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充填技术综述

尾矿充填技术综述
尾矿充填技术综述

尾矿综合利用综述

尾矿综合利用综述 (不含有价元素的再利用) 尾矿可用来生产建筑材料,如微晶玻璃、建筑陶瓷、水泥、铸石制品、玻璃制品、肥料、灰砂砖、免烧砖、人造石、工艺美术陶瓷、日用陶瓷原料、混凝土等 利用尾矿加工建筑用砂 利用尾矿加工建筑用砂以取代传统的山砂和河砂,其加工工艺十分简单,只需对尾矿进行筛分和应用旋流器进行分选,即可得到符合建筑要求的尾矿砂。一般建筑用砂要求含泥量(<0.08mm 的粉矿)<5%、云母含量<2%、轻物含量<1%、SO3<1%、SiO2≮65%、Fe2O3<15%、真比重>2500kg/m3、松散容重1350~1500kg/m3、压碎指标≯35%。攀枝花尾矿的物理性质基本上都能满足上述要求。由于尾矿砂呈不规则的棱角状,质量稳定、洁净,与传统的山砂、河砂相比,用尾矿砂配制的混凝土其性能优于用圆形的山砂和河砂配制的混凝土,而且尾矿砂加工成本很低,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混凝土砌块是用水泥和粗细骨料混合挤压成型后经自然养护而成。矿山的废石可做粗骨料,尾矿可做细骨料,废石和尾矿的掺入比例高达90%以上。 铁矿山尾矿由于其组分与水泥配料相近,可作为水泥原料,代替部分石灰石、粘土和铁质,用量可达40%以上,且基本不改变水泥厂原有设备及工艺。其次,水泥生产对原料的粒度要求比较严格,磨料工序要占水泥生产整个能耗的50%,由于尾矿粒度较细,因此可以大幅度降低水泥生产能耗。第三,尾矿中含有的金属元素对水泥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有良好影响。因此,将来很有可能出现尾矿系列水泥。 矿山尾矿的成份多与微晶玻璃的原料相近,因此近期国内很多科研机构都对开展了对尾矿微晶玻璃的研究, 利用尾矿生产建筑用轻质隔墙板 轻质隔墙板是一种新型室内墙体材料,它具有轻质高强,耐水、耐火、隔音、安装简便、扩大建筑使用面积等优点,是传统室内砖墙的良好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普通轻质隔墙板所采用的基本原材料是水泥和砂子,另配加了少量的耐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及网格布、膨胀珍珠岩等原料,其中的砂子完全可以用尾矿代替。 对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重点在伴生金银,同时研究了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的工艺矿物学。主要内容有:(1)尾矿的化学组成特征;(2)矿物组成特征;(3)矿物含量及赋存状态及其工艺特性;(4)伴生金银的赋存特征及工艺特性;(5)在矿物中金银的配分率乡(6)非金属矿物的工艺矿物学等。 主要集中在制造尾矿砖、微晶玻璃、水泥、陶瓷、耐火材料以及混凝土粗细骨料和建筑用砂方面。利用尾矿制砖除通常的建筑用砖外,还包括路面砖、墙面装饰用砖等,根据不同的工艺可以分为烧结砖、蒸压砖、蒸养砖和双免砖等。 铁尾矿制作双免砖。双免砖即免烧免蒸砖,此类建材属于胶结型建材,是靠胶结剂在常温下或者低于100℃环境下结合为一个整体,而制成的有规则外形和满足使用条件的建筑材料或制品。 烧结砖属于烧结类建材,是以热力为形成动力的高温生成材料,烧结砖对尾矿成分的要求较低,需用量很大,有很好的利用前景。以铁尾矿代替部分粘土,掺入适量增塑剂,可以制成不同

充填采矿法简介

第十二章充填采矿法 §1 充填采矿法概述 一、充填采矿法特点: 凡是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的方法叫做充填采矿法。 充填采矿法也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两步骤回采,先采矿房,后采矿柱。矿柱回采可用填法, 也可以考虑用其他方法。 矿房的回采是采一分层,把矿石运出,随后充填这一层,然后再采一层,再充填一层。依此循环, 直到到全矿房采完为上。一采一充或两采一充。 二、充填采矿法的发展情况 充填采矿法在国内外金属矿山应用的历史悠久,古代就用采掘的废石留在采空区的办法来采矿, 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作业的充填采矿法。 (1)国内情况 充填采矿法在金属的矿山应用情况也是变化的,有起有落,开始应用的比较多,后来减少了,现 在又兴盛起来。目前仍然有日益增加的趋势。全国约有20多个冶金山采用了充填法,不是今年的统计 数字。 [参考资料] ①我国的红透山铜矿、凤凰山铜矿、铜录山铜矿、焦家金矿、凡口铅锌矿、湘潭锰矿、黄沙坪铅锌矿等都使用充填采矿法。② ③国内使用充填Array法的历史情况 1)解放时期—— 我国仅有少数几个冶 金矿山采用干式充填 采矿法、水砂,胶结充填法还没有用过。 2)大跃进期间——各种高效率的采矿方法在冶金矿山中大力推广,有些原来采用干式充填采矿法的矿山,改用了其他方法,故充填法比重急剧下降。 3)1964年——我国凡口铝锌矿开始使用胶结充填法。 4)1965年——我国某矿山南矿由于采空区的面积过大,发生地压活动,故开始了尾砂充填空区的试验。后来其他矿又进行了胶结充填法试验。 5)1966年——湘潭锰矿第一期扩建设计,采用3水砂充填壁式采矿法。1969年投产,用到现在, 对防止内因火灾取得了较好效果。

