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会化
简明现代政治学 第十讲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
《简明政治学》第十讲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一、政治社会化(一) 定义①伊斯顿(David Easton)与丹尼斯( J. Dennis)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人获取政治的行为取向与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
②蓝敦(K. P. Langton)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把它的政治文化从上一代传递至下一代的过程。
1.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政治社会化界定为:人们获取某种政治取向与行为模式的过程,或社会传递其政治文化的过程。
换言之,也就是政治学习的发展过程,上一代传达对于政治事物的好恶给下一代。
一般认为30岁之后的政治社会化因为改变困难,通常只是强化原来的政治学习。
2.早期对政治社会化的看法:社会型塑公民的过程,其背后代表了一套行为价值、规范、标准去型塑所需的公民。
希望这些公民可维系社会的稳定。
(既得利益者有意识地教育、规范所需公民)3.当代对政治社会化的看法:个人将社会价值、规范、标准内化的过程。
唯此过程为个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去学习与吸收政治内容,所以,内容可能有助稳定,也有可能破坏稳定→政治学习(二) 政治社会化的理论1.先入为主:最先习得的政治规范影响最大。
幼年教育最重要;政党认同可以父传子;后来会受幼年影响2.后来居上:后来所习得的政治主张,推翻早期所学3.发展论:人的一生都是学习过程,政治学习也一样。
一种综合影响的看法,人的政治主张会改变,也会受早年学习所影响各种政治社会化的类型(一)显性的与隐性的—1.显性的政治社会化 (manifest political socialization)所谓显性的政治社会化,系指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为人所意识,例如学校中的公民教育、政治知识的学习、政党的宣传等,皆属显性的政治社会化。
也就是政治教育。
2.隐性的政治社会化 (latent political socialization)所谓隐性的政治社会化,系指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不为人所意识,例如家庭生活的过程、社会团体的参加、宗教信仰的熏陶等.均属隐性的政治社会化。
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性及对策探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性及对策探析1. 引言1.1 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性在于维护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作为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参与和融合至关重要。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增进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团结。
通过政治社会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维护和传承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不仅有利于个人成长发展,也有助于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2. 正文2.1 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性一、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的影响。
少数民族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的熏陶下,对自身民族文化有着较深厚的感情和认同感。
这种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会影响他们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态度和观念,使其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特征。
二、地域差异和教育资源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育质量普遍较低,这会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政治社会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与此地域差异也导致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
三、语言障碍和文化认同困境。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母语言往往与普通话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会给他们学习和理解政治社会化知识带来一定的困难。
文化认同困境也使得他们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认同危机和价值观冲突。
四、身份认同和社会角色转变。
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家庭走向社会,要面对身份认同和社会角色转变的挑战。
这种身份认同的改变会影响其对政治社会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使其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较为复杂和特殊的情况。
2.2 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文化背景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认知方式与主流文化有所不同,这可能导致其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偏差或障碍。
政治社会化
第四媒体是开放、自由、互动、无权威性的,创造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平等性。但虚拟的网络社会实质上是现实社会的折射,它仍然具有社会性、政治性、阶级性,仍然充满着各种思想矛盾和意识形态的斗争。“因特网的基础语言是英语,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中文信息还不到1%”。可见西方国家的信息输出量占据绝对优势,不发达国家的信息输出量很少,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组织、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必然产生信息垄断。此外,“因特网的主导国家是美国,因特网上运行的信息潜含的往往是美国式的意识形态”。据报道,美国的信息输出量约占互联网的70%,我国仅占0.5%,网络上到处充斥着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克林顿政府在其发表的“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中,明确强调推动信息高速公路建立的过程,是开辟一个新的思想战场,其目的是要用其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念统治世界,实现“思想的征服”。 这种“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所带来的异质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观对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冲击不可小视。尤其是网络上所传输的西方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价值观等对政治人格仍不健全的青年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第四媒体带给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来自遇 1.第四媒体用户的全球性、信息的共享性,为青年提供即时、海量、最新的政治信息和多元的政治文化,有利于开阔青年的政治视野,丰富政治知识,培养政治人格。
