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高中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历史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九十一篇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后练习题答案解析讲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后练习题答案解析讲解

第一课[阅读与思考]阅读上述材料,想一想,它说明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提示:说明了小农经济“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及其脆弱性。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一。

[解析与探究]仔细比较课文中的农具插图,谈一谈它们是怎样逐步得到改进的,这种进步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意义。

提示:①改进历程:在原始时代,生产工具种类少,且多为石质、木质、骨质,制作简单、笨重易损;春秋时期冶铁技术出现后,铁制农具逐渐得到推广,农具的种类大大增加,出现了铁制的钯、镰、函等工具,到后来又先后出现了牛耕、曲辕犁等。

②意义:农具的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而曲辕犁的出现则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我测评]1.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提示:①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②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③“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提示: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

3.评价中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

提示:①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除盐铁外,生活用品一般不必外求,可以自给自足,与市场联系较少。

③生活稳定,农民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这是好的一方面;另外,小农经济也有局限性:①生产规模小,分工简单,很难扩大再生产。

②阻碍了社会发展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后来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③小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一。

第二课生产的发展。

[课中思考题]土地兼并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提示:直接后果是农民失去土地,被迫租种地主土地,遭受剥削,导致农民经济状况恶化。

土地兼并还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因为自耕农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会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财政状况恶化;由此,过度的土地兼并导致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破坏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习题精选一第1题【单选题】“小孩走路自然需要父母的帮扶,当他成年的时候,父母的帮扶已经成为他赛场夺冠的羁绊,因为他体格健壮,需要的是无拘无束的赛场驰骋。

”这个比喻可用来形容( )①英国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影响②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③重商主义经济没落④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据统计,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人均收入差距,1850年为5∶1;1900年为6∶1;1960年为10∶1;1970年为14∶1。

而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贫国与富国的悬殊是有限的。

这反映了( )A、落后国家无法赶超先进国家B、工业化改变了世界面貌C、东西方之间的发展差距不大D、各国经济发展差距缩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谈论工业革命的原因时说:“(美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殖民扩张扩大了国外市场B、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来源C、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资源D、行会的瓦解促进了机器的应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A、上海英语教育落后B、外来文化已被广泛接受C、中国人崇洋媚外D、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教育、科技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教育发展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②科技和教育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成败③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教育水平的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829年,卡莱尔在《爱丁堡评论》中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

2019年精选岳麓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第6课 戊戌变法习题精选第九十一篇

2019年精选岳麓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第6课 戊戌变法习题精选第九十一篇

2019年精选岳麓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单元近代化的起步第6课戊戌变法习题精选第九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19 世纪60 年代,郑观应对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后指出:“君王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下列人物与他的思想主张相同的有(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

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

前车之撤,可以为鉴。

”“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

由此可知他主张(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里的“皇上”是指( )A、B、C、D、【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这是哪个派别的观点( )A、地主阶级顽固派B、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B、胡适──戊戌变法C、孙中山──辛亥革命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

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①“民主”“科学”②三民主义③变法图强④“自强”“求富”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②③D、④②③①【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维新志士( )在临刑前朗诵的一首绝命诗(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光绪帝【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 )A、拒和B、迁都C、变法D、革命【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发展农工商业,各省设立农工商总局B、创办报刊,开放言论C、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废除科举考试D、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改革,是机遇,更是挑战,它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振兴的希望。

高中历史_《经济成长历程》选择题精选_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_《经济成长历程》选择题精选_岳麓版必修2

岳麓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期末复习题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一、选择题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

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当时我国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2.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手工作坊生产②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中外市场生产精美商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3.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4.“夜市喧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中描绘的城市现象最早出现在 A.西汉B.隋唐C.北宋D.元朝5.综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下列有关该时期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②小农经济开始出现③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

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发展的是①耕作工具不断改进②生产组织的小型化③水利设施逐渐完善④土地兼并日趋加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

右图为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的该作品,也反映了清代的生产方式。

该作品反映出清代A.集体劳作的耕作方式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C.铁犁牛耕日益普遍化D.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8.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主要原因是A.官营作坊的产品数量有限 B.私营作坊的工人大量增加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始兴起9.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城市“市”“坊”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岳麓版习题精选九十六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岳麓版习题精选九十六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岳麓版习题精选九十六
第1题【单选题】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对廉价服装需求的无限扩大,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