烟气脱硫系统概述

烟气脱硫系统概述 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简称FGD )是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法,是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最为有效和主要的技术手段。 石灰石/石膏湿法FGD 工艺技术是目前最为先进、成熟、可靠的烟气脱硫技术,更由于其具有吸收剂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等优点,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多的一种烟气脱硫工艺,也是我国行业内推荐使用的烟气脱硫技术。 我公司烟气脱硫系统采用石灰石—石膏就地强制氧化脱硫工艺。吸收塔采用单回路四层喷淋、二级除雾装置,脱硫剂为(CaCO 3)。在吸收塔内,烟气中的SO 2与石灰石浆液反应后生成亚硫酸钙,并就地强制氧化为石膏(CaSO 4·2H 2O ),石膏经二级脱水处理后外售或抛弃。其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CaCO 3+ SO 2+ H 2O CaSO 3·H 2O+CO 2 CaSO 3·H 2O+21O 2+2H 2O CaSO 4·H 2O+H 2O FGD 工艺系统主要有如下设备系统组成:烟气系统;吸收塔系统;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工艺水系统;氧化空气系统;压缩空气系统;事故浆液系统等。 工艺流程描述为: 由锅炉引风机来的热烟气进入喷淋吸收塔进行脱硫。在吸收塔内,烟气与石灰石/石膏浆液逆流接触,被冷却到绝热饱和温度,烟气中的SO2和SO3与浆液中的石灰石反应,

生成亚硫酸钙和硫酸钙,烟气中的HCL、HF也与烟气中的石灰石反应被吸收。脱硫后的烟气温度约50℃,经吸收塔顶部除雾器除去夹带的雾滴后进入烟囱。氧化风机将空气鼓入吸收塔浆池,将亚硫酸钙氧化成硫酸钙,过饱和的硫酸钙溶液结晶生成石膏,产生的石膏浆液通过石膏浆液排出泵连续抽出,通过石膏旋流器、真空皮带脱水机二级脱水后贮存在石膏间或者进行抛弃处理。

国外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综述

国外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综述 【摘要】国外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湿法脱硫技术使用较广,约占85%左右,其它如喷雾干燥式脱硫技术等也有较好的业绩。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的燃煤电厂普遍采用了脱硫措施,并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燃煤电厂规定了烟气的SO2排放标准,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燃煤电厂环境保护脱硫技术烟气SO2 1.国外常用的脱硫技术 近年来,世界各发达国家在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FGD)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工业国家计划在2000年前完成200610MW的FGD处理容量。 目前国际上已实现工业应用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有: (1)湿法脱硫技术,占85%左右,其中石灰-石膏法约占36.7%,其它湿法脱硫技术约占48.3%; (2)喷雾干燥脱硫技术,约占8.4%; (3)吸收剂再生脱硫法,约占3.4%; (4)炉内喷射吸收剂/增温活化脱硫法,约占1.9%; (5)海水脱硫技术; (6)电子束脱硫技术; (7)脉冲等离子体脱硫技术; (8)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等。 以湿法脱硫为主的国家有:日本(约占98%)、美国(约占92%)和德国(约占90%)等。 1.1 湿法石灰石/石灰烟气脱硫工艺技术 这种技术在70年代因其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和腐蚀、结垢、堵塞等问题而影响了其在火电厂中的应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工作性能和可靠性大为提高,投资

与运行费用显著减少。突出的优点是:(1)脱硫效率高(有的装置Ca/S=1时,脱硫效率大于90%);(2)吸收剂利用率高,可大于90%;(3)设备运转率高(可达90%以上)。 目前从设计上综合考虑加强反应控制,强制氧化和加入氧化剂,从而减少吸收塔和附属设备体积、降低电耗,减小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选用耐腐蚀材料,提高吸收塔及出口烟道、挡板、除雾装置等处的使用寿命,提高气液传质效率,建造大尺寸的吸收塔等因素,对此项技术作了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1.2喷雾干燥烟气脱硫技术 这种技术属于半干法脱硫技术,多数采用旋转喷雾器,技术成熟、投资低于湿法工艺。在西欧的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丹麦、瑞典、芬兰等国家应用比较多,美国也有15套装置(总容量5000MW)正在运行。燃煤含硫量一般不超过1.5%,脱硫效率均低于90%。 1.3吸收剂再生烟气脱硫工艺 主要有氧化镁法、双碱法、WELLMEN LORD法。虽然脱硫效率可达95%左右,但系统复杂,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仅在特定条件下应用,目前应用不多。双碱法用的石灰可用石灰石代替,使成本降低。加拿大正在建设一个采用此法脱硫的大型电厂。 1.4炉内喷吸收剂/增湿活化烟气脱硫工艺 为寻求有中等脱硫效率、投资和运行费较低的工艺,以减轻脱硫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这种工艺方法现在又开始受到注意,并在短时期内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该工艺在德国、法国、奥地利、芬兰等国已有工业运行装置,美国、加拿大等国亦正在研究。为了克服喷射吸收剂后,烟尘比电阻升高,影响除尘效果及脱硫效率不够高的弊端,芬兰IVO公司开发了LIFAC(Limestone Injection into the Furnace and Activation of Calcium)——炉内喷石灰石(钙)/活化脱硫工艺。即在锅炉尾部烟道上安装活化反应器,将烟气增湿,延长滞留时间,使剩余的吸收剂和SO2发生反应。它适用于中、低硫煤锅炉,当Ca/S=2.5时,脱硫效率可达80%,其工艺流程见图1。

