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电影理念的小学英语微课设计3页
小学英语动画电影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三年级教材:《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电影《小黄人》,了解电影中的主要角色和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英语,乐于参与英语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1. 角色认知:小黄人、格鲁、史蒂夫等。
2. 情节理解:小黄人寻找主人、格鲁的阴谋等。
教学难点:1. 英语口语表达:如何用英语描述电影情节。
2. 听力理解:如何捕捉电影中的关键信息。
教学准备:1. 视频播放设备2. 英文剧本3. 教学课件4. 小组讨论表格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英语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介绍本次课将要观看的动画电影《小黄人》。
二、观看电影1. 学生观看电影,注意观察角色和情节。
2. 教师播放电影,同时暂停,让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讨论表格。
2. 学生根据讨论表格,讨论电影中的角色和情节,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电影角色和情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用英语描述电影情节。
二、角色扮演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扮演电影中的角色。
2. 学生用英语进行角色扮演,巩固所学知识。
三、游戏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与电影相关的游戏活动,如“找不同”、“猜谜语”等。
2. 游戏过程中,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看动画电影《小黄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小学英语微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基本信息1. 学校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学科:英语4.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教学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程背景1. 教材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教学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选题意图1. 培养学生什么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解决学生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体现什么教学理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教学对象1. 学生年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学生英语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学生学习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能力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 活动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新课讲解- 活动目的:传授新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新技能-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练习环节- 活动目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课堂小结- 活动目的: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课后作业- 活动目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教学视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教学辅助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教师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程效果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注意事项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3.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4. 教师应注重课堂互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024年小学英语微课教案设计模板

2024年小学英语微课教案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在设计小学英语微课教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们可以将目标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
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课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促进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明确教学目标后,要进一步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小学英语微课,我们可以将重点和难点确定为:教学重点: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与应用,以及基本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由于小学生的语音、语调等技能尚未成熟,因此在发音和口语表达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此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理解和运用也可能成为难点。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微课教案的核心部分,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设计:导入新课:通过歌曲、动画或游戏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播放一首与本课主题相关的英文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知识呈现:通过PPT、图片、实物等教具展示本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语言印象。
同时,教师可以运用生动的语言解释词汇和句型的含义及用法,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
互动练习:设计多种形式的互动练习,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配对对话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
拓展延伸:通过文化背景介绍、情景模拟等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语言特点。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课堂小结:在微课结束时进行简要的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可以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如阅读英文故事、观看英文动画等,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
小学英语电影班会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中年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积极性。
2. 通过观看英语电影,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电影中的基本情节和对话。
2. 学生能够模仿电影中的经典台词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1. 学生在观看电影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
2.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播放设备。
2. 英语电影片段(如《疯狂动物城》、《冰雪奇缘》等)。
3. 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4. 小组合作任务卡。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图片或简短介绍,引入英语电影的主题。
2. 学生分享自己看过的英语电影,激发学生对英语电影的兴趣。
二、观看电影片段1. 教师播放英语电影片段,注意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部分。
2. 学生跟随教师的播放,注意观察电影中的角色、情节和对话。
三、小组讨论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小组合作任务卡。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电影片段中的关键信息,如角色、情节、对话等。
3. 小组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或提问。
四、角色扮演1. 教师选择电影中的经典台词或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2. 学生自由组合,选择角色,模仿电影中的对话和表达方式。
3. 教师和其他学生作为评委,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鼓励。
五、手工制作1. 学生利用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与电影相关的手工作品。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介绍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如提高了英语听力、口语表达能力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观看电影和小组合作中的感受和体会。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价:1. 观看电影时的专注程度和参与度。
2.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如口语表达、合作意识等。
3. 手工制作的质量和创意。
2024年小学英语微课教案设计

2024年小学英语微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在本次微课中,我设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单词和句型,包括问候语、日常用语以及一些简单的描述性词汇和句子。
能力目标:通过互动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基础词汇和句型的掌握日常交流的简单英语应用教学难点:语音语调的准确模仿英语句型的灵活运用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与课程相关的日常生活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问学生有关场景的问题,引导他们用英语回答,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知识呈现展示新的词汇和句型,通过例句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引导学生跟读单词和句子,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互动练习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鼓励他们使用所学的新词汇和句型。
创设真实情境,模拟日常交流,让学生在模拟中实践所学英语。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强化记忆。
提问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词汇和句型,检验他们的掌握情况。
布置作业设计有趣的英语作业,如制作英语卡片、编写简单对话等,让学生在家中也能继续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本次微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直观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互动教学:设计丰富的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参与度。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知识巩固和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设计多样化的课堂练习,如填空、选择、连线等,以检验学生对新词汇和句型的掌握情况。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对话练习,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英语作业,如写作、阅读理解等,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
2024版小学英语微课教案设计

perspective, and enhance their interest and confidence in
learning English.
