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运动的描述

合集下载

工程流体力学 第二章

工程流体力学 第二章
( x , y , z , t ) t
只反映 在空间点(x,y,z) 处的时间变化特性 (即不同时刻经过该空间点的流体质点具有不 同的 ),不代表同一质点物理量的变化,所 以不是质点导数。
30
2.2.4 质点导数
( x , y , z , t ) t
反映了物理量在空间点(x,y,z)处的时间变化 特性,故可用来判定流场是否是稳态流场, 若是稳态的,则
或以速度分量表示为: dx vx v x ( a, b, c, t ) dt dy vy v y ( a, b, c, t ) dt dz vz v z ( a, b, c, t ) dt
16
2.2.1 拉格朗日法
一般地,流体任意运动参数或物理量(无 论矢量或标量)都同样可表示成拉格朗日 变量函数:
(a, b, c, t )
( x, y , z , t )
23
2.2.3欧拉表达式变换为拉格朗日
已知欧拉法描述的速度场:u=x,v=-y和 初始条件: x=a,y=b. 求速度和加速度的拉格朗日描述。
24
2.2.3欧拉表达式变换为拉格朗日表达式
已知流场速度和压力分布为:
xy v vxi v y j vz k i yj ztk t 1 e At 2 p 2 x y2 z2
的有限空间或微元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
研究该空间的流体运动及其受力,建立相应动
力学关系。
3
2-1 流场及流动分类
流场的概念 流场所占据的空间。为描述流体在流场内各 点的运动状态,将流体的运动参数表示为流 场空间坐标(x,y,z)和时间t的函数。
v v( x, y, z, t ) vx i v y j vz k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古代诗人曾学下这样一句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其中“青山相对出”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B.江岸C.太阳D.地面【答案】A【详解】“两岸青山相对出”,研究的对象是“青山”,运动状态是“出”,青山相对于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船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而青山相对于江岸、太阳、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以江岸、太阳、地面为参照物,青山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这两句歌词中描写“竹排”与“青山”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河岸竹排B.竹排上的人河岸C.江水河岸D.河岸河岸【答案】A【详解】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中的“游”是指竹排的运动,所以应选竹排之外并且与竹排的位置发生改变的河岸或青山为参照物,即应选青山之外并且与青山的位置发生改变的竹排为参照物,BCD错误。

故选A。

3、下列诗句中,物体(加“”)的运动所选参照物正确的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海”为参照物B.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以“桥”为参照物C.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以——“河岸”为参照物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病树”为参照物【答案】A【详解】A.黄河流入海中,黄河和海之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黄河的流动是以海为参照物的,故A正确;B.桥流水不流,意思是桥在运动,桥是研究对象,桥的运动是以水为参照物,故B错误;C.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觉得行舫运动,只看到远处的树在运动,这是以舫为参照物,树为研究对象,树和舫有位置变化,因此树是运动的,故C错误;D.此处千帆为研究对象,千帆的运动是以沉船为参照物,故D错误。

故选A。

4、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答案】C【详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主题二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学历案-中职物理高教版21机械建筑类

《主题二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学历案-中职物理高教版21机械建筑类

《运动的描述》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运动的描述”,是中职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描述的常用方法以及运动描述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运动的基本概念,理解不同物体运动的特征及运动规律;理解描述运动所需的要素和常用的方法。

2. 技能与操作:学会使用不同的工具(如刻度尺、秒表等)来测量和记录物体运动的相关数据;掌握利用图像、公式等方式描述和分析物体运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三、评价任务1. 基础评价:学生能够正确解释什么是运动、什么是参考系等基本概念。

2. 应用评价:学生能够使用工具测量并描述物体运动的情况,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3. 拓展评价: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运动分析,并尝试用数学公式或图像来描述和分析物体运动。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初中物理中关于运动的知识,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通过讲解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描述的方法及常用的工具,使学生对运动有更深入的理解。

3. 实例分析: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运动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和分析。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所学工具和方法测量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并相互交流和讨论。

5.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学生的实践活动,强调运动描述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简单的问答和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和思考题,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复习和思考。

同时,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运动进行观察和描述,下次课上进行交流。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应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2022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运动与能量2.2运动的描述习题课件教科版