政治知识是社会政治生活的经验总结,对于个体而言,必要的政治知识是他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发展政治人格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条件。第四媒体已经成为青年获得大量政治知识的主要途径。在第四媒体中,信息的存贮量远远超过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现已公认为人类最庞大、最综合的信息源,它是一个超越时空的高科技的人类信息传播领域,使世界各国的人们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小,人类“地球村”的理想将逐步变为现实。在第四媒体中,古今中外,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外交等等信息都可涉及,青年可以自由地和多角度、多方位地接受来自世界各方的信息。这既能让青年吸收世界上最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又能让他们了解西方国家之间、西方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西方国家国内的矛盾斗争情况,了解它们所谓的“人权”与“自由”的实质。通过网络,人们可以接触到一个由多元文化组成的多元世界,可以与跨越国界、跨越种族、跨越文化的各种类型的人平等对话和交流,青年的政治视野由此更加开阔。另外,第四媒体在人们政治人格的形成上无疑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第四媒体可以将各种事件源源不断地呈现在受众面前,并对其进行带有倾向性的报道、分析、评论,影响人们对社会事件的看法,青年在政治信息的反复刺激下,逐渐形成自己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等政治人格。
政治社会化的名词解释
政治社会化的名词解释在现代社会中,政治是人们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政治社会化是指一个个体把政治观念和行为纳入自身认同和行为的过程。
它是一个个体如何逐渐理解政治并参与政治的过程,也是一个个体如何通过政治参与来实现自己权益和改变社会的过程。
政治是指控制社会资源和权力分配的一系列行为和制度。
人们参与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一系列的政治观念、政治信仰和政治行为。
这些政治观念和行为受到家庭、学校、媒体等社会机构的影响。
首先,家庭在政治社会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一个个体最早接触社会的地方,家庭成员的政治观点和行为会对个体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一个支持政治参与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们往往更容易形成积极的政治观念,并愿意参与政治行为。
其次,学校在政治社会化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校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政治观念和价值观的传播者。
通过学校的政治教育,个体可以了解国家政治制度和国际政治关系,培养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促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政治。
另外,媒体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媒体是政治信息的传播者,通过新闻、电视、互联网等渠道,传达政治观点和政治行为,影响个体的政治社会化过程。
然而,媒体的政治倾向和报道方式也会对个体产生一定的偏见和影响。
政治社会化不仅仅是一个个体对政治的认同和参与,也是一个社会对政治的反映和检验。
通过政治社会化,个体可以实现自己的权益,改变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并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实现自由、平等和公正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社会的良性发展的基石。
然而,政治社会化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个体需要付出努力来理解政治并参与政治。
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例如政治腐败、群体利益冲突等。
但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参与,个体才能逐渐实现政治自觉和政治目标的实现。
总之,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个体在理解政治、参与政治的过程。
家庭、学校和媒体等社会机构对政治社会化起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政治社会化,个体可以实现自身权益,改变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并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政治学第五讲 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研究的早期阶段:
1958年美国学者戴维· 伊斯顿首次发表了有关 政治社会化研究的论文,1959年赫伯特· 海曼 出版了《政治社会化:政治行为之心理研究》 一书,首次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社会化理论。 罗伯特· 赫斯发表了《儿童政治发展的态度》 D· (1967年),弗雷德· 格林斯坦和戴维· I· 伊斯 顿各自发表了他们关于学龄儿童政治发展的 研究报告,理查德· 道森和肯尼思· E· 普鲁伊特 出版了《政治社会化》,戴维· 伊斯顿和杰 克· 丹尼斯出版了《政治系统中的儿童》等。
什么是“政治社会化”?
教科书上归纳了政治社会化的三种概念界定:
第一种从个体的角度,表明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获 得“政治人”属性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个人学习 和建立政治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以及政治人格特征 的过程和方式。通过这种学习,建立个人在一定政 治系统内扮演政治角色所必需的价值、信仰、态度、 知识和情感。 第二种观点从政治系统的角度出发,认为政治社会 化是一个政治的教育训练过程,是把本政治系统内 所认同的政治取向模式和行为规范传授给其成员的 社会过程。其目的是使社会成员对系统的基本问题 建立起起码的认同感,通过政治社会化维系这一认 同感。 第三种观点则指出,政治社会化的内容是将政治文 化代际相传的一个过程。
在斯通看来.对理解政治行为较重要 的东西是性格,个人性格中的三个基本因 素是有联系的。性格的认同、认知和情感 因素既决定了个体对他的政治世界的不同 方面的信念的接受,也决定了他怎样将这 些信念组织起来,形成信念和态度结构, 这种态度结构构成了个人对他的政治环境 的取向。也就是说,政治态度的获得首先 是建立在个体性格结构基础上的。因为斯 通从政治学和心理学交叉的领域来解释政 治社会化,所以,他把政治社会化的方法 当做个性完善的方法,把优化人的认知结 构、提高人的自我认同、使人的情感外倾 作为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方法。
