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

合集下载

第十七章 合成抗菌药(药物化学专业打印)PPT课件

第十七章 合成抗菌药(药物化学专业打印)PPT课件
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活性和解离常数Pka值有
密切关系,当Pka值为6~7.4时抗菌作用最强。
10
抗菌增效剂 Antibacterial synerists
是指抗菌药物和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时,所 产生的治疗作用大于两个药物分别给药的 作用总和。
11
NH2
N
CH2
H2N N
OCH3
OCH3
甲氧苄啶
OCH3 Trimethoprim, TMP
NaOCl, NaOH
H3C
NH2 N O
5-甲基-3-氨基异噁唑
19
CH3CONH CH3CONH
H2N SO2Cl + N
O
N 磺酰化
CH3 NaHCO3
SO2NH
N O
CH3
1、NaOH 水解 2、HCl 酸化
H2N
SO2NH
N O
CH3
20
二、喹诺酮类抗菌药 Antimicrobial Quinolone Agents
21
O 6 5 4 3 COOH
7
N
8
2
N1 H
萘啶羧酸类 Naphthyridinic acid
65
N
7
N
8
O 4 3 COOH
2
N1 H
吡啶并嘧啶羧酸类 Pyridopyrimidinic acid
O
O
COOH
O
N N
C2H5
噌啉羧酸类 Cinnolinic acid
O 6 5 4 3 COOH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广泛的抑
制作用,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可使其抗菌作 用增强数倍至数十倍,甚至有杀菌作用。 还可增强多种抗生素的抗菌作用。

第十七章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

第十七章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
常用金属盐为硫酸铜盐。 磺胺类药物分子结构中的苯环因受芳伯氨基的影响,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卤代反应,生成白色或黄白色的溴化物沉淀.
治疗感染疾病的新纪元 碱性和酸性中有一定的溶解度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喹诺酮类药物分子结构具有共轭体系,在紫外区有最大吸收波长,可用来鉴别
抗代谢学说
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性状。
IR
展开,比移值,对照 保留时间,峰面积 红外
三、特殊杂质检查
杂质 来源
工艺杂质 生产过程
降解杂质 贮运过程
原料、试剂 、中间体、 副产物、异
构体
贮藏、运输 、使用过程
中产生
氧氟沙
通过HPLC
星中有
杂质A 9,
法检查
关物质
10-二氟-3-
O
甲基-7-氧-2 ,3-二氢- F
O
COOH
杂质B R1=H , R2=F , R3=CH3
分子结构中具有共轭体系,在紫外区有特征性吸收。
灵敏度高、精密度好使,可死用亡于本率类很药物高及的其制细剂菌的含量测定
分代
代表药性传染疾病得到控制
开辟了一条从代谢拮 抗寻找新药的途径
磺胺类药物的发现
1932年Domagk发现了百浪多息
对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制 作用
为提高可溶性,降低毒性,合成可
分离模式多样、适用范围广、专属性强、检测手段多样、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分析速度快等特点
第4代 良好 大 强 广谱 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
贮藏、运输、使用过程中产生
磺胺多辛显黄绿色放置变淡蓝色
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碱性蕃红等进行复染。
第四代(1997-)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

药物分析题第十七到二十一章

药物分析题第十七到二十一章

第十七章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能作为测定左氧氟沙星中光学异构体的HPLC流动相添加剂使用的金属离子是()A。

Cu2+ B. Fe3+ C。

Co2+ D. Na+ E。

Au3+2.《中国药典》(2010年版)鉴别诺氟沙星采用的方法是()A.紫外分光光度法B.气相色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化学反应鉴别法E.红外分光光度法3.具有丙二酸呈色反应的药物是()A.诺氟沙垦B.磺胺嘧啶C.磺胺甲嗯唑D.司可巴比妥E.盐酸氯丙嗪4.《中国药典》(2010年版)氧氟沙星中“有关物质”检查采用的方法是()A.紫外分光光度法B.薄层色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气相色谱法E.毛细管电泳法5.《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于盐酸洛美沙星片的含量测定采用的方法是( )A.紫外分光光度法B.非水溶液滴定法C.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D.气相色谱法E.荧光分光光度法6.左氧氟沙星原料药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采用的是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其中所用的离子对试剂是()A.高氯酸钠B.乙二胺C.磷酸二氢钠D.庚烷磺酸钠盐E.氢氧化四丁基铵7.复方磺胺甲嗯唑中所包含的有效成分是()A.磺胺甲嗯唑和磺胺嘧啶B.磺胺嘧啶和对氨基苯磺酸C.磺胺异嗯唑和磺胺甲嗯唑D.磺胺甲嗯唑和甲氧苄啶E.磺胺和对氨基苯磺酸8.下列含量测定方法中,磺胺类药物未采用的方法是()A.沉淀滴定法B.溴酸钾法C.紫外分光光度法D.非水溶液滴定洼E.亚硝酸钠滴定法9.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磺胺甲噁唑含量时,ChP2010选用的指示剂或指示终点的方法是( )A.永停法B.外指示剂法C.内指示剂法D.淀粉E.碘化钾—淀粉10.复方磺胺甲嚼唑注射液中磺胺、对氨基苯磺酸以及甲氧苄啶降解产物的检查.ChP2010采用的方法是()A.薄层色谱法B.紫外分光光度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比色法E.高效毛细管电泳法(二)配伍选择题[11-12]A.吸光度B.甲醇与乙醇C.光学异构体D.乙醚、乙醇与丙酮E.防腐剂11。

