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①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与:同“为”,替的意思。③尔也:而已。④圹(kuàng):原野。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
⑴寡助之至.()⑵亲戚畔.之()
⑶所恶
..勿施尔也()⑷兽之走.圹()
2. 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
句子:
翻译:
3. 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
4. 乙文中说到的“桀、纣”,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就是:
5. 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
答:
(二)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奇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③以济贫困,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选自《子奇治县》)【注释】①阿:地名,即今山东阿县。②决之:决断政事。③仓:仓库廪:仓库中的粮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追者反.曰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夫以.老者之智
D.属予作文以.记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②共载皆白首也。
4.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阿县大治”?(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5.乙文中“”一句,形象地印证了甲文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道理。
(三)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选自《论语》)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兵()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③足兵兵()④民信之矣信()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3.【甲】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
4.你认为【甲】【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参考答案
(一)
1.(1)至:极点(2)畔:同“叛”,背叛。(3)所恶:所厌恶的东西(事情)。(4)走:跑。
2.句子: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3.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答“失道者寡助”对一半)
5.不一样。甲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乙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径。(每层意思2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
(二)
1.①这里是限制的意思②通“返”(返回)
2.C 3.①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②同车的人都是老人。4.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
5.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译文】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君反悔了,派人追赶。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齐国国君问:“你怎么知道的?”同车的人都是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人来决断政事,一定能治理好阿县的!”子奇治理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井井有条。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子兄弟相互鼓励,以自己家的兵器打败了魏国军队。
(三)
1.①兵器②疆界(答“限制”也算对)③军备(军队)④信任,信用
2.①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②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4.【甲】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译文】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