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作与小木作工具的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建筑传统技术#
大木作与小木作工具的比较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李浈
摘要:大木作与小木作是建筑木作加工中重要的两项。

本文论述了大木作和小木作发展的概况,
并根据调研,对大木匠和小木匠的使用工具和
操作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大木作小木作操作工具
一、大木作与小木作
大木作和小木作是建筑木作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木工工种,相应的木工也有大木匠和小木匠之分。

因木作加工技术本身的区别并没有截然的分界,就工匠本身而言,则有可能一人同兼有大木作和小木作两种手艺。

大木匠,也称大木工,指建筑中进行结构性构件即大木作的加工、操作的木工。

宋5营造法式#看详#诸作异名6中,材、拱、飞昂、爵头、斗、平座、梁、柱、阳马、侏儒柱、斜柱、栋、搏风、椽、檐、举折等入/大木作制度0。

在古代,大木工多是工程建设中各种工种之首,所有其它工种如石作、瓦作、土作等加工的尺度、式样、风格等,都要经大木工的首肯。

小木匠,指的是土木工程中进行非建筑本身的结构性构件如家俱与装修等项,即小木作的加工、操作的木工。

5营造法式#看详#诸作异名6中,乌头门、平棋、斗八藻井、钩阑、拒马叉子、屏风、露篱等,入/小木作制度0。

二、大木作、小木作工具的发展
从考古出土的遗物可以看出,河姆渡时期就有比较发达的木作工艺。

据文献,原始社会晚期的尧舜时代,木工业就相当兴盛,统治者已将其纳入了管理的范畴。

据5尚书#尧典6篇的记载,舜时亻垂、殳和伯共同来担任百工之首。

可见当时百工兴盛,舜不得不选贤人去作管理之职。

专业的木工在原始社会晚期就已出现了。

从河姆渡时期出土的建筑木作遗物来看,当时已有大木工的加工,但其分工尚不明显。

5尸子6中说亻垂还发明规、矩、准绳;等等。

这些文献反映了一定的史实。

从夏时木车制造技术,以及青铜工具的出土情况来看,当时已有了专业的木工)))车工(属圆木作)。

由于土木工程的发展,这一时期又形成了建筑专业木工。

5礼#曲礼6载,殷制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0木工是重要的一项。

商代的金文中也有木工的记载。

至周代,手工业工种分工更细,有/百工0之称。

不少文献记载了当时手工业的分工情况。

5考工记6中将手工业工匠分为木工、金工、皮革工、设色工、刮磨工、陶工等六个工种。

5墨子6:/凡天下群工,轮车、匏、陶冶、梓匠。

0梓本木名,是落叶乔木,建筑和制造家具多用此木,所以木工也称为梓匠,后世也称梓人。

这里梓匠应包括大木匠与小木匠,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工种,并与制轮车的木工有所区别。

孙5疏6: /梓人成其器械以利用,匠人营其宫室以安居。

0可见梓人是制造器物的木匠,而不同于建筑宫室的匠人。

器物的加工,可以看作小木作、雕木作、镟作等其它木作发萌之始。

表明了大小木作更进一步的分工。

从原始社会晚期青酮或红铜工具的出土情况看,当时的工具多属小器具,适合雕刻。

而在奴隶制社会中,雕刻一直比较盛行。

5管子#立政6:/工事竟于刻镂,女事繁于文章,国之贫也。

0统治阶级大力竞事于雕刻,使雕刻早在奴隶制早期就已独立成为一个木工工种(属雕木作)。

这与早期雕刻工具的发达情况有关。

春秋战国时代,各种手工业在前代的基础上都有了空前的发展。

春秋时市场上所卖的东西范围很广,有关木工者就有舟、车、木料等。

铁器时代早期工具和青铜工具有极密切的亲缘关系,因此这一阶段木工工具在种类上基本与青铜时代相同。

但在工具的硬度以及加工效率上,要比前代有一定的提高。

用于伐木的工具,除斧、斤外,至汉时也用锯。

解木还是沿用青铜时代的老办法,即/裂解与砍斫0制材法。

解木的工具,从文献记载来看,也是用、镌等工具。

平木的工具主要是斤、、削等等,铁器时代早期还有靡砻技术的沿用。

用于木作雕刻与榫卯加工的工具,主要是凿类和刻刀等。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木工工具具体的变化,除刃质(硬度等)外,主要表现在刀锯的变化上,至汉时长度有所增加,为后来的弓形锯乃至框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前提。

