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运动的描述教案(附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运动的描述教案(附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新版)新人教版)

《运动的描述》◆教材分析运动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学生对运动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但仅局限于相对于地面位置改变的运动物体,如正在奔驰的汽车,路上的行人等,对运动的相对性缺乏必要的认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能借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本节内容由“机械运动”和“参照物”两部分内容组成。

运动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其中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

机械运动的知识是学习其他各种运动的基础,也是本章进一步学习“速度”“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必备知识。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参照物在机械运动中起到“标准”作用,通过课本内容学习使学生体验类似的场景,使学生体验到:对于同一个物体,由于参照物的选择不同得到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从而进一步认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过程与方法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机械运动,参照物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状态。

多媒体课件、课本、文具盒◆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1展示图片,提出问题:这几张照片是在同一个路口相隔了很短的时间先后拍到的,通过观察这几张照片,你能告诉大家:哪辆汽车是运动的,哪辆汽车是静止的吗?根据什么?你认为静止的物体就真的静止吗?学生活动1学生思考,并回答:1.某某颜色的车是运动的、某某颜色的车是静止的。

2.根据它们在照片上的位置是否改变。

3.不是,因为整个地球都是转动的。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反映出物理是有用的。

教师活动2展示照片,提出问题:这几张照片上的物体运动了吗?又是根据什么?学生活动2思考,并回答:物体运动,他们的位置随时间改变。

初中物理教学备课教案运动的描述与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备课教案运动的描述与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备课教案运动的描述与分析教案:初中物理教学备课——运动的描述与分析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应该能够:1. 理解运动的概念以及常见的物体运动形式;2. 掌握描述运动的基本术语和量词;3. 能够分析物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运动特征和规律。

二、教学内容1. 运动的概念和分类:a. 运动的定义;b. 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复运动等。

2. 运动的描述与分析:a. 速度与位移:—速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和量词;—位移的定义、计算公式和量词。

b. 加速度与速度变化:—加速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和量词;—速度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c. 运动图象和运动规律:—图象的绘制和分析;—运动规律的总结与应用。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利用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一个小球从斜面滚落,引出运动的概念,激发学生思考。

2. 知识点讲解(30分钟):分别介绍运动的分类、速度与位移、加速度与速度变化、运动图象和运动规律等知识点,结合实例进行讲解,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

3. 实验探究(30分钟):安排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利用计时器和测量工具,测定小车在不同斜度斜面上滑行的时间和距离,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 练习与讨论(3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包括计算速度和位移、分析图象、推导运动规律等,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要求学生归纳出描述和分析运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展示并讨论学生的总结。

四、教学资源1. 教学投影仪;2. 实验所需的小车、斜面等实验器材;3. 练习题和课堂展示所需的教辅材料。

五、教学评估1. 活动练习成绩;2. 学生课堂参与和互动表现;3. 学生总结和展示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拓展延伸针对学生掌握的程度和兴趣,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或开展相关的实验活动,如用视频分析软件对运动图象进行进一步分析等。

七、教学反思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说课稿2023-2024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说课稿2023-2024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运动的描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运动的描述》这一章节的说课内容。

本节课是物理学中运动学的基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认识,理解运动是相对的,以及掌握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运动的描述》是物理学中的开篇章节,它不仅为后续学习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学概念打下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关键一环。

本节课主要围绕“机械运动”的概念展开,探讨物体位置的变化,理解运动的相对性,并学习如何选用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运动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但往往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理解。

他们可能知道物体在移动,但不一定能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一定能理解运动的相对性。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目标1. 物理观念机械运动的概念:学生能够理解并解释机械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的概念:学生能够理解参照物在描述物体运动状态中的作用,并能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学生能够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会根据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科学思维实例体验: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科学探究讨论与交流:在讨论和交流中,加深学生对机械运动、参照物以及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理解。