A、市场需求的扩大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之一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他相信当时已日益流行的地圆学说,只要从欧洲海岸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到达印度。

1492年8月3日拂晓,3艘帆船从西班牙南端的巴罗士港起航,向西驶去。

”这次航行的结果是( )
A、完成了环球航行
B、到达了印度半岛
C、发现了“新大陆”
D、抵达南非好望角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了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

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是( )
A、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B、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
C、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
D、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
B、电力工业
C、石油工业
D、汽车工业
【答案】:。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三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67.8%;其中,农业总产值537亿元,增长24.8%,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56.9%下降为43.3%;工业总产值704亿元,增长128.6%,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43.1%上升到56.7%。

这种状况表明( )A、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B、工业生产与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C、农村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D、工业总产值低于农业的局面初步改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变化.其中,1954年为37.97‰,1956年更降至31.90‰,而在1963年和1964年则分别达到43.60‰和39.34‰。

材料中出生率增高的原因是( )A、经济困难后出现补偿性生育B、大跃进运动影响到生育政策C、人民公社导致人口出生失控D、农民生活富裕推动生育高潮【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A、土地改革的完成B、社会主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的基本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D、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有误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规模【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党中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该论断提出时( )A、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建立B、一五计划已经胜利完成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取得成效C、提前完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有位学者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历史事件是“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历史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0课 近代中国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历史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0课 近代中国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历史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复习特训第九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这一现象造成( )有误A、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迅速发展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C、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D、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894年,在中国的25个通商口岸有洋行552家,其中近三分之二属于一个国家。

这个国家是( )A、日本B、美国C、德国D、英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鸦片战争以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呈现出快速繁荣的景象。

但这些繁荣的城市不仅没有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相反“它们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

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A、中国城市职能发展不完善B、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增加城市负担C、中国沦为西方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D、欧美列强控制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命脉【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877年美国《纽约时报》曾报道:“当地(中国)商人往往将装满货物的商船‘挂羊头卖狗肉’式地‘过继’给任何一位欧洲人,佯装货物是他们的。

”“当地(中国)商人”这样做主要是因为A、欧洲人在中国享有一些特权B、中国产品缺乏信誉C、欧洲抵制进口中国货物D、欧洲企图向中国倾销商品【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图为某学者所描绘的1700年以来中国、美国、西欧、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曲线图。

其中与中国相符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866年郭嵩焘奏称:“夫将欲使中国火轮船与洋人争胜,徒恃官置之一二船无当也。

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洋人之利,能与洋人分利,即能与争胜无疑矣。

”这一认识( )A、表明洋务思想有新发展B、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C、加快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答案】:【解析】:“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的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习题精选第三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方勺在《泊宅篇》中载:“七闽地狭瘠而水源浅远。

……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级,然每远引谷水以灌溉,中涂必为之铠(碾米用的石磨),下为碓米。

”材料反映当时福建( )①土地制度以小农土地私有制为主②向山要田,山区梯田多③能将低海拔处的水引往高海拔处④已经懂得综合利用水资源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贵族争夺土地C、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D、各国推行税制改革【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据考古资料统计,秦汉墓葬、村落遗址、冶铁遗址出土的1350件起土铁农具中,犁铧、铧冠、鐴土约计146件(其中,铧冠约计101件,鐴土4件),锸、锄、铲、镢之属1204件。

这些信息说明秦汉时期(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C、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据《耒耜经》,唐后期江东地区已使用犁地、碎土、去草、平田等各种农具,加上从岭南引来的耖(把土弄得更细的农具),由此形成一整套生产技术措施。

据此可知唐代农耕技术( )A、形成完整体系B、达到古代顶峰C、江东落后于岭南D、岭南领先于全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面两幅图片所示的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A、春秋战国时期B、秦朝时期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

