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
高一下学期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教学突破通过具体实例,归纳种群的概念要点,进而提出种群基因库的概念,重点指出基因频率是分析和描述基因库中基因组成的重要概念,并指导学生练习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
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分析影响其发生变化的因素,进而讨论自然界中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一定发生的,也就是说种群的进化是必然的。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学法:阅读分析法、计算探究法、讨论交流法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1课时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引入复习达尔文进化论并导入新课。
承上启下问题探讨(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请同学们利用该学说分析案例。
案例:有一种蛾的翅色是浅色(基因型为ss),偶然出现一黑色的变异个体(基因型为Ss),且S对s是显性,若黑色翅比浅色翅更适应环境(1)这一有利变异的个体能永远生存下去吗?(2)该个体中的有利基因S,如何保留?(3)即使Ss的个体能够繁殖,后代都是黑色个体吗?(分组讨论,提问学生代表)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通过讨论分析认识到研究生物进化必须要研究种群的基因库组成和基因频率变化。
例3、男性中红绿色盲发病率7%,女性中发病率为已知人群中,伴X隐性男性患者的比例为p,则可认为这个人群中此基因频率为p,由此可计算女性中患病的频率为p2。
例色盲:男性中红绿色盲发病率7%,女性中发病率为(7%)2≈0.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教案设计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使学生能够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种群、遗传变异、自然选择、适应性。
2. 遗传学基础:基因、DNA、突变和重组。
3. 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适者生存、种群分化、物种形成过程。
4.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证据。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生物进化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进行解释。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4.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调查等实践活动,加深对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章节。
2. 课件: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证据的图片、图表和动画。
3. 案例材料:具体生物进化案例的文献资料或视频资料。
4. 实验材料:进行生物进化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和练习: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生物进化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5.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试题,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第3-4课时:讲解遗传学基础,包括基因、DNA、突变和重组。
3. 第5-6课时:探讨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的关系,分析适者生存和种群分化的机制。
4. 第7-8课时:讨论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介绍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高一生物必修二.doc
第7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解释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简述基因频率的概念及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3)说出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4)举例说明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3、能力方面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3.学情分析模型建构概念在教材中的首次引出是在《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第54页《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中,这是物理模型的建构,而本节课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则是另一种模型一一数学模型的建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理解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及基因频率的改变才是种群进化的本质,进而体验探究、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
【问题探讨】引入,简要介绍《自私的基因》一书,PPT出示幼虎图片:把自己想象成虎体内的一个基因。
你不仅不愿意自己在虎的后代中消失,而且想让越来越多的虎拥有自己的拷贝。
你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你将选择做哪一种基因?学生讨论回答:一个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对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贡献越大,拥有该基因的个体的可能越多!当然就会使越来越多的虎拥有自己的拷贝!教师总结前面所学的内容引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指出,在一种生物的群体中,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能存活,并且有机会留下自己的后代。
但是,研究生物的进化,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群体基因组成的变化。
这个群体就是种群!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PPT出示密猴种群和蒲公英种群图片,并要求学生完成K当堂检测』1.判断下列是否属于种群(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3)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4)两个池塘内的全部青蛙( )(5) 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 )思考:庙里的一群和尚也属于种群吗?学生讨论小结种群概念的关键点:1.一定区域2.同一种3.全部4.能繁殖2、种群的特点: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
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有关基因频率方面的内容,反映了新课改在设计教材顺序时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思想,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和学生德育的培养。
本节内容前与学生已经知道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还知道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这些都是学习本章内容的重要基础。
2.教材的加工与改造根据新教学理念的要求,我在设计过程中对教材做了简单的处理,如: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部分,充分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基因频率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中配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从而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打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重点突出难点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等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掌握了自然选择学说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
同时,学生在前面已经全面学习了遗传变异的有关知识,已经掌握了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对于生物进化的知识在初中的学习中也已有所了解。
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些实际的事例,利用已有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交流、讨论,可以对未知进行探究,归纳出所要获得的知识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教案-2_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_教学设计_教案_1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进化的基本单位、原材料的来源、方向的决定、实质;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物种的概念。
4、物种形成的原因生物进化历程,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物种、隔离的概念;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2、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1、一定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2、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3、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叫做基因频率。
二、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每一个种群都有它自己的基因库,种群中的个体一代一代地死亡,但基因库却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