4.科学态度与责任运动观念的树立: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意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师首先通过讲授法介绍机械运动的概念和参照物的概念;然后通过演示法展示不同参照物下物体运动状态的差异;最后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

人教版(2024)-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物理

人教版(2024)-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物理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运动的描述》二、课程课时1课时三、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机械运动的概念以及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运动的普遍性,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在描述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教材还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和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运动描述的理解。

四、核心素养目标1.物理观念:建立机械运动的概念,理解运动的相对性。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物体的运动状态。

3.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

参照物的选择及运动的相对性。

2.教学难点理解运动的相对性。

能够正确选择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1.课的类型:新授课。

2.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法。

七、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教学环节:播放一段关于运动的视频,如行驶的汽车、飞翔的鸟儿等。

教师活动:“同学们,大家看了这段视频,有什么感受呢?视频中的物体都在做什么呢?”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后回答。

“视频中的物体都在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对运动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机械运动的概念(10分钟)教学环节:讲解机械运动的概念。

教师活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比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鸟儿在天空中飞翔,这些都是机械运动。

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呢?”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

“人在走路是机械运动。

”“树叶飘落也是机械运动。

”教师活动:“非常好。

机械运动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说课稿:12运动的描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说课稿:12运动的描述
1.位置的相对性:学习物体位置的确定,理解相对位置的概念,掌握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
2.机械运动:学习机械运动的概念,理解静态和动态的区别,掌握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3.速度:学习速度的概念,理解速度的计算方法,掌握如何描述和分析物体的速度变化。
4.加速度:学习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加速度的计算方法,掌握如何描述和分析物体的加速度变化。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练习题:设计一些与运动描述和分析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巩固他们对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2.实验报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让他们选择一个运动物体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提升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说课稿:12运动的描述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运动的描述”。本章在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运动的描述和分析,为学生后续学习动力学、力学等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本章主要知识点包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描述和分析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位置的相对性、机械运动、速度、加速度和运动的图像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物理量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同时,如何通过运动的图像分析和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一. 教材分析《运动的描述》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掌握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物体运动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位移、路程等。

但他们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2.掌握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示物体运动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3.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思维碰撞。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PPT。

3.实例和图片。

4.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物体的运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你们可以看到这些物体的运动吗?如何描述它们的运动呢?”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性。

2.呈现(15分钟)介绍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定义和公式。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实例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

可以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思维碰撞。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及反思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及反思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及反思(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一节。

) 教材分析: 这是学生认识机械运动的开始,也是力学的基础知识。

机械运动的引出,科学地描述了人们对运动的认识,体现了科学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教材从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新的课程理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理性认识自然现象,科学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

本节内容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运动是普遍的现象,学生有感性认识,但如何科学地描述运动,学生还未接触到。

可以说学生对运动的认知是肤浅的,表面化的,缺乏理性认识,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繁杂多样的运动个体中总结出规律,完成理性认识的升华。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分析物理现象,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教材为依据,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引导,讨论,合作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大屏幕展示故事:很久以前,一老一小两个和尚座在庙前的台阶上,望着“春风拂柳”,小和尚问老和尚:“师傅您说,风吹树动,是风动呢,还是树动?”老和尚闭目答道: “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树动,而是你的心在动。

”学生听了这个故事,立刻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

在学生既好奇又迷惑之际,教师解释:老和尚的说法自有他的道理,他是从哲学角度理解的,而从物理学的角度怎样科学和理的解释这一现象呢?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运动的描述。

(设计说明:通过故事情节的展示,使课堂呈现出自然、和谐、欢快的气氛。

)二、新授知识让学生举例什么是运动(如天空中飞行的飞机、地面上奔驰的汽车、海洋中航行的轮船,地面上行走的人、流动的水、游动的鱼、飞行的鸟等都在运动),这些运动实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并作思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主要介绍了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位移、平均速度公式、速度与时间图线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如位移、速度等,但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度与时间图线等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和绘制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本节课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掌握平均速度公式。