“关中农民”、“暗渠”、“竖井”、“明渠”、“干旱地区”等词或词组所表达的历史概念是( )A、“井渠法”B、郑国渠C、都江堰D、高转筒车【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范喜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农夫,他可能使用过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品是( )A、铁锄B、曲辕犁C、翻车D、棉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国古代经济曾经在许多方面取得辉煌成就。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复习巩固第九十一篇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复习巩固第九十一篇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复习巩固第九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

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C、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D、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21年,列宁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这一“途径”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B、计划经济的推行C、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掀起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美国观众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人从1929年的每周800万人次一下子落到1931年的每周500万人次以下,为了保持平衡,美国各大电影公司不得不裁减人员和少拍影片。

导致这一现象的大环境是( )A、互联网的发展B、经济危机C、电视艺术的迅速发展D、经济“滞胀”【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①苏俄新经济政策②苏联斯大林模式③美国罗斯福新政④中国的改革开放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54年到1957年间苏联农业投资达754亿卢布,比第二,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及第五个五年计划前3年投资总和还多100亿卢布。

这表明( )A、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得以纠正B、苏联试图解决农业落后问题C、赫鲁晓夫改革取得显著成效D、苏联对农业的投资超过工业【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以下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开垦荒地是增加粮食—个重要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和最迅速的办法。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习题精选第九十一篇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习题精选第九十一篇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习题精选第九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

”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A、消弭了美苏间意识形态分歧B、表明美国极力转移国内过剩产能C、有利促进苏联的工业化建设D、反映了苏联经济体制的逐渐转型【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苏联的工业化和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 ①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起步②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③工业化带来严重阶级分化④工业化促进了农业机械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符合这一思想的具体做法是( )A、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B、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中小企业C、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加强军事工业的建设【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以下各段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开垦荒地是增加粮食—个重要的,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和最迅速的办法。

”②“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国营农场,它们在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替个体农民。

”③“要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和尽量发展小工业,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习题精选一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习题精选一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习题精选一第1题【单选题】“虚危之间针路明,南方张宿上三乘。

坎离正位人难识,差却毫厘断不灵。

”该诗中描述的这一技术传入欧洲后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欧洲迎来地理大发现B、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C、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D、使欧洲骑士阶层日益衰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839 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我们调查发现,大面积的犯罪,其根源在于财产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任何可考虑到的抢劫财物的犯罪,其根源在于万恶的贫困和匮乏。

”有历史学家说,19世纪上半叶英格兰是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

导致当时英国犯罪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拜金主义盛行B、工业革命迅速推进C、法律制度不健全D、城市化进程加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

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

其中1914—1918年应是( )。

A、4.6个B、3个C、2.5个D、0.55个【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

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对廉价服装需求的无限扩大,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

A、市场需求的扩大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之一。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拔高训练第九十三篇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拔高训练第九十三篇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拔高训练第九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19世纪六十年代后,日本兴起机器棉纺织业,使中国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7 821两激增到1895年11 202 661两,棉花从入超转成出超。

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 )①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的局面③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④推动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27—1936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的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其原因是( )A、民族资本家爱国热忱的推动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C、欧洲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D、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

图1和图2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

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富丽堂皇的船只无帆无风也能航行得象箭一样快,……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能在一瞬间传遍世界,镰刀自动收割,纺车自行转动,铁犁自动开沟,而我们仍象过去一样渴望得到面包。

”这是l9世纪晚期一位克罗地亚农民发出的感叹,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A、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B、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C、生产工具的重大革新D、社会矛盾的基本缓和【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861年,曾国藩攻占太平军军事重镇安庆之后,立即兴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枪弹、火轮。

他在日记中说:“欲制洋人……欲求自强之道……但使彼之所长,我皆有之。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练习题第八十篇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练习题第八十篇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练习题第八十篇第1题【单选题】南安一中学生小张在阅读《苏联兴亡史》一书中,其中有一阶段书中是这样描述苏联:“放慢改革步伐,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国内政局稳定,保守气息浓厚;国家实力加强。

在国际社会中争夺霸权,气势汹汹。

”请问这一阶段是指A、1925—1953年B、1954—1964年C、1965—1982年D、1982—1991年【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84年,英国撒切尔政府提出了建立“大众资本主义”和“股东社会”的目标,在“人民享受拥有资本的民主权利”的口号下,将国有电讯公司和天然气公司等出售给私人经营。