政治社会化_涵义_特征_功能
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李元书内容提要 本文试图从分析政治社会化的各种不同定义入手,在把握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功能,力求对政治社会化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文章将政治社会化的各种不同定义归纳为五种观点,即社会教化论、个体学习论、文化传承论、政治传播论、社会环境论,并进而揭示了政治社会化的内涵。
将政治社会化的特征概括为政治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内化与外化的统一,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认为政治社会化具有传播功能、教育功能、实现功能、变革功能。
关键词 政治 社会化 政治学 政治理论政治社会化是在社会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社会化属于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专用语。
不同学科对社会化的研究有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社会化在这些学科中也有不同的含义。
这种多元化的研究格局,丰富了社会化的内涵,也对嗣后兴起的政治社会化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政治学及其分支学科对政治社会化的理解,既有对社会化传统观点的直接继承,又有全新思想的大胆创新,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本文试图从分析政治社会化的各种不同定义入手,在把握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功能,力求对政治社会化有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
一、政治社会化的涵义国内外学者有关政治社会化的定义很多,归纳起来,包括以下五种观点。
(一)社会教化论。
社会教化论是对社会化的社会学观点的直接继承。
持这种观点的人,视政治社会化为社会组织、群体对该社会的个体成员进行政治教育和灌输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研究早期,这种观点影响颇大。
赫斯和托尼指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团体或机构教导幼年成员或新成员学习、掌握有关的价值、态度和行为的过程。
¹兰顿也说,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把政治文化代代相传的过程。
º西格尔和格林斯坦则似乎对正式教育机构情有独钟,他们把政治社会化界定为“正式教育机构有意识地灌输政治和政治价值观的过程。
”»这种观点的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并强调社会组织和群体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政治社会化名词解释
政治社会化名词解释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人在集体生活中逐渐接受和适应政治制度、政治文化以及政治行为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开始于个人的家庭和教育环境,并逐渐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家庭中,父母和其他亲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个人的政治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体系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学校规则,个人逐渐了解和接受政治制度及其运作方式。
此外,媒体、社交网络、同伴之间的互动和社会组织等,也对政治社会化产生影响。
政治社会化包括个人接受政治价值观、政治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以及参与政治活动等方面。
个人接受政治价值观是政治社会化的基础,它涉及个人对权威、民主、平等等政治理念的认同和尊重。
政治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对政治制度、政治参与方式和政治决策等方面的了解。
此外,政治社会化还需要个人参与政治活动,例如选举投票、政治组织和社会运动等,以实际行动表达并追求个人的政治价值观。
政治社会化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个人而言,政治社会化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政治认同和政治参与意识,提高个人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并增强个人在政治决策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对社会而言,政治社会化能够增强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民主文化的培育,推动社会的公正和和谐发展。
然而,政治社会化并非一帆风顺,存在一些挑战和障碍。
例如,个人所处的家庭和教育环境可能存在政治偏见或暴力行为,影响政治社会化的正常进行。
政治机构与个人之间的疏离和信任危机,也可能导致政治社会化的困难。
此外,社会的群体利益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也可能干扰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为了促进良好的政治社会化,政府、家庭、教育机构、媒体和社会组织都承担着重要责任。
政府应加强政治教育和民主制度的宣传,建立公平和透明的政治环境。
家庭和教育机构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质,提供多样化的政治教育资源。
媒体应提供客观准确的政治信息,激发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
简论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特征
简论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特征【摘要】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通过接受政治信息、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来逐渐形成政治意识和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包括家庭和学校,其中家庭是重要的政治社会化途径,而学校则在政治社会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政治社会化的特征包括长期性、复杂性、渗透性和持续性。
政治社会化对个体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培养公民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未来,政治社会化需要结合新科技和全球化趋势,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要。
