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会化_涵义_特征_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
李元书
内容提要 本文试图从分析政治社会化的各种不同定义入手,在把握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功能,力求对政治社会化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文章将政治社会化的各种不同定义归纳为五种观点,即社会教化论、个体学习论、文化传承论、政治传播论、社会环境论,并进而揭示了政治社会化的内涵。将政治社会化的特征概括为政治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内化与外化的统一,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认为政治社会化具有传播功能、教育功能、实现功能、变革功能。
关键词 政治 社会化 政治学 政治理论
政治社会化是在社会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社会化属于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专用语。不同学科对社会化的研究有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社会化在这些学科中也有不同的含义。这种多元化的研究格局,丰富了社会化的内涵,也对嗣后兴起的政治社会化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政治学及其分支学科对政治社会化的理解,既有对社会化传统观点的直接继承,又有全新思想的大胆创新,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本文试图从分析政治社会化的各种不同定义入手,在把握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功能,力求对政治社会化有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
一、政治社会化的涵义
国内外学者有关政治社会化的定义很多,归纳起来,包括以下五种观点。
(一)社会教化论。社会教化论是对社会化的社会学观点的直接继承。持这种观点的人,视政治社会化为社会组织、群体对该社会的个体成员进行政治教育和灌输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研究早期,这种观点影响颇大。赫斯和托尼指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团体或机构教导幼年成员或新成员学习、掌握有关的价值、态度和行为的过程。¹兰顿也说,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把政治文化代代相传的过程。º西格尔和格林斯坦则似乎对正式教育机构情有独钟,他们把政治社会化界定为“正式教育机构有意识地灌输政治和政治价值观的过程。”»这种观点的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并强调社会组织和群体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教育和引导这一点是无毫疑义的。可见,社会教化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政治社会化的本质。但是,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教化和个
政治学研究 1998年第2期
人内化的统一。只有通过个体的学习、内化,社会教化的内容才能被个体吸收和转化,从而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因此,过分强调社会组织和群体的重要性的社会教化论是有失偏颇的。
(二)个体学习论。社会教化论必然要面对一个无法回避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即应当如何看待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作为客体的社会个体的地位和作用。个体学习论对这一问题作了正面回答。伊斯顿和丹尼斯指出,政治社会化是个人获得政治取向和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¼其它类似的观点还有“政治社会化是公民习得关于政治世界知识的历程”,½是人们学习为现行政治体系所接受和实施的规范、价值、态度和行为的过程”¾等等。个体学习论从个体角度出发来观察政治社会化,充分认识到社会个体的重要性,强调了个体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然而,个体的能动作用是以社会的政治教化为前提的,个体的学习和内化只有在社会政治教化的基础上方能进行。所以,个体学习论在强调社会个体的重要性的同时,却忽视了社会的作用,这同样是不全面的。
(三)文化传承论。文化传承论并没有拘泥于社会与个体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孰重孰轻的问题,而是超越争端,另辟蹊径。这种观点把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和结果置于人们视线的中心,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强调了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政治文化的传承是政治社会化的目标之一。另外,把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联系起来,有利于人们进一步探究政治社会化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就内容而言,政治社会化决不仅仅是政治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从政治统治者的角度看,还应包括统治者的政策、政治生活方式和政治行为模式的教育与灌输。对个体来说,则还有政治技能的学习、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及政治经验的积累,等等。因此,文化传承论也有它的不足,把政治文化视为政治社会化的全部内容,缩小了政治社会化的功能范围,不足以理解和把握其全部内涵。
(四)政治传播论。美国学者弗雷德・雷格斯蒂在《政治社会化》一文中,把政治社会化理解为政治信息的传播和交流过程,并用拉斯维尔的信息传播“五W”模式来解释政治社会化过程。À这一观点有助于人们正确地把握政治社会化内部结构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它的不足之处是,对政治传播和政治社会化不加区分,把两者等同起来,混淆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事实上,政治传播与政治社会化虽然彼此相关,但它们是有着不同内在规定性的两个概念,在社会政治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五)社会环境论。随着系统论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引进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来,一种可以称之为政治社会化的“社会环境论”的观点逐渐崭露头角。露斯和阿尔托弗将政治社会化置于广阔的社会、政治环境当中加以考察,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Á政治系统理论也把政治社会化同政治体系的结构、过程和功能实现联系起来,视政治社会化为政治体系的重要机制。b k社会环境论为我们分析政治社会化的功能及其在社会政治体系中的地位,提供了重要线索。但是,社会环境论的作用也是仅此而已。任何事物都有其独特的质的规定性,离开这一规定性,事物便不复存在,也就根本谈不上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政治社会化也是如此,从这个角度来审视社会环境论,它的缺陷便昭然若揭了。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试把政治社会化的定义表述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在社会政治互动中接受社会政治文化教化,学习政治知识、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规范、形成政治态
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
度、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是社会政治体系的自我延续机制和功能运行机制。
首先,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与个体的政治互动过程。社会个体是这一过程的客体,但社会个体在这一过程中又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通过内化政治文化,个体形成政治人格和政治自我。政治人格和政治自我作为政治社会化的促动力量,又反过来推动个体的政治社会化。个体不断丰富自己的政治知识,形成政治态度,提高政治素质。在我们的论述中,以社会个体作为分析对象,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个体政治社会化在微观层面的发生、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从个体的角度分析政治社会化,强调了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差异性。因为,社会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社会政治环境是有区别的。同时,个体人格具有独特性,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又是心理性、生理性和生物性的复合体。不同的环境因素和独特的人格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了社会个体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千差万别。
其次,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对其成员的政治文化教化。因此,社会的组织和群体是政治社会化的实施主体,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社会组织和群体把现存政治体系认可的政治思想、政治观念、政治价值规范和政治行为准则灌输、传授给社会个体,把社会人培养成为政治人,以便传承政治文化、维系政治社会的运行和延续。
再次,政治社会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政治信息传播与个体的政治学习和内化,只能在社会政治互动中才能完成。个体的学习和内化以社会组织和群体提供的政治信息为基础,社会教化通过个人的学习和内化得以实现,并在个体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中体现出来。可见,社会教化和个人内化是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政治社会化的完整统一过程。社会与个人的政治互动是连续不断的,它贯穿于整个社会的政治发展历史,也伴随个体的一生。因此,政治社会化是一种连续的过程。
最后,政治社会化的结果,就社会政治体系而言,表现为政治文化的传播、交流、继承和发展以及政治文化的功能实现,即政治文化对政治体系的维持、变革和指导作用的实现。因此,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的自我延续机制和功能运行机制。对个体来说,政治社会化的结果是个人政治态度的形成、政治行为方式的获得、政治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政治素质的提高。所以,政治社会化又是个人成长为政治人,获得政治角色的重要手段。
二、政治社会化的特征
政治社会化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其具有许多有别于社会政治现象的重要特征,也决定了其每一特征具有两重性。
(一)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政治社会化是政治统治者巩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为了维护政治统治,统治者必须获得合法的政治权威,并将自己的政治取向加诸全社会。因此,必须通过政治社会化传播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规范和政治行为准则。社会个体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生活,也要通过政治社会化学习并内化政治文化,以便成长为政治人,担当政治角色。政治社会化所带来的结果是政治文化传承,以及政治体系的连续、稳定和功能的实现。可见,政治社会化具有明显的政治性。
政治社会化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政治社会化是在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政治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阶级产生之前不存在政治和政治文化,因而,这时的社会化尚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