汉代以后,钢铁技术的发展,使工具在质上有革
#
39
#
图1 大木工测径用的套夹
图1
命性的变化,那就是钢刃具的普遍使用,且基本上是锻制,从而使工具的制造更为普及。

就木工工具而言,首先是锯条继续向薄而长的方向发展,并且出现了多种探索。

如考古出土的弧形锯、绘画资料上所见的弓形锯。

锯的功能也在出现新的变化,约南北朝后期或略晚,具备了解的功能,从而为木材的解材制度变化奠定了基础。

唐宋时代木工工具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首先表现在唐初解木锯的普及,这是我国木工技术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并促进了木工的进一步分化,至迟到北宋,一种专业用锯按一定规格解木的工匠)))/锯佣0出现了。

这是大木作、小木作、雕作、镟作之外的又一分工。

此外,解木锯还带来木工技术的一系列变化。

集中地表现在木工工具的配套组合上,直接地促进平木工具了的繁荣和发展。

这些工具的发展又推动了唐宋以后小木作的发展。

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空前地繁荣了唐宋及以后的小木作,这是与唐以前的情况判然不同的。

平木工具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种类的增多上,还表现了质的变化上,为近世习见的平木工具)))平推钅包的发明与发展准备了技术前提。

近世木作的一些专业称谓及技术有的已基本形成。

如5营造法式#锯作制度6/抨绳墨之制,凡大木材植,须令大面在下,然后垂绳取正。

0/大面0是指作加工平木加工的基准面,今尚有此称,说明当时的平木加工已有一套固定的程式,木作加工技术已相当发达。

约至宋末元初,我国后世所见的传统木作手工工具已基本成熟、完备。

木工工具的配套使用情况也发
生一系列的变化。

伐木的工具,用锯和斧;制材的工具主要是框锯;而平木的工具,由唐以前的斤、、砻等粗细配套工具,转化为以钅包以主,辅以斤(锛)斧(主指单刃斧)以及其它平木工具的格局。

制作榫卯的工具,也变化为主要用框锯与凿类。

只有雕刻工具,自青铜时代成熟以来,变化相对较小。

唐宋时代小木作发展的需求,推动了南宋晚期平推钅包的发明及发展。

明代以后,我国的平推钅包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文献和形象资料也都有明确的记载。

在平推钅包的基础上,各种线脚钅包的使用也渐多起来。

钅包的广泛使用,又推动了家具及小木作的进步。

钢铁技术的发展,使得嵌钢工艺用于手工工具的制作并渐普及。

从而小木作中硬木的使用渐多起来。

这种钢柔相结合的锻铁技术,在近世的手工业工具制作中仍见很常见。

明代的木工具的配套组合状况完全成熟并定型。

那就是以锯和斧作为伐木的主要工具;以框锯为解木的主要工具,以平推钅包为平木的主要工具,锛与单刀斧作为平木的辅助工具;以凿与锯的
图2 近世大锯解木 录自5老照片6第二辑
城里有各种行当。

木匠铺主要分布在西南河岸边、北马路、望渠街等处,户外解板,名为/破锯0、/破板.,或者就叫/拉大锯0。

童摇中所唱的/推人锯,拉大锯0就是这种劳作的写实。

这些木匠铺的主要产品却是被叫做/寿货0的棺材。

#
40#
4-A 大木工自制具工具 录自马炳坚5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6
图4 A 、B 配合作为榫卯制的主要工具;以凿类和刀类(刻刀)等作为雕刻的主要工具。

