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年高考历史考点解析版:先秦时期(一)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一)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一)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一)——夏、商、西周时期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2、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3、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复习建议高考对夏、商、西周时期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方面。

所以请同学们务必将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熟记于心,考试一般是出具一段文字材料,或者创设一个情景,考查本项内容。

知识清单参考答案:①分封,②宗法,③家国一体,④井田,⑤集体,⑥甲骨文,⑦青铜,⑧殷历。

考点聚焦考点一、原始社会概况(一)政治:禅让制(二)经济:原始农业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作物:南稻和北粟(世界最早)耕作方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土地制度:氏族公社所有制(三)文化:原始的“图画文字”;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注:原始社会的史实,同学们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即可。

【典型例题】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

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是道组合式选择题。

从稻谷、粟的遗存地址多可知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从长江流域发现稻谷遗存,山东河北发现粟壳遗存可知我国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即南稻北粟。

从黄河流域发现水稻遗存,浙江发现粟壳可知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材料并不能反映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④予以排除。

其实南稻北粟基本处于同时,都距今六七千年。

本题正确选项①②③。

答案:B。

考点二、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一)早期国家制度1、王位世袭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其子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使王位在家族内部传承,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2、行政管理:商在中央设相、卿士,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

2020年高考北京版高考历史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2020年高考北京版高考历史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3)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要求废除旧贵族的特权,发展封 建经济。 (4)军事上: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富国强兵成为各国改革的内在动力。 (5)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③ 法家 学说成为各诸 侯国变法的思想理论依据。
问题思考
(1)依据史料1、2,归纳宗法制的特点。
提示 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
—士”;大小宗的相对性;嫡长子继承制;强调父系血缘关系;家国一体。
(2)史料2反映了宗法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封建

念渗入到封建政治中来,形成了极端的皇权主义,同时在 作风
下,人们反对理性,形成经验守旧的思想。
(2)影响 ①在西周初期的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较高的权威,周王对诸侯具有较 强的号召力和向心力,分封制起到了拱卫周王室、拓展疆域、巩固统治 的积极作用;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导致诸侯分裂割据局面的出 现。 ②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进行皇族分封;中国姓氏的起源 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中国的地名简称很 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史论归纳 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
(1)多角度认识分封制的特点 ①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②分封地区: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居富庶或战略 要地。
③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 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④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的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 间的横向联系。
时空定位
专题概览
阶段特征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它经历了从原始社 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讲先秦秦汉时期的政治文明课件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讲先秦秦汉时期的政治文明课件

专题概览时空定位阶段特征 先秦(远古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它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

秦汉(公元前221—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政治(1)夏朝时期,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商代政治以血缘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2)西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3)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衰落,官僚政治兴起,郡县制出现,地方分权走向中央集权(4)秦朝,完成国家统一,首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推广郡县制,初步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5)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引发“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建立“中朝”,实行察举制、刺史制度经济(1)先秦时期,生产方式从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过渡;经营方式从集体劳作向个体农耕发展,小农经济逐渐成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土地制度从井田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手工业和商业上“工商食官”的限制被打破,私营工商业得到发展,“抑商”政策逐渐确立(2)秦汉时期,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黄河流域是当时的经济重心;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思想文化(1)先秦时期,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技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秦汉时期,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科技文化迅速发展,如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文学、艺术各放异彩;佛教传入与传播第1讲 先秦、秦汉时期的政治文明考纲要求(1)商朝的政治制度:①王位世袭制;②王权的神秘色彩(2)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①分封制;②宗法制(3)商鞅变法(△选修1)(4)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①秦始皇(△选修4);②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特点;③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5)汉朝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①中外朝制度;②刺史制度;③察举制考纲呈现考点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考点二 秦汉封建政治制度的建立考点一先秦时期的政治自主学习一、商朝的政治制度1.商代贵族以① 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先秦高考知识点总结

先秦高考知识点总结

先秦高考知识点总结一、先秦历史概述1. 先秦时期的分期先秦时期是指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至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的历史时期。

整个先秦时期根据历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秦国崛起时期。

2. 先秦时期的政治地理先秦时期的政治地理是指在这一时期中国疆域的政治分布和变化。

早期的先秦时期,中国的政治地理呈现出多国分立的状态,各国相互争霸,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局面;到了后期的先秦时期,秦国逐渐崛起,最终在统一中国后建立了秦朝。

