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汉方医学的历史和现状
日本汉方药的发展及对我国中药产业的启示
日本汉方药的发展及对我国中药产业的启示摘要:目的:为我国的中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方法:从日本汉方药的发展历史、研发与生产、销售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阐述其发展概况。
结果与结论:我国应借鉴日本汉方药发展的成功经验,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提高中药产业的管理与技术水平,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日本汉方药;中药产业;中药现代化1 中国传统医药传入日本简史日本传统医学起源于传统的中医理论,公元25~208年(汉朝时期)编辑成的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治疗热证和多种疾病)记录了传统的中医理论。
中草药首先由中国僧人传到日本,自那以后,日本的传统草药(TM)以其与中国不同的方式得到发展。
医生给病人作出诊断称为“症结”,同时决定使用何种TM。
经沸水对药用植物的混合物进行提取后,TM的给药形式有溶液、粉末或颗粒等。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秦汉以来,交往从未中断,至隋唐之际渐臻繁盛。
在广泛的文化交流中,医药学术的交流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公元562年,知聪携《明堂图》赴日,608年惠日来华学医,754年名僧鉴真东渡抵日,弘扬佛法之外,也传播了中国医药学术。
成书于公元893年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中载医书166部,《张仲景方》已在其中。
日本称中医学为东洋医学,称中药为汉方药。
日本人解释,东洋医学是中医进入日本后,通过在日本的实践和发展,增加了新的具有日本特点的内容如腹诊、用传统方剂治疗现代疑难病和辨病为卞施药等,故称东洋医学。
日本当前应用的210个处方,大多是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原方,故称汉方。
江户时代(1603~1868年)中期,日本医学将中国医学与其固有医学相结合,出现了被史学界称为“后世”、“古方”、“考证-折衷”的三大医学派系。
其中“古方派”是指以张仲景医学为基础的艮山、东洞流(派)医学,为日本汉方医学的一大主流。
古方派法尊仲景,崇尚求实,名家辈出,代有传人,以其医论之新颖、理论之雄辩、疗效之显著而饮誉日本汉方界,对日本汉方医学之学术发展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为日本汉方医学之执牛耳者。
论日本汉方一贯堂医学的学术特点及现代意义详解
论日本汉方一贯堂医学的学术特点及现代意义作者:潘桂娟论日本汉方一贯堂医学的学术特点及现代意义作者:潘桂娟日本汉方一贯堂医学,是日本近代后世方派汉医森道伯(1867~1931年)积数十年临床体会,于晚年创立的独特诊疗体系。
其主要理论,诊治规律及治疗经验,经森道伯的门生矢数格的系统整理与归纳,以《汉方一贯堂医学》一书的出版而为世人所尽知。
它不仅在日本现代汉医界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受到了一些现代医学专家的高度重视。
笔者在研究日本汉方医学学术发展史的过程,深感一贯堂医学诊疗体系,对于促进中医药学术研究,特别是对于开展现代难治病的预防。
诊断与治疗,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故在此就一贯堂医学的学术特点及其现代意义,作一扼要论述:(一)一贯堂医学的学术特点一贯堂医学的主要学术特点,是十分重视体质与疾病、健康的关系,它将人的体质分为三大证,即瘀血证体质、脏毒证体质和解毒证体质,认为这3种不同体质的患者,在临床上有不同的表现,可继发多种不同的疾病;在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的体质,分别以通导散、防风通圣散、柴胡清肝散、荆芥连翘汤、龙胆泻肝汤进行施治,以达到改善体质、治疗疾病的目的。
现就此三种体质的诊治规律,分述如下:1,瘀血证体质的诊治一贯堂医学中的瘀血证体质,是指平素腹腔中有瘀血蓄积者所特有的体质。
这种瘀血的存在是诱发某些疾病的潜在因素,由于妇女的多种疾病与瘀血密切相关,故这种体质多见于妇女。
这种体质的患者形体多肥胖,颜面发红,指甲多呈红色或暗红色;脉象多细而实。
腹诊时,多可触及到两侧腹直肌强烈拘挛、且以右侧及上腹部明显,亦有仅见腹部膨满者,其常见症状有头痛、头重、眩晕、上逆、耳鸣、肩凝、动悸、便秘等。
这种体质的人易患脑溢血、半身不遂、动脉硬化、肝病、痔疾、神经性疾患、泌尿生殖器疾患、阑尾炎、心脏病等。
一贯堂医学以通导散作为调治瘀血证体质的主方。
通导散源于我国明代龚廷贤所著《万病回春》,龚氏以此方治疗跌扑损伤,淤血凝滞所致二便不通、肚腹胀满、上攻心胸、闷乱至死者。
日本“汉方药”受到热捧,中药何时走出国门?