2.掌握速度与时间图线的绘制方法和意义。

3.培养学生的图形绘制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和区别。

2.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

3.速度与时间图线的绘制方法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思考和探索,理解和掌握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和方法。

2.通过图形绘制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速度与时间图线的绘制方法和意义。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绘图。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复习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如位移、速度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物体运动的描述方法。

2.呈现(10分钟)呈现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和定义,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给定的物体运动情况,计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并绘制速度与时间图线。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其他描述物体运动的方法,如加速度、位移时间图线等。

初中物理_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运动的描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通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意识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难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三、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钢尺、橡皮筋、木梳子。

如果没有变化,认为是静止的;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实验:请同学们将书本放在课桌上,把钢笔放在书本上,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使书本载着钢笔沿桌面向前移动,思考下面问题:(1)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书本相对于桌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有无变化?钢笔相对于书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3)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钢笔相对于桌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4)通过上面的活动,你能明白什么问题?总结:(1)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是运动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所以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体的静止只是相对的,平时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2)参照物选择的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所以确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选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两个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是相对静止。

例如,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以其中学生进行实验,并经过讨论思考交流得出: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变化,书本相对于桌面是运动的;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没有变化,钢笔相对于书本是静止的;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变化,钢笔相对于桌面是运动的。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根据您的教学思路,以及您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说明您采用何种教学实施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怎么样培 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课堂有效甚至高效)
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难点:什么是机械运动,在研 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即 教学策略选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教学 择与设计 准备:多媒体课件,足球比赛等相关运动的影片,在设 计中采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 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从 而体现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构建情境,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利用学习网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物理
教学课例名
《运动的描述》

(简单说明本课的学习内容,说明课题教学的重点
和难点)
本课是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 1.2《运动的描述》的
内容,《运动的描述》是学生认识机械运动的开始,也
是力学的基础知识。它深深影响运动、运动和力、机械
能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本节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起
2、合作探究 3—小组交流下列两个问题,选代表
展示
西游记中拍摄的“孙悟空”腾云驾雾的场面,真的
是演员在腾云驾雾吗?你猜想他们是怎样拍摄的?
2、教师计划使用设备、资源如下:
软件:多媒体课件示文稿。 教学实施环境要求:多媒体电子教室具备转播系统 或投影仪。 二、本节课我注重体现了以下几个思想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利用任务驱动法,让学 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学生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 (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并且掌 握相关知识。 2、分层教学的实施。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 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不同对 象分别对待)通过小组合作及分层完成任务,解决学生 间的水平差异。 3、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已了解了一定运 动描述知识的八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 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 则。重难点知识精讲。 4、注重学生兴趣的引导,实现教学目标。在本节 课,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描述》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描述》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这一节的知识点与生活联系紧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 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多表述,多动手,多总结。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创设情景、分组实验、 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 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 原则。并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从 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培养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能力 。
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说出生活中其他的可用本节知识解释的现象 。对于学生的举例教师要给予鼓励。
板块四、课堂总结 请学生谈谈这一节课对“运动的描述”有了哪些认识? 让学生归纳叙述本节的主要内容、判断方法,使学生对本节内 容形成知识体系。
七、板块设计
提问:请你解释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 要求学生用相对静止的道理予以解释。
教师指出: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 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举例说明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时,物 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相同。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 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本节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物理规律,培养 了学生的探究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场 所。
在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一个主讲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 组织者,教师和学生一起去感觉、认识、探索、分析、概括,和 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重视了学生间的`交 流合作,加强了学生间友好相处的心态。
问:司机看到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以车厢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车厢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说乘客 是静止的。 问:男孩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有位 置的改变。所以他说乘客是运动的。

《运动的描述说课稿》以及教学设计方案

《运动的描述说课稿》以及教学设计方案

运动的描述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南八家初中的田富,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效果这几方面对本节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运动的描述”这一节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地影响运动和力、机械能的学习。

