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河南省智慧农业发展分析和对策

河南省智慧农业发展分析和对策作者:张莹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3年第11期智慧农业是我国智慧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加快现代农业大数据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推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新动力。
本文对河南省智慧农业发展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河南省智慧农业发展分析(一)优势1.自然资源优势。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备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适宜的气候、日照时长及降水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农业产能优势。
河南省粮食面积、产量稳定,居全国第二位,畜禽种植产业居全国第一,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规模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河南省已经形成了粮食、畜牧、特色经济作物和农产品加工四大主导农业产业,成为建设农业强省的鲜明优势,为打造智慧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3.基础设施平台建设逐步发展。
2016年11月,《河南省“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一个中心、三个系统”(即农业大数据中心、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农业监管与指挥调度系统、农业综合服务系统)为核心,加快“互联网+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
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基本建成国家交通物流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区、国家粮食大数据创新应用先行区、国家中部数据汇聚交互基地、全国重要的大数据创新创业基地。
(二)劣势1.智慧农业科研体系不健全。
由于政府和社会对智慧农业科研体系培育支持力度不够,当前农业科研体系仍不健全,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力能力不足,没有明确的科研分工,缺少突破性的大型科研课题,难以系统化完成合作等,导致我国农业科研进度缓慢,且难以应用于现代智慧农业建设发展中。
2.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发展智慧农业,其相关设施设备的建设均需要大量资金,可以说资金是智慧农业发展和建设的主要支撑。
然而,农户个体难以负担智慧农业相关设施建设,智慧产业的长期成本投入同缓慢的收益回笼使得投资方迟疑不决。
河南省果树产业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

产业发展河南省属暖温带地区,生态条件适于各种北方果树的发育生长,具有丰富的果树品种资源。
我国原产的梨、桃、杏、樱桃、柿、山楂、板栗等多种落叶果树都出自本地区。
河南省现代果树产业经过最近20年的发展、建设和调整,基本形成了果品丰富、适度规模、技术完善的产业局面。
随着社会环境及市场需求的变化,河南省果树产业发展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亟需探讨解决,结合河南果业发展实际,总结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已成为重要课题。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河南省果树产业的优势和劣势、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一些建议,为河南省果树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参考。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1数据来源数据来自于《中国农业年鉴》(2010—2018)、《河南省统计年鉴》(2010—2019)。
选取2010—2019年河南省水果产量、果园面积、居民家庭鲜干果品消费数量、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鲜干果品出口贸易情况、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类指数等相关统计数据。
1.2研究方法采用SWOT分析方法,它是一种企业或产业战略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分析选取对象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以此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2河南省果树产业分析2.1优势分析(S)一是河南省地理区位优势突出。
河南省在全国的中心,位于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西起东经110°21′,东至东经116°39′,直线距离约580千米;南自北纬31°23′,北到北纬36°22′,直线距离约550千米。
东连山东、安徽,西邻陕西,北与河北、山西相接,南临湖北;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
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状况与发展路径探析

在 目前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不完 善的条件 下, 单 户种植 ( 养殖 )是 农业 生产 的基 本形态;农户是特 色农业发 展 的重 要主体。对沈丘县 槽乡农户 调查得 知,大部分农 民 对特色农业 的概 念表 现陌生,缺少 品牌意识 ,没有提升产品 质量 的内在动 力。观念的落后 、 技能 的不足和 市场 意识的模
农 业发展基本情况深入调研 ,依据 地的 广然条件 、生物 资 I 源 、历 史文化、农户 已掌握的生产技术 ,以及当地特色农产 品的现 有种类 、质量和规模 ,制定科学规划 ;使 地具有 明 确 的优 势特 色农业发展方 向, 免地域 通 风险、 避 市场风险 、 需求不足风 险和一哄 而 卜 的风险 。 ( ) 持农业产业化 、农业标准化的发展战略 二 1 .坚持 以农业产业化 促使特色农业发展 的战略 产 业化经 营为特色 农业 的做人做 强做优 提供 了一种有 效 的组织形式 , 使原来小规模 的家庭 式生产 转变为农业生产 部 门和关联 产业 紧密联系的社会化大生产 : 传统的家庭为 把 主体 的独立经营 变成 山公司或联合体为主体 的氽业经营 ; 将 原来相互分割 的农产 品经营环节重新加 以有机整合 , 形成一 体化经营的格局 。 推进特 色农业产业化进程 ,可使地 区潜在 的相对优势转化 为现 实竞争优势 , 形成有 竞争优势 和区域特 点的主 导产业 。打造特色农业 生产 、加 【、营销完整 的产业 链 ,能提升特色农业 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 也会 带动 区域 经济 的综合发展 。 2 .积极推动 农业标准化发展战略 的实施 农 业标 准化生产 能有 效克服 当前农户 分散生产 带来 的 随意性 ,保持产 品的质量稳 定性和 优质 性,也有利于避 开陶 际农产 晶贸易中技术性鼙垒 的影响。 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发 展特色 农业 ,应着眼于生产 、加 、流通 _人环节 ,着 力建 二 立健全 农业 质量标准和农产 品质量监测 体系, 积极发展无公 害农 、绿色农业和有机农 ,全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卫生 I 安全水平 :同时,积极 实施品牌战略 ,凸显农业标准化生产 的 高收益 ,促使农业标准化进入 良性循环和 高水平 发展。 ( )构建特色农 发展 的支撑 体系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河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水平在不断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均衡,一些地区仍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突出,市场竞争力不足;农业生产方式陈旧,科技含量不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农业产业化政策支持,引导农民转变种植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转变;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升品牌知名度。
