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法制史完整版复习资料

中国法制史完整版复习资料

中国法制史第一章夏商的法律制度第一节中国法的起源一.关于国家与法的起源的一般理论二.中国国家和法的起源及其依据三.中国古代关于法律起源的几种观点:(一)起源于黄帝时代说(二)起源于尧舜时代说(三)起源于夏代说(四)“刑起于兵”、“兵刑合一”说四.中国古代“刑”、“法”、“律”字的演变及其含义:(一)“刑”字的演变及其含义(二)“法”字的演变及其含义(三)“律”字及其含义第二节夏代的法律制度一.“天讨”、“天罚”的神权法思想二.夏代的《禹刑》:(一)关于《禹刑》的由来(二)关于禹刑的性质、内容三.文献记载所见中国古代最早的军法四.夏代的监狱第三节商代的法律制度一.商代法律思想的发展二.《汤刑》及商代的主要法律形式:(一)商代的立法概况:1.《汤刑》2.《汤之官刑》3.“弃灰之法”(二)商代的主要法律形式三.主要罪名及刑名:(一)主要罪名:1.不吉不迪2.颠越不恭3.暂遇奸宄4.不孝5.巫风6.弃灰于公道(二)刑名:1.文献记载所见商代的刑罚:(1)炮烙(2)醢(3)脯(4)断手(5)罚丝(6)劓殄2.甲骨文所见商代的刑罚:(1)墨刑(2)劓刑(3)刖刑(4)宫刑(5)死刑四.商代的民事、婚姻、继承制度:(一)民事法律制度(二)婚姻制度(三)继承制度五.商代的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与审判活动(二)监狱第二章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第一节西周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一.“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的产生及其影响二.“礼治”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特征第二节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形式及礼刑关系一.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形式:(一)西周的立法概况:1.周文王之法“有亡荒阅”2.《九刑》3.《吕刑》(二)西周的主要法律形式:1.礼2.刑3.誓4.诰5.命二.礼的渊源、性质与作用:(一)礼的渊源(二)礼的性质与作用三.礼与刑的关系第三节西周时期的刑法制度一.西周时期刑罚制度的发展二.西周时期的主要罪名三.西周时期的主要刑法原则与刑事政策:(一)区分过失与故意、惯犯与偶犯(二)“罪人不孥”(三)“罔厉杀人”(四)罪疑从轻(五)同罪异发(六)宽严适中第四节西周时期的民事法律制度一.西周时期的民事法律制度:(一)所有权的转变(二)契约关系:1.买卖关系2.借贷关系3.租赁关系二.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一)婚姻管理的专门机关(二)婚姻关系的缔结(三)同姓不婚的原则(四)“六礼”(五)“七出”、“三不去”三.西周时期的继承制度第五节西周时期的司法制度一.西周时期的主要司法机关二.西周时期的主要诉讼制度:(一)起诉(二)审判(三)判决三.西周时期的监狱制度五听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五种方法,始于西周,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中国法律思想史资料

中国法律思想史资料
简答题目录
1.1.简述夏、商的神权法思想。 1.2.简述神权法思想在西周的变化及
其意义。 1.3.简述“以德配天”说的重要意义。 1.4.简述神权法思想在夏、商、西周
的变化及其意义。 2.1.简述西周的宗法制。 2.2.简述礼治的基本原则及其特征。 2.3.简述周公的“明德”论。 2.7.“去九界” 18.8.《饮冰室文集》 18.9.《新学伪经考》 18.10.太平之世不立刑 18.11.“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 18.12.《仁学》 19.1.“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19.2.《大清新刑律》 19.3.情法两尽 19.4.“凡律无正条者,皆不得处罚” 19.5.礼法之争 20.1.主权在民 20.2.直接民权 20.3.五权宪法 20.4.权能分治
及其重要意义。 3.1.简述子产的刑法思想。 3.2.简述邓析的法律主张。 3.3.简述子产和邓析法律思想的区
别。 3.4.简述管子改良周礼的主要内容。 4.1.简述孔子、孟子、荀子三者思想
的差异。 4.2.简述儒家的仁学与仁政说。 4.3.简述“礼治”思想的发展过程。 4.4.简述孔子重义轻利价值观的内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天罚是神权法思想指导下的刑罚 思想,夏代已经产生。奴隶主统治 阶级把施行刑罚说成是上帝的意 志,其刑罚是代天行罚,给其残酷 的刑罚蒙上了神圣的外衣。其实质 是以神权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欺骗。
1.2.神权法思想是流行于我国夏、商、 西周奴隶制国家时期的法律思想。 其主要观点是认为统治者的权力是 由上天(神)所赋予的。人们要服从 上天的意志,就要服从统治者的意 志。神权法思想形成于夏,极盛于 殷商,动摇于西周。
6.4.“绝仁弃义” 6.5.“绝圣弃智” 6.6.“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6.7.“道法自然” 6.8.法令滋漳,盗贼多有 7.1.法家 7.2.“兴功禁暴” 7.3.“禁奸止过,莫若重刑” 7.4.“燔《诗》《书》而明法令” 7.5.“事断于法” 7.6.“立公弃私” 7.7.“权重位尊” 7.8.“立天子以为天下” 7.9.“法与时转则治” 7.10.信赏必罚 7.11.抱法处势 7.12.定分止争 7.13.兴功禁暴 8.1.“五德终始”说 8.2.“事皆决于法” 8.3.“以法为教” 8.4.“与民休息”说 8.5.“文武并用”论 8.6.“除收孥诸相坐令” 8.7.董仲舒 8.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8.9.“三纲五常” 8.10.“阳德阴刑” 8.11.“性三品”说 8.12.谶纬神学 8.13.“文武张设” 8.14.原心论罪 8.15.春秋决狱 9.1.律学 9.2.《泰始律》 9.3.张杜律 9.4.《律本》 9.5.《律表》 9.6.“纲举网疏” 9.7.“名教” 9.8.玄学 9.9.“存留养亲” 9.10.理直刑正 10.1.《开皇律》 10.2.“安人宁国” 10.3.“国家法令,惟须简约” 10.4.九卿议刑制 10.5.《唐律疏议》 10.6.“道统论” 10.7.法起源于“势” 10.8.“理大罪,赦小过”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全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全