在自然界里,一切物体的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在各种各样的运动中,机械运动最普遍、最简单,学生也最熟悉。

初中物理从简单的运动开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逐步展开对物理的学习。

此外,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也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

基于这些教材把“机械运动”安排在第一章来学习,这节内容是初中物理基础,大号这个基础,对于初中物理乃至所有科学学科的学习都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三、重点难点重点: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难点: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四、教法学法教法:教材先通过大量具体的实例,表明机械运动是普遍存在的,进而让学生讨论、了解机械运动的特点。

通过比较、归纳得出机械运动的定义。

本节教学中建议多举实例(图片或录像)。

在课堂中进行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的运动。

要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的必须选参照物作为判断的标准。

学法:运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运动,应该说还是初次,探究这方面的知识,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因而通过本节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更为重要地是让学生感悟科学的观点及科学的研究方法。

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出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本节教学教学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将一些场景生动在现,使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或用多媒体播放生活中一些运动的物体,观看完成后提问:1、身边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时运动的?2、哪些物体是静止的?3、他们一定是运动的吗?一定是静止的吗?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思考并举例。

初中物理_初中物理1.2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初中物理1.2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运动的描述》新课标教学设计机械运动的现象很普遍,学生也非常熟悉.因此,教材中首先出示了一组有趣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列举了许多机械运动的例子,说明了运动的普遍性;通过课文内容使学生体验类似的场景,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介绍了参照物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实例通过分析思考,理解运动物体的共同特点(即它们位置的改变),掌握机械运动的概念,通过学生简单的实验及对实验的分析,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进而理解参照物的概念,并能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获得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知道参照物的概念.4.会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二、能力目标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获得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机械运动,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教学难点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判断.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观察,分析运动物体的共同特点,掌握机械运动的概念.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和对实验的分析理解参照物的概念.教具准备投影仪、录像机及录像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请同学们观看机械运动录像资料,解说词配合图象解说.[师]各种各样的活动都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同时也都是一门科学.学好关于运动的科学,不仅能深入认识体育,还能深入地了解自然.从今天开始同学们就要开始学习关于运动的科学.二、新课教学1.机械运动[师]请同学们看课本图11.1-1中的三幅漂亮的图片,能回答图下面的问题吗?(同学们会热烈讨论)[投影]•哈雷彗星•喜马拉雅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想想议议][师]请同学们根据书中图片和看到的录像资料讨论:哈雷彗星、喜马拉雅山、奔驰的猎豹,它们有没有共同点?共同点是什么?[生]它们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们都在运动.[师]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运动的例子吗?[生]从家里到学校或从学校回家都是运动.[生]老师讲课时在讲台上或教室里的走动也是运动.[生]假期旅游时乘坐汽车或火车都是运动.[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运动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能讲讲你们是怎么来判断物体是不是运动的呢?[生]如果物体从这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就是运动了,如果一直呆在一个地方不动就没有运动.[师]同学们讲得非常通俗.你们说的“地方”就是“位置”.天空中飞行的飞机、火箭;地面上奔驰的火车、汽车;江河海洋中航行的船只、舰艇;行走的人、流动的水、游动的鱼、飞翔的鸟等等都在运动,为什么能说它们都在运动呢?[生]说这些物体都在运动是因为它们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板书]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mechanical motion).2.参照物[师]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既然运动是普遍的,为什么又常常说房屋、桥梁是静止的,河水、船只等是运动的?[实验]请同学们将书本放在课桌上,把钢笔放在书本上,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使书本载着钢笔沿桌面向前移动,思考下面问题:[投影](1)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2)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有无变化?(3)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生]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没有变化;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师]请同学们根据机械运动的概念来判断书本和钢笔的运动情况.