通过以上对策,可以推动河南省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对策分析、引言、正文、结论1. 引言1.1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河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环节存在薄弱环节,产值较低。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间协调性差,缺乏全产业链的衔接和支持。
农业生产方式滞后,技术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劳动力外流严重,农业产业发展面临人才短缺和创新不足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投入农业产业化,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建立健全的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各项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一、种植业问题1.土地资源减少: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河南省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种植业的发展面临土地面积减少的挑战。
2.种植结构单一:河南省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种植结构单一,缺乏多样化发展。
二、养殖业问题1.污染严重:养殖业存在着养殖污染严重的问题,养殖废水、粪便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河南农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河南农业发展趋势与挑战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河南作为中国的中部省份,在农业发展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然而,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这些挑战需要我们积极应对和解决。
本文将探讨河南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挑战。
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河南农业产业结构需要不断优化。
过去,河南以粮食种植为主导,忽视了农产品的多样性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
如今,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发展高效、多元的农业产业链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2. 科技创新与智慧农业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持。
在河南,科技创新已经逐步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包括种植、养殖、农机具等方面。
智慧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3. 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通过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的营养价值,满足市场对绿色、健康农产品的需求。
4.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河南应进一步加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将农业与农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5. 特色农产品的培育与推广河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各种特色农产品。
通过培育和推广河南的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可以打破价格壁垒,增加农民的收入。
此外,加强农产品的品质监管和质量溯源,也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和信誉的重要举措。
面对这些趋势和挑战,河南应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同时,政府应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和扶持力度,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河南农业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正确的引领下,河南农业将迎来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发展。
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
优
势
( 一 )自然 环境优 越
自然 环 境 是 休 闲农 业 发 展 的基 础 条 件 。 自 然环境 由休 闲 农 业 所 在 地 的 地 质 地 貌 、 气 象 气 候、 水文、 土壤 、 植被等 因素构成 , 自然 环 境 本 身 就是休 闲农 业 资源 不 可 分割 的一 部 分 , 直接 关 系 到休 闲农 业 的 品 质 。特 定 气 候 与 水 土 条 件 而形
开发 效果 。
的关注 , 休 闲农业也成为城市郊区农业 和旅游结
合 的一 种 新 型 产 业 。从 休 闲农 业 发 展 的 背 景 和 特点看 , 休 闲农 业 是 利用 城 市 周 边地 区 的 乡村 自
然景 观和农 业 生产 生 活 方 式 , 提 供 给旅 游 者 休 闲
作为 河南 省省 会 的郑 州 市 , 位 于河 南 省 中部 偏北 , 属 于北 温带 大 陆性 气 候 , 气候温暖 , 四季 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胁 。郑 州 市休 闲农 业 的发 展 应 以农 业 经 营为 基 础 , 以生 态环 境 保 护 为前 提 , 以 市场 需 求为 导 向, 充分 利 用郑 州市 的优 势资 源 , 处理好 与周 边地 区的休 闲农 业和 郑 州市其他 类 型旅 游产 品的 关 系, 从 而促 进郑 州市休 闲农 业的健 康发 展 。
第3 1 卷
第 2期
郑 州 航 空 工 业 管 理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n g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A e r o n a u t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Ma n a g e me n t
商丘市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丘市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商丘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