日本“汉方药”受到热捧,中药何时走出国门?导语:随着经济发展,日本“汉方药”逐渐成为扫货新宠。
但殊不知,汉方药原来自中医药。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汉方药文化,并建立了完善的汉方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注册管理制度,中药传承千百年,但始终未走出国门。
这值得我们学习,并不断赶超。
中医药在日本复兴,“汉方药”取得巨大的成效明治维新后的几十年里,日本学校不再教汉方医学。
到20世纪7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随着日本经济快速现代化,患慢性病、过敏性疾病的国民人数迅速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进展,老年病的发病率逐日攀升。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组织器官机能的衰退,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退行性改变,是老年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西医对此常常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而中医药(汉方医学)却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中日建交也大大加强了中日文化交流,中国中医药的大量成果再度被介绍到日本。
日本政府也给予了大量支持。
根据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原方,目前日本有210个处方受到普遍应用。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1976年,厚生省(原日本政府部门之一)正式将汉方药列入健康保险,把主要的210个有效方剂及140种生药列为医疗用药,可以进入医疗保险,这样患者个人就只需要承担10%—30%的费用,大大鼓励了汉方药的应用。
随即,中医在日本实现复兴,特别是汉方药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日本汉方药厂有200家左右,汉方制剂多达2000多种。
89%的日本医生会开汉方药处方,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
目前日本6万家药店中,经营汉方制剂的达80%以上,在药局、药妆店的显著位置,基本都能找到汉方药。
日本民众也非常认可汉方药,近80%的日本人认为,汉方医药治疗慢性病十分有效,60%的日本人认为汉方药能促进健康长寿。
日本汉方药业现状及发展战略
日本汉方药业现状及发展战略日本汉方药业现状及津村汉方制药厂发展战略汉方,是在日本发展起来的日本化了的中国传统医学。
汉方药则是在其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自的体系。
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全面引进西方医学体系,从根本上排斥汉方医学,导致其几乎灭绝。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老年疾病为主的疑难病症越来越多,西医对此束手无策,且西药对人体毒副作用大,价格昂贵,因而汉方药又逐渐兴起。
1976年,日本厚生劳动省确定了汉方药医疗保险适用制度,即批准可以使用中国《伤寒杂病论》中的210个古方汉方生产汉方药,汉方药产业随之得到迅猛发展。
目前日本医疗汉方药生产主要集中在津村、钟纺、大衫、帝国、本草等几家制药企业,占汉方药全部产值的97%以上,其中津村一家最强,独自占有78%的市场份额,不仅规模大,实力雄厚,而且抗风险能力强。
津村制药营业额构成比:医药品78.4%(医疗用76.8%;一般用1.6%);医药外用品17.0%;其他4.6%。
医药品药效别营业额构成比:第一位汉方制剂:74.4%第二位外用药剂: 3.0%第三位生药制剂: 1.0%一般用主力产品业绩产品名月营业额中将汤0.49亿日圆乐母儿Q 0.09亿日圆乐母儿0.05亿日圆在医疗用中药市场上,津村的占有率超过了8成。
截至到2009年3月底的08年财年报告显示,尽管该公司转让了家庭用品事业部门,收入出现了减少,这个部门实现了增收增益,而且在新一年里有可能扩大增收内容。
中药部门的进入壁垒较高,无人能与津村竞争,在金融海啸吞噬众多企业的时候,只有津村等少数企业能在这个时候如沐春风,高歌猛进。
津村“育药”计划中药属于传统药品,本来是没有新药概念的。
西药的一个特点是不断开发新药,靠新药来赚取高额利润。
日本自1976年开始实行药价收载制度。
每种药的价格均被记录在册,只见药价走低,没有看到药价提升的时候,除非是研发出了新药。
在药价不断下跌的情况下,难以通过药价来赚取高额利润,但津村却一枝红杏出墙来,取得了好成绩。
日本汉方药
汉 方 , 是 在 日 本 发 展 起
。, 日 追本 根的 溯汉 源方 应药 属和 于中 同国 根的
日 本 汉 方 药
•
综观日本的汉方药学,可以看到日本
基本上放弃了传承于中国的医药学,而接
受并发展了现代医学。汉方医学在日本没
有什么市场,因为没有谁会在现代诊断手
段如CT,B超,X射线,内窥镜已经非常普及
的时代去接受望闻问切的诊断。日本人的
平均寿命为世界第一(81岁),不是汉方医
药的功劳,而是来自于先进的医疗水平,
发达的医疗技术和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
日本汉方药
汉方药
• 汉方是日本化了的中医 ,已经形成独自的体系, 是在日本发展起来的日本 化了的中国传统医学。
• 汉方药是在其理论指导下 应用的药物,在其发展的 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自 的体系。
日本汉方药的历史
• 隋唐时期大量的日本留学生在中国学习 了 先进的文化知识和社会制度后返回日本, 也带回了中国的医疗技术。公元984 年出版 的《医心方》收录了850种内服药,70种外 用药,基本上没有脱离中国的 模式。到16 世纪,随着中医中药在日本不断发展并与 日本的本土文化结合,以及 田代三喜,曲 直濑道等的努力,产生了半独立于中医中 药的医疗体系。
