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逻辑》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的逻辑》读书笔记
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自1990年获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以来,陈志武教授先后在威斯康辛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任教,并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学术机构聘为特聘教授或访问教授。陈志武教授一直是世界金融学和金融资产定价领域最具有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陈志武教授拥有国内经济学术界少见的政治经济学视野,更为重要的是,他也是国内鲜见的能用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源流把事情说的很清楚的经济学家。其很多观点启发了更多人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经济的思考。
读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让我受益匪浅。《金融的逻辑》一书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序言、资本化的逻辑、金融的逻辑、金融危机的逻辑、股市的逻辑和文化的金融学逻辑。在序言中,陈志武教授提出了他对于金融的定义:金融的核心是跨越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样发展,等等。在金融经济学中,任何东西或证券不存在什么“固有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其中,人际间的金融交易是任何社会都必须进行的,为了能够更顺利的活下去,也为了生命的延续,只是实现人际金融交易的形式、方式很不一样。在中国,由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金融市场有着不一样的特性。金融市场正在把中国家庭从利益交换中解放出来,让家庭的功能重点定义在情感交流、精神世界上,家应该是情感的天地,是精神上的安家立命之所,而不是利益交换场。
金融的实质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任何金融行为皆可归结为这两类。
所谓跨空间,比如异地办理存取款业务、国际结算、兑现支票、电汇等等,无一不是在将货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来兑现其价值。起源亦颇为有趣,据传是因古代盗贼盛行,跨地区贸易常常会遭遇劫匪,后来便诞生了镖局这一为过往商旅提供安全保障的机构;再往后,连镖局也无法保证100%安全的时候,票号、钱庄等具银行雏形的金融机构便诞生了,在长安赚的银两,直接存入当地钱庄或票号,回到洛阳后再从洛阳分号提出便可。这便是最初的跨空间价值交换,直接催生了后来的银行业务。
所谓跨时间,比如信用卡购物、发行国债、资本市场上融资等等,其实质是将未来的收入流在今天变现,讲得通俗一点,即是将明天的收入借来,在今天进行投资或消费,待日后获得收益时,再偿付借款。这便是跨时间的价值交换。其起源竟是因为罗马帝国连年战争(尤其是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热那亚这三个城市),当地政府已无力支付军备开支,只得向民间筹集资金,可是,如何才能让老百姓心甘情愿的将钱借给政府呢?不知是谁想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点子:将政府未来的税收作为抵押,向民间进行有息借款。这一方案成为了政府发行国债的起源,亦间接催生了后来的证券市场,这些都是后话了。
陈志武教授认为,任何金融行为都逃不开这两种类型,要么是跨时间的价值交换,要么是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要么二者兼具。无论是基础业务,比如亲朋好友间的日常借款行为,还是高端的金融领域,比如国际掉期与衍生交易,概莫能外。
能将如此浩繁复杂的金融现象还原到简单朴素的本来面目,想必需要经历多年的沉浮与冥思,方能得出这般大彻大悟返璞归真的见解。
本书的第二部分资本化的逻辑中,陈志武教授主要研究了中国的钱为什么这么多和中国钱多了许多人却并不感到富有,并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做出了研究。中国正在经历转型,原来有亲情、友情实现的互助互惠式隐形交易被钱化之后,如果替代性的显性金融保险、信贷、养老、投资产品又无法跟上,中国人在钱多的同时,可能反而对未来更感到不安,这不仅使中国的内需无法增长,使中国经济增长继续依赖出口,也让中国人的幸福感下降。“养
子防老”,亲戚间“礼尚往来”,生老病死时的相互帮助,这些都是保险、养老、信贷、投资等的具体实现形式,“血浓于水”的信念是用以强化这种体系的信用基础的文化价值。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依赖金融市场,而不是只依赖家庭、家族达到保障未来生活的目的,这当然也使中国的市场交易额大大增加,钱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市场化发展深化之后,同样的经济交易被显性化了。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钱包鼓起来的同时,并不一定感到富有,原因在于市场化发展后“什么都要钱了”。
本书的第三部分金融的逻辑、第四部分金融危机的逻辑和第五部分股市的逻辑具体分析研究了中国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反思。特别是在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一系列金融危机后,中国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危机引发所有人深思。事实上,金融危机对于中国并不陌生,在古代不仅出现过实物货币危机。随着宋朝中国发明纸币以后,各朝各代都曾因为滥印纸钞而导致一次次金融危机,而在中国涉足股票之后的头一百年里,金融危机更是频频发生,在制度缺失的社会里,遍及全国的现代银行体系、现代证券市场只会为当权者个人和有权力关系的机构方便地提供近似无限的金融资源,最后酝酿成危害全社会的金融危机。与民国时期相比,今天的中国依然缺乏对权力的实质性制约,金融体系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加被国家垄断,因此应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制约行政权力、保障司法独立的制度改革,并且鼓励民间金融的发展,进一步放开新闻媒体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报道。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文化的金融学逻辑中陈志武教授提出了全新的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为了支持“家”的经济互助和精神互助功能,社会就必须有相配的家庭、家族文化,帮助实现这些错综复杂的隐性金融契约。这就是儒家以及其他源自农业社会的传统文化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两千五百年前儒家文化产生的背景。不以个人权利但以名分界定的等级结构,的确让中国社会在两千五百年中基本不变,但这种文化也阉割了中国人的个性,阉割了我们的创造力。阉割了个性的结构或许稳定,可代价是中国长期处于温饱和饥饿之间。如果儒家的本意是要把家庭建成一个不“言利”、以纯感情维系的基本社会的细胞,那么由市场取代家庭的经济功能还是最好的药方。只有这样个人空间才能达到最大,他的精神世界才可以更自由地拓展,精神世界才可以丰富多彩。而在今天的中国,为什么“家”的经济交易功能日益淡化,“家族”作为非正式内部金融市场的功能越来越弱,基于儒家“孝道”的养老与风险保障体系正在瓦解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变迁正在把“孝道”文化体系淘汰。陈志武教授在书中就描写了这样一种可悲的状态——“一个典型中国人的一辈子实际上是不幸的:小时候你必须无条件地听父母亲的话;年轻时最能花钱但却没钱花;等到真正有钱的中年时候又不可能幸福,因为首先要四世同堂,没有个人的空间,也要负担父母的生活;老了以后也是很不幸的,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可能看着父母亲时会想:“他怎么还这么健康,我还要养他”。如果有两个孩子,他们看着年老的父母就会互相推诿。那么,作父母亲的就在想:“我怎么还不死?我怎么要靠他们的施舍来给我生存的保证?”后代看到老年人感觉是负担,老年人看着后代又感觉要看很多面子,也处于一个更不幸福的状态。不管是这些年还是在很久以前,报纸上和我们生活周围都充满了这类不幸故事。我不是说不鼓励孝敬,孝敬应该是一种自愿的选择,是一种美德,但不应该是老年人的唯一养老途径。” 也许,为了不让这样可悲的情形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在我们的社会中,我们确实应该思考中华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虽然陈志武教授的一些观点我仍没有理解透彻,但是这本书确实引发我思索了一些从没有想过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