3.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人口稠密,社会生产力有所提高,社会分工逐渐细化。

在这一时期,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逐渐兴盛,成为了当时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先秦诸子百家1. 孔子与儒家思想孔子是先秦时期的伟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思想,提倡“仁”的观念,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被后人奉为正统,成为了中国古代的官方哲学。

2. 孟子与孟门思想孟子是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他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性恶论”和“性善论”等思想,成为了儒家学派的一部分,并对后世的儒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3. 老子与道家思想老子是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他创立了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人应该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独特理论。

4. 庄子与庄家思想庄子是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他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提出了“逍遥游”等思想,并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墨子与墨家思想墨子是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他创立了墨家思想,提出了“兼爱”等思想,反对战争与斗争,为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6. 韩非子与法家思想韩非子是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他创立了法家思想,提出了“法治”等思想,主张用法治国。

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孙子与兵家思想孙子是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他创立了兵家思想,提出了“兵法”等理论,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考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doc

[高考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doc

阶段特征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

依据阶段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夏、商、西周(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年),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和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

政治上: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

经济上:早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产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也从井田制发展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思想文化上: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艺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其中,“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夏朝: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和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的政治制度(1)主要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2)王权特点: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

2.内容(1)分封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姻亲和原来的附属国。

(2)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3)诸侯权力:再次分封、设置官员等。

(4)分封国家:鲁、齐、燕、卫、宋、晋等。

3.作用(1)积极: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消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步瓦解。

三、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2020届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先秦知识点及练习(附答案)

2020届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先秦知识点及练习(附答案)

专题一先秦时期(前2070-前221年)【时代特征】一、夏商西周时期(前2070-前771年)1.政治:王权与神权结合;分封制和宗法制盛行,以血缘为纽带;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2.经济:“金石并用”时代;农业“刀耕火种”;井田制盛行;丝织、青铜技术先进;商人、货币出现,工商业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

3.文化:中国早期文化产生(甲骨文、金文等);文化教育由官府垄断。

二、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1.政治:周王室衰落,诸侯混战;新兴地主阶级夺权,各国变法,分封制瓦解。

2.经济:铁器、牛耕出现,农业精耕细作;自耕农、佃农产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私营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城市兴起。

3.文化:百家争鸣;私学兴盛;科技文化成就辉煌(诗经、楚辞、帛画等)。

【考点整合】一、政治制度的演变1.西周分封制⑴实行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中央难以直接管理广大地区;贵族力量强大。

⑵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主要封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

⑶诸侯权利:在封国内世袭统治、对下属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⑷诸侯义务:必须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等义务。

⑸影响:通过分封扩大疆域,巩固周王统治,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政治秩序稳定;受封诸侯在领地内有很大独立性,实力不断增强,造成周朝后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2.宗法制⑴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⑵内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之间权力、财产分配与继承关系。

⑶实质:按父系血缘关系继承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

(4)宗法等级:由血缘亲疏,形成“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

(5)影响:与分封制相表里,把“国”与“家”紧密联系一起;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与团结,强化王权;宗法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内容,影响深远。

3.礼乐制度即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2020高考历史考点知识点

2020高考历史考点知识点

最新 2021 高考历史考点知识点整理高考历史知识点:先秦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崩溃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盘据走向一致集权,民族交融场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议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

是怎样表达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睁开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睁开的详尽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

7、百花绽放场面出现的原因,门派,内容,结局。

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 (重点 )、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必然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睁开趋势。

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也许明清时期结合起来察看。

高考历史知识点:秦汉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坚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1、秦一致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坚固一致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解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议论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奉献:丝绸之路。

10 、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 、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

(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12 、秦汉是对后辈拥有首创性的朝代,秦汉确立了我国此后 2000年封建社会的根本格局,根本特点。

怎样理解 ?有那些史实 ?(一致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交融的多民族格局;对外沟通的开放格局 ;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 ;以应用技术为主的当先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2020年高考北京版高考历史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