金尾矿综合利用研究

摘要:中国黄金企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金矿尾矿,尾矿中不仅含有许多有用组分,而且合理利用尾矿资源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大多数尾矿只能堆存处理,不仅浪费资源,占用大量土地,还会污染环境,造成一系列问题。目前,尾矿综合利用主要体现在回收有用元素、制备建筑材料、矿山填充、复垦造田几个方面。 关键词:金矿、尾矿、综合利用 前言 黄金是国家实行保护性政策的特定矿种,被广泛应用于珠宝首饰、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在应对金融危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具有特殊作用[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近年我国黄金产率不断增长,中国逐渐成为第一产金大国。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不利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对尾矿的处置方面。我国的黄金矿山企业对金尾矿综合利用水平不高,浪费宝贵的矿产资源。 一、中国黄金资源概述 1.1 中国黄金工业历程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中,黄金的使用历史已有4000多年,和埃及、印度、古罗马等国家成为最早使用黄金及其合金的国家。其实,是埃及人最早地发现了熔金的方法,将金矿石放在一个简单地泥造的煲内加热,待金熔后倒出,金矿石中地其他杂质便被泥煲吸收,以此将金和其他金属杂质分开,得到金。同时,罗马人也对早期开采金矿有巨大地贡献。那个时期,还并未发明炸药,罗马人便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先将金矿石用高温及冷却的程序来打碎,然后用水压方法分离金矿石中的金属,令金的产量高增。 唐朝的时候,当时的人们不仅懂得了将金熔化和冶炼的一些方法,还用锤子将冶炼好的金锤成薄片,将得到的金制成发丝般粗细来编织,称为“织金”。到宋代的时候,采金的技术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是中国在采金运作史上的高潮,除原始的淘沙方法取金外,还发掘了地下矿场。直到清朝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最高产金量达到每年13542公斤,在世界产金国中排第五位。此后,在抗日战争期间,矿业一度被迫中断,至建国以来,国家发展经济,矿业才逐渐兴盛。到1982年,中国调整经济政策开始恢复黄金饰物的买卖,黄金饰物随着经济改

充填采矿方法

充填采矿方法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充填采矿方法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有时还用支架与充填料相配合,以维护采空区。充填采空区的目的,主要是利用所开成的充填体进行地压管理,以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下沉,并为回采创造安全和便利的条件。有时还用来预防自燃矿石的内因火灾。按矿块结构和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又可分为单层充填采矿法、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分采充填采矿法。按采用的充填料和输出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干式充填采矿法、水力充填采矿法和胶结充填采矿法。 (1)单层充填采矿法。适用于缓倾斜薄矿体中,用矿块倾斜全长的壁式回采面沿走向方向一次按矿体全厚回采,随工作面的推进有计划地用水力或胶结充填采空区,以控制顶板。 (2)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一般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第一步回采矿房,第二步回采矿柱。回采矿房时,自下向上水平分层进行,随着工作面向上推进,逐层充填采空区,并留出继续上采的工

作空间。充填体维护两面帮围岩,并作为上采的工作平台。崩落的矿石落在充填体的表面上,用机械方法将矿石运至溜井中。矿房架采到最上面分层时,进行接顶充填。矿柱则在采完若干矿房或全阶段采空后,再进行回采。矿房架采的充填方法,可用干式充填、水力充填或胶结充填。 (3)上向倾斜分层充填采矿法。这种方法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的区别是用倾斜分层回采,在采场内矿石和充填料的搬运主要靠重力。这种方法只能用干式充填。 (4)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用于开采矿石很不稳固或矿石和围岩均很不稳固,矿石品位很高或价值很高的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矿体。这种采矿方法的实质是:从上往下分层回采和逐层充填,每一分层的回采工作是在上一分层人工假顶的保护下进行的。回采分层水平或与水平成4°~10°或10°~15°倾斜角。倾斜分层主要是为了充填直接顶,同时也有利、于矿石搬运,但凿岩和支护作业不如水平分层方便。

尾矿库溃坝泥石流计算

4.5 泥石流分析预测 根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附录D的经验公式来预测泥石流堆积区的最大危险范围: 一、基础数据 1、流域最大高差H=15m; 2、主沟长度D=0.125m; 3、松散固体物(地表以上的尾渣)储量W=29.3×104m3; 4、流域面积A=2.928km2; 确定的泥石流特征值如下: 二、预测计算 1、泥石流堆积幅角R=47.8296-1.3085D+8.8876H =47.8296-1.3085×0.125+8.8876×15=181(度); 2、泥石流最大堆积宽度B=0.5452+0.0034D+0.000031W =0.5452+0.0034×0.125+0.000031×29.3 =0.5465km; 3、泥石流最大堆积长度L=0.8061+0.0015A+0.000033W =0.8061+0.0015×2.928+0.000033×29.3 =0.8115km; 4、泥石流堆积区的最大危险范围: S=0.6667L·B-0.0833B2·sinR/(1-cosR) =0.6667×0.8115×0.5465-0.0833×0.54652×sin181/(1-cos181) =0.2957-0.0249×(-0.0175/[1-(-0.9998)] =0.2957+0.0000218=0.2959km2。