政治社会化是个体成为合格公民的必经之路,也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途径、特征、定义、家庭、学校、重要性、未来发展、结论1. 引言1.1 简论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特征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和制度中接受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接受政治知识、观念、态度和价值观,并形成政治参与的能力和倾向。
通过政治社会化,个体能够逐步融入政治生活,参与政治决策,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包括家庭、学校、媒体等多种渠道。
家庭是重要的政治社会化途径,家庭成员通过言传身教传递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影响孩子对政治的认识和态度。
学校在政治社会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培养他们的政治参与能力。
政治社会化的特征包括系统性、长期性和渗透性。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个体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中接受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个体在不断的接受和塑造政治观念和态度。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渗透性的过程,政治因素会渗透到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中,影响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2. 正文2.1 政治社会化的定义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学习和适应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通过政治社会化,个体可以逐渐了解政治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参与政治活动以及如何与政治机构和政治领导人互动。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包括接受政治知识、形成政治态度、参与政治活动等方面,旨在培养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责任感。
政治社会化
三,作为个体学习和实践的政治社会化 1,儿童时期的政治社会化 --以政治认同,依附,忠诚,服从等感 性色彩的政治认知和情感培养为主要内容 2,成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 --形成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观念 3,成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 --政治再社会化
�
基于年龄,教育程度,兴趣爱好,身份角色, 价值观念的大体一致性而形成的自愿组合, 在大多数情况下,同辈群体有约定俗成的价 值标准,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 4,社会政治组织--正式组织 包括政党,行政机关,以及其它各类政治社 团,如工会,妇联,共青团以及各类职业协 会等. 政党--宣传纲领与政策主张;吸纳新的组 织成员(组织化的教育);动员政治参与
二,政治社会化的媒介 1,家庭(最初与最直接的媒介,强大且持久) 民主式--积极参与型 专制式--政治专断或政治服从 单亲家庭--社会化不完整 隔代教育--易造就保守的政治品格 2,学校(专门化的机构,系统化的途径,家庭走 向社会的桥梁) 历史教育 国情教育 道德教育 公民责任与义务教育
3,同辈群,社会化--"社会人" 政治社会化--"政治人" 2,几种代表性定义 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塑造其成员政治心理和政治 意识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代传方式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维持和变迁的过程
3,涵义 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 通过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 知识和技能,形成或重新塑造自己的政治心 理和政治意识的能动过程. 政治社会化过程包含了两个相互关联的 方面,从微观层面看,政治社会化的承 担者是个人,即个体的政治社会化;从 宏观上看,政治社会化的施行者是政治 共同体,此为整体的政治社会化.
5,大众传媒 一方面,大众传媒式人们迅速,及时的了 解了当前发生的各类政治事件;另一方面, 又通过"拷贝世界"而形象,生动的重温 历史. 思考:关于精英媒体和主流媒体 6,特定政治符号--象征意义 如国旗,国歌,国徽,政治领袖的肖像, 首都,以及各类历史和政治建筑物,如纪 念碑,革命历史博物馆等.
怎样科学认识政治社会化
怎样科学认识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与人的结合,特定政治通过政治教化传播特定的政治文化,影响社会个体,通过社会个体的接受和吸收并内化为自身的政治心理、政治行为、政治人格;面对特定的政治教化,社会个体的政治内化具有选择性。
政治教化与政治内化的统一性即政治社会化的程度取决于政治科学化的程度,政治科学化的程度又取决于政治文化的先进性。
标签:政治社会化;政治教化;政治内化政治是对社会整体的有组织进行管理的权力活动,国家政治是目前人类社会的主要政治表现形式,仅就国家政治而言,它与国民的关系极为密切。
国家政治代表国家整体利益,国家整体利益由国民个体利益组成。
整体利益具有超前性和广泛性,个体利益具有现实性和具体性。
国家整体利益与国民个体利益的统一需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施策能够充分保障国民个体利益的实现;一是国民个体对现行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施策的高度认知能够促进国家整体利益的健康发展。
创造这两个必要条件是国家政治正常运行的前提,通俗而言,就是实现政治与国民的融合,从理论角度讲,就是科学推进政治社会化。
当今正逢网络信息化时代,世界政治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平民百姓,政治社会化的内容也随之更为丰富,因此科学推进政治社会化应得到国家政治即政党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政治社会化的内涵社会化是一个人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教授戴维·波普诺认为:“社会化是一个人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的过程”,我国学者普遍强调社会化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个人逐步学习接受现有政治制度、规范、形成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并决定努力维护现有政治制度的过程。
阿尔蒙德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
“每个政治体系都有某些执行政治社会功能的结构,它们影响政治态度,灌输政治价值观念,把政治技能传授给公民和精英人物”。
我认为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体系通过政治文化的传播,引导社会个体政治心理、规范社会个体政治行为、塑造社会个体政治人格的过程。
第十二讲:政治社会化
• 核心:美风俗
• 4、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 • 树典型
你拍一,我拍一,八荣八耻要牢记;你拍二,我 拍二,为了祖国要出劲;你拍三,我拍三,铺张 浪费要揭穿;你拍四,我拍四,做人不能自顾自。 你拍五,我拍五,好逸恶劳是耻辱;你拍六,我 拍六,我们尊老也爱幼;你拍七,我拍七,见利 忘义要抛弃;你拍八,我拍八,诚实守信人人夸; 你拍九,我拍九,法律法规要遵守;你拍十,我 拍十,争做文明小卫士!