2020年高考北京版高考历史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

答案 D 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取代奴隶社会的土地公有制是历史 的进步,故A、B两项错误;C项错在“消除”;材料提及私有制的消极性, 说明中国农业进步的阻力比较大,故选D项。
考点二 先秦时期手工业和商业 自主学习
1.先秦时期手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1)发展概况 A.官营手工业 a.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夏商周时期以① 青铜铸造 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c.春秋战国以后,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B.民间手工业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小农经济的发展,民间手工业有了较快发展。 (2)主要成就 A.青铜铸造: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B.冶铁业:② 西周 晚期,中国已有铁器;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 和钢的技术。 C.瓷器: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D.丝织业: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 ③ 斜纹提花织物 。
巧思妙记 古代手工业可归纳为“三个三”
图证历史
这说明了商朝青铜铸造业比较发达,生产规模较大,充分展示了辉煌灿 烂的青铜文明。
2.商业的发展 (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A.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商人”的称呼由此而来。 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措施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商业在社会经济生 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 了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考点呈现
考点一 先秦时期的农业 考点二 先秦时期手工业和商业
考点一 先秦时期的农业 自主学习
1.耕作方式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石刀、石斧、石犁,依土地肥力变化而 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主要工 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① 牛耕 并将其 逐步推广。

2020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1先秦时期(解析版)

2020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1先秦时期(解析版)

先秦时期(远古时期~公元前221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阶段特征】先秦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社会转型,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主要表现】1.政治上:早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的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形成。

从地方有较大独立性的分封制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的郡县制;从以血缘关系为选拔官员依据的“家天下”逐渐发展到按才干政绩选拔官员的“公天下”,贵族政治逐渐发展为官僚政治;从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到,到权力高度集中逐渐形成,为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最终建立奠定了基础。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千耦其耘的集体经济(如井田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以铁犁牛耕、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主要特点的小农经济,并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在此基础上,手工业由单一的官营手工业形态(如工商食官制度)逐渐发展到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型态,官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青铜铸造的高超技艺成就了一个神奇的时代——青铜时代;商业发展中出现了以范蠡为代表的私商,一些新兴的封建城市如临淄、邯郸等发展为商业都会。

3、思想文化:生产力大发展,社会的剧烈变革,使建立在礼乐制度上的西周贵族文化逐渐崩溃瓦解;出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

《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战国出现司南;《墨子》记载的科技成果,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说明了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的产生。

【重点识记】1.政治上:商时期的政治制度:①分封制;②宗法制2.经济上:(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①商周:集体耕作(刀耕火种;千耦其耘)。

②春秋战国:个体农耕(小农经济;铁器牛耕;直辕犁到曲辕犁;翻车和筒车)。

2020年高考历史全套知识点复习 第一讲 先秦时期 知识总结

2020年高考历史全套知识点复习  第一讲 先秦时期 知识总结

2020年高考历史全套知识点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总特征: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第一讲先秦时期(~221年)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І核心提炼 归纳提升一原始社会1.农业(1)土地制度: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农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南方)和粟(北方)的国家。

(3)耕作方法:①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用石刀、石斧刀耕火种。

②随着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

(4)家畜:中国最早饲养的家畜是狗、猪、鸡和水牛。

(5)传说:神农氏遍尝百草,找到适合人们食用的谷物和药草,创制农具耒耜。

2.手工业(1)冶铜技术: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冶铜技术。

(2)丝织技术: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经养蚕并有了丝织品,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二.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1.夏朝和商朝(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2)政治: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启废除禅让制,实行王位世袭制。

(3)特点: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2020年高考天津版高考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

2020年高考天津版高考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

经营形态 官营手工业 比较项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管理方式
政府经营、集中大作坊生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产
家庭自主经营
产品流向
主要供皇家和政府使用 民间消费
主要用于家庭消费和 交纳赋税
流通程度
不流通
流通
剩余部分出售
特点、地位
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技术 受到压制,曲折发展,明中 与农业相结合,技术落
高超,生产不计成本,明中 期以后占据主导地位并出 后,生产分散,一直存在
性。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⑤ 井田制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 地私有制。 4.小农经济的形成 (1)时间:春秋战国。 (2)条件: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内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⑥ 男耕女织 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生产 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4)地位: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 式。 (5)评价: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 性。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原始社会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
① 刀耕火种 的耕作方式 出现青铜农具,耒耜和石锄、石犁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出现了铁农具
(2)耕作技术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② 铁农具 和 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出现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 2.兴修水利: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③ 都江堰 、郑国渠。 3.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2)商周时期的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本质是国王代表整个贵族占 有土地。 (3)土地私有制 a.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私田开垦,井田制遭到破 坏。 b.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④ 初税亩 ,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