所以,生物进化的单位不是个体,而是种群。
三、基因频率的计算1、课件出示例题:某昆虫种群中,绿色翅的基因为A, 褐色翅的基因位a,调查发现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那么A、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学生思考后集体交流。
2、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若亲代昆虫中的种群满足以下五个条件:①昆虫种群数量足够大,②全部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后代,③没有迁入与迁出,④自然选择对A、a控制的翅型性状没有作用⑤也没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四、哈迪-温伯格定律(一)1908年,英国数学家哈迪和德国医生温伯格分别提出关于基因稳定性的见解。
他们指出,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以下五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
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的。
这五个条件是:1、种群很大2、随机交配3、没有突变和重组4、没有个体迁入迁出5、没有选择(二)处于平衡状态的种群,一对等位基因Aa,A的频率为p,a的频率为q,则:AA的机率为p2;Aa的机率为2pq;aa的机率为q2哈迪-温伯格定律可用数学方程式表示为:(p+q)2=p2+2pq+q2五、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1、在自然条件下,哈迪-温伯格定律所需的五个条件是难以满足的,因而基因频率总是要发生改变,也就是说进化在任何种群中都是必然要发生的。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知识结构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二、教学目标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3.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三、教学重点1.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四、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具准备课件七、教学过程:[导入]复习探究导入:课件提供如下图片,以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探究下列问题;1.桦尺蠖体色的黑色(S)和浅色是(s)一对相对性状,当时树干上均因长满地衣呈浅色,请判断哪种体色的桦尺蠖数量较多,为什么?2.如果后来由于环境污染使地衣不能生存,所以树干呈现黑褐色,你认为两种桦尺蠖的数量是否会发生改变?为什么?3.你认为该地区的桦尺蠖有没有进化?师生共同解决以下问题,进一步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并提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而导入本课。
[新课]让学生从本节教材上找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回答如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提本内节课的学习目标: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学并思考学案[探究二]的如下问题:1.结合桦尺蠖进化的实例,分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为什么是种群而不是个体?2.概念区别: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3.填P115页表格,分析满足五个假设的情况下,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师生共同总结:1.种群:◎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强调概念中用红色标注的词,正确理解种群的概念,指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做学案种群的练习,根据概念判断种群。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七章_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 [人教版]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知识结构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⑴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⑵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⑶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 能力目标⑴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⑵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3.情感目标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⑴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
⑵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解决方法]⑴通过具体的实例和计算来理解相关的概念。
⑵通过探究活动的教学理解综合因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⑴基因频率的概念。
⑵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⑶隔离在物种形成的作用。
[解决方法]⑴通过练习计算基因频率掌握此概念。
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16—117的资料,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探究方案。
⑶以桦尺蠖为例讲隔离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4课时。
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讲解法。
六、教学具准备图片。
七、学生活动1、学生讨论发表看法,阅读教材,计算等。
2、学生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八、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第1课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该学说的基本观点,分析下面的情境:“如果在灰色翅(基因型为aa)昆虫的群体中偶然出现一只绿色翅(基因型为Aa)的变异个体,且绿色比灰色更不易被捕食。
那么,昆虫的翅色将怎样变化?”结合学生的讨论,提出质疑:该绿色个体能很好生活下来,它体内的A 基因怎样才能传递给子代呢?如果Aa与其他个体交配生殖,后代还会是绿色的吗?讨论发现,出现有利变异个体的有利基因只有在群体中,通过有性生殖才能世代延续,另外有利变异个体的后代不一定能真实遗传。
生物必修二教案2.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教案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更易产生后代,相应的基因频率会__________,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很难产生后代,相应的基因频率会___________.因此,自然选择使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学生以导学提纲为学习路线图,自学教材,勾画圈点,分析归纳,并做好记录。
学生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学过突变和基因重组,利用上学期的知识来理解这部分内容比较容易,通过探究实验中数据的计算可以让学生对基因频率的改变有个清晰的认识,本节课相对比较好理解。
学习目标
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重点
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难点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的影响
学生自学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并提出问题
议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并监控各组情况,并记录学生在本环节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首先互相交流导学提纲基础题的答案,再对课本中探究实验进行讨论与分析,尽量解决探究实验中的谈论题,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学、群学,讨论解决学习中的疑惑,并将疑问加以记录
小组内讨论核对答案,并尝试解决问题,提出疑问,为下一个环节的展示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案模板
课题名称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高二
课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大纲标准描述
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通过探究实验来看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自然选择与进化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设计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1.理解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2.理解生物进化的实质、物种的概念;3.理解物种形成的原因生物进化历程,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学习重点】A.隔离的概念;B.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P119-P122的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内容:1、物种的概念:能在自然条件下一群生物。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这种现象叫做同一种生物由于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的现象,叫做地理隔离。
.种群与物种的区别与联系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隔离是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和。
不同物种间都存在隔离,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时期,但不一定要经过隔离。