在近年来,商丘市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商丘市特色农业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上,缺乏多样化发展。
科技创新水平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方式仍停留在传统模式,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
市场营销渠道不畅,农产品销售存在一定的难度,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效率低,面临着种种挑战。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力,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大,亟需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措施。
商丘市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创新不足、市场营销渠道不畅、生产技术落后、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等诸多问题。
为了推动商丘市特色农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应对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 正文2.1 产业结构单一问题及对策商丘市特色农业的产业结构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主要以某一种农产品为主导,缺乏多样性和复合性。
这种单一化的产业结构使得农业生产容易受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增加了农民的风险和经济压力。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加强产品多样化种植。
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农产品,降低农产品单一化带来的风险。
二、推动产业链的延伸。
建立农业产业链,将种植、加工、销售环节有机结合,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发展特色产业。
通过培育和发展本地特色农产品,打造品牌农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拓展市场空间,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对策,可以有效应对商丘市特色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化的问题,推动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稳定发展。
2.2 科技创新不足问题及对策1. 问题分析商丘市特色农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
河南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竞争力提升对策

学习论坛 TR IBUNE O F STUDY
M ay12008 Vo l124 No15
河南产业发展的 SWOT分析及其竞争力提升对策
李剑力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经济管理教研部 , 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 ] 区域产业竞争力已成为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研究的重点 。而正确分析和评价产业发展情况 ,把握实质 , 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前提 。目前河南产业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竞争力亟待提升 。只有认清河南产业发展面临的 外部机遇与挑战 、自身优势与劣势 ,才能有效地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
二 、河南产业发展的 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 ,是旧金山大学的管 理学教授安德鲁斯于 20世纪 8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能够 较客观 而 准 确 地 分 析 和 研 究 一 个 单 位 现 实 情 况 的 方法 [ 1 ] 。 (一 )河南产业发展的机遇 目前 ,河南产业发展主要面临着三大战略机遇 : 1. 国际国内产业和技术转移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 势的深入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国际国内产业和技 术梯度转移加速 。目前 ,世界制造业的生产环节正大规 模地向中国转移 ,许多跨国公司积极在华寻求生产加工 基地 ,建立研发中心 ,这无疑为中国和河南产业发展提 供了战略机遇 。另外 ,我国东部地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 整 、升级也开始转移一些产业 ,河南可以在承东启西的 经济传递过程中找到发展机会 。总之 ,国际国内的产业 和技术转移将会有利于河南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 、两种 资源 ,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 。 2. 中部崛起 。目前 ,国家正在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地 区崛起战略 ,把河南省列为重点开发区域 ,在资金 、政策
(二 )河南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河南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 1. 国外产业资本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在给我们带 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外产 业资本进入我国 ,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 、广阔的消费市 场 、劳动力成本较低等优势 ,旨在把我国建成其加工制 造业基地 ,这必将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对 中国和河南的本土加工制造业将造成巨大压力 。 2. 国内产业区域分工与竞争 。在区域结构上 ,我国 已形成环渤海湾 、长三角 、珠三角三大世界级制造中心 。 三大区域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66% ,出口额 比重更是超过 85% ,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的区位优势 、技 术优势和产品优势 ,对竞争力尚弱的河南制造业在开拓 国内市场甚至本省市场方面产生较大压力 [2 ] 。另外 ,在 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过程中 ,中西部各省份之间不 但会在承接国际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方面形成竞 争 ,而且在资金 、技术 、人才 、市场等方面展开激烈争夺 。 3. 资源与环境压力 。我国经济发展普遍面临着资 源约束和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 。