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片和肺部CT读片技巧
放射科读片技巧

放射科读片技巧
放射科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部门,负责使用医学影像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为一名放射科医生,掌握好读片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放射科读片技巧:
1.系统化:在读取放射影像之前,建议制定一个系统化的方法
来扫描图像,确保不会遗漏任何重要的细节。
可以按照特定的顺序观察和评价不同的结构,例如骨骼、内脏器官等。
2.重点观察:在读取每个图像时,要在关注整体结构的同时,
着重注意有异常的区域,例如肿块、钙化等。
3.比较影像:如果患者有先前的影像检查,建议与先前的影像
进行比较。
这有助于发现任何新的病变或病变的进展。
4.与临床信息结合:放射影像只是诊断过程的一部分,了解患
者的临床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史可以帮助确定可能的诊断。
5.多学科合作:放射科医生需要与其他医学专家合作,例如内
科医生、外科医生等,共同解读和分析影像。
通过与多学科的合作,可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
6.持续学习:放射科医生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和深
化自己的知识。
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参加研讨会和交流讨论,可以提升自己的读片水平。
总之,放射科读片技巧是一个需要通过实践和不断学习来提高的过程。
通过专注、系统化的方法,加上与其他医学专家的合作,可以提高读片的准确性和诊断的有效性。
胸片的读片方法范文

胸片的读片方法范文胸片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用来诊断和评估胸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部肿瘤、肺水肿等。
胸片读片是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进行的,以下是胸片的读片方法和步骤。
1.仔细阅读胸片信息:在进行胸片读片之前,首先仔细阅读胸片上标注的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拍摄时的位置(前后位、俯卧位等)、日期和项目描述等,确保核对正确的胸片。
2.观察胸廓:胸片读片的第一步是观察胸廓。
正常的胸廓应该对称,两侧应保持一致,如出现胸廓形态改变、变窄或扁平等异常情况,可能提示胸廓畸形或胸廓内有积液或肿块的存在。
3.区分胸膜和肺组织:胸片上肺组织呈淡白色,胸膜呈透明或稍暗色。
观察胸膜与肺组织的分界线是否清晰,如若模糊或有实质性结节,可能表示存在胸腔积液、结核球、恶性肿瘤等。
4.观察肺纹理:正常肺纹理应呈放射状排列,主支气管向两侧递减。
观察肺纹理是否增多、增粗或不对称,这些表现可能提示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栓塞、肺水肿等。
5.观察肺野密度:胸片上肺部的密度可以帮助评估病变的性质。
通常情况下,气体呈黑色,血管呈暗灰色,肺组织呈淡白色。
观察肺部密度是否均匀,如出现片状阴影或结节,可能是肿瘤、炎性病变等。
6.观察膈肌和纵隔:膈肌是胸壁和腹腔之间的重要分界线。
观察膈肌是否对称,如若有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肺部疾病、胸腔积液等。
同时,还要观察纵隔是否偏移、增宽,如若出现纵隔增宽和形态异常,可能表示纵隔病变,如肿瘤、炎症等。
7.观察肋间隙:正常情况下,肋间隙均匀,宽度一致。