复习资料《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代码00264)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谭嗣同《仁学》中所谓“仁”的第一或最主要的标准是(平等 )2、“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提出者是(梁启超 )3、阐述“太平之世不立刑”这一思想的著作是(《大同书 )4、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者是(张之洞)5、曾国藩法律思想的核心是(一秉于礼)6、洪仁王千制定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施政纲领是(《资政新篇 )7、中国近代“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家是(龚自珍)8、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和(礼治思想 )9、春秋时期私自编定“竹刑”的是(邓析)10、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贤人治国 )11、先秦时期,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性善论”的是(孟子 )13、“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出自(《墨子.兼爱中》 )13、“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一说的提出者是(老子 )14、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治不听君,民不从官”)15、主张肉刑可废不可复的思想家是(白居易)16、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的唐代思想家是(韩愈 )17、“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著名谏议的提出者是(魏征 )18、犯罪存留养亲制度首创于(唐)19、柳宗元认为刑、礼的关系应是(其本则合,其用则异)20、最早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思想命题的历史时代是(北宋)21、唐代创立九卿议刑制度的是(唐高祖)22、明末清初,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命题的思想家是(顾炎武)23、明代提出“信赏罚,一号令”法律思想的历史人物是(张居正)24、在丘濬看来,刑罚的根本价值在于(明刑弼教)25、洪秀全认为造成当时各种社会弊端的根源在于(“一出于私”的社会经济制度)26、认为设置法律在于“纳民于轨物之中”的清末思想家是(张之洞)27、曾国藩认为“修、齐、治、平”的结合点是(一秉于礼)2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是( 儒家思想 )29、王弼与嵇康法哲学观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认为“名教出于自然” )30、从理论上提出区分律与经、律学与经学的必要性,并作出初步论证的晋代思想家是(杜预)31、将封建纲常伦理概括为“三纲”的思想家为( 董仲舒 )32、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人君治理天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 无为 )33、统治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领域数百年的正统哲学为( 程朱理学 )34、北宋中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的思想家是( 范仲淹 )36、北宋中期倡导依法办事,凡“有司议罪,惟当守法”的思想家是( 王安石 )37、金朝重视吏治,提倡“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的统治者为(完颜雍 )37、耶律楚材为促进元朝政事统一,起草的法律是( 《便宜一十八事》 )38、明朝倡导“以公理灭私情”理论学说的是( 丘濬 )39、明清之际论述法律问题最多的,涉及面最广的思想家是( 王夫之 )40、提出“专以法律为治”的思想家是( 章太炎 )41、“天命”、“天罚”思想最早出现于( 夏朝 )42、殷商时代的“礼”主要是一种( 宗教祭奠仪式 )4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 《礼记》 )45、《管子》所反映的思想学派主要是( 齐国法家 )45、先秦儒家中,主张儒法融合、礼法统一的先行者是( 荀子 )46、“礼之用,和为贵”的说法,反映了孔子主张( 社会和谐)47、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兼爱 )48、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 庄子)49、《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 道 )50、最早提出系统“法治”理论的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 商鞅 )51、商鞅反对复古倒退,主张( 不法古,不修今 )53、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的同时,还利用了( 五德终始说 )53、西汉新儒学的代表作是( 《春秋繁露》)54、下列属于西晋律学家杜预著作的是( 《律本》)55、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核心是( 文治 )56、隋唐时期贯彻“务在宽简,取便于时”原则的法典是( 《武德律》 )57、批评《礼记·月令》远离“圣人之道”的唐代思想家是( 柳宗元 )58、提出“性善情恶”说的宋代思想家是(李翱)59、在朱熹看来,“礼之本”是( 德 )、60、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黄宗羲 )61、提出“趋时更新”法律时变观的著名思想家是( 王夫之 )62、“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反映出龚自珍主张( 变法改革 )63、太平天国财产公有思想的具体法律表现是(《天朝田亩制度》)64、洋务派法律思想的根本在于(中国传统的纲常名教)65、“一秉于礼”法律主张的提出者是(曾国藩) 66、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发表的、并为变法提供思想理论根据的著作是(《孔子改制考》 )67、梁启超变法思想中所推崇的国家政体是( 君主立宪)68、参与起草《大清新刑律》的日本法学家是(冈田朝太郎)69、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最早明确提出于(《民报》)70、“中华民国”一词的发明者和解释者是( 章太炎)71、中国古代曾经“铸九鼎,象九州”的历史人物是(夏禹)72、“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反映了当时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73、“国无二君,家无二尊”的思想本质是(民治)74、管仲“四民分居定业”思想的具体化是(“三国五鄙”制)75、春秋时期,反对子产“铸刑书”的晋国名臣是(叔向)76、孟子法律思想中,与周公“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说法最为接近的是(罪人不孥)77、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法结合,使儒、法两家趋于合流的思想家是(荀子)78、作为先秦时期著名的学派,自有法律的是(法家)79、最早提出“君人南面之术”的先秦思想流派是(道家)80、法家提出“圣人为法,必使人明白易知”,“布之于百姓”,说明法律应该具有(公开性)81、先秦时期,主张“事断于法”的思想家是(慎到)82、秦王朝“以法为教”的文化专制思想,直接导致了(焚书坑儒)83、废除秦朝“诽谤妖言法”的皇帝是(汉文帝)84、汉代贾谊的作品是(《新书》)85、秦汉之际,倡议“黥劓之罪不上大夫”的思想家是(贾谊)86、儒家所鼓吹的“三纲”学说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君为臣纲)8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董仲舒)88、我国古代第一个明确提出无君、无政府主张的思想家是(鲍敬言)89、将“存留养亲”思想最先制度化的皇帝是(孝文帝)90、唐朝坚持“天刑说”的思想家是(韩愈)91、北宋中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的思想家是(范仲淹)92、主张立法“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的明代思想家是(张居正)93、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认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94、魏源介绍和研究“夷情”的主要著作是(《夷氛纪闻》)95、太平天国最主要的立法是(《天朝田亩制度》)96、主张“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思想家是(曾国潘)97、在戊戌变法前夕,康有为对三权分立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立法机构)98、清末主张变法,提出“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的思想家是(梁启超)99、清末法律改革时期,为了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沈家本提出必须废除(援引比附)100、章太炎设计的“中华民国”是一种(责任内阁制民主共和国)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1、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主张“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有()• A.老子• B.鲍敬言• C.庄子• D.王弼• E.贾谊2、在先秦思想家中,极力主张以礼治国的有()• A.周公• B.管仲• C.孔子• D.孟子• E.荀子3、王夫之指出,秦汉以后,在“法治”的推行方面存在三大弊端,分别是()• A.无法• B.郡县不行• C.任法和任人背离• D.执法宽严不当• E.井田被废4、近代中国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 A.曾国藩• B.谭嗣同• C.章太炎• D.张之洞• E.沈家本5、孙中山先生新民权主义的新内容集中体现为()• A.取消列强在华特权• B.主张“直接民权”• C.恢复关税自主权• D.实行耕者有其田•E.强调“主权在民”6、荀况注重对法的理论探讨,他提出的重要的法学概念有( )•A.法条•B.法义•C.法数•D.类•E.式7、秦王朝的法律思想主要表现为( )•A.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B.文武并用,德刑相济•C.礼法结合,阳德阴刑•D.严刑峻法,深督轻罪•E.以法为教,以吏为师8、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代表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E.唐甄9、康有为倡导的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的具体方案是( )•A.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B.冲决一切封建网罗•C.设议院开国会•D.制定宪法•E.实行三权分立10、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中的“五权”包括( )• A.立法权• B.司法权• C.考试权•D.纠察权•E.教育权11、下列人物中,公开反对公布成文法的有( )• A.叔向•B.子产• C.孔子•D.赵鞅•E.邓析12、下列能够反映墨家“天志”思想的说法是( )• A.顺天之意,得天之赏• B.反天之意,得天之罚•C.天子有善,天能赏之 •D.天子有过,天能罚之 •E.人无长幼贵贱,皆天之臣也13、朱熹“严刑”主张的具体内容有( )•A.恢复肉刑 •B.限制赎刑 •C.推行社仓 •D.以口数占田 •E.严惩奸凶14、 集中反映洪秀全法律思想的著作有( )集中反映洪秀全法律思想的著作有()•A.《原道觉世训》 •B.《原道救世歌》 •C.《原道醒世训》 •D.《劝世良言》•E.《太平天国起义记》15、下列对《大清现行刑律》特点描述正确的有()•A.采用罪刑法定主义 •B.删除了凌迟、枭首等酷刑 •C.取消了六律总目• D.采用缓刑制度 •E.分总则、分则两编16、继孔子之后,下列属于先秦儒家流派的人物有()•A.子张 •B.子思 •C.孟子 •D.荀子 •E.漆雕氏17、东汉时期,反对神学的法律思想家有()• A.王充•B.刘秀 •C.刘预 •D.仲长统•18、宋明时期,主张将法律教育与官吏选拔结合在一起的改革家有()•A.王安石 •B.范仲淹 •C.张居正 • D.丘濬 •E.朱熹19、下列属于洋务派的法律思想有( )• A.“严刑以致又安”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 • D.“一秉于礼” • E.“整顿中法,采用西法” 20、清末“礼法之争”中,劳乃宣对《大清新刑律草案》极力攻击的两点是( ) • A.故杀子孙• B.妻殴夫• C.存留养亲• D.无夫奸• E.子孙违犯教令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 1、以德配天——(1)西周时期周公提出的一种思想;(2)周公继续夏商以来的“天命”廉洁,但提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天命可以转移,并且只转移给有德之人。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

第一部分知识整理1 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㈠神权法思想:是我国古代奴隶主阶级以宗教迷信为特征,用来束缚、统治人民的一种思想武器。

它以“天命”“天罚”观念为主要内容。

神权法思想形成于夏,极盛于商,动摇于西周。

㈡⑴夏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首创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

力图神化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权力,并把反映他们意志的法律说成是神意的体现。

⑵殷商时代,天命、天罚思想有很大发展,突出表现在:①出现了一个主宰一切的至上神——帝或上帝,上帝是商王的祖先;②商王豢养了一批神职人员;③占卜的形式固定,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④商王以上帝在人间的代表的面貌出现,代天行罚。

