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高中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历史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岳麓版习题精选第四十三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高中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历史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岳麓版习

题精选第四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句歌词表达了广大华人热爱祖国的共同

心声。“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是在( )

A、鸦片战争以后

B、辛亥革命以后

C、新文化运动以后

D、新中国成立以后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山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发明与孙中山有关

B、综合中式服装与西式服装的特点

C、其设计带有反专制统治的政治意义

D、体现了与传统思想文化的彻底决裂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传统中国乡村民众一直使用阴历的历法纪时体系,到清末民国,阳历纪时体系、钟点时间等开始初步涉入民众生活之中,农事节律的时间轴心作用逐渐减弱,乡村民众时间表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一趋势深刻反映了( )

A、新式交通引发民众时间观念转变

B、辛亥革命促使民众生活习惯转变

C、经济结构变动诱发民众生活嬗变

D、小农经济衰退无需使用农事节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鸦片战争后,上海广告载体越来越多,从报纸广告发展到杂志广告、路牌广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妇女杂志》刊登了不少外商广告。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开埠后上海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B、近代上海的崇洋媚外之风盛行

C、近代上海报刊业迎合民众需要

D、近代以来民众消费观发生改变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1921年《中华女界联合会改造宣言》中说:“要求得入一切学校上学,与男子受同等教育……要求女子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及从事其他一切政治活动的权利;男女同工同酬等。”导致上述思想主张产生的因素有( )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近代国家建立的影响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中国传统交通方式以自然力为动力造成流动困难,这一方面限制了人们流动范围,形成安土重迁的传统;另一方面形成交通特权和等级性,流动多为官、士、商,国家设官道、驿站、舆轿等级制度。开口通商后,西方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人……清末民初时已经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大众化、公共化长途交通网和城市交通体系。”材料表明,中国近代交通方式的变革( )

A、使中国对外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

B、有利于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促进中国交通在城乡的均衡发展

D、冲击了社会等级和特权制度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A、慈禧生活俭朴

B、中国道路交通不适合汽车通行

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铁路在中国开始出现于( )

A、明末

B、晚清

C、民国时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衣食住行作为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下列图片反映的服饰属于中西合璧的产物的是

①②③④

Aâ‘ â‘¡

Bâ‘¡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不堪忍受溥仪的凌辱,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

A、清王朝已经彻底没落了

B、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

C、法院的权力已经高于皇权

D、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制度已经确立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通过屋檐下的变革可以透视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家庭分家研究

我国传统的分家方式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般家庭的分家有两个内容,即家庭财产的析分和家庭门户的传继。家产和家庭门户的传继是沿着直系血缘关系中的“父子关系”进行的。在亲生儿子继承家产、传延门户的时候,我国古代的传统是每个儿子都有相同的继承权,实行诸子平均析产的方式。

亲生儿子在继产承户的时候通常有两种具体方式。一种是多次性析产承户方式。从商鞅变法的时候起就开始推行这种方式,当时的法令规定,如果各家有两个成年男子必须分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子壮则出分”的习俗,就是要求随着儿子们长大结婚陆续分财异居。另一种是一次性继产承户方式。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分财产也不异居,到父母死了以后弟兄们一次性分清财产。入汉以后,不再强调家有二男就要分家,渐渐地由儿子结婚后暂时不分家发展到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分,加之儒家孝悌学说的倡导,一次性分家方式明显多了起来。

——摘自《中国家庭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