药物分析题第十七到二十一章

药物分析题第十七到二十一章

第十七章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能作为测定左氧氟沙星中光学异构体的HPLC流动相添加剂使用的金属离子是()A. Cu2+ B. Fe3+ C. Co2+ D. Na+ E. Au3+2.《中国药典》(2010年版)鉴别诺氟沙星采用的方法是()A.紫外分光光度法B.气相色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化学反应鉴别法E.红外分光光度法3.具有丙二酸呈色反应的药物是()A.诺氟沙垦B.磺胺嘧啶C.磺胺甲嗯唑D.司可巴比妥E.盐酸氯丙嗪4.《中国药典》(2010年版)氧氟沙星中“有关物质”检查采用的方法是()A.紫外分光光度法B.薄层色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气相色谱法E.毛细管电泳法5.《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于盐酸洛美沙星片的含量测定采用的方法是()A.紫外分光光度法B.非水溶液滴定法C.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D.气相色谱法E.荧光分光光度法6.左氧氟沙星原料药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采用的是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其中所用的离子对试剂是()A.高氯酸钠B.乙二胺C.磷酸二氢钠D.庚烷磺酸钠盐E.氢氧化四丁基铵7.复方磺胺甲嗯唑中所包含的有效成分是()A.磺胺甲嗯唑和磺胺嘧啶B.磺胺嘧啶和对氨基苯磺酸C.磺胺异嗯唑和磺胺甲嗯唑D.磺胺甲嗯唑和甲氧苄啶E.磺胺和对氨基苯磺酸8.下列含量测定方法中,磺胺类药物未采用的方法是()A.沉淀滴定法B.溴酸钾法C.紫外分光光度法D.非水溶液滴定洼E.亚硝酸钠滴定法9.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磺胺甲噁唑含量时,ChP2010选用的指示剂或指示终点的方法是()A.永停法B.外指示剂法C.内指示剂法D.淀粉E.碘化钾-淀粉10.复方磺胺甲嚼唑注射液中磺胺、对氨基苯磺酸以及甲氧苄啶降解产物的检查.ChP2010采用的方法是()A.薄层色谱法B.紫外分光光度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比色法E.高效毛细管电泳法(二)配伍选择题[11—12]A.吸光度B.甲醇与乙醇C.光学异构体D.乙醚、乙醇与丙酮E.防腐剂11.除去吸光度外,诺氟沙星滴眼液应检查的是()12.左氧氟沙星应检查的是()[13—15]A.重氮化反应B.与生物碱沉淀剂反应C.铜盐反应D.A与B两项均有E.以上各项均没有13.利用磺胺类药物结构中的磺酰胺基进行鉴别的反应有()14.利用磺胺类药物结构中N1上具有嘧啶类取代基的分解产物,而进行鉴剔的反应有()15.利用磺胺类药物结构中N1上的含氮杂环取代基进行鉴别的反应有()[16—19]A.紫外分光光度法B.双波长分光光度法C.非水酸量法D.两步滴定法E.高效液相色谱法16. ChP2010复方磺胺嘧啶片中的甲氧苄啶含量测定采用()17. ChP2005复方磺胺甲嚼唑片中的甲氧苄啶含量测定采用()18. ChP2010中诺氟沙星乳膏的含量测定采用()19. ChP2010中磺胺异嗯唑的含量测定采用()[20—23]A.溴化钾B.盐酸C.NOBr D.快速重氮化法E.分子间反应用永停滴定法测定磺胺类药物含量时,反应条件为:20.为使反应速度加快,可加入21.为避免亚硝酸挥发与分解,缩短滴定时间,可采用()22.在酸性溶液中,溴化钾与亚硝酸反应可生成()23.重氮化反应为()(三)多项选择题24.喹诺酮类药物采用的鉴别反应或方法有()A.硫酴铜反应B.红外光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丙二酸反应E.紫外分光光度法25.喹诺酮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有()A.非水溶液滴定法B.紫外分光光度法C.HPLC法D.荧光分光光度法E.配位滴定法26.磺胺类药物的鉴别方法有()A.红外光谱法B.烯丙基的反应C.与硫酸铜的反应D.三氯化铁反应E.芳香第一胺的反应27.测定磺胺类药物含量常用的方法有()A.电泳法B.紫外分光光度法C.非水溶液滴定法D.永停滴定法E.碘量法28.能与金属离子C02+反应显色的药物有()A.巴比妥B.磺胺嘧啶C.阿托品D.异烟肼E.氧氟沙星29.具有酸碱丙性的药物有()A.磺胺嘧啶B.磺胺异嗯唑C.吡哌酸D.依诺沙星E.硫喷妥钠30.复方磺胺甲嗯唑注射液中有关物质检查包括()A.磺胺B.对氨基苯磺酸C.甲氧苄啶降解产物D.光学杂质E.甲醇(四)是非判断题31.喹诺酮类药物有关物质的来源主要分为2个途径,一是工艺杂质,二是降解产物()32. ChP2010规定了左氧氟沙星原料药中右氧氟沙星的限量,采用手性色谱柱法测定()33.磺胺甲嗯唑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时,选用外指示剂法指示终点()34. ChP2010规定磺胺异嚼唑中有关物质检查采用薄层色谱法()35.磺胺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滴定法(非水溶液滴定法、永停滴定法和络合滴定法)等()(五)计算题36.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含量测定: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匀,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左氧氟沙星40mg),置100ml星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