2020高考历史通史专题考点1先秦秦汉时期考试版

2020高考历史通史专题考点1先秦秦汉时期考试版

2020高考历史通史专题考点1中国古代史《先秦■秦汉时期》1.据《礼记・礼运》记载,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之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这表明“小康”之世A.具有浓厚血缘色彩B.是历史倒退的体现C.开始出现分封制D.阶级矛盾变尖锐2.商朝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

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要由神意来决定。

这反映了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A.君权神授 B .商代政治受到神权的影响C.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D.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集中3.西周的道路以周王室为中心向外围延伸,通往各诸侯国,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均设有主要干线。

这在当时有助于A.形成君主专制的体制 B .周王对诸侯领地直接管辖C形成中央集权的体制D.周天子加强对地方的统治4.春秋时期,五霸争长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赐予伯”的称号方可为诸侯之长。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样的重大事件也需要得到周天子的正式认可。

这说明A•分封制得到诸侯严格遵守 B .周王室对地方控制加强C.天下一家的观念成为共识D.诸侯争霸强化了宗法制5.电视剧《大槐树》讲述的是明朝移民的一段历史。

所以至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仍流传着一句歌谣: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结合所学知识,下列选项与这段信息由密切关联的是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宗法制6.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位复归于兄之子,两次是兄终弟及,其余都是父死子继。

据此,下面结论成立的是A.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B.夏朝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C.我国封建社会自夏朝开端D.夏朝的王位继承比较混乱7.“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秦朝皇帝制度的内涵B.汉代损益秦制的措施C.封建官僚政治确立的背景D.分封制退出中国历史的根源8.西汉初年,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以长安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被划分成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对燕、赵、齐、魏、楚等地,则分封同姓子弟,实行分封制。

高考先秦时期知识点

高考先秦时期知识点

高考先秦时期知识点在中国历史上,先秦时期(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

下面将为您介绍高考中可能涉及的先秦时期的知识点。

1. 周朝的建立与覆灭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世袭制王朝的国家。

周成王建立了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市),建立了分封制度,实行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政治制度。

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周朝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走向衰落,最终在公元前256年被秦所灭。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也是多国并立、百家争鸣的时期。

《春秋》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史书,它的编纂被认为是孔子的弟子所为。

这个时期的知识点主要有齐桓公、晋文公、孔子、墨子、荀子等各种思想家、学派及其代表作。

3. 诸子百家思想先秦时期涌现了众多思想家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其中,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的多元化。

分别代表的人物有: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

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政治、伦理、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左传》与《战国策》《左传》是《春秋》的传注,它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的一部历史学专著,对于我们了解先秦时期的政治斗争、军事变革等方面有很大帮助。

《战国策》是由战国时期的国家编纂的一部记载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著作,涉及到的内容极为丰富。

5. 秦朝统一六国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由秦始皇嬴政在公元前221年建立。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修筑了万里长城等。

这个时期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秦始皇的统一战争、焚书坑儒、修筑万里长城等。

6. 兵器的发展在先秦时期,兵器的发展经历了从石器、铜器到铁器的演变。

各个国家都在兵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研发和运用。

兵器的进步对于战争的形态和战略战术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7. 科技与文化成就在先秦时期,中国的科技与文化也有很大的发展。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时2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通虫整合圈定主F教材主干梳理考点一先秦时期的农业经济1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石斧、石犁,依肥力变化而迁徙。

⑵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岀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

2 •耕作技术(1)商周时期: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

(2)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

3.水利工程(1)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2)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4.经营方式(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①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a.生产方式: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

②特点b.生产目的: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

c.生产结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a.积极方面: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④评价作出了重要贡献。

b.消极方面: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5.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⑵夏、商、西周:井田制a. 土地属于国家,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

①内容b.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c.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剥削和奴役。

②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3)封建土地私有制①原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

a.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②确立b.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圭寸建土地私有制。

③问题:土地兼并和集中,政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名赢论史|自耕农的历史地位及特点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

2020届高考历史热点猜押练一 考点一 先秦及秦汉时期(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热点猜押练一 考点一 先秦及秦汉时期(含解析)