观察肋间隙是否增宽或变窄,这些变化可能是胸腔积液、肺大泡、胸腔积液等引起的。
8.观察胸腔积液和肺内结节:胸腔积液和肺内结节是临床中常见的胸片发现。
胸腔积液通常为一侧或两侧胸腔内液体积聚集,观察积液程度和分布情况。
而肺内结节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和边界。
9.评估心脏和大血管:胸片还可以评估心脏和大血管的形态和位置。
观察心脏的形状、大小、位置和病变,如心脏增大、心脏肥厚、心包积液等。
胸片和肺部CT读片

02
胸片和肺部CT的读片技巧
读片的准备工作
了解患者基本信息
了解病变特征
包括年龄、性别、症状、病史等,有 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熟悉各类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 准确判断病变类型和程度。
熟悉正常胸片和CT图像
掌握正常胸片和CT图像的特点,以便 更好地识别异常表现。
读片的步骤和方法
01
02
胸片和肺部CT读片
• 胸片和肺部CT的基本知识 • 胸片和肺部CT的读片技巧 • 胸片和肺部CT的常见病变 • 胸片和肺部CT的读片案例分析
01
胸片和肺部CT的基本知识
胸片和肺部CT的定义
胸片
胸片是利用X线摄影技术,对胸部 进行平面投照,从而获取胸部影 像的一种检查方式。
肺部CT
肺部CT是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 术,对肺部进行多层扫描,生成 肺部组织的三维图像。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肺气肿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胸片和肺部CT 表现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
肺气肿的胸片表现为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稀疏,肋骨聚 拢,膈肌下移等。肺部CT表现则更加敏感,能够发现胸片 难以察觉的早期病变,如肺泡壁变薄、肺泡间隔断裂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其他肺部病变
总结词
除上述常见病变外,胸片和肺部CT还 可以观察到其他多种肺部病变。
详细描述
其他肺部病变包括肺栓塞、肺囊肿、 肺脓肿等。这些病变在胸片和肺部CT 上各有其特征性表现,通过观察影像 学表现可以协助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 治疗。
04
胸片和肺部CT的读片案例分析
案例一
总结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胸片和肺部CT表现 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
胸片读片技巧图片量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标题
注意大血管的轮廓和密度,判断是 否存在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血 管性疾病。
结合临床病史和患者症状,对心脏 和大血管的异常表现进行鉴别诊断。
胸片读片的难点解析
鉴别异常征象和伪影
异常征象:识别胸片上的异常表现,如肿块、炎症等 伪影:识别胸片上的伪影,如金属异物、衣物等 鉴别要点:掌握异常征象和伪影的鉴别要点,提高诊断准确率 经验积累:通过不断实践和学习,积累经验,提高鉴别能力
判断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病灶的形态:观察病灶的形状、大小、边缘是否清晰等特征 病灶的密度:分析病灶的密度高低、均匀度等 病灶的部位:判断病灶所处的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动态观察: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的胸片,观察病灶的变化情况