当时英国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B、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力度C、激发私人资本的活力D、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俄罗斯问题专家马歇尔·戈德曼说:“戈尔巴乔夫始终不了解经济改革的目的应该是改善人民的生活,他太留恋旧体制了。

对他来说,改革首先意味着增加机床的生产。

”说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A、大力提倡开垦荒地B、加紧与美国军备竞赛C、对旧体制未作任何调整D、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本质上“新”在( )A、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B、征收固定粮食税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36年,美国通过了《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

这个立法把作物分成“消耗地力的”和“增加地力的”两类,政府向那些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增加地力的”作物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

这一举措( )A、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B、否定了《农业调整法》C、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解决了农业经济危机【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习题精选第二篇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习题精选第二篇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习题精选第二篇第1题【单选题】“入宋以后,……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文坛领军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孔了。

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明显,北宋后期不得不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考试制度的不公平B、古代经济中心南移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基础是( )A、明初经济恢复B、农业、手工业的发展C、商品经济的发展D、对外贸易发达【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之廛”C、“工匠各有专能。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D、“借间屋中人,尽去做商贾”【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欧)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

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

照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 )A、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C、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D、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我国古代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逐渐打破,市分布在城中。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秦朝时期,秦始皇明令将“贾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

岳麓版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习题精选

岳麓版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习题精选

岳麓版历史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习题精选➢第1题【单选题】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大企业时代到来。

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已成了计划经济B、垄断组织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C、垄断组织消灭了私人生产D、垄断组织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01年,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联合成立北方证券公司,其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

1902年司法部长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指示,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

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 )A、限制了垄断组织的发展B、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C、体现了政府对垄断组织的否定D、意在整顿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李鸿章曾就1876年《烟台条约》中“添开口岸”条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已经门户洞开,“即添数口,利弊各半”;“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

这说明李鸿章( )A、认为中国应效仿西方开埠通商B、在为清政府的卖国行为辩护C、添开口岸对中国自强于事无补D、欲实现自强便不可添开口岸【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价格指数。

最新精选高中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岳麓版课后练习九十一

最新精选高中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岳麓版课后练习九十一

最新精选高中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岳麓版课后练习九十一第1题【单选题】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抑商”含义是( )A、取消一切商业活动B、限制与外国贸易往来C、限制私人的商业经济活动D、一切商品均实行专卖【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随着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重要转变,享有特权的世族贵族不存在了,奴婢、部曲等“贱民”和佃农都进入国家户籍管理,成为国家法律意义上平等的编户齐民,整个社会朝向“等齐化”发展。

这一转变( )A、不利于封建国家赋税的征收B、促进了契约普遍化趋势的出现C、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消除D、反映了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削弱【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学者许倬云说,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待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①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②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③“安土重迁”的思想④重视农业的观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铭文记载:周恭王三年,贵族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从贵族矩伯手里换得1300亩田,并通过执政大臣进行了授田仪式,办理了换田手续,刻于青铜器上作为凭证。

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 )A、贵族权重,世袭制巩固B、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C、田地买卖,私有制确立D、田地交换,井田制动摇【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明清著名文人学士的文集中有许多商人的墓志铭、传记、寿序等,如王阳明的《节庵方公墓表》的传主就是富商方节庵。

这反映出当时( )A、弃儒从商风尚的盛行B、传统四民秩序的瓦解C、工商皆本思想的形成D、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

《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

2019年精选高中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历史岳麓版练习题一

2019年精选高中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历史岳麓版练习题一

2019年精选高中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历史岳麓版练习题一第1题【单选题】通过下列唐宋诗人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到从唐至宋( )A、经济重心实现南移B、文化中心实现南移C、江南得到开发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据估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1-12亿亩。

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口增加推动了耕地的扩展B、明清统治者奖励垦荒( )C、垦荒过程中环境遭到很大的破坏D、垦荒没有取得任何成果【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籍礼”原是村社中每逢某种农业劳动开始前,由首领带头举行的集体耕作仪式,行籍礼时,有天子亲执未耙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表示先天下而耕种。

这一礼仪在《国语》、《汉书》、《唐书》中均有记载。

这反映了(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C、古代重农思想的盛行D、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