• 水煎服,每日2次。
• 主治单纯性肥胖症。
• •
•
些进 的的导学来 同中
毒了 体过下。的 源药
性制 在 较取 中 大工 药 的艺 汉 药, 方 物并 的 成去 基 分除 础 。了 上
一改
系程应 。中用
,的 已药 经物 形, 成在 了其 独发 自展
汉日 方本 药化 则了 是的 在 其 理 论 指中 国 传 统 医
“十八反”
日本汉方医学发展记述之四
日本汉方医学发展记述之四20世纪初,兼通汉方的西医生:<和田启十郎>编撰出版了《医界之铁椎》一书。
明治维新之时期是日本汉医界最黑暗的时代,因为政府实施了“灭汉兴洋”的政策,导致社会普遍认为陈腐的汉方医需被淘汰。
但信州名医和田启十郎(1872-1916)与之相反,他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著成《医界之铁椎》(1910)以宣扬“西医非万能、汉医非陈腐”,是在当时情形下第一个提出复兴汉方的人,并用西医科学方式解释汉医理论,故被后世称为“守护濒临灭绝汉方之先人”。
这种赞誉或许比不了其弟子──汤本求真,但在今天的日本汉方医界,和田启十郎仍占有一席之地。
汤本求真(1876~1941)是20世纪初日本医学界“西学汉”的巨擘,日本汉方医学古方派的一代宗师。
1901年金泽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从事西医治疗。
1906年,他正在家乡石川县开业行医时,长女患疫痢死去,他“恨医之无术,中怀沮丧,涉月经时,精神几至溃乱”,并开始对现代医学的信念产生了动摇。
1910年和田启十郎自费出版《医界之铁椎》,抨击“洋医万能论”,宣传汉方医学的优越性,对痛失爱女的汤本求真触动极大。
此书让他对汉方医学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与和田启十郎的思想产生了共鸣。
于是他主动写信求教于和田启十郎,尊为老师。
汤本求真原名“汤本四郎右卫门”,出于对和田启十郎的学识、志向、精神的追随,他仿照和田启十郎之名“子真”,将自己的原名“四郎右卫门”改为“求真”。
他立志要在西方文化一统天下的日本社会重新复兴汉方医学。
1927年6月,凝聚着他全部心血的《皇汉医学》一书的第一卷出版。
1928年4月、9月,先后出版了第二、三卷,全书57万字。
该书的出版,对当时的日本医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名汉医奥田谦藏为该书撰写跋文时赞扬说:“此书成后,公之于世,所以补正现代医术之谬误缺陷,故无论矣;又将医界之宝库、汉方医学之真谛一一揭出,负启导后进之大任。
”《皇汉医学》出版后,正值中国的国民党政府欲“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引起全国中医界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对。
[生活]中药在日本的发展状况—医药国际贸易
中药在日本的发展状况09营销1班陈婧关键词:中药、日本市场、发展中医学大约在5世及从朝鲜传入日本。
从5世及到15世及,日本在学术、临床以及行政管理等环节全面接受中医药,形成了独立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
15世及以后,日本汉方医学界分化,形成以中国金元医学占主导地位的“后世方派”和遵从张仲景医学的古方派。
江户中期,古方派和后世方派互相对立,学术争鸣十分活跃,汉方医学得到迅速发展。
日本目前虽无国立的具备较大规模的汉方医院,但私立汉方医疗机构很多。
日本汉方医疗机构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综合医院或医科大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的汉方医科,是综合性医院的一个临床科室;一类是汉方个体开业诊所;一类是针灸推拿诊疗所。
日本目前从事汉方医学、针灸、推拿的人员超过10万人。
日本理论上没有汉方医的称谓。
汉方医不可以从事医学行为,只有日本国家认定的医师资格才可以开方子、扎针。
日本的医师管理体制中,有医师、牙科医师和药剂师三大类。
药剂师可以抓方,可以配药,但不能开处方。
虽然药剂师在理论上不能开处方,但实际操作中还是能够在药典范围内建议抓药。
日本制药企业生产中国汉方药,目前已有217种中国汉方药处方被纳入日本医疗保险体系,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240种OTC中国汉方药可以在药店销售并有望增至300种,但问题是医师处方用的中国汉方药不多,而且有权使用中国汉方药的医师和药剂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中医药教育,严重影响了中医药在日本的普及我国内地中药材主要的出口市场是亚洲。
其中以香港地区、日本及越南为主,三个地区出口总额占全部出口额的一半以上。
我国内地出口香港的中药材,一部分加工成中成药,大部分以药材形式转出口至其他国家或地区,如美国、日本和台湾。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遭遇严寒,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3.9%,医药行业经历了2008年及2009年上半年的艰难跋涉后,下半年进出口形势迅速回暖,与我国整体外贸形势形成反差,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达到9.8%。
日本汉方医学史
日本汉方医学史日本汉方医学史序言:在中日两国医学交流中,中医药学与日本得汉方医药学往往会混为一谈。
但实际上,日本得汉方医学就就是日本化了得中医学,两者得关系可以说就是同源异流、同根异枝。
早在公元四世纪未期,充分吸收了中国医学朝鲜医学就随着两国之间得交流走进了岛国日本。
日本目前使用得汉方药以《伤寒论》处方得制剂为主。
随着两国之间得不断往来,公元五世纪初,中华医药渐渐得走进了日本。
在此后得一千多年间,中华医学与来自中国得草药一直被日本人民视为神草妙药。
不过在此后很长得一段时间中,医疗得任务却多就是由寺院中得僧侣来担当得。
到了公元七世纪时,日本政府开始向中国派出遣隋使与遣唐使,这些使者们不但带回了各种文献典籍,更把医学典籍大批带回到日本。
据统计,仅宇多天皇宽平三年(891年)时藤原佐世奉敕登记日本图书,撰成《日本国见在书目》,书中就收载有医书166部,计1107卷。