结合临床资料,提高诊断准确性
了解患者病史:结合胸片图像,分析患者是否有呼吸道疾病史、胸膜疾病史等,有助于 判断病变性质和部位。
现
肺野透亮度: 注意肺野的透 亮度是否均匀, 有无异常增高
或减低
注意肺门和肺纹理
肺门是胸片读片的重要部位,能够反映肺部和心脏的病变情况。
肺纹理是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常见的表现,能够反映肺部血管和气管的病变 情况。
注意观察肺门和肺纹理的形态、大小、边缘和密度等特征,有助于判断病 变的性质和程度。
在胸片读片中,要注意肺门和肺纹理的异常表现,如肺门淋巴结肿大、肺 纹理增粗、模糊等,这些可能是肺癌、肺结核等疾病的重要线索。
综合分析,判断病变
综合分析:结合 患者病史、临床 表现和胸片表现, 进行综合分析, 判断病变的性质
和部位。
判断病变:通过 观察胸片上的异 常征象,如阴影、 结节、肿块等, 结合患者的症状 和体征,判断是 否存在病变以及 病变的严重程度。
如何阅读胸部CT片

如何阅读胸部CT片如何阅读胸部CT片一、胸部CT技术参数应用胸部CT扫描一般取仰卧位,于憋气状态下进行扫描,常规从肺尖扫至肋膈角。
胸部由含气的肺组织、软组织及骨骼组成,观察这些不同密度的组织需选择不同的窗宽与窗位,一般观察纵膈和胸部软组织窗宽为400~500HU,窗位为0~50HU,观察肺,窗宽为1000~2000HU,窗位为-600~-800HU。
连续横断面扫描可以重建成冠状位、矢状位及三维重建,这对于观察复杂解剖部位有极大的帮助,图像重建的质量取决于横断面扫描的厚度,层厚越薄,间隔越小,图像质量越好。
二、造影剂增强扫描胸部含有大量气体,病灶一般为软组织,与含气的肺组织有较大的密度差异。
纵膈内有丰富的低密度脂肪,故纵膈内解剖结构很清楚,一般不做造影增强,但以下情况需做增强扫描:1.病人消瘦,纵膈内缺乏脂肪;2.有血管畸形及血管病变;3.鉴别纵膈的淋巴结核与恶性肿瘤;4.明确肺和纵膈肿瘤对血管是否侵犯以及受侵程度;5.观察病变的增强特点,对炎症、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作出鉴别。
注射造影剂方法以一次大剂量静脉注射效果最佳。
扫描方法为在常规扫描基础上确定重点扫描区。
三、正常纵膈解剖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层面加以分析,并以层面中具有特征性的解剖结构命名。
1.胸骨切迹或胸锁关节层面:该层面可见到三对血管排列在气管两侧,靠前、靠外是一对左右头臂静脉,靠后是一对锁骨下动脉,紧贴气管两侧为左右颈总动脉。
2.主动脉弓上层面:此层面可见五支血管影,左右头臂静脉,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3.主动脉弓层面:主动脉弓自右前向左后斜行,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主动脉弓可不呈水平走行,此层面可见胸腺,呈三角形,尖端指向前。
4.主肺动脉窗层面:上界为主动脉弓下缘,下界为左肺动脉,前方为升主动脉,后方为气管,在同一层面,升主动脉总是大于降主动脉。
5.左肺动脉层面:为主肺动脉窗下界,主肺动脉后延伸为左肺动脉。
6.主肺动脉与右肺动脉层面:右肺动脉从主肺动脉发出向后、向右延伸,位于腔静脉后方、中间段支气管前方,右肺动脉管径不超过25mm,肺动脉主干不超过29mm。
胸部CT口诀:肺的分段(图解)

CT肺段定位口诀:
独眼能看双上肺,左下还留一点背。
对眼能看前后背,双眼能看前和背。
嵴角出现能看中舌背,基底干出现就看余下肺。
“独眼能看双上肺,左下还留一点背”:
指气管层面,能显示两上肺,在偏下方层面,能看到左肺下叶背段
“对眼能看前后背”:
在支气管分叉层面(T4以下)能看到两肺上叶前、后
段及两肺下叶背段