南医大药物分析第17章合成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简).

南医大药物分析第17章合成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简).

钠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亚硝酸钠滴定液
(0.1mol/L)相当于25.03mg的磺胺嘧啶 (C10H10N4O2S)。
V F T 103 含量% 100% m
•片剂的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流动相:乙腈-0.3%醋酸铵(20:80)
含量测定
非水溶液滴定法-吡哌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诺氟沙星乳膏 高效液相色谱法-常用
第二节 磺胺类药物

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化学合成药物
一、典型药物结构与性质

基本结构——对氨基苯磺酰胺
H2N
SO2NHR
《中国药典》2010版收载20余种

磺胺嘧啶
磺胺甲噁唑
磺胺异噁唑
磺胺多辛
喹诺酮类抗菌药
氧氟沙星(ofloxacin)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
(二)典型药物
喹诺酮类抗菌药
盐酸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
(三)理化性质 1、酸碱两性:含羧基及碱性氮原子,易 溶于碱和酸中 2、溶解性:在水和乙醇中极微溶解 3、紫外吸收特性:结构都有共轭系统
ChP2010用该法鉴别诺氟沙星软膏和 乳膏

鉴别试验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
喹诺酮类分子结构中的共轭系统,在紫外区 有最大吸收波长。 • 诺氟沙星:以0.4%氢氧化钠溶液制成每1ml 中含5ug的溶液,其紫外吸收图谱在273±1nm、 325与336±1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73nm 处,E为1095。供试液稳定。
在酸性条件下,还可与生物碱沉淀剂发生沉 淀反应

第17章合成抗菌药

第17章合成抗菌药

R'= CHCO2H
( CH 2)2C O2H
OH N
N
H2N
N
N
H
NH2
CONHR'
辅酶F (细菌DNA合成必需)
5. 抗菌增效剂
在研究一系列2,4-二氨基嘧
NH2
啶类化合物时,发现了甲氧
N
OCH3
苄啶(TMP)对革兰氏阳性 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广泛 H2N 抑制作用,对二氢叶酸还原
N
OCH3
SO2NH2
O
0.69nm 磺胺类 药物
O
H
0.23nm
CH
N
O
H
0.67nm 对 氨基 苯甲酸
磺胺甲噁唑
O
O ON
CH3
S
N H
H2N
磺胺甲噁唑 (Sulfamethoxazole,SMZ)
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 半衰期约11小时,多与 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合 用,将磺胺甲噁唑和甲 氧苄啶按5:1比例配伍, 这种复方制剂被称为复 方新诺明,其抗菌作用 可增强数倍至数十倍, 应用范围也扩大。
方法二:
二、喹诺酮类抗菌药
(Antimicrobial Quinolone Agents)
喹诺酮类(quinolones) 抗菌药物是一大类具 有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结构的化合物。
这一类药物也可称为吡酮酸类药物。
1.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按化学结构分类,喹诺酮类抗菌药可分为四类 :
NN N
F O
依诺沙星
COOH
诺氟沙星的结构修饰(2):
在诺氟沙星的分子中的哌嗪环引入甲基和在8 位引入氟原子得到氟罗沙星和 洛美沙星。