2022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运动与能量2.2运动的描述习题课件教科版

夯实基础逐点练
9.【中考•烟台】如图所示的是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 的场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_比__较__相__同__时__间__内__通__过__的__
______路_,程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 过_____比__较__相__同__路__程__所__用__的__时,间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运动 得快。物理学上采取_____观_(填众“观众”或“裁判
探究培优拓展练
16.【中考•内江】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 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 速迎面吹来,真实地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 形。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D.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1.【中考•镇江】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 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 )
A.船 B.山 C.河岸 D.山上的树木
夯实基础逐点练
2.2020年初新冠肺炎在我国肆虐,威胁着成千上万的生
命。各国纷纷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通过飞机正在向
探究培优拓展练
19.【中考•无锡】学校运动会上4×100 m接力赛中,为 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运 动员应该( )
A.都站在原地不动 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 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速度 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原地不动
探究培优拓展练
【点拨】接棒运动员在传棒运动员接近接力区时应及时起 跑,当两人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时开始交接,可保证传 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 【答案】B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一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四句诗中,含有机械运动意境的有()A.一句B.两句C.三句D.四句【答案】C【详解】白日依山尽,这说明太阳和山之间有位置的变化;黄河入海流,说明水和地面有位置的变化;欲穷千里目中没有位置的变化;更上一层楼,说明人的位置要发生变化,故有三句机械运动的句子。

故选C。

2、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一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四句诗中,含有机械运动意境的有()A.一句B.两句C.三句D.四句【答案】C【详解】白日依山尽,这说明太阳和山之间有位置的变化;黄河入海流,说明水和地面有位置的变化;欲穷千里目中没有位置的变化;更上一层楼,说明人的位置要发生变化,故有三句机械运动的句子。

故选C。

3、2020 年 7 月 23 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火箭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是静止的B.“天问一号”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C.运载火箭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D.运载火箭相对于火星是静止的【答案】B【详解】A.在升空的过程中,“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位置发生了改变,以火星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运动的,故A 错误;B.在升空的过程中,“天问一号”相对于运载火箭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静止的,故B正确;C.在升空的过程中,运载火箭相对于地球位置发生了改变,以地球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运动的,故C错误;D.在升空的过程中,运载火箭相对于火星位置发生了改变,以火星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4、在田径赛场上,为了及时捕捉赛事的精彩画面和比赛细节,常采用先进的高速轨道摄像装置,俗称“电兔子”,就是一个可以在轨道上来回奔跑的载有高速摄像机的小车,它可以跟随运动员一起运动并同步拍摄该运动员,从而实现拍摄完美的视觉画面。

初一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精选11篇)

初一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精选11篇)

初一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精选11篇)初一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 1一、设计思想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分为:机械运动的概念、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三个部分。

这三个部分中,机械运动的概念较为简单学生理解也相对容易,所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后两部分,在参照物的教学中通过一个小实验,钢笔放在书本上推动书本运动。

利用机械运动的概念讨论钢笔是运动还是静止?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选择不同的标准获得不同的运动形式,自然的引出参照物的概念。

整体的设计思路利用身边的现象赖引导学生理解参照物和相对运动的概念,期间可通过穿插一些视频和音频资料,让学生理解更加具体、生动和深刻。

二、教材分析初二时学生初次接触物理,本章是人教版的起始章的第二节内容,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

在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学生先从身边最简单的运动着手,对于学生物理学科的入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对于本节不熟悉的参照物,教材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最终理解运用。

三、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物理思维还未建立,理解和分析能力较弱。

该年龄段的学生有好奇心,但是对问题缺乏深刻的思考,对知识的提炼和总结缺乏训练。

比如物体的运动选取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形式不同。

学生容易将参照物和研究对象混淆,对于这个问题,一定要先通过明确谁是参照物谁是研究对象,再讨论后续的相对运动。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停运动着的世界中,能举例说明常见的运动现象。

(2)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

能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式的体验学习,使学生能灵活选取参照物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人生观教育,通过“STS”教学,激发学生学好科学技术,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巩固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巩固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巩固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机械运动的是()A.麦浪滚滚B.铁水奔流C.五四运动D.万里雪飘【答案】C【详解】A.麦浪滚滚,麦子相对地面不断发生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铁水奔流,铁水相对地面不断发生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五四运动”,指社会事件,与物体运动没有关系,不属于机械运动,故C符合题意;D.万里雪飘,雪花相对地面不断发生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沿着观音湖边幽静的小径,小海不知不觉来到九莲洲湿地公园门口。