⑶神权法思想在西周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

西周统治者在思想上仍利用神权作为统治人民的精神武器。

基于殷商灭亡的教训,周公提出了天命转移的以德配天说。

他认为天命是有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的人才可承受天命。

⑷周公以德配天说的提出有重大意义:①它解释了周灭商的原因和周的统治权的来源;②它意味着神权的某种动摇,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劳动人民反抗力量的强大。

2 宗法: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

周礼:西周初期,奴隶主贵族为了巩固和加强他们的统治,相传在周公的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了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

这就是所谓周礼。

嫡长继承制:就是嫡长子继承王位的制度。

商朝末年开始确立,这种制度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并长期沿用。

3 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⑴亲亲尊尊:是西周时期礼治的基本原则。

亲亲就是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尊尊就是要求奴隶和平民服从奴隶主贵族,不得逾越。

⑵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①这是周公时期礼治的基本特征。

礼和刑都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手段,有所侧重。

②礼不下庶人,就是说,礼主要是用来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的;各级贵族按礼规定所享有的各种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2010年6月11日整理)第一章1、“天命”“天罚”思想。

P42、“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意味着神权的动摇。

P7第二章1、以“亲亲”、“尊尊”为原则的礼治。

P10周公所制的礼,是维护宗法等级制的工具。

它严格维护着奴隶主贵族所享有的各种特权及其内部上下等级之间的秩序。

P112、礼治的基本特点。

P113、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P12。

4、“慎罚”的主要内容。

P13第四章1、儒家学派及其法律思想。

P392、孔子的“仁”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P423、孟子的“仁政”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P504、荀子的“隆礼重法”论。

P57第五章1、墨家的“兼受”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P66第六章1、道家学派及其法律思想。

P742、“道法自然”;道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P74-86第七章1、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

(重点)P106第八章1、秦朝“事皆决于法”的“法治”思想及产生原因。

P1182、汉初黄老学派的法律思想。

P1283、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P1504、董仲舒“大德而小刑”的法律思想。

(重点)P156第十章1、魏晋玄学的法哲学思想。

P1982、《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

P234第十一章1、韩愈的“道流论”及其在法律思想上的反映。

P2412、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为核心的法律思想和含义。

P269第十二章1、范仲淹“革故鼎新”的法律思想。

P2862、王安石“大明法度,重建贤才”的法律思想。

(代表人物;对应的代表思想。

)P293第十四章1、黄宗羲的启蒙法律思想。

P3232、王夫之“趋时更新”的封建法律思想。

P322第十五章1、魏源的“因势变法”“师夷长技以自强”理论。

P3562、龚自珍的“更法改图”思想。

P3473、《海国图志》的影响。

P356第十六章1、洪仁及其《资政新篇》的法律思想(其包含的主要内容。

)P371第十七章1、张之洞的“中体西用”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P381第十八章1、康有为的“变法维新”论。

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

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

填空题1、春秋时期的变革,从法律制度上将是由礼制到法制的变革;从法律思想上讲是由礼治到法治的变革。

2、管仲认为制定法令必须与民心相结合,即令顺民心。

3、"令顺民心"、"与民分货"是管仲的法律主张。

4、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首次铸刑书,开创我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

5、春秋时期,郑国子削弱了礼治思想的天命神权思想色彩及其习俗性,使传统的礼治逐渐趋于自然化社会化。

6、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在到晋国贵族叔向的反对。

7、"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是邓析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

8、春秋时期,______人邓析私制"竹刑",后来为驷瑞所杀。

1、殷商是奴隶主神权法思想发展的鼎盛时期。

2、我国从奴隶社会起,统治阶级就利用神权、政权、族权相结合的方法,掩盖法的阶级本质,对奴隶和平民施行残酷的刑罚。

3、神权法思想在西周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化。

殷商的灭亡迫使统治者寻找新的思想武器,为此周公提出了以德配天说。

4、夏商西周的法律思想是奴隶主贵族的神权法思想和以宗法为核心的礼治思想。

1.中国古代神权法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概括为:形成千夏,极盛于商,动摇于西周。

2.宗法是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庭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

3.礼治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和尊尊。

4.春秋时期,私自制作“竹刑”的人是邓析。

选择题1、西周时期,神权法思想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周公提出了(B )。

A代天行罚 B以德配天 C亲亲、尊尊 D世卿世禄2、子产铸刑书及其争论,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是(ABC )A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 B第一次肯定了公布成文刑法的"合礼合法"C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D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3、提出"民贵君轻"说和"暴君放伐"论的先秦思想家是(D )A荀况 B贾谊 C管仲 D孟轲4、孔丘将礼视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具体表现在(ABCD )。

中国法律思想史章节复习精简版

中国法律思想史章节复习精简版

YAL制作序号朝代学派重论代表人物法律思想言论夏商神权法思想神权法特征:a、神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国王的统治权来源于神;b、统治者所宣布的法律法令是神的意志的体现;c、司法审判通常由神明裁判产生原因:自然压迫、社会压迫、政治统治周神权法思想动摇一、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勤政、惠民、裕民、任贤)“明德”:指统治者要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治。

(1)统治者应勤政修德,力戒荒淫。

(2)要重视人民的力量,适当满足他们的要求,宽以待民,使民富裕。

慎罚的主要内容:1;提倡刑当其罪2;区分故意和过失、一贯和偶然犯罪3;提倡慎重断案4;对狱讼之事不可乱加干涉5;重视教化二、礼治——亲亲、尊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春秋时期革新家管仲一、修旧法,择其善而业用之二、作内政而寄军令(四民分居定业、三国五鄙)三、令顺民心,与民分货(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仓廪(lin)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革新家子产一、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二、改革内政,创立新制三、铸刑书,公布成文法四、宽猛并用的刑法思想五、意义:·首先,子产铸刑书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第一次肯定了公布成文法的“合礼合法”,它标志着罪行擅断思想的动摇和法治思想的出现。

·其次,他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肯定了法律对贵族特权的限制作用,这是成文法的一项重要作用。

革新家邓析一、对“先王之礼“的否定和批判二、辩析法律概念,私自制定”竹刑“事断于法春秋末期(儒家)儒家总体思想一、仁学与仁政说(人的本性是善的)二、为国以礼的礼治论(以封建等级制)三、德主刑辅论(为政以德,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提倡教化)四、论法与刑(德善不足以为政,德法不能以自行)五、为民制产,轻徭薄赋六、为政在人的人治论儒家儒家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法律思想一、仁者,爱人二、为国以礼的礼治论1;剥削阶级享受特权是天下之能义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3、礼乐兴,刑罚中4、礼之用,和为贵三、德治论与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四、宽刑慎杀、反对冤狱(宽刑慎杀、赦小过、反对冤狱、无诉思想)五、为政在人的人治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材料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材料

一、如何理解我国古代“刑”、“法”、“律”、“礼”字所反映的古代法律?1、传统中国是一个“礼治”而不是一个如西方那样以法律治理的社会。

在中国,西方社会由法律承担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整合社会的法律功能,是由一种叫做“礼”的东西来承担的。

2.皇朝时代的中国,整合性的“礼治”社会治理架构决定了行政、伦理与法律的混同合一,国家的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集中在朝廷和各级官府,统一于皇帝一人,刑、刑法和刑律既是政治权威和行政权力的附庸,伦理原则、法律规则与行政命令之间缺乏明确的界限,更不可能出现一个独立的法律职业,以及置迥然有别于道德伦理和政策论证之外的一种特殊的法律推理模式。

3.古代中国并不存在也没有产生一种西方意义上的独立于政治、道德和宗教的法律、法律体系或法律制度,传统中国的“法”,与西方的或现代的法律是两种性质和内涵都截然不同的东西。

二、如何评价我国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一、强烈的民主性和批评性。

二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

三、明显的不彻底性和片面性。

+产生于明未清初的启蒙思想,是一种中国式的启蒙思想,其中的民主、平等的法制观点,彻底动摇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根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虽然由于有阶级的局限性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有明显的不彻底性和片面性,但还是影响了同时代真至二百年之后的中国近代社会。