其中如徐文伯得《杂药方》、僧深得《方集》、葛洪得《肘后方》、胡洽得《胡洽方》、鉴真得《鉴上秘方》、陶弘景得《本草经集注》、龚庆宣整理得《刘涓子鬼遗方》等都成为了日本医学界得至宝。
除了上述得这些医书外,还有诸如《诸病源侯论》、《千金方》等也在当时传入日本。
这些书籍中还包括了不少后来在我国散失得医书,如《新修本草》、《小品方》(今存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与《集验方》等,张仲景、陶弘景、葛洪等名医得著作传入日本后,来自于中国得唐医方一步一步得取代了比唐医方更早传入得韩医方。
同时,每次随同日本使节来华得,还有一些长期在中国学习得“留学僧”与进行短期学术访问得“请学僧”,她们中得许多人都在浙江得宁波、天台等地进行修禅与学习,日本当时流传得《康治本伤寒论》就就是当时由来华僧人所带回得手抄本。
在医学史上有名得如倭汉直福田、药师惠田、羽粟翼、菅原椎成、玄昉等人也就是当时来华学习得日本名医,但就是她们回国后却仅服务于上层社会,所以造成了16世纪前得汉方医学只能由宫廷贵族所享受得现象。
日本汉方药概况
医疗用汉方制剂生产额 922.2 1,499.6 1,440.4 1,229.3 1,259.3 1,092.8
一般用汉方制剂生产额 253.8 210.3 224.7 197.8 200.9 186.7
( OTC 药+配置药)
1992 ~ 1996 医疗用汉方药平均成长率为-7.6%;一般用汉方药平均成长率-2.9%
1996 年仅「吉富制药」冬虫夏草以免疫抑制剂进入临床实验。
目前日本约有 150 种汉方制剂存在於市场。日本汉方制剂市场於 1992
年成长至最高点(1,710 亿日圆)。
1993 年干扰素被认可适用於 C 型肝炎,「小柴胡汤」用量大减;1994
年「小柴胡汤」更进一步被宣布禁止并用。
3.日本汉方制剂市场的变迁
157.4 93.6 43.5 40.9 763.7
-4.4 -0.6 -6.3 -7.0 -1.8
6.日本汉方药主要制造厂商简介
企业名称 津村 钟纺
小太郎汉方制药
帝国汉方制药
本草制药
大杉制药
1997 年营业额 615.6 亿日圆 400.9 亿日圆 57.0 亿日圆
14.4 亿日圆
57.6 亿日圆
1.「中草药产业」定义
Ⅰ .各国对中草药产业的定义 一般而言,「中草药产业」的定义可归类以下三种: (1)天然药草经由萃取﹑精制﹑分离等过程,取得单一成分,并具药学活性物 质者:如 Taxol。 (2)一种天然药草,经由萃取﹑精制﹑浓缩等过程处理,虽未能分离出其中单 一成分物质,但对其主要成分,可作为有效规范者:如 Ginsana﹑银杏。 (3)针对传统中草药的用药依据(如:本草纲目),利用现代化的手法进行制 剂者:如四物汤﹑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 其中美国 FDA 采第(1)项定义认可制度;德国业者则较偏向第(2)项定义认可; 日本则将第(2)项定义认可称为「生药」,第(3)项定义认可则称为「汉方药」。
日本汉方医学领域循证医学研究现状及其启示
• 625 •© 2010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编辑部C JEBM郭新峰 赖世隆广州中医药大学DME 中心(广州 510405)摘要 目的 对日本汉方医学的循证医学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方法 系统评价日本东洋医学会(JSOM )循证医学工作组对日本汉方医学的循证医学评价和总结报告。
结果 JSOM 的循证医学特别委员会成立较早,并在全日本范围内进行了三次汉方治疗的系统总结与评价,其制剂质量规范可靠。
2009版汉方诊疗指南对日本汉方临床的诊疗可望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结论 为促进我国中医药循证医学的发展,我们需要借鉴JSOM 的循证医学研究计划,重视研究数据的真实性、重视非随机试验的科学分析和报告;根据中医学的特点,由简到繁、系统地开展循证医学研究。
关键词 循证医学;汉方医学;东洋医学;中医学Current Status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Japan and Its InspirationGUO Xin-feng, LAI Shi-longNational DME Training Center,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405,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current status of evidence-base medicine (EBM)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Japan. Methods Serial reports of EBM special committee of Japan Society for Oriental Medicine (JSOM) were reviewed. Results EBM special committee of JSOM was established earlier and carried out systematic reviews of Kampo treatment throughout Japan. The quality of preparations was standardized and reliable. Evidence Reports of Kampo Treatment 2009 (EKAT 2009) may be a promising promotion for Kampo treatment in Japan. Conclusion For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vidence-based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 we need to learn from EBM research projects of JSOM.