原计算方法: 1、泥石流流体重度γc 根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表F.1,稀粥状泥石流流体重度γc=1.65t/m3,属粘性泥石流。 2、泥石流流速V c 粘性泥石流流速计算通用公式:V c=(1/n c)H c2/3I c1/2 式中:n c—泥石流沟床粗糙率,取n c=0.06; I c—泥石流水力坡降(沟床坡降),取I c=5%。 H c—计算断面平均泥石流深(m)。从图上测算H c=1.45m γc—泥石流容重(t/m3),取γc=1.65t/m3; 计算流速V c=(1/0.06)×1.652/3×0.051/2=5.2m/s。 3、泥石流洪峰流量Q c 采用形态调查法Q c=W c×V c 式中:W c—泥石流过流断面(m2),从图上测算W c=10m2; 则Q c=10×5.2=52m3/s。 4、一次泥石流过程总量Q 一次泥石流过程总量与洪峰流量、历时因素有关:Q=K·Q c·T 泥石流历时一般地T=600~1800s,取T=600s; K值的变化随流域面积S的大小而变化,当S<5km2时,K=0.202;当5km2≤S≤10km2时,K=0.113;当S>10km2时,K=0.0378; 则Q=0.202×52×600=6302m3。 5、一次泥石流冲出固体物质总量Q H 计算公式Q H=Q·(γc-γw)/(γH-γw) 式中γH—泥石流固体物质重度(t/m3),取γH=2.0t/m3; γw—水的重度,取γw=1.0 t/m3; 则Q H=6302×(1.65-1)/(2.0-1)=4096m3。 从以上计算结果分析,该尾矿库一旦溃坝时涌向下游的固体物质总量4096m3,预计泥石流冲出距离(距初期坝脚)约380m。本尾渣场下游平坦且属工业园区,500范围内无重要建筑物、构筑物,亦无风景区及自然保

充填采矿方法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569 充填采矿方法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充填采矿方法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有时还用支架与充填料相配合,以维护采空区。充填采空区的目的,主要是利用所开成的充填体进行地压管理,以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下沉,并为回采创造安全和便利的条件。有时还用来预防自燃矿石的内因火灾。按矿块结构和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又可分为单层充填采矿法、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分采充填采矿法。按采用的充填料和输出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干式充填采矿法、水力充填采矿法和胶结充填采矿法。 (1)单层充填采矿法。适用于缓倾斜薄矿体中,用矿块倾斜全长的壁式回采面沿走向方向一次按矿体全厚回采,随工作面的推进有计划地用水力或胶结充填采空区,以控制顶板。 (2)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一般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第一步回采矿房,第二步回采矿柱。回采矿房

尾矿回收利用项目计划书

尾矿回收利用项目计划书

目录 前言 (4) 1. 项目综述 (5) 1.1 项目概述 (5) 1.2 项目意义 (6) 2. 项目背景 (9) 2.1 相关政策 (9) 2.2尾矿回收利用现状 (12) 2.3 尾矿回收利用问题分析 (15) 3.项目投资分析.................................. . (16) 3.1 项目投资机会.................................. .. (16) 3.2项目外部不利条件 (16) 3.3项目内部优势 (16) 3.4项目内部劣势 (16) (以下部分内容纯属剽窃) 4.项目主要技术分析 (17) 4.1尾矿及其特性 (17) 4.2 尾矿的处理工艺 (19) 4.3 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 (24) 4.4 尾矿利用产业化设计……………………………………… .. 26 4.5 尾矿利用方案设计流程…………………………………… .. 27 4.6 主要的处理装备 (28) 5. 项目运营模式 (29) 5.1 项目筹建流程 (29) 5.2 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及要求 (30)

5.3 项目运营模式 (30) 5.4 项目运营保证体系 (33) 5.5 项目运营模式优势 (34) 5.6 项目联盟方的资源优势 (34) 5.7 运营模式合作收益 (35) 8.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36) 8.1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6) 8.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6) 8.3 环境保护措施 (36) 9. 项目投资收益初步分析 (36) 10. 结论及建议 (38)

