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参考答案
《西文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1、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2、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的满足人类的需要。
它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三个相关问题。
3、资源配置;是指一定量的资源按某种规则分配到不同产品的生产中,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4、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物品。
5、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
6、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
7、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变动,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12、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存在地变量的数值。
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相关。
13、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的数值。
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相关。
14、需求:是指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15、需求表:就是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
16、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画出的,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关系的曲线,它向右下方倾斜。
17、需求函数:就是表示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函数。
需求函数可写为:D=f(a,b,c,d…n),如果只考虑需求量与价格之
间的关系,则可写为;D=f(p).
18.供给:是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19。
供给表: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
20。
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画出的,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曲线,它由右上方倾斜。
21。
供给函数:就是表示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函数。
供给函数可定为:S=f(a,b,c,d…n),如果只考虑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则可写为:S=f(p)。
22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或答: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
23。
均衡数量:指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商品供给量下需求量,此时的供给数量恰数量恰好等于需求数量。
24。
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25。
价格机制:又称市场机制,是指价格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与规律。
27.支持价格:是政治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28、限制加工: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
的最高价格。
29、弹性:指在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其大小可以用两个量变化的百分比之比例来表示。
30、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的变动反应程度。
31、需求完全无弹性:是纸无论价格任何变化,需求量都不会变动,其弹性系数为:Ed=0。
32、需求有无限弹性:是指当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其弹性系数为:Ed→∞
3 3、单位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相等,其弹性系数为:Ed=1.
3 4、需求缺乏弹性: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其弹性系数为:1>Ed>0.
3 5、需求富有弹性: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其弹性系数为:Ed>1
3 6、总收益:也称总收入,指厂商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
]
3 9、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40.效用单位:是指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
41.总效用: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42.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4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4.序数效用论: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46.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47.消费可能线:又称家庭预算线,或等支出线,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51.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
52.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
53.生产函数:是表明一定技术水平之下,生产要素的数量与
某种组合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其一般形式为:Q=f(L、K、N、E).
54.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55.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56.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57.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称收益递减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
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67.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或者说是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生产出来的一条曲线.68.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相同的产量水平时,减少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增加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之比,其公式为:MRTSLK=
69.等成本线:又称企业预算线,它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
70.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生产者的均衡点):是指厂商在既定的技术条件和要素价格下所选择的最小成本组合或最大产量组合,前者指为获得既定产量花费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后者指既定成本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在图形上,生产者的均衡点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
72.成本:又称生产费用,是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
73.短期:是指厂商不能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74.短期总成本:短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它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即STC=FV+VC.75.固定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
要素的费用.76.可变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可以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77.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成本.它分为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可用公式表示为:SAC=AFC+AVC(
78.平均固定成本:是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
79.平均可变成本:是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80.短期边际成本:在短期内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用公式表示为:SMC=
81.长期:是指厂商能根据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82.长期总成本:是长期中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83.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中每单位产品的成本.
8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指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它是一条与一系列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的线,即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由于在长期中,厂商可以根据这条曲线作出生产规划,确定生产规模的变动,因而又称为计划曲线.85.长期边际成本:是长期中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86.收益:是指厂商出卖产品得到的全部收入,即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
87.平均收益:是厂商销售每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
88.边际收益:是指厂商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89.利润:是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其决定有多种解释.经济学上的利润实际上是超额利润,它不同于正常利润,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价格,包括在成本之内.
90.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91.厂商:是指能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位,它分为个人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
92.厂商均衡:是指使厂商获得最大化利润或损失最小并保持不变的一种状
态.在不同的市场结构条件下,厂商的均衡状态不同,从而所决
定的价格和产量也不同.
93.市场均衡:是指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两种相反的力量处于一致或平衡的状态.在这一点上,供给量与需求量正好相等,并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94.产品差别:是指同种产品在质量、包装、牌号或销售条件等方面的差别.95.完全垄断:又称垄断,是指整个行业或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态,即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市场.96.不完全竞争:是相对于完全竞争而言,是指除完全竞争之外的所有的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它分为三个类型,即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97垄断竞争: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98.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给.
99.纯粹寡头:是指生产无差别产品的寡头.
100.差别寡头:是指生产有差别的寡头.
103.卡特尔:为了提高价格与利润而达成限制产量的勾结性协议的生产者集团.
104.反垄断政策:政府为了促进竞争而对垄断及垄断行为所采取的限制政策,包括反托拉斯法和有效竞争.
105.私人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中所消耗的各种成本.
106.社会成本:是指社会为厂商的生产所付出的代价.
107.私人收益:是指从厂商的生产中得到的收益.
108.社会收益:指社会从厂商的生产中得到的收益.