17合成抗菌药物分析

17合成抗菌药物分析

四、含量测定
(一)非水溶液滴定法 ChP2010测定吡哌酸含量 非水碱量法: 溶剂—冰醋酸、标准滴定液—高氯酸 结晶紫指示终点 直接滴定法,做空白 含量% =
(V V0 )T F 103 100% W
注意事项:
在配制滴定溶液和溶剂 时,应严格控制醋酐用量!
原因:
哌嗪基为仲胺,
易发生乙酰化反应。 目的:为提高测定精度
酸碱两性 : 含有羧基和碱性氮原子, 故显酸碱两性,易溶于酸和碱
R2 R3
X 6 7 8 1 N R1 5 O 4 3 2 COOH
R4
R5
紫外吸收光谱特征:分子结构中具有共轭系 统,在紫外区有特征吸收,利用此性质可进 行鉴别或含量测定。
1.0
A
0.0
200
l/ nm 诺氟沙星片紫外吸收光谱
350
对照品
对照品
供试品
(5) 红外光谱法 用本法鉴别药物时,中国药典要求按指定条件 绘制供试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与《药品红外 光谱集》中的相应标准图谱对比,如果峰位、 峰形、相对强度都一致时,即为同一种药物。
诺氟沙星红外光谱图
2400~2100 1900~1650 1670~1500
C三C 乙炔基 C三N 腈基 1300~1000 1000~650 C=O 羰基 C=C苯环


喹诺酮和磺胺药物结 构、性质和分析方法
熟 悉 了 解
喹诺酮和磺胺类药 物有关物质的检查
喹诺酮和磺胺类 药物的体内分析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
第一个喹诺酮抗菌药是 1960 年偶然发现,在 合成氯喹衍生物的过程中,分离得到一个副 产物,发现它具有抗菌活性对他进行结构修 饰和改造,得到第一个具有中等抗革兰菌活 性的萘啶酸(Nalidixicacid),1963年作为 治疗尿路感染药物上市。

第十七章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2

第十七章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2
液,同法测定,计算,即得。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类药物的测定多采用离子
抑制色谱法或离子对色谱法。
O S
O O N N H CH3 CH3
H2N
磺胺异噁唑
(二)性质
1. 两性化合物 芳伯氨基(弱碱性)
和磺酰胺基(酸性)
H2N SO2NH
2. 芳伯氨基 可用重氮化—偶合反 应鉴别或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
3. 与金属离子反应
磺酰胺基氮原
子上的氢比较活泼,可与某些金属离 子(如硫酸铜)反应生成沉淀
四、含量测定
(一)非水碱量法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 诺氟沙星乳膏的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诺氟沙星 5mg),臵分液漏斗中,加三氯甲烷15ml,振摇 后,用氯化钠饱和的0.1%氢氧化钠溶液25ml、 20ml、20ml和10ml分次提取,合并提取液,臵 100ml量瓶中,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 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用 0.4%氢氧化钠溶液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 5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IV A),在273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另取诺氟 沙星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0.4%氢氧化钠 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g的溶
尽量大
E. 磺胺增效剂甲氧苄啶在两波长处的吸收度
差值应尽量小
第二节 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
一、结构与性质 (一)基本结构与代表药物
O
6 7 5 8 4 3
O OH
N H
1 2
O N N HN N H3C N
HN
O
COOH
F N
COOH
N CH3
吡哌酸
O F N HN COOH

11第十七章合成抗菌药

11第十七章合成抗菌药

1.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O COOH Cl N CH3 HN O COOH N H3C N 萘啶酸 N CH3 F N CH3 氟甲喹 H3C N O HN COOH 诺氟沙星 N CH3 F N O 氧氟沙星 N CH3 O COOH 吡哌酸 N N N N CH3 F O HN COOH 环丙沙星 O COOH F N N O COOH
0.23nm
O CH O 0.67nm
H N H
0.69nm 磺胺类药物
对氨基苯甲酸
磺胺类药物代表
O S
O N N H
O
CH3
H2N
磺胺甲噁唑
• 本品抗菌谱广,抗菌作 用强。半衰期约11小时, 现多与抗菌增效剂甲氧 苄啶合用,将磺胺甲噁 唑和甲氧苄啶按5:1比 例配伍,这种复方制剂 被称为复方新诺明,其 抗菌作用可增强数倍至 数十倍,应用范围也扩 大,临床用于泌尿道和 呼吸道感染外伤及软组 织感染,伤寒,布氏杆 菌病等。
溴莫普林 R=
CH2
R=
CH 2
SCH 3
3
Br
3
OCH OCH • 四氧普林的抗菌活性略低于甲氧苄啶,作用机制 OCH 相类似。在欧洲广泛被作为抗菌增效剂使用,与 四氧普林 磺胺嘧啶合用可增效并延缓微生物产生的耐药性。 CH OCH CH OCH R=
3 2 2 2 3
OCH 3
4. 磺胺类药物和抗菌增效剂的作用机制
磺胺类药物
H2 N SO 2NHR H 2N OH N N N N H CH2NH SO 2NHR
伪二氢叶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H N N H 2N N N H CH 2O
O P OH
O OH P OH OH