"双眼能看前和背", 双眼与对眼都是指左右主支气管,“对眼”指左右主支气管距离近,"两眼"是气管分叉下方层面及肺动脉层面,左右支气管距离较远,此时断面图像上只能显示上叶前段和下叶背段
"嵴角出现能看中舌背" :
嵴角指有中叶支气管与下叶支气管的夹角,内有右上肺静脉的断面,此层面能看到右肺中叶,左上肺舌叶及两肺下叶背段
“基底干出现就看余下肺”:
两下叶支气管分出基底段时能观察中叶,舌叶及两肺下叶各基底段,所以觉得此
舌余下肺”
肺窗:
1、气管分叉平面
2、右上叶支气管平面
3、中间支气管平面
4、中叶支气管口平面
5、心室平面。
医学专题胸片读片技巧上

1 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二页。
博学 厚德 求精 奉献
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二页。
1
博学 厚德 求精 奉献
包裹(bāoguǒ)性胸腔 积液
1 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二页。
博学 厚德 求精 奉献
气胸(qì xiōnɡ)
气胸(qì xiōnɡ)
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二页。
液气胸(qì xiōnɡ)
1
博学 厚德 求精 奉献
胸膜(xiōngmó)增厚
胸膜(xiōngmó)钙化
第四十页,共四十二页。
胸膜(xiōngmó)肿物
1
感谢 聆听 (gǎnxiè)
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二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胸片读片技巧(上)。侧位:(靠近胶片侧)左侧位、右侧位。物体越远离胶片投影越大、影 像越模糊,所以使病变侧靠近胶片。右膈顶位于第9、10后肋,第6前肋间隙。1.肺野:双侧对比, 注意肺野大小、透亮度。3.肺门:位于第2-4前肋间,左侧比右侧高1-2cm。4.气管和纵隔:居中, 气管右侧缘宽度<2-3mm。7.膈下:膈下气体,胃泡、肠管。如果病变在斜裂前方,则定位 (dìngwèi)在上叶。支气管扩张:“双轨征”、“指套征”。感谢聆听
博学 厚德 求精 奉献
基本征象
➢ 胸腔积液:密度均匀致密影,上缘呈外高内低弧线,受重力和 体位影响(yǐngxiǎng), 纵隔向健侧移位。
➢ 气胸、液气胸:可见气胸线,无肺纹理透亮带,液气胸可见气液平 。
➢ 胸膜增厚、钙化:肋膈角变钝,膈顶不规整,沿胸廓内缘
带状致密影,可见患侧胸廓塌陷、肋间 隙变窄、纵隔向患侧移位。
肺癌
分叶征 毛刺(máocì)征
胸片和ct读片技巧初级篇影像课件

右肺:
识别斜裂:如果病变在斜裂后方,无论位置多高,病变也一定在下叶 如果病变在斜裂前方,识别水平裂。如果在水平裂下方,定位在中叶;
如果在水平裂上方,定位在上叶。
左肺:
识别斜裂,如果病变在斜裂后方,则定位在下叶;如果病变在斜裂前 方,则定位在上叶。
23
24
25
p “轮廓征”:若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致密结构相邻,则病变与该结构之 间 的界限消失。
淡片状影
实变
37
渗出性病变——基本征象
支气管充气征
干酪性肺炎 (虫蚀样空洞) 38
渗出性病变——基本征象
蝴蝶征
反肺水肿征
39
渗出性病变——基本征象
水平裂下坠
楔形影
40
渗出性病变—— 临床病理意义
肺泡中有病理物质填充
感染:感染症状,按叶段分布,抗感染周有吸收。
干酪样物质:结核中毒症状,上肺分布,多形、播散、 钙化、牵拉,抗结核数周可有吸收。
16
读片顺序
. 肺野:双侧对比,注意肺野大小、透亮度
. 肺纹理:粗→细,内,下多上少,边界清晰;
气管伴行血管直径
. 肺门:位于第前肋间,左侧比右侧高
. 气管和纵隔:居中,气管右侧缘宽度<
. 心影:最大径<胸廓最大横径;形态
. 横膈:位置(右膈比左膈高)、形态、肋膈角
.
膈下:膈下气体,胃泡、肠管
. 骨骼和软组织
p
该距离较短的一侧肺较白。
10
11
体位旋转
12
摄片质量
p体 位
p旋 转