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EBM research in China, special efforts should be made in validity of research data and scientific analysis and reports of non-randomized trial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BM research should be systematically carried out from simple to complex.Key words Evidence-based medicine; Kampo medicine; Oriental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循证医学方法研究”(2KM05801S );日中笹川医学奖学金项目(2006-2007年第29期)作者简介:郭新峰,男(1973年~),副研究员,以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学/DME 、循证医学为主要研究方向。
汉方 中药在日本的发展
汉方中药在日本的发展
“汉方医学是在日本发展起来并已经日本化了的中医药学。
汉方药是在汉方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与我国中药同根同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独自体系,并在日本整个医药体系当中扮演着较为特殊的角色。
”
中医药学在我国秦汉时期传入日本。
日本江户时代中期,日本医学将中医药学与其固有医学相结合,出现了被史学界称为“后世”、“古方”、“考证-折衷”的三大医学派系,其中尤以“古方派”最为有名。
该派系是指以张仲景医学为基础的艮山、东洞流(派)医学,法尊仲景,崇尚求实,名家辈出,以其医论之新颖、理论之雄辩、疗效之显著而享誉日本汉方界,对日本汉方医学发展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至今仍为日本汉方医学的主流派系。
明治维新后,日本全面引进西方医学,汉方医学受到排挤,一度濒临灭绝。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生活方式改变引起的疾病和疑难病普遍增多,在西医疗法无可奈何,且西药副作用大、价格昂贵之时,汉方药再度兴起。
1972年,日本厚生省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中筛选出210条经典古方作为非处方药批准使用。
1976年,在未经新药临床试验审批的情况下,破例将146只汉方药收录到国家药典,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经过不断补充,现已有233种汉方制剂被纳入国家医保体系。
日本民众可凭医师处方报销由本国厂家生产的汉方药制剂,而从国外进口的中成药则属自费项目,无法报销。
自纳入医保后,汉方药的销量曾以每年约15%的速度激增。
1992年,日本医用汉方药的生产。
中医在日本的发展和现状
中医在日本的发展和现状叶文俊摘要中医在一千多年前就传到日本,在日本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日本的中医经过几次反复,最终陷入灭亡的边缘,究其原因本文作了一些探讨,并对现存所谓的汉方的现状也进行了分析,以冀对我国中医的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中日交流中医历史中医东传日本汉方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历史上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甚大,在西洋医学尚未传入之前,一直都是中医为主导,明治维新时西医进入日本,政府下令废除中医,倡导西医,中医由此一蹶不振,几乎消除殆尽。
然而近代因为西医化学药物的副作用以及高昂的医疗费用等原因,人们开始追求自然植物代替化学药物,中医在日本得到重视,但是日本的中医真的能复兴吗?目前日本中医的现状如何?仔细研究一下中医在日本的发展过程以及现状,必有助于我国现在中医政策的制定以及中医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中医东传1,零星东传中国医学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初传到日本大约在5世纪的时候,距今约1500年前,中医通过朝鲜半岛传到日本。
据史书记载公元414年朝鲜新罗的金武氏携医术来到日本,这是中医传到日本的最早的记录。
公元459年朝鲜高丽王朝的德来医师赴日,定住于日本难波,并在此开医馆行医,被人称为“难波药师”。
公元554年开始陆续有采药师从朝鲜百济来到日本,将中医中药知识东传日本。
2,正式东传中医正式传入日本应该是在中国的隋朝时代。
当时的日本推古天皇为了学习中国文化,曾4次向中国隋朝派遣使团。
公元608年日本的药师惠日和倭汉直福因随同小野妹子的遣隋使团来到中国,正式学习中国医学,直至公元623年中国唐朝的时候才回到日本,自此中医学正式传入日本。
公元753年中国唐朝僧侣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成功,带去了大量中医书籍和药材,在日本奈良东大寺设坛讲授佛学和医学。
相传曾治好日本光明皇太后的病,被授予“大僧正”的称号。
他在唐招提寺行医时制作的“奇效丸”至今还被广泛使用。
公元806年弘法大师空海在唐留学期间抄写『伤寒论』带回日本,被称为『康平本伤寒论』,另一位留学高僧最澄也带回了一本伤寒论,被称为『康治本伤寒论。
日本汉方医学的历史及现状
日本汉方医学的历史及现状
人口 1 . 27 亿以上
国土面积 37 万多平方公里, 世界上排第 60 位。
现行政体为三权分立,区划 为一都,二府,四十三县。
日本汉方医学的历史
日本汉方医学的历史核心提示:汉方医学的历史中国医学的传入和模仿时期日本的医学在明治政府决定采用德国医学之前,中国的传统医学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