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课件

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课件

H
第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 O F COOH
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 O F COOH
H
C2H5 萘啶酸 Nalidixic Acid O F COOH N H3C N F
C2H5 吡哌酸 Pipemidic Acid O COOH N O CH3
H HN N N
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
左氧氟沙星 Levofloxacin NH2 O
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
COOH 与氧氟沙星的关系? NH F H N
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 F
H3C HN N
N
HN
O F
N
COOH
N
H3C N
N
HN
N
N
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 NH2 F H3C HN H 3C COOH
N
左氧 Lev O COOH N F 司帕沙星 Sparfloxacin
第十七章 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
一、化学结构与性质
(一)化学结构
R3 R4 X6
7
R2
5 8
O
4
COOH
N
3 1 2
R5
R1
结构通式
喹诺酮类按发明先后及其抗菌性能的不同,分成 四代: 第一代:抗菌谱窄,仅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 变形杆菌等少数几种菌有效。代表药物为:萘啶 酸、吡咯酸,因疗效不佳,副作用大,现已完全 被淘汰。 第二代:于 1980 年推出,抗菌谱有所扩大,因 吸收代谢后在尿液和胆汁中浓度很高,故对急慢 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前列腺炎等尿路感染及胆 道感染、菌痢和肠炎等疗效更好。代表品种为吡 哌酸(PPA) 、新恶酸和甲氧恶喹酸等。因副作用 仍较大,故目前除 PPA 偶用外,其他已淘汰。

第十七章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

第十七章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

Δ
2. 供试品
15%碳酸钾溶液
不得有沉淀
(四)IR
Δ
焦锑酸钾试液
致密的沉淀
(五)HPLC
三、含量测定
(一)亚硝酸钠滴定法 (二)非水溶液滴定法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十七章 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
一、结构与性质
R2
8 7
6
R3
5
R1
N
12
3 4
COOH O
4-吡啶酮-3-羧酸
一、结构与性质
HN N F
C2H5
N
HN
COOH O
N N
N
C2H5 N
3H2O
COOH O
诺氟沙星
吡哌酸
1. 酸碱两性 2. 溶解性 3. 旋光性:左氧氟沙星 4. 分解反应:光照分解后产生毒性 5. 与金属离子反应 6. 紫外吸收光谱特征
2H2 N
SO2N HR NaOH 2 H2 N
CuSO 4
H2 N H2N
SO2N R Cu
SO2N R
SO2N R Na
Na 2SO 4
二、鉴别试验
(一)金属离子反应 硫酸铜
磺胺甲噁唑 草绿色 磺胺异噁唑 淡棕色 放置后析出暗绿色絮状↓ 磺胺嘧啶 黄绿色 放置后紫色 磺胺多辛 黄绿色 放置后淡蓝色 磺胺醋酰钠 蓝绿色
二、鉴别试验
(二)芳伯胺的鉴别 1. 重氮化-偶合反应 2. 与芳醛的缩合反应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香草醛、水杨醛)
在酸性溶液中缩合为黄色的希夫碱
H3C N
H3C
H3C N
H3C
H3C N
H3C
O C
H
H2 N

第17章_合成抗菌类药物的分析

第17章_合成抗菌类药物的分析

CH CH2 CH(OH) CH3O N N (喹核碱) pKb=5.07 .H2SO4.2H2O
2
(喹啉环) pKb=9.7
两个N原子 喹啉N,属于芳环族N,碱性较弱 喹核N,属于脂环族N,碱性较强
• 在水中硫酸是二元酸,能够解离出两个 氢离子,即
3. 其他金鸡纳碱的检查 主要控制硫酸奎宁中的其他生物碱, 采用HPLC和TLC中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或 对照品对照法。
Ch.P TLC法 BP HPLC法
第三节 托烷类药物
托烷类药物大多数是由莨菪烷衍生 的氨基醇与不同的有机酸缩合成酯的生 物碱,常见的有颠茄生物碱和古柯生物 碱。 现仅以典型药物硫酸阿托品和氢溴 酸东莨菪碱为例进行讨论
代表药物硫酸奎宁、硫酸奎尼丁、盐 酸环丙沙星
一 基本结构与化学性质 (一)典型药物的结构
硫酸奎宁
硫酸奎尼丁
F F HN HN N N
O O N N
O O OH OH · HCl· H2O
· HCl· H2O
盐酸环丙沙星
二、化学性质: 1.碱性:喹啉环芳环氮碱性较弱, 不能与硫酸成盐,脂环氮碱性较强, 可与酸成盐。 2.旋光性:硫酸奎宁为左旋体,硫 酸奎尼丁为右旋体,盐酸环丙沙星无 旋光性。 3.荧光特性 硫酸奎宁和硫酸奎尼 丁在稀硫酸溶液中均显蓝色荧光。
的图谱(光谱集 243 图)一致
(二) 显色反应
1. 氧化剂氧化显色(反应过程及产 物复杂)
氧化剂
硫酸、硝酸、过氧化氢
ChP
盐酸氟奋乃静
[鉴别] 取本品 5mg,加硫酸5ml溶解,
即显淡红色,温热后变成红褐色。
2. 与钯离子络合显色 吩噻嗪类药物分子结构中的二价硫可 与金属钯离子形成红色配合物。而其

