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有感随着新课程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所接触和接受,现行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时闪烁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亮丽火花。这种火花是新旧课程理念冲撞下的自然生成,是教师渐次接受新理念装化为教学行为过程的必然现象。但是现行的课堂教学无论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角色定位,还是教学过程中一下具体细节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到底该如何将这些理念内化为行为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在阅读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一书以后,感受颇深。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细节的研究与雕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一书更多的从实践操作层面引领我们如何关注教学细节,关注课堂实效,关注教育智慧。全书分为理念与行为融合篇、汉语拼音与识字、写字篇、口语交际篇、阅读篇、综合性学习篇几个部分,详细介绍了关于语文课堂教育中的方方面面,是小学语文教师参考学习的一本好书。

回想我们的语文课堂,曾经也是状况多多。

课堂回顾一:课堂上,一直有好问的学生给你来一个措手不及,老师会答复:“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老师现在回答不上来,下课后我们在讨论一下。”这样的答复几乎看似是老师面对难题百试百灵的妙药。其实,这种应对措施,并不见得恰当。

今天的课堂,教学重心下移了,学生活跃了,课堂灵动了,在对话与思维的碰撞中,学生难免会突发奇想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有问题,有疑难,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的思维处在活跃状态,他们正在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之中,在他们脑海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往往是指向多元,要予以正确解答比较困难。

教师的上述做法虽然缓解了来自于学生的压力,借助于推迟战术将问题的研讨拖后到了课后来解决,但也蕴含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见得都由教师来回答,学生也可以成为问题的解答者甚至是评判者。既然教学重心已经下移了,那么,下移的重心也包括学生对自身问题的解释、说明、解答。换句话说,学生既是问题的提出者,也可以成为问题的解决者。

第二,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越来越难以胜任回答的职责,需要考虑其他方式来应对这种情况。学生出身各异,生长背景差异甚大,知识结构彼此不同,视角也有着一定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对问题进行分析时,的确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他们的出其不意、精灵古怪,常会陷教师于招架状态之中。处此情景,教师不见得所有问题都自己抗,让他自己试着回答或动员班级其他学生回答都是可以的。

第三,如果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以这种方式来处理,久而久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身的教学权威形象,甚至有可能造成学生在课堂上争相提问并比试看

谁难得住教师的现象。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同样需要探寻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需要分析学生问题提出的背景、立场、角度、缘由,并将其作为后续教学资源加以有效利用。

学生有问题,是件好的事情。学生勇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是值得鼓励和表扬的事情。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进而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问题,更是值得大力倡导的事情。在这里,教师要注意的是,你不是所有问题的解决和解答者,学生也蕴含着大量的问题解决资源。

课堂回顾二:“你来回答问题”,指着某位举手或未举手的学生,发出这样的指令。这样是课堂上经常发生的事。其实老师可以叫出该生名字,可是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叫出学生的名字,其实反映了对学生的尊重,也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重视。一个人的名字是一个人的标志,在这个名字里,体现着这位同学不同于其他同学的特质,也是这位同学把自己看作独立于他人的重要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响亮地叫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在学生眼睛里一定程度上透射出教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以人为本,体现在各个方面。能否叫出学生的名字,也是是否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细节表现。

课堂回顾三:当某位同学回答问题较为圆满后,老师面向全班同学问道“这位同学回答的好不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老师接着说:“大家一起表扬他(她)”,全班同学有节奏地鼓掌,以示对这位同学的表扬。

听到这些掌声,看到这些场景,我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学生鼓掌是发自内心的吗?是真诚地向这位同学表示自己的赞赏吗?这样的掌声到底有多少分量?

表扬、激励是课堂上的重要手段。表扬到位,激励得方,能够使得学生进一步调动其学习热情,更进一步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对于学生而言,也需要在自己学习有一定成就时,获得来自于教师或同学的鼓励。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一个人在没有激励的情况下学习,只能发挥自己20%-30%的才能,而在有激励的环境下学习,最多可发挥自身70%-80%的才能。表扬或激励既然有着这么大的作用,教师自当在教学过程中将其作为重要手段。问题在于,这样的掌声有多少是发自鼓掌的学生内心的,学生有用鼓掌表扬同学的内在愿望吗?

作为教师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同学发言中的精彩支持,与自己原本想得答案做一下对比,如果觉得的确不错,那么就真诚发出“你真棒”的赞美言论,真心地为同学的回答喝彩。

类似的课堂细节还有很多,课堂上只要我们将学生作为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将反思作为自己的必修课,将实效作为自己教学的落脚点,让我们关注课堂中的细节,真正地将理念与教学行为有效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