走上小拱桥,脚下有潺潺的流水经过,发出哗哗的水声。

驻足停留,小海感觉“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小海认为“桥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小拱桥B.湖边的石块C.小海D.流水【答案】D【详解】“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研究对象应该是桥。

A.不能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A不符合题意;B.以湖边的石块为参照物,桥相对于石块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桥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C.小海驻足停留,桥相对于小海位置没有变化,以他为参照物,桥是静止的,故C不符合题意;D.以流水的参照物,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它们s﹣t图象如图所示,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则()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无法确定【答案】C【详解】根据图象可知,甲、乙的路程与时间都成正比,因此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在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因此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C正确,符合题意,AB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如图是建党100周年庆典时飞行表演的情景,29架直升机排列成“100”字样,当直升机队形不变时,小明认为直升机是静止的,则他所选的参照物为()A.地面B.队列中的其他直升机C.天空中的云朵D.站在地面的人【答案】B【详解】ACD.以地面、天空中的云朵和站在地面的人为参照物,直升机相对于地面、天空中的云朵和站在地面的人的位置发生改变,直升机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以队列中的其他直升机为参照物,直升机相对于队列中的其他直升机的位置没有改变,它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

专题二运动学知识

专题二运动学知识

专题二运动学知识一、运动学知识1运动学总论1-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①运动形式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

②参照物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③时间与时刻时间是指一段时间,也叫时间间隔,时刻对一个点,也叫时间点。

1-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判断什么可以作为质点是中学物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必须会的技能之一,也是考点之一。

1-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这里的标量和矢量是两种概念,矢量等同于数学中学的向量,向量的运算法则就是矢量的运算法则,不过二者还是有些区别的;标量等同于数学中的实数,但是他不完全等同,实数中的运算性质标量也满足。

注: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在三维空间内路程与位移的关系,x 是位移大小,s 是路程。

则S x ≤1-4★★速度和速率(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是矢量。

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 ,即 tS v = (适用范围最广) 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也就是粗略地表示物体在一个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

即 )(lim 0t x dtds t s v t ==∆∆=→∆ (高中学了导数就明白瞬时速度就是位移的一阶导数)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课件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课件
C.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 中是绝对不动的
D.一座房屋造好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 置上不会移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 对不动的
5、下列各例现象与相对静止无关是( D)
①飞机空中加油; ②跑动给马拉松运动员递饮料; ③太阳从东方升起; ④彩云掩月; ⑤“手抓子弹”的奥秘; ⑥如影随行 A 、② ③ ⑥ B、 ② ④ ⑤ C 、① ③ ⑤ D、 ③ ④
运动
2、如果以课本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静止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 是静止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 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变化,那么被判 断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 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汽车上站着的是小华,为什么司机和路边 的人对他的判断不一样?
3.两辆汽车同向行驶,描述汽车的运动是
以__地__面____ 作为参照物,坐在甲车里的乘客 看到乙车在向后退,该乘客是以__甲__车____作为 参照物。这两辆汽车相比较,____甲__车__车开得
快。
4.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汽车经过一座桥,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是 绝对不动的
B.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 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1.根据下图所示情境,讨论两个小车的运 动情况。(注:“左西右东”)
a: ①向东(右)运动 ②静止 ③向西(左)运动, 只是比风的速度慢
2.根据下图所示情境,讨论两个小车的运 动情况。(注:“左西右东”)
b:
向西(左)运动, 而且比风的速度快
3.根据下图,能否判断风的情况?
①如果小车静止,则风向 东刮 ②如果小车在向左(西) 运动,风的情况可能是: 向东 无风 或向西(只是风速比车慢) ③如果小车向东运动,则 风向可能是: 向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一. 教材分析《运动的描述》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掌握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物体运动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位移、路程等。

但他们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2.掌握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示物体运动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3.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思维碰撞。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PPT。

3.实例和图片。

4.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物体的运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你们可以看到这些物体的运动吗?如何描述它们的运动呢?”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性。

2.呈现(15分钟)介绍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定义和公式。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实例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