而河南省目前投入高 、 消耗高 、排放高 、产出低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没 有得到根本性转变 ,资源利用效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 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 ,局部地区 污染严重等问题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这给河南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出严峻 挑战 。 4. 技术进步的挑战 。目前知识创新 、科技创新在经 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所以 ,随着科技进步不 断加快 ,新技术不断淘汰老技术 ,引进和利用先进适用 技术 、提升产业竞争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统一模式 。同 时 ,科技进步带来的社会需求结构的升级 ,也对河南各 种产业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出严峻挑战 。 (三 )河南产业发展的优势 河南产业发展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优势 : 1. 区位优势 。河南省地处中原 ,承东启西 ,连贯南 北 ,交通发达 。从全国发展的现状来看 ,承东启西的区 位优势仍然是河南的优势所在 。 2. 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 。河南是全国人口 最多的省份 ,也是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省份 。有关统计 资料显示 , 2003年河南省外出务工半年以上人员就达到 1400万人 ,其中向省外输出 600 余万人 ,而这只是占全 ·34·
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
河 南省 休 闲农 业 与 乡村 旅 游 发展 的 S W OT 差 ,公 路 、旅游 车站 等基 础设 施 落后 ,接待 设施 的标 准 较
低 ,卫生 状况较差 ,水 、电 、邮 、医疗等设施 简陋 ,这些 都
分 析
降低 了休 闲农业与 乡村 旅游 对游客的吸 引力 。河南省许 多休 ( 一)河南 省休 闲农业与 乡村旅游优势分析 l 、区域条 件优 势 。河南位 于我 国中部偏 东 、黄河 中下 闲农业与 乡村旅游景 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 光 、农产品采摘 为 游 ,连南贯北 、承东启 西 ,与冀 、晋 、陕 、鄂 、皖 、鲁 6 省 主 ,产 品形 式单一 ,开发和 产品销售没形成 体系 ,不利于 休 毗邻 ,是 中国 内陆交通 运输的重要枢纽 。在历史上 ,河南省 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的长远发展 。 历 来是我国广大 人民相互往来 的必经 之地 ,同时也是 各个 民 2 、政 府 支持 政 策 不全 面 ,农 业 、旅 游 等部 门沟 通 不 族相互 交往和活动 的重 要场所 。现代 的石武 、郑 西 、京 广高 畅 。 目前 ,河南省休 闲农 业与乡村旅游 的发 展更多地处 于自 铁 ,京广 、陇海 、京九等铁路主干线 纵横交织于河南 ,铁路 发的状态 ,政府的指导和 相关支持政策还不 全面 ,造成休 闲
达5 0 6 8 . 8 0 公里 ,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的位置。
利 、文物 、城建 、文化 等部门 ,这些部 门沟 通不畅 ,经常 会
2 、资源 优势 。河南省 作为农业 、牧 业 、林业 大省 ,大 影响到 休闲农业与 乡村 旅游项 目的进展 ,甚至因为各部 门利 力 发展 休 闲农业 与 乡村旅 游 ,有 着得天 独 厚 的优势 。据 统 益 的关系产 生纷争 ,严重 制约休 闲农业与 乡村旅 游的发 展 。
豫西山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SWOT_分析——以河南省卢氏县蜂产业为例

APICULTURE OF CHINA豫西山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以河南省卢氏县蜂产业为例席桂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农业农村发展学院,郑州 450046)基金项目: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44-KXJ18)作者简介:席桂萍(1976-),女,河南延津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业技术经济,E-mail:********************1 引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
蜂产业作为一种特色养殖业,属于畜牧业的组成部分,蜂产业具有不占耕地、不占水肥、无污染、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特别适合在蜜源植物丰富的山区发展。
河南省西部多为山地、丘陵地貌,其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7%,自然植被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蜂产业。
卢氏县位于豫西山区,地处河南、陕西两省交界之地,属于秦巴山系集中连片地区,主要由山地、丘陵和河谷盆地组成,县域内植物种类繁多,蜜粉源植物极为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是全国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为蜂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卢氏县养蜂历史悠久[1],县政府高度重视蜂产业,大力培育、扶持发展蜂产业,使蜂产业成为全县主导产业链之一和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内容。
卢氏县蜂产业作为豫西丘陵、山区地带发展蜂产业的典型,具有重要的研究与推广价值。
为深入剖析卢氏县蜂产业发展的优势及不足,推进卢氏县或其他同类山区蜂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运用SWOT 分析法,对卢氏县蜂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总结蜂产业发展的经验成果,并试图找出制约因素,为促进山区蜂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对摘 要:河南省西部多为山地、丘陵地貌,植被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蜂产业这一特色产业的区域优势和潜力。
以卢氏县为例,运用SWOT 分析方法,对该地区发展蜂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豫西山区蜂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与保障措施,为进一步推动山区发展蜂产业提供模式参考与经验借鉴。
河南农业现状与未来展望

河南农业现状与未来展望河南省作为中国农业大省之一,在农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潜力。
本文将对河南农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河南农业现状分析1.1 农业产出河南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导,其他农产品如棉花、瓜果等也有较大规模的种植和产出。
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农业在粮食产量和品质上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对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1.2 农业结构河南农业的产业结构逐渐升级,农民从传统的务农阶段转向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
种植业、养殖业、农机化等活动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契机。
1.3 农业科技创新河南省农业科研机构不断投入资金和人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农业科技人才。