这种医学最早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接着和其它的文汉方医学的历史中国医学的传入和模仿时期日本的医学在明治政府决定采用德国医学之前,中国的传统医学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
这种医学最早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接着和其它的文化一起由中国大陆直接传入。
从那以后,日本的医学不管是在制度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模仿着中国而发展。
奈良时代的大宝律令(701年)中就记载有模仿唐朝的医疗制度,在这个医疗制度下宫廷中开展了教育和诊疗活动。
当时使用的全是中国的教科书。
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平安时代,编集新医书的潮流出现了。
把中国医书中的精华“提炼”出来,面向日本人方便阅读,成为了编辑的主要工作。
其中最著名的就要算丹波康赖编集的《医心方》(984年),在这以后的大约一百年里就没有出现过超越它的医书。
镰仓时代到了镰仓时代,佛教在人民群众中传开,在寺院中进行医疗活动的僧侣也出现了。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在奈良修建了北山十八门户,在镰仓(神奈川县东南部的市)修建了极乐寺的忍性,也就是在这个时代,元朝统治着的中国,两次出兵日本,使得一段时间里和日本的来往变得很少,但是这种状况没有持续多久,来自中国的新文化一直影响着日本的文化。
14世纪初期,梶原性全通过使用新传来的中国的医书,整理出了《顿医抄》和《万安方》两本书。
大量使用的中国医书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和《幼幼新书》。
室町时代(1336~1573)从室町时代开始,从明朝来的信息就增多了,去中国学医的人也出现了。
其中竹田昌庆、半井明亲、吉田宗桂、田代三喜等人及其继承者成为以后日本医学界的先驱。
室町时代的末期,随着五山僧(京都、镰仓的禅僧)积极地展开医学文献的研究,文人对医学的关心程度高涨,通过被称为“遣明船”的商船运输,流入了大量的医学文献和药材。
中国中药与日本汉方药发展状况比较
中国中药与日本汉方药发展状况比较日本汉方药主要出自《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国经典医药学名著,自上世纪70年代起,仅30余年时间超越中国成为国际认可的权威代表。
通过数据分析、对比中日两国中药和汉方药发展历程。
得知日本在生藥来源、科研投入、质量控制和专利保护等方面的努力和重视远超过中国。
中药要赶超汉方药发展,必须内外下功夫,对外加强国内国际的认可度,对内严控来源和品控,改变以中低端、粗加工为主的产品结构,并参考日本汉方药成功经验,尽快同国际药物注册接轨。
标签:中药;汉方药;中日对比;专利;中药国际化1 中药与汉方药发展概况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东汉时期出现了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以及最早的方剂学说《伤寒杂病论》,对后世药物学与药理学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中国第一部关于药物炮炙的专著《炮炙论》,到隋唐时期中药药水平高度发展,出现第一部官修药典《新修本草》,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集中国16世纪以前药学之大成。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传统医药行业也逐渐复苏,2015年中国中药工业总产值7866亿元,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1]。
例如,中国与俄罗斯在传统医药领域密切合作,俄罗斯已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中医药临床体系,目前在俄罗斯国立医学机构中已有近1500个传统医学病床;与此同时,中药在欧盟各国的出口额大幅增长,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地奥心血康胶囊在荷兰注册成功;85%的德国人认为天然植物药安全有效,58%的德国人服用天然植物药物[2][3]。
尽管中国传统医药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其国际化道路仍然漫长。
目前国际中成药市场份额中国仅占5%,而从中国大批量进口粗加工中药原料的日本、韩国、美国等地的企业却垄断了国际中药市场90%的份额[4]。
俄罗斯虽然对中药的接受程度较高,但由于其本地草药资源丰富,苏联在解体前就已对超过3000多种植物药做了化学成分分析,所使用的植物药多为自产,中国产中药的认可程度并不高;德国虽为欧盟进口中药材最多的国家,但在欧盟作为药品注册成功且准许进入市场的至今为止也仅有两例。
日本汉方药在老龄化社会的作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汉方药在老龄化社会的作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日本是一个老龄化社会的典型代表,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老年人群体的健康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一背景下,汉方药成为日本老年人群体中常用的药物之一,其在老龄化社会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汉方药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应用,对应中国这个老龄化国家的启示也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日本汉方药在老龄化社会中的作用出发,探讨其对中国的启示,以期为我国老年人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日本的老年人群体对汉方药的依赖是由于其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