可以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思维碰撞。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主要介绍了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位移、平均速度公式、速度与时间图线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如位移、速度等,但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度与时间图线等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和绘制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本节课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掌握平均速度公式。

2.掌握速度与时间图线的绘制方法和意义。

3.培养学生的图形绘制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和区别。

2.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

3.速度与时间图线的绘制方法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思考和探索,理解和掌握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和方法。

2.通过图形绘制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速度与时间图线的绘制方法和意义。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绘图。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复习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如位移、速度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物体运动的描述方法。

2.呈现(10分钟)呈现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和定义,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给定的物体运动情况,计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并绘制速度与时间图线。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其他描述物体运动的方法,如加速度、位移时间图线等。

八年级 物理 第二章 2.2-2运动的描述-快与慢 课件

八年级 物理 第二章 2.2-2运动的描述-快与慢  课件

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时间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多一点思考,少一份遗憾。——杨建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孔明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享受生命。 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酒食上得来的朋友,等到酒尽樽空,转眼成为路人。 生命就像是一种回音,你送出了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了什么就是会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不要忘记:“一份耕耘乃至九份耕耘,你得到的收获依然是零,惟有十分的耕耘,你才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一棵小草,也许永远不能成为参天大树,但它可能做最绿最坚强的小草;一滴水,也许永远不能像长江大河一样奔腾,但它可以成为所有水中 的最纯的那一滴
路程 公式 速度=
时间
v=-st
变形式
S=vt
t=-sv
单位
推导:V=-st
米/秒=
米 秒
路程的单位 速度的单位=
时间的单位
m/s 读作:米每秒
千米/时=
千米 小时
Km/h 读作:千米每时
基本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5m/s 读作 5米每秒

自行车5m/s 表示 自行车每秒钟通过路程5米。
3、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二、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2、速度的概念: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课题2《运动的描述》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课题2《运动的描述》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课题2《运动的描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课题2《运动的描述》。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物理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

2. 运动描述方法:图形法、表格法、语言描述法。

3. 运动类型的判断: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法、表格法、语言描述法描述物体运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判断不同类型的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联系。

2. 教学重点:运用图形法、表格法、语言描述法描述物体运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悬挂的风铃,思考风铃的运动状态。

2. 新课导入:介绍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3. 课堂讲解:a. 讲解位移:以教室里的学生为例,说明位移的概念。

b. 讲解速度:以学生从教室走到操场的过程为例,说明速度的概念。

c. 讲解加速度:以学生从静止开始跑动的过程为例,说明加速度的概念。

4. 方法讲解:a. 图形法:以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为例,说明如何用图形表示运动状态。

b. 表格法:以表格形式展示学生从教室走到操场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表格法。

c. 语言描述法:以学生从教室走到操场的过程为例,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运动状态。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不同类型的运动。

6. 例题讲解:分析并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加深对运动描述方法的理解。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位移:概念、物理意义、表示方法。

2. 速度:概念、物理意义、表示方法。

3. 加速度:概念、物理意义、表示方法。

4. 运动描述方法:图形法、表格法、语言描述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运动类型,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运动的描述(第2课时)教案 教科版(2021-2022学年)

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运动的描述(第2课时)教案 教科版(2021-2022学年)

教学目标1速度的定义、公式.ﻫ2.知道速度的单位“米/秒”和“千米/秒”及换算关系.ﻫ3.速度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知道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明确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教学难点:知道速度单位的组成和由来,会对不同速度单位进行换算。

会用速度公式求速度,能对不同单位的速度比较大小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引入1、学生重温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2、比较乌龟和兔子在不同阶段的快慢(1)1龟兔赛跑开始阶段谁快?判断依据是什么?(2)最后谁快?判断依据是什么?小结:一、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相同路程比较时间;2、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如果路程不同时间也不相同,那又怎么比?例:运动员用10s跑了100m,汽车在2h内行驶了72km,那运动员和汽车哪个快呢?(学生讨论并比较,从而引出速度)师:对,比速度(转化为相同时间比路程).二、速度: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ﻬ3、速度的意义:4、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单位:路程时间速度米(m)秒(s)米每秒(m/s)千米每时(km/h)单位换算:引导学生得出 1 m/s=3。