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A、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遍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C、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为盗贼D、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礼乐制度崩溃【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北魏均田制规定:桑田按现有丁口计算。

“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

”桑田为世业,允许买卖其一部分。

原有桑田已超过应授田数,“无受无还”;达到应授额的,不准再受;超过应授额部分,可以出卖;不足应授额,可以买足。

这说明( )A、均田制是将官田分而民用,排斥私有土地B、均田制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抑制了土地兼并C、均田制是一套限额授受的土地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D、均田制时期社会支配地位的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我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高中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历史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九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有学者评价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区域一体化组织模式上具有创新价值,这主要体现这一自由贸易区( )A、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B、由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C、实行政治经济的一体化模式D、商品、劳务、资本自由流通【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7世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

由此可见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

由此可见( )A、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B、欧洲始终非常敬仰中华文明C、欧洲对华认知停留在启蒙时期D、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下列对这一观点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其观点是正确的②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但其结论是错误的③折射出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影响④反映了当前一部分国家人民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态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有学者指出,当面临在集团内选择一个国家作为“中心国家”时,历史上受到强国欺凌而产生的对他国的恐惧或警惕就会动摇这些国家加入集团的想法。

这反映了(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B、穷国与富国之间的民族矛盾C、国际霸权主义的威胁D、民族主义阻碍区域组织发展【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历史漫画常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

请你为下面的漫画选择合适的标题( )A、迅速兴起的不结盟运动B、不断扩大中的欧洲联盟C、日益发展的北美自由贸易区D、艰难前行的独立国家联合体【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一天,李文同学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中国因不满美国对中国某一输美商品大幅度提高关税,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

对于世界贸易组织做出的一些分析或结论,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之一是调节国际贸易纠纷B、世界贸易组织是要用法律规则维护国际贸易C、世界贸易组织在解决贸易争端方面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D、世界贸易组织也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表为环印度洋区域的主要国际组织。

由此看出( )A、世界经济重心向印度洋区域转移B、区域间国际关系民主趋势不断加强C、区域内政治经济合作不断发展D、发展中国家努力创建新经济秩序【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舒建中的《美国与1947年日内瓦会议》说,1947年关贸总协定机制的规则体系主要体现了美国的政策目标,“日内瓦(关贸总协定)的多边关税减让成果则体现了美国实质性的优势”。

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A、美国经济实力强大,是最大的贸易进出口国B、自由贸易有利于美国推广自由、民主的价值观C、关税壁垒的消除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D、关贸总协定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2010年,为推进太原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太行路(东中环路),太原市政府向某世界组织贷款1.5亿美元。

该组织是( )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关贸总协定D、世界贸易组织【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张雪倩曾表示:“APEC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总量的54%,还包括了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

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

”这主要说明了( )A、APEC经济一体化已推动政治一体化进程B、APEC和WTO相互依存,相互促进C、APEC是当今世界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D、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全球化发展【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1960年,英国、瑞典、瑞士、娜威、丹麦、葡萄牙、奥地利七国组成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联盟内成员国之间取消工业品贸易关税,但不执行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与后来成立的欧共体相比,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显著特点是( )A、未实现政治一体化B、签约成员国数量少C、对非成员国实行贸易保护D、区域合作程度较低【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二战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先后开始了可乐瓶装业务,瓶装可乐在很多欧洲国家市场上已非鲜见。

1950-1954年,在联邦德国的销售数量就达到1.4亿瓶,创造了可乐销售历史上的奇迹。

这反映出( )A、马歇尔计划初显成效B、联邦德国发展速度最快C、欧洲一体化趋势加强D、欧洲大众文化的衰退【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A、美苏“冷战”B、世界政治多板化C、区域经济一体化D、经济全球化【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下图标志所代表的国际机构成立的主要目的是A、确立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新体系B、推动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保证汇率稳定,加强国际货币合作D、消除关税壁垒,以促进贸易自由化【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欧盟的普通老百姓从每夭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

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

这种感觉的出现缘于( )A、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B、欧洲共同体的建立C、欧元的问世和流通D、欧洲联盟的建立【答案】:【解析】: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若干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