中国法律思想史思考与练习复习及考试参考答案注:答案仅供学习参考,其科学客观性有待权威论证三、xx早期法律观念之源为何?:"祀与xx”即祭祀与战争。

四、中国古代“刑”、“法”、“律”、“礼”字所反映的古代法律观是什么?有何特征?法律即刑罚,兵刑不分,礼法不分,权即法等。

+直观性与单一性,功利广义与义务本位。

五、简述“xx”思想在三代时期的发展过程周初,提出“德”,“敬德”、“恭德”、“政德”、“雍德”;西周中期“德”思想大力提倡,提出“秉德”、“懿德”、“秉明德”、“孔德”、“安德”、“胡德”、“烈德”、“介德”;西周晚期提出“秉元明德”、“元德”、“若德”、“首德、六、xx“xx罚”思想的主要内容?(1)要求对犯罪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不党父兄、不偏富贵: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思想命题。

墨家反对儒家的宗法制和礼治。

表现为用人上反对任人唯亲,主张任人唯贤。

该命题是反对以父兄为党,以富贵为偏,对儒家“亲亲”、“尊尊”给予了彻底否定。

原心论罪:是指在审理案件中,要根据犯罪者的动机来酌定刑罚。

只要有动机、不管是否已经作出了行为,都要加以惩罚;如果没有犯罪动机,即使有犯罪行为,也应当从轻发落。

“原心论罪”实际上是一种动机论,着重行为者的动机而不是效果。

它是西汉时期董仲舒的司法主张,有“本其事”的一面,但因过于强调“原心论罪”,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有一定弊端,容易导致执法者主观定罪,徇情枉法。

“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这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的思想命题。

梁启超借用西方“三权分立”原则,创造了他自已的“三权分立”说,即由国会行使立法权、由国务大臣行使行政权、由独立审判厅行使司法权。

他把统一“三权”的统治权称为“体”,“体”是不可分的。

国会、国务大臣、独立审判厅分别行使的三权,是“用”,“用”可分。

用君主的统治权来统一“三权”,这就是梁启超的“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

嫡长继承制:我国古代实行的一种继承制度,它是宗法等级制的一项核心内容。

我国古代社会实行一夫多妻制,其中正妻为嫡,正妻所生的长子称为嫡长子。

我国从商朝末年就开始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即正妻所生的长子为王位继承人。

西周一开始就确立了这种制度,与宗法制相结合巩固西周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这种制度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并长期沿用。

学校议政:是黄宗羲提出的思想命题。

他认为,学校不仅仅应该是“养士”(即培养官吏)的场所,同时也应成为“治天下之具”,即反映民意,决定政策,监督行政的机关。

这可说是近代议会政治的雏形。

《仁学》:是谭嗣同的代表作。

书中猛烈地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提出了“冲决一场封建网罗”的口号,表达了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向往,标志着他从扬“中学”到扬“西学”的转变。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题54544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题54544

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1 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㈠神权法思想:是我国古代奴隶主阶级以宗教迷信为特征,用来束缚、统治人民的一种思想武器。

它以“天命”“天罚”观念为主要内容。

神权法思想形成于夏,极盛于商,动摇于西周。

㈡⑴夏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首创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

力图神化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权力,并把反映他们意志的法律说成是神意的体现。

⑵殷商时代,天命、天罚思想有很大发展,突出表现在:①出现了一个主宰一切的至上神——帝或上帝,上帝是商王的祖先;②商王豢养了一批神职人员;③占卜的形式固定,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④商王以上帝在人间的代表的面貌出现,代天行罚。

⑶神权法思想在西周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

西周统治者在思想上仍利用神权作为统治人民的精神武器。

基于殷商灭亡的教训,周公提出了天命转移的以德配天说。

他认为天命是有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的人才可承受天命。

⑷周公以德配天说的提出有重大意义:①它解释了周灭商的原因和周的统治权的来源;②它意味着神权的某种动摇,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劳动人民反抗力量的强大。

2 宗法: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

周礼:西周初期,奴隶主贵族为了巩固和加强他们的统治,相传在周公的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了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

这就是所谓周礼。

嫡长继承制:就是嫡长子继承王位的制度。

商朝末年开始确立,这种制度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并长期沿用。

3 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⑴亲亲尊尊:是西周时期礼治的基本原则。

亲亲就是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尊尊就是要求奴隶和平民服从奴隶主贵族,不得逾越。