这种组合配套情况一直沿用到今。

据上文所引5天工开物6的冷拨技术,当时已能制作钢丝,因此明代雕刻用的锼锯(即钢丝锯)可能也出现了。

清代的木工工具是在明代的基础上缓慢地发展,一些工具如钅包等有一定的进步,但木工工具的变化对木作加工的作用已不如以前明显。

三、大木作与小木作加工工具的比较
和小木匠等相比,大木匠所用的一些工具多以临时制作为主,一般使用后即弃掉。

所制的工具虽较粗,但是富有巧思。

除曲尺外的量划工具中,丈尺、五尺、爬尺、门尺等为大木工所常用,而小木工多用活尺、小方尺等。

大木工所用的曲尺尺翼,有一尺、二尺和二尺半长者,而小木工所用者多是一尺或八寸长。

规尺一般为圆木工所常用。

大木制作时常有和圆料相交的地方,划线、测量都不方便,所以经常自制一些工具,如图1所示的工具,是用来测量圆料的大小直径的。

大木工在构件的加工操作中,常常要在一块加工好的薄木板子上划出标准实样,俗称/打样板0。

斫解工具中,双刃斧为大木工常用,已见前述。

小木工因活儿细,砍削时常用单刃斧,起粗平木的作用。

调查知,技术高的小木工也有用锛的,在精度要求不高的地方不加刨削,用单刃斧或锛确平即可。

从操作来讲,木工所用的锯基本上没有区别。

从器型上讲,大木工常用横锯、大锯、粗锯、中锯和线锯等;而小木工常用小锯、中锯、线锯等。

小木工所用的小锯一般做成贴拐式,即锯条的一端倾斜45b 固定在锯拐上,省去一面的锯钮,操作时不易碰坏加工好的木料。

大木工所用的线锯比小木工用者要略大些,多为顺齿锯。

普通的顺齿框锯,北京木工有/锯七不锯八0的说法,即料厚一寸七以下时,可以单手锯解,但料厚一寸八以上时,单手锯解就非常困难,需两人配合操作。

这时站在木料上者称为上/上锯手0,起控制和引导作用,是技术高、经验多的木工;而位于木料下面者称为/下锯手0,只起配合和辅助的作用,一般多是学许徒充当。

大木工解大料常用大锯,截料常用横锯。

电锯产生以后,大锯已很少看到,笔者在
1996年的调研中也只是在晋北和皖南的山区中偶有发现。

所见大锯多人工打制,锯面上尚有锤锻的良迹。

锯条宽度一寸左右,锯条长二尺八以上。

锯架等
图3 大木工所用三脚马
图4-B 岔板的使用
#
41#
的尺度也相应地增大,并常用两个缥杆,拧旋的的方向正好相反。

大锯锯条端部的锯夹打制成环状,套在锯拐上,可以根据板或枋料的厚度调节锯条与锯梁的间距。

普通框锯的锯条面与锯架面约成45b角,以利单手锯解;大锯的锯条面与锯架面成90b,适合双手操作。

并且大锯的使用是两人对拉,所以其齿形是自中间向两边倾斜,使用时总是处于一人拉一人推的状态。

这种双人拉的纵解锯,其料度为锯条厚度的215倍。

大锯的操作时可以将木料架高,技术高者也称/上锯手0,站于料上边,用以控制锯割线路,调节推拉节奏;技术低者称/下锯手0,站或坐于木料的下边,起协助的作用。

图2为民国初年老烟台的大锯操作图。

下注曰:/城里有各种行当,木匠铺主要分布在西南河岸边、北马路、望渠街等处,户外解板,名为破锯、破板,或者就叫拉大锯。

0并提到童谣中唱/推大锯,拉大锯0。

大锯解木时,也可以将木料立绑于树上,两个对拉。

推拉大锯时的声音是很有节奏的。

此时所用的锯为双齿向锯(即大框锯)。

料大时,也可以四人共同锯解。

这时在大锯的锯拐上靠近锯片的位置再安一垂直于锯拐的横向手柄,操作时将木料放平,人锯的缥绳在上,锯片在下,四人分别站于锯子和木料的两侧,一手握横杆,前后推拉;另一手握锯拐,扶持和掌握锯割方向;四人按同样的节奏往返锯割。

一边锯一边在锯缝中打楔,以防止夹锯。

当然立式锯解也可以四人操作,不需要另加横杆。

横锯中有一种戗锯,笔者在承德有发现,据说在东北的山区也有用者。

用它解料破板也很得力。

当地人称,老木工破板解材常用它,现代已基本不用。

平木工具中,大木工因加工表面要求不高,所以常用锛子;也用平刨,但以中刨和小刨为主,有时也用凸凹圆刨加工特殊要求的地方;小木工加工要求甚高,除平刨外,还常用线脚刨。