5
Teaching content and arrangement
• Teaching content: This lesson mainly involves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related to daily life, such as greetings, introductions, shopping, etc.
Highlighting practicality
The task content should be close to the actual life of students, emphasizing practicality and fun, and stimulating their learning interest and motivation.
Stimulating emotional resonance
guiding students into the context, generating resonance, enhancing their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deepening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perception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culture.
2024/1/25
小学英语微课教案设 计
1
• Course Introduction and Objectives •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 Teaching process design • Prepar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 Student learning situation analysis and
“微课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分析

“微课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教育也逐渐进入数字化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微课程”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热门话题。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来丰富课堂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微课程”的设计策略。
一、“微课程”教学的概念“微课程”是一种以微型视频为核心,以学科内容为主题,以完整知识点的形式呈现的短时、精美、直观的教学内容,具有快速获取和便捷传播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通常将“微课程”作为教学中一个环节或者一种辅助工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课堂内容。
二、“微课程”设计策略1. 确定教学目标在设计“微课程”之前,教师应该清晰明确课程目标,同时与课程大纲要求相结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选择正确的知识点和教育技术工具。
在确定目标的同时,教师还应该设置过程性目标,以便更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例如,在学习英语单词时,可以通过“微课程”呈现生动的场景和形象的图像,来激发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和理解。
2. 确定知识点和形式“微课程”通常是以知识点为主题设计的。
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知识点的性质和教学目的,考虑合适的形式和内容,创造出富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知识点呈现形式。
例如,在学习英语时态时,可以通过“微课程”呈现不同的口音和场景,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同时,学会应用正确的时态。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音频、动画、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课程内容,以创造不同的学习体验。
3. 合理安排时间和节奏“微课程”通常是短时的教育内容,通过小而美的视频来呈现。
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和节奏,让学生能够轻松自然地接受和理解课程内容。
合适的时间安排不仅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4. 加强教学与评估关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评估是密不可分的。
微课教案小学英语

微课教案小学英语教案标题:使用微课教学法的小学英语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使用微课教学法,提供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
通过结合多媒体资源和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主要词汇和短语。
2. 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词汇和短语进行简单的对话和表达。
3. 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英语对话和短文。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1. 一台电脑或平板电脑,连接互联网。
2. 视频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关的英语微课视频。
3. 学生手册和练习册。
4. PPT或其他多媒体工具。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利用一段有趣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本课主题,并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
主体(20分钟):1. 播放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学习本课的主要词汇和短语。
2. 在视频播放过程中,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3. 提供一些与视频内容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词汇和短语。
互动活动(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视频中的对话,练习运用所学的词汇和短语。
2.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
巩固练习(10分钟):1.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2. 教师巡视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在本课中学到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使用英语学习软件或在线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