有色金属矿山采矿方法概述

采矿方式主要为露天、坑下开采。有色金属矿山地下开采方式按地压控制方式,分为空场法、充填法、崩落法三大类,以空场法、充填法具多。 1.空场采矿法 根据矿块或矿壁的结构不同与回采作业的特点,空场采矿法可分为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阶段矿房采矿法等。 ????(1)全面采矿法主要是用于水平和缓倾斜矿床的开采。其特点是回采工作面沿矿床走向或倾斜方向全面推进,整层回采。在回采时将矿体内所夹废石或贫矿石留下来,根据需要堆成矿柱来支撑采空区顶板。 ?????该法优点是生产能力大,采准切割工作量较少,采矿成本低,采场通风好,能在采场处理废矿石。但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大,容易发生大面积冒顶。只适用于水平或缓斜,矿石与顶板稳固,矿石品位分布不均匀或有夹石层的矿床,矿床厚度不大于5~7米。 ????(2)房柱留矿法主要是用于水平和缓倾斜矿床的开采。其特点是在矿块内矿柱和矿房交替布置,回采矿床时留下规则的,不连续或连续的带状矿柱,以此支撑采采区顶板。 ?????该法优点主要是采准切割工作量小,工序简单,各工艺可以平行作业,通风及作业条件好,但回收率低,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定的倾角小于40°的矿床。 ?????(3)分段采矿法、阶段矿房采矿法主要用于急倾斜、厚度大的矿床开采。矿房沿矿体走向或垂直方向布置,用深孔、扇形炮眼爆破落矿,由下部漏斗柱阶段平巷放矿。主要用于围岩稳固,矿石较稳固、矿体厚度在8~?20米,倾角大于矿石的自然安息角,且矿体内夹石少,矿体与围岩接触线明显的矿床。 2.充填采矿法 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叫充填采矿法。有时还用支架与充填料相配合,以维护采空区。充填采空区的目的,主要是利用所形成的充填体进行地压管理,以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下沉,并为回采创造安全和便利的条件。有时还用来预防有自燃矿石的内因火灾。按矿块结构和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充填采矿法又可分为单层充填采矿法、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分采充填采矿法。按采用的充填料和输出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干式充填采矿法、水力充填采矿法、胶结充填采矿法。 (1)单层充填采矿法。此法适用于缓倾斜薄矿体,在矿块倾斜全长的壁式回采面沿走向方向、一次按矿体全厚回采,随工作面的推进、有计划地用水力或胶结充填采空区, 以控制顶板崩落。 (2)(2)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此法一般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第一步回采矿房,第二步回采矿柱。回采矿房时,自下向上水平分层进行,随着工作面向上推 进,逐层充填采空区,并留出继续上采的工作空间。充填体维护两帮围岩,并作为 上采的工作平台。崩落的矿石落在充填体的表面上,用机械方法将矿石运至溜井中。 矿房采到最上面分层时,进行接顶充填。矿柱则在采完若干矿房或全阶段采空后, 再进行回采。矿房的充填方法,可用干式充填、水力充填或胶结充填。 (3)(3)上向倾斜分层充填采矿法。这种方法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的区别是,用倾斜分层回采,在采场内矿石和充填料的搬动主要靠重力。这种方法只能用干式充填。 (4)(4)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开采矿石很不稳固或矿石和围岩均很不稳固,矿石品位很高或价值很高的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矿体。这种采矿方法的实质是 从上往下分层回采和逐层充填,每一分层的回采工作是在上一分层人工假顶的保护

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综述_徐长香

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综述 Review on ammonia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徐长香,傅国光 (镇江江南环保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江苏镇江212009) 摘要:简述了多种氨法烟气脱硫的原理和技术特点。主要介绍了湿式氨法烟气脱硫技术,为烟气脱硫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氨法;烟气脱硫;回收法;湿式氨法 Abstract:Am monia s crubbing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over the last few years.Wet amm onia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FGD)process offers an unique advantage of an attractive amm onium sulfate by-product that can be used as fertilizer. Key words:flue gas desulfurization;recoverable process,wet am monia FGD process. 中图分类号:X70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4032(2005)03-0017-04 1 氨法脱硫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日本、意大利等国开始研究氨法脱硫工艺并相继获得成功。由于氨法脱硫工艺主体部分属化肥工业范筹,当时该技术未能在电力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合成氨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对氨法脱硫工艺的不断完善和改进,进入90年代后,氨法脱硫工艺逐步得到推广。 国外研究氨法脱硫技术的企业主要有:美国的GE、Marsulex、Pircon、Babcock&Wilcox;德国的Lentjes Bischoff、Kr upp Koppers;日本的NKK、IHI、千代田、住友、三菱、荏原等。 目前在国内成功应用的湿式氨法脱硫装置大多从硫酸尾气治理中发展而来,主要的技术供应商有江南环保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等。现国内湿式氨法脱硫最大的应用项目是天津永利电力公司的60MW机组烟气脱硫装置。 近年来出现的磷铵法、电子束法、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法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皆是氨法的演变与发展,改进之处在于降低水耗、改进氧化及后处理、降低装置压降、提高脱硝能力等,以求氨法烟气脱硫技术更加经济、更加适应锅炉的运行。 2 氨法脱硫的技术原理 2.1 氨法脱硫工艺特点 氨法脱硫工艺是以氨作为吸收剂脱除烟气中的SO2。其特点是:①氨的碱性强于钙基吸收剂;②氨吸收烟气中SO2是气—液或气—气反应,反应速度快,完全,吸收剂利用率高,可以达到很高的脱硫效率。相对于其他钙基脱硫工艺来说,系统简单、设备体积小、能耗低。另外,其脱硫副产品硫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副产品的销售收入能大幅度降低运行成本。 根据氨与SO2、H2O反应的机理,氨法脱硫工艺主要有湿式氨法、电子束氨法、脉冲电晕氨法、简易氨法等。 2.2 电子束氨法(EBA法)与脉冲电晕氨法(PPC P 法) EB A与PPCP法分别是用电子束和脉冲电晕照射70℃左右、已喷入水和氨的烟气。在强电场作用下,部分烟气分子电离,成为高能电子,高能电子激活、裂解、电离其他烟气分子,产生OH、O、H O2等多种活性粒子和自由基。在反应器中,SO2、NO被活性粒子和自由基氧化成SO3、NO2,它们与烟气中的H2O相遇形成H2SO4和HNO3,在有NH3或其他中和物存在的情况下生成(NH4)2SO4/NH4NO3气溶胶,再由收尘器收集。 脉冲电晕放电烟气脱硫脱硝反应器的电场还具有除尘功能。 这两种氨法能耗和效率尚需改善,主要设备如大功率的电子束加速器和脉冲电晕发生装置还在研制阶段。 EB A法脱硫工艺流程见图1。 17