农业科技进步和应用不断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农业产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河南农业未来展望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未来,河南农业需要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注重品质和品牌建设,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农产品。
2.2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为河南农业带来新的机遇。
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举措,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2.3 农业科技创新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科技创新将起到关键作用。
河南省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和创新的支持力度,注重培养和引进农业科技人才,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2.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农业发展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河南省应致力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土壤污染防治,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
结语通过对河南农业现状的分析和未来发展的展望,我们看到河南农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未来,河南农业需要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结构调整,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农产品的品质提升和市场开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河南农业现状分析

河南农业现状分析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的重要农业省份之一。
农业一直是河南省的支柱产业,对该省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河南省的农业现状进行分析。
一、农业生产总体情况河南省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发展。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河南省的农业总产值占到全省GDP的比重超过30%。
农作物主要包括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
其中,小麦和水稻是河南省的两大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居全国前列。
二、农业面临的问题尽管农业在河南省的经济中的地位重要,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农业生产结构亟待升级。
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农民对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接受程度有限。
其次,农业水资源短缺。
河南省地处中国内陆,缺乏水资源,农业灌溉受到限制。
此外,农业面临着土壤质量下降、农药滥用等环境问题,亟需解决。
三、农业发展机遇河南省有着广阔的农田资源和悠久的农业传统,同时,与周边省份的交通便利为农产品的流通提供了机遇。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推进,农产品的市场规模在逐渐扩大。
此外,农村电商的兴起也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
四、农业发展策略为了推动河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发展策略: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鼓励农民参与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鼓励农民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牌效应。
3.加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农业利用水平,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4.加强环境保护。
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标准,加强土壤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护农业生产环境。
5.推动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电商的发展。
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业,提高附加值。
同时,发展农村电商,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新的渠道。
五、结论综上所述,河南省的农业作为重要的产业,在河南经济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农业发展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政府和农民共同努力来解决。
河南省绿色高效农业发展SWOT 分析

许亚东 郭书娟 黄进勇*河南省绿色高效农业发展SWOT分析摘 要: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加快推进绿色高效农业发展,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
本文基于课题调研和相关文献资料,运用SWOT分析法,对河南省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以及绿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为制定适宜河南自身特色的绿色高效农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绿色高效农业;SWOT分析;河南省前 言绿色高效农业是指以绿色农产品的产业化生产为主线,实现生态、安全、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科学体系,旨在持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提质增效、减药节肥、节本降耗,发展集约、高效、绿色的现代农业,为国家粮食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是绿色经济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推进特色农业产业(特色畜牧业、休闲农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业观光旅游业、乡村文旅产业等)融合,实现多种产业形式并存并促进农业产业链向广度和深度延伸,是确保实现产业兴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实现农民增收,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和根本。