2. 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用所学的词汇和短语写一篇简短的英语作文。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2. 批改学生的练习册和作业,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英语微视频教学的设计方案

Failure is what I need, and it is as valuable to me as success.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英语微视频教学的设计方案英语是初中阶段较为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则离不开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大力支持。
__就微视频教学资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以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利用微视频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保证英语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营造教学氛围,而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充分运用可以为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提供可靠的保障。
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结合课程内容来进行微视频教学资源的选择,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
微视频教学资源集声音、图像、动画为一体,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并且较好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这为英语教学氛围的营造创设了有利条件。
[1]例如,教师在讲《This is my sister》一课时,就可以通过微视频教学资源来达到教学目的,先给学生播放一小段相关的'微视频并让学生注意听其中的内容,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之后,再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就会容易很多。
二、借助微视频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
微视频教学资源突破了图片教学资源以及音频教学资源的局限,实现了二者的有效结合,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
[2]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有效的微视频,然后在课堂上放给学生看,使学生亲身体验其语境,进而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的兴趣大增。
例如,在讲《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时,由于本课所学的知识涉及商品购买问题,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在运用微视频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就可以有选择性地播放几段关于购买食品、蔬菜以及水果等的视频。
小学英语《微课程设计方案》

小学英语《微课程设计方案》1. 引言这份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小学英语微课程设计方案,帮助学生有效研究英语知识。
微课程具有简洁性和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提高研究效果。
2. 目标本微课程设计方案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单词和句子-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3. 内容本微课程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内容:3.1 课程结构本微课程共包括10个主题课程,每个主题课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3.1.1 欢迎与导入通过引入主题和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预告本节课程内容。
3.1.2 新知引入介绍本节课程的新知识点,并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等形式直观呈现。
通过简单的示范和重复操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3.1.3 互动活动设计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听说能力。
3.1.4 研究反馈通过口头提问、作业布置等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并及时纠正错误。
3.1.5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程的重点内容,展望下节课的研究内容,激发学生对英语研究的兴趣和动力。
3.2 每课时内容每节课程包括以下内容:- 研究主题:介绍本节课程的研究主题,如"家庭"、"动物"等。
- 单词研究:通过配图及发音示范,帮助学生掌握与主题相关的单词。
- 句子研究:通过简单的句子结构,让学生了解并运用与主题相关的句子。
- 对话练:设计对话练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际对话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 阅读理解:设计简短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提高阅读能力。
- 作文练: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4. 教学方法本微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通过活动和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
- 视听教学:利用图片、视频和录音等多媒体资源,直观生动地呈现课程内容,提高研究效果。
小学英语微课程任务单设计方案

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每个学生掌握的程度。
设计亮点:
(请你从教学方法、案例选取、媒体选择、互动设计、技术细节等方面来说明你的设计亮点,以便其他教师更好地关注微课程的设计细节,不超过300字。)
No, he doesn't.
(3)Doyou go to school by bus?(我骑电车上学校的照片)
No, I don't.
( 4 )? (一队学生上车去学校照片)
Yes,they do .
通过身边的学生去学校的方式练习所学句型,达到学以致用。PPT中学生自己的照片高度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4 B Let’s talk(人民教育出版社)
适用对象
(请在此处注明学科、学段)
小学六年级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在一般疑问句中根据不同的人称会正确运用does和do.
2.了解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疑问句及答语。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课中讲解或活动☑课后辅导□其他
将此微视频放在课中的拓展环节,用于知识的点播,解疑答惑。
No, I don't.