• 2、你觉得效果如何? • 3、去政治化时代的政治社会化何以可能?
自然人
社会化
政治人
பைடு நூலகம்、政治社会化路径
• 1、媒介:社会结构如何影响政治社会化?
家庭和朋辈群体
学校、政党、社团、 大众传媒等
• 2、标的 • 政治仪式:广场(舞) • 政治象征:西红柿炒鸡蛋
• 3、古代教化之道
• 学校: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皇帝:表彰直言、忠义、孝悌与义门 • 官吏:为官一任,教化一方 • 士绅:进则表率乎天下,退则规范乎一乡 • 家庭:颜氏家训、温公家范、袁氏世范、朱子家训、
开设纪念专题和栏目;改版和开通纪念网站
三、西方国家政治社会化
• 主要内容:
• 政治制度 •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 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教育 • 国际关系 • 宪法教育 •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
四、去政治化的政治
• 娱乐至死 • 政党危机 • 政治冷漠 • 政治表演 • 泛政治化
五、反思
• 1、你接受政治知识(政治体系、政治文化、 政治新闻等)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第十二讲:政治社会化
• 回忆: • 你小时候听过哪些儿歌?
• 思考: • 历史课纲问题
一、概念解析
政治社会化
四、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1、利益因素 2、政治权力因素 3、政治权利因素 4、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社会文化因素 6、政治事件 7、政治社会化媒介的作用方式
五、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1、从社会成员个体层面看,政治社会化使之形成和获 得了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所必需的政治心理、政治思
想和政治技能;
2、从政治文化层面看,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维持、
改变和创造政治文化的重要手段;
3、从政治体系层面看,政治社会化是影响政治体 系能否正常运转和顺利改变的重要因素。
二、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1)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
(2)政治社会化是对社会政治文化继承和创新的有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统一;
(3)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文
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 (4)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三、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1、家庭 2、学校 3、社会 4、社会共同体。 5、大众传播媒介 此外,特定的政治符号(如国旗、国歌、 国徽、政治领袖人物的肖像等)、重大历史事 件,也会对社会成员的政治情感、政治思想观 念和政治评价标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重大影响。
政治社会化
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1、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学习 政治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第二种观点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塑造其成 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 第三种观点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传 递和延续过程。 2、定义 所谓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 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 政治立场的过程。它是一个人获得“政治人”属 性的过程,也是社会中政治文化传播和延续的过 程。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现实意义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现实意义1.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基础载体作为非正式的“初级团体”,家庭是政治社会化最原初和最直接的功能结构。
家庭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对子女的教育。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通过言传身教,不断把他们已有的政治知识、政治规范和政治价值观传递给子女。
二是家庭关系和家庭生活对子女的影响。
家庭关系和家庭成员的行为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行为方式,帮助其形成政治性格。
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对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具有基础意义。
2.学校是政治社会化的系统机构学校是传播系统化文化知识的专门机构,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学校不仅通过系统的文化知识的传授,教育学生接受既有的政治规范、政治情感、政治道德等政治文化要素,而且通过集体生活,使学生初步参与体验社会政治生活,获取对政治生活的感性认知。
由于学生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是政治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它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人未来的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观。
在社会生活中,学校在政治社会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社会组织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社会组织分为专门性政治组织和一般性社会组织。
专门性政治组织主要是政党和社会政治团体,一般性社会组织则包括各种社会、经济、文化组织等。
现代社会中,专门性政治组织对政治社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政党和政治社会团体的政治社会化作用尤为突出。
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国家机关、武装力量、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基层社会自治组织等,都发挥着强大的政治社会化作用,特别是机关、企事业单位、乡村(社区)等基层单位直接负有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和渠道。
4.大众传媒是政治社会化的现代工具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刊书籍、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众传媒越发显示出其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
• 特点: • 一是对政治的认识大多是感性的。 • 二是进入少年期后,对个别概念的肤浅认识能 够深入到理解其抽象含义;对政治和道德的评 价从他律转向自律。 • 三是大多以直观、形象的政治事物和政治行为 作为学习对象,其学习方式主要是直接模仿和 心理体验。 • 四是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是学校和家庭,教 师和家庭成员在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中扮演着 重要角色。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