p强度:透过气管能看清第胸椎,下部胸椎与心脏
p
重叠,隐约可见。
胸部CT肺段划分口诀

胸部CT肺段划分口诀
独眼能看双上肺,左下还留一点背。
对眼能看前后背,双眼能看前和背。
靖角消失能看中舌背,基底干消失就看余下肺。
“独眼能看双上肺,左下还留一点背〃:
指气管层面,能显示两上肺,在偏下方层面,能看到左肺下叶背段
“对眼能看前后背〃:
在支气管分叉层面(T4以下)能看到两肺上叶前、后段及两肺下叶背段
”双眼能看前和背“:双眼与对眼都是指左右主支气管,“对眼”指左右主支气管距离近,“两眼”是气管分叉下方层面及肺动脉层面,左右支气管距离较远,此时断面图像上只能显示上叶前段和下叶背段”崎角消失能看中舌背”:
靖角指有中叶支气管与下叶支气管的夹角,内有右上肺静脉的断面,此层面能看到右肺中叶,左上肺舌叶及两肺下叶背段
"基底干消失就看余下肺J
两下叶支气管分出基底段时能观看中叶,舌叶及两肺下叶各基底段,所以觉得此句应改为“基底干消失就看中舌余下肺”
图解如下:
尖段
前段
前段
下叶背段下叶背段
内侧段
外侧段前基底段外基底段后基底段内基底段前段
上舌段下叶背段
外侧段前基底段外基底段后基底段
奇静脉弓奇叶
右侧斜裂
左肺上叶
右肺下叶背段左肺下叶背段右肺中叶左肺上叶舌段右侧斜裂左侧斜裂
右肺下叶左肺下叶右肺上叶左肺上叶
水平裂少血管带左侧斜裂少血管带
右肺下叶左肺下叶
左肺上叶水平裂
侧斜裂少血管带
少血管带右侧斜裂
右肺下叶
水平裂顶部
右侧斜裂
右主支气管右下肺动脉干中间段支气管右肺中叶动脉右中叶支气管右下肺动脉
右下支气管
右下叶内基底段支气管
右下肺动脉右下叶支气管右肺下静脉。
胸片和肺部C读片技巧ppt课件

Effusions(双侧肺野)
肺部CT
双肺
? 当纵隔、心脏出现病变时,纵隔阴影增大,突起增多, 或局部密度增高。由于心脏阴影占纵隔阴影比例较大,常 遮盖肺后部与纵隔内的病变,所以怀疑纵隔病变,一定注 意拍摄一张侧位胸片,区分病变部位。在侧位上不能显示 纵隔上口大下口小,但可以清楚看到心脏、大血管和气管。 心脏和大血管位于纵隔内,气管自前上方向后下方插入纵 隔,各肺叶、段支气管亦可显示。
? 我们知道一侧肺野从肺门到肺的外周分为三等份分别称 为肺的内、中、外带,正常情况下肺内中带有肺纹理,外 带无,如果外带出现了肺纹理则有肺纹理的增多,反之内 中带透亮度增加则肺纹理减少。对肺内中外带的区分还有 一个意义,那就是对肺气肿时肺压缩的判断,一般来说肺 外、中带占肺的量分别为50%、30%。
? 正常情况下,看不到肋软骨,但可以清楚看到骨骼的形状、 骨皮质、骨髓质及骨纹理等。
? 正常胸片肋骨从后上向前下数,第一肋与锁骨围成一个类 圆形的透亮区,这一部分也是肺尖所在的区域,两侧对比 有利于发现肺尖的病灶。
? 如发现骨质破坏,常见为骨癌或转移癌、骨结核。骨骼的 断裂,常见于外伤性骨折。
? 成年后肋软骨逐渐钙化,尤其是第一、二软骨头钙化,有 时形成片状或空洞形阴影,勿认为肺内疾病。另外,肋骨 有正常变异,应仔细辨别。
? 左侧膈下有胃泡可显示膈肌的厚度,约1cm左右,如有 增厚可能有肺底积液。右侧膈下有肝脏,一般不显示膈肌 的厚度,如右侧膈肌明显高于左侧时应考虑肝脏疾病或胸 膜病变。右膈肌下出现游离气体可能为胃肠穿孔。
Effusions(双侧肺野)
? 青少年肺周围肺纹理不易看到,老年人可以看得到,但 不宜渗透到肺的边缘。肺纹理主要由肺血管组成,在肺门 附近,或内带见到细小密度较高的结节阴影可能是肺血管 的横断面。任何原因引起支气管壁增粗,均可使肺纹理增 强。肺纹理的走行代表代表肺叶及肺段的解剖学结构。肺 纹理纤细是由肺泡增大或肺气肿引起。
胸片读片技巧下

阅片
博学 厚德 求精 奉献
右肺门中央型肺癌
33
感谢聆听
2021/9/8
34
24
阅片
博学 厚德 求精 奉献
鼻骨骨折
25
阅片
博学 厚德 求精 奉献
影像表现:右膝关节胫骨、股骨、髌骨关节 缘骨质增生唇样改变,髌骨上缘可以透亮线, 内侧关节间隙变窄,胫骨平台骨质硬化,髁 间嵴增生隆起,诸骨骨质未见吸收破坏,周 围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右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26