⑵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①这是周公时期礼治的基本特征。

礼和刑都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手段,有所侧重。

②礼不下庶人,就是说,礼主要是用来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的;各级贵族按礼规定所享有的各种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代码00264)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谭嗣同《仁学》中所谓“仁”的第一或最主要的标准是(平等 )2、“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提出者是(梁启超 )3、阐述“太平之世不立刑”这一思想的著作是(《大同书 )4、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者是(张之洞)5、曾国藩法律思想的核心是(一秉于礼)6、洪仁王千制定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施政纲领是(《资政新篇 )7、中国近代“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家是(龚自珍)8、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和(礼治思想 )9、春秋时期私自编定“竹刑”的是(邓析)10、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贤人治国 )11、先秦时期,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性善论”的是(孟子 )13、“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出自(《墨子.兼爱中》 ) 13、“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一说的提出者是(老子 )14、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治不听君,民不从官”)15、主张肉刑可废不可复的思想家是(白居易)16、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的唐代思想家是(韩愈 )17、“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著名谏议的提出者是(魏征 )18、犯罪存留养亲制度首创于(唐)19、柳宗元认为刑、礼的关系应是(其本则合,其用则异)20、最早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思想命题的历史时代是(北宋)21、唐代创立九卿议刑制度的是(唐高祖)22、明末清初,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命题的思想家是(顾炎武)23、明代提出“信赏罚,一号令”法律思想的历史人物是(张居正)24、在丘濬看来,刑罚的根本价值在于(明刑弼教)25、洪秀全认为造成当时各种社会弊端的根源在于(“一出于私”的社会经济制度)26、认为设置法律在于“纳民于轨物之中”的清末思想家是(张之洞)27、曾国藩认为“修、齐、治、平”的结合点是(一秉于礼)2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是( 儒家思想 )29、王弼与嵇康法哲学观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认为“名教出于自然” )30、从理论上提出区分律与经、律学与经学的必要性,并作出初步论证的晋代思想家是(杜预)31、将封建纲常伦理概括为“三纲”的思想家为( 董仲舒 )32、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人君治理天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 无为 )33、统治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领域数百年的正统哲学为( 程朱理学 )34、北宋中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的思想家是( 范仲淹 )36、北宋中期倡导依法办事,凡“有司议罪,惟当守法”的思想家是( 王安石 )37、金朝重视吏治,提倡“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的统治者为(完颜雍 )37、耶律楚材为促进元朝政事统一,起草的法律是( 《便宜一十八事》 )38、明朝倡导“以公理灭私情”理论学说的是( 丘濬 )39、明清之际论述法律问题最多的,涉及面最广的思想家是( 王夫之 )40、提出“专以法律为治”的思想家是( 章太炎 )41、“天命”、“天罚”思想最早出现于( 夏朝 )42、殷商时代的“礼”主要是一种( 宗教祭奠仪式 )4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 《礼记》 )45、《管子》所反映的思想学派主要是( 齐国法家 )45、先秦儒家中,主张儒法融合、礼法统一的先行者是( 荀子 )46、“礼之用,和为贵”的说法,反映了孔子主张( 社会和谐)47、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兼爱 )48、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 庄子)49、《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 道 )50、最早提出系统“法治”理论的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 商鞅 )51、商鞅反对复古倒退,主张( 不法古,不修今 )53、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的同时,还利用了( 五德终始说 )53、西汉新儒学的代表作是( 《春秋繁露》)54、下列属于西晋律学家杜预著作的是( 《律本》)55、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核心是( 文治 )56、隋唐时期贯彻“务在宽简,取便于时”原则的法典是( 《武德律》 )57、批评《礼记·月令》远离“圣人之道”的唐代思想家是( 柳宗元 )58、提出“性善情恶”说的宋代思想家是(李翱)59、在朱熹看来,“礼之本”是( 德 )、60、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黄宗羲 )61、提出“趋时更新”法律时变观的著名思想家是( 王夫之 )62、“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反映出龚自珍主张( 变法改革 )63、太平天国财产公有思想的具体法律表现是(《天朝田亩制度》)64、洋务派法律思想的根本在于(中国传统的纲常名教)65、“一秉于礼”法律主张的提出者是(曾国藩) 66、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发表的、并为变法提供思想理论根据的著作是(《孔子改制考》 )67、梁启超变法思想中所推崇的国家政体是( 君主立宪)68、参与起草《大清新刑律》的日本法学家是(冈田朝太郎)69、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最早明确提出于(《民报》)70、“中华民国”一词的发明者和解释者是( 章太炎)71、中国古代曾经“铸九鼎,象九州”的历史人物是(夏禹)72、“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反映了当时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73、“国无二君,家无二尊”的思想本质是(民治)74、管仲“四民分居定业”思想的具体化是(“三国五鄙”制)75、春秋时期,反对子产“铸刑书”的晋国名臣是(叔向)76、孟子法律思想中,与周公“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说法最为接近的是(罪人不孥)77、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法结合,使儒、法两家趋于合流的思想家是(荀子)78、作为先秦时期著名的学派,自有法律的是(法家)79、最早提出“君人南面之术”的先秦思想流派是(道家)80、法家提出“圣人为法,必使人明白易知”,“布之于百姓”,说明法律应该具有(公开性)81、先秦时期,主张“事断于法”的思想家是(慎到)82、秦王朝“以法为教”的文化专制思想,直接导致了(焚书坑儒)83、废除秦朝“诽谤妖言法”的皇帝是(汉文帝)84、汉代贾谊的作品是(《新书》)85、秦汉之际,倡议“黥劓之罪不上大夫”的思想家是(贾谊)86、儒家所鼓吹的“三纲”学说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君为臣纲)8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董仲舒)88、我国古代第一个明确提出无君、无政府主张的思想家是(鲍敬言)89、将“存留养亲”思想最先制度化的皇帝是(孝文帝)90、唐朝坚持“天刑说”的思想家是(韩愈)91、北宋中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的思想家是(范仲淹)92、主张立法“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的明代思想家是(张居正)93、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认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94、魏源介绍和研究“夷情”的主要著作是(《夷氛纪闻》)95、太平天国最主要的立法是(《天朝田亩制度》)96、主张“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思想家是(曾国潘)97、在戊戌变法前夕,康有为对三权分立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立法机构)98、清末主张变法,提出“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的思想家是(梁启超)99、清末法律改革时期,为了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沈家本提出必须废除(援引比附)100、章太炎设计的“中华民国”是一种(责任内阁制民主共和国)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1、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主张“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有()∙ A.老子∙ B.鲍敬言∙ C.庄子∙ D.王弼∙ E.贾谊2、在先秦思想家中,极力主张以礼治国的有()∙ A.周公∙ B.管仲∙ C.孔子∙ D.孟子∙ E.荀子3、王夫之指出,秦汉以后,在“法治”的推行方面存在三大弊端,分别是()∙ A.无法∙ B.郡县不行∙ C.任法和任人背离∙ D.执法宽严不当∙ E.井田被废4、近代中国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 A.曾国藩∙ B.谭嗣同∙ C.章太炎∙ D.张之洞∙ E.沈家本5、孙中山先生新民权主义的新内容集中体现为()∙ A.取消列强在华特权∙ B.主张“直接民权”∙ C.恢复关税自主权∙ D.实行耕者有其田∙E.强调“主权在民”6、荀况注重对法的理论探讨,他提出的重要的法学概念有( )∙A.法条∙B.法义∙C.法数∙D.类∙E.式7、秦王朝的法律思想主要表现为( )∙A.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B.文武并用,德刑相济∙C.礼法结合,阳德阴刑∙D.严刑峻法,深督轻罪∙E.以法为教,以吏为师8、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代表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E.唐甄9、康有为倡导的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的具体方案是( )∙A.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B.冲决一切封建网罗∙C.设议院开国会∙D.制定宪法∙E.实行三权分立10、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中的“五权”包括( )∙ A.立法权∙ B.司法权∙ C.考试权∙D.纠察权∙E.教育权11、下列人物中,公开反对公布成文法的有( )∙ A.叔向∙B.子产∙ C.孔子∙D.赵鞅∙E.邓析12、下列能够反映墨家“天志”思想的说法是( )∙ A.顺天之意,得天之赏∙ B.反天之意,得天之罚∙C.天子有善,天能赏之 ∙D.天子有过,天能罚之 ∙E.人无长幼贵贱,皆天之臣也13、朱熹“严刑”主张的具体内容有( )∙A.恢复肉刑 ∙B.限制赎刑 ∙C.推行社仓 ∙D.以口数占田 ∙E.严惩奸凶14、 集中反映洪秀全法律思想的著作有( ) 集中反映洪秀全法律思想的著作有( )∙ A.《原道觉世训》∙ B.《原道救世歌》 ∙C.《原道醒世训》 ∙D.《劝世良言》∙E.《太平天国起义记》15、下列对《大清现行刑律》特点描述正确的有()∙A.采用罪刑法定主义∙ B.删除了凌迟、枭首等酷刑 ∙C.取消了六律总目∙D.采用缓刑制度 ∙E.分总则、分则两编16、继孔子之后,下列属于先秦儒家流派的人物有()∙ A.子张 ∙B.子思 ∙C.孟子 ∙D.荀子 ∙E.漆雕氏17、东汉时期,反对神学的法律思想家有()∙A.王充 ∙B.刘秀 ∙C.刘预 ∙D.仲长统∙18、宋明时期,主张将法律教育与官吏选拔结合在一起的改革家有()∙A.王安石∙B.范仲淹 ∙C.张居正 ∙D.丘濬 ∙E.朱熹19、下列属于洋务派的法律思想有( )∙ A.“严刑以致又安”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 ∙ D.“一秉于礼” ∙ E.“整顿中法,采用西法” 20、清末“礼法之争”中,劳乃宣对《大清新刑律草案》极力攻击的两点是( ) ∙ A.故杀子孙∙ B.妻殴夫∙ C.存留养亲∙ D.无夫奸∙ E.子孙违犯教令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 1、以德配天——(1)西周时期周公提出的一种思想;(2)周公继续夏商以来的“天命”廉洁,但提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天命可以转移,并且只转移给有德之人。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自学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自学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编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第一章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一、夏、商西周时期奴隶主阶级所使用的思想武器,主要是神权思想和宗法思想,他们的法律思想也受这二者的支配;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大体可以概括为:形成于夏,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二、殷商奴隶主阶级的“天命”、“天罚”思想有很大发展,当时的宗教迷信中出现了一个主宰一切的至上神—“帝”或“上帝”。

奴隶主还进一步把上帝说成是商王的祖先,商王受上帝之命来到人间统治一切,死后还要回到帝身边去。

所以,人们既要服从上帝,当然也要服从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商王的统治三、以德配天是周公总结殷商灭亡的教训所提出的思想命题。

“德”指道德、德行,“天”即天命。

他认为,天命是有的,但并非固定不变,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失德就会失去天命四、神权法思想在西周的变化和意义:1、变化:神权法思想在西周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

周公认为“天命”是有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

为此提出了“以德配天”说;2、意义:一方面为了求得上天的保佑,使周王朝的统治永久延续下去。

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神权的某种动摇,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劳动人民反抗力量的强大,开始重视民心向背第二章维护守法等级制的礼治与“明德慎罚”思想一、“宗法”,即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庭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

它源于氏族社会末期父系家长制的传统习惯。

嫡长继承制是宗法等级制的一项核心内容。

二、西周统治者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实行的是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的礼治。

“亲亲”,就是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必须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尊”,则要求奴隶和平民服从奴隶主贵族,不得违抗:下级贵族也要服从上级贵族,所有贵族服从周天子,不许犯上,不得僭越三、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所谓“明德”,就是要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治的意思。