[生]书本和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书本和钢笔是运动的.[生]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说明钢笔是静止的.[师]一个说钢笔是运动的,另一个又说钢笔是静止的,他们矛盾吗?请同学们讨论.[生]如果以桌面作标准,书本和钢笔就都是运动的.如果以书本作标准,钢笔就是静止的.[生]选择作标准的物体不一样,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一样,因此他们并不矛盾.[师]大家分析得很好,还有类似的例子吗?[生]有.比如老师站在讲台上,如果以教室的墙壁作标准,老师就是静止的,如果选择太阳作标准,老师就是运动的,因为老师站在地球上不动,但地球在绕着太阳转动.[生]我们大家都一样,如果以坐在教室中的椅子作标准是静止的,如果以太阳作标准都是运动的.[生]旅游坐车的时候,如果以车厢作标准,坐着的人是静止的,如果以路边的树或大楼作标准,车内的人就是运动的.……[师]同学们讲得都很好.可见,说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标准.[板书]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的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reference object).[想想议议][师]请同学们每人都来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的.[生]放学后和同学一起回家时,以同学为参照物,我就是静止的,以房子为参照物,我就是运动的.[生]在河堤上行走时,以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为参照物,则自己是静止的,以河岸为参照物,则自己和影子都是运动的.[生]一个人在公路上行走,如以路旁的树木作参照物,他是从西向东走,这时如果从他身后开过一辆汽车,以汽车为参照物时,这个人就是在从东向西走.……[师]太棒了,自己祝贺一下吧!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师]从上面同学们的分析可以看出,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生]是不是只要说到物体的运动情况,都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物而言的?[生]参照物应该怎样选择呢?[师]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好.同学们自己设计舞台剧看能能不能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学们上台表演呢并进行解说[生]第一个问题是肯定的.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说一个物体运动情况是什么,肯定是相对于某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来说的.[生]选择参照物时,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个身作参照物,因为这样选的话.这个物体永远处于静止状态.[生]刚才大家说到参照物中有人、有车、有树木、有房屋、还有人的影子等,什么都有.所以,我认为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生]因为我们词论的物体大部分是在地面上运动的,所以—般应选样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这样研究问题方便.[生]我认为如果选样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时,参照物可以不提.比如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不用说”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在运动”.[生]我觉得选择参照物时,应该看怎样选择研究问题更方便.比如研究客车是不是运动,最好选择地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作参照物;如果要研究人在车厢里是否运动,就该选择车上的坐椅或固定在车上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师]同学们表现得太棒了!老师还要补充一点,研究问题的时候,选择好参照物后,就可以先假定参照物是不动的,然后再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情况.比如课本P22图11.1-4中丙图,“乘坐电梯向外观看,有什么感觉?”[生]乘这样的电梯向上运动时,以电梯为参照物,假设电梯不动,楼房就在向下运动;如果乘电梯向下时,楼房就向上运动.[生]如果老师从讲桌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以老师为参照物的话,假定老师不动,可以认为是讲桌沿老师的反方向运动.[师]大家说得非常正确,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还会碰到很多的例子.现在请同学们观察教材图11.1-3及图11.1-4甲、乙,大家互相交流讨论,说一说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各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投影][师]清同学们看一则有趣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生]如果我是那名飞行员,电可以抓住那颗子弹.因为尽管飞机和子弹都在飞,但对飞行员来说那颗子弹是静止的.三、小结[师]请同学们一起来小结本节内容.1.机械运动.2.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怎样选择参照物?四、动手动脑学物理达标检测1.放在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火车头、车厢的座椅是静止的:相对于路边的树木、房屋是运动的.若以乘客为参照物,要看乘客是坐在椅子上静止还是在运动.如果以坐在椅子上的乘客为参照物,则行李架上的物品是静止的.若以正在车厢内走动的乘客为参照物,则行李架上的物品电可以认为是运动的.2.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也叫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它绕地球转动一周的时间与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相同,且它的运动方向和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也相同,所以相对于地面上的任一点的位置都不改变,因此,地面上的人从任一观察点去看卫星都是静止不动的.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一周大约需要21小时,确切地说是23小时56分.3.如果以电视为参照物,运动员可以近似地认为是不动的.但看电视时人们根据经验自然会选择运动员周围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因此能看到运动员是运动的.五、板书设计学情分析运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运动,应该说还是初次,探究这方面的知识,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初中物理_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运动的描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通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意识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难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三、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钢尺、橡皮筋、木梳子。