阅片
初步诊断: 右侧股骨头缺血坏死合并右髋关节半脱位。
1
23
阅片
博学 厚德 求精 奉献
影像表现: 生理曲度僵直,椎体排列整 齐,椎体上下缘骨质增生变 白,C5/6椎间隙稍变窄,余 椎间隙未见明显狭窄,C3/4, C5/6椎体前缘密度增高影, 各椎体及附件骨折未见明显 吸收破坏,周围软组织未见 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1.颈椎退行性变; 2.C3/4,C5/6椎体前缘密度 增高影,考虑前纵韧带钙化。
博学 厚德 求精 奉献
1
4
纵隔病变
密度异常
轮廓异常
博学 厚德 求精 奉献
纵隔气肿
食道裂孔疝
1
5
纵隔病变
上 纵 隔
前 纵 隔
博学 厚德 求精 奉献
胸骨后甲状腺
胸腺瘤
1
6
纵隔病变-心影异常
博学 厚德 求精 奉献
主动脉型心 “靴型心”
二尖瓣型心 “梨型心”
“烧瓶心”
1
7
纵隔病变-心影异常
肺心病 肺动脉高压
1
14
阅片
博学 厚德 求精 奉献
影像表现:
胸部CT肺段划分口诀

胸部CT肺段划分口诀
独眼能看双上肺,左下还留一点背。
对眼能看前后背,双眼能看前和背。
嵴角出现能看中舌背,基底干出现就看余下肺。
“独眼能看双上肺,左下还留一点背”:
指气管层面,能显示两上肺,在偏下方层面,能看到左肺下叶背段
“对眼能看前后背”:
在支气管分叉层面(T4以下)能看到两肺上叶前、后段及两肺下叶背段
"双眼能看前和背":双眼与对眼都是指左右主支气管,“对眼”指左右主支气管距离近,"两眼"是气管分叉下方层面及肺动脉层面,左右支气管距离较远,此时断面图像上只能显示上叶前段和下叶背段"嵴角出现能看中舌背" :
嵴角指有中叶支气管与下叶支气管的夹角,内有右上肺静脉的断面,此层面能看到右肺中叶,左上肺舌叶及两肺下叶背段
“基底干出现就看余下肺”:
两下叶支气管分出基底段时能观察中叶,舌叶及两肺下叶各基底段,所以觉得此句应改为“基底干出现就看中舌余下肺”
图解如下:。
如何正确阅读胸部CT影像

如何正确阅读胸部 CT影像胸部CT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其可以清晰的反映出患者当前的胸部内器官及组织情况,但是受医师专业素养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容易对患者作出的诊断有一定误差,为保障患者病症的尽早诊疗,应要求医师正确的对胸部CT影像进行阅读,接下来本文对如何正确快速的阅读胸部CT影像展开了论述,如下。
1.基本阅片方法胸部CT的基本阅片方法主要包括有常见的异常CT征象、CT横断面的正常解剖、常见的病变分布类型以及肺段的划分,胸部CT基本阅片共分为3个阅片步骤,即:先发现患者存在异常现象的CT征象,例如分叶征、包块影以及结节影等,而后是对患者病变的分布类型及部位进行明确,例如,是按双肺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或者是按肺叶、段分布等,阅片的最后一项步骤为将对患者存在的异常现象CT征象及病变分布类型、部位进行整合,而后再对影像学作出专业化、准确化的描述,例如,患者的双肺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有结节影,同时右肺上叶前段存在有包块影,并存在分叶征。
在对患者的胸部CT影像作出正确的影像学描述后再依据疾病的表现规律来得到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图1:胸部CT影像示意图1.胸部CT的疾病表现规律胸部CT多被用来诊断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有肺癌、肺炎以及肺结核等。
(1)肺癌:肺癌病症的常见胸部CT影像表现可以从肺癌病灶本身、继发改变、邻近组织受压以及肺癌转移三大方面去考虑。
针对于中央型肺癌来说,CT检查中常见的三联征为: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肺门包块影以及淋巴结肿大融合,个别时候还会出现胸腔积液以及肺内结节转移现象。