平刨中常用大长刨和光刨来拼板、净面。

线脚刨用来加工门窗、家具等的线脚。

大木工加工圆形构件也用刮子,或称刮刨。

一般来讲,小木工所用平刨的切削角度比大木工所用平刨大。

也就是说,比较而言,小木作所用加工工具较大木作所用者精细。

凿剔工具中,大木工所用的铲和凿都较小木工所用者体大、柄长,所以铲往往也可以象凿那样借助锤来打击;小木工所用者体较小,木柄较短,凿与铲的作用也较分明。

另外,钻类工具也为小木工所常用,而大木工较少使用。

大木工所用的辅助工具也较小木工为粗,有的是临时制成的。

大木工常在室外作业,支料的木架子,江浙一带称为三脚马(图3)。

用两根径约15cm、长约80c m的圆木棒相交成X形,再用一根较之为细,直径约8cm,长100cm左右的木棍与之斜交于交点处。

需加工的木料可以放在粗木料的叉头上。

大木工放样时,常自制一些辅助工具,如画柱脖子、画檩碗用的样板,榫卯、博风头、挑尖梁头和斗样板,做岔活用的岔子板等,已见前述(图4)。

四、大木匠与小木匠加工技术的比较
就大木匠和小木匠而言,其操作要领颇有不同。

俗曰:/小木匠的料,大木匠的线0。

刨料是小木匠极尤为重要的基本功。

小木匠画线以料的两个/大画0为依据,这两面的料刨削得合格,以后的线才能划得准。

线准,才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刨料要求直、方、平。

单眼从料一端望另一端,如为直线则直;验之合矩之方,观之成平面,直尺测之,与直边吻合。

如此,料才合格。

大木匠以线为准。

线有中线、水平线和尺寸线等。

梁、枋柱、檩、椽等,都要先弹出中线,包括迎头十字中线和顺身中线等,然后根据中线操作。

施工放样、大木构件划线时,还要弹出水平线和其它尺寸线。

大木工程有了这些线才好施工。

所以线是大木加工及施工作业中极为关键的一环。

大木工对线的要求也是:弹线不弹双、弹直不弹弯、弹重弹准看得清。

建筑行业中,木工和瓦工的操作技术也极不同。

有谚曰:/木匠看尖尖,瓦匠看边边0。

尖者,角度也。

层架的放样与制作,按切削角度安装刨刀,锛子的制作,锯齿的锉磨,家具做斜榫等,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角。

尖也指木工/榫结合0操作中割肩拼缝的操作质量,以此比较其技术水平的高低。

榫接的好坏不仅是质量总是,同时反映木工在翻样、识图、选料、画线和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水平。

可见这些角是木工技术的关健。

边者,面也。

砖墙的四面、独立的砖垛、阴阳相交的夹面、抹灰等,无一不是考核瓦工手艺的关健。

在相同的条件下,所谓的边成了衡量匠人工作质量高低的杠杆。

就相同的工具而言,不同的木工,操作关健也不尽相同。

谚曰:/大木匠的斧,小木匠的锯0。

锯为木工普遍使用的基本工具之一。

小木作门窗、家具制作以及室内装修等,一般都讲究榫卯正确、拼缝严密。

是以常用/榫接合0中割肩拼缝的操作质量来评价小木工手艺的高低。

在刨、凿、锯、削等多项操作工序中,割肩锯榫就显得尤为重要。

拼接好坏不仅影响外观,而且关系到内在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要求小木工操作仔细,下锯准。

有些复杂的榫接甚至不是依靠一种锯所能完成的,需要多种锯的配合使用。

古代
# 42 #
#古建筑传统技术#
清式彩画颜色谱集述
(本期中心彩色插页说明)
蒋广全
我国清代晚期以前乃至更久远时代的彩画,所运用的颜材料绝大部分为国产,这些颜材料是以天然矿质材料为主的。

到了清代晚期,外国列强入侵我国,各种洋颜料也进入我国市场,这个时期乃至以后的彩画,在仍继续延用部分国产传统颜料的同时,还较大量地运用了从国外进口的各种近代化工颜料。