如果没有变化,认为是静止的;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实验:请同学们将书本放在课桌上,把钢笔放在书本上,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使书本载着钢笔沿桌面向前移动,思考下面问题:(1)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书本相对于桌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有无变化?钢笔相对于书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3)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钢笔相对于桌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4)通过上面的活动,你能明白什么问题?总结:(1)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是运动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所以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体的静止只是相对的,平时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2)参照物选择的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所以确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选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两个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是相对静止。

例如,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以其中学生进行实验,并经过讨论思考交流得出: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变化,书本相对于桌面是运动的;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没有变化,钢笔相对于书本是静止的;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变化,钢笔相对于桌面是运动的。

初中物理_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1000字【学情分析】教学对象:初中物理学生课堂环境:普通教室,学生个数30-40人。

学生特点:初中学生大多数还不太成熟,对物理知识掌握程度较浅,缺乏物理直观理解和数学基础知识。

其中,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弱,需要有一定的引导。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初中物理教材中的运动的描述部分。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各种物理量的定义及其测量方法,以及运动的描述方法(如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此外,教材还涉及一些实例分析,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掌握运动的描述方法。

【教学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 熟悉运动的各种物理量的定义及其测量方法;2. 掌握运动的描述方法及其应用;3. 了解实例分析的基本方法。

课程内容:1. 引入课程:通过提问,让学生对运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5分钟)2. 提出并讲解运动中常用的物理量,并介绍测量方法(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通过实际展示和比较,让学生感性理解各种物理量的定义。

(15分钟)3. 通过示例动画、视频等,讲解运动的描述方法(如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并引入相应的公式。

需要适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数学辅导。

(25分钟)4. 分组进行实例分析操作。

将学生分组,每组从实际生活中选取一个运动过程,通过给出的运动描述表格,完成对该运动过程的描述,并计算相应物理量。

(30分钟)5. 总结课堂内容,巩固知识点。

(5分钟)【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肯定。

但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有些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弱,需要有一定的引导;2. 示例分析的操作时间较长,有压缩时间的需求;3. 运动的描述方法比较抽象,需要更多的实例分析帮助理解。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接下来在教学中将更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在讲解运动中物理量的定义时,注重旁征博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2. 示例分析的操作时间缩短,增加实例练习的数量;3. 多使用生活实例,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学习。

2021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运动的描述教学分析(新版)新人教版(1)

2021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运动的描述教学分析(新版)新人教版(1)

《运动的描述》一、教学内容分析运动关于学生而言并非陌生,学生对运动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但仅局限于相关于地面位置改变的运动物体,如正在奔驰的汽车,路上的行人等,对运动的相对性缺乏必要的熟悉。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熟悉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能借助参照物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本节内容由“机械运动”和“参照物”两部份内容组成。

运动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处于永久的运动当中。

其中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简单、最大体的运动形式,是人们超级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

机械运动的知识是学习其他各类运动的基础,也是本章进一步学习“速度”“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必备知识。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参照物在机械运动中起到“标准”作用,通过讲义内容学习使学生体验类似的场景,使学生体验到:关于同一个物体,由于参照物的选择不同取得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从而进一步熟悉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重难点冲破运动是普遍的现象,学生有感性熟悉,但如何科学地描述运动,学生还未接触到。

能够说学生对运动的认知是浅薄的,表面化的,缺乏理性熟悉,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多给学生多提供多媒体等丰硕的感性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经历观看、分析,总结的进程,完成理性熟悉的升华。