周围型肺癌在CT影像中多表现为结节或者是包块,通常情况下还会存在有恶性软组织影征象,例如偏心不规则空洞以及空泡征等,这些均属于患者肿块内表现,毛刺征、血管集束征以及分叶征等属于肿块边缘改变。
周围型肺癌除了本身发生改变外,还会出现阻塞表现,常见的为邻近支气管继发性扩张,黏液嵌塞征会出现在内充黏液时,同时,胸腔积液及肺内结节转移也可以在CT影像中出现。
如何正确阅读胸部CT影像解读

如何正确阅读胸部CT影像一份完整的CT资料一般包括:病人简介、扫描参数、胸部断面连续图像。
在每一幅CT图像上均用汉语拼音及英文缩写可读出医院名称、病人姓名、性别年龄、CT编号、磁盘编号、扫描日期及时间。
扫描参数包括电压(kV)、毫安秒(mAs)、扫描时间、层厚、层距、窗宽、窗位。
其中窗宽(window width)是指图像所包括的CT值范围,它影响图像的对比度。
窗位(window level)或称窗中心(window centre)是指窗宽上下限的平均中心值,它影响图象的亮度。
由于CT图象是体部结构横断面图像,无前后、左右、上下重叠之虞,因此必须熟悉并掌握体部断面的解剖结构,这是体部CT诊断的基础。
一般第一幅体部CT的图像是定位片。
与普通X线头/胸/腹片相似,用来确定扫描的层面及层距,其上标出的层面数位置与横断图像上的位置是一致的。
因此要养成良好习惯,按照层面的高低顺序自上而下将一系列图像堆塑起来观察,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一个三维立体图像,这是十分重要的阅读技巧,如果只孤立地阅读一幅有病变的图像,容易将思路局限,导致片面性,甚至可作出错误的结论。
因此这也是与普通X线头,胸,腹,脊柱片的不同之处。
现以胸部为例,介绍在阅读胸部CT影像中应掌握的重点。
在观察肺内病变时首先应将病变用层层堆塑的方法明确是肿块性还是非肿块性的。
其次要注意病变的外形、密度、钙化及周围结构。
特别是要注意病变内有无一般胸片、体层片不能分辨的内在钙化小点,这对判断良、恶性会有所助益。
第三对肺内单发结节灶而言,其绝对CT值并不可靠,因为有部分容积效应这一技术因素的影响。
由于每一幅CT图像都具有一定的厚度,在单位体积(即象素面积)的厚度内,可包括多种组织,这时CT值也即为这几种组织CT值的平均数,因这种CT值所代表的组织密度并不存在,这种现象就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如水与气体加在一起的CT值类似脂肪。
而小于1cm的钙化灶与气体加在一起时,其CT值类似软组织密度,不能表示出真正的钙化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门
• 肺门前方平第二到四肋间隙,后平对四 到六胸椎棘突高度,在后正中线与肩胛骨 内侧缘连线中点的垂直线上。 • 肺门是血管、气管和淋巴管出入的地方, 形成团块状密度增高的阴影,向外密度逐 渐变淡,一般不超过内带。肺门有固定的 形态,左肺门比右肺门高1~2cm,血管粗 细均称。
心脏、纵隔、肺门
Diaphragm膈肌、肋膈角、膈下
肋骨
肋骨
C(Cardiac)心脏、纵隔、肺门
• 1、心脏后对五到八胸椎,前对二到六肋骨。 2、“主动脉结”在哪里呢?主动脉结就是主动脉弓由右 转向左出突出于胸骨左缘的地方,它平对左胸第二肋软骨。 • 3、肺动脉段的位置,肺动脉段位于主动脉结下方,对判 断肺动脉高压很有意义。 4、心影的最外缘在膈平面以上称心尖上翘,代表右心室 肥厚;反之心影的最外缘在膈平面以下称心尖下移,代表左 心室肥厚。 • 5、心脏右缘上部为上腔静脉和升主动脉组成的突起为第 一弓,第二弓为右心房;左缘自上向下主动脉弓为第一弓, 肺动脉段为第二弓,左心耳为较小的第三弓,左心室为第 四弓。
肺野
B( Bone)胸部骨骼