3、隔离和物种形成:①主要方式-渐变式(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②骤变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形成,如自然界中多倍体的形成。
二、阅读教材P122-P126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共同进化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_______多样性、_______多样性、___________多样性。
在距今约15亿年前,的出现以后,作为一种新的繁殖方式出现了。
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的,这就增强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
【合作探究】1、如何判断两个生物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2、完成教材P122技能训练部分的思考题。
3、结合教材P124图7-11,生物进化的历程示意图等内容,完成P124思考与讨论的五个问题。
【典例分析】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个物种。
B.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物功能,能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个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教案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概述生物进化理论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三)、能力目标1、学会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2、正确应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3、通过高考真题练习,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二、教学重点1、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三、教学难点1、学会应用遗传平衡定律解题。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四、教法讲解与反馈练习相结合五、考情分析考点分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主要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比较、种群与物种比较、基因频率的计算、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强调:(1)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
(2)种群和物种的关系、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的关系。
(3)如何判断生物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
(4)如何判断种群是否进化。
引导学生比较巩固练习(11年江苏卷)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八、板书设计: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基础知识梳理二、考点分析考点1 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考点2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考点3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考点4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人教版必修二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四、课时安排:4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某些观点,与现代遗传学所揭示的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之间引发的问题冲突开始问题探讨: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生物个体的有利变异的基因,只有在该种生物的某一群体中才能传递、扩散,这个群体就是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二)、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探讨种群的定义] 学生举例说明种群的例子。
种群与种的区别;种群是繁殖的单位;研究生物性状的维持和变化不能立足于个体的变化,只能以种群为单位。
因此,要从研究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入手(引出基因库的概念)。
2、[过渡]某种昆虫的翅色是灰色(基因型为aa),偶然出现一绿色的变异个体(基因型为Aa),如果绿色翅与灰色翅比较,更适应环境。
按照达尔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观点,这一有利变异的个体能永远生存下去吗?该个体中的有利基因A,怎样才能世代传衍下去?即使Aa的个体能够繁殖,后代都是绿色个体吗?通过该问题的探讨,可以使学生发现,某个体的有利变异的基因只有在群体中,通过有性生殖才能世代延续,另外有利变异个体(Aa)的有性生殖的后代,还会出现aa的个体。
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变化,这个群体就是种群(提出种群的概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教案-2_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
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3.培养学生处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以事实或实验结果为依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2. 教学重点/难点1.种群基因频率的概念。
2.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3.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该学说的基本观点,分析下面的案例:〖案例1〗:如果在灰色翅(基因型为aa)昆虫的群体中偶然出现一只绿色翅(Aa)的变异个体,且绿色比灰色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讨论〗:1. 根据达尔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观点,该绿色个体能被选择下来吗?2. 如果该绿色基因能很好的生活下来,他体内的A基因怎样才能传递给后代?〖总结性讲述〗讨论发现,出现有利变异个体内的有利基因只有在群体中,通过有性生殖才能世代延续,这个群体就是种群。
种群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问〗:1.怎样的一群生物个体可以称为种群呢?2.种群有什么特征?(学生阅读课本回答))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种群中雌雄个体可以发生随机交配、通过繁衍,使基因能够世代传递。
〖问〗: 种群雌雄个体发生随机交配产生后代,同前一年比,新形成的种群在基因组成上会发生变化吗?讲述:为分析种群的基因组成和变化,人们提出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
1.什么是基因库?2.什么是基因频率?(学生阅读课本回答))例:某昆虫种群中,绿色翅的基因为A, 褐色翅的基因位a,调查发现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那么A、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归纳基因频率计算方法:方法1:基因频率= 种群中该基因的数目/ 全部等位基因的总数方法2:基因频率= 纯合子基因型频率+ 1/2杂合子基因型频率〖问〗:上述种群随机交配,依据孟德尔遗传定律,子一代、子二代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吗?〖探究活动〗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案例2】假设上述昆虫种群非常大(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1)该种群产生的A配子和a配子的比率是多少?(2)子一代基因型的频率各是多少?(3)子一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4) 将计算结果填入表格,想一想,子二代、子三代以及若干代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会改变吗?[学生计算]:(1)A配子占60%,a配子占40%。
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
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地主要内容<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孟德尔遗传定律地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有关基因频率方面地内容,反映了新课改在设计教材顺序时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地思想,关注了学生地思维和学生德育地培养.本节内容前与学生已经知道了基因地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还知道基因与性状地关系,这些都是学习本章内容地重要基础.2.教材地加工与改造根据新教学理念地要求,我在设计过程中对教材做了简单地处理,如:充分利用教材中地思考与讨论部分,充分提高学生对本节课地重点内容,基因频率地理解与应用.教学中配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从而使抽象地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打造了轻松愉悦地学习环境,有利于重点突出难点地突破.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地主要内容.<3)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地原因.2、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地变化.<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进化地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地观念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地作用.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地概念.<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地影响.<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地作用.