尾矿库溃坝演练总结

克什克腾旗西北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溃坝事故应急演练总结 克什克腾旗西北矿业有限公司 2016年6月

尾矿库溃坝事故应急演练总结为提高本单位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事故应急能力,检验本单位在矿井发生事故时的组织、协调、处理事故的应变能力,预防和减少我公司尾矿库溃坝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评估应急响应人员对尾矿库溃坝应急预案及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结合2016年安全生产月活动,计划于6月17日时进行矿井尾矿库溃坝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 一、事故发生地点及事故的原因 时间:2016年6月17日,上午9:00 地点:现场尾矿库 事故:尾矿库遭到特大降雨,持续降雨超过3小时,降雨量超过200毫米,尾矿库出现重大险情,造成泄洪沟渠淤堵,尾矿库内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并持续升高,尾矿库发生坝体掏沟.渗漏和局部泄水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二、演练目的及意义 1、检验预案。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准备。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应对尾矿库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锻炼队伍。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参与尾矿库应急救

援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4、磨合机制。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 三、演练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备和手段,切实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 2、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公司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透水事故应急演练救援工作,相关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紧密配合。 3、平战结合,专辅互补,充分发挥矿井作为应急救援第一响应者的作用,将日常生产与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队伍引导、鼓励、培育和发挥辅助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 四、参加单位和人员: 1、克什克腾旗西北矿业有限公司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成员; 2、应急救援队应急救援人员20人。 3、选厂组织救援职工20人。 五、演练要求 根据演练程序安排,由各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对本预案在

尾矿库溃坝应急演练

旺苍县宏达矿业有限公司 2015年尾矿库溃坝应急救援演练 一、演练名称:尾矿库溃坝 二、演练时间:二0一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三、演练地点:尾矿库泄洪槽及1#排洪堰 四、演练指挥部: 指挥长:黄麟 副指挥长:袁海泉、吴雄才 成员:王仕聪、岳生双、何尧生、贺映、刘勇、胡志海、李建堂、蒋宪章、柯晓燕、寇华勇 指挥部办公室:安保科 五、参加演练部门: 矿山车间、选矿车间、安保科、供应科、生技科、行政办、财务科、工会、华丰村、白玉村 六、参加演练人员: 1、通讯联络组: 组长:贺映 成员:杨艳梅、梁贵香、颜强、周寿富 2、应急救援治安警戒组: 组长:刘勇 成员:丁强、杨军、李武恩、李子崇、杨通全

3、应急救援疏散组: 组长:蒋平章 成员:何尧生(华丰村主任)、岳生双(白玉村主任)、胡开军、李建堂、岳大开 4、应急救援抢险组: 一组组长:胡志海 成员:张龙、李凡、赵宪章、岳锐林、蔡洪、周国军、岳亚昕、何永雄、袁建安、周国勇、颜荣、雷玉平、周安勇、刘丛军、付光奎、杨军、雷国强、岳勇、王明友 二组组长:蒋宪章 成员:唐少明、岳明林、李进才、付光礼、周国荣、吴东洋、杨伦、唐绍全、岳中国、张培义、杜发平、何友贵 5、医疗救护组: 组长:寇华勇 成员:贾正蓉、汪飞、何江、岳玉香、何娟、岳斌、何关琼、杜红梅 6、后勤物资保障组: 组长:柯晓燕 成员:邵华、周蜀芬、蔡晓红、周国菊、马华莲、何英姿 七、应急演练、预备工作协调部署会议: 2015年6月28日10:00点,公司安保科召集了大河

乡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及成员,公司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成员、华丰村与白玉村委干部进行了应急演练预备工作协调会。 会议内容: ①公司领导讲话,通报了尾矿库事故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的目的,标准要求及明确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等。 ②座谈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 ③明确各参演组的工作职责. 八、模拟事故现场: 根据尾矿库1#排洪堰在雷雨天气因暴雨或山洪的冲袭导致某一段发生垮塌,大量洪水涌入尾矿库内,可能导致尾矿库漫坝严重影响下游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九、现场处臵: 2015年6月28日14:25分,选矿一车间尾矿库值班人员唐少明、许艳2人发现尾矿库1#排洪堰中段护墙垮塌,洪水涌入尾矿库内,立即用电话向该车间主任蒋宪章报告,蒋宪章接报告后立即向公司总经理黄麟及安保科作了报告,黄经理迅速用电话通知了通讯联络组负责人贺映,并指示通知指挥部人员立即赶赴指挥部办公室安保科,14:30分,各部门负责人到场,总指挥通报尾矿库1#排洪堰垮塌情况,根据事态的危害性和严重性,立即宣布启动尾矿库应急救援预案,14:45分各应急救援组根据预案职责分工,立即赶赴到