通过身边的老师 及大家都认识的喜剧演员范伟引出不同的句型,学生认识很容易回答参与度高,而且PPT中的照片形象很吸引学生。另外引入也是由浅入深,先肯定后否定,先单数后复数,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另外这五个例句的人称也不同先是she - Miss Zhang - he - they-you 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教师总结:在一般现在时的一般疑问句中只有主语是第三
人称单数时助动词才用Does,比如he she it xxx或称呼
2024年小学英语微型课教案

小学英语微型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日常用语,如问候、介绍、道别等。
2.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3.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问候:Hello!Hi!Goodmorning!Goodafternoon!Goodevening!Goode!e!3.道别:Seeyou!Goode!e!三、教学步骤Step1:导入(5分钟)1.老师用英语问候学生,引导学生用英语回应。
2.老师自我介绍,然后用英语询问学生的姓名、年龄和来自哪里。
Step2:新课呈现(10分钟)1.老师用PPT展示问候、介绍和道别的英语表达方式。
2.老师引导学生跟读,并纠正发音。
3.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问候、介绍和道别的英语表达。
Step3:实践活动(10分钟)1.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话题,如问候、介绍和道别。
2.每组学生用英语进行对话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3.每组学生展示对话,其他学生评价。
Step4:总结与作业(5分钟)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老师布置作业:回家后,用英语向家人问候、介绍自己和道别。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口语表达: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3.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是否完成作业,以及完成质量。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合适。
2.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3.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公正、合理,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4.如何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PPT课件:展示问候、介绍和道别的英语表达方式。
2.角色扮演道具:用于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扮演。
3.录音机:播放英语口语录音,帮助学生纠正发音。
4.作业本:记录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5.评价表: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七、教学建议1.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多进行口语练习。
2024年小学英语微课设计教案(通用)

Teaching requirements
Emphasis on practice: Through role-playing, scenario simulation and other activities, students can learn and apply English in practice.
小学英语微课设计教案(通用)
2024/3/1
1
• Course Introduction and Objectives •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 Teaching process design •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expansion
Teaching objectives
Knowledge objective: To master language knowledge such as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learned in this lesson.
Ability objective: To be able to apply the knowledge learned for simple English communication and expression.
2024/3/1
Content Refinement: Provide in-depth explanations on a specific knowledge point or skill, with concise content.
5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 courses
小学英语电影版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小学英语电影教学年级:XX年级教材:《XX小学英语》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2. 通过观看英语电影,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4.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听懂电影中的基本对话。
2. 学生能够模仿电影中的经典台词。
3. 学生能够参与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将电影中的词汇和句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和分享。
教学准备:1. 英语电影一部(适合小学生观看,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2. 影片字幕(英文字幕或中文字幕)。
3. 影片简介、背景资料等教学辅助材料。
4. 教学课件或黑板。
5. 角色扮演道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简单的英语歌曲或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向学生介绍本次电影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二、电影欣赏1. 播放电影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2. 引导学生关注电影中的关键信息,如人物关系、故事背景等。
三、词汇学习1. 提取电影中的关键词汇,让学生跟读并理解其含义。
2. 通过游戏或活动,让学生运用新词汇进行交流。
四、句型学习1. 分析电影中的典型句型,引导学生模仿并运用。