四、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达尔文地自然选择学说等生物进化地有关知识,掌握了自然选择学说地重要意义和局限性.同时,学生在前面已经全面学习了遗传变异地有关知识,已经掌握了遗传和变异地实质,对于生物进化地知识在初中地学习中也已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些实际地事例,利用已有知识,在老师地引导下,通过交流、讨论,可以对未知进行探究,归纳出所要获得地知识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地学习准备:预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地主要内容2.教师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地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地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有诸多流派,如综合进化理论、新达尔文主义、新拉马克主义、中性学说、骤变论等.引导学生对搜集和整理有关现代生物进化地资料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比较,概括出最主要地两个方面:一是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二是从个体水平上升到种群水平.问题探讨:把自己想像成虎体内地一个基因,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后代中拥有更多地拷贝呢?那就要表现得比其他基因优秀.怎样才算优秀呢?通过拟人化地思考方式,调动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利用已有知识,学生自然将进化、适应和基因这三个核心概念联系起来,基因频率地概念也呼之欲出.<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生存和繁殖后代地贡献越大,拥有该基因⑴种使学________如,天敌看到地是桦尺蠖地体色而不是控制体色地基因隔离与物种地形成物种地概念:能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地新物种产生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继<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地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地反馈纠正.<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我们通过学习知道生物通过隔离导致各种物种地形成,那么地球上各种各样地生物是如何形成地,让我们一起预习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地形成学习生物多样性形成地原因.九、板书设计一、种群是生物进化地基本单位1、种群地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地同种生物地群不个体.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地全不基因3、基因频率:在一个人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地比率.4、进化地实质:种群基因频率地改变.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地原材料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地方向四.隔离导致物种地形成1、地理隔离2、生物隔离3、物种地概念十、教学反思<1)培养了学生地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设计、操作、分析实验,将课下活动与课上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有了充分表现自己、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力地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在讨论中碰撞出创造思维地火花,体会了相互合作地重要性和必要性.<2)训练了科学研究地基本方法和思维过程.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从身边熟知地、感兴趣地事物和现象入手提出问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地方式进行探究研讨,亲身体验了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地过程.<3)加强了学生个性地发展.在研讨活动中,学生可提出不同地设计方案和结果,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各抒己见,大胆质疑,体现了研究性学习培养科学态度、求新、求异精神地主旨.<4)教学效果良好.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地主体作用,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究、勇于表达地学习习惯.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二节教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设计理念】1.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理论在达尔文之后的发展,进一步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使学生初步了解对自然选择学说的修正是必然的,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3. 研究生物的进化需要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及其变化,理解种群的概念,理解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使学生学会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
4.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并通过学习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加深对生物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感悟。
【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节是本章的重点,生物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也对人们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影响。
由于生物进化的证据、历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等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因此,本章不再简单重复,而是定位在讲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较为深入地揭示了生物繁衍过程中新物种形成的原理,指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本节教材又包括了三小节内容:第一小节《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包括三部分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第二小节《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包括物种的概念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两部分内容。
第三小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包括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三部分内容。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本节教材按照新物种形成的环节把知识串联起来: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紧接着又阐述了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而是共同进化的,从而引出了本节的最后一个内容“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课题:专题四遗传、变异与进化第3讲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一、高考考纲要求: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6.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二、学习目标1.能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2.能说出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3.辨析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4.理解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5.说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6.说出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三、教学过程[温故知新](自主学习·秀出风采)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是什么?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是什么?3.如何区别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有哪些的应用?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解释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生动手](构建知识网络)课前指导:要求学生课前填好知识链接部分内容[小组交流](合作探究·交流碰撞)[互动探究1]基因突变K考S资5源U网1.概念内涵:DNA分子发生的碱基对的;外延:基因突变是上某一个基因内部碱基K考S资5源U网对种类和数目的变化,基因的并未改变。
2.基因突变的特征:普遍性(所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不定向性(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低频性(突变的频率比较低);少利多害性(多数有害,少数有利,也有中性)。
3.突变原因:外在因素诱发,如因素。
也存在自发进行的基因突变,如DNA复制偶尔出现错误等。
4.基因突变的时期: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的细胞中,一般发生于的时候,突变的基因在细胞分裂的间期随DNA的复制而复制,通过细胞分裂而传递给子细胞,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传递给后代,而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可以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传给后代。