汉方药在治疗慢性疾病、改善老年人体质、延缓衰老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其临床疗效备受认可。
在老年人群体中,很多传统西药可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而汉方药的温和性质及对机体的整体调理作用,使得老年人更多地选择使用汉方药来维持健康。
由于汉方药的草本成分多为天然植物提取,不含有化学添加剂,因此安全性高,对老年人来说更加适用。
日本老年人群体对汉方药的依赖程度较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选择使用汉方药来维持健康。
汉方药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广泛应用也得益于日本政府对传统医学的支持和推广。
日本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法规的制定,鼓励和支持汉方药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应用。
政府在医疗保险政策上对汉方药的报销比例较高,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政府还积极推广和宣传汉方药的疗效,加强对汉方药的监管和管理,从而增强了老年人对汉方药的信任。
这种政府支持的态度,不仅提高了老年人对汉方药的接受度,也为汉方药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日本汉方药在老龄化社会中的作用是很大的。
它的独特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日本老年人群体的广泛认可和使用。
政府的支持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使得汉方药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应用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老龄化社会国家来说,从日本的经验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政府应该加大对传统医学的扶持力度,促进传统医学的发展和普及。
应注重加强对传统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地位。
汉方在日本,中医在美国
• (7)当我贴出有关美国中药的不算‘药’事实,有人竟误解为:在美国,中 药有个‚宽松环境‛,更适合中医药的发展!他们不懂,算‘药’和‘不算药’ 的区别: 药是经过了FDA的检查和同意,具有某种疗效,因而可以在标签中 标示(所用文字都要FDA批准),在药品专销(店)柜台出售的药物。医生也 能在处方中开给病 人,医疗保险有可能支付。另外,它的成分,品质也在 FDA的监督之下,即,不能有假药出售。但是,不算‘药’,而算‘食品补充 物’,FDA/市场只须注意 它是否符合卫生检疫标准(包括不含有害物)。至 于它的成分谁会去管:难道FDA要去检查,比如,某种蛋糕的成份含量是否变 了?另外,不算‘药’,它的标签 上就不能含暗示‘可以治疗XX病’含义的 文字。执照医生不会在处方中看出,保险公司一定不支付。所以,中药在美国 只能躲在唐人街的小中药店或东方店的一方小柜台里,进不了像CVS, Walgreens, WalMart等美国人买药的地方。
汉方的历史
• 日本汉方药与中药应属于同根同源。汉方药在秦汉时期传入日 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全面引进西方医学体系,从根本上排斥 汉方医学,导致其几乎灭绝。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老年疾 病为主的疑难病症越来越多,西医对此束手无策,且西药对人 体副作用大,价格昂贵,因而汉方医药又逐渐兴起。1976年, 日本厚生劳动省确定了汉方药医疗保险适用制度,即批准可以 使用中国《伤寒杂病论》中的210个古方汉方生产汉方药,汉 方药产业随之得到迅猛发展。 • 西方医学传入日本真正受到注意并发生影响是在17世纪,随 荷兰人进入日本之后。汉方医学与当时急需发展战伤外科、预 防医学、集体治疗医学和防疫医学等‚群体防治医学‛的需要 相矛盾,使汉方医学在与西医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 公元1868年,进入明治时期的日本政府,实行富国强兵政策, 同时在倾向于西洋文化的社会大潮的背景下,医学也转向于西 洋医学。汉方医学馆被封闭,领导权由西医执掌,片面强调西 医的优点,根本忽视两种医学的不同,大力提倡西医,采用西 医、药分业制度,通过西欧医学教育,大量培养西医师。此时 的汉方医学陷入低谷。明治8年以后,汉方医学甚至处在法律 上难以生存的状态。至此,汉方医学进入了历史上最困难的阶 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日本汉方医学的历史及现状
❖ 折衷派——广泛吸取有利于临床的各家长处 ❖ 折衷派代表人物——和田东郭、浅田宗伯 ❖ 西方医学传入——称为红毛医学、兰方或洋方 ❖ 东西医结合出现开端 ❖ 1754年山胁东阳首次在日本进行人体解剖 ❖ 华冈青洲——生药麻醉剂进行乳癌摘除术
汉 临床一书中认为:汉医学奈良时代由中国传入, 方 同时也有很多本草书药物书籍传入日本,将发生
在中国的医疗方法加以继承和发展,一部分在日
医 本被改变为本国的治疗方法称汉方。 学 ►北里研究所东洋医学综合研究所所长教授花轮寿
彦先生认为;汉方就是中国汉代方技的意思,按这 个名字汉方医学就是汉代的医疗技术在 6 世纪经 朝鲜半岛传到日本的,这就是中国传统医学,而后 作为日本医学的医疗体系发展起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历史:与中医学一脉相承,药学推崇神农本草经;
医学推崇张仲景伤寒论,黄帝内经灵枢,素问。
❖ 飞鸟时代 592-686年
隋、唐 遣唐使
❖ 奈良时代 710-794年
唐
❖ 平安时代 806-1185年
唐、五代十国、宋
❖ 镰仓时代 1190-1334年