2. 设计情景对话,让学生在互动中练习句型。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电影情节和词汇的记忆。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电影情节和词汇的掌握情况。
2. 进行小测验或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二、角色扮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电影中的一个角色。
2. 指导学生根据角色的特点,准备相应的台词和动作。
3.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讨论与分享1. 引导学生围绕电影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基于微电影理念的小学英语微课设计

基于微电影理念的小学英语微课设计作者:贾继平来源:《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年第04期[摘要]微课,多应用于知识类、概念类的理科学习,如数学、科学等。
人文学科,特别是外语学习这类技能类学科,如何应用微课还在探索之中。
利用微电影来进行英语教学,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主动性,并使学生对西方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可尝试利用微电影短小精悍且具有故事情节的特点,将微课制作成基于微电影理念的小学英语微课,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真正的语言和文化。
[关键词]小学英语;微电影;微课;低中段一、目前小学英语微课的主要形式英语学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就算教师把知识点讲得非常清楚,如果学生没有生活化、互动式的实践运用,根本无法转变为能力。
因此,只是以一个知识点为主题的微课,比如“一般将来时”“情态动词的用法”“物主代词的用法”“ea字母组合的发音”等微课,其使用价值就大打折扣。
杭州市于2015年上学期和下学期分别举行了两次小学英语微课评比,征集了来自杭州市各个县区的微课。
杭州市教研员在对这些微课的点评中提出,小学英语微课要求切口小,互动性强,时间不宜过长;在微课内容选择时不一定只针对语音或语法知识点,也可以尝试选择读写、阅读等方面;在微课中并不是将一节课40分钟的内容进行压缩,而是要选取其中的某一知识点来剖析。
此外,微课并不是由教师从头讲到尾,要留出让学生操练、实践、内化的时间。
笔者对这些微课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微课形式大多以时态、语法、语音等以某一知识点为主要呈现形式,而具有情境的、以微电影形式呈现的微课则没有。
因此,基于微电影理念的微课探究具有首创性和前沿性。
二、基于微电影理念的微课制作模式所谓基于微电影理念的微课,就是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加入微电影元素,使得微课的内容更具情境化,更具有故事情节,用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方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以此吸引低中段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英文微课讲解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听懂并模仿微课中的简单英语对话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微课,学生能够学会使用基本的日常英语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1. 日常英语对话的听力和模仿。
2. 基本英语句型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英语发音的掌握。
2. 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的英语应用。
教学准备:1. 微课视频(包含英语对话和句子)。
2. PPT课件(展示微课中的关键内容)。
3. 英语单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用简单的英语问候学生,例如:“Good morning, class. How are you today?”2. 学生用英语回答,例如:“Good morning, teacher. I'm fine, thank you.”3. 引入微课主题,例如:“Today, we will learn about ‘How to greet someone in English’.”二、微课观看1. 教师播放微课视频,学生认真观看。
2. 观看过程中,教师暂停视频,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如:“What did they say in the video?”3. 教师总结微课中的关键内容,并展示在PPT课件上。
三、单词卡片学习1. 教师展示单词卡片,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等。
2. 学生跟读单词,教师纠正发音。
3.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单词卡片,进行对话练习。
四、句子模仿1. 教师播放微课中的对话,学生跟读。
2. 学生分组,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微课中的对话。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语调。
五、课堂练习1. 教师提出问题,如:“How do you greet someone in English?”2. 学生用所学句子回答问题。
3.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英语对话练习。
小学英语——微课程设计方案和学习任务单——张爱丽

《It’s red》微课程设计方案作者信息姓名联系电话所教学科英语所教学段小学三年级电子邮件单位名称微课程信息主题名称Module4 Unit1《It’s red》选题意图本课程主要是学习有关于颜色的单词,并且学会表达物体的颜色,学习内容通过微课程设计课件立体呈现。
内容来源外研版英语(新标准)小学(供三年级起始用)第一册Module4 Unit 1 It’s red.适用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学目标通过让学生在微课程立体呈现环境中,听,做,说,玩,演中认识有关颜色的单词,学会表达物体的颜色,锻炼学生的语言认识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用途■课前预习□课中讲解或活动□课后辅导□其他微课程立体呈现学习内容,探究性活动训练学生主动能力!让学生在玩中学,提高学生的自觉能力,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情况,反复练习,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识类型□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制作方式(可多选) □拍摄■录屏■演示文稿□动画□其他预计时间大约4分钟微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设计意图(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环节一: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动听的歌吧!它的名字是<<A rainbow>>。