金属矿山充填采矿方法研究

金属矿山充填采矿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24T15:21:26.923Z 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第2期作者:孟鹏飞[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矿山采矿的方法也得到进步,安全性能好、对生态环境破坏性小及回采率较其他方法高的充填采矿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主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充填采矿法,并将结合各个方法的优缺点,调研矿山的实际情况,简要分析了该方法今后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趋于回采连续化和无轨机械化发展、向应用新型充填材料方向发展、向现场连续监测与预报方向发展、充填设施仪器 更新换代进程加快、充填模式向生态化和无公害化发 河北金厂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对于新建地下矿山,要首选充填采矿法,确实不能采用的还要经过设计单位或专家论证,出具相关论证材料。一般来说,充填采矿法指的是在矿产资源的地下开采过程中,通过一边推进回采工作面,一边逐渐用具有一定物理学性能的填充材料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个别情况下为了维护采空区还需使用支架和充填料进行配合。充填采矿法的优点是适应性相对较强、安全性高、回采率高,并能有效保护地表等。它的缺点是工艺较为复杂、成本投入较高、劳动生产率较低。近些年来,充填采矿法的回采工作已经采用了较高效率的装采设施及设备,充填工作从而实现了管路化、自动化,资源化。充填采矿法充分考虑到采用选厂尾砂作为充填料,有矿石损失贫化小、作业安全性高等优点。尤其是对于围岩及地表需要保护、地压大、有自然火灾危险的高品味或贵重金属等矿床,充填采矿法的优越性将更为明显和突出,在可以遇见的将来,充填采矿法的应用范围将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一、向无轨机械化和回采连续化趋势发展 这将区别于传统的、效率极低的充填工艺。现代充填采矿技术已然发展成为一种高效率的采矿工艺,特别是斜坡道和差异化无轨采掘设备的应用,打开了井下作业的新篇章,形成了彻底的变革,这不仅从根本上修复完善了矿业工人艰苦的劳动条件,还全面提高了采场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二、向应用创新型充填材料趋势发展 矿山充填材料一般为主骨料和胶结剂两部分,其中,主骨料大多来源于廉价的物料,只进行了初步的破碎加工;而胶结剂大多来源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或者矿渣水泥,有的还掺杂了少许石灰、粉煤灰、赤泥等。而应用胶结充填采矿法采矿将全面提高开采回采率,例如:安徽金安矿业草楼铁矿就是典型的应用胶结充填采矿法进行采矿的,这有效的提高了开采回采率。从2008年到2011年,该矿共节约矿石量达102万吨之多。 三、向现场连续监测与预报趋势发展 一般应用充填采矿法的均为普遍的矿山,我们比较注重研究此类方法对充填体的作用及充填体对采场周围岩壁稳定性的影响。一般来说,具备条件的矿山会经常性地联合科研院校进行各类试验研究,这为向现场连续监测与预报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般来说,这类研究主要通过原岩应力测量和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等物理专业检测,检测在井下采场充填体中上下盘围岩中埋设的各种应力,并且通过应变仪器真实测量相关参数,并将参数输入固有数学模型进行演算,从而得到相应结论。 四、充填设施仪器更新换代进程逐步加快趋势 在充填设施中,最为关键的是充填料贮仓的作用。一般来说,立式贮仓贮存湿法主要用于处理该技术所产出的分级尾砂、全尾砂,这对制备形成品质较高的充填料十分关键。为了提升效率,应加快充填设施仪器的更新换代,如针对现在广泛得到应用的立式贮仓,进行有效的分析及评价,综合设计开发利用无搅拌器重力排放充填料贮仓,这种设计对浆体充填系统和膏体充填系统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五、充填模式向全生态化、无公害化发展趋势 采矿工业在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原材料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废料到自然环境中。目前有效解决这类环境问题的方法即是将矿山废料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充填模式的生态化即是要将矿山的每个工序看作一个完整的整体,并且通过对矿山的充填,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公害化,从而大规模地减少矿山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从源头上和根本上解决矿山生态的问题。未来的将会流行的充填模式必须要以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充填技术为支撑和核心,在这样的充填模式下,才能有效实现经济平衡并获取新增效益,并同时实现最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甚至达到零排放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刘兴华,刘晓辉.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充填配比优化研究[J].中国矿山工程,2014(3):1-4. [2] 刘方.金属矿山地下采矿方法选择系统[D].武汉理工大学,2011. [3] 王湘桂,唐开元.矿山充填采矿法综述[J].矿业快报,2008(12):1-5.