5.意义:基因突变能产生等位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
[互动探究2]基因重组1.概念:在生物体生殖中,的基因重新组合。
2.方式:①有性生殖(减数分裂)②也属于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属于非自然的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能够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③的转化也属于基因重组。
3.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重组两种类型: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使基因重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中的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基因重组。
4.意义:产生了新的,(但未改变基因的“质”和“量”)大大丰富了变异的来源;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为生物变异提供丰富的来源(生殖最普遍的变异形式)、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互动探究3]染色体组与染色体数目的判断1.染色体组与染色体数目的差别(1)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的全部信息的一组染色体。
要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以下几条: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②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③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物种生物性状的,但不能重复。
(2)要确定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细胞内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如图一)②根据基因型判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根据细胞的基因型确定控制每一性状的基因出现的次数,该次数就等于染色体组数(如图二)。
如基因型AAaaBBbb的细胞生物体含有个染色体组。
③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来推算,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
2.单倍体与二倍体、多倍体的判定(1)由发育而成的个体,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2)由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论含几个染色体组,都称为单倍体。
如八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
单倍体个体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数一般为奇数,当其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由于同源染色体无法正常联会或,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3)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4)含奇数倍染色体(如3组染色体的三倍体和单倍体)的个体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3.三倍体无子西瓜中果实各部分染色体区别:无子番茄是不经传粉受精,子房经生长素处理后形成的二倍体果实,其无子性状不能遗传。
[教师点拨]考点整合一: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提取目的基因→装入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1)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
其中统称为突变。
(2)基因突变产生新的。
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3)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一个种群往往由许多个体组成,而且每一个个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所以在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的突变。
(4)生物的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样的变异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
(5)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重组是随机的,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考点整合四: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1.生物进化的历程①生物进化的趋势:从原核生物到真核单细胞生物,再到真核多细胞生物;从异养生物到自养生物;从厌氧生物到需氧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2.生物多样性层次①:指遗传信息的总和、包括地球上所有动植物、微生物个体的基因。
②: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多样性。
③:生物圈中生态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④生物多样性成因:共同进化的结果。
[即时反馈](基础填空)1、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基因突变的利害性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基因重组的类型: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基因重新组合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基因重新组合3、单倍体植株的特点:长得弱小,且高度不育;多倍体植株的缺点:发育迟缓,结实率低。
4、人工诱导多倍体方法:用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5、单倍体育种:先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再用水仙素处理幼苗,得纯合的二倍体。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源:学。
科。
网]6、监测和预防遗传病的手段有:遗传咨询、产前诊断。
遗传咨询主要包括:了解家庭病史→分析遗传方式→推算再发风险率→提出对策和建议7、诱变育种的原理:基因突变。
优点:能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8、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运载体(如质粒、病毒等)。
源:学&科&网]应用:作物育种(如抗虫棉);药物研制(如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疫苗);环境保护等。
9、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会患遗传病。
10、调查遗传病发病率的调查对象为广大人群;调查遗传方式的对象为患者家系。
11、拉马克解释生物进化的主要观点是: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1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1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核心仍然是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④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4、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其中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15、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和变化。
16、研究生物进化的依据是化石。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17、自然选择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只对变异后的方向进行选择。
18、下面为6种不同的育种方法。
请参照上图,写出各种育种方法的名称,依据的基本原理,各个字母代表的技术或方法名称(并注意一些方法的注意事项,常设考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至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_____________育种方式,这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A→B→C的途径表示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中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所用的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育种时所需处理的种子应是萌动的(而非休眠的)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F过程最常用的药剂是______________,其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G到H过程中涉及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6)K→L→M这种育种方法的优越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上述A~I过程中,过程作用前后没有改变作用对象的基因型。
18答案:16.(1)杂交从F2代开始发生性状分离单倍体明显缩短育种年限(2)花药离体培养(3)基因突变X射线、紫外线、激光亚硝酸、硫酸二乙酯、水仙素(理化因素需各说出一项)种子萌动后进行细胞分裂,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基因突变(4)水仙素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形成,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5)基因工程或DNA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或转基因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6)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范围(7)H、I四、教学反思五、个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