6km/h5、列举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练习:单位换算和利用v=s/t 计算速度例:教材讲v=s/t => s=vt t=s/v 和解物理计算题格式解题的一般思路1.分析题意,想象物体的运动情况,看清题目中的已知量和待求量.2.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公式、数学知识等分析,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应当画出参考图建立物理图景,分析物理过程.3.按照例题的格式,把已知、求、解、答的过程完成.计算题中常见的问题:1.不写出所依据的公式,对于不同的速度、路程、时间不用带不同脚标的符合表示.2.没有统一单位.3.在计算过程中没注明单位.4.不使用作图的方法帮助分析复杂的问题.5.做题的格式不合理,容易出错.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ﻬ板书设计要点一、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二、速度: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2节运动的描述
在这段时间里,我每天坚持进行一小时的户外跑步。

无论是在清晨
的阳光下,还是在傍晚微风中,我都享受着这段属于自己的时间。

起初,我只是想通过运动来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但渐渐地,我发
现跑步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好处。

每当我迈开脚步,跑过风景
如画的街道,我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

我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一切烦恼都随着每一个踏出的步伐而消失不见。

在跑步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更加专注和坚定。

每一次跑步,都需要
我集中精神,克服困难,坚持到底。

这种毅力和耐力的培养,让我在
日常生活中也变得更加坚强和不屈。

我学会了不轻易放弃,不畏惧困难,勇敢向前。

另外,跑步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

每当我感受到
清晨的阳光洒在脸上,或是傍晚的微风拂过耳畔,我都意识到自己生
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里。

我开始珍惜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感恩身
体的健康,感悟生命的意义。

总的来说,通过这段时间的跑步锻炼,我不仅变得更加健康和强壮,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了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我会继续坚持下去,享受
跑步带给我的快乐和收获。

愿每一次踏出的步伐,都是在追逐更加美
好的自己的路上。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巩固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巩固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巩固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送餐机器人端着托盘送菜品的情景。

若认为机器人是运动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托盘B.地面C.菜品D.机器人手部【答案】B【详解】A.机器人一直端着托盘,机器人和托盘之间未发生相对位置变化,以托盘为参照物,机器人是静止的,故A不符合题意;B.送餐机器人端着托盘送菜品的过程中,机器人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故B符合题意;C.机器人端着菜品向前运动,机器人与菜品之间未发生相对位置变化,以菜为参照物,机器人是静止的,故C 不符合题意;D.机器人的手部一直端着托盘,与机器人之间的相对位置未发生改变,以机器人手部为参照物,机器人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是刻舟求剑的故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句话所选用的参照物是()A.舟B.舟上的人C.地面D.流动的水【答案】C【详解】A.以舟为参照物,剑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以舟上的人为参照物,舟是静止的,剑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以地面为参照物,舟是运动的,剑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C符合题意;D.以流动的水为参照物,舟是运动的,剑也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骑自行车的人自西向东运动,固定在路旁的摄像系统两次拍出的照片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以小轿车为参照物,货车与自行车都向东运动B.以地面为参照物,货车、小轿车、自行车均在运动C.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轿车向西的速度大于货车的速度D.以货车为参照物,小轿车向西运动,自行车也向西运动【答案】D【详解】骑自行车的人自西向东运动,所以图中右方为东,左方为西。

A.以小轿车为参照物,货车与自行车都向右运动一段距离,所以向东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以地面为参照物,三车的位置都相对地面发生了变化,所以都在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以地面为参照物,相同时间内小轿车向西移动的距离大于货车向西移动的距离,所以小轿车向西的速度大于货车的速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以货车为参照物,小轿车向西发生了位置变化,是向西运动,但自行车有向东的位置变化,为向东运动,故D 错误,符合题意。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1--2运动的描述》专项强化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1--2运动的描述》专项强化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1--2运动的描述》专项强化训练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两辆汽车A、B在平直马路上运动时的s﹣t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前30秒内,A、B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反B.A车在t1、t2、t3时刻的速度大小是一样的C.70s内B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2m/sD.40s﹣70s,A车比B车运动的慢【答案】D【详解】A.前30秒内,A车距离0点越来越远,B车距离0点越来越近,故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反,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有图像可知A车在前0--30s和40--70s通过的路程都是600,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即速度相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70s内B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是840m,故速度为v840m70sst===12m/s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有图像可以看出40s﹣70s内,A车通过的路程比B车通过的路程长,所以A车比B车运动的快,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所示,在桌面的书本上放一支笔,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如果认为笔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这张桌子B.推书的人C.这个书本D.地面【答案】C【详解】ABD.以这张桌子、推书的人及地面为参照物,笔与它们之间有位置变化,所以相对于这些物体,笔是运动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以这个书本为参照物,笔与书本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在公路上并列行驶的两辆汽车,甲车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也向东运动。