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联邦制B、马克思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C、欧洲一体化——欧洲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D、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冷战格局【答案】:【解析】:第17题【单选题】学者孔笑微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粉碎了战前几个殖长帝国的货币势力范围,停止了恶性贬值带来的贸易冲突。

货币管制瓶颈的削弱,为国际经济开拓了全新的视野和思维。

下列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B、其背景足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C、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D、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答案】:【解析】:《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的纸张,德国的墨水,法国的印刷,比利时和卢森堡负责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

这种现象说明了①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和解②西欧各国间的分工合作③西欧开始了一体化进程④西欧各国已结成经济政治联盟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19题【单选题】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

2010年4月世行发展委员会会议通过改革方案,方案规定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

这次改革①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②改变了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主导地位③顺应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潮流④体现了世界贫富差距日益缩小的趋势A、①②③B、③④C、①③④D、①③【答案】:【解析】:第20题【单选题】下图是发表于西方某报纸上的漫画《欧盟的真实内幕》,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漫画( )A、暗示欧盟内部矛盾尖锐,前景堪忧B、反映了各国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C、显示了各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D、表明欧盟各国要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答案】:【解析】:第21题【单选题】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A、冷战结束B、华约解体C、北约东扩D、欧盟扩大【答案】:【解析】:第22题【问答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于全球化和国家主权的关系,西方近年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论。

一些人认为全球化将威胁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无国界的时代;但也有些人说情况“完完全不是这样”,他们认为全球化只会造成我们关于主权看法的变化,它“不危及主权的安全,更精确地说全球化正在促使我们采取一种更精密的眼光来看主权问题”这些人还说、关于全球化使民族国家成为过时的论点“与象牙里的腹话没有区别”。

还有人指出,为了促进整体的重大战略和使其他方面主权的最大化,主权的各个方面是可以“讨价还价”的。

从这一意义上讲,“主权更可以看成是一套人们正在使用的准则和习俗,可以显示出变异和灵活性”——王加丰《“欧洲化”,西欧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主权问题》依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解析】:第23题【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普遍降低了国际贸易壁垒,除了一些商业集团对于降低关税的通常压力,以及先是推动着拿破仑三世后来又推动着普鲁士政府寻求通过签署条约使贸易更加自由化的政治考虑以外,贸易条约的签署反映了一种普遍的乐观主义情绪,以及政界和学术界对于国际交换学说的接受。

正是经济的迅速扩张、对增长和繁荣的普遍乐观说服了各国和人民放弃保护措施,将控制换成了自由,乡土观念换成了普遍主义,固守传统换成了坚持变革,将闭关锁国的安全换成了开放世界的危险但有潜在利润。

——摘编自H.J.哈巴库克等《剑桥欧洲经济史》材料二:英国人一直认为英国不属于欧洲,这是一种岛国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它始终站在帝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假如照顾了英帝国,便难于兼顾欧洲。

二战后西欧的主要潮流是一体化,但英国对此持消极态度,生怕过多的欧洲色彩会影响它的帝国性质,以致后来再想加入欧共体,就不得不多次去申请。

英国在60年代经济境况十分不好,而欧共体六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

二战后英帝国迅速瓦解,英联邦又不能取代帝国的作用。

二战后世界格局迫使英国重视欧洲,两极化将英国与欧洲拴在一起。

特殊的英美关系也要求英国重视欧洲,美国的外交重点是抑制苏联,美国希望英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在欧洲起引导作用。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各国间从“闭关锁国”到“开放世界”转变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欧共体的态度变化,并指出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影响。

【答案】:【解析】:第24题【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普遍降低了国际贸易壁垒,除了一些商业集团对于降低关税的通常压力,以及先是推动着拿破仑三世后来又推动着普鲁士政府寻求通过签署条约使贸易更加自由化的政治考虑以外,贸易条约的签署反映了一种普遍的乐观主义情绪,以及政界和学术界对于国际交换学说的接受。

正是经济的迅速扩张、对增长和繁荣的普遍乐观说服了各国和人民放弃保护措施,将控制换成了自由,乡土观念换成了普遍主义,固守传统换成了坚持变革,将闭关锁国的安全换成了开放世界的危险但有潜在利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