注意: 要听出歌词里表达颜色的单词哟!一首英文歌曲的微视频,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初步接触有关颜色的单词,为本节课的课题呈现做好铺垫。
环节2:歌曲听完了,有谁注意到了歌曲中出现了几个有关颜色的单词呢?想一想,看看谁记得多!跟着视频读一读哟!根据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猜测,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动地去找到正确的答案。
环节3:同学们,你们认识交通红绿灯吗?你们知道每种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吗?将日常生活知识融入到课堂的生活中,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
小学英语微课设计的教案

小学英语微课设计的教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升级。
在英语教学方面,微课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微课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的短时、小型教学资源的在线传播方式,具有灵活、便捷、时尚等特点。
对于小学英语这门科目来说,微课教学的应用效果逐渐被广泛认可。
二、教学目标本次微课的教学目标为:1.学生能够听懂并能正确发音26个英文字母;2.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持笔并能准确地书写26个英文字母;3.学生能够根据例子正确地运用字母。
三、教学内容1. 字母发音教师通过微课平台播放26个英文字母的发音,并说明每个英文字母的发音特点,引导学生跟读。
2. 字母书写教师通过微课平台展示26个英文字母的书写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笔画顺序及姿势,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3. 字母运用教师通过微课平台展示字母运用的一些例子,如A是Apple 的首字母,B是Book的首字母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1. Warm up(热身)教师通过身体语言、眼神、手势等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气氛,并引导学生跟着微课平台播放的26个英文字母发音练习。
2. Presentation(呈现)教师通过微课平台向学生呈现26个英文字母的写法及发音特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给予适当指导。
3. Practice(练习)学生进行英文字母练习,练习方式包括:跟读英文字母的发音、指导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及笔画顺序等。
4. Application(应用)教师在微课平台播放字母运用的例子,并引导学生探索字母运用的技能。
5. Homework(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练习,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语音、书写和应用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在听、说、读、写、应用等方面的表现,评价方法可采用成绩单、评语等形式。
六、教学资源本微课教学所需的资源包括:1.微课平台;2.资源库;3.书写用纸;4.笔。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微课设计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微课设计Title: Micro-lesson Design for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Introduction:English is an essential subject in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 To enhance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skills, micro-lessons can be employed as effective teaching tools.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discuss a micro-lesson design for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 focusing on improving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vocabulary acquisition.I. Lesson Objective:The objective of this micro-lesson i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ir English reading skills and enhance their comprehension abilities.II. Pre-Reading Activity:Before diving into the reading passage, a pre-reading activity can engage students' interest and activate their background knowledge. The teacher can display a series of relevant pictures related to the topic of the reading passage. Students can discuss and predict what the passage might be about based on the pictures, encouraging them to make connections and form expectations.III. Reading Passage:The selected reading passage should be appropriate for the target grade level, challenging enough to promote cognitive growth, yet not overwhelming for students. The passage should include both newvocabulary words and familiar words to aid comprehension and enrich students' vocabulary.IV. Comprehension