• 五、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 一方面能够为政治体系输送合格的成员, 另一方面也传播着社会政治文化,并通 过这两个方面的作用维持着政治体系有 效运转。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
• (三)青年——参与政治体验时期 • 这一时期从高中开始,一直持续到30岁左右。 • 特点: • 一是政治社会化的内容扩大,由于强烈的求知 欲和认知兴趣,青年会广泛接受社会政治知识 和政治信息,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积极 参加社会政治实践。 • 二是由于生理与心理的逐步成熟以及思维能力 的发展,政治社会化的强度和速度提高。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
• 四、政治社会化的方式 • (一)直接的政治社会化 • ——是指人们通过直接、公开、明确的 方式接受政治知识和政治训练,形成政 治人格。 • 1.政治行为模仿 • 2.政治思想教育 • 3.政治专业训练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
• (二)间接的政治社会化 • ——是指在作为社会政治系统大环境的 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人们通过非 政治性的经历和学习,把获得的特定社 会心理、社会思想和行为移用于政治生 活,将一般的社会文化逐步转向特定政 治文化的过程。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
• 三是个人利益成分突出,即人们主要从 自身利益出发而不是从政治情感出发来 认识政治现象,接受或者排斥政治价值、 信念及行为模式。 • 四是个人作用明显,即成年人不再仅是 消极被动的社会化对象,同时也会以其 自身的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行为模式 影响他人,影响社会政治。
第十章政治社会化
其二,世界是多元的和变化的,为个人提 供了更困难的选择,狭隘的社会化机构无 法充分理解和期望个体作为一个成年的角 色和行为。
其三,地区和垂直的社会流动日益频繁。
其四,负责训练儿童的机构越来越少,越 来越专业化和更加局限在他们知识的世界 中。童年社会化是非政治性,不可能专力 于儿童训练,不可能为成年的政治社会作 完美的工作。成年人不断被卷入新个体和 新角色导致政治取向的改变。因此,没有 成年的不断学习,成年人无法应对他们的 政治环境。
尽管上述几位学者的观点略有差别,但基本大同 小异。可以归为个体和社会两个角度。
一是个体的角色和地位的变化,成年人的角色和 地位与童年时期的角色和地位的差异,导致了成 年人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必要。
二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包括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 会流动的频繁、大的社会事件的影响。
有关成年时期政治社会化的特点。道森和 普罗伊特认为成年时期的变化主要是对具 体的政策取向的变化。有时,基本的归属 和认同也会发生改变。
伊斯顿和 丹尼斯则归为15岁至35岁,他们 认为这个时期与其他年龄阶段相比,容易 反对权威,倾向于政体的改变。这是一个 态度容易发生改变的年龄。他们对权威的 支持很少有强烈的信念,多数准备挑战权 威。
当然,青年反叛是由多种复杂的原因导致 的现象。除了情感的因素之外,还要有其 他因素。譬如足够多的人数,居住地比以 往更加集中,对政治权威的尊重和归属正 好降至最低,最后还要有引起反叛的问题, 像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种族冲突、越南战 争、民权运动等等。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 60年代所发生的学生运动恰恰具备了这些 因素。
儿童的经历对政治参与也有影响。戴维斯 (James C·Davis)对6岁以前的儿童进行 了研究,他认为,6岁以前(包括6岁)的
22政治社会化
(五)特定的政治符号
国旗、国歌、政治领袖的画像在社会生活中具 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
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政治文化的传 递作用,
对人们的政治心理有直观的刺激作用 产生特定政治心理效应和定势。
四、
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生活中重要的环节 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进行和发展具有重 要的作用。
(一)赋予个人以特定的政治 人格和政治能力,
是把政治取向模式和行为规范代际相传 的过程,
(四)是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
人们在接受社会训练时,通过对政治关 过来来改造即有的政治文化,
造成一代人的价值观的变化
二、 贯穿人的一生政治社会化过程
人的政治社会化是学习政治知识、认识 政治现象、参与政治实践, 形成政治价值和政治态度的过程,
以学习政治思想、理念和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 ,在于形成个人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观念。
由学校和社会担任。参与社会活动
(三)成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
是一个人成熟阶级。 政治社会化过程与他们实际参与的社会 政治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 此时个人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基本 成型
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日常社会生活、大众传媒 、政治活动、政治实践来实现
1、柏拉图认为人类真正需要的是 秩序、领导和启蒙而不是自由。
政治自由是民主的目标,也就是对个人 或作为整体的人民的行动或多或少地完 全取消控制, 这会导致蛊惑人心的政客的统治,政客 会变成暴君。 罗兰夫人在法国大革命恐怖统治的高潮 时说:“自由,有多少罪恶假汝名以行 !”追求自由有危险。
2、霍布斯的消极自由。
4、哈耶克和诺齐克摒弃了社会 正义的观点,
主张回归到把正义理解成尊重法律和既 有权利的这一传统认识上去。 第一,社会正义思想假定有一些机构能 够对社会利益的分配负责,而事实上这 种分配却是通过许多行动并不谐调的活 动产生的,而且他们都不旨在某种整体 的结果。
意识形态与政治社会化的相关研究
意识形态与政治社会化的相关研究意识形态和政治社会化是政治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意识形态指的是具有一定内容和特点的思想体系,是一种对社会运动和政治动员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和实践准则。
政治社会化则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接受的政治文化、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方式及其相关价值观念和信念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意识形态和政治社会化相互作用、互相依存,它们的发展与变化影响着政治文化的演进和政治行为的表现。
意识形态和政治社会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
当时,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意识形态开始在国际上兴起,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各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同时,大量研究表明,个体的政治观念和信念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且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