如果以楼房为参照物时则说明()A.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B.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比乙车运动的快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比乙车运动的慢【答案】C【详解】由“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也向东运动”可判断出乙车一定向西运动,而甲车看到乙车向东运动,说明甲车也向西运动,且速度比乙车的快,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运动的描述》ppt课件初中物理人教版2

《运动的描述》ppt课件初中物理人教版2
7. 直线运动的位移与位置的关系:
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
Δx = x2- x1。
《 运 动 的 描 述》pp t课件初 中物理 人教版 2
《 运 动 的 描 述》pp t课件初 中物理 人教版 2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注意
位移
路程
方向 大小 运算法则
是矢量 需考虑方向
是标量 不需考虑方向
位移的大小与路径无关;
B
O
A
-2
0
2 x/m
质点沿直线由B运动到A的位移: xA - xB = 2-(-2)= 4 m
B
O
A
-2
0
2 x/m
质点沿直线由A运动到O的位移: xO - xA = 0-2 = -2 m
注意
➢ 物体的位移记为Δx,Δx = x2- x1
➢ 位移Δx 的“+”“-” 表示方向,不表示 大小 ➢ “+”表示位移的方向与所选的正方向相同 ➢ “-”表示与所选的正方向相反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 运 动 的 描 述》pp t课件初 中物理 人教版 2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指某一瞬间,它与状态量相对应
2、时间: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 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表示方法
(在时间的数轴上)
比喻
时刻
点 好比一张照片
时间间隔
(时间)
线段
好比一段录像
注: 一点、一瞬、一个位置相对应的——时刻
一段经历、一段过程相对应的——时间
举例

下上 下

课课 课
(2)矢量相加和标量相加
+ 矢量相加的法则相同吗? = 30 kg
算术加法法则

(新)教科版物理八上《2.运动的描述》公开课(教案)

(新)教科版物理八上《2.运动的描述》公开课(教案)

2.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描写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适宜的参照物。

2.能用事例解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物理学家是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的。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知道选定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知道探寻物质世界的奥秘,要从研究物质的运动开始,而研究运动,要从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开始学习。

形成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适宜的参照物。

2.通过选取不同的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3.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常见的两种方法。

4.知道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单位,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难点1. 通过选取不同的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2. 知道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单位,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一书中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昆虫,便一把把它抓了过来。

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竟是一颗子弹。

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学习完本节的知识后,相信你的这些疑惑就会得到解答。

教学活动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1〕参照物;〔2〕动与静;〔3〕快与慢。

一、参照物组织学生看课本P23,讨论:小明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小结: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火车中的小明,小明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火车、火车旁的三位同学和小明都在做机械运动。

但是小明所说的同学们都在后退的说法都有道理。

因为他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问:小明看到火车旁的三位同学在后退,是以什么为标准的?答:以车厢为标准,火车旁的三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的位置的发生了改变,所以说三位同学是运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 可以作为参照物,但参照物一旦选定,即假定它 是静止不动的。
②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 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此时参照物可略去不提)。
③不能选择被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3)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方法
① 确定研究对象,即明确要判断哪个物体是否运动; ②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一个不动的物体; ③判断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若位置 有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无变化,则被研究 的物体是静止的。