南宋、元朝
❖ 南北朝 1336-1394年
1883年政府制定了医师执业规定,只有西医 考试合格者可开业
1895年国会第8次会议否决了汉方的继续存 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从明治到大正
留学欧美学者成为日本医药学界主要力量 明治6年(1871)东京大学开设药学科 明治10年开始讲授药用植物学 明治13年提倡生药学、14年创办药学杂志 1885年长井长义从麻黄中提取麻黄素 1912年朝比奈泰彦创造“植物化学”这一名词 山顺一郎——化学生药学研究
代
朱学派):田代三喜、曲直濑道三(道三流)
曲直濑道三:医学教育机构——启迪院
《启迪集》
后世派医学理论成为主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日本汉方医学的历史及现状
❖ 古方派——提倡返归《伤寒论》 古方派代表人物: ❖ 名古屋玄医——《医方问余》、《用方规矩》 ❖ 后藤艮山——主张顺气疗法 ❖ 山胁东阳——解剖死囚 ❖ 吉益东洞——主张万病一毒说 ❖ 古方派成为医学界主流
808年 平城天皇侍医出云广真 《大同类聚方》 918年深根福仁 《本草和名》 984年丹波康赖《医心方》——日本现存最早的医 书
镰 仓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南
北 禅宗医僧对医学传播的贡献,如 《顿医抄》
朝 《万安方》《 福田方》等
室 典药寮
町 《和剂局方》广为使用
时 日本汉方医学第一支学派——后世方派(金元李
其他国家
中国
韩国
6%
4%
10%
日本
80%
中国
日本
韩国
其他国家
中药药材国际市场覆盖率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汉 方 汉 ►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和汉药研究所博士中人教授
认为;汉方从字义上讲是中国生药疗法输入日本,
方 在江户时代被日本化,当时对应荷兰医学习惯上 称汉方的日本版的生药治疗方法,虽然汉方是中
元朝、明朝
❖ 室町时代 1413-1596年
明朝
❖ 江户时代 1611-1865年
明朝、清朝
❖ 明治时代 1867-1911年
清朝
❖ 大正天皇 1912-1925年
中华民国
❖ 昭和时代 1926-1987年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平成天皇 1988至今为17年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医 国汉代或者说是汉民族的技方术,但是在现代中 学 国的生药疗法与古代汉方有一些不同点,为了与
其区别,也称日本汉方。
►已故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和汉药研究所教授难波 先生在探寻汉方生药一书中认为:把在中国以汉 民族体系形成的治病疗法叫中医学,所用药物称
为汉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汉 方
►已故近畿大学教授久保道德先生在疾病与汉方
8.00
6.00 4.00 2.00
4.6
2.8
2.1
2.0
1.68
1.63
0.00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中国
2004年 GDP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日本概况
➢ 医药制品由于采用新技术,市场占有份额逐年增加。2003 年ECHNOLOGY CATALYSTS INTERNATIONAL的统计, 世界4663亿美元,日本592亿美元,占世界的12.7%.2004 年640多亿,2007年可达900亿。(图)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汉方的复兴
汉方复兴的种子《医界之铁椎》——和田启十郎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日本汉方医学的源流及现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当代日本汉方医学(三派四流)
古方派
后世方派
折衷派
东洞流
道三流
一贯堂流 浅田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汉方的衰退
1847年公布医疗制度,确定了西医为日本唯 一公认的医学体系方针。
1875年发布医师开业考试规则——西医7科 为考试科目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人口 1 . 27 亿以上
国土面积 37 万多平 方公里,世界上排 第 60 位。
现行政体为三权分立, 区划为一都,二府, 四十三县。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日本概况
单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亿美元)
12.00 11.6
10.00
公元701年 大宝律令
公元754年鉴真东渡
➢脉经 ➢甲乙经 ➢本草经集注 ➢小品方 ➢集验方 ➢素问 ➢针经 ➢灵枢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神农像
神社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唐 ·鉴 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日本汉方医学的历史及现状
平安时期
医药书60多部:素问 、太素、甲乙经 、神仙服 药经、新修本草、集验方、葛氏方、张仲景方、千 金方、病源候论等
奈良朝前后( 710-719 年) 四世纪后半叶大和朝廷统一了国家 , 公元 459 年高丽(朝鲜)医师德来以及百济(朝鲜)的 医药学家带来了中国的伤寒论,金匮要略,黄 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来自高丽和
百济的医师
奈
良
时 期
佛教传入
遣唐使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