135、洛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136、基尼系数:根据洛伦斯曲线计算出的反映收入分配平第程度的指标。
可用公式表示。
140、国民生产总值(英文缩写GNP);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141、最终产品:是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
142、中间产品:是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143、劳务:经济分析中的劳务主要指服务业,诸如零售、金融、保险、运输、通讯以及与公共和私人决策相联系的活动。
144、支出法:又称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
这种方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的总和,其公式为:GNP=Q1*P1+Q2*P2+…+Qn*Pn。
145、收入法:又称要素支付法,或要素收入法。
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
以及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相加,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146、部门法:又称生产法,是指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147、国民生产净值(英文缩写为NNP):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
148、国民收入(英文缩写为NNP):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149、个人收入(英文缩写P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150、个人可支配收入(英文缩写PD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
151、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还包括资本老化带来的精神磨损。
152、间接税:是指税收负担不由纳税者本人承担的税,即这种税收的负担可以转嫁出去。
153、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企业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154、个人所得税:政府对个人收入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155、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支出的一种,即政府不以取得产品与劳务为目的的支出。
156、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某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157、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
值。
158、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它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应包括本国和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159、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指用同一年的人口数量除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即:某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61、总需求:是整修社会对产品与劳务需求的总和,它可以用总支出来表示。
162、总供给:是全部产品与劳务供给的总和。
163、进口:是指本国购买外国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164、出口:是指外国购买本国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165、净出口:指出口与进口之差。
166、公共产品:是私人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商品和劳务。
167、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又称潜在的国民收入,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能达到的国民收入水平。
168、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
用公式表示为:C=f(Y)。
169、消费倾向:表明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它可以进一步用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来表示。
170、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用公式表示为:APC= 171、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MPC=
172、储蓄函数:是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用公式表示为:S=f (Y)。
173.储蓄倾向:表明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它可以进一步用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来表示.
174.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APS=
175.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MPS=
176.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又称"心理上的消费倾向",是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中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之一,用以解释需求不足的原因.其基本内容是,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在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来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率越来越小.
178.自发消费:是指不依存于收入的消费.
179.自发总需求;是指总需求中不变的自发消费与投资.
180.引致消费:消费中由于国民收入变动所引起的消费,即取决于收入的那部分消费.
181.投资:是指厂商对投资品的需求或支出,包括;企业固定投资、存货投资,以及居民住房投资.
182.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a=
183.节约悖论: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按照传统的道德观,增加储蓄是好的,减少储蓄是恶意的.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应该指出,这种悖论只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存在,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就不存在了.
185.IS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S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186.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187.货币需求;公众出于各种目的而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188.交易需求:是指个人或企业为了应付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开支所必需的货币.
189.预防需求;是指为了应付未曾预料而意外发生的事件所保留的货币.190.投机需求:是指出于随时利用市场可能出现的有利情况从事交易而获利的目的所保持货币的一种动机.
191.货币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持有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的所有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192.产品市场:是物品与劳务进行买卖的市场.
193.货币市场:是从事短期信用工具与货币相交换的场所.
242.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它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45.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宏观经济政策.
246.政府支出:是指政府对各种产品与劳务的需求.
247.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各种产品与劳务的购买.
248.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的措施.
249.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和增税来抑制总需求,以实现物价
稳定的措施.
252.内在稳定器;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或者自动稳定器.五、简答题
1.稀缺性的含义是什么?其相对性和绝对性指什么?
在经济社会中,生产各种所产品需要的资源数量,如资本、人力、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等,都是有限的,资源的这种有限性被称为资源的稀缺性。
稀缺性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需要那些由资源所生产的产品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
就同一种商品而言,人们一般总希望它的数量越多越好,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更是如此。
不仅如此,人们需要的商品种类也是无限的。
然而,可以用于生产这些产品的资源却是有限的。
生产一种产品所耗费的资源不可能同时再生产另一种。
这就是说,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同时,稀缺性又具有普遍性。
任何人、任何经济单位或经济社会在一个既定时期内所拥有的资源数量都是有限的,而他们的欲望却是无限的,。
相对于欲望而言,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美国还非洲,稀缺性都是普遍存在的。
这就使得人们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会普遍遇到稀缺性问题。
5.何为需求,这是如何加以表示为?
需求是指消费者地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是购买欲望和具备支付能力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成为需求。
需求可以由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加以表示。
以可能的价格作为表的一行,而对应于这些价格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作为另一行,就会形成一个表格。
利用表格的形式把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示出来就是需求表。
需求曲线以图形形式表示需求概念,它是根据需求表中的价格与需求量构成的点画出的。
在以价格作为纵轴,数量作为横轴的坐标系下,由这些点描绘出的曲线表示了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对应关系,因而被称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一般向右下方倾斜。
需求函数则是以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自变量是影响需求量的各种因素,而因变量是需求量。
6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需求是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应于任意价格,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商品本身的价格;第二,其他商品的价格;第三,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第四,消费者嗜好;第五,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第六,政府的消费政策;第七,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总之,影响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主要影响需求欲望,(如消费者嗜好与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有些主要影响需求能力(如消费者收入水平)。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需求。
7.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有何区别?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变动。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展线的平行移动。
8.何为供给,它是如何加以表示的?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
供给是生产者愿意提供商品的欲望和具备生产能力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成为供给。
供给可以由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加以表示。
以可能的价格作为表示一行,而对应于这些价格的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作为另一行,就会形成一个表格。
利用表格的形式把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示出来就是供给表。
供给曲线以图形形式表示供给概念,它是根据供给表中的价格与供给量构成的点画出的。
在以价格作为纵轴,数量作为横轴的坐标系下,由这些点描绘出的曲线表示了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对应关系,因而被称为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一般向右上方倾斜。
供给函数则是以函数关系表示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自变量是影响供给量的各种因素,因变量是供给量。
9.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第一,厂商的目标;第二,商品本身的价格;第三,其他商品的价格;第四,生产技术的变动;第五,生产要素的价格;第六,政府的政策;第七,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10.供货量变动与供给变动有何区别?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
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