例:运动员用10s跑了100m,汽车在2h内行驶了
72km,那运动员和汽车哪个快呢?
总结: 当所走的路程,所用的时间都不一样时,用通 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2)速度v
①定义: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
②表示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s v ③速度公式: t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
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就是说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对同一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状态可以不同。
相对于运动的列车,乘客是静止的; 相对于静止的地面,乘客是运动的。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应用:空中加油机和歼击机 相对静止,可以实现空中加油。
思考: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 谁运动得比较快? s/m 90 甲 乙
此运动为匀 速直线运动
10
30
t/s
s----路程-----米(m) t----时间-----秒(s) v----速度-----米每秒(m/s)
④速度单位:米/秒(m/s)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
⑤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练习: 36 10m/s=____________km/h 72 20m/s=____________km/h 108 30m/s=____________km/h 30 72 km/h =____________ m/s 25 90km/h =____________ m/s 100 360 km/h =____________ m/s
汽车风洞实验赏析
点评:汽车没有动,风在动,就可以 研究汽车高速行驶的情况,多么实际 而又多么有创意的方法啊… …
新型汽车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不动, 让风高速迎面吹来,可研究汽车高速行驶的情形。
国庆阅兵场景欣析 相对天安门城楼,检阅方队在 向前运动 ; 相对检阅方队,天安门城楼在 向后运动 相对其它检阅方队,其中的任一方队都是 相对 静止 的;
s 解:利用公式 v ,可以算出刘翔的运动速度为 t s 110 m v 8.52 m / s t 12 .91s
例2:运动员用10s跑了100m,汽车在2h内行驶
了72km,那运动员和汽车哪个快呢? 解:
s1 100m 10m / s 运动员的速度: v1 t1 10s
讨论与交流:同学们看到小明远远离去,小明 却看到同学们向后退去,究竟是谁在运动?
把书平放在桌子上,书上放一支笔, 推动书使它沿桌面缓慢移动,请你 思考:
1、选取桌子作标准,笔和书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都是运动的
2、选取书作标准,笔和桌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笔静止,桌子运动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应用:花样跳伞运动员在空中 相对静止完成各种漂亮造型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应用:地球同步卫星相对 地面静止不动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应用:宇航员和哈勃望远镜相 对静止,宇航员可以对哈勃望远镜进行正常维修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应用:完成飞行队列特技表演
试一试
m 子弹的速度: v2 s2 1600 800m / s 2880 km / h t2 2s
因为v1 <v2所以两者中较快的是子弹.
40
160
注意:单位是
km/h
速度不超过40km/h
汽车的驾驶仪表盘上都安装着速度计,它可以指出 路程是多少? 时 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速度计上的指针如图所示, 间 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经过3小时后能行驶多远?
⑥速度单位表示的含义:
汽车的速度是20m/s,表示:
汽车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 ⑦变形公式:
S vt(求路程) tS ) v (求时间
小资料
约1.2m/s
约20m/s
约5m/s
约250m/s
s t
例1: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 会中,以12.91s获得了男子 110m栏金牌,试求这项奥运 会记录的速度是多少?
相对静止
位置关系不变
选定的参照物 (假定不动) 位置关系改变 相对运动
研究对象Βιβλιοθήκη 试一试下列说法中各是以什么作参照物的。 1.坐在船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参照物是(船 )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竹排在江中游以( 青山 )作参照物 青山在走以( 竹排 )作参照物 3.月亮从云中钻了出来。 参照物是( 云 )
观察图中的小旗,判断船相对岸上楼房的运动状态有 哪几种可能?
1.静止 2.向左运动

3.向右运动(船速小于风速)
3、运动的快与慢: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方法一: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的方法) 方法二: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的方法)
新问题: 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 去比较呢
汽车的速度:
s2 72km v2 36km / h 10m / s t2 2h
因为v1 =v2所以运动员和汽车一样快.
例3:飞机在1.5h内飞行2700km,子弹在2s
内飞行1600m,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解:
s1 2700 km 飞机的速度:v1 1800 km / h t1 1.5h
3、选取笔作标准,书和桌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书静止,桌子运动
1、参照物:事先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
(1)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改变。 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
根据它们在照片上的位置是否变化,请判断哪辆汽车 是运动的,哪辆汽车是静止?
(2)参照物的选择:根据需要和方便选择
怎样分析解答物理计算题呢 四步走: A、 找一找:题上告诉了什么信息?
B、问一问:题上需要我们求出什么? C、想一想:求出问题的依据是什么? D、答一答:写出你的答案。

速 度
解:汽车速度v=80km/h 行驶时间t=3h
汽车行驶路程为:
S=vt = 80km/h×3h=240km
速度大小的另一种比较方法----图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