第17章 合成抗菌药物分析

第17章 合成抗菌药物分析

外用的磺胺药 :磺胺米隆(SML) 、磺胺嘧啶银
(SD-Ag) 、磺胺醋酰钠(SA-Na)
sulfonamides
【抗菌谱】 1、G+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高度敏感,葡萄 球菌中度敏感。 2、 G-菌:脑膜炎球菌、大肠、痢疾、变形、 肺炎、鼠疫、伤寒杆菌。 3、对疟原虫、沙眼衣原体也有效。
一、化学结构与性质
4.芳伯胺基反应:重氮化-偶合反应 ---鉴别 ---含量测定 5.磺酰胺基的反应:磺酰胺基上的H原子 较活泼,可被金属离子取代→金属盐沉 淀。 6.苯环上的反应:卤代反应→卤化物↓
7. N1取代基的反应
---鉴别
二、鉴别试验
(一)
磺胺甲噁唑
与磺胺异噁唑(淡棕色) 区别
(二)
三、杂质的检查
三、特殊杂质检查
1.来源
一是工艺杂质:原材料、反应中间体、 副产物和异构体;
二是降解产物:药物在贮藏、使用过程 中,由于自身性质不稳定而产生的各 种杂质。
HPLC法,采用ODS,流动相梯度洗脱。 如左氧氟沙星光学杂质(右氧氟沙星)的HPLC检查:
2.方法
取本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配制成每 1ml含1.0mg的溶液作为供试液,精密量取 适量,用流动相定量稀释制成成每1ml含 10mg的溶液作为对照液,取20μl对照液注入 液相色谱仪,调整仪器灵敏度,使主成分峰 高度达记录仪的满量程25%。再分别取溶液 供试液与对照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 录色谱图,供试液色谱图中右氧氟沙星峰面积不
四、含量测定
(一)
(二)永停滴定法
滴定速度
先快后慢
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 2/3处, 将滴定液一次性大部分放下,近终点时 提出滴定管,淋洗尖端,继续缓缓滴定 至电流计指针突然偏转,并不再回复, 即为滴定终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第亍节氟瞳诺酮类药物的分析咚诺SH类药杨是一类化学合成抗茵药,由于具有抗茵谱广、抗茵作用强、使用安全及易于制迭等优点,发畏迅速。

基本母核结构:6■氣・4■婆诺酮・3■数酸C 00HH诺氟沙星△HN环丙沙星常用药物结构培氟杀星理化性质>显酸喊两性爲冬诺窮类药賜结构分子中却含有数基及减性気凍子>嫁解性易嫁于碱和酸,庭水和乙醸中极撤嫁解。

>紫外区有特征吸收\具有共純糸统—V诺氟沙星的分析诺氟沙星:临床常用消炎药化学名:1 •乙基・6 •氟・4 •氧代-1,4 ■二氢・7・(1- 哌嗪酸结构:C 00H性质:结构中有竣基显酸性,有哌嗪基・・显碱性,是两性化合物。

1.鉴别试验(1) Ni为叔氨基本品显红棕色(2) F6显有机氣化杨的性质+茜素氟蓝+ 3pH4.3(3)紫外朕收特征:5^/mL本嬴的0.4%> ^max= 273nm4J采用红外丸谱.蒔属色谱.HPLC鉴2・检查试验(1)溶液的澄清度:目的、、控制减不嫁性杂质的限童检杳为冻:此浊肉指标要求:5份均皮潑请;如显译浊, 与2号浊度标准液比较,均不得更浓。

(2)氟:限度:舍氣童25.4% (理论5.95%丿;低原因:原料制备、別反应(3)有关物质:HPLC法限度:杂质A<0.2%o其他单个杂质<0.5% o其他各杂质的和<1<0% O (4)干燥失重:本品易吸收水分。

限度:105°C,减夬重量不得过1.0% (5)炽灼残渣餡培蜗限度:遗留珑盜不得310.1% o(6)重金属限度:<15ppm o3 ■含量测定◊廉理:利用分子中有嗾橐基团显减性。

◊测走方矗:取本為约0・25g,精希隸走, 加冰醋酸20mL嫁解后,加栓黄IV指示利, 用富氣酸标准滿走嫁漩(O・lmol/L)厲走至嫁液显紫红色,并将厲走结果用空自校正。