中国法律思想史自学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法律思想史自学考试复习资料

第二节 子产的立法救世思想
郑国,奴录主贵族转化而来的封建贵族,具有折衷于礼法的特征.
一、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
礼的变化最早表现:一是晋国女叔齐明确区分礼与仪;二是郑国子产 强调礼是人们的行为规则 1、礼与仪有本质区别;是最高的自然法则,主要表现为行为规范。 2、将礼从礼节仪式中独立出来加以自然化、社会化,是对传统天命神 权观念的一大突破,是春秋时期法律思想的一大进展。 3、论述礼是天、地、民的总规则时,着眼点在“民”。 (1)不使“民失其性”要“奉之以礼”;
第四章 儒家的法律思想
主要阐述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及其代表人物的观点。
本章考点总结: 1、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2、孔子法律思想的核心 3、孔子“为国以礼”的礼治论 4、孔子宽刑慎杀,反对冤狱的思想 5、孟子的“暴君放伐”论 6、孟子“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论 7、荀子“明分使群”的国家与法律起源论 8、荀子“隆礼”重法论 9、荀子“有治人,无治法”的人治论
本章考点总结: 1、宗法等级制的内容 2、礼治的基本原则及特征 3、周公“慎罚”的主要内容
宗法等级制的内容
“宗法”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 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
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
1、嫡长继承制,是宗法等级制的一项核心内容.夏朝始确立了王位世袭 制,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的区别;商朝末年,确立了嫡长继承 制,即正妻所生的长子成为法定的王位继承人;西周一开始就确立“立嫡 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继承制.进一步完备了宗法制 2、分封制,西周的宗法制是和分封制紧密结合的.天子按嫡长继承制世 代相传,是天下的“大宗”,其他不能继承王位的庶子次子也是王族,只 能封为诸侯或者卿大夫,他们是从属于大宗的“小宗”.这些诸侯也按照 嫡长继承制的原则世代相传.大夫以下有士,士是贵族最低的一层,不再 分封.大树一样的宗法系统.目的:1保障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不致分散或 削弱;2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统治

《中国法律思想史》期末复习指导2.docx

《中国法律思想史》期末复习指导2.docx

《中国法律思想史》期末复习指导2第三章秦汉一一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秦汉之际是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吋期。

秦以法家思想统一六国,秦朝统治集团又以法家思想为立法指导思想。

汉初总结秦亡教训,以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黄老之学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至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建议,确立儒家法律思想的正统地位。

一、秦朝“缘法而治”的“法治”思想出于秦统一后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同吋又由于商鞅、韩非等人“缘法而治”思想对秦王朝统治者的影响,以秦始皇为首的统治集团接受了法家的主张,将“缘法而治”的理论作为治国方略。

(-)秦始皇、李斯的法律思想1.“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在国家体制上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 郡),加强国家统一;在秦国原有法律基础上,修订出全国统一的以《秦律》为主体的法律体系,改变“律令异法”局面。

2.强调以法律手段治理国家。

提出“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强调“事皆决于法”,导致“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

3.“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一做到君主独断,以统一-协调达到“缘法而治”;二严格吏治,加强对官吏的“督责”,同吋要按照功过委派职务,规定俸禄。

4.弃礼任刑。

一是主张轻罪重罚,达到“以刑去刑”目的;二是实行文化专制,导致“焚书坑儒”。

(二)对秦“缘法而治”的正面评价1.为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建立、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2.对于屮国古代法学的发展做出了重点贡献。

3.对于否定先秦以来的等级特权思想有重大意义。

二、汉初黄老学派的法律思想汉初奉行黄老法律思想是基于:一是吸取秦二世而亡的教训,认为不可“马上得天下, 马上治之”,应改变策略;二是连年战后的实际社会情况是推行该思想的必备条件。

事实上, 汉初推行的黄老“无为而治”,对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确实起到了巨大作用。

汉初黄老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曹参、陆贾、汉文帝刘恒等;淮南王刘安《淮南子》一书的发表,是黄老法律思想在汉初发展到极盛的标志。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重点(旧书)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重点(旧书)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重点(旧书)第一章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1、了解夏奴隶主的“天命”、“天罚”思想。

2、掌握西周的君权神授说,重点掌握“以德配天”说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章维护宗法等级制的礼治与“明德慎罚”思想1、掌握“周公制礼”的内容及礼治的基本原则“亲亲”、“尊尊”,礼治的基本特征。

2、重点掌握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章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法律思想1、重点掌握管仲的改革旧礼和以法统政思想。

2、了解子产的立法救世思想和“宽”、“猛”并用思想。

3、掌握邓析的“不是礼义”思想。

第四章儒家的法律思想1、掌握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及其演变,掌握“为国以礼”、“为政以德”、“为政在人”的内容。

2、重点掌握孔丘以仁、礼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3、了解孟轲以“仁政”为中心的法律思想和荀况的礼法统一观。

第五章墨家的法律思想1、重点掌握墨家以“兼爱”为核心的法律观,掌握“天志”的概念。

2、了解墨家的立法和司法思想。

第六章道家的法律思想1、了解《老子》的法律思想,掌握“无为而治”的内容。

第七章法家的法律思想1、掌握法家的法律观和“法治”学说。

2、重点掌握商鞅的“不法古”、“不修今”的变法理论,重点掌握商鞅的法、信、权相结合的“法治”思想以及“以刑去刑”的重刑思想。

3、了解慎到的尚法和重势思想。

4、了解韩非以法为本、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

第八章秦汉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1、了解秦朝“事皆决于法”的“法治”思想。

2、重点掌握汉初黄老学派的法律思想。

3、重点掌握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和董仲舒“大德而小刑”的法律思想。

第九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1、掌握晋代律学的形成、含义与特点。

2、了解刘颂的法律思想。

3、了解魏晋玄学的法哲学,鲍敬言的无君论和拓跋宏政治改革中的法律思想。

第十章隋唐时期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发展1、了解杨坚除削烦苛的立法和司法主张,柳宗元的赏罚及时说。

2、了解韩愈的"道统论"及其在法律思想上的反映和白居易的崇礼重法论。

中国法律思想史期末必考

中国法律思想史期末必考

中国法律思想史期末必考1.周公思想、影响“以德配天”说的内容周公认为天命是有的,但“惟命不于常”,只有有德者才可以承受天命。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以德配天”说的意义1、目的在于求得上天的保佑,使周王朝的统治永久延续2 意味着神权法的动摇。

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民心向背.3、从对立面的角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力量的强大及其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明德慎罚思想一、“明德慎罚”“明德”即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治。

特别强调统治者要“敬德”:(1)勤政修德,力戒荒淫。

(2)重视小民的力量,宽以待民。

二、区别对待,罪止一身主张谨慎用刑,反对滥杀无辜.“慎罚”说主要内容:1、对罪犯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区分故意(非眚)和过失(眚),惯犯和偶犯(非终)2、反对族株连坐,主张罪止一身。

“父子兄弟,罪不相及”3、反对乱罚无罪及杀无辜。

“杀人,历人宥(宽宥)”4、刑罚适中。

“中刑”,刑罚适中,用刑不过,又无不及,刑当其罪.严的一面:不忠,不孝不友,寇攘奸,杀人越货法家思想正面价值观点意义第一节法家学派及其法律思想概述法家,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多方面阐述法的基本理论.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法的起源与变法论起源论和变法论这是他们主张社会改革和变法的理论根据。

1、起源论商鞅把人类分为上世,中世,下世三个阶段.认为在“以强胜弱、以众暴寡”的下世,人们争夺激烈,为了“定分”、“止争”,需要“立禁”、“立官”、“立君”,即产生了国家和法律。

2、变法论商鞅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变法是历史的必然。

韩非“治民无常,唯法而治.法与时移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二、“以法治国”论对法下了明确定义“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于慎法,而法加乎奸令者也”,即法是由官府制定颁布的,并且有强制力,使赏罚原深入人心,奖赏给予谨慎守法的人,刑法则加于违法犯罪的人.“事断于法”,以法作为治国的惟一工具和判断是非功过的惟一标准.对法的性质和特征作了较全面的论述:1、法的规范性“法者,国之权衡也”2、法的公正性,公是法的灵魂3、法的平等性4、法的公开性法的作用:“定分止争”“兴功禁暴”三、法的纲要—赏与刑治国必须赏刑并用,“信赏必罚”,重刑少赏.“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民不敢试,则无刑也”实质在于重刑四、“势治”论推行法治,必须以君主的权势为前提,以国家政权为后盾商鞅“权制断于君则威”;韩非“抱法处势”“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五、“术治”论术:君主掌握政权驾驭臣下的方法和手段六、文化专制论反对儒书儒术总结:先秦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垂法而治或缘法而治,简称法治。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二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二