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加快推进绿色高效农业发展,是促进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当前,河南农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加快转变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调整布局、节约资源,全面加强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势在必行。
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河南省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制定正确、高效的农业绿色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撑。
一、河南省绿色高效农业发展SWOT分析(一)优势(Strengths)分析1.地理区位和交通优势河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是西北五省的重要门户,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河南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人口大省和粮食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近年来,河南省的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展开讨论,旨在为河南省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问题分析1. 土壤污染严重由于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用品的过度使用,导致河南省部分地区的土壤污染十分严重。
尤其在一些农产品生产高度集中的地区,土壤污染问题更加突出,给生态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2. 农产品质量不稳定在河南省,部分农产品的质量无法保证,这主要是因为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农药残留、农产品安全标准不达标等,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隐患,也影响了生态农产品的销售。
3.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不够近年来,河南省政府大力倡导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但实际上在一些地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还不够完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示范效果不明显,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全面推进。
4.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河南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导致了土地、水资源的浪费;也由于缺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5. 农村环境治理亟待加强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农村环境治理问题日益凸显。
河南省的一些地区,农村环境保护投入不足,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农村生态环境亟待治理。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土壤污染严重的问题,河南省需要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工作,采取措施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污染源,并修复受污染的土壤。
还需要建立健全土壤污染监测网络,及时发布土壤环境质量信息,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和科学种植。
要想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安全标准。
还要加强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培训,提高其质量安全意识,落实从源头到餐桌的安全管理。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河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从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并探讨了推动措施以及可能取得的成果。
通过观察研究,得出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相关建议。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加深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的认识,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参考,促进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研究意义、发展现状分析、问题分析、对策建议、推动措施、成果预期、总结、展望、建议1. 引言1.1 现状问题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由于生产环节管理不到位、农药残留超标、肥料过量施用等原因,部分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消费者信心不足。
二是农产品加工水平低。
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不高,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平衡。
河南省各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均衡,一些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滞后,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
四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贫困问题依然突出。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十分严重,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加以解决。
1.2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通过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提供参考与借鉴。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本文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脉络,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为今后的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本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的全面调研和分析,可以为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为推动河南省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战略支持,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河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有着较好的基础。