注意事项:产格控制醋肝用量诺氣沙星分子中哌橐基为仲験,彖易生乙®L化反应o☆色谱条件:色谱粒:C18柱流动相:0・025mol/L确酸嫁液C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0・1丿- 乙腊(87 : 13J检测冰长:278nm☆糸统這用性:诺氯沙星伞与与环丙沙星劭和很诺沙星劭的分富度均应不小于2.0☆走去才緒:外标出宠沁拆三、环丙沙星的分析化学名:1 ■环丙基・6■氣」,4 ■二氢・4 ■氣・7・(1 ■嗷嗪基)・3 ■婆啡酸基结构:A》红外光诺肉;与对照的图谱一敷。

ATLC法:供试矗所显主斑点的颜色铉置与对照嬴的主斑点相同。

>水嫁漩显氣化%的鉴别反应。

>HPLC^x供试嬴徐液主劭的椽留时间应保留时间一敷。

flj结晶性:应符合规定。

(2)水分:卡余-费休肉含水量应農4.7%〜6・7%。

有关物质:富败液相色谱出杂质A<0.3%,杂质B,C,D,E均.2%,其他单个杂质<0.2%,各杂的和S0.5% oC4J嫁液的潑请度与颜色:比色肉应潑请无色;如显色,与黄色或黄绿色4号标准比色液比软,不得更逮。

(5)干蜂失重:五氧化二确千爆出120°C减压干爆6防,减夬重^<1.0% (6))炽灼戋盜:命蚪塢遗留戎凌不得110.1%O|C7J重全属:' 舍重舍属<20ppm<» __ _____________3.含量测定☆色诺条件:色谱粒:C18柱流动相:0・025mol/L确酸嫁液C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0・1丿- 乙腊(87 : 13J检测冰长:278nm☆环丙沙星劭与氧氣沙星率和杂质I劭的分富度的应符合要求。

☆走去才緒:外标廉(2J间挟虑子狹收垛:根据环丙沙星盛弱酸性介质中与雷氏盐定爻生成缔合物,用虑子吸收法测走淤涂中的O舍量,间接测走环丙沙星舍量。

①紫外分光光度出:环丙沙星盛种盐酸中有紫外叹收的特 ,用紫外分光光度出测定含量。

N\ 2取代物:母体结构中W和N 4上各有一个氢原子被取代的衍生物。

Af 第一节磺胺类药物的分析取代后的衍生物。

取代后的衍生物。

对氨基苯磺酰胺衍生物Ni取代物:母体结构中磺酰氨基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其它基2取代物:母体结构中对位氨基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其他基:常用药物的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H2N磺胺甲噁哇磺胺喘喘常用药物化学结构A两性化合肠:Ar-N亟显弱威性;磺按基N】上的H较活泼,即具有一定的酸性。

I此可嫁于酸性或威性嫁液中。

》与全属冑子生成沅淀:铜盐汎淀的颜色随N】取代基的不同而异,有的还有颜色变化过程,常用于磺族类药杨的釜别。

》可发生重氨化■偶合反应:产生有色沉I淀»与芳酸性嫁液中缩合:生成有色的希夫减。

AN】上的芳杂环取代基具有威性,可与有机威沉I淀利反应:生成沉I淀。

A乙统化及应:芳俯氨基经醋肝軌化后(即乙化丿,蛊显微镜下观案,却具有特療的结晶形状,可做塞别反应O二、磺胺类药物的鉴别1.化学鉴别法(1)铜盐反应可初步区别结构类似的磺胺药磺胺甲噁瞠生成草绿色沉淀呈淡棕色,放置析出暗绿色絮状沉淀 生成黄绿色沉淀,放置后变为紫色 生成黄绿色沉淀,放置后变淡蓝色药物名称加入硫酸铜试液后的现象磺胺异噁哩磺胺嗨睫 磺胺多辛(2)童氮化-偶合反应Ar-NH 2HClg >重氮盐。

肝心酚>T橙黄色一猩红色的偶氮染料-N=N 「6.SOzNHCiNzHj -(3)芳伯氨基与芳醛的缩合反应NHf:.SOiNHqNiHjCl^+NaCI-riHgO I冏6 •卜2HCI…+NaOHHOAr-NH2 +芳醛—J 有色希夫氏碱芳氏对二甲氨基笨甲醴、香草醴、水杨醴等如: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在酸性溶液中生成黄色希夫氏碱。

(4) Ni取代基的反应Ni取代基为含氮杂环,有一定碱性,可以和有机碱沉淀剂生成沉淀。

SD _型化逖钾些—>红棕色/红外法具有指纹性,在一定波长下,磺胺类药物各具有其独特的吸收光谱图,可鉴别本类药物的2-红外光谱识别法特征官能团。

XII 111图8・1磺胺嗨噪的红外吸收光场注證二、磺胺瞻吹的检查1.溶液澄淸度与颜色的检查有色的氧化产肠——偶亂笨化合肠方法:比色法1-bhtQHVsQhHQhtlHj2.有关物质的检査!的:控制药物的纯度。

方法:薄层色谱法,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杂质的限度:0.5%。

3.干燥失董.105°C 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0.5% o澄清无色;如显色, 与黄色3号标准比色液比较,不得更深。