猜押练一致胜高考必须掌握的12个必考点练考点一:先秦及秦汉时期1.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

“以粮食为俸禄”反映了当( ) A.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 B.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C.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D.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2.在商代内外服制度下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

周初封邦建国后,各封国视周王为“天下共主”并根据规定定期朝觐周王和缴纳贡赋。

这表明( )A.西周封国的自主权有限B.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趋向成熟C.中央集权体制逐步形成D.商周遗留原始部族政治色彩3.公元前892年周懿王死后,其叔姬辟方趁内忧外患、形势混乱之际即位,是为周孝王。

但周孝王死后,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是为周夷王。

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B.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C.诸侯可操纵王室事务D.宗法意识已日趋淡薄4.春秋近300年,大小战争约500场,会盟数十次。

春秋会盟的礼仪主要有会而定盟、除地为坛、起草盟书、歃血为盟、昭告神灵、宣读盟书、藏书盟府、飨宴等。

盟主通过会盟来制定新的等级礼,诸侯国的排列次序由盟主确定。

这反映出 ( )A.礼仪规范成为争霸工具B.宗法血缘观念荡然无存C.春秋争霸促进局部统一D.周王共主地位得到维护5.据史料记载,秦代的官吏须经过封建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

这表明秦代 ( )A.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B.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严苛C.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程序D.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6.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

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

下列属于“波峰”时期政治特征的是( )A.贵族政治开始瓦解B.门阀与皇权共治C.形成集体宰相制度D.初创大一统帝国7.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周亚夫,其子曾购买甲盾之类的葬器,以备老爹死后发丧用,被人告发。

2024年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1中国:先秦时期含解析

2024年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1中国:先秦时期含解析

先秦时期(远古时期~公元前221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阶段特征】先秦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社会转型,经验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主要表现】一、夏、商、西周的“三代圣世”1.政治国家的政治设计:中心:中心官制机构相当完备,国家统一措施有诸多设计;政治中心和边缘的关系。

地方:分封制与君民体制。

选官:世官制(贵族政治)。

宗法制:宗法伦理,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家国同构特征,解决权力继承问题和政治亲疏关系问题。

总体特征:从原始社会到国家形态的过渡,体现为地方分权模式和贵族政治的设计。

2.经济(1)农业: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旧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西周有了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商周实行井田制,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耕作。

(2)手工业:夏商周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西周晚期已有铁器;商朝已有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商朝出现原始瓷器。

(3)商业: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周朝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3.文化国家的文化设计:礼乐制:协助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政治化的文化等级制度,具有重视教化和文化,为政治服务的自觉设计特征。

天命观:从重天命到重人事、德政。

雅文化与俗文化并存:《诗经》。

天下观与夷夏观。

文化区域性特征明显:面临文化多元统一命题。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政治(1)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崩溃。

(2)战国时期:诸侯称王,卿大夫夺位;各国纷纷变法改革(商鞅变法);秦国发动兼并六国的统一斗争。

2.经济(1)农业: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鲁国初税亩、秦国商鞅变法);自耕农在春秋时期出现,“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起先成为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2)手工业:独创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私营手工业勃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一)——夏、商、西周时期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2、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3、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复习建议高考对夏、商、西周时期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方面。

所以请同学们务必将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熟记于心,考试一般是出具一段文字材料,或者创设一个情景,考查本项内容。

知识清单参考答案:①分封,②宗法,③家国一体,④井田,⑤集体,⑥甲骨文,⑦青铜,⑧殷历。

考点聚焦考点一、原始社会概况(一)政治:禅让制(二)经济:原始农业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作物:南稻和北粟(世界最早)耕作方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土地制度:氏族公社所有制(三)文化:原始的“图画文字”;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注:原始社会的史实,同学们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即可。

【典型例题】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

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是道组合式选择题。

从稻谷、粟的遗存地址多可知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从长江流域发现稻谷遗存,山东河北发现粟壳遗存可知我国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即南稻北粟。

从黄河流域发现水稻遗存,浙江发现粟壳可知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材料并不能反映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④予以排除。

其实南稻北粟基本处于同时,都距今六七千年。

本题正确选项①②③。

答案:B。

考点二、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一)早期国家制度1、王位世袭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其子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使王位在家族内部传承,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2、行政管理:商在中央设相、卿士,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