但在当前形势下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品牌建设不足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并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通过与农业科技的融合,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河南省有望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的提升,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更好的保障。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前景广阔,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对策分析、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分析、对策建议、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1. 引言1.1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河南省农业产业化是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水平整体相对较低,农业生产仍然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农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缺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突出,农药残留、兽药滥用等现象普遍存在,给消费者健康带来隐患。
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对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的了解有限,导致农业发展受限。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推动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要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市场信息意识,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提高河南省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为河南省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河南省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认真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土地资源短缺: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资源相对紧张。
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对土地的需求量大,因此土地资源短缺成为限制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2.农业环境污染: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增加,农田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日益严重,农业环境保护亟待加强。
3.生态农业技术水平低:河南省农村地区大部分属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缺乏高新技术的支持,导致生态农业发展难以快速提升。
4.市场体系不健全:目前河南省生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生态农产品的销售和推广存在困难,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1.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政府应加大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划定生态农业保护用地,鼓励农业企业进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采取节约型用地和高效用地的措施,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平衡。
2.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和管理:加大对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生产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建立健全的农业环境保护制度,确保生态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3.提高生态农业技术水平: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促进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效益,推动河南省生态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4.健全生态农产品市场体系:政府要加大对生态农产品市场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参与生态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和销售工作,推动生态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推广,借助互联网和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提高生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总结河南省作为中国的粮食大省,生态农业的发展关乎着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也关系着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粮食安全背景下河南省农业发展SWOT分析

粮食安全背景下河南省农业发展SWOT分析
王肃靖;吴萌萌
【期刊名称】《农村科学实验》
【年(卷),期】2022()13
【摘要】农业是人类衣物和食物的来源,是人类得以生存的根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
本文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基于相关文献资料,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河南省农业发展的优势,包括区位优越、土地广阔、水资源丰富、政府政策支持等;劣势包括人均资源少、技术水平低、农村组织能力差等;机遇为“一带一路”倡议,乡村振兴战略等战略的实施;挑战为技术水平低、加工业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
基于此,提出改善土壤条件、修建水利设施、加大教育培训、加强政策扶持、完善分权制度、注重技术投入,延伸产业链条等建议,使河南省的农业发展更加稳定。
【总页数】3页(P204-206)
【作者】王肃靖;吴萌萌
【作者单位】郑州工商学院;中原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发展特色农业现实困境及成因

河南发展特色农业的现实困境及成因摘要:本文在借鉴荷兰、日本等特色农业先进国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全国农业发展的要求以及同河南相邻省份相比较,得出河南发展特色农业的现实困境,并对其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河南,特色农业,现实困境一、劳动力要素素质不高河南省2012年乡村劳动力总数5763万人,其中大学及相当于大学文化程度601.60万人,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1.2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242万人,占劳动力总人数的23.14%。