于是,政治学学者开始将意识形态和政治社会化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在研究意识形态方面,政治学界关注的是不同意识形态的特征和内涵,以及它们在制度建设和政治实践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是个人主义、市场竞争和自由主义,它对社会发展和个体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则重视集体主义、平等和社会公正,它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中曾经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伊斯兰意识形态、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等也备受关注。
在研究政治社会化方面,政治学学者关注的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接受的政治文化、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方式及其相关价值观念和信念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可以发生在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等不同的领域。
其中,家庭的教育作用最为重要。
家庭可以通过父母的言教行示,以及先例和家族传统的传承,向后代灌输相关的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念。
而学校和社会团体则对年轻人的政治信仰和政治参与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政治社会化也反过来会影响意识形态的传承和发展。
政治社会化可以通过教育,让人们对不同的意识形态进行了解和接受。
在有些情况下,政治社会化也会引发人们对某种意识形态的反思和批判,导致它的衰落和消亡。
总之,意识形态和政治社会化在政治学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整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
它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是社会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政治学家对政治社会化有不同的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是: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塑造其成员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代代相传的方式。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变迁的过程。
上述各家定义,实际上包含了政治社会化的两个方面的含义和内容:一方面,从社会成员个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有关政治体系的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的过程,通过这种学习和实践,一个自然的人转变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社会政治人;另一方面,从社会整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将政治文化(普遍的政治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等)通过适当的途径广泛传播过程,通过这种传播,社会中人们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传授给新一代社会成员。
是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社会内政治取向模式的学习、传播、继承的过程。
在社会的政治领域,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训练,使之具备必要的政治知识,以适应社会的政治生活。
这就最通俗意义上的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两个运动过程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对于政治体系中的个体成员来说,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教育和其他途径,获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知识和政治情感,从而形成政治人格,成为政治人的过程。
另一方面,对于政治体系来讲,政治社会化又是政治体系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
第二,政治社会化是对社会政治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第三,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相互衔接、持续不断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在社会政治互动中接受社会政治文化教化、学习政治知识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规范、形成政治态度、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使社会政治体系的自我延续机制和动能运行机制的体现。
是社会与个体之间不断的互动,有作为政治信息传播的“教”和作为“个体”的政治学习和内化的“化”共同组成。
首先是社会对成员的政治文化教化,其次是社会个体作为政治社会化过程的客体,也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政治性和社会性,内化和外化,能动性和手动性、极端性和延续新、共同性和差异性,都实现了互动过程的统一。
政治社会化只用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才能实现。
途径:家庭学校社会政治组织大众传媒方式:政治教育政治模仿政治专业训练政治实践“政治社会化”这一术语最先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此后,一些西方政治学者开始对政治社会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陆续出版了一些专著,逐渐使这一概念成为当代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西方学者对这一概念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一般认为,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政治心理的传习有关,它对维持或变革政治体系有重要的影响。
政治社会化对维持或变革政治体系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1、对个体来说,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特有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认知模式的形成过程。
它不仅使一个人形成了特有的政治观念,而且对一个人参与政治的行为有决定性的影响。
它使一个人学习和掌握在一定政治系统中担任特定政治角色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社会化同时是一个人政治入伍的过程。
就政治文化的形成而言,政治社会化在个体的一生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
一个人政治文化中情感性的成分多在早年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而认知的成分则多在青年及成年期形成。
2、对社会来说,政治社会化是一定政治文化传播和延续的过程。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政治社会化模式,它决定了该社会政治文化的总体性质。
如西方学者认为,参与型的社会化过程导致民主的政治文化,被动型的社会化过程导致专制的政治文化。