一、填空题1、墨家的法律思想及其主张代表的利益与要求。

2、宋代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3、在我国法律思想发展史上,的法律思想,形成了我国古代最早的自然主义法律观念。

4、西汉中期,统治者弃西汉初年的黄老思想,转而采用儒家法律思想史,其首倡者为。

5、从现有史料来看,在中国古代,最早明确提出反对刑讯的是西汉的二、不定项选择题1、《永徽律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德主刑辅B维护皇权C等级特权D宗法伦理2、()对于复仇一事持完全的否定态度,曾经明确表示反对复仇,这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A陈子昂B柳宗元C韩愈D王安石3、()坚决反对赦罪,主张“不赦过,不宥刑”。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4、诸子百家中,对中国后世法律思想影响最大的是()法律思想。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5、儒家思想的共同特点有:()A师法先王B以礼为法C以仁、义、礼、智、忠、孝、信、爱、中庸等为基本范畴和概念D宗法孔子6、周礼具有以下性质()A道德规则B宗教仪式C法律规则D根本大法7、自汉以后,“刑以秋冬”成为了一项法定的司法制度,但这制度也遭到了诸如()的批判。

A王充B柳宗元C朱熹D董仲舒8、下列历史人物中,明确主张废除肉刑的是()A陈亮B崔寔C刘颂D朱熹9、下列关于黄老学派说法正确的是:()A就是先秦道家学派B它融合了道家、法家、儒家三家学说C黄指“黄帝”,老指“老子”D两汉中期后它成为了官方学说10、在东周时期,百家争鸣,各家在法律思想方面的争论,主要是围绕着对待()的态度而展开的。

A礼与法B礼与德C刑与法D重刑与轻刑三、论述题(本题型共2题,每题15分,共 30分)1、试评析“礼教派”与“法理派”之争的意义。

2、试述王守仁的法律思想3、简述洋务派的法律思想。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小生产者2、朱熹3、老子4、董仲舒5、路温舒二、不定项选择题1、ABCD2、D3、A4、B5、ABCD6、ABCD7、AB8、A9、BC 10、A三、论述题1、试评析“礼教派”与“法理派”之争的意义。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复习要求:必须在学习该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完成已布置的四套作业,掌握以下各章重点问题。

复习注意:各章节的主要文献资料即文言文的译句解释。

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重点问题:夏、商奴隶主的“天命”、“天罚”思想要点:相传夏禹“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夏启讨伐有扈时宣称,“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在当时的宗教为迷信中出现了一个主宰一切的至上神:“帝”或“上帝”。

殷商奴隶主宣称其祖先是上帝的子孙,因而从血缘上找到了充当上帝代理人的合法依据。

违抗王命等于违抗神命,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目的是使人们“敬鬼神,畏法令”。

神权法思想在西周的变化:主要表现于对天命说作了重大的修正,提出“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

天命并不固定,只属于有德之人:“天命靡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由此意味着神权的动摇。

统治者必须注重人事,重视人心向背,关怀小民,“知小民之依(隐痛)”。

西周的礼治与“明德慎罚”思想重点问题:礼治的基本原则和特征:相传“周公制礼”,制定出一整套以维护守法等级制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即周礼。

在周礼所确立的全部规范和制度中,始终贯串着“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的原则。

这一基本原则也是西周立法、司法的指导思想。

礼治的基本特征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它也是西周立法、司法的一项重要原则。

西周的礼治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明德慎罚”思想:周公主张德、刑并用,要求崇尚德政,谨慎地使用刑罚,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思想。

这一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重点问题:管仲的改良旧法思想要点:一“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二“作内政而寄军令”包括“四民分居”、“三国五鄙”,“以威治民”;三“令顺民心”,“与民分货”,法令必须适应民众好财争利的习性,建立和保障新的封建经济关系。

子产的立法救世思想要点:一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二改革内政,创立新制;三“铸刑书”,公布成文法;四宽猛并用的刑法思想,包括以“宽”服民和以“猛”服民、罪刑相当和以情断狱。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一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一

一、填空题1、理学史上,被人们称为“二程”是指程颢、兄弟二人。

2、心学的创始人是陆九渊,该学派著名代表人物则是。

3、第一个提出了“宽”、“猛”两手策略。

“宽”即强调道德教化和怀柔,“猛”即主张严刑峻罚和暴力镇压。

4、关于最理想的治国方法,老子认为应当是。

此思想在汉初被发展成为了黄老思想。

5、是对汉以来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一次全面的总结。

二、不定项选择题1、以下对孔、孟、荀三者师承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A孔子、荀子、孟子B荀子、孔子、孟子C孔子、孟子、荀子D孟子、孔子、荀子2、历史上批评刑讯的人有()A路温舒B周弘正C宋太宗D金世宗3、以下历史人物当中,明确主张“性善论”者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4、下列属于法家代表人物的是()。

A李悝B商鞅C子产D韩非子5、下列书目中,能代表黄老学派思想的是()。

A《吕氏春秋》B《春秋》C《史记》D《淮南子》6、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反对亲属容隐的人极少,其代表人物是()。

A孔子B桑弘羊C王安石D袁枚7、下列人物当中,既属于儒家代表人物,又主张“性恶论”的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8、下列人物当中,曾明确主张恢复肉刑的是()。