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河南的劳动力要素素质亟待提高。
素质偏低的劳动力结构不仅使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农产品的后续处理困难,劳动生产率降低,影响到特色农业生产的科学化、精细化、集约化、商品化、市场化的进程,而且其自身市场意识淡薄、风险意识不强,跟风现象严重,往往把握不准市场行情,错过一些市场前景看好的特色农业项目,失去良好的发展机会。
[1]特色农业主体的素质瓶颈阻碍了特色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龙头企业与农户协同能力不足我国农业的突出特征是小农户生产,而河南人多地少已是不争的事实,加之城镇化率又比较低,农业生产的小规模性和分散性更为突出,农业经营效益的提高也更难,也造成了生产管理水平不一,技术标准不同,市场价格波动大,恶意竞争失控等问题,很容易步入传统农业的误区,给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造成很大困难。
[2]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而河南农户的数量多而规模小,单个或少数几个龙头企业要与大量的小农户联系合作,会产生巨大的交易成本。
河南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虽然近几年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极大突破,但大型龙头企业还很少,这就使其对农户和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带动能力弱。
虽然2013年中央1号文件把家庭农场明确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形式,但整体上看河南农业生产,还是一家一户的分散小规模经营,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三、农业基础设施和市场服务体系不完善首先,农业基础设施方面,2011年底水库数达到2476座,小型水库数为2347座,但中型水库仅108座,大型水库仅21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 农 业 大 省 的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具 有 积 极 意 义 。 实施 特 色农 业发 展 战略 , 成 在 国 内 、 际具 有 较 强 竞 争 力 的 特 色农 形 国 产 品 并 使 其 向产 业 化 、 代 化 方 向 发展 , 河 南省 农 业 发 展 的 必 然选 择 。 文 借 助 S T这 一 战 略 分析 方 法 , 图 现 是 本 WO 试
金 丝 猴 、 仁 、 河 缠 丝 鸭 蛋 、 县无 核 枣 、 河 白菜 、 堂 花 辅 淇 淇 小 善
生 等 。 中 永 达牌 鸡 肉 系列 产 品 、 用 牌 鸡 肉系 列 产 品 、 园 其 大 淇
鲫鱼 、 浚单 牌 玉 米 种 子 、 黎 牌 小 麦种 子 等 被 评 为 “ 南 省 名 丰 河 牌农产品” 河南省名牌产 品。 或
f ) 因素 分 析 一 各 1优 势 (t n t) 、 Sr g e h () 源 优 势 从 自然 条 件 方 面 看. 南 大 部 分地 处 暖 温 1资 河 带 , 部 跨 亚 热 带 , 北 亚 热 带 向 暖 温 带 过 渡 的大 陆 性 季 风 气 南 属 候 。 还 具 有 自东 向西 由平 原 向 丘 陵 山 地气 候 过 渡 的 特 征 , 同时 具 有 四季 分 明 、 热 同期 、 杂 多 样 的 特 点 , 宜 多 种 作 物 生 雨 复 适 长 。 同时 . 南 各 地 在 长 久 发展 过 程 中 逐 渐 形 成 了颇 具 地 方 河 特 色 且 有 一 定 知 名 度 的 特 色 产 品 , 信 阳 毛 尖 、 湾 鱼 、 山 如 南 光 麻鸭 、 县银杏 、 城油菜 、 滨杨木 、 县半 夏 、 桥石榴 、 新 商 淮 息 平 固始 鸡 ( ) 峡 香 菇 、 猴 桃 ; 宝 苹 果 、 陵 酥 梨 、 津 梨 ; 鹅 ; 西 猕 灵 宁 孟
山东 省 农 业 管 理 干部 学 院 学 报
21 0 1正
第 2 卷 8
第 5期
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的 S WOT分析
张 红 杰
( 州航 空 工 业 管 理 学 院 , 南 郑 州 ,5 0 5 郑 河 40 1 )
摘
要 : 色农 业 的 发展 能 够 缓 解 农 业 的 弱 质 性 , 特 有利 于促 进 农 民 增 收 、 升 农 业 竞 争 力 。 于拉 动特 定 区域 尤 其 提 对
对 河 南 省 特 色农 业 发 展 的 优 势 、 势 、 遇 和 威 胁 作 出 系统 分析 , 提 出相 应 的 对 策 建 议 。 劣 机 并
关键 词 : 色农 业 :W0 : 南 省 特 S T河 中 图 分 类 号 :3 33 FO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7 4 (0 1一 5 o 4 一 3 10 — 5 0 2 1 )O - 0 2 O
2 劣 势( an s 、 Wek es ) () 生 动 力 不 强 。 1原
农 户 是 特 色农 业 发 展 的 重要 主 体 , 一 群 体 对 特 色 农 业 这 的 参 与 构 成 特 色 农 业 发 展 的 原 生 动 力 。 而 由于 市 场 意 识 欠
浙 川 、 城 小 辣 椒 : 县 、 津 胡 萝 b; 阳 牡 丹 芍 药 、 陵 腊 永 杞 延 洛 延 梅 、 封菊花 、 阳、 州 月季 、 阳杜鹃; 作 四大怀药 、 开 南 郑 信 焦 内
一
、
河 南 省 特 色 农 业 发 展 的 S T分 析 WO
() 展 优 势 截 止 到 2 0 3发 0 9年 底 , 省 累 计 “ 品认 证 ”无 全 三 f
公 害 产 品 、 色 食 品 、 机 产 品 ) 公 害 农 产 品 14 绿 有 无 3 9个 , 色 绿 食 品 3 3个 , 机 产 品 4 3 有 5个 , 理 标 志 农 产 品 4个 , 面 积 地 总
郏 县 红 牛 ; 阳毛 驴 ; 口槐 山羊 、 丘 清 真 牛 羊 肉; 河 鲫 鱼 ; 泌 周 沈 淇 原 阳 大米 ; 山红 薯 ; 口烧 鸡 ; 马 店 小 磨 油 ; 昌 腐 竹 ; 丘 确 道 驻 许 商 酱 菜 ; 考 泡 桐 等 等 。 这 些 资 源 为河 南 省 特 色 农 业 的 进 一 步 兰 发展 奠定 了 良好 的 基 础 。.
发展 中 更 多 地 扮 演 着 “ 种 者 ” 角 色, 能 提 供 依 靠 传 统 耕 耕 的 只 作得 来 的 初 级 产 品 , 产 品 质量 提 升 、 色 提 炼 、 工 和 营 销 在 特 加 等 方 面严 重 缺 位 。同时 , 民组 织 化 程 度 低 、 业合 作 组 织 发 农 农 展缓 慢使 得 农 户 缺 少 相 关 信 息 、 术 、 金 等 服 务 支 持 , 使 技 资 也 农 户 和企 业 连 接 松 散 。 易 成 本 增 加 。 农 户 参 与 意 愿 与 参 与 交 能力 不 足 使 得 特 色 农 业 发 展 缺 少 较 强 的 原 动 力 . 在 很 大 程 这 度 上 影 响 了特 色农 业 的发 展 。
乡山 茱 萸 ; 峡 山 茱 萸 西 洋 参 ; 召 辛 夷 ; 源 冰 凌 草 ; 丘 金 西 南 济 封 银花; 县 、 县 山楂; 县银 杏; 辉 林 新 J 生猪 、 黄 鸡 ; 阳 黄 牛 ; E阳 三 南
缺 、 能 素 质 不 足 、 金 缺 口及 安 于 现 状 等 因 素 , 户在 农 业 技 资 农
河 阴、 丘石 榴 、 阳柿子 、 韶 杏 、 枣( 宝 、 郑 、 黄) 封 荥 仰 大 灵 新 内 ; 信 阳 板 栗 、 氏 、 县 的 核 桃 ; 城 烟 叶; 召 柞 蚕 : 马 店 、 卢 辉 方 南 驻 南 阳芝 麻 ; 封 花 生 ; 城 油茶; 封 西 瓜 ; 开 商 开 中牟 大 蒜 ; 阳 黄 花 菜; 淮
2 9 亩 。农 业 标 准 化 基 地 建 设 发 展 较 快 。 业 企 业进 ~ 步 0 4万 农 发 展 。各 地 逐 渐 树 立 了 一 些 特 色 品牌 , 华 英 鸭 、 阳 毛 尖 、 如 信 羚 锐 中成 药 、 道 、 食 美 客 、 三 香( 料 )天 中 山麦 草 画 、 正 美 十 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