同一社会中也存在着不同方式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它使一个社会产生了各种亚政治文化,如一般公民的亚政治文化和行政官员的亚政治文化。
因此,政治社会化影响一个社会的分化或聚合,造成区域、团体、阶层性的政治歧异,决定一个社会的多元性或终极性。
3、政治社会化是对社会政治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政治体系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各种手段和途径,向社会成员传播社会的主导政治意识,使其在社会成员中获得广泛的认同和支持;社会成员经过社会的政治教育和训练,接受社会的政治意识,并内化为自己的政治认识、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观念。
4、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认识政治现象、形成政治意识、掌握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的过程。
对这一过程并不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一次性完成的,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
在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政治信息的传递、政治文化的传播都需要一定得渠道和媒介。
概括起来主要有:1、家庭家庭是社会成员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的媒介。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为社会的一员,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就是家庭。
与其他媒介相比,家庭在对儿童人格的塑造、基本人生观的形成以及政治常识的启蒙等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2、学校一般而言,学校是儿童脱离家庭后所进入的第一个专门的社会化机构。
有资料显示,在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大部分儿童都有几首义务教育的机会,这表明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十分强大的。
3、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具有大体相同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背景或某种意识形态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自愿组织。
这是一种非正式的社会结构,但在一个人的政治社会化过程,特别是对青少年的观念、态度的形成影响重大。
4、工作场所工作场所是政治社会化的正是媒介体。
工作场所实施政治社会化的特点是定向选择。
例如,个人要想获得某种职业或较高的社会地位时,就会有意识地采纳与这个职业和地位相关的价值和行为。
而工作场所一般都有关于这方面的明确规定和规范。
在工作场所中,个人对自己的地位、权利、利益均有明确的认识,其政治态度、政治立场和政治行为也趋于明确化。
5、大众传播媒介即一些抓液化机构通过技术手段向分布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公正传递信息的过程。
大众传播的媒介主要包括广播、报纸、电视、书刊、电影、网络等。
这些媒介也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
6、选举及其他整治活动场合民主选举是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政治活动。
公民经由直接或间接选举方式推选出国家和地方的各级代表,组成各级机关。
在选举期间,公民的一广泛参与政治活动,评价政治代表,里阿杰公共政策,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
这些都有助于公民提高政治人士和政治技能。
7、社会组织社会政治组织是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而组成的社会成员的集合体。
谁政治组织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主要表现在通过宣传组织的主张、信仰来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取向,以及通过组织的活动向其成员传播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培养其成员特定的政治文化。
对于个人来说,政治社会化是其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认识政治现象、形成政治价值和政治态度的过程,也是其政治心理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这个过程贯穿人的一生。
由于人在一生中不同年龄阶段的认识能力和知识积累程度不同,因此在不同年龄段,政治社会化具有不同的特征。
儿童时期的政治社会化一个人从出生到取得公民资格所经历的时期被称为儿童期。
儿童时期的政治社会化一般以政治认同、政治归附、政治忠诚、政治服从等带有情感性色彩的政治认知和感情培养为主要内容,以直观的、感性的、形象的政治事物和政治行为作为学习对象,以服从和直接模仿为学习方式。
儿童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家庭和学校,家庭成员和教师是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启蒙老师。
青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青年时期是人们取得公民资格到成年阶段的经历。
青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是个人一生中政治观和政治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
青年时期的政治学习以政治思想、理念和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功能在于形成个人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观念。
青年时期政治社会化的任务主要由学校和社会来承担。
由于青年时期人开始更多地参与社会生活,所以,参与社会政治实践也成为获得政治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
成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成年时期是一个人的成熟阶段。
在成年阶段,政治社会化过程与他们实际参与的社会政治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
一般来说,在成年阶段,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态度基本成型,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日常社会生活、大众传媒、政治活动和政治实践来实现,政治社会化的内容主要是为个人进一步提供政治知识和技能,完善其政治人格。
此时,个人已经不再是单纯消极被动的社会化对象,而是成为以自身的政治观念和行为影响他人的政治社会化的主体。
[1]作为文化传播过程的政治社会化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文化的传播过程。
那么,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是什么?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特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和团体,都有可能成为传递政治信息、传播政治文化、影响和塑造社会成员政治意识共和政治情感的媒介。
1、从社会成员的个体层面来说,政治社会化使他们获得了适应社会政治人格的过程。
2、从政治文化的层面来讲,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维持、改变政治文化的重要手段。
3、从政治体系的层面来讲,政治社会化是影响政治体系正常维持与运转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