商王对各方国的控制力有限,除对商承担纳贡和征伐的义务外,方国有很大的自主权,有时还经常与商王处于战争状态。

(二)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注:“封建之制”与封建社会的区别。

“封建之制”常见于我国古籍,其中封建即“封邦建国”或“封蕃建卫”的简称,也就是分封制,它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并被后世许多朝代采用(如西汉、明朝等)。

而“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指的是一种介于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社会形态。

(三)礼乐制度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还实行各种礼乐制度。

所谓的礼乐制度,就是指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四)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1.浓厚的部族色彩(夏族、商族、周族)2.王权与神权相结合3.宗法制:制度体系的核心4.分封制: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5.世卿世禄制: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6.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特别注意这一点)【典型例题】【例题1】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其中“封建政治”是()A.封邦建国B.宗法世袭制C.礼乐制度D.封建社会解析:中国古代以秦为界,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指的是分封制,“封建”即封邦建国;秦以后为郡县政治,“郡县政治”对应的是中央集权制。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答案:A。

【例题2】《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解析: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朝觐述职的义务,有严格的“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还实行班爵制度规定诸侯的等级,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即“天子”,天子以下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与题意相符,A 项正确。

材料中虽有“三公”,但只有“九夷”而无“九卿”,不是三公九卿制,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郡县,且与“诸侯”不符,C、D错误。

答案:A【例题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

”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

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

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

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依据材料,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地方制度,要求回答在官员的任免方面,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

第一段材料的主题是:夏商西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根据出身决定任职情况,并且“世卿世禄”。

第二段材料的主题是:春秋时期,秦、楚等国在新占领的地方设郡、县,郡县长官不是世袭而是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这就是与夏商西周的本质区别。

本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区别:分封制下,根据出身任职,实行世卿世禄制;郡县制下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体现了选贤任能。

考点三、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一)农业农具: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用于生产技术:排水、除草、培土、制肥、治虫作物:西周时期有稻、粟、黍、稷、麦、桑、麻土地制度:实行“井田制”生产方式:集体耕作注: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受封者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缴纳贡赋。

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从生产方式上讲,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

商代已经实行井田制,西周是井田制度最鼎盛的时期。

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

它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战国商鞅变法有“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这便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注意井田制被废除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铁器牛耕的使用)。

(二)手工业概况:商周时期“工商食官”,官营手工业发达。

冶铸业:商周时代青铜铸造繁荣,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为代表;西周晚期已有铁器。

制瓷业: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距今四五千年已开始养蚕并有丝织品。

商朝时有织机,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注:“工商食官”工,百工;商,官贾;食官,靠官府所给的粮食而生活。

“工商食官”制度是周代工商业发展的基本制度。

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

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坊,属司空管辖。

这些手工业作坊的各类生产者称为百工,他们既是具有一定技艺水平的工匠,又是从事手工业生产的管理者。

(三)商业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人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商周时期政府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商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典型例题】【例题1】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A.由官府控制B.不受官府的干预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时期的工商业制度。

“工商食官”可理解为工商食于官,手工业、商业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与官府之间的关系紧密,受官府严格控制。

答案:A。

【例题2】(2014 山东滨州高考模拟)如图所示,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下列对其认识错误的是()A.公田归贵族所有,私田归庶民所有B.公田的生产采用庶民集体耕作方式C.要求先种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田D.公田中的所有收获物都归贵族所有解析:本题考查对井田制的理解。

首先,题目要求找出“认识错误”项,私田实际上亦归奴隶主所有,A项错误,符合题意;公田采用集体耕作,完成后耕作私田,且公田收获物归奴隶主,私田收获归奴隶支配,B、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A考点四、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一)历法夏朝的《夏小正》,商朝的“殷历”。

历法产生于农业。

早在夏朝,中国已有透过观察和记录天时的方法来编制自然历法。

到了商朝,大规模的祭祀和占卜,要求准确的祭祀时间和周期,加之农业生产进步,使得商朝历法在夏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二)文字商朝汉字——甲骨文已形成完整体系。

此后,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典型例题】下图自左至右是()A.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篆书B.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C.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D.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行书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发展线索和字体特点。

商朝甲骨文形成完整体系;金文是指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政策,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所创制的统一的文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隶书具有笔画横平竖直,楷书具有笔画详备,结构严整的特点。

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