Questions:After students have read the passage,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ir understanding. These questions should be designed to test various levels of comprehension. Some questions can focus on factual information, while others can encourage critical thinking and inferential skills. By incorporating different types of questions, students can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sage.V. Vocabulary Expansion:To further enhance students'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 list of target vocabulary words from the reading passage can be provided. Students can engage in activities like word matching, sentence completion, or creating their own sentences using the target words. This interactive approach helps students connect new vocabulary with their existing knowledge and promotes retention.VI. Follow-up Activities:To reinforce the lesson's content and extend learning, follow-up activities can be included. Students can be asked to write a short summary of the passage, create a presentation based on the topic, or engage in group discussions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and idea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material. These activities encourage students to apply what they have learned and further develop their language skills.VII. Closure:In the closure phase of the micro-lesson, the teacher can summarize the main points of the reading passage and highlight the key vocabulary words. This recap reinforces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provides closure to the lesson.Conclusion:Micro-lessons provide a structured and efficient approach to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s. By incorporating engaging pre-reading activities, carefully chosen reading passages,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vocabulary expansion exercises, and follow-up activities,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reading skills and enhance their overall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The design outlined in this article serves as a guide for creating effective micro-lessons, ensuring a comprehensive and enjoyable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young learner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微电影理念小学英语微课设计
小学英语;微电影;微课;低中段
一、目前小学英语微课主要形式
英语学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课程,就算教师把知识点讲得非常清楚,如果学生没有生活化、互动式实践运用,根本无法转变为能力。
因此,只是以一个知识点为主题微课,比如“一般将来时”“情态动词用法”“物主代词用法”“ea字母组合发音”等微课,其使用价值就大打折扣。
杭州市于2019年上学期与下学期分别举行了两次小学英语微课评比,征集了来自杭州市各个县区微课。
杭州市教研员在对这些微课点评中提出,小学英语微课要求切口小,互动性强,时间不宜过长;在微课内容选择时不一定只针对语音或语法知识点,也可以尝试选择读写、阅读等方面;在微课中并不是将一节课40分钟内容进行压缩,而是要选取其中某一知识点来剖析。
此外,微课并不是由教师从头讲到尾,要留出让学生操练、实践、内化时间。
笔者对这些微课进行了剖析,发现这些微课形式大多以时态、语法、语音等以某一知识点为主要呈现形式,而具有情境、以微电影形式呈现微课则没有。
因此,基于微电影理念微课剖析具有首创性与前沿性。
二、基于微电影理念微课制作模式
所谓基于微电影理念微课,就是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加入微电影元素,使得微课内容更具情境化,更具有故事情节,用有效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方国家语言与文化,以此吸引低中段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低中段学生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主要依靠直观、具体内容,因此,对于低中段年级学生应尽可能多地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采用由同龄学生表演具有电影情境微课,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教学手段,能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交际主动性。
笔者以人教版《英语PEP》三(上)Unit4单元为例,具体介绍如何制作基于微电影理念微课。
(一)选择微课主题
北京教育学院外语系张金秀提出,要根据话题与学生语言水平制作或选择视频微课,而不是根据教材知识点制作视频;教师不要把时间花在制作聚焦知识点微课上,而应该拓宽视野,以单元话题为主题、学生语言水平为依据制作微课。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并积累常见、典型、有代表性问题或内容,进而提炼出其中重点、难点与疑点,最终将某一内容确定为微课主题。