• 前有胸骨,前上方有锁骨,后有胸椎,自后向前构成胸骨 支架的12条肋骨,肋骨前端为肋软骨,与胸骨相连。 • 正常情况下,看不到肋软骨,但可以清楚看到骨骼的形状、 骨皮质、骨髓质及骨纹理等。 • 正常胸片肋骨从后上向前下数,第一肋与锁骨围成一个类 圆形的透亮区,这一部分也是肺尖所在的区域,两侧对比 有利于发现肺尖的病灶。 • 如发现骨质破坏,常见为骨癌或转移癌、骨结核。骨骼的 断裂,常见于外伤性骨折。 • 成年后肋软骨逐渐钙化,尤其是第一、二软骨头钙化,有 时形成片状或空洞形阴影,勿认为肺内疾病。另外,肋骨 有正常变异,应仔细辨别。
双眼
嵴角
• 嵴角出现能看中舌背 : • 嵴角指有中叶支气管与下叶支气管的夹角。 内有右上肺静脉的断面,此层面能看到右 肺中叶,左上肺舌叶及两肺下叶背段
嵴角பைடு நூலகம்
基底干
• 基底干出现就看余下肺: • 两下叶支气管分出基底段时能观察中叶, 舌叶及两肺下叶各基底段。所以觉得此句 应改为“基底干出现就看中舌余下肺”
纵隔
• 纵隔阴影位于胸腔的中部,两肺之间,为软组织的阴 影,主要器官有心脏、大血管、气管、支气管、食管及淋 巴等。纵隔为前后径长的器官,一般在侧位上不易辨认其 阴影位置。正位胸片上,上四分之一为气管与食管阴影, 所以上纵隔较狭窄,两侧胸锁间隙相等,如一侧变窄或消 失,则为体位该侧前斜,下四分之三主要为大血管和心脏 阴影。 • 当纵隔、心脏出现病变时,纵隔阴影增大,突起增多, 或局部密度增高。由于心脏阴影占纵隔阴影比例较大,常 遮盖肺后部与纵隔内的病变,所以怀疑纵隔病变,一定注 意拍摄一张侧位胸片,区分病变部位。在侧位上不能显示 纵隔上口大下口小,但可以清楚看到心脏、大血管和气管。 心脏和大血管位于纵隔内,气管自前上方向后下方插入纵 隔,各肺叶、段支气管亦可显示。
Effusions(双侧肺野)
• 青少年肺周围肺纹理不易看到,老年人可以看得到,但 不宜渗透到肺的边缘。肺纹理主要由肺血管组成,在肺门 附近,或内带见到细小密度较高的结节阴影可能是肺血管 的横断面。任何原因引起支气管壁增粗,均可使肺纹理增 强。肺纹理的走行代表代表肺叶及肺段的解剖学结构。肺 纹理纤细是由肺泡增大或肺气肿引起。 • 我们知道一侧肺野从肺门到肺的外周分为三等份分别称 为肺的内、中、外带,正常情况下肺内中带有肺纹理,外 带无,如果外带出现了肺纹理则有肺纹理的增多,反之内 中带透亮度增加则肺纹理减少。对肺内中外带的区分还有 一个意义,那就是对肺气肿时肺压缩的判断,一般来说肺 外、中带占肺的量分别为50%、30%。
胸片和肺部CT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儿童医院 高旭光
阅读胸片顺序 ABCDE
A(airway)气道
• 1、气道在胸上部,看它是否居中;脊柱是否直线 经过,气管有无移位;有无纤维组织牵拉使肺容 积缩牵、过度充气及压迫。 • 2、有无支气管、气管巨大症;肺叶开口有无压迫、 狭窄、隆突受压等支气管肺癌征象。
• 一般右肋膈顶在第五肋前端至第六肋前间水平,由于 右侧有肝脏的存在,右膈顶通常要比左侧高1~2cm。 • 意义:胸腔或腹腔压力的改变可以改变膈肌的位置如 气胸时膈位置可以压低;正常的肋膈角是锐利的,如果肋 膈角变钝则有胸腔有积液或积血存在,那我们如何来大体 判断积液的量呢?一般说肋膈角变钝:积液300ml;肋膈 角闭锁:500ml。 • 左侧膈下有胃泡可显示膈肌的厚度,约1cm左右,如有 增厚可能有肺底积液。右侧膈下有肝脏,一般不显示膈肌 的厚度,如右侧膈肌明显高于左侧时应考虑肝脏疾病或胸 膜病变。右膈肌下出现游离气体可能为胃肠穿孔。
基底干
基底干
肺片
谢谢
Effusions(双侧肺野)
肺部CT
双肺
肺段
• • • • 肺段定位口诀: 1、独眼能看双上肺,左下还留一点背。 2、对眼能看前后背,双眼能看前和背。 3、嵴角出现能看中舌背,基底干出现就看 余下肺。
独眼
• 独眼能看双上肺,左下还留一点背: • 指气管层面,能显示两上肺,在偏下方 层面,能看到左肺下叶背段。
独眼
左下肺背段
对眼
• 对眼能看前后背: • 在支气管分叉层面,能看到两肺上叶前、 后段及两肺下叶背段
对眼
双眼
• 双眼能看前和背: • 双眼与对眼都是指左右主支气管,“对眼” 指左右主支气管距离近,"双眼"是气管分叉 下方层面及肺动脉层面,左右支气管距离 较远,此时断面图像上只能显示上叶前段 和下叶背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