山西尾矿库溃坝事故分析

山西尾矿库溃坝事故分 析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山西“5·18”尾矿库溃坝事故分析事故经过 2007年5月18日上午10点多,当班尾矿工发现正常生产运营的尾矿库中部距坝顶20m处,约有3m2左右异常泛潮及部分渗漏,当即向矿尾矿部负责人张某汇报。张某一方面向分管领导汇报,另一方面按照常规采取抢救措施,安排人员堵塞尾矿库内回水管口,打开坝底回水管的直排口。宝山公司领导接到报告后,下令选厂立即停产,并启动库内清水泵紧急排放库内清水。大约中午11点,渗漏处开始流泥沙。15点坝体流沙范围扩大,开始塌陷。到20日0点44分,共有近100万m3尾沙泥浆溃泄而下,沿排洪沟、河道冲入峨河下游,绵延10余km,致使尾矿库彻底损毁,选厂破碎车间彻底冲垮,办公楼、选矿车间全部被淹;运输队数十辆大型推土机、挖掘机、载重汽车被冲毁或冲走;沿途排洪渠、道路、场地等被淹没;太原钢铁公司峨口铁矿变电站被冲毁;太原钢铁公司峨口铁矿铁路专线桥墩冲坏;淹没了繁峙县、代县沿峨河的农田、林地560余亩。 5月18日下午15点30分,繁峙县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迅速赶赴现场,成立了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正式启动了应急救援预案,并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尾矿库对面山头设立险情观察点,每隔10min向指挥部汇报1次险情,指挥部成员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尾矿坝险情变化情况。 2.对繁五(繁峙县一五台县)公路部分危险路段实行交通管制,对事故现场设立警戒,防止闲散人员和车辆进入。 3.对处在危险区域内的100多名滞留人员进行紧急撤离、疏散。 4.通知太原钢铁公司峨口铁矿,短时间内撤离尾矿库下游企业和居住的所有人员。 5.通知代县政府关闭峨口镇相关村的浇地闸口,防止矿浆进入农田。 6.通知下游可能受到威胁的村庄做好应急撤离准备。 7.通知峨矿变电站停电避灾,以防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8.抽调了部分人员组成巡逻队,沿峨河下游各村巡逻看守,确保峨河沿线群众的人身安全。

尾矿库溃坝模型设计及试验方法概要

【重点关注】 尾矿库溃坝模型设计及试验方法 张红武,刘磊,卜海磊,钟德钰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摘要:在简要回顾前人有关模拟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尾矿库溃坝及其模型试验的特点,理清了设计思路,提出了模型相似条件,然后以预备试验为依托,通过模型尾沙选择与要求、模型制作、测验手段等环节的研究,进一步论述了尾矿库溃坝模型的设计方法与试验方法。尾矿库溃坝模型设计应遵循水流重力相似、水流阻力相似、水流挟沙相似、尾沙悬移相似、河床变形相似及尾沙起动相似等条件;模型沙可选择容重适中、化学性质稳定的拟焦沙;模型试验的工作步骤:给出尾矿库最可能的溃坝方式及对下游影响最大的典型情况,确定尾矿库最终高程,选配合适的模型沙,设计溃坝模型,测出尾矿库溃坝坝址流量、水位过程线和冲沙率以及向下游的洪水演进情况,提出可行的下游保护方案、工程措施及综合防治对策,确定尾矿库最终堆积标高。 关键词:设计方法;模型试验;溃坝;尾矿库 中图分类号:TD221;TV131.6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1379.2011.12.001 Test and Design of Tailings Dam Model ZHANG Hong-wu,LIU Lei,BU Hai-lei,ZHONG De-yu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model test,further discussions about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tailings dam failure model and the test method wa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铜尾矿的综合利用

铜尾矿的综合利用 摘要:铜尾矿既是工业废物,也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在世界资源不断消耗的情况下,如何将尾矿加以综合利用和实现无害化处理是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文章总结了铜尾矿的综合利用方面的主要成果,如尾矿中有用元素的回收,用铜尾矿制造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回填采空区,直接用于土木工程等;提出了今后还应当努力开展铜尾矿综合利用的方向。 关键词:铜尾矿,综合利用,元素回收,建筑材料,回填 Integrated Utilization of Copper Gangue Abstract: Copper gangue is waste produced in industry, but also a special resource. According to more and more mineral resources were consumed, it was a item capture common attention of all the world that how to use the gangue synthetically and dispose it harmlessly. The main development on the integrated use of copper gangue was summarized in this work, such as the recycle of available element, the preparation of architectural and decorative materials from copper gangue, and backfilling of stope. Then, the effort direction of developing copper gangue recycle use was expected. Keywords: copper gangue, integrated utilize, element recycle, architectural materials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矿产资源的开采量也与日俱增,而尾矿的排放量也随之猛增。由于我国很多种类的矿产资源都面临富矿少而贫矿多的问题,尾矿的产出量就更为可观。有资料显示,我国现有9000多个国营矿山和26万多个地方矿山,堆存的尾矿量就达50亿吨左右,年排出的尾矿量就高达5亿吨以上[1]。铜矿在我国是一个主要矿种,每年都有大量的铜矿被开采和冶炼,同时也排出大量的铜尾矿。铜尾矿中含有Fe、S等大量的有价元素,如果将其回收并加以利用,将是一笔数目庞大的资源。在大力提倡建立节约型社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在,开展铜尾矿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 铜尾矿造成的问题 2.1尾矿堆存造成大量环境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