1.机械运动冲破建议:在生活中,学生对运动已有丰硕的感性熟悉,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会,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得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等知识,并培育学生的观看、试探和归纳能力。

由于本节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因此课题的引入比较容易,引入的方式也很多,能够通过剪辑一些与运动有关的视频资料,用多媒体播放。

如猛烈的足球竞赛,优美的冰上芭蕾,火箭拔地而起,瀑布飞流直下,辽阔的草原上万马奔腾,湛蓝的天空中飞机编队拖着彩色烟雾在做特技飞行,子弹击碎鸡蛋的慢镜头特写,花朵盛开的慢镜头播放……运动使咱们的世界转变多姿。

接着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一起特点?什么是机械运动?宇宙中的一切都在运动吗?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从而引出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目标
学习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理解机械运动的定义方法,能正确判断各种情境下参照物的选取。
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机械运动的定义及理解,参照物的定义及应用。
难点:体会物理定义方法的简洁、准确。会判断各种情况下的参照物。
关键:以机械运动定义方法的理解为联系,串联起参照物的选择,由浅入深地选择合适的事例让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知识,并进一步理解不同情境下参照物选取的例子,从概念的建立到理解,再到应用。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完成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学习、理解。
任务1:观看PPT图片,判断图片中的哪个物体发生了运动?为什么?
要求:独立思考后与同桌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展示与交流:学生展示、补充、交流
教师点拨:阅读教材16页机械运动的定义,结合图中所示情况,理解什么叫做“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物理学上关于机械运动的定义,没有出现一个“动”字,却把“运动”解释得清楚明白,这样的定义方法是我们需要学习领会的。
人教版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科
初中物理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单元名称
《运动的描述》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1.机械运动的概念;2.参照物。联系起上一节学习的长度、时间两个物理概念,并为下一节学习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做好准备。在学习机械运动的定义时,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定义方法的准确和简洁,对物理学科学方法有接受、理解。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任务目标教学法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安排学习任务时,明确每一次任务都要有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交流展示的过程,通过这一学习流程的实施,培养学生形成自主独立的意识,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交流展示,培养语言交流能力,并体验成功。教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承担“导演”的作用,设计好课堂学习进程,安排好学生学习步骤,激发好学习兴趣,引导好学生按照“剧本”去学习、去经历、去体验。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提供方法的指导,当学生在学习中有闪光点时,无论是学习方法上的,学习成果上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师都要及时发现并给予鼓励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并内生不断学习前进的动力。
任务4:完成1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第二课时:完成配套教辅材料的练习。
说明
任务2:观看图片,判断图中的路人、出租车司机对乘客运动状态的描述是否有理?为什么?
要求:独立思考、交流讨论,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讲清楚。
展示与交流:学生展示、交流、补充
教师点拨:路人说车上的乘客“真快!”是相对于而言,乘客坐在车上,相当于运动得很快,所以路人说“真快!”而司机说乘客“你没动。”则是相当于而言,因为乘客相当于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可以说乘客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由此可见,当我们选择了不同的相对的物体时,同一个乘客的运动状态可以说是的,也可以说是的。
在上述的例子中,我们把这个相对的物体称为“参照物”,以后我们把“相对于地面而言,乘客是运动的”改为“选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请同桌至今相互说一下。
任务3:完成填空:选择为参照物时,乘客是静止的。
要求:独立思考、交流讨论,讲明原因
展示与交流:学生展示、交流、补充
教师点拨:我们发现同学们会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比如有的同学选择出租车为参照物,有的选择出租车司机为参照物,这些答案都是可以的,因为乘客相当于司机和车都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那么可不可以选择出租车坐垫、后视镜呢?可见参照物的选取并没有统一的要求,只是许多时候我们都会根据生活习惯,把我们生活的地面当做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