 管及淋巴等。
纵隔为前后径长的器官,一般在侧位上不易辨认其 阴影位置。
正位胸片上,上1/4为气管与食管阴影,所以上纵 隔较狭窄,两侧胸锁间隙相等,如一侧变窄或消失, 则为体位该侧前斜,下3/4主要为大血管和心脏阴 影。
一般右肋膈顶在第五肋前端至第六肋前间水平,由于右侧有肝脏的存在,右 膈顶通常要比左侧高一到两厘米。意义:胸腔或腹腔压力的改变可以改变膈 肌的位置,如气胸时膈位置可以压低;膈神经麻痹出现矛盾呼吸。
正常的肋膈角是锐利的,如果肋膈角变钝则有胸腔有积液或积血存在, 那我们如何来大体判断积液的量呢?一般说肋膈角变钝:积液300ml;肋膈 角闭锁:500ml。
吸气:右膈顶位于第9、10后 肋,第6前肋间隙(吸气不足心 影会偏大,肺底部出现阴影, 气管向右偏移)。
吸气不足
吸气充足
正常胸部正位片
正常胸部侧位片
上叶
左侧
中叶
下叶
上叶 右侧
下叶
左侧位片演示图:
方法一: 左侧位胸片两侧膈肌呈交叉状态,膈
下胃泡清楚可见,可高于右侧膈肌。 即胃泡处于两个膈肌之间。 右侧位胸片两侧膈肌约呈平衡状态, 高的一侧膈肌下无胃泡,低的一侧膈 肌下有胃泡但显示不清。即胃泡处于 两个膈肌之下。
左侧膈下有胃泡可显示膈肌的厚度,约1cm左右,如有增厚可能有肺底 积液。右侧膈下有肝脏,一般不显示膈肌的厚度,如右侧膈肌明显高于左侧 时应考虑肝脏疾病或胸膜病变。右膈肌下出现游离气体可能为胃肠穿孔。
E(Effusions)双侧肺野
肺纹理主要由肺血管组成,在肺门附近,或内带见到细小密度较高的结节阴 影可能是肺血管的横断面。
同一患者的立位(后前位)与床边胸片(前后位片)
后前位
图像质量 肺野显示 肺纹理 肺门 气道
纵隔线 主动脉弓 心胸比例 膈顶
后前位

前后位

较多
部分被掩盖
清晰
模糊,显示少
清晰可见
仅见少许粗大血管
气管、隆突和叶支气 管
可见
气管上段隐约可见 未见
稍隆
明显增宽
0.43
0.53
内带
中带
前后位
影响床边胸片质量的因素:
A:Airway 气道; B:Bone 胸部骨骼; C:Cardiac 心脏、纵隔、肺门; D:Diaphragm 膈肌、肋膈角、膈下; E: Effusions 双侧肺野。
A(airway)气道
气道在胸上部,看它是气道在胸上部,看它是否居中,脊柱是否直线经过, 气管有无移位,有无纤维组织牵拉使肺容积 缩牵、过度充气及压迫。 有无支气管 气管巨大症,肺叶开口压迫、狭窄、隆突受压等支气管肺癌征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