清代彩画颜材料大致可以分为矿物颜料、植物颜料、近代化工颜料、虫胶类颜料及金属光泽色颜料。

其它还有某些矿产干粉、动物质粘结胶及某些树脂油等。

为了使读者对清式彩画所运用的各种颜色的相貌特征能有个较直观全面的了解,特制做了/清式彩画颜色谱0(以下简称为-色谱.)供参考:
关于色谱的制做,有如下几个问题需要说明:
*清代彩画曾径运用过的某些颜色,凡已断档的,均无法收入色谱。

*制做色谱时,对清代彩画曾用过的某些合成的颜色,由于当今只有其中某些成分,而其它成分已经断档。

为再现这些合成色,作者对已断档的成分采用了与之相近似的代用色,与现仍有的颜色相合成,为表示与原来合成色的区别,在色谱的名称前加/仿什么什么色0。

*色谱中的粉二青、粉三青,系由群青分别加不同量的白颜色调成;粉二绿、粉三绿,系由洋绿(德国产巴黎绿)分别加不同量的白颜色调成;粉红1,系由广银朱加白颜色调成;粉红2,系由上海牌银朱加白颜色调成;粉紫1,系由银朱紫加白颜色调成;粉紫2,系由红土子加白颜色调成;深、浅香色主要是由土黄调成;仿石青主要是由巴黎绿加群青调成。

以上这些小色,都为二次色,若再次重新调配,由于用途、个人手法等因素的不同,与色谱颜色间肯定会有某些差别,本色谱的各种小色,仅做为参照样例用,不是绝对意义的颜色标准。

*清代彩画曾运用过的见方三寸红金、见方三寸黄金因已断档,无法列入本色谱,但分析当今的九八库金箔与清代的红金箔较相近似,七四金箔与清代的黄金箔较相似,故于色谱贴饰了当今这两种金箔做为代表。

*色谱一同收集并涂刷了近几十年来彩画施工中,已经普遍运用的几种现代化工颜料,如氧化铁红、上海牌银朱、铬黄、玄德粉等。

详见本期中心插页/清式彩画颜色谱集0。

匠师也留下不少宝贵的操作口诀,如制榫时/锯半线,留半线,合在一起整一线0,指在锯榫时锯去墨线宽度的一半,凿眼时也凿去墨线宽度的一半,两个半线合在一起正好是原来一条线的位置,并以保证榫卯合缝严密。

又有歌曰:/榫不留线眼留线,合在一起整一线。

0同样也可以保证榫接的紧密。

而大木匠的操作对象和环境与小木匠迥异:大木匠以现场操作为主,木料粗重,加工料大,一般都放在地下或三脚马上加工,是以动斧、使锛较为频繁。

锛在古代亦称/斤0,5说文6:/斤,斫木也,象形0。

有人视斤为斧的变种。

事实上,斤为横刃,斧为纵刃,使用和操作上都不尽相同。

但用以大木加工上,都可以在刨光之前将木料大致砍平,从而大大地加快了工作的进度。

不需刨光之处,往往也是用斧锛之属大致砍削平整。

唐、宋、元等时期的古建筑木作部分常有/明0和/暗0之分,明往往刮削很平整,而暗的加工手法多是用斧锛类粗平即可。

宋5营造法式6对此有明确的记载。

即使是/彻上露明造0,在视线看不到之处,也是采用这种做法。

事实上,在刨产生以前,锛作为一种比较得力的粗平木工具,一直沿用着。

技术高的匠人甚至只凭锛、斧就可以基本上达到大木作甚至小木作的加工要求,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好木匠一把斧0,指的就是这种重要性。

/班门弄斧0一词,也道出了斧、锛的地位和意义。

此外在大木安装时,大木匠随时以斧确削不当的榫头,以期顺利合卯。

如第五章所述,清初太和殿起架时,著名工匠雷发达身披官服,执柯登高,手起斧落,使榫顺利合卯,安装不误吉时。

这种上架时所用的斧多是双刃斧,可以左右确削。

安装后还可用斧砍劈木楔,打入卯口楔紧之。

斧还可以用以锤击相关的构件,借力使节点处结合紧密。

掌握斧、锛的正确使用,要熟悉各种木材的特性、纹理走向、疤结处理等,否则容易砍裂。

故曰斧与锛是大木工的重要工具之一。

大木工有时还有斧作祭祀性的工具。

#
4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