要求:取本品2.0g,加水lOOmL,置水浴中振摇加热10分钟,立即放冷,滤过;分取滤液25mL,加酚駄指示液2滴与氢氧化钠滴定(0.1mol/L)0e20mL,应显粉红色。

5.炽灼残渣:不得itO.l% o置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 ■1・亚硝酸钠滴定法 测定原理:利用磺胺类药物的Ni 取代物分子 中含有芳伯氨基,在0~5°C 低温状态下、盐酸介质 中可与亚硝酸盐发生重氮化反应,测定磺胺类药 门取供试品约0.5 g,精密称定,置烧杯中,加水40mL与盐酸溶液(1+2)15 mL,然后置于电磁搅拌器上,搅拌使溶解,再加漠化钾2g, 插入钳■钳电极后,将滴定管的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用亚硝酸钠液滴定液迅速滴定,随滴随搅拌。

至近终点时,将滴定管的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的水淋洗,将洗液并人溶液中, i继续缓缓滴定,直到电流计指针突然偏转,并不再回复,即为滴定终点(永停法)。

每ImL 的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 湘当于25.03 mg 的C10H10N4O2S O计算公式:25.03xV x^^xlO-3磺胺卩密噪含量% = ------- 心------- xlOO%W(1)加入适量KBr主要条件:(2)酸的种类及用童芳肢:盐酸=1 : 2・5~6mol(3)•圭温条件下滿定⑷滿走速度药典采用永停(5) 48示纟冬点的方出含磺酰亚氨基一SC)2—NH-R,其N 上的H 具有一定酸性(R 吸电子效应越强,N 上的H 越易失去,酸性越强),故可用非水酸碱滴定法测定。

取供试嬴约0・5師精窗隸定,加二甲 基甲住嚴40mL 嫁解后,加偶気紫滞 示液3満,用甲醸钠厲走液(O ・lmol/L) 满走,至嫁漩恰显蓝色,并将浦走的 结果用空自试脸较正。

每ImL 甲醇钠 满走液(O ・lmol/L)相当于26.73mg 的G1H13N3O3S 。

____________ __ —非水溶液滴定法 磧胺异隠哩计算公式:(V-V o)xTx^>^xlO_3磺胺异噁瞠含量%二 ---------- 2J ------ xlOO%(1)测定结果准确,终点朗显。

讨论:(2)甲轉钠滿定嫁液应临用裔标定。

C3J滿走最好虚隔绝空毛中二氧化碳的情况下进行。

尬賛灵翱[3 •紫外分光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V> 仅有单一组分或虽有多种组分,但组分间互不干扰的制剂:直接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待测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对照品比较法或吸收系数法计算磺胺囉嚏片的溶出度测定仝曲多种组分且各组分吸收光谱互相重叠:采用计算分光光度法复方磺胺甲噁哇片的含量测定(2000版)瘾磺胺嚅唳片的溶出度测定=检查方法:取供试品照竦出度测定象法,以盐酸逡浚(9T1000)1000mL 为嫁利p 转i^lOOr/min,依出操作,经60min,取嫁液5 mL 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ImL,置50mL量瓶中,>0.01 mol/L 蓟氧化钠嫁液种释至刻度p 揺匀p在254nm的欢长处测定狹收 2 按磺嚴喩啜CC10H10N4O2SJ的叹收糸数曲)为866计算出每片的徐出量P限度为标示量的70%,应符合规:t。

4 x 7%-^- X稀释倍数X溶液总体积匕lcm标示量计算公式如下:xlOO%溶出量% =复方磺胺甲噁瞠片含量测定•处方组成:磺胺甲噁醴400mg甲氧茉唳测定80mg辅料适量•测走方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双波长等吸收法)当光谱重叠时,在其光谱中选择两波长,在选定的波长处,干扰组分有相同的吸收;被测组分与干扰组分的吸收有足够大的差别。

则两波长处吸光度的差值与被测组份勺浓度成正比。

Af+B= Af + Af = s^lc A +7l] 71] 角r\.7lj L J所以AA = A严-4驚=应一成“5可见,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中吸光度的差值与干扰组份B无关。

A+B4驚血为测定波长加为参比波长A为待测组分,B为干扰组分磺胺甲噁醴测定:因为磺胺甲噁輕在257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甲氧茉屣在此波长处吸收较小,并在304nm波长附近有一等吸收点,故选择257nm为测定波长(A2),在304nm波长附近选择等吸收波长为参比波长(入1)。

甲氧节定测定:由甲氧节定紫外吸收图谱可知, 在239nm波长处甲氧节卩定有较大吸收,而此波长是磺胺甲噁瞠的最小吸收,且在295nm波长附近有一等吸收点,故选择239nm作为甲氧茉噪的测定波长,在295nm波长附近选择等吸收波长作为参比波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