A郑玄B李胜C钟繇D班固9、下列历史人物当中,反对公布成文法的人是()。

A商鞅B秦始皇C李悝D孔子10、明代的()曾指出“七出”极不合理。

A朱元璋B郑和C郑成功D宋濂三、论述题1、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何以能在汉代形成?2、怎样理解法家的“法治”理论?3、简述秦朝“缘法而治”思想的得失。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程颐2、王守仁3、子产4、无为而治5、《大学衍义补》二、不定项选择题1、C2、ABCD3、B4、ABCD5、D6、BD7、D8、ABCD9、D10、D三、论述题1、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何以能在汉代形成?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在汉代得以形成,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条件,而且与最高统治者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西汉初期推行黄老法律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对西汉政权的稳定,对恢复和发展经济起了巨大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资料《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代码00264)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谭嗣同《仁学》中所谓“仁”的第一或最主要的标准是(平等 )2、“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提出者是(梁启超 )3、阐述“太平之世不立刑”这一思想的著作是(《大同书 )4、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者是(张之洞)5、曾国藩法律思想的核心是(一秉于礼)6、洪仁王千制定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施政纲领是(《资政新篇 )7、中国近代“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家是(龚自珍)8、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和(礼治思想 )9、春秋时期私自编定“竹刑”的是(邓析)10、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贤人治国 )11、先秦时期,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性善论”的是(孟子 )13、“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出自(《墨子.兼爱中》 ) 13、“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一说的提出者是(老子 )14、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治不听君,民不从官”)15、主张肉刑可废不可复的思想家是(白居易)16、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的唐代思想家是(韩愈 )17、“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著名谏议的提出者是(魏征 )18、犯罪存留养亲制度首创于(唐)19、柳宗元认为刑、礼的关系应是(其本则合,其用则异)20、最早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思想命题的历史时代是(北宋)21、唐代创立九卿议刑制度的是(唐高祖)22、明末清初,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命题的思想家是(顾炎武)23、明代提出“信赏罚,一号令”法律思想的历史人物是(张居正)24、在丘濬看来,刑罚的根本价值在于(明刑弼教)25、洪秀全认为造成当时各种社会弊端的根源在于(“一出于私”的社会经济制度)26、认为设置法律在于“纳民于轨物之中”的清末思想家是(张之洞)27、曾国藩认为“修、齐、治、平”的结合点是(一秉于礼)2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是( 儒家思想 )29、王弼与嵇康法哲学观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认为“名教出于自然” )30、从理论上提出区分律与经、律学与经学的必要性,并作出初步论证的晋代思想家是(杜预)31、将封建纲常伦理概括为“三纲”的思想家为( 董仲舒 )32、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人君治理天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 无为 )33、统治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领域数百年的正统哲学为( 程朱理学 )34、北宋中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的思想家是( 范仲淹 )36、北宋中期倡导依法办事,凡“有司议罪,惟当守法”的思想家是( 王安石 ) 37、金朝重视吏治,提倡“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的统治者为(完颜雍 )37、耶律楚材为促进元朝政事统一,起草的法律是( 《便宜一十八事》 )38、明朝倡导“以公理灭私情”理论学说的是( 丘濬 )39、明清之际论述法律问题最多的,涉及面最广的思想家是( 王夫之 )40、提出“专以法律为治”的思想家是( 章太炎 )41、“天命”、“天罚”思想最早出现于( 夏朝 )42、殷商时代的“礼”主要是一种( 宗教祭奠仪式 )4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 《礼记》 )45、《管子》所反映的思想学派主要是( 齐国法家 )45、先秦儒家中,主张儒法融合、礼法统一的先行者是( 荀子 )46、“礼之用,和为贵”的说法,反映了孔子主张( 社会和谐)47、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兼爱 )48、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 庄子)49、《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 道 )50、最早提出系统“法治”理论的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 商鞅 )51、商鞅反对复古倒退,主张( 不法古,不修今 )53、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的同时,还利用了( 五德终始说 )53、西汉新儒学的代表作是( 《春秋繁露》)54、下列属于西晋律学家杜预著作的是( 《律本》)55、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核心是( 文治 )56、隋唐时期贯彻“务在宽简,取便于时”原则的法典是( 《武德律》 )57、批评《礼记·月令》远离“圣人之道”的唐代思想家是( 柳宗元 )58、提出“性善情恶”说的宋代思想家是(李翱)59、在朱熹看来,“礼之本”是( 德 )、60、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黄宗羲 )61、提出“趋时更新”法律时变观的著名思想家是( 王夫之 )62、“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反映出龚自珍主张( 变法改革 )63、太平天国财产公有思想的具体法律表现是(《天朝田亩制度》)64、洋务派法律思想的根本在于(中国传统的纲常名教)65、“一秉于礼”法律主张的提出者是(曾国藩) 66、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发表的、并为变法提供思想理论根据的著作是(《孔子改制考》 )67、梁启超变法思想中所推崇的国家政体是( 君主立宪)68、参与起草《大清新刑律》的日本法学家是(冈田朝太郎)69、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最早明确提出于(《民报》)70、“中华民国”一词的发明者和解释者是( 章太炎)71、中国古代曾经“铸九鼎,象九州”的历史人物是(夏禹)72、“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反映了当时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73、“国无二君,家无二尊”的思想本质是(民治)74、管仲“四民分居定业”思想的具体化是(“三国五鄙”制)75、春秋时期,反对子产“铸刑书”的晋国名臣是(叔向)76、孟子法律思想中,与周公“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说法最为接近的是(罪人不孥)77、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法结合,使儒、法两家趋于合流的思想家是(荀子)78、作为先秦时期著名的学派,自有法律的是(法家)79、最早提出“君人南面之术”的先秦思想流派是(道家)80、法家提出“圣人为法,必使人明白易知”,“布之于百姓”,说明法律应该具有(公开性)81、先秦时期,主张“事断于法”的思想家是(慎到)82、秦王朝“以法为教”的文化专制思想,直接导致了(焚书坑儒)83、废除秦朝“诽谤妖言法”的皇帝是(汉文帝)84、汉代贾谊的作品是(《新书》)85、秦汉之际,倡议“黥劓之罪不上大夫”的思想家是(贾谊)86、儒家所鼓吹的“三纲”学说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君为臣纲)8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董仲舒)88、我国古代第一个明确提出无君、无政府主张的思想家是(鲍敬言)89、将“存留养亲”思想最先制度化的皇帝是(孝文帝 ) 90、唐朝坚持“天刑说”的思想家是(韩愈 )91、北宋中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的思想家是( 范仲淹)92、主张立法“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的明代思想家是(张居正)93、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认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 农 )94、魏源介绍和研究“夷情”的主要著作是( 《夷氛纪闻》 )95、太平天国最主要的立法是( 《天朝田亩制度》)96、主张“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思想家是(曾国潘)97、在戊戌变法前夕,康有为对三权分立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 立法机构)98、清末主张变法,提出“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的思想家是( 梁启超 )99、清末法律改革时期,为了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沈家本提出必须废除(援引比附) 100、章太炎设计的“中华民国”是一种(责任内阁制民主共和国) 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1、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主张“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有( )∙ A.老子∙ B.鲍敬言∙ C.庄子 ∙ D.王弼 ∙E.贾谊2、在先秦思想家中,极力主张以礼治国的有( )∙A.周公∙B.管仲 ∙C.孔子 ∙D.孟子 ∙E.荀子3、王夫之指出,秦汉以后,在“法治”的推行方面存在三大弊端,分别是()∙A.无法 ∙B.郡县不行 ∙C.任法和任人背离 ∙D.执法宽严不当 ∙E.井田被废4、近代中国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 )∙ A.曾国藩 ∙ B.谭嗣同 ∙ C.章太炎 ∙ D.张之洞 ∙E.沈家本5、孙中山先生新民权主义的新内容集中体现为( )∙ A.取消列强在华特权 ∙ B.主张“直接民权” ∙C.恢复关税自主权∙D.实行耕者有其田∙E.强调“主权在民”6、荀况注重对法的理论探讨,他提出的重要的法学概念有( )∙A.法条∙B.法义∙C.法数∙D.类∙E.式7、秦王朝的法律思想主要表现为( )∙A.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B.文武并用,德刑相济∙C.礼法结合,阳德阴刑∙D.严刑峻法,深督轻罪∙E.以法为教,以吏为师8、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代表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E.唐甄9、康有为倡导的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的具体方案是( )∙A.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B.冲决一切封建网罗∙C.设议院开国会∙D.制定宪法∙E.实行三权分立10、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中的“五权”包括( )∙ A.立法权∙ B.司法权∙ C.考试权∙D.纠察权∙E.教育权11、下列人物中,公开反对公布成文法的有( )∙ A.叔向∙B.子产∙ C.孔子∙D.赵鞅∙E.邓析12、下列能够反映墨家“天志”思想的说法是( )∙ A.顺天之意,得天之赏∙B.反天之意,得天之罚∙C.天子有善,天能赏之∙D.天子有过,天能罚之∙E.人无长幼贵贱,皆天之臣也13、朱熹“严刑”主张的具体内容有( )∙A.恢复肉刑∙B.限制赎刑∙C.推行社仓∙D.以口数占田∙E.严惩奸凶14、集中反映洪秀全法律思想的著作有( )集中反映洪秀全法律思想的著作有( )∙A.《原道觉世训》∙B.《原道救世歌》∙C.《原道醒世训》∙D.《劝世良言》∙ E.《太平天国起义记》15、下列对《大清现行刑律》特点描述正确的有()∙A.采用罪刑法定主义∙B.删除了凌迟、枭首等酷刑∙C.取消了六律总目∙D.采用缓刑制度∙ E.分总则、分则两编16、继孔子之后,下列属于先秦儒家流派的人物有()∙A.子张∙B.子思∙C.孟子∙D.荀子∙ E.漆雕氏17、东汉时期,反对神学的法律思想家有()∙A.王充∙B.刘秀∙C.刘预∙ D.仲长统∙18、宋明时期,主张将法律教育与官吏选拔结合在一起的改革家有()∙A.王安石∙B.范仲淹∙C.张居正∙D.丘濬∙ E.朱熹19、下列属于洋务派的法律思想有()∙A.“严刑以致又安”∙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D.“一秉于礼”∙ E.“整顿中法,采用西法”20、清末“礼法之争”中,劳乃宣对《大清新刑律草案》极力攻击的两点是()∙A.故杀子孙∙B.妻殴夫∙C.存留养亲∙D.无夫奸∙ E.子孙违犯教令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1、以德配天——(1)西周时期周公提出的一种思想;(2)周公继续夏商以来的“天命”廉洁,但提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天命可以转移,并且只转移给有德之人。

(3)这一思想的意义在于,从单纯地强调天意,转而重视民心的向背,是对神权法思想的新发展。

2、“三不足”理论——(1)北宋王安石主持变法期间提出的理论;(2)其内容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等思想;(3)它是对中国古代变法改革思想的总结与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