笔者选用人教版《英语PEP》三(上)Unit4单元中“What’s this/that”教学内容进行微课制作。
(二)进行教学剖析
教师依据确定好微课主题,从学生学情与教学内容两方面进行具体教学剖析。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年龄特点、已有知识与经验,争取利用学生“最近发展区”,同?r明确微课教学内容范围与深度。
人教版《英语PEP》三(上)Unit4单元教学重点是:通过教学有关动物单词与句型,表达对相关动物喜好、介绍与询问。
主要句型是What’s this?/What’s that?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this”(表示近处事物)与“that”(表示远处事物)呢?笔者将整个单元进行整合,选取了主要句型与单词,列表如下。
对于刚学习英语不久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英语学科既陌生又好奇,这种认识会吸引学生对于英语进一步认知。
教师如果开展多样教学活动,就能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
因此,教师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开辟多样教学途径,使之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直接动力。
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即为吸引学生学习英语重要途径之一。
(三)确定微课类型
微课类别很多,按教学方法来分,有讲授类、演示类、练习类、表演类等;按教学环节来分,有复习类、导入类、理解类、巩固类等;按使用技术分,则有PPT类、录屏类、电子白板类、剧情类等。
“What’s this/that”这节微课定义为基于微电影理念剧情类微课,它不仅具有微电影特性,而且作为知识点讲解,用有效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方国家语言与文化,既记忆了语言,又达到了“润物细无声”效果。
(四)设计微课内容
这是微课设计与制作关键。
教师在撰写微课教案基础上撰写脚本。
脚本撰写是微课制作最关键部分,教师与学生语言要适合三年级学生。
笔者将“What’s this/that”这节微课内容分成7个场景进行脚本撰写,每个场景短小精悍,适合教师与学生表演。
各场景列表如下。
Scene1:教师出场,点明这节微课主题。
教师身后背景为一个卡通动物园图,教师手指到哪里,哪里就呈现一种动物。
Scene6:学生一起表演Chant,以生动活泼形式再现动物单词,同时利用表演方式引导孩子们学习。
学生设计表演过程不仅是语言组合过程,也是情节与人物形象构思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都能够共同得到发展。
Scene7:学生表演改编过Story time。
以实景公园图片为背景,通过故事演绎,使学生能在语境中理解与运用“Follow me”句型。
故事表演是语言学习内化过程,教学内容通过表演以达到提炼与升华。
学生从表演中学会了主动交流、相互帮助、克服困难等。
(五)录制微课视频
微课视频录制应尽量避免外界因素干扰,并提前调试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确保视频画面清晰、图像稳定、构图合理、声画同步。
在拍摄时,学生表现力非常重要。
表演学生既要有较好语音,也要有较好表演能力。
比如,在本节微课中,学生表演Chant时所展现肢体语言以及表演Story time时所呈现丰富想象力,都需要学生有一定表演功底。
(六)进行后期制作在片头上,本微课主要采用蓝色背景加白色字体,以较大字体提示本节微课内容是“What’s this”,使学生了解本节微课主题,加上教师言语引导(见Scene1中教师出场语),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两方面将注意力聚焦在之后学习内容上。
教师与学生每一句话都添加字幕提示,并且在每个场景切换过程中都使用了转场特效功能。
例如,在第6场景Chant与第7场景Story time 转换时,将第7场景背景转换成公园背景,以体现这个小故事是在公园里发生情境。
在片尾上,用“The end”提示本微课教学已经结束,教师用“Good bye,boys and girls”跟学生道再见。
(七)评价设计成果
经过日常教学运用,教师与学生共同就微课设计与制作做出评价,教师记录与整理要点以便后续改进。
微电影版微课“What’s this”制作结束后,笔者将相同教学内容制作成了PPT版微课,并将两种形式微课在教学时给三年级4个班130名学生观看,同时设计了如下评价表格。
该量表采用了五级制利克特量表(Likert Scales),选择“非常不符合”得1分,选择“非常符合”得5分。
数据全部输入Excel表格之后,采用SPSS22.0?M行处理与剖析。
经过对学生学习体验调查,“What’s this”微电影版微课与PPT版微课对比剖析结果如下。
统计结果显示,从学生对微课注意力集中方面来看,微电影版结果是4.714,PPT版是4.36,两者相差不大,说明学生都喜欢看微课;从情绪唤醒角度看,微电影版结果为4.302,PPT版为
3.616,说明微电影版微课更能唤醒学生学习欲望;从学生学习完后成就感来看,微电影版为
4.381,PPT版为3.704;从学生对两种方法喜爱度与课堂乐趣感看,喜爱度微电影版为4.730,相比PPT版(3.992)高出近0.8个点,乐趣感微电影版为4.714,比PPT版(3.896)高出近0.8个点;从学生对学习方式价值感角度来说,微电影版是4.532,PPT版为3.696;从学生认为他
们会反复观看该视频结果显示,会多次观看微电影版达到了4.46,而相比之下,PPT版仅为3.64;最后,从改变学习方式可推广程度剖析,微电影版统计结果为4.571,PPT版为3.872。
各项统计结果表明,一方面,微电影版英语学习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更有吸引力,并且能够促进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能够帮助提升对课堂内容理解度,以达到充分接受知识内容效果。
另一方面,从学习方式可行性来看,学生会更倾向于使用微电影版生动有趣方式学习其他英语知识。
三、结语
优秀微课应该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既好看又实用。
小学低中段学生特点决定必须注重微课形式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满足其视觉快感与心理愉悦。
微电影形式短小,5~10分钟内表现一个故事情节。
基于微电影理念微课不仅具有微电影特性,而且作为知识点讲解,用有效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真正语言与文化,既记忆了语言,又达到了“润物细无声”效果。
因此,将微课形式以微电影形式呈现,更能吸引低中段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常自认为是福薄的人,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都合情合理,有这样平常心态,将会战胜很多困难。
2、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有好脾气和仁义广结好缘,多结识良友,那是积蓄无形资产。
很多成功就是来源于无形资产。
3、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